说法务须随缘
说法务须随缘
关注数: 41
粉丝数: 205
发帖数: 12,520
关注贴吧数: 1
春联 上联: 一羽不加蝇虫不落 下联: 武事喧闹自明自息 横批:法本自在
拳法 当我们练太极拳到达全身气脉都通了的程度之后,就要学会有两种看拳法的方式:一是从拳法本体的角度来看拳法,即是《拳论》所说: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二是从拳法表相的角度来看拳法,即是: 四两拨千斤。借用禅宗的语境来说,这个过程,前者叫见性,后者叫明心。所谓太极拳的以武入道和借武证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心从它的意念中醒来,摆脱它所有从前对拳法的认知,尤其是它对自我的身份认识。摆脱它一直以来对所有固定拳法的认同,尤其是它对自我的身份认识,那它在武学中的自在,就将在这里开始。
松透 在未见师父之前,我感觉自己松得已经很好了,别人和我搭手,个个也都是这样来肯定我的。但被师父用‘闯四天王’一验证,当下就傻在那里,还怕的要命,那个松的感觉,影子也找不着了。你是否松透,太极拳有两种检验的方法:一种是在四棍的逼迫之下,看你是不是还能心平气和将这趟拳架子盘下来;再一种是在四棍的逼迫之下,看你是不是还能心平气和与人推手,使对手恰似捕风捉影或如水中按葫芦的这种感觉来的。 这两种检验的方法,这在杨氏太极拳的传承里面,它是作为对弟子入门的两场考试,只是这些手段不轻易为外人所知,所以现在懂得的人越来越少了。杨澄甫先生教授弟子十要功法时,讲得最多的就是要松,他常说:“松、松、松,这件事我不跟你说,三辈子你也学不到”。那么这件事,到底是件什么事呢?这就是师父说的那两种检验的方法。四棍逼迫之下的拳架和推手也是杨氏太极拳的看家本事!太极拳讲松,强调用意不用力,这是教人放下,这是针对念头的功课,是对治执着的。若从拳道根本上讲,那松就只是松,什么也不要去管它,就只是让心身放松自然。
练太极拳做功夫的目的 是为了争强好胜去掌控别人吗?这是我们最大的梦幻之一!看看我们的妄想吧,多么强大的我执啊!太极拳修炼的成就不是成就功夫,而是消除功夫,所以功夫不能成为你的归依,你的归依处是事事自在处。修炼是一种斩/断,不断地斩/断,唯有不断地斩/断、斩/断、斩/断,才能带你通往最终的解脱。如果不能真正断除掉贼手、贼心,一心只想着怎么去弄人、争强好胜,学太极拳的方向就走错了。 《拳论》说舍己从人,你学拳要是想着怎样去弄别人、打别人,又怎会真正明白舍己和从人的道理?舍己从人不是停留在思想文字上面的虚词,而是太极拳的内涵和功夫,不懂得舍己从人,就做不到"四两拔千斤"和"耄耋能御众之形",就不会知道"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就不会真懂得太极拳和《拳论》,所以说永远都会是门外汉。舍己从人这是因地,有了这因地,才会有一羽不能加的果位。太极拳从不会主动攻击他人,只以德服人,厚德载物,引进落空,空的是什么?证得‘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空性而已,自证本地风光而已。所以,打,打,打,太极拳到底打个什么呢?没有智慧才是最遗憾的。
太极拳之武事 师父关于武学曾对我说过: 你有不少自己的学生,但是我们要私下观察他们的因缘和人品,如果他们光想跟你学武功,那你们大家迟早都会有麻烦的。这个得记住,以免自取祸殃。其实有武功也尽量不要说开来,因为你让人家知道以后,就会有应接不暇的不速之客来要你教武功,如果你拒绝,他就会诽谤或嘲笑你。因为所有上门来的都是闻武功而来的,而这些人大多都是光爱武功的人。所以,有武功最好自己私下受用就好,不要张扬,除非你想要度化他,或者是想找些法脉的传承人,那就另当别论。
怎么样的推手为最好 一日在宁波的天宁茶室,我问师父: 怎么样的推手为最好? 师父说: 以你自己的本来面目,只带着觉知的推手为最好。
太极拳的本来面目 问:何为太极拳?何为太极操? 师:这个很简单,你只要在我盘架子的时候,往我的身上打一棍就知道了。凡是你打了一棍之后再也不想继续打第二棍的,这个就是太极拳。凡是你打了一棍之后继续还想一直再打下去的,这个就是还在路上的太极操。你的太极拳是否有入门,算是在门内在门外?这个你说了不算数,我说了也不算数,那么谁说了才算得了数呢,所谓‘七尺棒下验太极’,你只有等这根棍棒打在你的身上,这根棍棒它低头了,此时才算你踏上正轨,真正进入太极拳的门了。
走路即是太极拳 今天师父对我们大家说:“如果你们中的有人,在四棍逼迫的当下,能够自由自在的象平时一样的来走路了,那你的大极拳已算入门,接下来,我就可以来教你推手的听胎息,以及推手中的打脉和点穴的功夫了。” 2023-10-03 13:09 转自: 三丰法脉六宝吧 / 陈海康师兄的帖子
寻找【三丰法脉六宝】这一支 遵照师父的嘱付,要我在网络上寻找一下【三丰法脉六宝】这一支的传人
两节棍练法简述 两节棍练法简述 兵器之道,在于点亮。所谓点亮,是指在运用兵器的过程中,对兵器特别是兵器头部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清清楚楚,了然于心。说到两节棍,就是点亮两节棍的击打端,简称“棍头点亮”。 棍头点亮的个人练习过程,按照形态简单地分为四步,分别是静知、动知、行知、行动知。双脚与肩同宽,举两节棍于身前,能清楚的感受到棍头的存在,这是静知。甩动两节棍的过程中,能清楚的感受到棍头,这是动知。举棍行走的过程中,能清楚的感受到棍头,这是行知。一边行走,一边使用两节棍的各种棍法的同时,能清楚的感受到棍头,这是行动知。 关于“知道”,需要明确的是不仅是自己大脑知道,不仅是自认为知道。使用两节棍敲打身体躯干和四肢部位,去感受被打到的部位,被打到的部位去感受两节棍的敲打,这是和身体对话。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观察自己的思想意识,这是和思想对话。敲打身体的时候,力度、速度、位置、手法变化的时候,也能保持心情的平静,建立起平常的心态,这是和自己的平常心对话。综合起来是两节棍的三对话:和自己的身体对话,和自己的思想对话,和自己的平常心对话。通过三对话的练习,初步建立起“知道是心知道”的认知,而心知道涵盖了身体知道和大脑知道。自己认为知道了以后,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步——师傅勘验。师爷传下来一句话:你不知道要问我,知道了更要问我。自知当真知,容易成为我执。师傅的确认是必须的。 “心知道”听起来不太好把握,还是先回到身体知道。身体有太多的部位,从哪里开始?门内有一个方便的法门,叫做“明四梢”,就是认识清楚自己的两手和两脚。做好明四梢,身体知道就具备了很好的基础。通过站桩、四基、盘架、推手、散手的前期练习,可以让我们打下明四梢的基础。勘验静态明四梢的方法,是取无极桩站立,师傅距离3米左右凌空用手指来点你的两手和两脚,查看你是否能做到身语意与师傅的指点不多不少刚刚好的相应。然后再把这个勘验的方法推广到上面说的两节棍的“四知”,完善两节棍的个人练习部分。明四梢加棍头点亮的要义,我用一句“两节棍(从四梢打出来)成为四梢”做一个抽象的概括。 两节棍攻防的双人练习,先要练习另外两个对话:两节棍和对方的思想对话,两节棍和对方的棍头对话。和对方的思想对话,就是对方一举一动,甚至起心动念,我都能用两节棍来刚刚好的回应对方,不打到对方的同时又不被对方用意打到。勘验方法是师傅凌空用手指来弹击你的四梢,你能够防护好自己又不打击到师傅。和对方的棍头对话,接近应用,需要双方都具备相应的水平和眼力,个人水平所限,不可轻言,有心人可以向师父当面讨教。总结起来就是三照:照亮棍头,照亮自己,照亮对方。 上面明四梢的练法是方便法,是版本升级前的基础。后面的核心法是通气脉的练法。需要能够内观到自己的内景通道,达到心流状态,靠着通气脉这张谱,用两节棍当乐器,从心里自然流淌出更加美妙的音乐来,给自己听让对方听,制造化敌为友的美景。在明四梢的基础上,勘验的方式不变,只是考察的范围扩大到了全身。 2023-05-04 18:13 转自 : 三丰法脉六宝吧 / 法喜充满师兄 的文章
舍己从人是一位伟大的师父 舍己从人是一位伟大的师父,它就是你自己,它潜藏在每一位练太极拳人的身体里,只等你在推手、散手和器械的对抗中去循业发现。
春联 上联:一心二门三法印 下联:四听五劲六真言 横批:借武证道 解释:一心是平常心;二门是易行道、难行道;三法印是着熟、懂劲、神明;四听是听四梢、听气脉、听婴儿(胎息)、听空灵;五劲是明劲;暗劲、化劲、凌空劲、慈悲劲;六真言是信、斩、断、敬、定、慧;借武证道是通过武事来体悟生命的本来面目。
我的拳架我说了算=典型的自欺欺人 凡是跟我们师父有个交流的太极拳人,我们师父一般都会告知与他,说 : " 你的拳架子,如果没有经过棍棒的拷问,那就不会圆满,而不圆满的拳架子,是必定透不过《拳经》和《拳论》的来勘验检定的。"
王宗岳《太极拳论》浅述 王宗岳先生的《太极拳论》,在我们师门从上传下的规矩当中,是不让学人去看的,而是要将功法练到身上之后,得到师父的认可,才会让学人阅读,从而一一去对照,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是否符合于《拳论》的道理,如果不符合就有问题,就需要去解决,那么检验的手段以及师父的开示就很重要了,否则看了《拳论》不仅看不懂,更会望文生义,因此引申出来更多葛藤与错解,也就是说,门内是先要身体上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有资格去阅读,因为《拳论》里面所说的都是太极拳最真实的经验之谈与功法心法的展示,里面所有文句并无敷衍陪衬和多余的。也因为《拳论》所说的东西完全不是靠脑袋思想意识去理解的,而是需要身与心的亲证,因此这个帖子我只是把里面最关键的东西,也就是大多数人基本都可能没听说过的摘录下来,做一个方向性的重要提示,至于结果,还是需要通过检验才能真正理解和贯通。
关于用意不用力的体会 这段时间发生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特别是关于用意不用力的体会,原来这东西是要身体自己活出来的,脑子想全都是错的,而且就算师父亲口告诉你里面的道理,身体不能自己活出来,依然是画饼充饥的闹剧。 前几天也是公园上课,学生带来一些很硬的核桃,课间休息在石凳上用石头砸开,我看见就笑,随口说这么费劲干嘛,一巴掌拍开就是,几个学生说这么硬手拍坏了也拍不开啊,要不师父你来!本来我是一句玩笑调侃的话,自己也没弄过这些尝试,下不了台,看了看核桃,我说好吧,笑笑一掌下去,核桃连壳带皮被拍成了小薄饼,几个学生很惊讶,说我把核桃油都拍出来了。完全感觉不到手痛,拍的时候也没带一点力,就是意念一动,核桃就成了烂泥,心里有些惊讶 表面却装作太小意思了的样子,实在有些意外和搞笑。但知道手的分量确实有些重了,师父也曾说过这事,说我还不能做到收放自如,容易本能反应而出手伤人,看来确实是真的。 我教推手时,说到整劲,学生总是不懂,于是让学生身后两米外面再站一个学生做保护,只发了三分的劲,学生就真的跌了出去,那一瞬间也是心念一动就出去了。昨晚与几个发小喝酒,其中一个五年前跟我学过站桩,没多久放弃了,喝酒聊起太极拳的劲,他开玩笑说太极拳软绵绵怎么打人?我说就是不用力反而打人更干脆,他不信,站起来让我试试,发小练过咏春,胳膊比我大一圈,一身结实,借着酒兴我也有些自负,就拿了一张靠背椅放在他身后半米的距离,我说不真打,只用小劲,怕把你打伤了,他也不信,还站成桥马桩,我看了看椅子和他的距离,也是一动念,一掌就把他拍到刚好跌坐在了椅子上。他站起来向其他几个发小大呼:是真的!是真的!我彻底相信了!我不仅大笑,其实自己从没做过这种尝试,但莫名其妙却知道可以做到,还真的就随手做到了。于是对于用意不用力、神明的起用,逐渐清晰,但这种玩闹今后不能再玩了,师父当初的告诫和担心是非常有道理的。引以为戒。 转自: 师弟的文字
千万不要错过 什么是心丶性丶神明? 什么是心死神活? 什么又是太极拳武事中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和炼虚合道? 有什么方便,怎么去炼才能踏上正轨呢? 提示一下: 诸位师门内外的朋友们,如果你是真心热爱太极拳且人品好的,那就乘着目前我们师父的健在,都可以当面去恭敬讨要。千万不要错过!千万不要错过了!
找我写的这篇帖子一一[五一礼物--四舍法门] 我上几天发的[五一礼物--四舍法门]的这篇帖子,现在找不到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有晓得的朋友能告知一下吗?
五一礼物--四舍法门 单独从《师门》的文章中摘录,分享给真心热爱太极拳道的朋友们。 太极拳的大乘(成)法门 1、舍己从人 舍己从人是舍我而从他,是听、走、化。一次问师父,本门无固定招式套路的拳法,只论心法自然和气脉流淌,但所有功法又全都是紧密围绕着当下的身界、意识界与外界去练的,到最后是否就是纯以神行而忘乎所以?师父说:是啊!到后来就是一片神行,无招无式,又万变不离其中,即是‘无量’,一切均是自心、自性这神明自然流淌出来的,神就是自性,明就是明明了了,明了一切却又不住于一切、无住,用完即了,没有任何粘缚。如果将精神意念关注在招式和各种要领上面,就是一种自我将心性神明束缚住了,也不会再有自然,道法自然,源自天真,直心是道场,平常心是道,前人说得明明白白,人人都有、都会的,也就是当下的平常心。师父说,神行并非是无念,只是不住,即用即空,即空即用,如镜显相,生而无生;无住即是心死神活,也唯有在意识分别的妄想心停歇了,神才会真正起用,亦即太极拳拳论说的‘阶及神明’,一片神行。《拳论》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此‘着熟’并非是指把招式或技巧弄纯熟,而是指因地上将‘舍己从人’的道理牢牢守住,弄纯熟,这是太极拳的本因。这就需要特殊的功法来辅助,熟练了舍己从人,渐而就有了拳上、身上、心上的内外四两,这就是‘懂劲’了,而后果位就变成了‘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所谓的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实际上就是不增不减,无生无住,又了了分明,此即太极拳的神明,也就是自性的本体。舍己从人说起来容易,但要真正从手上、身上、心上去做到、而且随时随地和任何人谈手时、包括在生活当中的为人处世,都能保持住就不容易了,舍己从人,是太极拳根本之中的根本,核心之中的核心,也是入门的钥匙和证道的关键所在,哪怕是在太极拳武学功夫上,都离不开它。首先要能真正舍得了自己,去除这个‘我’和‘我执’,才能真正有后面的从得了他人,这是太极拳因地的本因,《拳论》的‘本应舍己从人’,就是指的这个本因。 舍己从人的本法与身体的感受无关,这个一定要弄清楚,这里弄不清楚后面的都是糊涂的。例如打坐腿痛,吃错东西肚痛、牙痛、被撞到、被割破了身体感到痛等等,这个痛与不痛的感受,与舍己从人的本法是无关的,不能混为一谈。肚子饿了就是饿了,身体痒了就是痒了,不能说舍己从人了就没有了这些感觉,那就脱离了平常心、平常事的本来面目。而是痛就是痛,但还有一个不痛的在,知道痛与不痛的那个家伙,本身并不在痛与不痛上,这个要区别分清,了知了这个就可以明悟很多的道理。 在一次上课中我有些恍惚,问师父:既然拳架套路是束缚,为什么拳论当中有‘着熟而后渐悟懂劲’一说?‘着熟’难道指的不是拳架的招式套路以及推手之中技巧的熟练吗?师父说:你这前半句是完全错的,后半句还有些对,只是若不明白道理后半句也是错的,因为招式套路是随心所欲千变万化的,哪一式才是要时常练的‘着熟’呢?哪一式又可以不练的呢?如果以招式套路理解成‘着熟’,岂不是自困自缚于招式上变成笨蛋了吗?而推手是没有招式的,但在推手当中懂得了舍己从人,推手就进入到了一个高层次当中了,就有了真正的四两。于是师父伸手让我体会,我前推,毫无阻力,师父说这就是舍己;而后师父让我加力、加速度再推他,感觉依然是空空荡荡的,丝毫着力不得,但师父的手却没离开过我一直粘着,但我就是在推空气一样。师父突然问我懂了吗?我有些似懂非懂,不敢回答。师父有些惋惜,说为什么不敢当下自肯呢?‘着熟’就是舍己之后的从人啊!将这个舍己功夫纯熟到自己手上、身上,不要忘记,久而久之就有了四两,有了这四两就摸到了太极拳的门了,就可以进门和祖宗相认了,而后方知懂劲,也就是随心所欲从人,别人怎么来弄我,我都顺从于他,而且不会因此受影响,这就是太极拳的本法。舍己、从人,是两个阶级,‘舍己’需要‘着熟’,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这个状态去练推手;‘从人’需要‘着熟’之后的‘懂劲’,方能做到‘引进落空、四两拔千斤’的‘神明’妙用,都是很简单很明了的道理,是我们自己束缚了自己无端端地被自己的思想意识弄复杂了,绕了一大圈多余而冤枉的路程。只要能牢牢的把握住舍己这个状态,太极拳就永远不会走偏,也不会走宗。
千万不要错过 什么是心丶性丶神明? 什么是心死神活? 什么又是太极拳武事中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和 炼虚合道? 有什么方便,怎么去炼才能踏上正轨呢? 提示一下: 诸位师门内外的朋友们,如果你是真心热爱太极拳且人品好的,那就乘着目前我们师父的健在,都可以当面去恭敬讨要。千万不要错过!千万不要错过了!
春联 上联:人人自性本自清净 下联:个个自性能生万法 横批:借武证道
太极拳和太极推手丶散手丶器械..... 何谓太极拳?前念心神内敛(不生),后念手舞足蹈丶滔滔不绝(不灭)。这个就是太极拳。这样的在做,就叫"愿天下豪杰延年益寿"! 何谓太极推手丶散手丶器械......?前念(不生)舍己从人,后念(不灭)四两拨千斤。这个就是太极推手丶散手丶器械......。这样子的去做,这就叫做"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怎样才能学好太极拳 前方便 (一)找一个好老师 我们要想学好太极拳,首先要找一个好的老师。以我60多年的学拳(前18年学的是自由搏击,后至今一直学的是太极拳)经验而言,好的老师可从下列几种条件来衡量,但不可能每一个条件都具备。而我们所能接触到的老师,并不一定具备下面的全部条件,主要还是要看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品性爱好和慧根的缘之不同,会得到不同的老师。
太极称拳 打的就是舍己从人(交流帖十四) 《太极拳论》的最后有说: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斯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此论句句切要,并无一字敷衍陪衬,非有夙慧,不能悟也。先师不肯妄传,非独择人,亦恐枉费工夫耳。 因此,修炼太极拳者,无论是拳架是推手是散手是器械,在实践中打的都是清一色的舍己从人,这就是太极拳的宗趣和"法" "理",也是检验真假太极拳的一块试金石! 对于以上的这个观点,诸位拳友是同意的还是反对的,都可以进来说说~~
修炼太极拳怎样才算有成?如何证明?(交流帖十三) 如果有人知道,真得有传承的话,那这二问题不用思考,脱口而出,只要二句话就可以将它说清楚了。 知道的人能上来说说 有请~~
解决太极拳上有异议的唯一方法,就是当面试手(交流帖十二) 有意见吗? 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 有请您能上来说说看~~
什么叫"推手即是拳架,拳架即是推手"(交流帖十一) 把拳架得到的心平气和的状态放在推手里,再把推手得到的用意不用力的状态放在拳架里 就这样子的时间一长,这二种状态便会自然地搅拌在一起,不一不异 之后,根据我的经验一般是2到3年,拳架的状态就是推手的状态了,推手的状态就是拳架的状态了 这个就叫"推手即是拳架,拳架即是推手"。
肉眼与心眼 修炼太极拳 我们一辈子都是从肉眼的角度来看问题, 能否尝试一下从心眼的角度来看事情? 练习用心眼来看拳法是一种修行, 你越多的从它来看拳法,你越多的解脱于招术中。 练习用心眼来看世界更是一种修行, 你越多的从它来看世界,你就会越多的解脱于人世中。
拳之道 上下求索为了啥? 诸法折腾为心定。 芸芸学者几人晓? 几人心地得平和。
外面没有师父 (温故知新12) 一次,师父对我说: 外面不存在师父,每个人真正的师父是他自己的心。 师父接着说: 太极拳的每一个拳法,无论是有为的或无为的,无论是身法还是心法,都只是一把钥匙,是你的心转动了它,是你的心打开了你自己的智慧的仓库。 师父还说: 我只给予了你一个外力,是你让自己转动起来的,这就是师父对于一个人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真正的师父,还是你自己的心。
治疗双重之病的唯一良方(交流帖十七) 《拳论》中讲: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而从我的体会,治疗双重之病的唯一良方就是[舍己从人]! ************************* 都在讲舍己从人,都晓得舍近求远是错的,也都知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此为论的道理,那何不往[舍己从人]中去找答案呢? *************************** 提示一下: 欢迎凡有真心热爱太极拳的朋友,人品好的,可以随时和我师父去交流,去切磋和学习的。
治疗双重之病的唯一良方(交流帖十七) 《拳论》中讲: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而从我的体会,治疗双重之病的唯一良方就是[舍己从人]! ************************* 都在讲舍己从人,都晓得舍近求远是错的,也都知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此为论的道理,那何不往[舍己从人]中去找答案呢? *************************** 提示一下: 欢迎凡有真心热爱太极拳的朋友,人品好的,可以随时和我师父去交流,去切磋和学习的。
修炼太极拳道者有二个瓶颈必须达破 (温故知新11) 师父曾经对我说: "记住了,修炼太极拳道要想有成就,要想看到自己生命的本地风景,必须达破二个瓶颈,一个是打通气脉,启动胎息,自己能够清晰的体会到养生的真实受用 ; 再一个就是[舍己从人]和[四两拨千斤]的功课,你必须要练上身。" 我回答师父: "记住了,感恩师父。"
闭关中的二层法器 刚才给师父去了电话,缘于老哥今早给我昨天作业的答复,告知了师父老哥给下的评价,师父听了就说:老尚不会看错的,而且这个东西一眼就能看到,完全遮掩不了。老尚说的越简单越重要,画龙点睛,说越多反而会越糊涂,这个对你的启发很重要也很关键。老尚说的这句话一般人要搞明白很困难,懂的人一听就懂。推好了这个,就好比非常顺滑的抽屉一样可以随意抽来抽去,又好像轴承一样,轴承虽然推不动,但是转动起来却是非常灵活的。 我问:现在我的问题就在于当我推二层法器的时候能够有老哥所说的那种状态,但是当我和同学在活步在推板的时候把这种推二层法器的状态弄进去就感觉粘不住板,这还是因为功夫不纯熟是吧? 师父说:是的,就是功夫不纯熟,这个弄好了对方连你的汗毛都推不倒,这样才算过关。当你练到这个了就可以开始闯师门的四大天王关了,对方无论是拿石头还是棍子或者器械,或者不拿,都推不到你身上去了,因为你双手已经如封似闭封住了对方所有路径,空间也被你拥抱了。你现在的这种状态也不能说是错了,方向上还是对的,只是师门的武学东西都需要一点点来,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如果你能开开心心的与人推,手也轻柔,别人也拿你没办法,你还可以随意转换方向,这样也对,只是还不精不够纯。如果你这样推,能够把重要的东西隐藏起来了,别人也能通过和你推手推板懂得了四两和松柔的道理,那也是很好的。如果讲精纯,你和对方推手或者推板,能够做到随心所欲的动来动去别人也拿你没办法,这也不算过关,要做到能够把对方凌空封住,不管他手上有没有拿东西都无法弄到你才行,而且不敢弄,散手器械都没问题。师门有两条道,一个易行道,一个难行道,老尚走的就是难行道,你走的是易行道,易行道是什么,就是每天嬉嬉笑笑很开心的推板、推手,身心很愉悦,手也很温和,越练越开心,越练越喜欢,别人也开心,这条道好处就是省去了很多的时间,少走了很多的冤枉路,省去了很多辛苦的活。而难行道走出来后就会有很多的真实感悟,感悟自己过去有点劳民伤财了,其实武学上很多东西都可以温柔去练的,难行道出来的东西有点费心费力,虽然扎实,但是出不来了更麻烦。太极拳真正的解脱之道,是从欢喜心出来的,而不是咬着牙绷着脸弄出来的,这样就不对了,这和一般的武术一样了。我们首先要把自己的身体搞好,气脉打开,这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把身体弄好气脉打开的时候再弄武术,就是不求而求,不争而争了,你拼命的求它、要到一个什么境界,反而到不了头,要无为而去,最后达到了无为而无所不为,所以道家讲不争自争、不争能争,不争才是赢,争是结果,若老是争,老是想着有为,最后就是伤害自己了,这样的事例很多,那些很有名气的武学宗师下场不好也都是这个原因,很多人都喜欢学他们 ,想得到一流的功夫,但武学功夫所带来的结果却不太好。你问的这个问题非常及时,这个你可以继续问老尚,同时把我说的写给他看,他的眼光很厉害,你现在虽然听了我说的感觉到了很多东西,但是到底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你还有点糊涂,这个你可以问老尚,让他继续给你解答,这个对你的帮助会很大。 2021-06-20 11:34 摘自: 敛气同学的文字(三丰法脉六宝吧)
请手舞足蹈拳友进来,咱们是否可以友好交流 在我写的[太极拳打的是理,这个[理]您知道吗?(交流帖十) ]的这篇帖子13层里,你对我有如下说法: 交流帖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啥也没讲出来 遗憾 是葫芦太大还是嘴太小呢 是不想倒还是倒不出来呢 ============================== 手舞足蹈拳友好,首先我想问你二个问题: 1.你对交流二字的意思,懂吗? 2.你有看过我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的交流帖吗?
太极拳打的是理,这个[理]您知道吗?(交流帖十) 太极称拳,打的是[理]。 拳打得合乎这个[理]的就是太极拳! 反之,拳打得不合乎这个[理]的就不是太极拳! 那么,这个[理]到底是什么,您知道吗?
太极者的认祖归宗 太极者的认祖归宗,在心不在脑,在内不在外! 所以从我而言,太极拳的世界申遗只是一场闹剧,更是一个笑话。 转自: 三丰法脉六宝吧
太极者的认祖归宗 太极者的认祖归宗,在心不在脑,在内不在外! 所以从我而言,太极拳的世界申遗只是一场闹剧,更是一个笑话。
请问悟空188188吧主拳友 悟空同学,您好,请问一下,由您所转发的"分享: 师门功法之:号脉"的这篇帖子,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从昨晚起,就看不到也顶不上来了? 另外,还有一篇也是由您所转发的帖子,题目叫"分享: 看窍门看味道 宁波海曙高手",刚在我去顶了一下,同样也是没有浮上来? 注: 这两篇帖子在我的收藏栏里都还有在。
杨露禅打人的秘密武器 一次问师父,杨露禅号称杨无敌,他打人是不是有独特的秘密武器? 师父的回答是出人意料之外 可是,一旦到我也学会了之后,我就觉得那完全是在情理之中,人人都能学得,人人都能成就,此中没有阴损路数,是一种非常阳光的东西 ======================== 这就是杨露禅打人的秘密武器, 请问: 这里有知道的人吗?
太极拳[理]的阐释 *拳谚云: 学拳先明理,理明则法正。 *善学者,必以理为尚。
先天太极拳,后天太极拳,和勘验的方法 问: 什么是先天太极拳?什么是后天太极拳? 师: 用心意来打拳的,是后天太极拳。用神意来打拳的,这个就是先天太极拳。 问: 如何验证? 师: 要知道自己打的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太极拳,在拳架的四棍逼迫的当下便知,若能如此者,于推手丶散手丶器械的轮刀上阵,也都能了了体认。
问答篇 问: 什么是外家拳?什么是内家拳?什么是太极拳? 答: 从我的体会来讲,凡是用心丶意丶识的头脑来打拳的,这是外家拳。凡是用自性一气(炁)流淌来打拳的,这是内家拳。凡是用自性一气(炁)流淌来打拳的,但目的是为了开发智慧,见性明心而体证生命实质的,这就是太极拳。
在网上爰吹牛的人,最怕的是什么? 在网络上,那些爱吹牛皮的人,他们最怕的是什么?
悟 诸位同学, 你我身心即是一根棍丶一把剑, 一根丶一把有灵气的棍和剑, 一根丶一把有思想的棍和剑, 一根丶一把,无忧的棍和剑, 一根丶一把,无为和有为合璧的棍和剑, 一根丶一把,入道悟道证道的棍和剑…… 来,七魔炼金刚,舍己从人,悟透你实非棍和剑。
談太極拳的得机得势(分享帖一) 談太極拳的得机得势 得机得势是空間上得机得势,不是手上的得机得势,空間上的得机得势將使對方身體結構破壞而導致不得机不得势,一個自身結構被破壞的人還要妄自施力於他人,自己就會被自己反作用力打出。因此,所謂高手過招位奪位(空間),低手過招拳打拳。要知道空間上如何得机得势,在於懂勁。 簡單說不得機得勢者,必然身有缺陷而身有散亂,故無法周身一家,以致於其腳無根,其腰無主,其形難以上下相隨、內外相和。因此,破壞對方的無形空間,其有形的結構自潰,自然不得機得勢。 2020-11-10 21:51 作者: 亂談太極 转载: 三丰法脉六宝吧
借武证道--察四两拨千斤 "察"是觉知,"四两"是身体,"千斤"是外力,"拨"是真心自性的启用。
在我眼中的拳架 从我的眼光来看,以我们的师门标准来讲,什么样的拳架都是好拳架,无论你打的是什么氏或什么门派的拳架。关键是,你的拳架,必须透得过四棍逼迫的检验,如果你透不过四棍逼迫的检验,那你的修习还在门外; 如果你能够透得过四棍逼迫的验证了,那你的太极拳就算是入门,然后就可以在推手丶散手丶器械和脉穴之中,去修炼心性的定慧等持的学问了。 ================ 提示一下: 我们的师门的这个拳架的验证,是可以当面来和我切磋交流的,想拍照或录视频的,都行。前题是: 你是真心热爱太极拳的,人品要好(这是师父曾经对我有过的嘱咐)。
太极拳的最好风景 太极拳里的所有的方法都是用来对付恐惧的,而舍己从人,就不需要任何方法。 一旦你还需要方法,或还准备使用方法,这就说明你还没有在舍己从人里。 在舍己从人里,是彻底的松透,它放下了所有的方法,它只与那现实存在的实相保持一致,它只与那自己的本来面目保持一致。
师徒对话(八) 法器一一师门的"秘密" 问: 法器是什么东西?有何功能? 师: 法器有二种,一种是在公园里练的,另一种是闭关时用的。法器是练戒(舍己从人--斩断除贼手丶贼心)的工具,太极拳中的功能,"四两拨千斤"丶"耄耋御众,以及"着熟"丶"懂劲"丶"神明",都从这里出。但是,法器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证道的功能,也具有破坏的力量,所以拳论末后有言"先师不肯妄传,非独择人",指示的就是这个东西。 ================== 师门的系列功法和心法,若放到武侠小说里就是武林秘笈了,只是大家得到的过于容易反而就认为稀疏平常,但若没有告知和教授,想破脑袋都想不到的东西,这也是我们师门异于其他门派的原因。 转自: 《师.门》——课堂学习笔记 243楼
太极拳好 太极拳的好,是说之不尽的,只是如果你不亲自去接受和学习,就永远体会不到。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文化浓缩而成的精髓,里面充满了智慧,里面是禅、是道,还有中国文化里面的哲学、武学、养生学、气功学、丹道等等,学者各取所需。这些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比较难懂和不太好消化,以最简单而言,太极拳能够彻底改变我们身体的毛病,这是显而易见的真实效应。 在这些年的教学过程当中,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几乎100%的人在最初接触太极拳的时候,完全是懵的。无论我们平常有多聪明,思想知识和人生阅历有多丰富,在太极拳面前都会被立刻打回原形,这是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一试一个准。我常跟同学们说,太极拳呢,就像一个照妖镜似的,你自身存在的各种毛病和问题,甚至连你的性情心思,在行拳当中都会展露无遗,而且每一个人所体现出来的都不一样,这是根本无法遮掩住的,太极拳就真的这么奇怪。
四棍下的拳架--痛苦与喜悦 师父曾经说过我,他说: "你的拳架,在四棍的逼迫之下,首先要感觉的是痛苦,并且还要感觉到痛苦的全貌。当你感觉痛苦的全貌,你紧接着才能感觉喜悦。只有感觉痛苦的全貌才能感觉喜悦,这是教你在抄小路进入太极拳的殿堂了。"
和石头推手--交朋友(技术交流帖八) 有没有人,能在对手拿着一块棱角尖锐的石头来跟你推手,无论他怎么用力丶速度如何,你还可以在谈笑风生之中,做得到"用意不用力",做得到"沾粘连随"和"不丟不顶"的吗?
化解的秘方 在推手中,化解对方的方式是舍己从人,这是太极拳的秘方,请你试试看,灵光不灵光。
推手是一桩美好的事 对我来说,推手是一桩美好的事,是好好的跟心、跟身体在一起的好时光,更是觉察和醒悟的好机会,在我被对方推来推去时,它能检验我的心对身体到底还有多少执着,它能看见我要实现彻底的轻松自在到底还有多少障碍,以及那障碍是什么。
缠丝劲与凌空劲(技术交流帖六) 问师父: 陈氏有缠丝劲,杨氏有凌空劲,这两种劲在打法上,是哪一种更会厉害些呢? 师父说: 都一样厉害,只是在应用的手法上有所区别,都是杀伤性非常厉害的东西。前提是,身法中都要四两上身,如若没练就四两的功底,这二种劲都是用不出来的。 接下师父又提醒了我说: 切记!太极拳招术艺道,借武证道,如果练人不懂得借武证道的这个宗趣,在这里不能转个身往舍己从人去归靠,那么此人便是拳法的奴才,以后功夫越深,必将自残越甚!
无为而治 有没有人站桩或打坐,能在四棍的逼迫当下,还可以安静的来聆听自己的呼吸和心跳,而丝毫不会影响你站桩或打坐的呢? ======================== 提示一下: 太极拳入门有三项基础的功课,"无为而治",是首先要做的第一项功课,目的是开发人人本有的先天功能,开启本息,养浩然之气(炁)。诸位朋友,这个是可以交流和分享的,如果你有兴趣的话,随时都可以和我来当面切磋交流,咱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太极者呼吸在足底,与大地对话 太极者呼吸在足底,与大地对话,试试看,你做得到吗? 这是一付对治"双重之病"的良药--唯一的! 《太极拳论》中说: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如果有人打拳,能做得到呼吸在足底,且还可以和大地对话,继而,推手也能如此的话,那么双重之病对于你来说,就彻底的被医治好了。
太极者呼吸在足底,与大地对话(技术交流帖四) 太极者呼吸在足底,与大地对话,试试看,你做到了吗?
“动静之机”是太极开门钥匙 (转载) “动静之机”是太极开门钥匙 *不懂“动静之机”的重要性,这辈子与太极、太极拳无缘。 *神仙,圣人,真人都是获得“动静之机”真谛的人。 *“动静之机”是太极之门的锁孔。 *不错。“锁孔”更比较恰当。钥匙就交给“意”吧。 转自: 太极拳吧 ===================== 赞叹! 到目前为止,这是我在太极拳吧里所看到过的,最有价值的一篇文章
缠丝劲与凌空劲 问师父: 陈氏有缠丝劲,杨氏有凌空劲,这两种劲在打法上,是哪一种更会厉害些呢? 师父说: 都一样厉害,只是在应用的手法上有所区别,都是杀伤性非常厉害的东西。前提是,身法中都要有四两上身,如若没练就四两的功底,这二种劲都是用不出来的。 接下师父又提醒了我说: 切记!太极拳招术艺道,借武证道,如果练人不懂得借武证道的这个宗趣,在这里不能转个身往舍己从人去归靠,那么此人便是拳法的奴才,以后功夫越深,必将自残越甚!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