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fx060223
lgfx060223
...我是庄园
关注数: 128
粉丝数: 174
发帖数: 4,418
关注贴吧数: 93
智慧是否导致人类的不安?——以智慧为最高准则能否走到最后? 假设人类的成功是源于合理运用智慧,那么这种合理运用中,一定存在某种成功的法则,让智慧不至于成为脱缰野马。 这些法则是什么呢?是人类与智慧之间的冲突吗?人类对价值的衡量和智慧对价值的衡量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人类利用智慧,对人类的价值进行了不断的追求。 那么,寓于智慧的行为就再傻不过了,最多会变成一个可控制的机器,而追求的价值也就仅仅局限于强烈的控制能力和成功的意义。 人类其实无时无刻不在谈论价值,价值的重要性如同人类给自己存在的理由一般无处不在。 通过自我的尝试,我明确的感受是:以智慧为最高准则,不是一个能让人类坚持下去的合理价值。 也即,智慧无法通过控制人类背叛人类,因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人类的价值是不可能被抛弃的。所有所作所为仍然是人类性质。
为毛跑起来效果是工人只能跑到3000坐标左右,然后就往回跑了啊
0.99999=1的变版 十进制里的数字大小:0,1,2,3,4,5,6,7,8,9,10,11,12,...99,100 二进制里的数字大小:0,1,10,11,100,101... 十六进制里的数字大小:0,1,2,3,4,5,6,7,8,9,A,B,C,D,E,F,10,11,...FF,100. 问: 1)十进制和二进制和十六进制能相互转换,那么它们之间能比大小吗?无限循环小数那部分呢? 2)如果0.9999=1,那么(0.1111)B二进制数=1?(0.FFFFF)H十六进制数=1? 3)如果是X进制,X→∞,那么0.XXXX=1?
完全等价? 1L传送门 @rfwow @神力功夫 @卡德加的冰箱
悖论地狱第三弹——魔鬼的坐船问题(题) 地狱领主(就是那个关人的)这天又闲了,又找了两个魔鬼,一个是造假魔鬼,它造的东西都是假的(它是欺诈恶魔的.....),但是几乎什么都能造。另一个是转移魔鬼,能把任两个假东西互换位置。 地狱领主让造假魔鬼造真,造假魔鬼二话不说,造了一个造真版的造假魔鬼,虽然造真版本能造的东西很少...... 地狱领主让转移魔鬼转移真,转移魔鬼求造假魔鬼造一个转真版的自己。 然而它造的太慢,地狱领主愤怒了,把造假魔鬼,造真的假魔鬼,转移魔鬼,转真魔鬼都扔进了悖论地狱里。 造假魔鬼和转移魔鬼商量着怎么溜之大吉,当然了造真魔鬼和转真魔鬼都是棋子,不过是些魔力,分分钟就变成粉末的存在。造真魔鬼只能造出一些没什么用,但是是真品的东西。 问,他俩怎么逃出去??? 附:悖论地狱第一弹 http://tieba.baidu.com/p/3060011364?pid=50994368906&cid=0#50994368906
自编题——亡灵村 有这么一个亡灵村,里面有三种生物:骷髅、僵尸、幽灵 她们总是互相殴斗,而且总是结帮结伙。 骷髅拿到武器(2战斗力),能打过不拿武器的骷髅(1战斗力)。骷髅对于每把武器一生只能持有一回合。 僵尸不拿武器(2战斗力),能打过拿武器的僵尸(1战斗力)。僵尸的武器永久持有,直到死亡。 队长战斗力×2。 幽灵附身在敌方身上(2战斗力),比现身在己方厉害(1战斗力)。附身在敌方队长身上则0战斗力。 但是会被敌方那人知道,敌方队长被附身则敌方全队会知道。 每回合胜负:双方比拼总战斗力,然后战斗力少的一方选择一个人送死,战斗力多的一方表示同意或消灭一个战斗力最低的敌方。消灭战斗力最低敌方的决定由己方队长决定,队长和队员都可以弃权。 每种生物都不会区分其他生物> <因为它们实在是太像了...... 题见2L
自创气泡战斗 先说新式开局: 开局石头剪刀布,如果有人胜利,开局多1血,对手猜拳负,为了开局公平多1能量。 可以用左手记录血量(大多数是4血,+1血是5血),右手简化成不同的手势即可。 右手记录能量。 需要做动作的时候可以省略... 注意:这个战斗中没有一个攒的攻击技能。连续攒的话,第一次增1个攒,下次可以增加2个攒! 但是后手没有连攒加2效果。 0个攒:反弹对手气泡。无论反弹的是什么气泡,相当于有一个二攒气泡。下回合到对方。 0个攒:飞空。相当于跳一类技能。 二攒: 气泡:伤害是1。强度是1. 三攒: 毒气泡:伤害是1,强度是1.增加中毒:击中后对方用攒将减少1血,中毒清除。同时一个玩家身上只能有1个中毒效果。 轻气泡:伤害是1.强度是1.对飞空有效。 四攒: 冰冻气泡:伤害是0.强度是1.无法被反弹。 增加冰冻:击中后对方无法使用反弹,对方减少血时冰冻清除。同时一个玩家身上只能有1个冰冻效果。 力量气泡:伤害是1.强度是2. 五攒: 坚硬气泡:伤害是2.强度是1.无法被反弹。 六攒: 巨型气泡:伤害是2.强度是2.对飞空有效。 强度高的气泡攻击可以无视强度低的。如果双方强度相同则抵消。
种田问题 一个农民在5×5的棋盘上种地。棋盘边缘算空格但不能放东西。 他可以选择以下三种操作之一: 1、种土豆。要求该格为中心3×3都要是空格,也不能有石头。得1分。 2、养羊。从羊所在的横,竖,斜格出发直线上,一直不能有土豆或者其他羊。得2分。 3、放石头。占据一个格,用于挡住羊的视线。 他只有放十个回合的时间,只有3只羊。 问怎么放得分最多?(除了石头先放以外,过程当然是不影响的了)
为什么形式逻辑的相同真值1,0之间没有区分?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这样的: 如果有这样一个命题C:A→B,那么我们按照以下真值表: A B C 1 1 1 1 0 0 0 1 1 0 0 0 来确定A→B的真值。 思路1是认为A→B只是一种运算,跟它的表现形式无关,也就是说,它跟A+B,A×B之类的运算长得一样,都是f(A,B)类型。 如果是这种思路的话那说明这种真值是硬性规定的,那也没话说了,当然它不能反映任何关系。 实际上,我们是想发现这种运算的事实价值,也就是反映了一种关系。 思路2是认为A→B的真值可以如下解释: 假设A是真,那么只要检测B是否假即可,如果B为假,那么C:A→B的真值为0(该论述不可信) 反之,如果A都为假,那么将无从验证,因此默认A→B的真值为1(该论述可接受) 书上的原话是这样的: P:“天气好。”Q:“我去接你。” P→Q:“如果天气好,那么我去接你。” 当天气好时,我去接了你,这时P→Q为真;当天气好时,我没去接你,则P→Q假。当天气不好时,我无论去或不去接你均未食言,此时认定P→Q是适当的。 但是我总觉得它还有对称的一种说法,以下一部分是我自己杜撰的: 当天气好时,我去接了你,这时P→Q为真;当天气好时,我没去接你,则P→Q假。当天气不好时,我无论去或不去接你均未兑现诺言,此时暂不认定P→Q是合理的。 (怎么一股深深的美国气息,不知道是哪里,是“均未兑现诺言”被重视,而对称的“均未食言”被忽视,就会产生这种“为强调正义而正义而显示得单向的强大,反而有些憋不过气”的感觉么?)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强调“P和Q所用的1和0是“真”和“假”,而到了P→Q时则需要被理解成“命题可接受”和“命题不可信”? 从图上看,感觉它更像包含(P-Q),并正在试图纠结是否等效地表达非P的部分的问题。 也就是说,可不可能存在表达(1,真),(0,假),(1,接受),(0,不接受)的表达? 老师说这不是命题逻辑需要讨论的范畴,但这种概念问题在实际应用时应该被重视。 下方接个人杜撰的推理......
勇者乱斗(随从攻击顺序问题) 有点像以前的那个五件宝物。 有四个职业。 (游戏是怎么变平衡的呢?) “战士”:近战,生命值:大,物理攻击:中,魔法防御:小,技能:吸引一次近战攻击到自己。 “弓箭”:远程,生命值:中,物理攻击:中,魔法防御:小,技能:将一次物理攻击变为大。 “法师”:魔法,生命值:中,魔法攻击:中,魔法防御:中,技能:将一个角色的某项物理变成魔法。 “牧师”:魔法,生命值:中,魔法攻击:小,魔法防御:中,技能:将一个角色的生命值变为大。 等级分为大,中,小,(无) 若进行攻击,远程先,魔法中,近战后。 同时攻击就同时被打击。 假设被物理攻击打击,可以选择减少生命值或者攻击。 被魔法攻击打击,魔法攻击比魔法防御大几级,就总共减几级生命或者攻击。 如果攻击小于等于防御,则减一级防。 求每两个职业对战的优劣势~ 技能如果是变数值,如果要影响一次判定,任何时候都可以发动(包括扣血结算过程中,比如弓箭加攻和牧师加血)。
英语课的逻辑题,求大神 某个国家的国王和宰相反目成仇。 一天国王将宰相叫来议事,议事厅里有12瓶毒药,国王已经提前拿走了6瓶,留下6瓶给宰相。 这12瓶药编号1到12,1号毒力最弱,12号毒力最强。 两个人在酒杯里倒上一瓶毒药,都给对方喝。 然后赶快转过身去自己喝一瓶,用来解毒。 如果双方没有人死,继续。 毒药规则是这样的: 假如先喝毒力小的,再喝大的,后面一瓶就能解前面一瓶的毒,两瓶完全抵消了。 反而如果先喝毒力大的,再喝小的,就解不了毒死掉。 每次喝都要整个喝完。不能混毒。毒药外观都是一样的。 双方的战术都是保证自身存活,能杀对面其次。 假如双方拿的药的编号总和相等,国王拿走了12,宰相拿走了1。 问,双方有没有好的策略?
“特别技巧”研究院(五)——提高篇 开篇高能预警~ 帅翻老师一路都是一种幸灾乐祸的表情,在想男学员白白丢了一枚强力的妹纸随从的事儿,幸亏女学员瞪了他一眼,不然差点“嘿嘿”地笑出来。 “有这么好笑嘛?” “那必须有啊!这...得多蠢...哈哈...” “......” 女学员到了潜水实验室之后,又仔细观察了一番铸剑师妹纸,只见其圆脸加小耳朵的组合十分的戳萌点,然而表情十分挣扎,脖子也是拧着歪倒一边。碰了碰皮肤,浅水的水气黏在表面特别的柔软,尤其是大腿和腹部更是滑溜溜的,泛着些亮亮的光泽,但好像金属一样。仔细吸她身边的空气中,仿佛还有钢铁的味道没有散尽。 “没怎么破坏呢~” “老师......这是什么意思......?” “你看她的表情,虽然挣扎,但是没有瞪眼,手脚也没有乱用力,没有蜷起来。” “那说明什么呢?” “你再检查她的舌头。” 女学员照做了。 “顶着上颚,喂,这是不是不尊重死者啊。” 此时帅翻老师贱贱地一笑。 “我考考你,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她的战斗力死前一刻依旧很强......那那些攻击......这就讲不通了。” “铸剑师本来就不属于依赖元魂的体质。损失元魂不影响她的力量,但一旦元魂都干涸了,就像魔法师作战时没了魔力一样,习惯作战都难以进行,身体也适应不了缺乏原有环境的条件,她就完了。” 女学员无聊地响应着:“哦。” 帅翻老师突然脸色一变。 “等等......你是不是已经把药剂的事情都告诉全班了?” 女学员做了一个“无所谓”的手势,那自然是秘密全部泄露的意思。 “哇啊啊!那也包括今天发生的一切了?!” 女学员没有点头,模仿了一下帅翻老师的甩头发动作...... 然后,开始打扫实验室,留下老师在原地脸黑...... “你这么作死,迟早是要玩完的!”老师似乎很激动地说道。 女学员回来的时候,男学员手中拿着一本实验器材说明,眼神四处乱飘,最后偷偷溜到女学员边上问。 “今天的实验室...咳咳...打扫得...怎么样了?” “给你这个。” “哇!!” 男学员如遭雷劈。 女学员递给他的是一张小画片。 上面画着铸剑师妹纸死后的情状。 “不提示你了哦。自己研究。” 就在男学员还没有缓过来的时候,小画片的侧面机关被男学员触动了,“咔”的一声,画片上显示着铸剑师妹子甜甜的笑容...... “呜啊啊啊!” 女学员看着遭受二重心理打击的男学员,俩眼一瞪,就溜出老远去了...... 过了两天,《药剂师与内奸萝莉》的歪书就流传在了班里...... 男学员走到偷笑中的女学员身后。 “原来你会画画......小看你了......” “多谢夸奖~” 男学员对女学员的流氓行径表示无可奈何,但是总是觉得有一天,这口恶气是会出的...... 果然不出男学员所料,上第一节课时,老师就似乎老脸不爽地走上讲台,坐在最后一排眼尖的男学员一眼就瞟到了老师教学材料中塞着一本黄绿色封面的小册子...... 看了看手中的《药剂师与内奸萝莉》封面那发亮的黄绿色,男学员眼中冒出了希望的光...... 今天......我们要讲讲这个......“心理作战术”...... 男学员两眼放光中...... “咳咳......请大家看这位男学员的表情......” “诶?”男学员一脸呆萌加无辜,但是眼中依旧放光中...... “这里有一本药剂师......与......咳咳......” 男学员双手攥拳紧张中,他隐隐看见女学员放光的眼睛在四处乱瞟。 “老师一定当面揭穿这丑恶的嘴脸......” 男学员暗想中。 “通过公开阅读这本书,可以对男学员造成心理攻击,大家仔细观察。” “喂喂!老师!等下这是什么情况啊!” “只见这时......一个浑身湿透的萝莉从水边走过来,大家仔细研究,紧接着是对萝莉的描写和描绘......” “老师!您不是......?!” 紧接着,男学员的脸上出现了一阵奇怪的神色。 “现在,我直接省略大部分的内容,跳到你们想分析的高潮部分......男学员和萝莉的距离越来越近后面的......” 还没等老师念完,只听教室里“咚”的一声,然后就听有人报告:“不好了,老师,观察目标晕倒了!” “你们看到了吧,这就是心理攻击的作用,当你们掌握了基本的攻击以后,通过这种攻势,可以从战略的气势和方案上营造一种所谓‘暧昧的氛围’,增强对于目标的作用。” “这是第一部分,下面我们将进入今天提高篇的重点练习部分,同学们去实验室。” “喂!醒醒!” 男学员脸上挨了一拳之后听到的第一句话。 “该去实验室了!” 同学们已经蜂拥到了门口。 男学员迷迷糊糊地运动到了实验室门口,可是脑海中总有一个奇怪的扭动身子的影子......还有撩水的哗啦啦的声音在回响...... “你是不是第一次读这本书啊?” 女学员悄悄偷问道。 “当......当然......” “你看,说着脸都红了,你还需要修炼啊!” 男学员逃避中,一边躲闪一边头也不动地说着。 “什么奇怪的说法啊!仔细听讲去!” “这次我们不用小白鞋了,改用养殖的蝶形种,给你们的都是比较轻松的小粉蝶和小白蝶,这里用蝶精灵做示范。” 男学员刚望向老师的方向,又见到女学员的头挡在自己和老师之间。 “不许干扰!” 男学员愤怒地推开女学员。 “首先,是你们都学过的,蝶精灵需要用次级力度的指法,其他蝶形种都相似,对你们要求低一些,可以指法更粗糙一些。” “才不用听讲呢!等下讲得内容都是你实践过的,还记得你的小魔女吗~” “喂...诶!” 男学员眼前本来就有一层模糊的魔影,此时脑中又一震,一股紫色波纹一样的诱惑之气又化作幻想钻进了他的脑中。 “老师,不好了~男学员又要倒下了!” 女学员半认真半阴阳怪气地叫着。 帅翻老师手中正节奏地点触着躺在实验台上的蝶精灵,老师回答了一声“什么”,手下一抖,实验品一声闷哼,不安地紧缩了起来。 “先放一会儿,等我展示完了再去救他。” 这时男学员突然挺直地站了起来,天知道是不是给气活的。 “遇到这种情况呢,要小心鳞粉。蝶精灵的魔法稍微有点厉害,注意就可以了。” 说着,老师躬身起来,只见老师一憋气,炫酷外套中间就像是一层空气护盾一样,好像就在防备某些技能。 果然是经验老道啊。每种敌人的强弱之处都了然于心。 不过刚才的打搅也有了不对的地方,只见蝶精灵的大腿根,膝盖,小腿和趾尖都是一层薄雾一样的谜之物质,好像隐约从薄雾中能看到盖满的反光小汗珠和皮肤的轮廓。 只见那些消散中的谜之物质都向老师的小腹处袭去,老师憋住气,那些物质钻入大衣的空隙之中化作爪子一样的形状扫来扫去,然而毫无所获。 “已经进行到......均势了吗......” 老师露出了微笑。 “才刚刚开始呢。” “要是小白鞋的话,恐怕已经不行了吧......看来这个好厉害......” “这个是类似于首领强度的存在。小白鞋的首领强度一样很强。”
个人见解:悖论句的判定 先要将悖论句留白,看有没有关于悖论的叙述(在仅包含真假叙述的命题里基本都没有对于悖论句的叙述): 拿那个著名的真话砍头假话绞死来说: 表格........................................真话 假话...悖论句 完全按照国王来说的执行........砍头 绞死...... ? 按照“国王会绞死我”执行.........绞死 非绞死...? 这是个悖论句,而没有对于悖论句的规定,也没有对于悖论句的叙述,因此想怎么判定都随意。 所以国王的处置和这两句话的规则都没有关系,是可以随意处置的。 此时,国王可能出于深远的政治考虑,或者民众的接受和分析能力,选择了释放。 (无论国王本身当时做没做这样的假设,以及推出来还是没推出来,他的选择都是他认为明智的,不光是考虑了适用不适用处决的规则,还牵扯到了他作为国王的身份等因素,以及各种理由......) 此处的分析思维不能按照全程链式的方式(就是说不能按照真1假0来一步步推导) 而是先从第一列真的假设不成立,和第二列假的假设不成立,推出“此句属于悖论句”。 之后再用翻回来的“悖论句”真值继续向下代入。 如何处理这样的句子呢? 一、假设题里有“下面的句子里A,B,C是真话”之类的涉及到真和假的属性的数量的统计之类的,需要分类讨论。 比如:A:A是假话。B:A和B里有一句真话和一句假话。 明显A是悖论句。 那么判断B是不是悖论句:假设B是真,AB里有一句是真,0句是假,1句是悖论句。推出B是假。不符合假设。假设B是假,AB里有1句是假,0句是真,1句是悖论句。推出B是假。符合假设。 所以A是悖论句,B是假。 (假如总在纠结A的真假,那么B也无法判断,或者假设了A为真,得出A为假,B为悖论,假设了A为假,得出A为真B为悖论然后推出B为悖论也不对,要先判断A是不是悖论,才能用A的值去代入其他的值里) 所以对于悖论句A,叙述B“A是(真/假)”的判断,真值表如下: B.....叙述....真值 B:A是真.....假 B:A是假.....假 B:A非真.....真 B:A非假.....真 所以悖论句的A,对应是/非的真值判断,实际上是“是”和“非”逻辑判断的非运算。(是→假,非→真)
接受整体结构比接受链式逻辑效率高? 先来看一个例子: 对于括号里单句的叙述,它们传递信息的效率大概是一样的: 以下九条没概括的叙述: (前面为攻方,后面为守方) 石头平石头。石头胜剪刀。石头负布。 剪刀负石头。剪刀平剪刀。剪刀胜布。 布胜石头。布负剪刀。布平布。 和一个表格: (横排为攻方,纵排为守方) 石头 剪刀 布 石头 平 负 胜 剪刀 胜 平 负 布 负 胜 平 哪个传递信息的效率高?(即平均来讲,哪个学习更容易?)
自由讨论:无效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区别是什么? 前提条件:在讨论一个论题时,用于评论一个已经明确的答案(即不再有可挖掘信息且表意明确)。 那么在以下的几种情况中,如何辨析“无效答案”和“错误答案”呢? 1、此论题是辩论类型,存在对立的讨论方向。 2、此论题是数学计算类型,存在一定的固定解或通式解。 3、此论题是证明类型,存在一个明确的讨论方向,路径即为答案。
“囚人的旋律”派生推理小游戏 如图,在一个3×3的囚牢里,关押着4名犯人,有2名看守。 (这是俯视图,都是方块格。) ↖↑↗ ←#→ ↙↓↘ 每个相邻的格子都是通过一扇门相连的。所以一共有12扇门。 如图,横道,竖道是门。 □|□|□ _ _ _ □|□|□ _ _ _ □|□|□ 每个人有一份身份牌,蓝色代表看守,红色代表犯人。 看守的任务是看住(威胁住)犯人,而犯人的任务是达成自己特定的目标。 犯人中有一名是【杀人犯】,杀人犯杀死所有看守时,判定杀人犯获胜,其他所有人都失败。 杀人犯死亡时,看守获胜,其他犯人按自己任务决定胜负。 初始6人随机分在6个房中。 【红门】 12道门中有4道【红门】。看守知道哪一道是【红门】,只有他在某道【红门】相邻的房间中,那道【红门】才能被手动激活,一次可以出现激活0~4道的可能。 看守知道,并且不能通过【红门】,杀人犯通过【红门】死亡(但他不知道哪一道是【红门】,只能通过观察看守的行动) 【灯光】 整个3×3的监狱中只有一束集中灯光,其他时刻都是暗的,看守可以通过商讨决定在哪个房间里投放灯光。 看守有异议的时候或者无人建议的时候随机投放灯光。 投放灯光的房间将被明示给所有人,若其中有人,同时显示其为看守或者囚犯。与此同时,该人被狙击手(裁判/游戏系统/执行人)杀死并通过密道运走。如果是中间房间则不会被杀死。默认灯光放在中间。 【移动】 每天看守与囚犯都有一次机会挪动到相邻的房间中。 看守与【杀人犯】最终出现在同一房中,看守死亡。 看守消灭【杀人犯】的方式有二: 【行动】 行动分为【违禁行动】和【非违禁行动】。 看守在游戏中总共可以进行一次【击晕】。夺取同一房间中对方的【行动】和下次【移动】。 杀人犯的行动是【谋杀】,杀死同一房间中的其他人。只能在房中2人时使用。 还有监控室的【监视】。 以上是【违禁行动】。 【特殊房间】 中间是监控室(参照桌游僵尸商场)。不能进行【击晕】【谋杀】。 【监视】:由于监控系统十分老旧,无法辨识任何具体的人物身份,只能看大致动作,所以只能获取各个房间中是否存在【违禁行动】。 四个角是避难所。避难所中可以隐藏一人,该人相当于进行本房间【监视】。 【投票】 人数为奇数的时候,进行投票,投票将一人进行处决。 【死亡】 任何角色死亡时都会公布有角色死亡。死者身份不公开,但只有游戏结束时会说出结束条件。(比如杀人犯获胜,因为所有看守死亡。) 【其他犯人身份&行动】 诈骗犯:【行动】:将一个【违禁行动】/【非违禁行动】伪装成相反的行动。这影响【灯光】、避难者和监控室的【监视】的检测和观察结果。成功条件:成功伪装至少两种不同的【违禁行动】且不死亡。 越狱犯:【行动】:一次运动两格。成功条件:走遍所有房间且不死亡则胜利。 盗窃犯:【行动】:将某个特殊房间的效果无效化。成功条件:有红门未激活且不死亡则胜利。 行动顺序:诈骗犯【伪装】>看守【击晕】>越狱犯【越狱】>盗窃犯【盗窃】>【谋杀】>【监视】。 ———————————————————————— 提示: 杀死杀人犯的方法有三: 1、灯光。 2、诱骗【杀人犯】走过【红门】。 3、投票。 2L出剧本,先睡觉了~
一个毫无实际意义的悖论 假设一个磁盘要对其内部所有程序全部清理,那么必须编一程序让其自动清理。 那么问题来了: 负责清理的程序由谁清理? 我们知道,功能是由程序实现的,那么, 清理之后,清理功能的程序由谁清理?
【新人发帖】边界悖论 有两个国家常年打仗,来个一个第三个国的外交官问为什么。 国A的君主指着一条线说:因为两个国家之间的边界归我们啊! 国B的君主说: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打我们,总之要和他们抢领土的话,我们一定不会放弃一丝一毫! 后来外交官了解到,国B根本就没有“边界”这么个概念。 国B的领主对此是这么说的,他画了一个太极图。太极一边写A,一边写B。 你说,中间这点领土是属于我的还是属于他的?总归不能属于第三者,而任意的领土都得有归属,所以不是我就是他,不是他就是我。 而且,双方的领土是“一样多”的,这是神的旨意,国A也遵守。 外交官又去问国A的领主。国A的君主说,知道神的旨意,双方领土一样多。 但是,国A的领主说: 边界不算领土!对面既然不知道这块地是什么,那就不能硬生生地把它算作领土咯。所以,不归他们国,就得归我们国咯。 现在,外交官遇到了难题,你知道他们两国争执的重点在哪么?而且,怎么才能让双方沟通起来,解决这个领土纷争呢?
lgfx个人帖不定期汇总链接 个人帖,包含各种有价值讨论题(尽量不重复出现,2L说明吧中吧玩法)
自编故事分析题——愚蠢的指挥官 有A部落和B部落两个村,它们向来不合。这天它们终于开战。 每个部落都有一个指挥官,一个英雄,一个先知。 指挥官是统帅。假如指挥官身后有部队,所在队伍打的是普通部队,如果战败,可以后撤到身后的部队去。 英雄在对阵普通部队,无论是否被克制,对阵其他人物,不被克制,对阵英雄,克制对方的时候,必然胜利。 先知能预测对方随机一个阵的信息。 战斗力顺序是:英雄>指挥官>先知=普通部队。 有三种部队:盾兵/弓箭/长枪。盾兵克弓箭,弓箭克长枪,长枪克盾兵。 战争分五个兵团,前后左右中。指挥官,英雄,先知各自可以在一个兵团里。 左和右各有一个小要塞,中间是大要塞。 战败条件:左跟右两路,或者中间一路被攻破。 中间的作战是这样的:前跟前打,一队挂了,后队顶上继续。假设顶上的一队跟对方兵种一样或克制,都能消灭对手。 —————————————————————————————— 题目:A部落愚蠢的指挥官安排自己在前锋。正巧非常不幸的是,A部落只有弓箭部队和盾兵部队。幸运的是,A部落的先知非常尽职尽责,ta预测到了对方的先知在B部落的中军团,还是弓箭部队,而且ta预测到了对方先知的预测:对方已经预测到自己方的后军团是盾兵部队。 而不幸中的万幸是,B部落的英雄是不会导致A部落必败的。这些是每个部落都不知道的,但是我们可以设题成这样。 现在问题: A部落怎样安排部队和人物,才能让自己有最大可能胜利?
元素波大战 元素波大战
新人,求罩,求推荐,指导怎么做自己的简单桌游 之前尝试做了点汉字牌、仿三国杀的最基本牌的属性相克牌、弓箭牌,玩了不到一百局,不会调整平衡性。 构思了牌的规则、玩法,就是不会调整,各种功能胡乱往里塞,求大神介绍下没有好点的做牌的工具,包括模板(角标)、卡背、符号,规则介绍等 或者能把牌做成像windows红心大战那样界面的东西> < and有木有能让电脑速度地玩一局然后给出可玩性评价那种软件,这样就不用各种无效尝试了。
色盲悖论次级题目(简单版) 本题是按照日常生活改编= = 同学说:我要演讲了,但我觉得我自己现在的说话声音小,你觉得呢? 我:声音正常啊,我听得到。 同学:不对,声音正常是针对于大多数人的,(假设大多数人的听力都能听见的最适声音是40分贝)你怎么证明你的听力和大多数人一样? (我暗想:这话对你也适用) 于是我说:那你想个方法,并根据这个标准执行,就能证明你自己说话声音大小是不是合适了。 ————————————我是分割线———————————— 现征集验证自己声音大小是不是合适的方法> < 要求一:往色盲悖论方向想,尽量能类比。 要求二:最好设计实验,次要设计执行方法,更次一点的就是提供思路了= =
自编决斗问题 世上有三个种族:天使、人类、恶魔,天使拿到圣剑,一定能击败恶魔;恶魔拿到镰刀,一定能击败人类;人类拿到护符,能让其他人的物品对自己无效。除此以外提到的物品跟种族组合无特效。 天使和恶魔都能变身成人类的模样,但是特性跟原来一样,但是天使变身之后只说真话,恶魔变身之后只说假话。 没有宝物的情况下,人类>恶魔>天使>人类(循环克)。 现在你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失忆了,忘了自己是什么种族的(虽然有点假),但是别人看你一眼就知道你是什么种族的。 你的眼前是两个人类甲、乙。你问其中的甲:你知不知道自己的身份?这人答:知道。 突然天降一个天使,乙见了天使拔腿就跑,而甲不动。 这时,天使宣布,甲乙跟你加他自己(丙)要进行决斗。 突然甲提出了一个游戏规则,大家都表示同意: 由你、甲、乙三人中选出俩先互殴,胜利的人,从圣剑、镰刀、护符三样中挑选一样(圣剑、镰刀、护符都足够多= =)。 然后天使跟剩下那人互殴,然后胜者再选宝物,最后两个胜者互殴,剩下一个赢。 此时你突然想起来三段远古的咒文((#`O′)失忆了还能想起来事,你怎么不想起来自己是谁...), 随时都能念这三段咒文,但只有一次机会,这三段咒文分别对应天使人类恶魔三个种族,念了这段咒文之后,如果种族跟你的种族一样,那么你会对同种族的人必胜。 经过刚才的观察和周密的思考,你的选择分以下四步: (1)先跟()互殴:A、甲 B、乙 C、让他俩互殴 (2)挑选():A、圣剑 B、镰刀 C、护符 (3)什么时候念咒文:A、马上 B、第一次互殴之后 C、第二次互殴之后 (4)念什么咒文:A、天使 B、人类 C、恶魔 那么,做什么选择能够胜利呢? (本人也没有特别仔细思考,大家一起探讨~)
询问:这个回答哪里有不适合发表的内容或者字? 解:设购进科技书X本。 630×20%+X=(630+X)×30%, 解:126+X=189+0.3X 0.7X=63 X=90 检:630×20%+90=(630+90)×30%。 购进后总共有书:630+X=630+90=720(本) 答:现在共有科技书和故事书720本。 如上字,请问哪里是不适合发表的内容或者字? 问题链接: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zhidao.baidu.com%2Fquestion%2F751446050297002764.html%3Foldq%3D1%26from%3DcommentTo%23reply-box-1535672925&urlrefer=32405d36ff91a43a6b44674d62f8c9af
大家来做一个炉石低费成长到高费的进化图鉴 比如:3费冲锋的3/1狼骑进化到6费5/2火箭兵 2费的2/3野兽鳄鱼进化到4费的2/7的野兽乌龟 1费的1/2嘲讽闪金镇有两条进化路线: 1、加1费,加一攻,变成2/2的嘲讽霜狼兵 2、(变白)加3费,加六血,变成1/7的嘲讽逗比蘑菇山 还有更多法术:火球→炎爆、魔爆→烈焰风暴 规则:1、同职业才进化,因为会出现专属职业优势于中立的情况,裸上闪金镇的逗比法爷,和有了1/3恶魔的“你为什么要召唤我”的术士说。 2、攻血数值应该越加越高,像塔斯订购的3/5不能到海湾保镖的5/4,而能到竞技场主宰的6/5 3、其他一切属性都相同的时候,可以变费加能力,比如同属中立的阿曼尼和牛头人,差1费,只差一个嘲讽,就可以进化> < 4、暂且不了解白蓝紫橙卡对进化的作用,因此跨稀有度进化要标出......
自创故事分析题——五件宝物 三个勇者来到地狱,击败了地狱领主(不要管过程神马的破东西) ABC三人见到了五件宝物,分别是剑、盾、马、药水和金币。宝物上写着这样的说明。 剑:拿起这把独一无二的剑之后,只要你清醒,你将会无人能敌。如果有人以你为目标进攻,他必失败而被这把剑消灭。 如果有拿起盾的人,你将进攻此人。假如没有这样一个人,你将会永远沉睡。 盾:拿起这个独一无二的盾之后,你将不受任何物理伤害。 如果有拿起金币的人,你必须保护他,因为他只要死亡,你将同时死亡。 马:骑上这匹独一无二的马之后,你将可以立即离开这里。 确保不要有人拿起药水。马会发疯而将你撞向剑。你会死亡而马将安然无恙。 药水:获得这瓶独一无二的药水之后,你将可以对任何一个人使用一次,效果如下: 如果该人进攻,则改为攻击自己。如果该人防守,将被你杀死。 使用了这瓶药水之后,如果有人死亡,则同时你死亡。 金币:持有这枚独一无二的金币之后,你将可以做以下选择: 1、扔出去砸人,金币足够重,能置人于死地。 2、吞下去自杀。 3、用金币交换药水。 4、☆重要:重置之前的所有道具。持有金币的人一生只可使用一次,但是金币仍然保留在其手中。可以用它做其他用途。 ABC三人每人都有一般佩剑。 他们决定先抽签决定顺序,然后按顺序挑选一件宝物。规则是:谁消灭了一个其他的一人,那人的宝物就归谁。 等到每个人都选完了之后才能够采取行动和使用物品。 假如你是先选的人,应该怎样避免死亡,并且拿到手的东西最多呢?
I wanna play a game with you第一弹——玩一个游戏 一楼声明游戏规则:适用生活中基本常识,与常识不符的,或者偏怪知识和想法将会声明。 lz将在括号中写出lz将做的事情和继续游戏的条件。 格式如下: →(要做的事情):→(继续游戏的条件) 此后,直到完成“继续游戏的条件”,一直使用“要做的事情”里面的规则。 正常情况下,继续游戏的条件满足的时候,“要做的事情”里面的规则都取消。
我是小蓝人还是抹大拉?我是该隐 从68块钱刷到19,受不了这机器,上炸弹炸了
【原创】我们发言可能遵从某些逻辑?我们的发言改变还是固守? 假设有以下的公设经过了经验的验证是正确的: 1、观点:我们的发言首先都是代表了自己的意图。(注意是意图而不一定是真实想法)(可经验证明) 2、方法:立论/反驳的方法: 假设一件事情难以被理解,需要解释的过程中,一定遇到了许多概念和许多已推的经验逻辑。在还未介绍足以让大家明白这些经验逻辑是否有效帮助我们立论的前提下,怎样能尽量快地给出自己的论证? 立论: 我们不确定一件事情一定成立,需要证明的时候, 可以先假设成立(接受),然后尽量找反例进行反推(质疑),然后对可能的反例立论。 反驳: 假设一件事情很容易成立,但是我们需要严谨时, 我们不确定一件事情一定不成立,也需要证明的时候, 可以先观察成立的论证,然后运用与其类似的结构尝试推出矛盾。然后对反推质疑。 3、观点:发言应该注重尽量全面的逻辑与尽量明了的立场,以及若可能,自行解释逻辑与立场。至少让听者能有所分析与推测,且这些分析与推测是有合理根据的。 4、发言都需要合理根据,或根据2中的“可能成立”的方法进行研究。 ————————————应用———————————— 其实发出这个问题,是首先有了一个思考:人为什么能对自己的立场“自信”是正确的并带有倾向性?能不能改成“没有立场”呢? 那么 假设没有立场会怎样? (寻找没有立场的不良结果) 假设找到了:没有立场有可能会导致此不良结果,因此“没有立场”若考虑了此不良结果,即不应该在不完全考证的情况下作此改变。 假设没找到:退一步来说,仍旧需要寻找不良结果的可能性 假设找到了不良结果不存在的证明:接受“没有立场是合理的”或至少可能合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LZ暂时还未找到证据证明应该改变。因此暂时选择可能:不改变。但仍然不排除改变是有益的。
【原创】求指正,不定期更新且自行指正:“规律”经验主义 假设以下的规律是成立的: (一)熵增理论: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会向混乱、均一、无序的方向演化。 (二)相对稳定:“存在即合理”“楞次定律”“勒夏特列原理”等所反映的一个同样规律:一个系统总要维持其本来的状态,一旦有改变该状态的条件存在,就要进行减弱。 (三)生物体的趋利避害:生物总要主观或长期演变以趋向于利于自己生存,躲避有害于自己生存。 这三个规律往往能解释为什么人类社会有的事件会长期存在、难以改变,有的事件却会较快消亡。 事实现象: (1)生物体进化,不断向复杂进行演变。 (2)每一人类的制度都适合一定的时间,而且和文化有关,比如国家、政治、法律的存在。 (3)机械自从制造出来以后,只要有能源,就能够源源不断地制造有序的现象。 很明显,我们能看到这几个规律之间是有“冲突”的,它们之间有时在“较劲”。 分析: 根据熵增理论,我们能得出,(1)(2)(3)都是反混乱、反均一的,但是消耗了大量的能量。 根据相对稳定,我们能解释,(1)(2)(3)为什么如此稳定,即使是处于一种高能量的有序状态。 根据生物的趋利避害,我们能解释,为什么(1)是合理的,为什么人会为什么有时(2)中的相对稳定会被人主动打破。 根据熵增理论,我们能得出生物趋利避害在人类根据规则的前提下也是冲突的。换句话说,我们没有遵循熵增,却遵循了趋利避害。如果没有(2),人类可能只会遵循“相对稳定”,但是有了人为规则(2)之后,在个体的层面上,我们能够先遵循“趋利避害”,然后适应了(2)之后,又更能遵循“相对稳定”。 定义: 我们将(2)中的这种人为规则视作广义的”机械“,即:变换遵循的规律以达成长期稳定存在,假设有一定的人为前提或公设,以及其中某一条规律,则可以推及反对另一条规律的结果,而其目的往往是符合再另一条规律。 现象(3)刚好是现实生活中对“机械”性质的一种体现,现实生活机械是利用“相对稳定”,反对“熵增理论”,目的是“生物的趋利避害”。 而在捕食过程中,捕食者毫不犹豫的原因,则是利用“熵增理论”,反对“生物的趋利避害”,目的是“相对稳定”。(因为我吃它是分解它的高度有序,为了我的长久生存,因此我即使考虑到了它的“趋利避害”也需要克服。)(这其实也是一种自我的“生物的趋利避害”,也就更有理由如此。) 在大型机械、生物体长大(或称小联合成大)的过程中,是利用“生物的趋利避害”,反对“熵增理论”,目的是“相对稳定”(较大的不容易改变,较大的更容易趋大利,避大害,能更好地为整体服务,而非均一、混乱) 所谓的“阶级斗争”,或者说我们追求的人性,是利用“生物的趋利避害”,反对“相对稳定”,目的是“熵增理论”。(追求舒服、追求上进、追求平等) 等等等等...... 解答: (1)生命为什么稳定? (2)国家、政治、法律为什么稳定? (3)机械为什么能相对稳定(用一段时间而不坏)? (1)因为生命遵守“生物的趋利避害”,有一种“努力的方向”,就是“利益”,因此能为此克服“相对稳定”的不变和“熵增理论”的均一,努力达成高度有序的、不断变化的生物世界。 (2)其本质都是人为规则。可以看做是一些机械的组合。 先说国家,这反映了一种高度有序。不妨将国家比作生物体,将人民比作细胞,那么为什么细胞能够为了生物体牺牲,而保持了生物体的相对稳定呢? 就是“联合”机械(表层)+“生命稳定”机械(根本)=“国家稳定”机械。 即“相对稳定”和“生物的趋利避害”互补是国家的目的,因此国家至少维持现状,不分解,而继续“趋利避害”。 再说政治,被统治者和统治者与食物和捕食者的关系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可以说,“生命稳定”机械(表层)+“捕食”机械(根本)=“政治稳定”机械。 政治的本质就是维持一个团体对另一个团体的统治与管理的关系,仅仅是手段不同而已。 统治者并非世代统治,被统治者也并非世代被统治,两者有相互转换的时候,因此统治者需要考虑到被统治者和自己的“生命稳定”,才能在此基础上运行“捕食”机械,这样政治才能稳定。 再说法律,法律是一种人为规则的“生命稳定”机械,但是是一种不经过公开推理的机械。一旦有人违反的时候就实施“捕食”机械。 即“捕食”机械(表层)+“生命稳定”机械(根本)=“法律稳定”机械。 与政治不同的是,政治的目的是运行“捕食”机械,而法律的目的是运行“生命稳定”机械。因此政治让“捕食”机械不明显,让“生命稳定”机械明显,而法律则让“捕食”机械残酷化。 此外还有一些规章制度让“生命稳定”机械更加明显之类的。 (3)因为机械往往有能量供应,而能量供应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短时间内,是从某一个其他的机械来的。(暂时不说长期) 这就好比A欠B100,然后就和C借100还给B,和D借100还给C,和B借100还给D,等到找到了100,再解决这个循环。就算没有钱,也能比只欠B而不还坚持的时间长。 这样三个人债主的“耐性”其实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而机械之间的嵌套有时也是这样,即使什么都没有,也能够延长一段时间。这也是“大机械”(即人为规则)容易稳定的原因。 其实这也就是“联合”机械的一种应用。当然,因为“联合”机械,使得人为规则的出现,才让人为规则更加稳定。
讨论几个“规律” 假设以下的规律是成立的: (一)熵增理论: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会向混乱、均一、无序的方向演化。 (二)相对稳定:“存在即合理”“楞次定律”“勒夏特列原理”等所反映的一个同样规律:一个系统总要维持其本来的状态,一旦有改变该状态的条件存在,就要进行减弱。 (三)生物体的趋利避害:生物总要主观或长期演变以趋向于利于自己生存,躲避有害于自己生存。 这三个规律往往能解释为什么人类社会有的事件会长期存在、难以改变,有的事件却会较快消亡。 事实现象: (1)生物体进化,不断向复杂进行演变。 (2)每一人类的制度都适合一定的时间,而且和文化有关,比如国家、政治、法律的存在。 (3)机械自从制造出来以后,只要有能源,就能够源源不断地制造有序的现象。 很明显,我们能看到这几个规律之间是有“冲突”的,它们之间有时在“较劲”。 分析: 根据熵增理论,我们能得出,(1)(2)(3)都是反混乱、反均一的,但是消耗了大量的能量。 根据相对稳定,我们能解释,(1)(2)(3)为什么如此稳定,即使是处于一种高能量的有序状态。 根据生物的趋利避害,我们能解释,为什么(1)是合理的,为什么人会为什么有时(2)中的相对稳定会被人主动打破。 根据熵增理论,我们能得出生物趋利避害在人类根据规则的前提下也是冲突的。换句话说,我们没有遵循熵增,却遵循了趋利避害。如果没有(2),人类可能只会遵循“相对稳定”,但是有了人为规则(2)之后,在个体的层面上,我们能够先遵循“趋利避害”,然后适应了(2)之后,又更能遵循“相对稳定”。 定义: 我们将(2)中的这种人为规则视作广义的”机械“,即:变换遵循的规律以达成长期稳定存在,假设有一定的人为前提或公设,以及其中某一条规律,则可以推及反对另一条规律的结果,而其目的往往是符合再另一条规律。 现象(3)刚好是现实生活中对“机械”性质的一种体现,现实生活机械是利用“相对稳定”,反对“熵增理论”,目的是“生物的趋利避害”。 而在捕食过程中,捕食者毫不犹豫的原因,则是利用“熵增理论”,反对“生物的趋利避害”,目的是“相对稳定”。(因为我吃它是分解它的高度有序,为了我的长久生存,因此我即使考虑到了它的“趋利避害”也需要克服。)(这其实也是一种自我的“生物的趋利避害”,也就更有理由如此。) 在大型机械、生物体长大(或称小联合成大)的过程中,是利用“生物的趋利避害”,反对“熵增理论”,目的是“相对稳定”(较大的不容易改变,较大的更容易趋大利,避大害,能更好地为整体服务,而非均一、混乱) 所谓的“阶级斗争”,或者说我们追求的人性,是利用“生物的趋利避害”,反对“相对稳定”,目的是“熵增理论”。(追求舒服、追求上进、追求平等) 等等等等...... 解答: (1)生命为什么稳定? (2)国家、政治、法律为什么稳定? (3)机械为什么能相对稳定(用一段时间而不坏)? (1)因为生命遵守“生物的趋利避害”,有一种“努力的方向”,就是“利益”,因此能为此克服“相对稳定”的不变和“熵增理论”的均一,努力达成高度有序的、不断变化的生物世界。 (2)其本质都是人为规则。可以看做是一些机械的组合。 先说国家,这反映了一种高度有序。不妨将国家比作生物体,将人民比作细胞,那么为什么细胞能够为了生物体牺牲,而保持了生物体的相对稳定呢? 就是“联合”机械(表层)+“生命稳定”机械(根本)=“国家稳定”机械。 即“相对稳定”和“生物的趋利避害”互补是国家的目的,因此国家至少维持现状,不分解,而继续“趋利避害”。 再说政治,被统治者和统治者与食物和捕食者的关系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可以说,“生命稳定”机械(表层)+“捕食”机械(根本)=“政治稳定”机械。 政治的本质就是维持一个团体对另一个团体的统治与管理的关系,仅仅是手段不同而已。 统治者并非世代统治,被统治者也并非世代被统治,两者有相互转换的时候,因此统治者需要考虑到被统治者和自己的“生命稳定”,才能在此基础上运行“捕食”机械,这样政治才能稳定。 再说法律,法律是一种人为规则的“生命稳定”机械,但是是一种不经过公开推理的机械。一旦有人违反的时候就实施“捕食”机械。 即“捕食”机械(表层)+“生命稳定”机械(根本)=“法律稳定”机械。 与政治不同的是,政治的目的是运行“捕食”机械,而法律的目的是运行“生命稳定”机械。因此政治让“捕食”机械不明显,让“生命稳定”机械明显,而法律则让“捕食”机械残酷化。 此外还有一些规章制度让“生命稳定”机械更加明显之类的。 (3)因为机械往往有能量供应,而能量供应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短时间内,是从某一个其他的机械来的。(暂时不说长期) 这就好比A欠B100,然后就和C借100还给B,和D借100还给C,和B借100还给D,等到找到了100,再解决这个循环。就算没有钱,也能比只欠B而不还坚持的时间长。 这样三个人债主的“耐性”其实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而机械之间的嵌套有时也是这样,即使什么都没有,也能够延长一段时间。这也是“大机械”(即人为规则)容易稳定的原因。 其实这也就是“联合”机械的一种应用。当然,因为“联合”机械,使得人为规则的出现,才让人为规则更加稳定。
波波基肿么玩? 求教~
【拍手游戏】元素进击 基础攒技能: 【阴】【阳】两种。 【阴气波】:消耗一个阴。伤害1. 【阳气波】:消耗一个阳。伤害1. 【暗波】:消耗两个阴。伤害2. 【光波】:消耗两个阳。伤害2. 【圣剑】:消耗两个阳。此后的【阳气波】可击败【阴气波】,【光波】可击败【暗波】。 【圣盾】:消耗三个阳。此后【阳气波】对你无效。 【魔剑】:消耗两个阴。此后的【阴气波】可击败【阳气波】,【暗波】可击败【光波】。 【魔盾】:消耗三个阴。此后【阴气波】对你无效。 【火波】:消耗两个阳一个阴。伤害2. 【水波】:消耗两个阴一个阳。伤害2. 【火盾】:消耗一个阳。反弹除了【火波】以外的波。防御【火波】。无法防御【水波】。 【水盾】:消耗一个阴。反弹除了【水波】以外的波。防御【水波】。无法防御【火波】。 (上面都是对称的) 【防御】:消耗0.伤害-2(能防御伤害1和2) 【邪气波】:消耗三个阴。普通防御无法防御。对有【剑】者不能使用。 【正气波】:消耗三个阳。相当于【阳气波】。若被防御,破坏该玩家的装备。 【咆哮】:消耗X个阳,X为场上的人数。对使用【阴】类型技能的玩家发射【阳气波】。 【剧毒】:消耗两个阴。对场上没有装备的一名玩家使用。该玩家不能防御,直到拥有装备。
lgfx讲命题:“蚂蚁是黑的”和“蚂蚁是黑虫”的区别(宾语系列) 前提条件一:“虫”属于“生物”。前提条件二:(不知道“蚂蚁”是不是属于“生物”。)尽管这个前提很傻,但是我们为了“较真”还是勉强接受吧= = 第一句:想表述的是:蚂蚁有黑色的性质。 第二句:想表述的是:蚂蚁是一种虫,还是虫之中具有黑色性质的。 两句的区别就在于:第二句之中有一种“包含”的关系,而第一句显然没有。 此外,为了更加凸显知道了“蚂蚁”属于“虫”的重要性,如果我们知道了前提条件一,那么 从第二句能推出:蚂蚁是生物,而从第一句就推不出:蚂蚁是生物。 这就是宾语的作用之一:表述一种“包含”的关系。
悖论地狱第二弹(循环恐惧症慎入) 欺诈恶魔是邪恶势力之中最臭名昭著的一个,他所说的所做的都不是真相,或者说,他最喜欢的是矛盾和欺骗。 他常常哭丧着脸,“戏弄”他的受害者,当然,大家都知道他以此为乐,只不过他故意做出相反的事情来。 有一天,欺诈恶魔找到了地狱领主。 他说:“如果你把你的能力给我,我会跟你玩一个游戏。” 地狱领主非常烦他,因为他也知道欺诈恶魔的阴险,于是他非常不爽地把欺诈恶魔扔进了地狱里。 但是欺诈恶魔行动更快,他先把地狱领主关进了自己的空间里,在这里噩梦中也不会醒来,更关键的一点是,如果地狱领主对欺诈恶魔使用技能,他自己也会受到该技能的效果。 于是它们两个一起进入了悖论地狱。 在地狱里,欺诈恶魔说:如果你能让我永远呆在地狱里的话,我就能让你醒来并且离开我的空间,但是如果你不能的话,我会永远把你困在这里,偷走你的技能,并且再也不来找你。 地狱领主想:只要我能够用浅层控制深层的那个原理就能让他永远也出不来了。 但是他想,欺诈恶魔可能会有什么小把戏:欺诈恶魔可以让时光倒流,让自己回到较早的时间。(参见地穴编织者的技能)这样就能轻松逃脱了。 于是他要求欺诈恶魔不得使用这类的技能,欺诈恶魔哭丧着脸说:这可不行。 这种表述也就等同于他坏笑着同意了。地狱领主恼怒地想。 于是地狱领主开始了自己的计划,不过...... 他还是中计了。他无法让欺诈恶魔永远呆在地狱里。 看出什么问题来了吗?
举一个些有趣的学校事例:(文玩输的节奏) 这件事情发生有一段时间了,出一道题来给大家分析分析: 【跟文科老师玩逻辑?认真你就输了!!!】系列! 事例1: 有一天,我们的语文老师留了200字的文章作业。 我们有些常年不写语文作业的人让语文老师深恶痛绝。 然后当天晚上,我突然一个智障,写了400字。 然后...... 第二天早上,老师问:谁不想写那200字?请举手! 我机智地举起了手! 然后老师不明觉厉地把我臭骂了一顿,然后我作死地拿出了昨天超额完成的400字。 我的逻辑:我写了200字,然后还超额写成了400字,可是,我就是不想写! 老师的逻辑:不写可能是不想写,不想写就不写。所以不想写=没有写。 ———————————————————————— 请分析一下老师的逻辑和本人的逻辑冲突在何处,或者有哪些“故意”不是正常思维的点。 事例2: 有一天,英语课。某同学站起来讲完型题。 学霸说:老师,我这道题错了。 老师说:好吧。请坐。 过了一会儿...... 老师说:LZ,你来讲这道题。 我说:老师,我这道题错了。 然后...... 正在老师决定放弃的时候,我机智地一笑: 老师,但是我会了! 英语老师:。。。。。。 然后我把那道题给讲了= = ———————————————————————— 请分析LZ的逻辑和老师的逻辑冲突在何处,或者有哪些“故意”不是正常思维的点。 事例3: 有一天,政治课,政治老师说:从我们的角度看,A政客的做法是无碍的。可是某国家却认为:A政客的做法是有损该国利益的,因此,该政客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然后...... LZ和基友在下面对曰:从该国的角度看,A政客的做法是不合适的,可是我们却认为:A政客的做法是无碍的,因此,我们的分析是错的! 然后政治老师无语= = ———————————————————————— 请分析政治老师和我们各用了什么奇葩的谬误。。。 事例4: 某同学跟语文老师找茬,别人都交了的作业该同学迟迟不交。 语文老师说:如果明天,你不交作业,那么以后,我就不看你的作业了! 然后该同学当天写完了作业,结果就是故意不交。 语文老师说:以后你的作业,我发给你,但是我不会再看了! 该同学作死之后,仍然说:我认为,能说出“如果明天,你不交,那么以后,我就不看你的作业了!”的老师是荒谬的,因此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证明语文老师的荒谬。 ———————————————————————— 请分析语文老师的逻辑与该同学的逻辑,试问:该同学的行为合理之处?不合理之处?
【原创】讨论:性质(属性)是什么? 我们总在讨论物质、精神等各种概念的性质,但是就算逛了各大百科,也好像没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举例:爱情有排他性,好感不排他。 “排他性”表述了爱情的“排他”的特点(属性)。 苹果是红的。 苹果的颜色有“红”的特点(属性),(虽然说苹果是红色的,但是“红”是描述苹果颜色的,苹果颜色才是间接描述苹果的) 我们命名了这么多性质/属性,但是我们能不能用基本的一些性质的组合,或者建立一个性质的词典之类的,来表述世上事物的各种属性呢? 比如,从上面“苹果”的例子,能不能说,性质只属于它描述的最接近的“一层”? 因为如果苹果是红色的,那么我们能说:苹果树上有红色、花园里有红色、XX城市有红色......一直到宇宙里有红色,很明显,这样的描述几乎没有意义了。所以,红色只是描述“苹果的颜色”的。(如果要说是描述“反射的光的波长”的一种性质,很明显不是很直观。我们创建“红”这个词的目的并不是形容反射的光的波长,所以可以排除:学科范畴的描述也不符合。) 因此任何描述都仅仅局限于对某一个事物的某一个属性(颜色、形状、气味)的某一个方面(红或绿?圆或扁?甜或酸?)进行约束。 求破,求炒热,啦啦啦~
新人捅文短篇:女神怀了我的孩子 占坑> <
自编杀人游戏推理! 在一次杀人游戏中,有以下职业: 杀手两个、侦探一个、幽灵一个、先知两个、精神分裂两个。 侦探的目标:公开的时候说出谁是纯杀手,然后就胜利。 杀手的目标:杀光除了侦探以外的所有人。 幽灵的目标:帮助侦探 先知的目标:帮助侦探 精神分裂:随着本次分裂的角色进行行动。可能分裂成先知形态或者杀手形态。 行动如下: 游戏开始。 第一天,大家互相见面。一共有ABCDEFG七人,你是A,是侦探。 屋里有七个人。 这时,B说自己是杀手,C说自己是先知,D说自己是精神分裂。 然后B和D要打起来,被阻止。 你进入了问询室,眼前的人是C,他告诉你: ———————————————— 有四个房间:分别是:公开房间、避难所、问询室、神秘房间。 一开始,所有人来到公开房间。每个人在公开房间只能说一句话。幽灵不说话。除了先知以外,所有人都不可见幽灵。也就是说,其实有A~H八人。 然后,有一部分人来到避难所,另一部分人来到问询室。幽灵进入神秘房间。 只有先知能选择进入三种房间,除了侦探以外其余的人都只能选择进入避难所或者问询室。 避难所只有两个名额,但是在避难所中不能和任何人交流一直到今天结束。 问询室之中,任何人都只能进入一个房间,并且与其他人两两配对。 在问询室之中,杀手可以暗下黑手,但是无法杀侦探。此外的人可以互相通信息(也可以是假信息)。 两个人可能会互杀,比如精神分裂和杀手,此时杀手会杀死精神分裂(因为人家是专业的)。 精神分裂可能会杀死其他精神分裂或者先知。两个杀手形态精神分裂互杀同时死亡。 先知可以选择进入神秘房间,和幽灵进行交流。幽灵对于其他人来说不可见。(注意幽灵不是死了的人,也不知道问询室中发生了什么) 然后大家回到公共房间。之后进入下一天。 ———————————————— 此外,C告诉你,他明天要去找幽灵辨识。 第二天,D没有出现,大家怀疑B。 侦探来到问询室,遇到F。F告诉侦探,他确保B不是杀手。 第三天,D已挂,E没有出现。大家开始担惊受怕。这时,C公开说,侦探是A。而且他说,自己是唯一的纯先知。 此时,侦探进行推理。 C的话比较可信。C认为自己是唯一的纯先知,只能有一种可能:幽灵H知道了所有来过的先知和精神分裂,而且告诉了C,但是C去的时候没有任何先知来。 第一次挂掉一人,第二次挂掉两人,一共两位先知,说明这三位有一位是先知。剩下两位应该是精神病患者。那么,B和F就显然是杀手。 而且,能够同时挂掉两人的,估计只有两种可能:精神(被杀手)/精神(被精神)先知(被杀手)/先知(被精神),而既然C已经知道,那么,两次应该是一次精神一次先知。 假设D的话可信,那么E是先知。 F和B如果是一方的,就可能说谎,然后确定F是精神分裂杀手状态或者杀手。B是杀手。 如果F和B不是一方的,就有可能F说真话...... 请大家继续推理!!!
讨论外表和内在的矛盾 今天吃饭的时候突然想到,如果说从吃到消化算作一种分解,那么这种分解是一种由物理宏观外形到化学分子的微观重新组合的由外而内的过程。 每一种“分解”,都是像这样“由外而内”的么? (好像化学学过,混乱程度增大才能自发进行吧。) 那么,生命维持这种高度有序,是一种需要花费大量能量的事情。 比如生物的外表,将我们的消化道之类的东西都放在里面,能否理解成,我们外在希望完整和保留,但是本质仍然需要分解? 我们集体也同样,明明在宣传很多外在的东西要建立,或者要保留,却有一些本质无可避免的“分解”的宇宙规律的东西无法违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呢? 比如单个蚂蚁,服务于整个蚂蚁群体,可是整个蚂蚁群体的目标是维持生存,对于自身的单个蚂蚁都可以采取牺牲之类的方式换取整个群体的生存。那么既然这样,为什么蚂蚁的蚁后正像群体的一个器官一样?(一般器官都是不注重外表,而注重高效地工作的) 蚂蚁群体的蚁后只能把自己变成“器官”一类的东西,而其他的蚂蚁则负责保护蚁后,可是却有着相对符合审美的外表构造(犹如皮肤)。 那么我们追求的,到底是“皮肤”一类的东西,还是“器官”一类的东西呢? 为什么我们眼中的“美”要牺牲自己保护“器官”呢?我们却想反其道而行之,把光鲜的外表维护住。那么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 其实生物对美的保护,是体现在将其置于“危险”之中的。越是有用的东西,可能往往不注重外表,而它们的不注重外表,才维持了外表。因为它们有用,因此,也无可避免地遵循宇宙的“熵增”(就是分解)规律,得以保持,因而降低了保护系统的成本,也变相地保护了外在。 有时美的东西容易丧失,但是: 与其违背规律地保护,不如遵从规律来的长久; 与其让其占据被保护的最重要位置,不如让能够维持它的“器官”占据来的长久; 与其让其单单无用地负责装饰,不如让其也变相参与竞争,参与整体的被利用来的长久。 以上三条,虽然逐步让外表丧失了最原本的美,但是其实却是用其换取了时间,换得了更加长久。 其实到后来,美也成为了器官,因为没有生物单凭纯粹的器官的功能存活。在群体生活之中,更加体现出美的重要来。有美的外表,是一种利于长久生存的决策。
新人报道 捅入,欢迎各大神抢沙发,额......
开一文坑:理科生的奇幻画板 本文讲述的是一个长长的小故事
探讨:外祖母悖论 外祖母悖论:如果一个人真的“返回过去”,并且在其外祖母怀他母亲之前就杀死了自己的外祖母,那么这个跨时间旅行者本人还会不会存在呢?这个问题很明显,如果没有你的外祖母就没有你的母亲,如果没有你的母亲也就没有你,如果没有你,你怎么“返回过去”,并且在其外祖母怀他母亲之前就杀死了自己的外祖母。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aike.baidu.com%2Fview%2F440739.htm%3Ffr%3Dwordsearch&urlrefer=ce2dc1cabd8dac89342f3a32b5e6772a
小斗士怀旧版发一帖!
发个投票,然后打算根据结果发个帖,讨论下~
为什么规则很稳定? 假设在一个区域里有一群聪明的生物,他们每天都要去A地去花费3个金币做类似于祭祀的事情,然后就能得到2个金币的奖赏。 突然有一个生物说,我可以不进行祭祀,因为我突然发现,自己不进行祭祀也可以生存。 然后其他的生物说,你的逻辑不对,大家都进行祭祀,你不进行祭祀,对于大家来说难道不是吃亏了么?为什么不考虑别人呢? 那个生物说:如果我有很多金币,我花费1个金币,抵制祭祀怎么样? 其他生物说:不合适,你不能这样做,因为我们不接受。 该生物说:我能够接受,而且你们也说不出来祭祀与不祭祀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那么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进行祭祀呢? 其他生物说:那为什么一定不进行祭祀呢? 生物说:我认为祭祀本身就不是需要存在的,我认为自己这样岂不是赚了,换过来说,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岂不是省了去A地? 其他生物认为这个生物还是没有足够的理由说明一定不去祭祀。 但那个生物认为不进行祭祀本质上没有任何损失。当然他也说不出来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只是自己特别地愿意不祭祀而已。 ———————————————————— 如果一个规则已经被接受了,尽管有一定的成本,该规则还是容易被大家所继续。 换过来说,很多政治、文化习俗也是类似的。究其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我个人认为可能是“改变习惯需要成本”,尽管维持习惯或养成习惯也都需要成本。 ———————————————————— 那么如果你是那个不想祭祀的生物,或者是支持祭祀的生物,你怎样说服对方,让自己的主张得以实现呢?
如何能够让甲获胜? 甲乙丙三个人是好朋友,都属于发信专家,每封信都力求精辟,不愿多发一封。这天,甲发现自己已经发了99封信了。他刚好知道乙已经发了100封,丙已经发了101封。 甲突然想到有一个游戏要乙和丙来玩,就是告诉他们每个人,在十天后在市中心公园见面,并且如实地报上自己已经发了多少封信,发信最少的人就是赢家。甲现在知道自己如果就这么统计的话,一定是赢家了。 但是问题就是,如果甲要告诉乙和丙这个游戏怎么玩的话,那每个人都需要发一封信啦,那这样的话,这两封也要算进来,赢家肯定不会是自己了。 甲怎样才能够赢的自己想出来的这个本来能赢的游戏呢?
小学怀旧版本 进来看喽
自编波波攒 求关注波波攒见3L
几个小时候的游戏+自创小游戏 一楼度娘
“还不算早”到底算不算早? 有一天跟哥们讨论现在的孩子做一些猥琐的事儿变得真是越来越早了, 然后他说,这不算早,还不算早。然后就列出了他小时候一堆猥琐的事(这不是重点) 后来我想了一下,这不算早好像是“不早”的意思,而还不算早却是肯定了“早”的意思, 明明两个都是“不算早”,为什么得出了一“早”一“晚”相反的意思了额?
表达的目的是什么? 一篇文章写出来是为了给人看的,还是仅仅为了写出来而写出来? 用陈述类比一下,看看能不能抛砖引玉额: 陈述往往是表达了一个人的观点,仅仅如此。 比如:C有一天被老师叫去了办公室。 A与B交谈,被D听见,A认为“C被老师表扬了”是正确的,同时认为B对“C刚刚被老师批评了”的,但是他考虑到了D的接受能力可能有限,于是故意将片面的正解或错误解告诉B,而B也不一定真正理解A的意思。 我认为,D有可能有以下几种可能是合理的分析: 1、B不知道“C确实是被老师给批评了”的,而A确实看到了这一点并认为C没有被批评。 2、A认为B是不正确的,但是A自己却不知道B是故意说“C是被老师批评了”的,即A错误理解了B讲话的目的。 3、A认识到了B的故意语言,因此其实A是想让自己(D)听“C是被老师表扬了”的话,而可能C既不是被表扬也不是被批评,AB之间的对话其实并不是为了C而是为了D进行的。 如果硬性要求D对AB的谁是谁非做出判断,而D的判断是“A这样说是正确的”,那么我们也不知D是分析1还是分析3,于是我们也不能通过D推出A是否达到了其表达的目的。 因此我认为,交流(是交流不是辩论之类的)的目的不是为了故意挑出对方逻辑、意见方面的不全面或错误,而是为了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意图等信息。 不知道这个逻辑有没有问题,请各位指出其中的各种问题以完善逻辑=额= 最后还是回到最上边的问题......
大家来填啊啊啊啊啊 如下: 工蚁:HP75,ATK25 兵蚁:HP75,ATK50 臭虫:HP100,ATK15 剧毒虫:HP?,ATK?(喷)ATK?(持续) 小型甲虫:HP150,ATK? 中型甲虫:HP?,ATK?(冲锋)ATK?(一般) 钳形甲虫:HP?ATK30*2 水甲虫:HP?ATK? 大水甲虫:HP?ATK? 毛虫:HP375,ATK?(地)ATK?(空) 大毛虫:HP?,ATK?(地)ATK?(空) 蜜蜂:HP?,ATK?(蛰)ATK?(炸) 野生黄蜂:HP?,ATK? 胡蜂:HP?,ATK? 轰炸机:HP?,ATK125 自杀虫:HP?(几乎可忽略吧)ATK(最后一关甲虫老大能测,不是无限) 甲虫英雄:HP?,ATK? 剧毒英雄:HP300,ATK?(远)ATK?(远持续)ATK?(近)ATK?(近持续) 胡蜂英雄:HP?,ATK?(假设空地相同,这样就全能填了)
个人爱好;玩会声会影和ps 个人爱好;玩会声会影和ps,请高手指点,如何配置?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