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挽歌颂吾名▫ 汝之挽歌颂吾名
关注数: 583 粉丝数: 878 发帖数: 49,083 关注贴吧数: 274
404系列发动机高空高速缺陷的原因和解决 海4大家看到个影子,体积看起来蛮大。这体积上去了,最让人担心的事情也就是,推力够不够用了。 目前有相当的信息说明19号与414之间不清不楚的关系。如果这是真的,那么2*10吨的海平面起飞推力应该说还蛮够用的(空重不会超过肥电C的14.5吨)。 但是414系引擎的高空高速还是蛮令人诟病的。这个缺陷是怎么来的呢? 要知道,404/414的涵道比只有0.35,级数也接近F119,从技术参数上看没有高空高速性能不行的理由。 但是404作为最早的战斗机三代涡扇,却具有近乎最高的推重比。可以说,在减重这块上面,是下足了功夫。 高空高速性能的缺陷可能恰恰与此有关。 高空高速是怎么一回事呢?速度的提高带来进气体积的增加,高度的提高带来进气密度的下降。想要在不超转的状况下处理更大体积但更低密度的进气,需要的一方面是进气道的预压缩,另一方面也要压气机对此有自适应特征,在这种状况下产生更大的实际压缩比。 雪上加霜的是,GE还不喜欢放气门这个结构,也就无法在压气机处理不过来的时候退而求其次,减少压气机通气量。这样虽然军推下降了,但是加力推力大。 404的设计工况其实产生不了这样的压缩比。F110比它多2级高压,才勉强解决了这个问题。 到了414呢? 放气门依旧没有,不但没有,而且还加强了封严效果… 不过强行压缩的能力应该有所提升。
看到新的8轮,闲谈闲谈 一些新的技术新的概念出现了,新8轮好像用上了一些。主要是防护方面的布置概念。 而且之前也看到诈岛“云豹”要出105炮型号。 个人认为只有搞清楚轮式装甲车到底是个什么定位,用来打哪些仗,搞清楚这些,才能想清楚应该往上面加点什么。 轮式车辆对比履带车辆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对地面压强大,通过性差一点;充气轮胎容易被打爆降低机动性;总重量有限制。 优点呢?首先是摩托小时的限制与履带式判若云泥,基本不用担心用的太勤快需要频繁维修。然后是公路速度也有100多KM/H 。 这样一来,就能发现,可以预期的硬碰硬的任务,交给履带式战车,更可靠;而日夜奔波的机动支援任务,日复一日的巡逻-护送 任务,则应该交给没有摩托小时限制的轮式战车。 巡逻和护送任务,最常遇到的敌人是IED和步兵,可能是游击队也可能是特种部队。但总体来说,装备以轻装为主。有可能利用地形掩蔽(所以可能会需要一点点曲射火力,以及高角度火力) 但是机动支援类任务会遇到敌坦和敌步战,105是需要的。 在这样的任务划分之下我们就会发现:假如,我们的一个最小单位的轻装甲排,被任命护送后勤车队,其间遇到渗透部队的攻击,他们会缺乏攻击躲在掩体后的目标的能力。营级单位可能会有120或者122,但是排级没有。 在车里带一门迫击炮或者榴弹发射器可以部分解决这样的问题。不过武器站上如果有门35榴会更好的。 然后说诈岛: 诈岛作战的主要想定,根本就不需要很多的摩托小时吧?“云豹”这个车型水平如何另说,这个玩意儿本身就不符合岛情……岛上就那么大,机动支援?
按照创形者的规则大家都想怎么捏? 规则是:出力总和上限与完成度相关(这里就假定都是100%,就算设定双炉也好精神力骨架也罢都不能提高出力) 在相同世界观内互斥的技术不能同时使用(例如PS系装甲无法附着任何涂层镀层,因为磁场关系也会导致幻象胶体粒子和GN领域失效。 可以创造技术,但必须依照至少某一作品的世界观或者现实中并不困难的技术。 我先来吧: 我比较喜欢飞翼的构型(在最简单的变化下完成变形)。但是机翼本身的构型太复杂了,简化为单关节向后折叠(就是F18那种折叠方式),以降低重量。 装甲材质为3层结构,外部是巴巴托斯的涂层,中部是E碳,背部是月神钛(虽然里面两层都是应对实体武器但是金属类的抗拉要比陶瓷类的E碳好,放在背面结合起来更好)。 原版的2支步枪出力过于极端,更改为暴风高达式样(尺寸缩小至一般光束步枪幅度),其中实体武器可在霰弹与APFSDS两个弹种间切换。 出于强化推进力的需求,在大腿外侧增加2组推进器,安装位置参考圣盾高达,但是用的是命运高达光轮推进的部件。步枪的收纳(人形态)也参照圣盾高达,飞行形态则反手握持,枪口向前。 格斗武器为臂刃(样式参考星际的刀兵),本身是VPS材质的实体,刃缘(包括端部)以光束(00系的GN光束,也就是可以格挡其它近战光束武器,以及被格挡)加强,也就是能够同时产生光束的热能伤害与实体的动能伤害。 特殊改造: 1:幻象胶体粒子,功能为光学隐身。脚尖脚跟做圆弧处理,搭配特殊OS模式可实现低噪音行走。本机使用任何推进器或者武器都会导致隐身失效,但是用腿走路则不会暴露。 2:取消飞翼高达原本的主推和盾牌(也就是飞机形态的整流罩),将其结合为背在背部的,具有VG机翼(也就是大气层内可用)的大型龙骑兵装备(可以认为是只有一半尺寸的正义高达小飞机)。龙骑兵本身具有E碳装甲能够抵御高达头部火神炮或者光束机枪的攻击。龙骑兵本身以CE73的量子通信AI系统操作,枪法平平但是也不消耗精神力或是被NTD系统干扰。不放出时也可作为机体本身的推进器以及飞机形态的航向光束枪使用。 3:搭载赛克谬系统,启动光刃(也就是准备格斗)时同步启动赛克谬系统,故而能够还原驾驶者的格斗技能。 4:具有可打爆(爆破威力等同于真机被打爆,触发条件为气球被打爆)的气球假身3具。气球本身为蹲姿射击姿势,并在枪口位置贴有灯泡用于制造“前方高能”之假象。 总体思路就是本体隐身
设计一个M43PLUS弹 老实讲我挺喜欢CSLR17这铳的,毕竟满足扩展要求之外,还是直连柄,折叠伸缩托都能装,短活塞。几乎满足一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强迫症的好铳。 可惜的就是不出5.8。 那么现在它有M855和M43两种规格。5.56弹种很多不去管它,M43的话,这个弹放在今天一言难尽。撇开头部不够尖锐导致阻力大不说(这个实际上也没法解决了,弹匣就那么宽),停止作用不太好(弹头不易变形且长径比不大),穿深也平平。 那么假设一个海外用户要买CSLR17,那么多数情况下他们原本用的是AKM,想要给精锐部队添置点好东西。既然是精锐部队,那么存点更好的子弹,也在情理之中吧? 说说我这个弹的设计思路: 披甲:“挂上去的铜是铳管的一部分”,因为铜本身具有润滑性,稍微均匀挂一点,有利于降低磨损,原理参考机械加工的“积屑瘤”。故而这个弹的外径比正常的M43要小一丝(因为阳线挂铜实际口径小了一丝)。而且这个挂铜正是我在弹头上玩的小手段,被刮下来的痕迹会成为铅质膨胀的出口。 头部空尖,但并不是打算让它产生翻滚,而是把铅套前部做成一个类似于JHP的锥形凹坑。目的也是让它和JHP一样开花。 凹坑后方有个细长尖锐的钢芯。我这里特别强调尖锐,是因为很多弹在设计时穿甲的对象按钢甲算的,尖头在穿钢甲的时候容易跳弹。但是如果对象是沙土或者纤维复合材料,尖头反而有利于刺入纤维或者沙砾的缝隙,通过“挤开”而非“拉断”纤维,穿过这些阻碍。 而前面的类似JHP结构,也会产生类似于防跳爪的效果。
吐槽向:目前版本的感受 现在好多装备技能感觉偏离了最初设想的定位了。 1:射手。逼着特效射手出暴击,收益真的很差啊…建议把海妖/羊刀改成没有暴击的组件,比如说 箭袋+缚炉+反曲 2:没有适合技能型射手的神话装备,这一点我们可以给狂风加15技能极速,然后把主动的3箭取消了。 3:三相这个性能…应该说大多数三相的使用者都不是很在意攻速这项性能吧?能不能砍掉10%攻速给我100血?(算属性价格是亏了但我相信这件装备会更受欢迎) 4:神分…你看都给双穿了,没考虑做成双修装备吗?AD战士起码还有铁鞭系列可选,又不会在这一棵树上吊死。 5:挺近…这个装备的名称毕竟叫做挺近对吧?削伤害削控制削范围削属性都没的说,可把位移砍没了也太丢份了吧?你就把这个主动改成俄洛伊W那种范围效果就不错。 6:按E剑魔:宣传片是有复活的对吧?这不是角色核心特性吗?哪怕你被动的第一刀取消了呢?哪怕你复活出来就一个血皮呢? 7:皎月的QE肯定是连在一起用的啊,这被动肯定会浪费的嘛。不如攻速次数可以叠加,最多5次(参考霞),这样就流畅很多了。 8:塔利斯议员可以赌EQ,法师里面靠Q吃饭的也有棺材板,可为什么韦鲁斯和豹女的Q就要大砍特砍?希望豹女的Q可以添加攻击特效(也就是可以巫妖)。
ADC丛刃迅刃体系玩法 很多射手英雄弱势的原因,在于本身身板脆弱,但输出特性又偏向持续输出,结果输出没打出来就被切死了。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思路:其一是半肉,使自己的身板能坚持到产生输出(VN卡莎可以);其二是制造一个峰值爆发时间,出伤速度快,先把对手打死。 而ADC可以产生峰值爆发的符文,丛刃; 丛刃的特性,重置普攻的攻击不消耗层数。 就拿女警来说,Q起手,QAEAAAA,这套靠丛刃可以获得短时间充足的爆发伤害。 如果装备迅刃,这后面的5个平A,都会一定程度加快Q和E的CD。这套打完还能补个QA,暴击再高一点就又可以E了。 因为主要靠爆发打伤害,丛刃提供攻速,装备里面就要尽量多AD而少攻速。神话装,优势海妖劣势均势盾弓。装备顺序是先迅刃,再出暴击斗篷,然后补齐鞋子和神话。 最适合这套的是韦鲁斯,因为Q的CD本身很长,而且可以靠引爆枯萎加快CD,加上丛刃+迅刃,这个原本CD很长的Q也会有机会使用2次。 接下来是塔利斯议员(因为能快速A很多下)EQAAAAWAAAEQARQAW(把人锤开)E(脱离) 奎因。RAEAQAAAA(本身CD就短这时候很快刷新)EAQA,爆发从一套变成两套,伤害就很可观。 霞也能用。QAAAAEA之后还能刷个QA。 金克丝的是EWAAAAWAE。这套是炮形态打的,打完切机枪。 卡莎的:EWQ(只有W算重置)AAAAQWAE(脱离) 德莱文:小技能全都放了走A4下,神话装要换狂风(方便捡斧头)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