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a2 2000a2
换个角度看世界~也许世界并没有那么糟糕╯﹏╰
关注数: 988 粉丝数: 962 发帖数: 91,730 关注贴吧数: 120
|06-10|【曝光:英特尔 Tizen 的新 UI 泄露,代号 Obsidian 英特尔和三星合作研发的 Tizen 系统目前还没有实质性的结果,也没有已经发售的的设备。三星已经宣布,今年晚些时候将在东欧发布搭载 Tizen 的手机,但关于 Tizen UI 界面并没有太多的消息。今天 Ars Technica 报道,内部人士爆料了英特尔自家的 UI 设计, 消息称有可能用在 Tizen 和 Android 上此 UI 设计代号“Obsidian”,从爆料来看,应该还在很早期的版本,而且功能也尚未完善。主屏上的图标很方正,排列很密集,整体的布局与 Android 和 iOS 类似,但是 UI 的图案设计却很像 Windows Phone 的简洁。在屏幕底部有三个虚拟按键,分别是电话,信息和联系人。 Ars Technica 的消息称,Tizen 未来出品的设备将不会具有硬件按钮,爆料的这台手机屏幕下方看起来像是 Android 设备的四个按钮应该不会出现在未来的机型上。“Obsidian”的通知非常有特色,这样的效果没有先例。当主屏幕上的某个应用出现通知时,应用的图标会首先逆时针旋转 45 度,然后位于下方的一角会变色并显示出数字。 除此之外,点亮屏幕之后的首屏较为普通,有一个常见的滑动解锁,并且显示“Life Magazine”字样。这与三星在 MWC 2013 上展示的 Tizen 界面几乎完全一样。估计未来成型之后,解锁界面也会是一个信息聚合页面。解锁之后,向右或向左滑动则是应用界面和联系人界面。 另外,某些应用拥有特殊的“快速设定”方式。比如时钟,长按时钟图标之后,屏幕下方会弹出一个设定闹钟的界面,只占全部屏幕的大约三分之一,点击屏幕其他位置就会消失。电话和短信应用也有这样的功能,长按之后可以快速查看信息和未接电话。产看具有通知的应用之后,应用图标会顺时针旋转 45 度,回到正常的状态,且数字会消失。 据称,“Obsidian”UI 将运行在 Tizen 2.0 中,原计划 7 月份发布。但英特尔至今也没有发布任何官方消息,估计应该是会推迟了。另外,可以前往新闻源页面查看两段演示视频。
Sundar Pichai:为什么 Google 不担心三星 Android 的壮大由 Google 和 OEM 厂商共同推动,随着三星的垄断式地位出现,它在 Android 的统治力让不少人担心,甚至在 2 月份传出三星要提升广告分成比例,使得和 Google 关系一度紧张。 Google 主要靠广告营收,服务基于终端之上,但大量终端掌握在三星手里,这种担忧不是杞人忧天。 但 Android 部门负责人 Sundar Pichai 不认同这种担忧,在昨日的 D11 大会上他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 Google 拥有广泛的网络服务,且对手难以匹敌。比如搜索、地图、Youtube,还有 Google Now 以及 Google Play Music All Access 等。他说: “这不仅和操作系统有关,这关乎上面的服务,比如云服务。这才是创新的地方。” 他认为 Google 大量优质的服务是 Android 成功的基础,人们选择 Android 是因为 Google,而不是硬件。Google 和三星的关系就像 PC 时期的微软和英特尔,双方互补合作而不是对抗。 Pichai 的意思,就是 Google 的价值在于长期拥有用户,只要不阻断和用户的关联,那就不是问题。 Android 集成了 Google 所有的服务,通过开源,Android 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Google 服务也得以在移动端迅速扩张。Android 这些年来面临一系列问题,比如版本分裂、UI 界面分裂、厂商植入自己的服务,但这并不会妨碍 Google 在移动端和消费者直接对接。只要 Android 发展的好,Google 就没有理由担心。 在不违背 Android 生态完整的情况下,任由 OEM 自行改造,即便是像亚马逊那样自建应用商店、剔除所有 Google 服务也能容忍。好在大部分公司不具备提供全面优质互联网服务的能力,三星、HTC、索尼都只是在系统里面内置一些功能,强化自己的特色。诚如 Pichai 所说,搜索、地图、Youtube 等应用已经做到无人匹敌,用户忠诚于服务,而不是硬件品牌。 Google 通过服务与用户建立强大的关联,使得即使中间隔了一个硬件厂商,控制不了终端,但同样可以“捆绑”用户,建立自己的移动价值链,让 OEM 的影响力仅仅停留在硬件层面。 比如大部分消费者是先选定 Android 系统,然后再在各个品牌间挑选,就是这种关联的体现。 OEM 厂商们能做的,仅仅是销售产品,利用品牌影响力吸引用户继续购买,而 Google 则在乎运营用户的长期价值。这两种模式并不是冲突的关系,反而是互相补充。三星想要提高 Android 广告分成比例,并不会影响这种合作,因为双方仍然互相制衡。 除非三星也走上运营用户这条道路,学习亚马逊在内容服务上与 Google 冲突,那才会是真正爆发矛盾的时候。 题图来自 thenextweb
|05-31|资讯|:Sundar Pichai:为什么 Google 不担心三星 Android 的壮大由 Google 和 OEM 厂商共同推动,随着三星的垄断式地位出现,它在 Android 的统治力让不少人担心,甚至在 2 月份传出三星要提升广告分成比例,使得和 Google 关系一度紧张。 Google 主要靠广告营收,服务基于终端之上,但大量终端掌握在三星手里,这种担忧不是杞人忧天。 但 Android 部门负责人 Sundar Pichai 不认同这种担忧,在昨日的 D11 大会上他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 Google 拥有广泛的网络服务,且对手难以匹敌。比如搜索、地图、Youtube,还有 Google Now 以及 Google Play Music All Access 等。他说: “这不仅和操作系统有关,这关乎上面的服务,比如云服务。这才是创新的地方。” 他认为 Google 大量优质的服务是 Android 成功的基础,人们选择 Android 是因为 Google,而不是硬件。Google 和三星的关系就像 PC 时期的微软和英特尔,双方互补合作而不是对抗。 Pichai 的意思,就是 Google 的价值在于长期拥有用户,只要不阻断和用户的关联,那就不是问题。 Android 集成了 Google 所有的服务,通过开源,Android 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Google 服务也得以在移动端迅速扩张。Android 这些年来面临一系列问题,比如版本分裂、UI 界面分裂、厂商植入自己的服务,但这并不会妨碍 Google 在移动端和消费者直接对接。只要 Android 发展的好,Google 就没有理由担心。 在不违背 Android 生态完整的情况下,任由 OEM 自行改造,即便是像亚马逊那样自建应用商店、剔除所有 Google 服务也能容忍。好在大部分公司不具备提供全面优质互联网服务的能力,三星、HTC、索尼都只是在系统里面内置一些功能,强化自己的特色。诚如 Pichai 所说,搜索、地图、Youtube 等应用已经做到无人匹敌,用户忠诚于服务,而不是硬件品牌。 Google 通过服务与用户建立强大的关联,使得即使中间隔了一个硬件厂商,控制不了终端,但同样可以“捆绑”用户,建立自己的移动价值链,让 OEM 的影响力仅仅停留在硬件层面。 比如大部分消费者是先选定 Android 系统,然后再在各个品牌间挑选,就是这种关联的体现。 OEM 厂商们能做的,仅仅是销售产品,利用品牌影响力吸引用户继续购买,而 Google 则在乎运营用户的长期价值。这两种模式并不是冲突的关系,反而是互相补充。三星想要提高 Android 广告分成比例,并不会影响这种合作,因为双方仍然互相制衡。 除非三星也走上运营用户这条道路,学习亚马逊在内容服务上与 Google 冲突,那才会是真正爆发矛盾的时候。 题图来自 thenextweb
|05-31|新机|:“干儿子”再添人丁,HTC 推出原生版 HTC One 今天,HTC 在官方博客上宣布,HTC One 手机也将推出搭载原生 Android 系统的版本,并且将与三星 Galaxy S4 原生版一样,一起在 Google Play 商店销售。 HTC 声明称,这个版本叫做“Nexus 体验”版。硬件方面,机身存储空间为 32GB,数据网络支持北美地区的 LTE 及 3G,没有 SIM 卡锁及 Bootloader 锁。软件方面,Nexus 体验版 HTC One 将安装 Android 4.2.2 并保持更新,包括 HTC Sense 5,Zoe 等在内的所有 HTC 定制软件都不会出现。 Nexus 版 HTC One 售价 599 美元,与国际版 32GB 的价格保持一致。令人意外的是,它将在 6 月26 日与 Galaxy S4 一起在 Google Play Store 开卖。 不久之前,Google 在 I/O 大会上宣布,将推出搭载原生 Android 的三星 Galaxy S4。这个消息当时让大家非常惊讶。当时有消息称,HTC One 将不会推出这样的原生版本。几周过去,原本不清楚的原因似乎看出了一些端倪。 这么以来,Google 估计不会在短时间内推出新一代 Nexus 手机。有消息称,LG 将不再负责下一代 Nexus 设备的制造,但白色版本 Nexus 4 已经在这几天登陆市场。加上 Galaxy S4 与 HTC One 原生版本的推出,似乎 Google 已经没有必要自己再推出原生体验的设备。 三星和 HTC 的这两款设备是 Android 阵营里最受关注的机型,配置与设计都比 Nexus 4 更高级,也更新。有一点毋庸置疑,Google 借助这两款硬件上受欢迎的设备是想推广原生 Android 体验,同时也是为开发者搭建原生软件的平台。 但对于三星和 HTC 来说呢?我们不知道三星与 Google 合作推出“干儿子”Galaxy S4 是否有销量方面的压力,也不知道 HTC 推出“干儿子”One 是否也有同样的理由。但我相信,这两款设备在众人的关注和期待中,都会在 Google Play 上取得不俗的销量。 那这样的“干儿子”模式未来是否会继续下去呢?某种意义上来说,“Nexus”这个品牌已经完成了推广原生体验的使命,同时因为价格低廉,Google 自己设计和制造 Nexus 给自己与合作厂商都带来不小的压力。“干儿子”模式则不会有这样的压力。 HTC 方面,原来说没有,现在又说有,似乎有点出尔反尔的意思。也许在看到 Galaxy S4 原生版之后 HTC 不甘寂寞,也想制造一点关注度?或者 HTC 可能也发现,这样能给 HTC One 创造更高的销量?目前的消息是,HTC One “干儿子”版将只在北美地区销售。 我觉得,HTC’也许会遇到久违的卖断货,一机难求的盛况吧。但是,如果真的出现原生体验比 Sense 5 更加吸引消费者的情况,HTC 不会尴尬吗。
|05-25|资讯|:iOS 7 大改动,拟物化设计不再 iOS 7 设计将有大改动,相关传闻从之前便有,“扁平化”设计是最大的猜测方向,而埃维自己则表示变动不会太大,那么拟物化与扁平化之间将是如何平衡的呢?六月的 WWDC 将为我们揭开谜底,不过在此之前,靠谱的剧透还是不可或缺的。 9to5mac 信源带来了更多详细的 iOS 7 改动细节,他们对 iOS 7 的设计描述是“黑、白和到处扁平”。其中,重度的拟物化将会被抛弃,而不少黑白的 UI 将会加入。 为什么要去拟物化?熟悉设计会议的人表示,埃维的理由是拟物化的设计容易过时,而当前 iOS 系统上的应用有诸多种设计,容易给苹果用户带来困扰。埃维更想寻求一种统一的设计风格,破除目前苹果设备自带应用图标灵感不一、质感不一的局面。 信源透露了的设计变动包含以下几方面: 应用设计 滑动解锁界面 通知中心 主屏幕及壁纸 大部分的苹果应用将会得到重新设计,白色、黑色以及扁平化的主题风格将纳入其中,比如 Passbook 的动画被移除。笔记、邮件、日历、地图都将用扁平的白色纹理设计,而区分它们则采用各自不同的颜色主题。木头、皮革、亚麻、阴影等元素将减弱或者去除,游戏中心的象棋元素也将被剔除。 滑动解锁依旧存在,不过其上方的时间栏会从原先的透明、闪光变为哑光、深黑。输入密码的界面也会改变,白色文本、白色便可搭配黑色圆形按钮,将取代原先的正方形输入框。而锁屏界面的通知框也将得到部分手势操作功能。 通知中心原先采用的是亚麻质地的背景,iOS 7 中背景将变成深灰/黑色,而且信源透露 iOS 7 最新测试正尝试加入新的面板,快速启动信息,如通知中心部件。苹果也尝试了包括 Wi-Fi、飞行模式、蓝牙等的快速启动面板。 主屏幕的壁纸将采用全景式,这个设计 Android 很早之前已采用。键盘改变不大,不过阴影将去除。 另外,iPhone 的设计比 iPad 更为优先,其中,FaceTime 将作为一个独立的应用存在。 如果最后 WWDC 出来的结果不一样,这也不是信源的错。信源表示,苹果对于 iOS 7 的设计经过多番修改,所以直到最后一刻,这些界面因素还是有可能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跟最近所尝试的不一样。这样的剧透就类似于:还待广电总局审批哦。
|05-21|资讯|:360 手机游戏雷声大雨点小,暴风雨什么时候到来? 周鸿祎作为指挥官,至少是从三个季度前指导奇虎 360 关注手机游戏。但是直到今年一季度,手机游戏加上移动广告的收入,据 360 联席 CFO 徐祚立昨天透露,总共收入只有“数百万美元”。这相较于该公司单季 1.1 亿美元的收入而言,可谓“雷声大雨点小”。 周鸿祎从前年上市伊始关注游戏领域,其在 PC 端主要的营收途径是网页游戏平台和网页广告。根据今年一季度的财报,360 从以网页游戏为主的互联网增值业务获得 4585 万美元收入。增长的原因是网页游戏付费用户的增长,这是 360 所一直追求的:付费用户不断追平活跃用户数。 周鸿祎在 2012 年 8 月解读财报的时候,开始谈及以移动游戏为主要手段的移动商业化。该策略到今年一季度时开始执行,徐祚立称要到年底移动业务在总营收中占比才能达到“有意义的水平”。 在去年所谈及的移动游戏策略中,360 倚重“手机助手”产品来营收,因为中国用户通过 PC 下载手机软件和游戏(以游戏为主),再将软件和游戏传输到手机上。人们不愿意为软件付费,但愿意为游戏付费(游戏内道具、虚拟物品)。360 在 PC 上有巨大装机量(最新数字为 4.75 亿),在这个“倒手”的过程中,360 从手机游戏入手探索移动商业化。根据周鸿祎透露的数据,360 手机助手用户在 2012 年底为 1 亿。 但在昨天的财报会议上,徐祚立表示“移动游戏业务仍处于非常早期,占总营收的比例非常小,付费用户数量也非常小”。在整个问答环节中,类似字眼比比皆是。不过从这些重复的信息中,也可以提炼出一些重要信息: 手机(移动)游戏业务营收分成策略与网页游戏相似,后者一般为 3:7 或 4:6,360 获得较大收入; 移动行业目前仍然是跑马圈地阶段,移动游戏更是需要攒积用户量; 提升 PC 游戏商业化水平,使用方法是提高游戏玩家中付费玩家比例; 一季度 360 从移动端广告和移动游戏业务获得收入总计约“数百万美元”。 360 财报中,没有提及 360 在 2012 年初收购的子公司 360 游久的营收贡献情况,后者主要负责 360 端游业务。360 游久 CEO 刘亮曾对外界透露该公司将谋求独立上市。而在手机游戏时代,为了获得更好的财务表现,360 游久显然也不会错过这样的盛宴。但怎么与母公司协调步调,是为母公司业绩输血,还是为独立上市前财报作准备,360 游久的动态值得关注。 当然,在昨天的财报会议上,360 方面了透露了一些搜索方面的信息,主要有: so.com 仅占 360 搜索总流量 10% 左右(与此相似,百度移动搜索主要来自“百度搜索”App); 360 搜索业务营收主要来自 Google 系统,360 商业化系统仍处于早期(这方面百度比较成熟); 360 关键词系统仍在开发阶段,“未达到与同行相匹敌的水平”(在上个月财报会议上,李彦宏以百度“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能力为骄傲); 360 今年目标仍然是在 PC 市场获得 20% 市场份额; 360 还未发布移动搜索产品,目前移动搜索用户来自“在移动浏览器中访问 So.com 或者将 360 导航设为移动浏览器主页的用户”(百度移动搜索的用户来自“百度搜索”App、第三方浏览器、Android 预装百度搜索框、移动网页搜索等); 360 今年新增数千名员工,以往新增员工 80% 从事研发工作,而今年会有“30% 至 40%”从事销售和营销工作(百度同样宣布“今年重点在市场营销方面进入投入”)。 题图来自 xalo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