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太极湖 九州太极湖
关注数: 73 粉丝数: 1,202 发帖数: 21,600 关注贴吧数: 52
“扩容”提上议程,哪些高校会入列“双一流”——大家谈 转自:中国科学报 编者按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已正式实施7年。不久前,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联组会议上表示,未来将“聚焦优势学科,适度扩大‘双一流’建设范围”。这意味着“双一流”将迎来“扩容”时刻。 “双一流”建设实施至今,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不管是高校还是国家层面,相关的探索和尝试从未停止。面对未来高等教育愈加“普及化”的大趋势,“双一流”的扩容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我们又能从过往的实践和探索中汲取哪些经验、得到哪些启示?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 两类高校可作为“双一流”扩容基本力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不断推进,以及各级各类高校成熟度不断提升,“双一流”的扩容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当前,我国在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该目标的实现一定要基于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一流”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以及数量的增加。目前,入选“双一流”的国内高校仅有140余所,这些学校并不足以支撑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任务的全面实现。 整体看,我国大陆地区的普通本专科高校数量已超过2800所,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高校群体。一般而言,需要有10%左右的学校作为头部院校,才能更广泛地覆盖整个高等教育领域,进而对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在内的整个教育体系产生引领和带动作用。 照此比例计算,入选“双一流”的高校数量应是当前数量的两倍左右,这无疑是很大的扩展空间。至于什么样的高校能进入这一“空间”内,需要针对高校类型做合理考量。 在我看来,有两类高校可以作为“双一流”扩容的基本力量:一类是此前各省份重点建设的地方性院校,此类高校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积累,可以择优入选;另一类是近年来新建的新型高校,这些学校大多采用新的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并具有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特点,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两类高校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并不均衡。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高校凭借相对发达的经济水平、更多的地方教育投资、更适宜的经济政策环境,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如果以“一把尺子”衡量不同地区的所有高校,必然会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高等教育水平的差距。 必须承认,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地方性,处于我国高等教育绝对主体地位的地方高校始终要为地方服务。在这种情况下,指望100多所部属高校调节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无异于杯水车薪。 因此,在“双一流”扩容的同时,我们也要将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在地化发展作为一项重点支持战略,在硕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授权点的审批上予以适当倾斜。同时,在中西部地方高校的“双一流”甄选、评价方面,应通过设置不同于东部高校的特别政策、专项政策予以扶持。 在进程方面,100余所高校的“增量”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一个过程。至于具体进度有多快,或者要分成几个阶段分步进行,主要取决于国家和地方建设资金的投放量,以及相关政策的改革进程,这两者缺一不可。 具体而言,在投资层面,如果没有“双一流”建设相关资金的增加,“双一流”扩容可能成为一种低成本、低质量的扩容;在政策层面,高校如果在办学体制机制、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建设等问题上不能实现现代化,不能有效提高办学效率和效益、提高办学质量,“双一流”扩容目标的实现也将缺乏基础。 这是“双一流”扩容的两条总体路径。当然,每一所高校面临的情况并不相同,要提高水平,提高学科专业的办学质量,各高校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同高校要针对具体问题,一方面作出更清晰的战略选择,另一方面规划更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总之,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校情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并通过战略研究和战略规划,把一流建设的图景擘画出来,并真正付诸实施。对于任何一所高校的“双一流”战略来说,这都是至关重要的。
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新材料产业国际人才合作洽谈会(转载新闻) 11月23日至24日,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新材料产业国际人才合作洽谈会在重庆长寿举行,旨在推动新材料产业人才合作,加快提升重庆新材料产业能级,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新材料产业是全球经济和科技竞争的重点领域,也是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建设方向之一。本届洽谈会以“才聚新材料·共创新未来”为主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长寿,分享新材料领域新趋势、新技术、新应用。 洽谈会期间,长寿启动创建博士后创新创业园。该园将布局创新创业综合体社区、产业创新服务中心、研发创新孵化楼、成果转化基地,打造集科研、创新、创业于一体的博士后创新创业园。此前长寿已培育数十个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引进武汉工程大学建立重庆研究院,这些科研院所将为博士后提供先进的科研设备和良好的科研环境,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提供全方位创业服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升级。 为推动长寿产业集群发展,10个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主要包括电子级细纱智能制造生产线项目,年产1万吨高纯氢燃料电池用供氢母站项目,年产10万吨光伏支架智能化生产线,苯胺绿色技改扩能及智能化提升项目等。 此外,四川省新材料研究中心、西南科技大学、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等单位集中发布了“隔热隔音的节能型聚氨酯门窗与专用玻纤”等4项成果。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西南科技大学4所高校与长寿区政府签订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框架协议,4所大学学生每年将到长寿开展社会实践。 近年来,长寿加快打造全球天然气化工新材料领先者、国际知名的硅基新材料供应商、世界级新能源材料及装备集成示范地“三大品牌”,全区已集聚世界500强企业29家、跨国公司69家、上市公司64家,新材料产值占重庆市1/4。
全国最励志的211大学之一东北林业大学 而在当年评选211时,很多部属高校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来争取这个名额。因为211就意味着经费,如果没能入选211,基本上就意味着会下放地方,成为省属院校,影响生源质量,形成恶性循环。如果所在省份财政状况不好,经费不充足的话,那么更是雪上加霜。而东北林业大学在争夺林业部唯一的211名额失败之后,选择了自费筹建211,最终通过划归教育部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211梦想,可以说是一段佳话。 东北林业大学当年是林业部直属高校,那么为啥没有抢到林业部的211名额呢?是和实力有关吗?还是其他因素?由于没有收集到上世纪90年代的相关资料,因此以1981年硕博点审批情况为例说明这个情况。 1981年是全国首批硕博点审批的年份,当时林业部有六大直属高校,分别对应六大行政区。比如东北林学院就对应东北大区,北京林学院对应华北大区,南京林学院对应华东大区,以此类推,不再赘述。 东林,北林和南林是建国初期组建的林学院,也有3大林学院的说法,另外3所林学院组建的时间都比较晚。而在当年的硕博点审批中,同样体现了这个差距,另外3所林学院没有拿到博士点,不过也是全国首批硕士点高校。 东北林学院,北京林学院,南京林学院,各自拿到了两个博士点,基本上是并驾齐驱,而首批硕士点到三大林学院成绩也差不多,南京林学院稍微差一点,拿到9个硕士点,而东北林学院和北京林学院都是10个硕士点。 因此如果以当时的眼光来看,北京林学院和东北林学院基本上是处于同一水准,南京林学院虽然差一点,但也不惶多让。北京林业大学之所以会拿下唯一的21名额,最重要的原因是入围了1978年全国首批重点大学,而东北林业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当年都没有入围。当然,北京林业大学的地理位置优势也很大,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事实上,在1997年东北林业大学也通过了211预审,但是因为一部一校名额的限制,东北林业大学最终没有拿到林业部的211名额。 在评选211的过程中的过程中,林业部的三大林学院表现不同,北林拿到211名额落袋为安,南林位于南京,即使成为省属,也有江苏省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同样是随遇而安。只有东北林业大学面临的形势最严峻,如果不能成为211大学,那么学校未来的发展就会蒙上一层阴影,那么就会下放地方,去和众多的省属院校争夺经费。 在这种情况下,李坚校长站了出来,这也是东北林业大学值得永远铭记的英雄。李坚校长表示:“国家不让我们进入211工程,我们就砸锅卖铁自费按照211标准搞学科建设,自费进211”!当时东北林业大学的经费异常紧张,但在这股精神的感召下,学校毅然停止了基础建设工程,把有限的资金用到了学科建设上。然后李坚校长还多次进京,申请学校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东北林业大学在2000年正式的进入了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并在2005年顺利入围211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入围211,其首年的211工程建设资金是3500万,其中中央专项资金2500万,东北林业大学自筹资金1000万,如果超支需要东北林业大学自己解决。
北方工业大学成立国内第一个无人机学院 在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样板建设的关键时期,9月25日,在第四届八达岭低空安全发展大会上,北方工业大学无人机学院(下简称“无人机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力与延庆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颛孙永麒共同为北方工业大学无人机学院揭牌。北方工业大学无人机是国内第一个以无人机学院命名的二级学院,位于延庆创新港内,将重点服务延庆区打造低空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为我国低空安全和低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北方工业大学无人机学院的成立既体现了北方工业大学和延庆区深化校地合作、深度融入和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信心,也承载着学校整合优势资源、打造新兴前沿学科的愿景。 2024年5月,延庆区与北方工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深化在无人机领域的交流合作,筹办无人机学院。当前,延庆区正高标准打造北京市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中关村延庆园集聚了近百家无人机企业,未来将形成超百亿元规模的无人机产业集群。 发展无人机技术也是北方工业大学优化学科布局,打造新兴前沿学科的创新尝试。学校现有学科布局覆盖了无人机本体设计、飞控、导航制导、感知探测、载荷研发等各个领域,有力支撑起无人机领域的教学与研究。目前,学校已培养无人机方向硕士毕业生41人,研究课题涵盖多无人机协同、无人机飞行控制、复合无人机设计、无人机通信、无人机巡检、无人机智能覆盖、无人机目标跟踪、无人机遥感遥测、无人机发动机、仿生无人机、无人机边坡可视化等领域。 在9月25日召开的第四届八达岭低空安全发展大会上,副校长王力受聘为低空经济新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为推动低空无人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强化产学研合作,学校承办了“低空无人机技术产学研融合报告会”,五位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了低空无人机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在“低空无人机技术产学研融合”圆桌会议上,与会专家共同探讨了低空无人机技术产学研融合的未来发展之路。大会期间,学校与京东物流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深化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合作。 北方工业大学致力于将无人机学院打造成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高地,精准服务延庆低空经济和人才教育,培养更多无人机领域专业人才,助推低空安全和低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夏智伦:湖南高校将迎来“5+5”重要改革 9月27日,湖南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新闻发布会召开,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夏智伦提出,作为教育大省,湖南将实施“五个一批”与“五大计划”,优化高校布局与学科建设。 在优化高校布局方面,湖南将着力实施“五个一批”。 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对在湘的部属高校,将给予大力支持。在省属高校中,遴选一批高水平的本科大学和高职院校,给予重点支持,尽快把湖南高等教育的长板锻得更长。 优化一批同质化高校。引导高校差异化发展,在不同的赛道上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对学科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的学校,推动合并优化;对有条件的高职高专,引导他们整合资源办本科职业大学。 优化一批师范类院校。适应湖南出生人口变化趋势,鼓励引导以培养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为主的专科层次师范院校转型发展。 优化一批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资源。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推动高等院校与相关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发展,通过科研资源共享、学科专业共建、人才联合培养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科教融汇。 优化一批独立学院资源。分类整合独立学院办学资源资产,按照“成熟一所,转设一所”的原则,平稳有序推动独立学院转设。 另外,在优化学科专业方面,湖南将深入实施“五大计划”。 一是“双一流”与“双高”建设计划。争取在新一轮国家“双一流”遴选中,湖南能新增“双一流”高校和“双一流”学科;在新一轮国家“双高计划”遴选中,湖南能新增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 二是支撑主导产业学科(专业群)建设计划。按照“1个主导产业对应1至3个优势学科和N个协同学科”的匹配原则,在本科高校中整合建设一批优势学科;按照“1个重点产业方向对应1至3个高水平专业群和N个特色专业群”的匹配原则,在高职院校中整合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群。 三是产业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发展计划。湖南省教育厅将联合相关部门,动态发布产业发展急需学科专业目录,超常布局建设一批服务国家战略和我省产业发展的急需紧缺学科专业。 四是学科专业限制停招撤销计划。对高校中布点过多、毕业生就业率过低的学科专业,将予以限制、停招或撤销。 五是学科专业内涵重塑计划。指导高校加快推进课程、教材、实习实训等关键核心要素建设,推进产教融合驱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西科大需不需要开办航空航天学院? 天津工业大学以纺织为特色的工科高校,前身是天津纺织工学院。 2020年9月,根据天津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和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布局,我校组建成立航空航天学院。学院建设旨在紧密结合天津市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需求,以校企合作的育才模式培养航空航天产业所需的后备力量,以产学研合作方式驱动产业升级换代,为京津冀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需求提供重要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目前学院设有“飞行器制造工程”本科专业,“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在全校选拔建设本科航空航天实验班,并在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招收培养航空航天方向博士研究生。 学院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为民教授担任首任院长,引进来自天津大学、东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和国内外本学科博士,并结合学校相关专业教师建设师资队伍。学院已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含其他副高)13人,讲师5人。 学院基础研究为航空航天任务提供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支撑,应用研究直接承担或参加我国航空航天型号任务。主要方向:(1)直升机动力学与控制;(2)无人机制造工程与仿真;(3)空间飞行器设计与控制。 学院未来建设目标:(1)高水平航天与航空学科的人才培育基地;(2)天津市航天航空领域的先导性、创新性研究的引领者; (3)构建“学院+研究院+研发中心+无人机行业联盟”产学研融合模式,聚集高水平研究团队,建设成高端成果转化和创新创造创业基地。
天津工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天津工业大学以纺织为特色的工科高校,前身是天津纺织工学院。 2020年9月,根据天津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和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布局,我校组建成立航空航天学院。学院建设旨在紧密结合天津市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需求,以校企合作的育才模式培养航空航天产业所需的后备力量,以产学研合作方式驱动产业升级换代,为京津冀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需求提供重要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目前学院设有“飞行器制造工程”本科专业,“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在全校选拔建设本科航空航天实验班,并在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招收培养航空航天方向博士研究生。 学院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为民教授担任首任院长,引进来自天津大学、东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和国内外本学科博士,并结合学校相关专业教师建设师资队伍。学院已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含其他副高)13人,讲师5人。 学院基础研究为航空航天任务提供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支撑,应用研究直接承担或参加我国航空航天型号任务。主要方向:(1)直升机动力学与控制;(2)无人机制造工程与仿真;(3)空间飞行器设计与控制。 学院未来建设目标:(1)高水平航天与航空学科的人才培育基地;(2)天津市航天航空领域的先导性、创新性研究的引领者; (3)构建“学院+研究院+研发中心+无人机行业联盟”产学研融合模式,聚集高水平研究团队,建设成高端成果转化和创新创造创业基地。
西科大终于从官方开始重视升研率了 杨俊辉在会上强调,本科学生深造率是体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学生深造率的提升对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全面创建“双一流”至关重要,各相关部门、学院要高度重视,将全面提高深造率纳入本年度重点工作,力争在2025年完成学生升学深造率的目标任务。他要求各相关部门、学院要对标竞进,学习先进经验,从学风建设、学生管理、考核监督、服务保障、规划指导等方面将深造率提升工作落地落实,将课程教学与职业规划相结合,突出职业生涯指导的早介入、早引导,突破实现考研就业双促进;加快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并确保措施保障到位,教务部门和各学院要积极探索教师一岗双责制,以升学质量提升为导向,以扎实的教风引领优良的学风养成;加强考研数据结果分析运用,为教育教学、学生管理提升有力的数据支撑和指导。 杨俊辉要求,各相关部门每学期召开教学工作联席会,集中研讨、解决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全力保障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一体化推进,大力提升教学水平、全面提高学生深造率。 代波从各学院提升学生深造率的细化目标、发挥辅导员和班导师在学生培养和学业指导中的重要作用、优良学风氛围营造、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和学术会议等方面提出建议和要求。
从咱们曾经的屈辱经历看巴勒斯坦人为什么支持者不多(转载) 这里所说的巴勒斯坦人支持者不多,是指精神鼓励比较多,实质意义上的支持者比较少。 比如对于以色列所造成的加沙地带妇女儿童的伤亡,联合国绝大多数成员国都表示了对以色列的谴责,但这种谴责除了口头上表明态度,起不到任何实际效果。 如果真的要支持巴勒斯坦,不说组团去暴揍以色列,至少发起一场对以色列的全面经济封锁,要知道以色列这种国家,经济对外依存度太高,要真有封锁伊朗、朝鲜那样的力度,以色列的经济只会比伊朗、朝鲜崩得更彻底。要是这样,以色列还拿什么去对加沙地带搞无差别轰炸。 但是大家都看到了,联合国的抨击谴责没用,通过的相关决议也如同废纸。以色列得到的战争资源没受到任何影响,对加沙地带的进攻没有要停下来的迹象。 以色列能这么肆无忌惮,国际社会无可奈何或无动于衷,这个锅当然美国得背,毕竟目前美国还是世界秩序的主宰者,是个谁都惹不起的主儿。 不过要是总抱有幻想,自个儿有难就想着他人来救,将自己的命运建立在别人都应该有的国际道义上,那就和喝慢性毒药躺平等死差不多了。 巴勒斯坦人现在的状况就是约旦河西岸由法塔赫领导的巴勒斯坦人基本处在躺平的状态,一两代人应该是没有性命之忧,至于之后,就谁也不好说了,皈依犹太教或者流亡到其他阿拉伯国家算是最好的结果,被埋在这块儿土地上永远不会再被记起的会是另一部分试图挣扎的巴勒斯坦人的结局。 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身上目前是当年的法塔赫的影子,他们试图活出个人形,不被以色列同化、奴役、圈养甚至关在囚笼里。所以他们反抗,试图证明自己是独立自主,有自己文化信仰的巴勒斯坦人,并得到国际承认。 可是到目前为止,他们的这种努力取得的成效甚微。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与以色列的斗争中从来没有赢过,甚至连一点儿可以赢的迹象都没有。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