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吃酒饭cf 起吃酒饭
QQ:282806227
关注数: 13 粉丝数: 621 发帖数: 17,257 关注贴吧数: 1
【中国科学报】国际理论物理学家谈中国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 【中国科学报】国际理论物理学家谈中国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一旦建成,将成为世界最前沿” 文章来源: 中国科学报 | 发布时间:2016-08-04 | 2012年,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宣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发现了“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将其预言者送上了2013年诺贝尔奖领奖台, 并随之开启了粒子物理学研究的新时代——全球多个基于加速器的高能量前沿实验装置相继建立并成为粒子物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2012年9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也提出建造下一代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并适时改造为高能质子对撞机(SppC)的方案。   2016年8月1日,“国际弦理论大会”在清华大学拉开帷幕,国际顶尖理论物理学家齐聚一堂,探讨物理研究的前沿问题,并就中国CEPC项目的科学价值及发展前景等问题接受了《中国科学报》记者的采访。   如果不能发现新粒子   按照规划设想,CEPC将是一个长达50公里~70公里的环形加速器,可以产生大量希格斯粒子,以便科学家对希格斯粒子及其他标准模型粒子进行精确测量研究。当然,科学家更期望在实验的高能区发现新物理(新粒子或新现象)。   然而,如果CEPC实验装置不能发现新粒子,是否意味着CEPC没有完成科学目标呢?采访中,专家对此作出了回应。   “实际上,对希格斯粒子本身的精确测量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粒子物理学家David Gross告诉记者,当然实验中也可能发现新的粒子。   据了解,为描绘粒子物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理论物理学家做了大量的工作,而对CEPC项目而言,“即使没有发现新粒子,也相当于排除了相应区域”,哈佛大学物理系教授Cumrun Vafa告诉记者,这其中,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建造这一装置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对中国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在他看来,“没有发现新粒子,并非意味着失败”。   除此之外,对撞机可以帮助科学家去理解小尺度物质结构,更好地理解时间、空间概念,而宇宙学、暗物质等未来研究的理论设想,都需要在实验中进行进一步的验证,“这也是我们进一步努力的原因。”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Robbert Dijkgraaf说。   标杆式科学项目   “基础研究的价值,不能直接用商业价值来衡量。”谈到CEPC项目的价值时,David Gross如是说。   他告诉记者,CEPC一旦建成,将是世界上体量最大的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它虽无法像医疗、制药等领域能够直接产生商业、社会价值,却会伴随出现许多技术副产品,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   “基础研究会间接推动技术发展。”David Gross说,“虽然对当前科技发展没有直接推进作用,但它的间接作用将比直接作用更具影响力。”   在专家看来,对于最基本的自然问题的追逐是非常美妙的,它将产生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激光、核磁共振等,都是基础研究产生副产品的很好案例。”David Gross补充道。   采访中,多位科学家表示对CEPC项目可能产生的标杆式示范效应十分期待,如美国理论物理学家Edward Witten评价CEPC时所说,“装置一旦建成,将毫无疑问成为全世界最前沿的对撞机,并将在未来几十年内引领世界。”   正因为它所代表的前沿地位,让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对中国教育和千万中国父母产生的积极影响十分看好。   “让孩子接触到世界一流的科学装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丘成桐表示,过去一段时间,中国有许多中学生走出国门到欧美发达国家求学。而CEPC项目一旦建设成功,就会给中国父母和孩子以信心,让他们相信国内也能做出先进的科学成果,进而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人来学习科学。   国际合作意义重大   粒子物理研究是一个十分开放的科学领域,并且拥有良好的国际合作传统。   “高能物理领域的国际合作非常广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因而David Gross希望,在这一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中国、美国、欧洲等国和地区的科学家要积极合作。   采访中,专家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可能为科学研究提供的长远支持表示乐观。但他们也强调,一个国家承担这样的大科学项目并不现实,必须通过国际合作来降低时间、空间成本,才能有效推进项目的进程。   据介绍,当前对第一阶段CEPC的建设,中国有一定的基础,也有信心能够完成。而升级为质子对撞阶段,国内外相关技术还需一段时间的发展,目前尚不具备。   值得高兴的是,这一项目在美、欧等国和地区获得了广泛的支持。“美国、欧洲的物理学家都对这个项目表示支持。”丘成桐肯定地告诉记者。   采访中,专家对CEPC项目的未来十分期待,他们坚信这样的大科学项目将对中国科学发展具有非凡意义。   因为,伴随该项目的推进,中国不但可以成为相关领域的领跑者,还可以借助项目吸引大批世界顶尖科学家到中国交流工作,甚至扎根中国,这将对中国科学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科学报】国际理论物理学家谈中国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 【中国科学报】国际理论物理学家谈中国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一旦建成,将成为世界最前沿” 文章来源: 中国科学报 | 发布时间:2016-08-04 | 2012年,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宣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发现了“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将其预言者送上了2013年诺贝尔奖领奖台, 并随之开启了粒子物理学研究的新时代——全球多个基于加速器的高能量前沿实验装置相继建立并成为粒子物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2012年9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也提出建造下一代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并适时改造为高能质子对撞机(SppC)的方案。   2016年8月1日,“国际弦理论大会”在清华大学拉开帷幕,国际顶尖理论物理学家齐聚一堂,探讨物理研究的前沿问题,并就中国CEPC项目的科学价值及发展前景等问题接受了《中国科学报》记者的采访。   如果不能发现新粒子   按照规划设想,CEPC将是一个长达50公里~70公里的环形加速器,可以产生大量希格斯粒子,以便科学家对希格斯粒子及其他标准模型粒子进行精确测量研究。当然,科学家更期望在实验的高能区发现新物理(新粒子或新现象)。   然而,如果CEPC实验装置不能发现新粒子,是否意味着CEPC没有完成科学目标呢?采访中,专家对此作出了回应。   “实际上,对希格斯粒子本身的精确测量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粒子物理学家David Gross告诉记者,当然实验中也可能发现新的粒子。   据了解,为描绘粒子物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理论物理学家做了大量的工作,而对CEPC项目而言,“即使没有发现新粒子,也相当于排除了相应区域”,哈佛大学物理系教授Cumrun Vafa告诉记者,这其中,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建造这一装置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对中国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在他看来,“没有发现新粒子,并非意味着失败”。   除此之外,对撞机可以帮助科学家去理解小尺度物质结构,更好地理解时间、空间概念,而宇宙学、暗物质等未来研究的理论设想,都需要在实验中进行进一步的验证,“这也是我们进一步努力的原因。”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Robbert Dijkgraaf说。   标杆式科学项目   “基础研究的价值,不能直接用商业价值来衡量。”谈到CEPC项目的价值时,David Gross如是说。   他告诉记者,CEPC一旦建成,将是世界上体量最大的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它虽无法像医疗、制药等领域能够直接产生商业、社会价值,却会伴随出现许多技术副产品,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   “基础研究会间接推动技术发展。”David Gross说,“虽然对当前科技发展没有直接推进作用,但它的间接作用将比直接作用更具影响力。”   在专家看来,对于最基本的自然问题的追逐是非常美妙的,它将产生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激光、核磁共振等,都是基础研究产生副产品的很好案例。”David Gross补充道。   采访中,多位科学家表示对CEPC项目可能产生的标杆式示范效应十分期待,如美国理论物理学家Edward Witten评价CEPC时所说,“装置一旦建成,将毫无疑问成为全世界最前沿的对撞机,并将在未来几十年内引领世界。”   正因为它所代表的前沿地位,让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对中国教育和千万中国父母产生的积极影响十分看好。   “让孩子接触到世界一流的科学装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丘成桐表示,过去一段时间,中国有许多中学生走出国门到欧美发达国家求学。而CEPC项目一旦建设成功,就会给中国父母和孩子以信心,让他们相信国内也能做出先进的科学成果,进而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人来学习科学。   国际合作意义重大   粒子物理研究是一个十分开放的科学领域,并且拥有良好的国际合作传统。   “高能物理领域的国际合作非常广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因而David Gross希望,在这一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中国、美国、欧洲等国和地区的科学家要积极合作。   采访中,专家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可能为科学研究提供的长远支持表示乐观。但他们也强调,一个国家承担这样的大科学项目并不现实,必须通过国际合作来降低时间、空间成本,才能有效推进项目的进程。   据介绍,当前对第一阶段CEPC的建设,中国有一定的基础,也有信心能够完成。而升级为质子对撞阶段,国内外相关技术还需一段时间的发展,目前尚不具备。   值得高兴的是,这一项目在美、欧等国和地区获得了广泛的支持。“美国、欧洲的物理学家都对这个项目表示支持。”丘成桐肯定地告诉记者。   采访中,专家对CEPC项目的未来十分期待,他们坚信这样的大科学项目将对中国科学发展具有非凡意义。   因为,伴随该项目的推进,中国不但可以成为相关领域的领跑者,还可以借助项目吸引大批世界顶尖科学家到中国交流工作,甚至扎根中国,这将对中国科学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科学报】国际理论物理学家谈中国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 【中国科学报】国际理论物理学家谈中国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一旦建成,将成为世界最前沿” 文章来源: 中国科学报 | 发布时间:2016-08-04 | 2012年,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宣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发现了“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将其预言者送上了2013年诺贝尔奖领奖台, 并随之开启了粒子物理学研究的新时代——全球多个基于加速器的高能量前沿实验装置相继建立并成为粒子物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2012年9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也提出建造下一代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并适时改造为高能质子对撞机(SppC)的方案。   2016年8月1日,“国际弦理论大会”在清华大学拉开帷幕,国际顶尖理论物理学家齐聚一堂,探讨物理研究的前沿问题,并就中国CEPC项目的科学价值及发展前景等问题接受了《中国科学报》记者的采访。   如果不能发现新粒子   按照规划设想,CEPC将是一个长达50公里~70公里的环形加速器,可以产生大量希格斯粒子,以便科学家对希格斯粒子及其他标准模型粒子进行精确测量研究。当然,科学家更期望在实验的高能区发现新物理(新粒子或新现象)。   然而,如果CEPC实验装置不能发现新粒子,是否意味着CEPC没有完成科学目标呢?采访中,专家对此作出了回应。   “实际上,对希格斯粒子本身的精确测量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粒子物理学家David Gross告诉记者,当然实验中也可能发现新的粒子。   据了解,为描绘粒子物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理论物理学家做了大量的工作,而对CEPC项目而言,“即使没有发现新粒子,也相当于排除了相应区域”,哈佛大学物理系教授Cumrun Vafa告诉记者,这其中,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建造这一装置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对中国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在他看来,“没有发现新粒子,并非意味着失败”。   除此之外,对撞机可以帮助科学家去理解小尺度物质结构,更好地理解时间、空间概念,而宇宙学、暗物质等未来研究的理论设想,都需要在实验中进行进一步的验证,“这也是我们进一步努力的原因。”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Robbert Dijkgraaf说。   标杆式科学项目   “基础研究的价值,不能直接用商业价值来衡量。”谈到CEPC项目的价值时,David Gross如是说。   他告诉记者,CEPC一旦建成,将是世界上体量最大的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它虽无法像医疗、制药等领域能够直接产生商业、社会价值,却会伴随出现许多技术副产品,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   “基础研究会间接推动技术发展。”David Gross说,“虽然对当前科技发展没有直接推进作用,但它的间接作用将比直接作用更具影响力。”   在专家看来,对于最基本的自然问题的追逐是非常美妙的,它将产生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激光、核磁共振等,都是基础研究产生副产品的很好案例。”David Gross补充道。   采访中,多位科学家表示对CEPC项目可能产生的标杆式示范效应十分期待,如美国理论物理学家Edward Witten评价CEPC时所说,“装置一旦建成,将毫无疑问成为全世界最前沿的对撞机,并将在未来几十年内引领世界。”   正因为它所代表的前沿地位,让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对中国教育和千万中国父母产生的积极影响十分看好。   “让孩子接触到世界一流的科学装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丘成桐表示,过去一段时间,中国有许多中学生走出国门到欧美发达国家求学。而CEPC项目一旦建设成功,就会给中国父母和孩子以信心,让他们相信国内也能做出先进的科学成果,进而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人来学习科学。   国际合作意义重大   粒子物理研究是一个十分开放的科学领域,并且拥有良好的国际合作传统。   “高能物理领域的国际合作非常广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因而David Gross希望,在这一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中国、美国、欧洲等国和地区的科学家要积极合作。   采访中,专家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可能为科学研究提供的长远支持表示乐观。但他们也强调,一个国家承担这样的大科学项目并不现实,必须通过国际合作来降低时间、空间成本,才能有效推进项目的进程。   据介绍,当前对第一阶段CEPC的建设,中国有一定的基础,也有信心能够完成。而升级为质子对撞阶段,国内外相关技术还需一段时间的发展,目前尚不具备。   值得高兴的是,这一项目在美、欧等国和地区获得了广泛的支持。“美国、欧洲的物理学家都对这个项目表示支持。”丘成桐肯定地告诉记者。   采访中,专家对CEPC项目的未来十分期待,他们坚信这样的大科学项目将对中国科学发展具有非凡意义。   因为,伴随该项目的推进,中国不但可以成为相关领域的领跑者,还可以借助项目吸引大批世界顶尖科学家到中国交流工作,甚至扎根中国,这将对中国科学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英国《自然》发布了2016年度国家地区院校科研机构自然指数 4月20日晚,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发布了2016年度自然指数排名(Nature Index 2016 Tables)。 在《自然》列出的四大核心学科排名中,中科院在物理、化学、地球与环境科学3个专业排名全球第一。但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国科研机构排名普遍较低,除中科院位居第九外,没有其他机构跻身前50位。 最新发布的2016年度排名,通过加权分数式计量(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WFC),对全球科研机构、国家和地区、核心学科、高校及企业等在去年全年的表现分别进行了评估。WFC指数主要以论文发表为标准,同时考虑了不同学科之间的权衡问题,能较全面地反映论文作者、机构和国家对全球科学的贡献。此次发布的2016全球自然指数涵盖了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表在68种世界一流科研期刊上的论文。 自然指数选取的68本学术期刊,虽然在科学共同体中有很高的共识,约占自然科学期刊总引用量的30%,但从学科分布上来说,它只包含化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和物理科学,缺少数学、工程科学。因此,从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上讲,用它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科研水平有偏颇之处。此外,自然指数选取的68种学术期刊以基础研究成果为主,对于应用研究成果或技术成果评价不适用 国家与地区排名前二十: 1.美国17203.82 2.中国6478.34 3.德国4078.09 4.英国3365.63 5.日本3035.48 6.法国2127.91 7.加拿大1478.29 8.瑞士1136.4 9.韩国1112.45 10.意大利106143 11.西班牙1055.61 12.澳大利亚943.82 13.印度901.49 14荷兰713.37 15以色列531.83 16.瑞典526.68 17.新加坡485.45 18.中国台湾415.85 19.俄罗斯370.39 20.比利时334.17 院校研究机构排名前二十位: 1.中国科学院1357.82 2.美国哈佛大学772.33.33 3.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699.45 4.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666.67 5.美国斯坦福大学530.83 6.日本东京大学487.83 7.美国麻省理工学院483.62 8.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413.71 9.英国牛津大学395.38 10.英国剑桥大学390.54 11.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357.84 12.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331.85 13.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323.88 14.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306.13 15.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304.18 16中国北京大学300.35 17.美国耶鲁大学297.66 18.加拿大多伦多大学274.55 19.日本京都大学270.4 20.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270.1 大学排名前二十位: 1.美国哈佛大学772.33.33 2.美国斯坦福大学530.83 3.日本东京大学487.83 4.美国麻省理工学院483.62 5.英国牛津大学395.38 6.英国剑桥大学390.54 7.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357.84 8.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323.88 9.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306.13 10.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304.18 11.中国北京大学300.35 12.美国耶鲁大学297.66 13.加拿大多伦多大学274.55 14.日本京都大学270.4 15.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270.1 16.美国哥伦比亚大学267.22 17.美国西北大学261.27 18.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258.31 19.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257.16 20.中国南京大学253.62
英国《自然》发布了2016年度国家地区院校科研机构自然指数 4月20日晚,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发布了2016年度自然指数排名(Nature Index 2016 Tables)。 在《自然》列出的四大核心学科排名中,中科院在物理、化学、地球与环境科学3个专业排名全球第一。但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国科研机构排名普遍较低,除中科院位居第九外,没有其他机构跻身前50位。 最新发布的2016年度排名,通过加权分数式计量(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WFC),对全球科研机构、国家和地区、核心学科、高校及企业等在去年全年的表现分别进行了评估。WFC指数主要以论文发表为标准,同时考虑了不同学科之间的权衡问题,能较全面地反映论文作者、机构和国家对全球科学的贡献。此次发布的2016全球自然指数涵盖了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表在68种世界一流科研期刊上的论文。 自然指数选取的68本学术期刊,虽然在科学共同体中有很高的共识,约占自然科学期刊总引用量的30%,但从学科分布上来说,它只包含化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和物理科学,缺少数学、工程科学。因此,从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上讲,用它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科研水平有偏颇之处。此外,自然指数选取的68种学术期刊以基础研究成果为主,对于应用研究成果或技术成果评价不适用 国家与地区排名前二十: 1.美国17203.82 2.中国6478.34 3.德国4078.09 4.英国3365.63 5.日本3035.48 6.法国2127.91 7.加拿大1478.29 8.瑞士1136.4 9.韩国1112.45 10.意大利106143 11.西班牙1055.61 12.澳大利亚943.82 13.印度901.49 14荷兰713.37 15以色列531.83 16.瑞典526.68 17.新加坡485.45 18.中国台湾415.85 19.俄罗斯370.39 20.比利时334.17 院校研究机构排名前二十位: 1.中国科学院1357.82 2.美国哈佛大学772.33.33 3.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699.45 4.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666.67 5.美国斯坦福大学530.83 6.日本东京大学487.83 7.美国麻省理工学院483.62 8.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413.71 9.英国牛津大学395.38 10.英国剑桥大学390.54 11.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357.84 12.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331.85 13.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323.88 14.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306.13 15.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304.18 16中国北京大学300.35 17.美国耶鲁大学297.66 18.加拿大多伦多大学274.55 19.日本京都大学270.4 20.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270.1 大学排名前二十位: 1.美国哈佛大学772.33.33 2.美国斯坦福大学530.83 3.日本东京大学487.83 4.美国麻省理工学院483.62 5.英国牛津大学395.38 6.英国剑桥大学390.54 7.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357.84 8.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323.88 9.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306.13 10.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304.18 11.中国北京大学300.35 12.美国耶鲁大学297.66 13.加拿大多伦多大学274.55 14.日本京都大学270.4 15.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270.1 16.美国哥伦比亚大学267.22 17.美国西北大学261.27 18.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258.31 19.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257.16 20.中国南京大学253.62
衡水中学~每年上百人考入北大清华 揭秘“超级高考工厂”衡水中学~军事化管理~每年上百人考入北大清华 作息时间表 衡水中学生活作息表   5:30 起床(起来以后洗漱、整理内务)   5:45 赶到集合地点(跑操)   6:00—6:30 早读   6:30 高三学生吃早饭   6:34 高二学生吃早饭   6:38 高一学生吃早饭   7:00—7:35 早预备   7:45—8:25 第一节课(7:43预备)   8:35—9:15 第二节课(8:33预备)   9:25—10:05 第三节课(9:23预备)   10:05—10:30 课间操   10:30—11:10 第四节课(10:28预备)   11:20—12:00 第五节课(11:18预备)   12:00 高三学生吃午饭   12:04 高二学生吃午饭   12:08 高一学生吃午饭   12:40 进入宿舍楼   12:45—13:45 午休   13:58 进入教室   14:05—14:45 第六节课(14:03预备)   14:55—15:35 第七节课(14:53预备)   15:35—15:40 眼保健操   15:55—16:35 第八节课(15:53预备)   16:45—17:25 第九节课(16:43预备)   17:35—18:15 第十节课(17:33预备)   18:15 高三学生吃晚饭 18:19 高二学生吃晚饭   18:23 高一学生吃晚饭   18:50—19:10 看电视新闻(录播)   19:15—20:00 晚一   20:10—20:55 晚二   21:05—21:50 晚三   22:00 教室熄灯   22:10 晚休   此外,衡水中学没有放假日期。家长每个月的最后一天可以到学校门口看望孩子,或接孩子到外面吃一顿饭。时间为1小时。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