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务须随缘 说法务须随缘
关注数: 41 粉丝数: 205 发帖数: 12,520 关注贴吧数: 2
两节棍练法简述 两节棍练法简述 兵器之道,在于点亮。所谓点亮,是指在运用兵器的过程中,对兵器特别是兵器头部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清清楚楚,了然于心。说到两节棍,就是点亮两节棍的击打端,简称“棍头点亮”。 棍头点亮的个人练习过程,按照形态简单地分为四步,分别是静知、动知、行知、行动知。双脚与肩同宽,举两节棍于身前,能清楚的感受到棍头的存在,这是静知。甩动两节棍的过程中,能清楚的感受到棍头,这是动知。举棍行走的过程中,能清楚的感受到棍头,这是行知。一边行走,一边使用两节棍的各种棍法的同时,能清楚的感受到棍头,这是行动知。 关于“知道”,需要明确的是不仅是自己大脑知道,不仅是自认为知道。使用两节棍敲打身体躯干和四肢部位,去感受被打到的部位,被打到的部位去感受两节棍的敲打,这是和身体对话。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观察自己的思想意识,这是和思想对话。敲打身体的时候,力度、速度、位置、手法变化的时候,也能保持心情的平静,建立起平常的心态,这是和自己的平常心对话。综合起来是两节棍的三对话:和自己的身体对话,和自己的思想对话,和自己的平常心对话。通过三对话的练习,初步建立起“知道是心知道”的认知,而心知道涵盖了身体知道和大脑知道。自己认为知道了以后,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步——师傅勘验。师爷传下来一句话:你不知道要问我,知道了更要问我。自知当真知,容易成为我执。师傅的确认是必须的。 “心知道”听起来不太好把握,还是先回到身体知道。身体有太多的部位,从哪里开始?门内有一个方便的法门,叫做“明四梢”,就是认识清楚自己的两手和两脚。做好明四梢,身体知道就具备了很好的基础。通过站桩、四基、盘架、推手、散手的前期练习,可以让我们打下明四梢的基础。勘验静态明四梢的方法,是取无极桩站立,师傅距离3米左右凌空用手指来点你的两手和两脚,查看你是否能做到身语意与师傅的指点不多不少刚刚好的相应。然后再把这个勘验的方法推广到上面说的两节棍的“四知”,完善两节棍的个人练习部分。明四梢加棍头点亮的要义,我用一句“两节棍(从四梢打出来)成为四梢”做一个抽象的概括。 两节棍攻防的双人练习,先要练习另外两个对话:两节棍和对方的思想对话,两节棍和对方的棍头对话。和对方的思想对话,就是对方一举一动,甚至起心动念,我都能用两节棍来刚刚好的回应对方,不打到对方的同时又不被对方用意打到。勘验方法是师傅凌空用手指来弹击你的四梢,你能够防护好自己又不打击到师傅。和对方的棍头对话,接近应用,需要双方都具备相应的水平和眼力,个人水平所限,不可轻言,有心人可以向师父当面讨教。总结起来就是三照:照亮棍头,照亮自己,照亮对方。 上面明四梢的练法是方便法,是版本升级前的基础。后面的核心法是通气脉的练法。需要能够内观到自己的内景通道,达到心流状态,靠着通气脉这张谱,用两节棍当乐器,从心里自然流淌出更加美妙的音乐来,给自己听让对方听,制造化敌为友的美景。在明四梢的基础上,勘验的方式不变,只是考察的范围扩大到了全身。 2023-05-04 18:13 转自 : 三丰法脉六宝吧 / 法喜充满师兄 的文章
关于用意不用力的体会 这段时间发生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特别是关于用意不用力的体会,原来这东西是要身体自己活出来的,脑子想全都是错的,而且就算师父亲口告诉你里面的道理,身体不能自己活出来,依然是画饼充饥的闹剧。 前几天也是公园上课,学生带来一些很硬的核桃,课间休息在石凳上用石头砸开,我看见就笑,随口说这么费劲干嘛,一巴掌拍开就是,几个学生说这么硬手拍坏了也拍不开啊,要不师父你来!本来我是一句玩笑调侃的话,自己也没弄过这些尝试,下不了台,看了看核桃,我说好吧,笑笑一掌下去,核桃连壳带皮被拍成了小薄饼,几个学生很惊讶,说我把核桃油都拍出来了。完全感觉不到手痛,拍的时候也没带一点力,就是意念一动,核桃就成了烂泥,心里有些惊讶 表面却装作太小意思了的样子,实在有些意外和搞笑。但知道手的分量确实有些重了,师父也曾说过这事,说我还不能做到收放自如,容易本能反应而出手伤人,看来确实是真的。 我教推手时,说到整劲,学生总是不懂,于是让学生身后两米外面再站一个学生做保护,只发了三分的劲,学生就真的跌了出去,那一瞬间也是心念一动就出去了。昨晚与几个发小喝酒,其中一个五年前跟我学过站桩,没多久放弃了,喝酒聊起太极拳的劲,他开玩笑说太极拳软绵绵怎么打人?我说就是不用力反而打人更干脆,他不信,站起来让我试试,发小练过咏春,胳膊比我大一圈,一身结实,借着酒兴我也有些自负,就拿了一张靠背椅放在他身后半米的距离,我说不真打,只用小劲,怕把你打伤了,他也不信,还站成桥马桩,我看了看椅子和他的距离,也是一动念,一掌就把他拍到刚好跌坐在了椅子上。他站起来向其他几个发小大呼:是真的!是真的!我彻底相信了!我不仅大笑,其实自己从没做过这种尝试,但莫名其妙却知道可以做到,还真的就随手做到了。于是对于用意不用力、神明的起用,逐渐清晰,但这种玩闹今后不能再玩了,师父当初的告诫和担心是非常有道理的。引以为戒。 转自: 师弟的文字
五一礼物--四舍法门 单独从《师门》的文章中摘录,分享给真心热爱太极拳道的朋友们。 太极拳的大乘(成)法门 1、舍己从人 舍己从人是舍我而从他,是听、走、化。一次问师父,本门无固定招式套路的拳法,只论心法自然和气脉流淌,但所有功法又全都是紧密围绕着当下的身界、意识界与外界去练的,到最后是否就是纯以神行而忘乎所以?师父说:是啊!到后来就是一片神行,无招无式,又万变不离其中,即是‘无量’,一切均是自心、自性这神明自然流淌出来的,神就是自性,明就是明明了了,明了一切却又不住于一切、无住,用完即了,没有任何粘缚。如果将精神意念关注在招式和各种要领上面,就是一种自我将心性神明束缚住了,也不会再有自然,道法自然,源自天真,直心是道场,平常心是道,前人说得明明白白,人人都有、都会的,也就是当下的平常心。师父说,神行并非是无念,只是不住,即用即空,即空即用,如镜显相,生而无生;无住即是心死神活,也唯有在意识分别的妄想心停歇了,神才会真正起用,亦即太极拳拳论说的‘阶及神明’,一片神行。《拳论》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此‘着熟’并非是指把招式或技巧弄纯熟,而是指因地上将‘舍己从人’的道理牢牢守住,弄纯熟,这是太极拳的本因。这就需要特殊的功法来辅助,熟练了舍己从人,渐而就有了拳上、身上、心上的内外四两,这就是‘懂劲’了,而后果位就变成了‘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所谓的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实际上就是不增不减,无生无住,又了了分明,此即太极拳的神明,也就是自性的本体。舍己从人说起来容易,但要真正从手上、身上、心上去做到、而且随时随地和任何人谈手时、包括在生活当中的为人处世,都能保持住就不容易了,舍己从人,是太极拳根本之中的根本,核心之中的核心,也是入门的钥匙和证道的关键所在,哪怕是在太极拳武学功夫上,都离不开它。首先要能真正舍得了自己,去除这个‘我’和‘我执’,才能真正有后面的从得了他人,这是太极拳因地的本因,《拳论》的‘本应舍己从人’,就是指的这个本因。 舍己从人的本法与身体的感受无关,这个一定要弄清楚,这里弄不清楚后面的都是糊涂的。例如打坐腿痛,吃错东西肚痛、牙痛、被撞到、被割破了身体感到痛等等,这个痛与不痛的感受,与舍己从人的本法是无关的,不能混为一谈。肚子饿了就是饿了,身体痒了就是痒了,不能说舍己从人了就没有了这些感觉,那就脱离了平常心、平常事的本来面目。而是痛就是痛,但还有一个不痛的在,知道痛与不痛的那个家伙,本身并不在痛与不痛上,这个要区别分清,了知了这个就可以明悟很多的道理。 在一次上课中我有些恍惚,问师父:既然拳架套路是束缚,为什么拳论当中有‘着熟而后渐悟懂劲’一说?‘着熟’难道指的不是拳架的招式套路以及推手之中技巧的熟练吗?师父说:你这前半句是完全错的,后半句还有些对,只是若不明白道理后半句也是错的,因为招式套路是随心所欲千变万化的,哪一式才是要时常练的‘着熟’呢?哪一式又可以不练的呢?如果以招式套路理解成‘着熟’,岂不是自困自缚于招式上变成笨蛋了吗?而推手是没有招式的,但在推手当中懂得了舍己从人,推手就进入到了一个高层次当中了,就有了真正的四两。于是师父伸手让我体会,我前推,毫无阻力,师父说这就是舍己;而后师父让我加力、加速度再推他,感觉依然是空空荡荡的,丝毫着力不得,但师父的手却没离开过我一直粘着,但我就是在推空气一样。师父突然问我懂了吗?我有些似懂非懂,不敢回答。师父有些惋惜,说为什么不敢当下自肯呢?‘着熟’就是舍己之后的从人啊!将这个舍己功夫纯熟到自己手上、身上,不要忘记,久而久之就有了四两,有了这四两就摸到了太极拳的门了,就可以进门和祖宗相认了,而后方知懂劲,也就是随心所欲从人,别人怎么来弄我,我都顺从于他,而且不会因此受影响,这就是太极拳的本法。舍己、从人,是两个阶级,‘舍己’需要‘着熟’,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这个状态去练推手;‘从人’需要‘着熟’之后的‘懂劲’,方能做到‘引进落空、四两拔千斤’的‘神明’妙用,都是很简单很明了的道理,是我们自己束缚了自己无端端地被自己的思想意识弄复杂了,绕了一大圈多余而冤枉的路程。只要能牢牢的把握住舍己这个状态,太极拳就永远不会走偏,也不会走宗。
闭关中的二层法器 刚才给师父去了电话,缘于老哥今早给我昨天作业的答复,告知了师父老哥给下的评价,师父听了就说:老尚不会看错的,而且这个东西一眼就能看到,完全遮掩不了。老尚说的越简单越重要,画龙点睛,说越多反而会越糊涂,这个对你的启发很重要也很关键。老尚说的这句话一般人要搞明白很困难,懂的人一听就懂。推好了这个,就好比非常顺滑的抽屉一样可以随意抽来抽去,又好像轴承一样,轴承虽然推不动,但是转动起来却是非常灵活的。 我问:现在我的问题就在于当我推二层法器的时候能够有老哥所说的那种状态,但是当我和同学在活步在推板的时候把这种推二层法器的状态弄进去就感觉粘不住板,这还是因为功夫不纯熟是吧? 师父说:是的,就是功夫不纯熟,这个弄好了对方连你的汗毛都推不倒,这样才算过关。当你练到这个了就可以开始闯师门的四大天王关了,对方无论是拿石头还是棍子或者器械,或者不拿,都推不到你身上去了,因为你双手已经如封似闭封住了对方所有路径,空间也被你拥抱了。你现在的这种状态也不能说是错了,方向上还是对的,只是师门的武学东西都需要一点点来,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如果你能开开心心的与人推,手也轻柔,别人也拿你没办法,你还可以随意转换方向,这样也对,只是还不精不够纯。如果你这样推,能够把重要的东西隐藏起来了,别人也能通过和你推手推板懂得了四两和松柔的道理,那也是很好的。如果讲精纯,你和对方推手或者推板,能够做到随心所欲的动来动去别人也拿你没办法,这也不算过关,要做到能够把对方凌空封住,不管他手上有没有拿东西都无法弄到你才行,而且不敢弄,散手器械都没问题。师门有两条道,一个易行道,一个难行道,老尚走的就是难行道,你走的是易行道,易行道是什么,就是每天嬉嬉笑笑很开心的推板、推手,身心很愉悦,手也很温和,越练越开心,越练越喜欢,别人也开心,这条道好处就是省去了很多的时间,少走了很多的冤枉路,省去了很多辛苦的活。而难行道走出来后就会有很多的真实感悟,感悟自己过去有点劳民伤财了,其实武学上很多东西都可以温柔去练的,难行道出来的东西有点费心费力,虽然扎实,但是出不来了更麻烦。太极拳真正的解脱之道,是从欢喜心出来的,而不是咬着牙绷着脸弄出来的,这样就不对了,这和一般的武术一样了。我们首先要把自己的身体搞好,气脉打开,这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把身体弄好气脉打开的时候再弄武术,就是不求而求,不争而争了,你拼命的求它、要到一个什么境界,反而到不了头,要无为而去,最后达到了无为而无所不为,所以道家讲不争自争、不争能争,不争才是赢,争是结果,若老是争,老是想着有为,最后就是伤害自己了,这样的事例很多,那些很有名气的武学宗师下场不好也都是这个原因,很多人都喜欢学他们 ,想得到一流的功夫,但武学功夫所带来的结果却不太好。你问的这个问题非常及时,这个你可以继续问老尚,同时把我说的写给他看,他的眼光很厉害,你现在虽然听了我说的感觉到了很多东西,但是到底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你还有点糊涂,这个你可以问老尚,让他继续给你解答,这个对你的帮助会很大。 2021-06-20 11:34 摘自: 敛气同学的文字(三丰法脉六宝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