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rinewoo shrinewoo
关注数: 2 粉丝数: 16 发帖数: 1,626 关注贴吧数: 0
【转贴】当下 即使我完全接受时间终究是一个幻相,对我的生命有什么差别?我还是得活在一个完全被时间、主导的世界里。 理智上的同意,只是另一个信念,对你的生命无甚差别。你要落实在生命里,才能体会这个真理。当你的每一个细胞都临在,都感觉到生命的颤动时,当你无时无刻都感觉这样的生命就是本体的喜悦时,这时候,你才能说你从时间里解脱了。 可是我明天就得付帐单,而且我跟所有人一样会老、会死。我怎么能说我从时间里解脱了?明天的帐单不是问题。肉身的幻灭不是问题。当下的失落才是问题。或者说:核心幻相把一个单纯的情境、事件、或情感,变成一个个人问题和受苦的时候,才是问题。 当下的失落,就是本体的失落。由时间中解脱,就是摆脱了从过去寻找身份,从未来寻找实现的心理需求。它代表了一个你想象不到的,最深沉的意识转化。在某些空见的案例中,意识以一劳永逸的方式,做戏剧性且激进的转移。它通常是在强烈的受苦中,透过全然的臣服而发生。不过大多数人都必须凭下工夫才能达到。 当你初尝无时间的意识状态时,你开始在时间和当下的两个向度之间穿梭。你产生觉察到的是:你的注意力真正地投注在当下的时候,可谓少之又少。不过知道你不是临在,就是很大的成功这一份明白就是临在——即使一开始只维持了几秒钟就消失了。随着频率的增加,你会选择把意识的焦点,放在现在而不是过去或未来。每当你体会到自己失去了当下的时候,你处于当下的时段会更长,而不只是短暂的几秒钟而已。也就是说,在你全然的意识之前,有一段时间你会在意识和无意识、临在和心智认同的状态之间往返。你一再地失去当下,也一再地回到当下。到最后,临在变成了你的主要状态。 对多数人而言,若不是完全没有临在的经验,就是在稀有的情况下,不明所以地发生意外或短暂的经验。多数人类不是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交替,而只是在无意识的不同层面里替换。
【水贴】请高手解读癸巳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 4月4日上午,癸巳(2013)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隆重举行。 9时50分,癸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开始。象征着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对先祖无限崇敬之情的34咚鼓声和9响钟鸣,在桥山沮水间交织远荡。在优雅的祭乐声中,代表先后敬献花篮。 祭文: 惟公元二零一三年四月四日,岁次癸巳,节届清明。金蛇起舞,玉宇澄清。华夏苗裔,共献至诚。恭祭始祖轩辕黄帝之陵曰: 伟哉始祖,立极恢宏。肇造文明,开辟鸿蒙。武以止戈,四方遂宁。文以治世,天下化成。绵绵瓜瓞,播迁寰中。五千年文明辉煌,九万里江山巍峨。回顾壬辰,华夏龙腾。航母护海疆,神九遨太空。十八大凝心聚力,建小康深化改革。树崇俭之新风,尚务实之美德。科学发展,厚养民生。两岸四地,携手共襄,四海龙脉,同宗同梦。蒙初祖之德佑,赖中华之栋梁。民族复兴,可期可待。仰桥山巍巍,俯沮水泱泱。吾祖功德,日月之光。大礼告成,伏惟尚飨! 新版的乐舞告祭取名《轩辕大典》,汲取《周礼》等古代典籍中历朝历代国家祭祀轩辕黄帝的乐舞议程记载,汲取汉唐“国祭”的乐舞礼仪样态,重现八佾之舞的盛况,彰显中华“第一祭祀乐舞”的文化气象。 乐舞告祭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序礼心祭》中,身着新汉服的舞队在中心舞台上进行“奉香、献爵、鲜花”的仪式。 第二部分《乐祭尚礼》中,在两侧礼仪舞队的配合下,手捧汉唐古乐的舞者在中心舞台演绎礼仪音乐。 第三部分《舞祭明德》中,64名舞者身着“云纹”服饰,呈现出一幅颂扬黄帝功德、大气恢弘的乐舞场面。 第四部分《龙祭复兴》中,伴随着庄重的音乐,两侧礼仪舞队挥舞着有鲜明“龙”符号的旗帜,与中心祭台的表演互动,大幅度变化舞队造型。一条56米长的“中华龙”盘旋升空。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uangdi.gov.cn%2Fcontent%2F2013-04%2F04%2Fcontent_8880654.htm&urlrefer=e5a2265e96c484f1d20af254d566f29f
【转贴】活得快乐 有三个愁容满面的信徒,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 无德禅师:“你们先说说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 甲信徒道:“因为我不愿意死,所以我活着。” 乙信徒道:“因为我想在老年时,儿孙满堂,会比今天好,所以我活着。” 丙信徒道:“因为我有一家老小靠我抚养。我不能死,所以我活着。” 无德禅师:“你们当然都不会快乐,因为你们活着,只是由于恐惧死亡,由于等待年老,由于不得已的责任,却不是由于理想,由于责任,人若失去了理想和责任,就不可能活得快乐。” 甲、乙、丙三位信徒齐声道:“那请问禅师,我们要怎样生活才能快乐呢?” 无德禅师:“那你们想得到什么才会快乐呢?” 甲信徒道:“我认为我有金钱就会快乐了。” 乙信徒道:“我认为我有爱情就会快乐了。” 丙信徒道:“我认为我有名誉就会快乐了。” 无德禅师听后,深深不以为然,就告诫信徒道:“你们这种想法,当然永远不会快乐。当你们有了金钱、爱情、名誉以后,烦恼忧虑就会随着后面占有你。” 三位信徒无可奈何地道:“那我们怎么办呢?” 无德禅师:“办法是有,你们先要改变观念,金钱要布施才有快乐,爱情要肯奉献才有快乐,名誉要用来服务大众,你们才会快乐。” 信徒们终于听懂了生活上的快乐之道!
【论语人物序列8】艺人冉有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汝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若林放乎!”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于其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闵子伺侧,唁唁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