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a2 2000a2
换个角度看世界~也许世界并没有那么糟糕╯﹏╰
关注数: 988 粉丝数: 962 发帖数: 91,730 关注贴吧数: 120
iFanr:小米之心,路人皆知 随着小米路由工程机送测,雷军的野心昭然若揭。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小米路由更像是被称之为“网络硬盘”(或称 NAS)的产品,这类主要由硬件厂商推出的储存产品,实现远程下载,与家中多部设备相连,共享资料等功能。换句话,它更像是一个个人在家中搭建的小型“云端”。 小米路由的优点不在于灵活的插件,而在于它与小米其它产品相互之间的协作。比如说,当设置好之后,代表小米路由的图标就自动出现在小米电视上,通过小米电视可以直接查看小米路由中的内容,而且小米路由中的内容有更新的话,也会直接在小米电视上直接显示。不光如此,通过小米路由远程下载的影片,也可以在小米电视上播放。 其它产品,小米盒子、小米手机,与小米路由的配合,也达到这种水乳交融的地步。 从小米路由这款产品,你可以看到所有小米的产品都连成了互通有无的一个整体。我们可以在把自己的照片上传到小米路由(反正 MIUI 提供了“云相册”的功能),然后坐在小米电视面前的 TA,顺势就可以查看;也可以通过小米手机,看 TA 分享的照片。我们还可以在微信上聊完今天晚上看什么片子,然后就通过手机启动下载。 等等。 小米路由、小米电视、多看、小米手机还有内置在 MIUI 里的各种系统服务都体现了小米账号的价值。而随着小米以“年轻人的 xx”作为宣传攻势,从小米手机,到小米电视,到小米路由再到其它的小米产品,雷军用跨平台的高度协作营造一个用户陷进去就难以挣脱的生态。在这个生态里,小米产品之间的相互配合会让用户产生一种“爽翻天”的感觉。——这也是有人买了一支 iPhone 后,还会购买 iPad、Apple TV 的理由;也同样是有人用了 Gmail 后,开始用 Google Docs 以及 Android 手机的理由。 小米账号系统还会拓展到哪里?小米路由还内置了迅雷以及金山的服务,这表明了雷军对生态的开放态度,也表明了小米账号系统的灵活性。换言之,它还可以与更多的服务合作,而合作对象未必就局限于软件、技术。联系之前小米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布局,如果未来的智能灯、计步器、智能血压计、智能秤等更多产品纳入到小米的账号系统当中,那么有一天我只要登录小米账号,就可以查看到: 家人分享的照片; 长辈的血压信息,以及相关的诊断; 家人外出运动的信息; 每个人体重、脂肪率等信息; 等等。 实际上,由于小米商城的活跃度,加之小米开放合作的态度,越来越多的厂家愿意在小米商城上出售自己的产品,甚至愿意跟小米合作为它定制配件。比如小米电源,实则品胜与小米合作推出的移动电源产品。而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在小米商城上购买乐泡等第三方品牌的移动电源产品——至于手机保护盖、储蓄卡、路由器、音箱、耳机等等配件,均有第三方品牌的产品。智能家居以及可穿戴设备等硬件产品,也可以在上面获得展示的空间。 由于 MIUI,小米已经开发了一系列系统服务,这些硬件产品将如何在手机上体现,也是可以深度挖掘的地方。总而言之,小米的横向拓展性与当前国产手机厂商相比,非常的强。 以前没人相信雷军的“平台论”,现在看到小米路由,你可以清晰的看到雷军的确通过软硬件产品、电商渠道、社区打造一个跨度极大的平台,这个平台将通过手机控制你的客厅,乃至你的“量化人生”。
|12-16|【资讯:小米之心,路人皆知 、 随着小米路由工程机送测,雷军的野心昭然若揭。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小米路由更像是被称之为“网络硬盘”(或称 NAS)的产品,这类主要由硬件厂商推出的储存产品,实现远程下载,与家中多部设备相连,共享资料等功能。换句话,它更像是一个个人在家中搭建的小型“云端”。 小米路由的优点不在于灵活的插件,而在于它与小米其它产品相互之间的协作。比如说,当设置好之后,代表小米路由的图标就自动出现在小米电视上,通过小米电视可以直接查看小米路由中的内容,而且小米路由中的内容有更新的话,也会直接在小米电视上直接显示。不光如此,通过小米路由远程下载的影片,也可以在小米电视上播放。 其它产品,小米盒子、小米手机,与小米路由的配合,也达到这种水乳交融的地步。 从小米路由这款产品,你可以看到所有小米的产品都连成了互通有无的一个整体。我们可以在把自己的照片上传到小米路由(反正 MIUI 提供了“云相册”的功能),然后坐在小米电视面前的 TA,顺势就可以查看;也可以通过小米手机,看 TA 分享的照片。我们还可以在微信上聊完今天晚上看什么片子,然后就通过手机启动下载。 等等。 小米路由、小米电视、多看、小米手机还有内置在 MIUI 里的各种系统服务都体现了小米账号的价值。而随着小米以“年轻人的 xx”作为宣传攻势,从小米手机,到小米电视,到小米路由再到其它的小米产品,雷军用跨平台的高度协作营造一个用户陷进去就难以挣脱的生态。在这个生态里,小米产品之间的相互配合会让用户产生一种“爽翻天”的感觉。——这也是有人买了一支 iPhone 后,还会购买 iPad、Apple TV 的理由;也同样是有人用了 Gmail 后,开始用 Google Docs 以及 Android 手机的理由。 小米账号系统还会拓展到哪里?小米路由还内置了迅雷以及金山的服务,这表明了雷军对生态的开放态度,也表明了小米账号系统的灵活性。换言之,它还可以与更多的服务合作,而合作对象未必就局限于软件、技术。联系之前小米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布局,如果未来的智能灯、计步器、智能血压计、智能秤等更多产品纳入到小米的账号系统当中,那么有一天我只要登录小米账号,就可以查看到: 家人分享的照片; 长辈的血压信息,以及相关的诊断; 家人外出运动的信息; 每个人体重、脂肪率等信息; 等等。 实际上,由于小米商城的活跃度,加之小米开放合作的态度,越来越多的厂家愿意在小米商城上出售自己的产品,甚至愿意跟小米合作为它定制配件。比如小米电源,实则品胜与小米合作推出的移动电源产品。而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在小米商城上购买乐泡等第三方品牌的移动电源产品——至于手机保护盖、储蓄卡、路由器、音箱、耳机等等配件,均有第三方品牌的产品。智能家居以及可穿戴设备等硬件产品,也可以在上面获得展示的空间。 由于 MIUI,小米已经开发了一系列系统服务,这些硬件产品将如何在手机上体现,也是可以深度挖掘的地方。总而言之,小米的横向拓展性与当前国产手机厂商相比,非常的强。 以前没人相信雷军的“平台论”,现在看到小米路由,你可以清晰的看到雷军的确通过软硬件产品、电商渠道、社区打造一个跨度极大的平台,这个平台将通过手机控制你的客厅,乃至你的“量化人生”。
MetaWatch联合Vertu开发上万元智能手表 报道称,Vertu创始人兼诺基亚先锋级工业设计师Frank Nuovo目前正在着手与Meta Watch公司合作开发一款智能手表,并且预计将在明年第一季度推向市场。当然,既然这款智能手表出身“名门”,自然同样要继续走和Vertu手机一样的奢侈路线。目前关于这款手表的细节并没有过多的透露,不过Frank Nuovo表示,他所设计的智能手表将关注目前诸如Pebble等手表做得并不出色的领域。而Meta Watch公司首席执行官Bill Geiser也表示:“对我而言,这就是关乎制作精巧、设计美观的产品。在现在的智能手表领域,我们几乎听不到听到漂亮这个形容词。”   早在今年二月份,Meta Watch公司就已经表示开始于Frank Nuovo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当时二者同时表示将推出一款给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的产品,将传统手表的激情和工艺与现代科技相融合。而Meta Watch公司一直以来都有特别注重产品设计的传统,早先该公司曾经与苹果欠设计师Susan Kare工作推出了一款限量版Strata手表,不过完成度并不高因此并没有正式推向市场。   Meta Watch公司表示,这款与Frank Nuovo合作退出的奢华系智能手表净搭载升级版的Meta Watch操作系统,并且还会配备更好的屏幕显示效果。   怎么样,大家是否已经做好迎接售价上万元的智能手表了吗?
|11-27|【资讯:和美国一样,苹果地图在英国也大胜 Google 地图 苹果地图已经不是拙劣的代名词了,继在美国抢夺了对手 Google 地图 2300 万用户后,在另一个重要的市场英国,苹果地图也捷报频频。根据 ComScore 的数据,英国的 iPhone 用户使用 Google 地图的人数在去年 10 月份为 607 万,而今年 9 月份迅速降至 183 万。 去年 10 月份,英国有 857 万 iPhone 用户,意味着 Google 地图的占有率为 70.8%,今年 9 月份,iPhone 用户量达到了 1035 万,Google 地图的占有率也降至 17.6%。相比之下,苹果地图用户量达 623 万,占有率为 60.2%。 ComScore 的统计方法是与运营商合作,利用 GSMA Mobile Media Metrics 进行匿名统计,所以数据里无法计算到 Wi-Fi 网络下的使用情况,而是移动网络下的数据。不过这并不妨碍数据的公正性,一是用户习惯不会因为网络不同而改变,二是移动数据更能反应地图使用的真实情况。 不过这一数据不能区分出 iOS 5 以下用户,因为 iOS 5 和之前的版本是内置 Google 地图,如果他们升级系统,也有可能会使用苹果地图。 地图对于移动生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苹果在去年才发布自有的地图,将使用了 5 年的 Google 地图换掉。罗马不可能一日建成,地图数据量之大,对精准度要求之高,一度让苹果难以应付,导致遭致不少嘲讽,地图是苹果少有发布的半成品(Siri 算另一个)。 苹果地图在 iOS 上能赢过 Google 地图,很大原因是由于内置程序,除非越狱,用户无法更改默认设置,使得你在任何程序中打开的地图链接都会跳转至苹果地图,久而久之,用户可能就习惯了苹果地图,渐渐冷落了 Google 地图。 另一方面,苹果也在马不停蹄的完善地图服务,我们曾报道过苹果在不断升级各地的地图,以提供更准确和维度更多的信息。事实证明,这些措施逐渐赢回了用户的信任,在文章评论中,不少读者反馈确实比以前更准确了,也渐渐更多的使用苹果地图。 另外,收购是快速提升地图服务的最佳措施。苹果从 iPhone 发布的第二年开始,陆续收购了 7 家与地图相关的公司,光 2013 年就收购了 WiFiSlam、Locationary、HopStop 以及 Embark,这些举措都使得苹果地图今非昔比。 苹果迅速的动作凸显出对地图服务的重视,在移动时代,有人把地图称之为入口,就像 PC 时代的搜索一样。在手机中,几乎所有的应用都会和地理位置挂钩,因为有了地理位置,就掌握了你行动的一个维度,可以获知你所在的场景,创造新的商机。 这些消息对于 Google 来说是比较糟糕的,虽然 Google 地图在 Android 占据统治地位,但 iOS 是不容忽视的生态,这里用户活跃度和附加值更高。但按照目前的态势,Google 地图在 iOS 生态里会逐渐失声,在这个领域逐渐捞不到有价值的用户数据。 ====================================================================== 貌似和天朝没多大关系
|11-22|【FCC 第三次考虑允许在飞机上使用手机,阻碍依旧重重 飞行模式恐怕是手机上最不名副其实的功能。万米高空之上,手机俨然成为了一个废物,既没有信号,也不能开机。 这一延续多年的情况可能要在美国解禁。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联邦通信委员(FCC)会表示,它们将很快建议允许乘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尽管在飞机起降时仍被禁用使用手机,但建议允许乘客在飞行到 10000 英尺高空之上使用手机。 这或许能够扫清飞机通话的一些法律性障碍,但最终的实现仍然得经过各个航空公司的批准。一些航空公司表示,基于顾客的强烈反对,它们会谨慎对待。而客观原因在于,如果乘客未来可在飞机飞行过程中拨打电话,那么航空公司将很有必要在机内安装一种专用设备来完成飞机跟地面基站的通信工作。 上个月,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出台了一项解禁令,允许美国航空旅客在起飞至降落的飞行全程中使用部分电子设备,但仍建议乘客在此过程将电子设备调至飞行模式。 自 1991 年开始,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就禁止了飞行中使用手机的行为,理由是手机可能对地面无线信号造成干扰。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最近表示,手机并不会对飞行安全造成威胁。 事实上,这已经是联邦通信委员会第三次考虑解禁飞机上使用手机。2004 年和 2007 年相似的决议最终都被否决,而原因在于——人们觉得在飞机上通话是件麻烦事,而且缺失相关的技术信息。 目前,一些国际运营商已经开始在飞机上装备通信设备,但由于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禁令,这些通信设施并不能实际操作使用。 一项针对 1600 名美国人的调查显示,针对这一讨论,支持者与反对者的比例几乎持平,分别为 47% 和 51%。 事实上,反对者之所以反对并不完全是基于技术安全的考虑。比如美国最大的机内 Wi-Fi 供应商 Gogo 表示,其中一个阻碍在于美国人认为在公众场合大声通话属于社会禁忌。而美国最大的空姐联盟 CWA 协会认为,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很容易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联邦通信委员会的提案势必将引发一场“技术可能性”对决“社会容忍度”的争论。目前联通通信委员会已经受理了这一提案,将于 12 月召开会议并展开讨论,随后进入公众评议期,最终做出决定。不管成功与否,该提案的相关工作将需要好几月的时间。 题图来自:Yahoo
FCC 第三次考虑允许在飞机上使用手机,阻碍依旧重重 飞行模式恐怕是手机上最不名副其实的功能。万米高空之上,手机俨然成为了一个废物,既没有信号,也不能开机。 这一延续多年的情况可能要在美国解禁。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联邦通信委员(FCC)会表示,它们将很快建议允许乘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尽管在飞机起降时仍被禁用使用手机,但建议允许乘客在飞行到 10000 英尺高空之上使用手机。 这或许能够扫清飞机通话的一些法律性障碍,但最终的实现仍然得经过各个航空公司的批准。一些航空公司表示,基于顾客的强烈反对,它们会谨慎对待。而客观原因在于,如果乘客未来可在飞机飞行过程中拨打电话,那么航空公司将很有必要在机内安装一种专用设备来完成飞机跟地面基站的通信工作。 上个月,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出台了一项解禁令,允许美国航空旅客在起飞至降落的飞行全程中使用部分电子设备,但仍建议乘客在此过程将电子设备调至飞行模式。 自 1991 年开始,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就禁止了飞行中使用手机的行为,理由是手机可能对地面无线信号造成干扰。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最近表示,手机并不会对飞行安全造成威胁。 事实上,这已经是联邦通信委员会第三次考虑解禁飞机上使用手机。2004 年和 2007 年相似的决议最终都被否决,而原因在于——人们觉得在飞机上通话是件麻烦事,而且缺失相关的技术信息。 目前,一些国际运营商已经开始在飞机上装备通信设备,但由于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禁令,这些通信设施并不能实际操作使用。 一项针对 1600 名美国人的调查显示,针对这一讨论,支持者与反对者的比例几乎持平,分别为 47% 和 51%。 事实上,反对者之所以反对并不完全是基于技术安全的考虑。比如美国最大的机内 Wi-Fi 供应商 Gogo 表示,其中一个阻碍在于美国人认为在公众场合大声通话属于社会禁忌。而美国最大的空姐联盟 CWA 协会认为,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很容易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联邦通信委员会的提案势必将引发一场“技术可能性”对决“社会容忍度”的争论。目前联通通信委员会已经受理了这一提案,将于 12 月召开会议并展开讨论,随后进入公众评议期,最终做出决定。不管成功与否,该提案的相关工作将需要好几月的时间。 题图来自:Yahoo
|11-16|【资讯:传 Google 40 亿美元收购 Snapchat 依然被拒 “阅后即焚”应用 Snapchat 的面子绝对够大。市场昨天刚刚曝出 Snapchat 拒绝了 Facebook 的 30 亿美元收购邀约,今天又有传言称前者同样拒绝了来自 Google 的收购要约,而金额更是高达 40 亿美元。 Valleywag 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还原了 Snapchat 的“绯闻经历”。腾讯是首家对 Snapchat 开出 30 亿到 40 亿美元收购要约的公司,不过 Snapchat 的 CEO Evan Spiegel 则希望获得更高的报价,最终腾讯“知难而退”。 而 Spiegel 也向 Facebook 表达了出售公司的意愿。结果大家已经知道了,Facebook 的 30 亿美元报价并未打动 Spiegel。 大约在同一时间,Spiegel 还去找了不差钱的 Google,寻求后者的“战略投资”。Google 正是在 Snapchat 与腾讯洽谈交易事项的时候对 Snapchat 产生了兴趣。当然,Google 的 40 亿美元大单同样无济于事。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Snapchat 相信自己能在明年获得一个更高的估值。主要原因在于 Snapchat 用户当前每天能发送 3.5 亿 snaps,这一数字在今年冬天可能会上升至 4 亿——超过 Facebook 用户每天上传的图片数量。 今年 2 月,Snapchat 宣布获得 135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估值在 6000 到 7000 万美元之间。今年 6 月,Snapchat 完成了 6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估值 8 亿美元。 Snapchat 是最近第二家尚未获取收入(或少量收入)就估值达几十亿美金的初创公司。另一家则是图片社交应用 Pinterest,该公司早些时候宣布融资 2.25 亿美元,估值 38 亿美元。 题图来自 files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