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吃酒饭cf 起吃酒饭
QQ:282806227
关注数: 13 粉丝数: 621 发帖数: 17,261 关注贴吧数: 1
请大家来研究一套适合于中医的人才陪养模式 目前国内的中医界对中医的人才陪养模式存在很大问题,他们套用西医模式,把中医的人才陪养也在本科阶段分成几个专业,在这种模式下陪养出来的中医生大多数不合格,有很多在给学生上课的老师连号脉都不会,是从学校一毕业就当起教师来,基本没有临床经验,在这种情况下陪养出来的医生水平如何,不说大家都知道,所以本人认为要陪养出真正合格,高水平的中医人才就要彻底地改革当前的人才陪养模式,本人对此有如下两点设想:    因为中医是系统性, 整体性的医学,不能把它跟西医一样切开来分成几块,它的不可切割性,决定了中医基础教育(本科)必须以陪养全科医生为主,学制可设为八年。 第一年为预科——教学内容:中医哲学,及与中医有关的相关内容,主要目的有二:       一:因学生在进大学之前所学习的内容大部份与中医没关连,而与西医有关,所以大部份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学西医很容易入门而学中医非常吃力,为此在学生正式进入中医学习之前要为他们做好相关的知识准备。      二:考察学生是否有陪养价值。 第二至六年为正课内容—— 整个学习期间要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临床学习,,每个中医学校要配备有足够多的正宗中医院以备学生临床学习,就是说要把理论学习与临床学习捆在一起同时进行。 第七至八年为临床学习——在临床学习期间,学习西医内容,就是说把西医内容放在最后学习。 每一个中医本科生八年下来要接触不少于一万个的完整病例。 硕士以陪养专科医生为主:必须本科毕业以后再从事不少于两年的中医临床工作才可以读硕士,在硕士陪养阶段可把中医分成几大专业进行陪养。 博士以陪养中医专家为主:必须硕士毕业以后再从事不少于两年的临床工作才可以读博士,博士可以专门主攻某一类疾病的治疗方法理论。 要从事教学工作必须在博士毕业并且再从事不少于两年的临床工作之后,再进行博士后研究才可以胜任(当然很优秀的中医人才例外) 第二种人才陪养模式:      可以参考体育类,艺术类,杂技类的人才陪养模式,从很小就开始陪养,在陪养过程中把那些不合适的淘汰掉,让他们转学其它,这样也不会误的别人的前程。    要从事中医研究的工作团队带头人必须要有非常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及坚实的中医理论功底。 不知大家对于中医的人才陪养有什么好的想法或建议,说来看看,以便找到一条最适合于中医学发展的道路,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点有益的事情。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