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胜明☜
不嫩妹由妮
关注数: 188
粉丝数: 207
发帖数: 7,357
关注贴吧数: 101
关于伽利略变换对电磁现象无效的问题。 运动的电场产生磁场,选一个惯性参考系,观察一个相对静止的带电粒子,发现它居然也产生了磁场。百科给的解释是因为相对论效应产生的,那到底是因为空间收缩,还是因为时间膨胀导致静止不动的带电粒子产生磁场的?
本来想做双缝干涉的,结果干涉条纹没看到,激光穿过双缝后只看到很长的一条细线,有谁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请问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机翼的旋转保持连续性?因为我的支架旋转360度,安装在支架上的机翼只旋转180度,机翼公转一圈,自转才半圈,所以每次公转一圈后自转要补上半圈
请教各位一个空气动力学的问题。 假设一个像路障一样的圆锥体物体,以超音速在空气中飞行,圆锥体内部的空气会不会全部从尾部跑掉,而让圆锥体内部保持真空状态?
我这个飞行器既可以垂直起降,又能变成固定翼飞机飞行,用来给eVTOL使用怎么样?
大家帮我看看我这个发明有没有经济价值。这个飞行器既可以垂直起降,又能变成固定翼飞机飞行。
直升机旋翼结构。
有些人不明白扑翼机的飞行原理,可以看看这个视频。
类似鱼鹰直升机的新型直升机。
请教各位大神 我有一个问题想不明白,把一个高温铁球放在冷水中,铁球温度会加热冷水,最终它们两个温度会趋于相同。地球内核这么热,为什么内部的热量不会扩散开来,加热海水?让地核温度与海水温度相同。
空间曲率为0是不是表示广义相对论是错的?视频中说现在所有对宇宙的观察都表明空间曲率为0,宇宙是绝对平坦的,那是不是意味着广义相对论说的空间可以弯曲是错误的?
关于空气阻力的问题 请教一下各位空气动力学的大神,固定翼飞机在前进时,高速旋转的螺旋桨本身会不会产生阻力? 有人认为螺旋桨高速旋转时,后表面是高压,前表面是负压,所以没有空气阻力。 我认为螺旋桨本身是会产生空气阻力的,理由是当飞机前进的速度大于螺旋桨浆叶的线速度时,就会产生空气阻力。 原地不动的固定翼飞机,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前表面的确是负压,但飞机飞行时,以螺旋桨为参考系,还有一个快速向螺旋桨前表面靠近的气流,只要这个气流流向螺旋桨前表面的速度大于浆叶的线速度,螺旋桨前表面就会来不及产生负压,而遭到来流的撞击。于是螺旋桨产生空气阻力。 不知道我的这个解释对不对?希望大家给我答疑解惑。
Flow simulation圆翼流场分析2
大家帮我看看我这个发明有实用价值吗? 通过Flow simulation空气动力软件测试,这个模型圆翼的半径是1680mm,圆环的半径是500mm,圆环外单片机翼的长度是1180mm,圆环外机翼攻角15度,转速30r/s时,可以产生5500牛的力。 就是说,给直升机安装一个这种尺寸的螺旋桨,它的最大起飞重量可以达到550公斤。
关于质速关系与重力加速度的问题 质速关系告诉我们,一个物体速度增加,它的质量也会增加。那么假设,在一个独立宇宙空间中,有两个100万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它们相距一光年。它们两个的初始速度为0,然后它们受到对方的引力作用,开始向对方加速运动。 因为黑洞的速度增加,必然会导致黑洞的质量也会增加,那么两个黑洞增加的质量是从哪里来的?
关于空间曲率 请问,现在有实验证明宇宙空间曲率是正曲率还是负曲率了吗?既然地球这种大质量物体会导致空间弯曲,那直接在近地轨道安装一个大三角形,就可以测量空间曲率是否为0了,这种实验很难完成吗?
大家帮我看看这个直升机旋翼有实用价值吗? 我设计的直升机旋翼, 它的直径为3360mm,当 转速20r/s,攻角为15度时, 能产生2801牛的力 (升力-空气阻力后的合力) 。 当转速30r/s,攻角15度的时候能产生5538牛的力。 我这个直升机旋翼产生的力算高还是算低呢?
此新型直升机旋翼能让直升机飞行提升两倍
请教大家一个问题 是不是直升机螺旋桨越多,直升机获得的升力就越大?直升机飞的也越快?
关于直升机螺旋桨数量与升力的关系
喷水上太空的火箭你们见过吗?
对于温度的定义,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普遍认同的观点:温度在宏观上,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而其实从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和原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宏观表现。 我的观点:热的本质是大量微观粒子,分子或者原子相互撞击时(为了方便表达,我用撞击表示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释放能量的过程。 之所以分子和原子会无规则热运动,就是因为它们在不断的相互撞击,而正是由于相互撞击才会在宏观上表现为温度。 大量微观粒子如果在空间中不发生相互撞击,就不会形成无规则运动,当然在宏观上也就不会表现为温度。 比如,在一个独立的空间中,一团气体中的所有原子以相同速度向着相同方向前进,它们不会发生相互撞击,即使所有的原子都达到亚光速,这团气体也不会表现为高温。 所以说,宏观热的表现,其本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撞击产生的结果,即使只有少量微观粒子相互撞击也能产生热现象。而即使有再多的微观粒子高速运动,只要没有发生撞击,都不会产生宏观热现象。 所以说,微观粒子的动能大,速度快,并不能表现为宏观上的高温,只有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撞击强度和撞击频率决定物体宏观上是否表现为高温。
换个角度看双生子徉繆 设想有两个孪生兄弟甲和乙,甲乘飞船作太空旅行,乙留在地面。甲所乘坐的飞船在极短的时间内加速到速度v(速度v接近光速c)。然后飞船以速度v匀速直线远离地球,减速停止再以相同速度靠近地球,从地球旁边掠过。 根据质速关系,在地球观察飞船,飞船以速度V飞行时,飞船的质量会比在地面静止时的质量大6000倍左右。 而反过来,以飞船为参考系观察地球,地球以速度V掠过飞船,地球的质量也会大6000倍左右。 那么地球上的所有东西质量都增加了6000倍,在飞船上看地球,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
如何让火箭加速时对宇航员的过载消失或者减小
请问有什么导体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电阻变小?无论是导体、半导体 请问有什么导体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电阻变小? 无论是导体、半导体、还是什么材料都行。 还有,为什么这些材料温度上升,电阻会变小?
超导体导电不导磁是怎么回事?电和磁不是同一种东西吗?
请教大家一个问题,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有上限和下限吗?
请教一个数学问题,如果我们用可数种颜色对每一个实数染色,是否 请教一个数学问题,如果我们用可数种颜色对每一个实数染色,是否必定存在4个互不相等的数a,b,c,d,使得它们的颜色都相同,而又满足a+b=c+d?
对于可观测宇宙的总质量,大概的数量级是10^53kg,这只包含普通物质,在我们宇宙中,暗能量占了68.3%,暗物质占了26.8%,普通物质只有4.9%。 假设把整个可视宇宙的质量都集中在一起,变成一颗中子大小的黑洞,这个黑洞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概是多少?这个黑洞的重力加速度能超过光速吗? 用重力加速度公式:g=GM/r^2。可以计算出来吗?
有没有人开通电信这个19元的5g升级包?我开通之后,发现我的无限流量套餐只剩50g了,这个5g升级包能不能取消?
太阳经常会喷射出一些高能粒子,我们叫太阳风。假设从太阳飞出来一个光速粒子,太阳的引力还会对这个光速粒子产生吸引力吗? 我认为引力的传播速度是光速,粒子的速度也是光速,所以太阳的引力永远都无法追上光速粒子。太阳引力也就不会对光速粒子产生吸引力了。 那么当一个粒子到达光速后,任何物体的引力都不会对它减速(引力追不上它),也不会对它加速(光速上限)。宇宙中有这样的粒子吗?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指光既具有波动特性,又具有粒子特性。科学家发现光既能像波一样向前传播,有时又表现出粒子的特征。因此我们称光为“波粒二象性”。 有些人说光是粒子,有些人说光是波。我的观念是光既不是波又不是粒子。它只是一份一份的能量而且,每一份能量代表一个光量子,当一份一份的光与原子接触,原子每秒吸收的光量子的能量100亿次,表示这段光的频率为100亿HZ。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光的波粒二象性呢?我认为既然光是电磁波,那么电磁波肯定也会有电磁力的特性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因为同性相斥,当光与被光照射物体的原子外层能量大小相同的时候,因为能量(频率)相同,同性相斥,所以光会被反射,这时光表现为粒子性。而由于异性相吸,当光与被照射物体的原子外层能量(频率)大小差别很大时,光会被原子吸收。这就解释了光电效应。光与被照射物体的原子外层能量大小差别越小,因为同性相斥,所以光的能量被原子排斥的越多,吸收的能量也就越少。反过来光与被照射物体的原子外层能量大小差别越大时,因为异性相吸,所以光的能量被反射的少,吸收的多。这也就解释了绿叶为什么只反射绿色频率的光,而吸收其他频率光的原因。 当然实际情况可能要复杂的多,毕竟微观粒子是动态的,它们的能量和质量都在不断的变化。 以上都是我的胡猜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光线螺旋传播,可能会打破光速不变原理。:https://tieba.baidu.com/p/6181582213?lp=5028&mo_device=1&is_jingpost=0&pn=0& 论文这个帖子里面有。
请教大家一个问题,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那电磁力在 请教大家一个问题,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那电磁力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否也不同?
光线螺旋传播,你们怎么看?
著名的希尔伯特计划。首先,将所有数学形式化,让每一个数学陈述 著名的希尔伯特计划。 首先,将所有数学形式化,让每一个数学陈述都能用符号表达出来,让每一个数学家都能用定义好的规则来处理这些已经变成符号的陈述。这使得数学家可以摆脱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取而代之的是毫无含糊之处的符号语言。比如说,如果我们说“存在一个集合是空的”,那么我们就必须解释什么是存在、什么是空等等。但如果用符号表达这句话的话,就成了我们现在在下图中看到的这个符号,至于什么意思,张博士告诉我说这代表:存在至少一个x,使得任意取一个y,都满足y不属于x。至于为什么这是空集,他知道,但是也说不清。最后我想个好办法,那就是咱当做明白就行了。可见,如果将数学用符号代替自然语言,那么就毫无含糊之处了,反正数学家都能看懂就行了。 计划的第二步是证明数学是完整的。这个完整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完备,二是一致。所有真的陈述都能被证明,这被称为数学的完备性;另一方面,不会推出自相矛盾的陈述,则被称为数学的一致性。完备性保证了我们能证明所有的真理,只要是真的就可以证明;一致性确保我们在不违背逻辑的前提下获得的结果是有意义的,不会出现一个陈述,它既是真的又是假的。 计划的最后一步是找到一个算法,可以机械化地判定数学陈述的对错,这被称为数学的可判定性。 那么如果希尔伯特的这三个计划完成了,意味着什么?首先,一致性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不能接受比如说“哥德巴赫猜想既对又不对”这样的结论,一致性无疑就保证了自相矛盾的情况不会出现。在保证数学的一致性这个前提下,我们又有数学的完备性,也就是说只要是真的都可以证明。这其实就是说,对于任意一个数学猜想,不管它有多难,只要假以时日,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总是可以知道这个猜想对错与否,并且证明它或否定它。更通俗地说,我们知道,在数学中,通过逻辑,我们必定能知道我们想要知道的东西,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的里面还是外面。我们有没有可能不 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的里面还是外面。我们有没有可能不是生活在地球的外表面,而实际上是在它的内表面呢?我们的行星是一个内凹的空心球体,而不是实心的向外突出的。这个问题看似十分荒诞,甚至有点异端邪说的味道,但在数学上,它是可能的。当然了,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宇宙还是那个宇宙,只不过我们是从一个不同的几何角度来重新审视我们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地球外表面及其以外的每个点,都对应内表面及其以内的一个点。也就是说,整个宇宙都位于这个密闭的空间之中,星体和星系越远,就越接近球心,不过我们仍是无法达到的。 于是,这就引发了一个几何学问题,整个宇宙怎么可能被包含在一个半径只有6400千米的球体之中呢?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也是几何学上的,那就是物体离地球越远,它的反演图像就越小。在这样的世界中,月球的直径只有1000米左右,而太阳只有2.6米,至于那些遥远的星体,那就小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同时,这个内部宇宙全部围绕球心旋转。更惊人的是,同样的物体,随着距离的变化,大小也会发生改变,就比如现在给黄博士绑火箭上让他登月,随着火箭的远离,黄博士和火箭会变得越来越小,所以当他踏上月球的时候,仍会发现月球拥有着一片广袤的陆地。 当然了,如果世界真是如此的话,那么我们的物理定律就将被彻底颠覆。比如说光,光在地心的速度为0,随着远离地心而不断加速,所以极其遥远处的星光还是传不到地球上来。同样的,光速也是这个世界的限制,在我们飞向地心,也就是飞向宇宙空间之中,速度其实是越来越慢的。另外,光的传播路线是螺旋形的,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会有日夜交替,以及为什么宇航员离开地球时,看到的地球是圆的。同样的,其他的物理法则也都要重新改造,以应对一些严重的复杂情况。总之一切皆有可能,虽然我们会觉得这样的世界无法接受,但事实上,在100年前的人们眼中,时空膨胀同样是万分难以接受的,那么我们现在就不该拒绝宇宙在地球内部的这一可能性。
我们都知道,电磁波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不一样,人类甚至可以把光速降到龟速。那么电磁力的传播速度是不是也可以降到怎么慢呢?
我们都知道理论上有一个绝对零度,虽然现实中找不到绝对零度,只 我们都知道理论上有一个绝对零度,虽然现实中找不到绝对零度,只有无限接近绝对零度。那在理论上有没有一个绝对最高温呢?
(我是说谎者)这个命题该如何证明。我到底是说谎了还是没说谎? (我是说谎者)这个命题该如何证明。我到底是说谎了还是没说谎?
有一个问题请教各位,海卫一的轨道与海王星的自转方向相反,是这种逆行轨道导致海卫一的轨道速度减慢的吗?其他逆行天体的轨道速度是否也会减慢?
关于物体温度与速度的关系。一个物体,因为宏观上物体的热能是微 关于物体温度与速度的关系。 一个物体,因为宏观上物体的热能是微观上原子的动能。所以说,原子的动能越高,速度越快,宏观上物体的温度就越高。而温度越高的物体,对外辐射的能量就越多,辐射出来的电磁波频率就越高。而电磁波是由原子辐射出来的,所以原子的动能越高,速度越快,原子辐射出去的电磁波频率就越高。各位看看我的推理正确吗?
关于双生子到底是佯缪还是谬论呢?有些人就是不肯承认双生子是缪 关于双生子到底是佯缪还是谬论呢? 有些人就是不肯承认双生子是缪论。所以我们需要做一个实验来证明一下。假设宇宙中只有哥哥和弟弟,让弟弟站在中心自转,自转一圈是一秒。然后把哥哥换成正反两团1g质量的质子,让这两团质子以亚光速围绕中心的弟弟旋转,旋转一圈也是1秒。让质子成为弟弟的同步卫星。然后让两个质子相撞,以弟弟的眼睛为参考系,弟弟一直看着这两团质子在同一个位置,所以弟弟和两团质子是相对静止的,两团质子释放的能量应该是一倍静止质量转换的能量大小。而以它们的质心为参考系,两团质子是以亚光速(99.999999%光速)围绕弟弟旋转,那这两团质子释放的能量就应该是质子静止时释放的能量的7450倍。那么实际情况下弟弟是看到一倍质子能量的释放,还是看到7450倍质子能量的释放呢?
关于惯性参考系和质心参考系 摘要 想要通过速度测量一个物体能量大小和时间快慢,就不应该用惯性物体作为参考系,而只能用质心作为参考系。 1相对速度是伪速度 举个例子,在300公里/H高速行驶的火车顶上,我站在中心向车头和车尾同时发射两颗子弹。不考虑空气阻力,以我为参考系,两颗子弹都是同时到达车头车尾。那么以我为参考系,这两颗子弹的速度相同吗?答案是:不相同。向车头发射的子弹速度快(速度是子弹速度+火车速度),向车尾发射的子弹慢(速度是子弹速度-火车速度),最后两颗子弹同时到达车头车尾,不是因为以我为参考系,火车是静止的,而是两颗子弹的速度在高速火车上是不同的。假设子弹出膛速度是300km/h,车速也是300km/h。那么向后发射的子弹速度为0,但是火车尾以300km/h的速度向子弹靠近,结果也是一样的。而向车头发射的子弹速度是600km/h,火车速度是300km/h, 600-300=300km/h,结果也是一样。两颗子弹同时到底车头车尾。 而想要证明以我为参考系,两颗子弹的速度不同也很简单,只要把火车轨道变成地球轨道,让火车围绕太阳旋转(如图),把两颗子弹换成两颗完全相同的火箭,然后再在火车顶上的中心向车头车尾同时发射这两颗火箭,当两颗火箭燃料用完后,以火车为参考系,我们就会发现向车头发射的火箭速度快,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大,而向车尾发射的火箭速度慢,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小。在这个例子中,火箭的速度只能用太阳质心作为参考系,向车头发射的火箭是在做顺向加速,所以轨道会变大。而向车尾发射的火箭是在做逆向加速,所以轨道会变小。 现实中就有这样的例子,从地球发射火箭,相同的火箭,相同的燃料,向东发射和向西发射,两个火箭到达的轨道高度不同,围绕地球旋转的线速度也不同。而按照相对论,以发射中心为参考系,向东发射和向西发射火箭是没有区别的。 2关于速度和时间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在狭义相对论中,速度越快时间越慢,而爱因斯坦的相对速度用的是以惯性参考系得到的伪速度,这就会出现许多矛盾的地方,比如双生子谬论。而用质心作为参考系就不会产生矛盾了。在双生子这个例子中,我们只要找到地球和飞船共同围绕旋转的质心作为参考系,就可以知道地球和飞船的速度各是多少。刚开始,飞船没有起飞时,以地球质心作为参考系,哥哥和弟弟都是同时围绕地球质心旋转,速度相同,时间相同。当哥哥坐飞船加速起飞后,飞船会在一段时间内围绕地球旋转,这个时候,以地球质心作为参考系,哥哥的速度快,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时间慢,弟弟的速度不变,时间不变。当飞船加速摆脱地球引力后,飞船在一段时间内会围绕太阳旋转,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用哥哥和弟弟共同围绕旋转的质心作为参考系,也就是用太阳系质心作为参考系来计算哥哥和弟弟的速度。这时哥哥的速度更快,达到第二宇宙速度,时间更慢。弟弟的速度不变,时间不变。当飞船继续加速摆脱太阳引力后,飞船会在一段时间内围绕银河系质心旋转,这时我们用哥哥和弟弟共同围绕的质心作为参考系,用银河系质心作为参考系,这时哥哥的速度更快,达到第三宇宙速度,时间更慢。而弟弟的速度不变,时间不变。从上面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出,用质心作为参考系,哥哥的速度在不断增加,飞船在不断的加速,先摆脱地球引力,再摆脱太阳引力,然后又摆脱银河系引力,继续加速还可以摆脱本星系群的引力。所以哥哥的速度快时间慢,而弟弟的速度却一直没有变化,时间也不会有变化。 总结:以惯性参考系获得的相对速度,并不是物体的真实速度,相对速度并不会影响物体的能量大小和时间快慢。只有用质心作为参考系,获得的速度,才会表现物体的能量大小。而一个物体的时间快慢是由这个物体的能量大小决定的。
以太阳为参考系,当我的火箭从地球发射向右飞行。当火箭从地球引力逃逸后。为什么我的火箭是向左围绕着太阳旋转?我明明是向右发射的啊?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摩擦生热可以让物体将10%质量变成能量释放出去。这是不是真的?
我发现一个物体如果两端产生温度差,这个物体会向着温度高的一端轻微的移动,我管这种现象叫热推力现象。 我用一个实验来证明这种热推力现象,将两块金属合起来,中间放一层隔热层,外面放一块反光镜,固定好。然后把它用细线悬吊在半空中,等待它静止不动。之后用激光笔射向反光镜,把激光束反射到墙壁上。最后加热没有反光镜那边的金属,让两块金属产生温度差,这个物体就会向热的一端移动,而带动反光镜,让反射到墙壁上的激光光点下移。在这个实验中我发现,这个物体的两块金属的温度差越大,产生的推力也就越大。 实验材料1悬吊装置,2反光镜3隔热层4两块金属(绿色表示低温红色表示高温)5墙壁6激光笔。
我大概明白广义相对论的意思是,爱因斯坦是说:引力不是由物体的质量产生的,而是空间本身会对物体产生引力。物体质量越大,受到空间的吸引力也越大。所以当一个黑洞受到空间的引力吸引,在空间中形成一个坑,而黑洞附近的小质量物体也受到空间的吸引力而往黑洞形成的坑中掉落。 简单一句话就是,引力是由空间对质量的吸引力产生的。
有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两个物体的质量相同,体积不同,引力也不同呢?比如一个10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和一个10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它们两个质量相同,引力却相差那么多?
请问各位,火箭在地球轨道上运行时,为了调整角度,火箭会向着法线方向加速。但是火箭向法线方向加速,火箭围绕地球旋转的速度却没有变化,那么火箭向法线加速时的能量去哪里了?
关于质速关系,物体在引力作用下加速时质速关系是否也成立。假设 关于质速关系,物体在引力作用下加速时质速关系是否也成立。 假设一个氢原子从太阳A中以亚光速射出,垂直射向太阳B,A-B的距离是4光年,氢原子在前进过程中,前面的2光年内受到太阳A的引力更大,所以氢原子的速度会逐渐变慢,超过2光年后,氢原子受到太阳B的引力更大,所以速度会逐渐变快。 现在我想问的是,根据质速关系,当氢原子受到太阳A的引力速度变慢时,质量也会减少,这个质量去哪里了? 第二个例子,有这么两个星球,一个是正常物质组成的星球,另一个是反物质组成的星球,这两个星球一天后会相撞。有一艘飞船以亚光速远离这两个星球,飞船受到两个星球的引力,速度逐渐变慢,根据质速关系,飞船速度变慢,质量一定会减少,请问飞船减少的质量去哪里了?
关于质速关系,物体在引力作用下加速时质速关系是否也成立。假设 关于质速关系,物体在引力作用下加速时质速关系是否也成立。 假设一个氢原子从太阳A中以亚光速射出,垂直射向太阳B,A-B的距离是4光年,氢原子在前进过程中,前面的2光年内受到太阳A的引力更大,所以氢原子的速度会逐渐变慢,超过2光年后,氢原子受到太阳B的引力更大,所以速度会逐渐变快。 现在我想问的是,根据质速关系,当氢原子受到太阳A的引力速度变慢时,质量也会减少,这个质量去哪里了? 第二个例子,有这么两个星球,一个是正常物质组成的星球,另一个是反物质组成的星球,这两个星球一天后会相撞。有一艘飞船以亚光速远离这两个星球,飞船受到两个星球的引力,速度逐渐变慢,根据质速关系,飞船速度变慢,质量一定会减少,请问飞船减少的质量去哪里了?
苹果和同步卫星相对地面都是静止,可是苹果落下来了,同步卫星却没有,这就说明只能用质心做参考系,用其他物体做参考系就会出现矛盾。
电磁驱动引擎第一次实验
等效原理等效原理是引力的最基本的物理性质。在任何一个时空点上 等效原理 等效原理是引力的最基本的物理性质。在任何一个时空点上都可以选取适当的参考系,使一切物质的运动方程中不再含有引力项,即引力可以局部地消除。如果认为这种消除了引力的参考系是惯性系,那么,等效原理告诉我们,在任何一个时空点,一定存在局部惯性系。伽利略最早注意到,不同物体沿斜面的下滑运动是一样的,即引力加速度与物体的组成无关。 等效原理是广义相对论的第一个基本原理,也是整个广义相对论的核心。其基本含义是指重力场与以适当加速度运动的参考系是等价的。爱因斯坦于1911年注意到这一规律,1915年正式以原理的形式提出。
假设宇宙中有一个电磁驱动引擎,然后将一个人的脚粘在引擎上面(如图)。让引擎加速,这个人相对引擎静止,可这个人感觉到的是身体被引擎拉扯变长。引擎的加速度越快,身体被拉扯的越长。当引擎减速时,这个人感觉自己的身体被压缩变矮,减速越快,身体越矮。人和引擎相对静止,为什么这个人还是会感觉到自己在加速和减速呢?
谁能帮我解释一下,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砸到牛顿的脑袋?
我写了一篇论文,请各位大神指导一二。
请问,宇宙中有直线运动的物体吗?众所周知,太阳引力会扭曲时空 请问,宇宙中有直线运动的物体吗? 众所周知,太阳引力会扭曲时空,导致光线弯曲。而宇宙中引力无处不在,也就是说,光子在前进的过程中,无时不刻的受到宇宙中物体引力的影响,导致光线在宇宙中传播时必然不是直线。 既然光子都不是直线运动的,那宇宙中还有直线运动的物体吗?
请教大家一个问题,宇宙中有不按轨道运动的物体吗?比如地球围绕 请教大家一个问题,宇宙中有不按轨道运动的物体吗?比如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所以地球上的所以物体都是在围绕太阳旋转。而太阳又在围绕银河中心旋转,看起来所有物体都有一个圆形轨道,那整个宇宙是否也在旋转呢?只是我们在宇宙中所以看不出来宇宙在旋转?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