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挽歌颂吾名▫
汝之挽歌颂吾名
关注数: 583
粉丝数: 878
发帖数: 49,083
关注贴吧数: 274
航展上看到新机枪动图的分析 1:中口径通机在枪管安装完成后用手依然可以使其前后晃动。这应是后座缓冲的一种方法,但是普遍认为这种方式在单发精度上属于消极影响,但在连发可控性上是积极影响。 2:可以看出7.62机枪将枪管完全安装到位后留给机匣的后方长度是很小的,所以可能瞄具是直接安装在压弹盖子上的,是类似于PKM的双程进弹结构的可能性就比较高。 3:斜面的上下护木结构看起来很帅。枪管看起来很粗重,但据说总重量低于PKM。更换步骤看起来也不繁琐。 4:5.8机枪完全赞,链匣双供但不能同时安装(弹链袋和弹匣位置冲突)。据说重量和81班机相当。 5:总体来说,特色减少了,潮流追赶了,只有重量方面是全世界登峰造极的。
虽然说六爷万古长青吧…… 轰炸机只不过是把弹药运送到预定地点而已,这点我明白。 但我不明白的是轰炸机明明是以航程载荷为核心指标的,对于可以有效调整高速阻力、低速升力矛盾的部件……前缘襟翼,为什么始终不见装上去?
J20在航展表现的机动性 当年旱地拔葱很震撼,因为那很明显就是在说“发动机没毛病”,而且当时我甚至都没看到加力的火光。 不过这次这个,带爬升的我不好评判,水平方向的机动我掐了个表,差不多也是180°/7秒左右。 和31001 表现出来的数值很接近。而且这两个都 没开加力。 八一队的J10A 无论是回转半径还是角速度,都略胜这两个一筹。虽然J10A可能确实不如J20亮眼但掐表的结果就是这样。当然考虑到大家都没开加力,这个数值估计可能不取决于战机性能而取决于飞行员对安全速度和G力的把握尺度。
体育中考算120分了 我大钢苏的政策,明年开始。 我家小子一个胖一个瘦,胖的怕跑不动,瘦的怕力量相关的不太行。虽然离中考还有好久,但是这个怎么练啊?
合成淀粉不要只当成粮食工厂啊 粮食这件事嘛毕竟还有氨基酸维生素要解决,人工光源立体种植成本是不是更低且两说,至少技术线好攀一些。 可是另一件事大家想过没,就是依赖无论是裂变还是聚变获得了饱和能源,然后用电力电解获得氢气替代天然气。但是唯独液态燃料这一点始终没法很简易地从电力转变而来。可如果淀粉能够直接抽取CO2合成的话,从淀粉到乙醇那不是小儿科吗? 得,也别氢能了,现有内燃机刷刷程序改烧乙醇吧……
一开始没想到,如果靠电力能合成淀粉的话…… 淀粉转糖转脂肪,是不是最后也可以形成液态燃料?或者更简单一些,淀粉直接转乙醇? 一直觉得新能源里面就只有液态燃料这一环是最难的点。核电设施解决电力,从电力电解水产生氢气,大多数工业所需的能源都能满足,但是这个液态燃料以前一直搞不出来吧?
刚大木主角有LYB类型的嘛? 就是那种能够从一开始就规划好战局的类型。 这种人物不少,比如说克队 雷 夏亚 但好像从来混不上主角? 主角里面最接近的可能算丛云劾?
自研重型武直的几个想法 卡52没炮塔,不代表共轴双桨不行。总体外廓小这个优点要承认,我们自己设计的话,可以借鉴优点,用其他方法弥补缺点。 按照涡轴10 1600KW 的体量来讲,我们可以据此制造的武直可以比阿帕奇大一点,比卡52小一点。 座舱布局:串列,但不用阶梯。这样在视野上固然不如阶梯式,但是高度方面也确实能减小。后座的前方视野受限不假,可是眼镜蛇阿帕奇都是这么过来的,粗略瞄准前座飞行员可以靠头盔,精细瞄准后座还是要靠下显。 解决共轴双桨高度困局的方法: A:伸缩式桨轴。上面一层旋翼在不转动的时候可以向下缩入机身中,减小两层旋翼的高差。 B:可缩阳入腹的炮塔。其实照着卡52机身中部的体积来讲,这是办得到的吧? 电子设备:告警,干扰 是必不可少的。雷达够进行地形规避就行(卡52的雷达高配过头了)。但是数据链要有,友军之间的信息交流要顺畅。 武器: 这是重点。我刚刚说到那个机炮设计,大家就该知道我还是很看重机炮的。因为机炮是武直上反应速度最快的武器,飞行员一扭头,按钮一按瞅哪哪炸。我们对重武直的需求并不是支援支援地面部队就行了,而是要配合运输直升机能够完成一场机降强攻战役(玩过RA3的应该能理解“双刃流”)。在这种定位之下,直升机不但需要摧毁较大的车辆和固定设施目标,也需要对散兵进行有效率的清扫。具有较大射界的机炮无疑是优先之选。 短翼吊挂的武器呢,蓝箭,90航箭(带有简易激光制导的话在攻击轻甲车辆方面效率很好)。但是在目前的基础上,蓝箭要扩充导引头样式。除了目前的激光型,最好还有反辐射型。 装甲:按照阿帕奇的标准即可。
法澳潜艇订单谜团 1:袋鼠手法似曾相识。废掉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不就是这种手法? 2:米帝手法亦似曾相识。米帝自己是不造常潜的,之前曾经和基德级一起应给4V的潜艇,现在无限期跳票。 3:基于以上判断,这些潜艇其实米帝是拿不出来的。但是船厂有可能存在的订单,就会些微提高点股价。 4:澳洲的潜艇订单,这不是头一次跳票。髪国之前的提供者是鬼子,提供苍龙级。问题是这五六年过去了,一艘都没交付出来。所以前一个吃亏的就是本子,但是本子底子厚,就算不给澳洲交付他们自己也吃得下这些苍龙,不会像髪国这么气急败坏。 5:澳洲内部,想法估计是一艇5吃,回扣拿饱。米国内部,想法可能是CIA钓鱼,手持把柄操控澳洲。同时重创髪国军备制造能力。 6:这份订单髪国当真了就是拿衣服。不过也有可能马卡龙心知肚明,但也跟米国一样有拉股价的打算。看来是抛售时机不对,被卖了。 7:髪国找补,可以试试退出瓦森纳条约(对中国出口技术),然后把已经投料的潜艇造个位数出来卖给印尼。
可以对髪国澳洲米国的事情做点什么 可以鼓励髪国退出瓦森纳条约。 比如说,光刻机什么的,让髪国帮我们倒腾点应急的。 能不能直接从髪国购买多少好东西且另说,但是至少给这个科技限制条约撕开一个缺口,其它国家好从善如流不是? 髪国呢,民用方面哪些技术值得买不是很清楚,但是我们作为新兴工业国,在发展过程中对一些小的、不主要的技术领域肯定是有缺漏的。 比如说,军用方面,岷山如今杳无音信,AI222-25遭遇乌克兰风云嬗变。如果能用奥杜尔(比较新的子型号)应急一下,那就至少能让L15的性能发挥上不小一个台阶对吧?
营销话术:制造你不存在的需求 1:没有重型武直? 假如说,座舱排列没有特殊要求,机炮没有特殊要求,只要有足够多的挂架就行,那我们的重型武直可是不少。卡52本质上和下面的玩意儿没什么区别。 2:机位少? 作为全球最大的制成品出口商,我们稍微动员动员民船,只铺一层集装箱(集装箱层装油料弹药),可以保证供全军的直升机起降。 3:海军专用? 鱼雷呢?声呐呢?当然,如果是买给052,054, 055使用,没啥意见。 4:情况紧急,产能不足。 嗯,上次买苏35也是这么说的,这大的药来了没?而且说到底海峡的局势主动权在我们手上,准备不足,继续准备;或者换句话说,在明知计划节点如此的情况下还关键装备准备不足,那么装备部恐怕要被问责的。 5:直10太轻。 直10最新改版上了两台1600KW(俄系重武直也不过1640KW),如果放弃高原指标,它完全可以和米28一样重型。 6:故意忽视专用武直布置特征的实用性。 全世界,包括俄国和我国在内,都在拼命把专用武直做成串列双座乃至于阶梯式双座,但是我们这里的卡52推销员就觉得这些都是木大木大的瞎折腾。包括俄国在内的各国专用武直,除了体型太小吼不住后座的,都在努力往上面加可以旋转瞄准的机炮,唯有我们的卡52推销员们认为航向机炮很足够了。 7:夸大重型武直的优势 如果武直必须是重型,那么我们根本就不会有直19,而是会在直8平台上开发武直。军队没有对装备部提过这种要求,装备部没有对厂商提过这种要求,那么能不能说说,为什么到了现在,忽然就出现了这种需求? “定向点招”啊?很难让人不瞎想呢?
专用武直串列双座是不是瞎折腾? 现在全世界专用武直有不少款式了,其中绝…大多数都采用串列双座。甚至于其中不少款式原本是运输直升机,刻意改装的串列(米24,眼镜蛇,直19) 这些全都是瞎折腾吗? 可以旋转的机炮,米24没有是因为早期型不完善,进化到米35还是有;直19和忍者没有是因为实在太小。再接下来就是卡50 52没有。其它的都有。大家不妨猜猜是因为机炮没用,还是卡52为了全机不超高忍痛放弃? 如果并列双座,没有旋转机炮 也可以叫做武直的话,那么我们重型武直多的很。米17带6个挂架的土味玩法军报上倒也没少见对吧?光电球就更不用担心了,无人机都用的起,何况重型武直? 俄国卖东西赚钱,他们怎么说都无可厚非;国内媒体也是靠广告费恰饭的;但是到底什么才能叫做武装直升机,军队要有数,军迷(尤其是资深军迷)也要有数。卡50/52在毛子自己陆军那里就是米28手下败将,现在拿来给我们就吹出花儿来?阿三都没这么好忽悠你信不? 上次的苏35,学到啥有用的了没?好几年过去了,拿了几个金头盔?
系统说说卡52的问题所在 卡莫夫直升机以共轴双桨为核心特征。在空间狭小的驱逐舰护卫舰上,共轴双桨是无奈之选。但千万别以为它没有代价。 以高中知识就可以理解,冲量与速度成正比,但是动能是和速度平方成正比的。共轴双桨,由旋翼产生的气流速度更高,流量更小,那么相同冲量之下的动能就更高,换句话说,更费油不说,也更费功率。同样功率的两台发动机,用于大单桨,产生的升力更大。 当然了,优点也不是没有,飞行速度更快了。 而且作为武直来讲,机炮的射界绝对是个重要指标。转塔机炮在对付人员和无甲车辆方面具有很高的性价比。联动头盔,瞅哪哪炸,这是很重要的战斗力组成部分。而卡52恰恰在这方面很糟糕。我们抛开价格不说,对于藏身高楼山洞之类的步兵来说,等你慢吞吞转过机身瞄准,可能人家毒刺都已经发射出来然后躲回去了。 所以我觉得买卡52是个烂主意。我不反对买东西,但是买东西要买好东西,要买值得买的东西。就重型武直而言,米28N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关于下一代RTS游戏的两个想法 模型精美,剧情感人,这是一贯要求。提一下就好不多说。我这里说一些以前没有的特性。 1:地图的立体化。比如说,星球的球体地图,多层轨道的差速空战,星际造物的诸如戴森环 地图。还有一些异状地形比如莫比乌斯环,克莱因瓶,以及最最基础的,多层建筑室内战。目前这些功能是在平面地图分块的构架下完成的,但是层间没有互动,感觉是一大缺憾。 2:语音输入,AI副官,多平台客户端。目前很显然手游比PC游戏更加火爆。但是RTS游戏受制于输入方法的繁杂,在占领手机方面有所不足。故而除了双手以外,能够想到的对游戏进行指令输入的就只有语音了。但是语音输入是需要AI辅助的,精确性也不是非常强,故而这个AI不仅要理解意图还要有将操控细化的功能。因这个功能而产生的一些平衡性问题也需要在数据上得以再平衡。
【20210911 原創作品】随缘创作更新 《大觉寺》 注:本作品是《流浪舰队》同人作品。对世界观不了解的请参考原著。 身后是银河系,前方是大麦哲伦星云,身边是无边虚空。这里是山海号战星,进步联盟的旗舰。目前正在逃离银河系,躲避着银河的新任管理者,阿列夫集团。目前是七百年计划航程的第四百二十六年。 离开地球已经五千多年了,这个舰队早已全都是唯物主义者,连同抱着人类大腿的三个智慧种族也同样没有宗教氛围。 但这个寺庙就是出现在这里,并且把持着人类文明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进化仪式。这个机构的名称一改通常直观易懂的表达方式,而直接就被称作大觉寺,甚至早于它真正被建设为寺庙的模样。 放在佛龛上的是,各种各样的镜子。 第一面是普通的平面镜。然后是让人变大或者变小的,变瘦高或者矮胖的哈哈镜。 透过衣衫看得到自己体型的热成像镜。 看得到更里面肉包筋缠 的 超声镜。 看得到骨骼的 核磁镜。 这个镜子的边框有按钮,似乎具有各式各样的滤镜功能。 金属的风铃挂在摆风出口,轻轻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反而显得更加静谧。故而虽然排着长队,倒也并不让人急躁。 丁岭 感受到有人拍着他的肩膀。 “施主,你好像口渴了。要不要尝尝这颗水梨?” 寺庙栽种在走廊旁的树木在问他。舔了一下干裂的嘴唇,丁岭还是接过了水梨。他的手刚拿到水梨,果梗就缩断了,挂着果的枝丫缩回了最舒适的姿势。 “谢谢。敢问尊名?” “叫我吹雪居士就好。” “这里的和尚都是机器人吗?” “小沙弥是机器人,禅师是真人,而且是超凡者。” “宝贵的超凡者为什么有空理会这种例行事务?” “毕竟是相当重要的例行事务嘛。更何况他们最多给你1.5%的精力,又不影响他们处理其它事务。” “也是。” “你们树妖族现在也做这种事吗?” “不做啊,我们早就全员改造啦。”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据说有快一万年了吧。你也知道,我们树妖族是靠抱大腿到的四级。” “哈哈,最粗的大腿是哪个?” “绿星吧。他们的改造技术最强” “Emmm…绿星啊…” 丁岭欲言又止。在大多数太空文明看来绿星兽都是可怕的。因为它们顽固地敌视着工业种族。然而能够纵横星海的力量,绝大多数都是工业种族。 “因为绿星兽最能吃嘛哈哈。” 理所当然的。绿星兽是唯一靠着肉身就能驰骋星海的种族。如果不是那么讨厌工业,也许还不至于被深红工业联合 全宇宙绞杀。 “丁岭施主,您可以去问禅了。” 丁岭手扶双膝,颤颤巍巍地站起来。腿有点微麻,于是又伸手让小沙弥扶着。吹雪居士柳枝轻摆,送丁岭来到方丈间。 “忽到钱塘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禅师,钱塘是哪里?” “地球上一个很容易涌起巨浪的地方。那么,施主,你准备好了吗?”
推书 《流浪舰队》 宇宙构架和三体不太一样,爽文成分也有那么一点点。 但是总体来说,属于硬到硌牙程度的那种作品。 最前面节奏有点慢,60多集愣是没离开地球,性子急的建议从80章开始看。
还有这种硬到硌牙的科幻作品吗? 这几天连听带看把《流浪舰队》看完了。 我对这部的感触就是,硬科幻,硬到硌牙。 如果不是深度科幻迷,看着马上就会感到枯燥。推荐深度科幻迷从头看,浅度的从80章开始。
穿越过去看腻了 穿越修真界也看腻了。 偶尔看一看反穿越的,集团穿越的,还行。 有没有胆肥的,敢往未来穿的?
R0110的一些小看法 30MW,太行核心,这就是之前对R0110的了解。 但是后来稍微多知道了一些,发现这玩意儿还有得开发。 目前R0110还是单轴结构。单轴可以省略很多比如启动机构之类的东西。但是这样一来,增压比就上不去。 和汽车发动机不同的是,燃机增压比不但影响热效率,也同样影响功率。举例来说,核心机允许通过的气体体积是一定的,那么增压比30的空气流量就比增压比15大一倍。 无论是在太行,还是即将装机的WS20,增压比都在30左右。而R0110增压比只有16左右。 也就是说,把WS20的风扇拆了,直接用风扇轴做输出轴,可能就有60MW以上了。 当然,航发要考虑减重,有些昂贵的钛合金和碳纤维部件在燃气轮机上可以简配一下。
只有TANK是绝对不能输的吗? 步战86A夺冠了,安全环境夺冠了,渡海登陆也夺冠了。 登陆就算我们无出其右吧,另外两条毛子裁判也放弃了吗?
对054B的一些期待 讲真,个人期待054B甚至超出055。055对052D是锦上添花,但054A,有缺陷。 罗列以下期待内容。按照重要性排序。 1:解决正后方近防炮盲区问题。目前054A正后方有这个问题,总让人感觉这是阿基里斯之踵。 2:054A目前的防空导弹让人感觉够不着反舰导弹载机,而且半主动制导的机制限制火力通道数,也给了敌机利用地平线躲避照射的机会。加大导弹射程必定要加长导弹,可以利用起阶梯直舰炮顶部高度来加长垂发长度。或者把舰首垂发改成中部垂发。 3:大盾太奢侈了,但是用于火控的小雷达可以改盾嘛。在舰桥顶部四角放置。 4:反潜火箭的推进器目前还是次口径的,改成合口径可以在不减小战斗部的前提下扩展射程。另外也可以把诱饵火箭也放在这个位置共架(方便后面的近防炮布置)。 5:有功率合适的燃气轮机吗亲们?
哪些力量不希望MD离开阿富汗? 米军高层,回扣吃饱,在阿富汗洗钱贩毒; 小马苏德,还指着米军帮他打仗; 哈士奇势力,还指着米军在此牵制伊朗。 目前接锅的算是哈士奇势力。
关于污染环境的油页岩,提出一种比较环保的开发方式 在液态油井的周边区域,胶质较多的油把石头缝,沙子间隙粘起来,这就是油页岩形成的原因。 目前主流开发方式好像是注水压裂法,但是这样做对地下水的危害很大。 这样做其实最大的毛病出在哪里?我觉得,毛病出在认为只有液态气态的油气才算油气。 既然胶质多,直接弄成油砂,当沥青使唤不好吗? 技术方案: 1:像采煤一样直接采出固态的油页岩。 2:在衬布的大滚筒(水泥工业用)中将其稍加破碎(利用发电余热加热软化),并将其中液态气态的部分分离(液态气态能通过布层而砂石不能)。 3:将破碎至厘米级别的油页岩通过轧辊,再破碎到5mm尺度 4:然后直接和小石子混合,加热,用来铺路。
设计个剧情:侍魂-暮 小bo(第一段):黑化娜可露露 来到现代再返回江户之后,娜可露露得知了即将发生的历史:虾夷人死伤殆尽,这种不祥的未来。 通过身居天赋,娜可露露沟通了很长一段时间积累的怨魂,打开了常世之门。 不同于以往的邪气boss,娜可露露始终保持自我意识清醒,并自如操控邪气。 招式可以比以往更显凶狠与致命,比如说大招捅完再搅一下。 大BO(第二段):刹那 娜可露露行将失败之际以自身灵魂为代价召唤了常世使者 刹那。 奥义必杀:核爆 胜利语音:我拯救到虾夷了吗,露露?
阿塔召开协商会议“支格尔” 镇楼战舰
阿塔召开支尔格大会 镇楼图先
M109A8:能让哥光鲜两年不! 58倍径,7对轮,全自动装弹(之前药筒手动) 实际装备说不定能比M109A8更早。
下班前非常饿怎么办 夏季作息,通勤1小时。下班上车那会儿饿的很恐怖,不止是肚子饿,肌肉都在发抖。 可问题是,又怕胖。目前160斤(178身高)。
话题回到航母。是否存在蒸燃联合的可能性 首先,有烟囱,不是木动力,这是已经肯定了的。造假,没这个闲心也没这个必要。因为对付常航和对付核航从技术战术上来讲并无区别。出海之日是否冒烟更是无法伪装(除非你舍得给航母加乙醇)。 但问题是,目前的烟囱如果与16,17号没有区别的话,这多出来将近一半的吨位,功率能够用么? 所以这俩白箱子,有没有可能是燃蒸联合?还得是带补燃那种(这样进气量才能比纯蒸小)。 功率应该不是和吨位线性关联的吧?如果带补燃,那么傻白2台35MW纯燃够,18号用2台R0110加个联合,应该也是足够的。 烟囱布置方面,阿三不是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单舰岛布局中布置双燃机 吗?只要前后两台排气方向都朝向舰岛就行 烧重油这个事情,有个不算很新的技术叫做加氢裂化,能把重油分解成轻油和液化气。海军有退役的核潜艇,螺旋桨换成发电机,可以获得制氢所需的电力。 而核潜艇的废热用来加热重油,也可以用在这个过程中。毕竟盾舰054A都不用重油,可以少一种燃料种类。
新八轮浅层分析 新八轮亮了一下相,我们来分析分析 1:轮毂变了。以前的轮毂是直接用的卡车的。卡车轮毂向外凸出,是为了双轮并联方便。米军战车的轮毂上经常插满了螺栓,现在新八轮也这么做了。有谁知道这么做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2:模块装甲。按照需求可更换更新的,或者适应情况的特殊装甲(比如格栅)。 3:火炮既没有支架(也就是说不是2A72了),我们已知的这样的炮塔,只有VN17上那个顶置(2A42取消了制退器方便使用APFSDS) 4: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很多人会忽略的一点:首上装甲的角度。原本的大八轮水上速度很强,但是在陆地复杂地形的时候会有小小的麻烦:驾驶员前下方视野盲区很大。这个并不难判断,找个侧视图沿着首上装甲延伸到地面,看看有多长。新八轮看着也有防浪板,两栖应该是还在,但是没有老八轮那么强。在陆地上开,应当是更方便了。
发现广为流传的“气幕隔热”模型有问题 如果单纯是让烟道的热量不要传导至舰桥,那么这个气幕隔热的布置没有问题。 但是气幕在外面走就行了,何必混进烟气中去呢? 但如果是为了降低烟气红外特征,那么排出的热气外面包着一层冷气,起不到这个作用吧? 而且纯蒸动力的情况下,这个设计相当于浪费了热量:因为如果把这些被烟道加热的气体送进炉膛,相当于白捡来的热量。基本设计如下(未计算数值) 这个也是气幕隔热,但是冷空气受到加热之后向下运行,成为进入锅炉助燃的气体。 前面强调了一句“纯蒸”,为什么呢? 因为对燃气轮机和柴油机来说,进气温度高可不是好事。
有个值得注意的事情 米军撤退的时候,基本上没人维持机场秩序了。 跟着跑的那些人,再来一架380绝对坐的下(行李舱也坐上)。 之前我们撤侨那阵子,背后舰炮压阵,战士列队警戒,侨胞按照划定的通道登船,不但军队给人的印象是严阵以待,撤退的侨胞在这个氛围下也不慌不忙。 但是卡博 这里都有人坐在发动机唇口了。 乘客乱七八糟地弥散在停机坪,不列队按顺序登机。 最后一波士兵走的时候,也没有AC130和阿帕奇压阵(相当于我们的舰炮)保护飞机安全离开,导致有人扒飞机。(这要是混进来心眼坏的,一把硬币撒下去那就…) 曹刿论战,观其辙乱,望其旗糜,方敢追击。 米国在撤退中这表现,也真是辙乱旗糜差不多的意思了。
部落事部落了,部落学生部落教 如果是TLB始终不倒靠的是和部落的协调运行,那么我们如果想在AFH做事(比如说修油管),应该说有两个主要方式: 1:懒汉式。深度依赖TLB来进行协调。 2:我们自己的触角深入到部落去,就像TLB一样。 这里面有几件事需要注意: 1:影响层级上“从上到下”。掀起底层的revolution,是一种很酷烈的方式。AFH的平民没到这个觉悟。 如果我们想避免英苏米 这样进退两难的情况,首先影响TLB高层。进而影响部落首领,才是比较稳妥的方式。每一个部落都细致地派遣游说者,温和地建议。 2:提供选项,而非迫人选择。 3:布置网络,网课润物。 4:待人以诚,建设橱窗。这样其它国家才会觉得“我也要变成这样”,来和我们合作。
威震天骂红蜘蛛“你连个野餐都组织不好” 这看起来米军连撤退上飞机都组织不好。 没有划定通道,也没有人排队,告示都没贴,也没有在机场外摆防线安定乘客情绪。 也就是夹在主起落架舱,人没了飞机还在;要是从前起落架甩进发动机,那就…
细节完善:加特林上炮口定时 定时在交汇点稍晚一些,直接命中的触发,近失的近炸(不同于ahead的全靠破片)。这样一来拦截效率应该能高不少。 加特林是高射速的首选,但是定时线束不好固定。我们可以弄一个类似左轮式的机构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加特林上装定时线圈的设计原理图 双重命中(定时在预计的交汇时间稍后,触发的触发,近失的近炸) 对于 导弹 这种无装甲目标还是总体效果更好一些。30口径的弹药现在也勉强能支持双重命中了。 膛口定时线圈比单管的困难一点,不过并不是完全没办法喲。
不能拿“部落联盟”的眼光去看TLB TLB怎样,在2001之后基本上就都是听外媒在说了。而现在的事实证明,这些媒体的话,可信度并不好。 “部落的手套”这种定位,个人认为忽视了两个重要事实。 A:TLB本身是一个外来组织,是从PKST那边传过去的。如果它存在尾大不掉的问题,那么为什么要选这个外来组织? B:就算米军存在辅拜,考虑到装备体系的巨大差异,这仍然是极其艰难的战斗。在判断TLB目前以及未来的行政体系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将此作为一个“验算”,试试看描述的这种体系,能不能支持这种艰苦的战斗。 C:另外就是有机会的话,还是要我们自己人去确认一下他们的状况。他们现在处于一个……可以一定程度被外部条件塑造的状态。
AFH各利益方与目标解析 TLB安安静静地走进了坎大哈,而皇协军的倒戈速度再次诠释了抓猪更困难一些。喜欢也好讨厌也罢,它在那里,就没法无视。我这里先简明列出一些攸关方的目的,敌友状况。 TLB:以教派为组织的团队。与米国欧洲敌对,与我方暂时中立,与PKST友好,与独联体猜忌中,与伊朗猜忌中。 我方:如果伊朗石油能通过铁杆反米的AFH地盘送到我国,那会严重削弱米国阿三海上封锁的意义。但又担忧TLB输出恐怖。 独联体:在AFH吃过瘪,担忧TLB输出KB。同时,如果我方计划成功,也会降低对其资源的依赖,潜在削弱了他们关键时刻的议价机会。 米国欧洲:很单纯地想破坏我们的计划。 总体来说,我们的计划有难度,但是也具备成功的条件:在这所有的攸关方里,我们的方案是唯一能帮TLB解决接下来的经济问题的,而战争结束后柴米油盐衣服房子总归是必须面对之事。故而因势利导,好的情况就是TLB愿意配合我方。 坏的呢?和什么也不做区别不大,就是白白折腾我们的纵横家四处奔忙。 而阿塔具有做好这件事的潜力:它们会比较认真地清扫NGO和CIA,避免三天两头闹,影响工程顺利实施(仅限于米方引起的因素)。阿塔的KB力量,我们可以往三哥那边引导。
在演习视频上看到了2887的按钮 俄中会猎于宁,TV7报道HQ17内部操作,赫然看到了意义为2887的按钮… 这东西现在是技术武器全都有吗?
有懂气车的吗?支个招 我车开快10年了,车况老态已现。 但是久不关注,行情不明。 求推 买菜上班用。 无车位不考虑混动。 一定CVT或DCT 直喷机更好。 预算90K,越便宜越好。
给睡王出个解决债务危机的办法 上次说迫使米联储免债,好像搞错了主从关系。这次换个新法子,名正言顺让米国宰狗。 契机:德国发表关于核爆的论点,被脚盆冲。 方法:重新审查脚盆的战争反省态度(那还能干净?)直接重新罚赔款,要求其以资产、债权(这不就没债了?)和军备做赔偿(白嫖十几艘盾舰)。
30机炮强化方案 欧美一些新战车的防护指标都是抵抗30mm动能弹,有一些也用了更大规格的机炮。目前尚且不知道是按哪一个弹种的穿透能力作为标准的,不过这些战车本身重量从26吨(K21、CV9040)到41吨(美洲豹)不等。我们暂且认为,K21的防弹能力指的是硬芯弹(大约等效25mm直均轧),美洲豹指的是APFSDS(大约等效60mm直均轧)。 我们现在有埋头弹的储备,但是稍微了解了下,发现其实30炮的定位还是蛮适合IFV的。所以现在有另一种设想,那就是保留这个弹药规格,只要把穿甲能力提升到70以上,就能解决这些新式IFV的威胁了。
阉版机炮对武直有用吗? 直19不是身板小扛不住机炮后座嘛。 M230不是被戏称为榴弹发射器吗? 那我们真的给直19装个榴弹发射器怎么样? 个人心中比较理想的规格是XM25那种,初速300左右,直径稍细(阻力小)的。 要么用现有23炮的弹头(200克),做个短壳;要么用35狙榴的规格?
我猜这个变种编号柯西 开始点致死率了
阿富汗方向最主要的问题是,不利用又能怎样 @pewyyx 像米国苏联一样打进去??米国苏联都灭不了它,我们不能自负到那种程度吧? 如果不打进去的话,是有个偶尔可以合作一些事情的陌生人好,还是有个不共戴天的陌生人好? 中国和阿富汗最终权利者可以谈的事情,就是中-伊朗原油管线的问题。这个事情没那么容易,但是说到底付出的劳动也就是派一些人东奔西跑耍嘴皮子而已。 最坏最坏,也不过是回到和TLB敌对的立场而已。 而你看你(你的记录是游戏玩家,我姑且认可你不是拿钱发帖),提出的建议,是不是一开局就奔着“最坏最坏”的方向去了呢? 米分打算破坏这件事,因为如果我们脆弱的海上物资线路如果有了替代品,在很多事务里面我们就会刚很多。 俄国也打算破坏这件事,因为这是削弱了俄国作为油气供应国的市场。没错,在这件事上中俄立场并不一致。 考虑事情,要以结果为导向。而合作,是唯一能从此事中得到好结果的路径。 这个事情,
银川那里发现的 之前的海30mm能看出来是明显的APFSDS结构,弹托上有明显的颈缩。 演习里面那个弹托,头部带一点点锥,后面就是个直筒,连弹带都看不见。更无从判断是APDS还是APFSDS。 这是俄国提供的弹药,还是我们自己的老型号?
维克兰特号本职怎样且两说 但是,它用了两台燃气轮机,却没有造成双舰岛。 而且这还是没有使用电推的情况下,要把燃机的动力输入主轴,有这种限制的情况下做到的。 现在我们有50MW燃机了,两台下来做主机(加3台10MW柴油机做辅机),9万吨就够用了。
说说阿富汗这锅八宝粥该怎么炖 帝国坟场,谁进谁衰,本来是不想去碰的。 可是我国有着不得不去碰它的理由:危险的海上物资线路。 原油从中东运送,途径阿三南方,马六甲,然后才会进入南海。我们假如与米国不幸激化,那么我们最远的海上控制,只能到达南海。印度洋里面基本上相当于白给。 但是陆地上呢……从伊朗到中国,只间隔一个邻国的话,这个邻国就是阿富汗。这就是我们得去炖这锅八宝粥的理由。只有阿富汗相对和平安定,我们通油管的目的才能达成。 AFH目前的皇协军ZF能做到吗?米国那么强的军力协助之下都被TLB打成这个德行,米军走了估计他们难逃南越的命运。现在的消息是,翻译官都开始争渡了,局势如何,一目了然。 生活方式上面不一样,这个大家都知道。不过国际交往,多数情况都是捏着鼻子将就的。米国盟友沙特卡塔尔阿联酋,一样实行着沙粒亚法。 接下来说说各国在这里面的利益所在: 我方:如上所述,目的在于通油管。 吧唧斯坦:TLB的幕后支持者。 米国:主要目的是破坏我方计划。 乌兹别克+伊朗:担忧同族被屠 哈士奇:妄图形成“泛吐撅”,实际上已经威胁到了TLB 俄国:历史遗留与TLB不对付,另外虽然不明说,这条油管实际上打破了战争状况下我方对俄国油气资源的依赖性。 我们可以采取的方式:排除地面军事介入(米国苏联都拿不下,我们也不想啃硬骨头)。引导,谈判,沟通,协调利益。 合作者:阿富汗TLB。我们其实最怕的几件事包括:像乌克兰一样朝令夕改,导致管道不能正常运营;像缅甸一样满地NGO,随便搞出一些事情来破坏开发;像东欧小国一样被米国操控;像哈士奇一样输出KBFZ。 TLB只在最后一条上面有较大嫌疑。而且既然开始和哈士奇不和,我们还有引导的空间。当然边防上得收紧。在商言商,在军言军。 可协调事务主要路线图: A:向伊朗、TLB展示我方的经济计划以及对他们的好处。因为在以上参与方中,我方实际上是唯一靠谱的建设者。吧唧没这本事,米俄没这打算。无论什么主义最终都要面对柴米油盐。展示了利益,方可凝聚合作力量。 B:引导TLB与伊朗、乌兹别克、我方就关切问题达成和平协议。很多冲突源于不相互理解,说透了就和解了。 C:清理米国遗留NGO和哈士奇的泛吐撅组织。 D:这个时候就可以修油管了。 E:考虑到TLB可能精力过剩,可以利用吧唧斯坦的友方力量将这些过剩精力向印巴边境引导。
燃蒸联合提高响应速度的方法 烧开水的动力怎样才能迅速把水烧开? 水少点,开的就快了。 锅炉在冷机的时候,液态水抽回冷凝器(冷水罐),锅炉保持负压。 燃气轮机一启动,锅炉才开始注水。 注水的机构保证水注入进来的时候在每一根烟管上面以水幕大略包覆烟管。这样一来受热的水少,就可以比较快滴产生蒸汽,产生动力。
燃蒸联合的缺点 以及 柴蒸联合设想 就是冷机无法迅速提高至全功率。 燃机到全功率很快,但是水要慢慢烧开。 核锅炉不在乎平时维持温度的热量 常锅炉烧着重油比较便宜,但军舰上同时带着轻重油料就感觉很奇怪了。 烧重油的低速柴机转速太慢,功率体积比不好看(何况大多数此类机器的设计压根不考虑紧凑问题)。倒是大山级的500转中速柴,V16布局,就要好很多了。这样的紧凑布置,我们可以考虑上阿玛塔的X形布局。电传动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好布置,十几台各带个发电机也未尝不可。 中速柴机本身烧的是轻油,不需要用余热去融化粘稠重油。经过涡轮增压之后,可以考虑用冷却水热交换器里面抽一点热海水,配合废气余热制备淡水。
召唤大蛇的仪式没记错的话 是要用8名女子做祭品,以拼搏的斗志为食粮,没错吧。 那么东京奥运会现在是想召唤大蛇吗? 神乐女士电话多少?
“刀背格挡”一说存疑 原因1:夹钢工艺制造的刀剑,刀刃是硬钢,刀背是软钢。刀背挡刀刃,反而容易断。 原因2:正刃格挡不但顺手,而且对方势大力沉时可直接用手臂托住刀背,力道可以大增。刀背格挡,后果参考电影版浪客剑心,斋藤一,雪代缘,都是通过蛮力压逆刃伤了剑心。 刀面格挡?刀面方向抗弯能力远远不如刀刃方向,接一刀就弯了或者崩了… 所以格挡还是要用刀刃那面,虽然确实会伤刀。重型大刀之所以做那么宽,考虑之一可能就是崩刃之后留点研磨余量。而很多倭武士,打仗前带好几柄刀。 还有就是研磨方面,切先磨利,接近握把的地方稍钝甚至不开刃。
8名稚女做祭品可召唤八岐大蛇? 还需8坛老酒? “像祭品一样的神情”?
加氢裂化这个东西我们产能如何? 用来把重油沥青加工成轻油甚至液化气的。 以前这东西不受欢迎,一方面是石油便宜,而氢气也需要电能来生产。现在,石油贵了,电能方面有核光风这些,也许可以利用一下电能(尤其是夜间电能)生产氢气,用来搞搞加氢裂化? 这样一来,我们在讨论动力系统的时候就不用再考虑什么烧重油更便宜的问题了。毕竟全蒸七子,要么概念过时要么本来就是过渡验证舰。连大山这样的低速大型舰柴油机转速都上了500,也不像是要使用重油的样子。 个人对蒸汽系动力最大的恶感,是觉得它热能的储蓄过高。一旦被命中破损,大量的蒸汽滚水,会给机舱的止损和修复带来相当的困难。重量体积也是问题(因为除了机器本身的重量,还有水的重量)大家都知道燃蒸比纯燃效率高,可是现在上船的还只有一艘验证…游轮。想要贯彻便宜原则的去找柴油机了,想要燃气轮机小体积的估计也不会喜欢锅炉。 只是老不死级6万吨主机70MW差不多了,我们9万吨,应该100MW差不多。但是尼米兹10万吨,搞了180MW也没见能开的飞起来。这个吨功率,大约是多少比较合适?
今天6号,回去喝点小酒 有值得纪念的大喜事。 别问我是什么。
现在就显得阿富汗对我们很重要了 因为对我们最大的风险,始终来自海上封锁。近海两千公里米国不敢逗留,但是外海封锁,很难受。 如果阿富汗能够有一个稳定(战乱会破坏设施)、理智(政策不能摇摆不定)、控制力强(不要随便就被FGO搞风搞雨)的当局,那么我们的石油管道就能穿过阿富汗到达伊朗。这件事对于我国的战略抗风险能力的影响,无须多讲。 在这个角度上来讲,阿富汗TLB还真就是最佳合作者。北方联盟不但起始的时候就受到苏联米国的轮番掌控,而且控制力明显不够。 诚然TLB在文化上和我们格格不入,不过国际上的这种事务大多数都是捏着鼻子将就的。至少有个好消息是,哈士奇推崇的泛土撅主义,已经伤害到了阿富汗TLB的利益,现在哈士奇反而是反TLB的。虽然伊朗目前也和TLB不怎么友好,但是看在哈士奇的份儿上,有改善甚至联合的可能性。 最坏的情况,TLG变强了,这种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将其力量引向他们的老金主,巴基。吧唧在东线面对三哥,用得到这些人。
今天拔罐贴膏药 背上吸着几个罐子的时候,忽然就想起来狼人背后的罐子…
转管炮能上炮口计时器吗? 双重命中还是比穿甲弹给力。毕竟防空炮打出来绝大多数都是近失弹。而反舰导弹除了战斗部之外其它部位还是很脆弱的。
燃蒸联合设计第2弹 燃蒸联合在陆地上的话,有个2号NOX降低方案,就是燃机的出口气体再补燃。地面上燃料种类不同也不难布置(哪怕这里补燃是烧煤烧辣鸡)。可是对军舰来讲,燃料种类多一种,还要精确配比,要求略高。 战舰上没人来查NOX,是不是要补燃,主要看功率需求。航母总共需要180到200MW的功率,不补燃,就要4台R0110带余热锅炉(燃机120+蒸机60);或者2台50MW燃机(东汽)带2台补燃锅炉。 从布置上来讲,2台肯定比4台好布置,补燃锅炉NOX方面好看一些,对进气排气流量需求也会降低。但是体积大,热效率也比不上不补燃的。 我们这里以利于布置为准,选择50MW*2 设计上,尽量让高压高温工质(也就是高压蒸汽和开水)少跑路,而让冷却海水多跑路。从前蒸汽管道很长,是因为轮机要直连主轴。如果改为电推,则可以把轮机,冷凝器都布置在锅炉附近。 这样做主要是损管方面会好很多,因为被击中蒸汽管路而失去动力并且该区域被蒸汽和滚水充斥修理人员都无法进入 这种概率会下降很多。 循环方面。这次我们按照燃气方向,从高温段往低温段说。 燃气轮机出口的燃气温度大约600℃,而且还有余氧。利用一个类似火焰稳定器的结构进行补燃,目标温度1000℃。这就已经是超超临界锅炉的温度了。 第一段,超超临界蒸汽锅炉。这个有专业的锅炉设计单位,我不插嘴。目前超超临界锅炉的蒸汽温度600℃左右,压力30MPa。 第二段,带压预热锅炉。以无缝管缠绕成两层同心烟道结构。冷凝器出来的淡水沿管道从冷端向热端螺旋前进,沿途吸热升温,但是低于管道压力下的沸点,始终保持液态。锅炉压力(大于蒸汽压)20MPa,出口水温500℃。升温后的水注入第一段的超超临界锅炉。 第三段,淡水制备锅炉。用于烟囱竖直部分。从冷凝器中抽取加热后的海水,以较低水压喷射在烟囱外壁形成水膜(增加蒸发面积),收集低压蒸汽再次冷凝形成淡水。 图容后补。上班任务忙完先。
燃气轮机的余热利用 所谓燃蒸联合,相当程度上是电厂要降NOX的手段,而且要基于陆地上淡水充足。因为燃气轮机对排气的要求,布置热交换器是比较困难的。那么我这里假如给航母的燃气轮机设计余热利用,就得换一种思路了。余热不一定都要体现在发电或者动力中,可以用来做一些舰船上必须做的事情也好。我这里按照水温,把利用段分三部分。 1段:水膜降温段。在烟囱顶端内侧,向烟囱壁板雾化喷海水,形成水膜均匀向下流动(没概念的话参考公共厕所)。此段下方有环形集水槽,将海水收集至第二段。水膜直接接触废气,除导热快之外,蒸发面积也大。作为排气降温的最后一段比较适合。 2段:从1段下来,环形槽收集的温水注入2段。2段排气管本身是由方管螺旋绕制,焊接密封组成的。水从方管中流过,接受排气的热量,继续提高温度。 3段:排气管的水平部分和直角弯头。在这一段的目的是从海水产生蒸汽,但并不是将海水全部蒸发,还要剩下低于盐饱和的海水把盐带出去。采取雾化喷淋法,将2段下来的热水喷在炽热的排气管和散热片上,受热蒸发。不采取浸泡式蒸发锅炉,主要是为了扩大蒸发面积,以及防止此处在被攻击后滚水四溢。 3段产生的蒸汽(无明显压力)输入冷凝器中制备淡水,流出的高盐热水用于加热即将进入燃气轮机的油料(相当于热量回到燃烧室)如果淡水充足,蒸汽将通入燃气轮机进气部分,用来降低氧含量,从而降低NOX排放。 这个设计思路,怎么样?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