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忠烈¤铭风 蜀汉忠烈¤铭风
关注数: 9 粉丝数: 124 发帖数: 18,447 关注贴吧数: 20
我的婚姻 没有想过,一切会来的这么快。但或许这便是缘分,一旦发生,便会疯狂的投入其中。虽然过程很艰苦,但却痛并快乐着。痛是为爱人的痛,快乐是两个人心心相应,即将朝朝暮暮的喜悦。 初识 让时光回到08年的9月,我依旧放荡不羁,每日在网络中蚕食着生命,却偶然通过QQ结识了我的她:雪儿。本来只是随意的聊天,却发现彼此有许多共同的话题,逐渐成为可以谈心的好友。因为关系的拉近,彼此谈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我了解了她的过往,了解到了她的经历与遭遇。那时候的心很纯粹或者说根本没考虑过交往,只是处在一个朋友的角度感受她的一切。她是一个坚强有主见但内心却温柔与脆弱的女孩,是一个值得一个男人用一生去呵护的女孩。 时间流逝而过,彼此的印象也越发深刻,我们聊天南海北的趣事,也聊生活带给彼此的阴霾,她会在我难过的时候哄我,虽然她并不是很幽默,可是从她笨拙的笑话里我能感受到那种淡淡的关心,而这恰恰是我最需要的。同样,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我也会使尽浑身解数去逗她开心,(这可能是我唯一自豪的本事)看着她在视频上笑的前仰后合的样子,突然觉得好温馨,也许就在这潜移默化中,我的心开始沦陷,虽然那时侯并没有发觉。 08年的12月,突然有天她告诉我,将回到长春来参加一个聚会(那时候我们都在一个同城交友的群),她问我去不去,聊了这么久,要说没有见她本人的愿望那是假的,不过我怕所谓见光死的现象会在彼此身上出现。蕙质兰心的她很明显知道我的顾虑,对我说,我们是朋友不是吗?我说是那是当然,不过心头却莫名流过一丝酸意,难道真的只是朋友吗? 12月21日,聚会如期举行,我从学校赶到聚会地点。下车的时候,与她通了电话,她会要下楼接我。就在她下楼我等待的那短短的几分钟,心中百味杂陈,说不上是什么感觉。兴奋而又患得患失,害怕现实中彼此的邂逅不会如网络上那般自然;害怕真正见到彼此会有一种难言的尴尬;害怕因为这次的见面会让好不容易维持的友谊出现裂缝。 但就在见面问好的一瞬间,我发现我所担心的一切都不存在。她是那样自然,虽然我能从她眼中看出紧张的情绪,我也努力的表现的自然,但略显颤抖的声音却暴露出我的不安。不过,那都只是短短的一瞬,因为我们虽然是在网络结识,但累积的友情与默契却不会轻易改变。她的身高不高,更好到我下巴的位置,她的眼睛很大很有神,仿佛会说话一般,偶然的低首思考,我却能感觉到那一抹淡淡的哀伤。她有着一张标准的瓜子脸,虽然牙齿并不是很好看,但整体却显得那样灵动与活泼。如果没有那么多生活强加的遭遇,她会是一个如精灵般开心快乐的女孩,当时的我如是想到。 聚会的过程千篇一律,人流嘈杂,欢声笑语。但在我的眼里出现频率最多的却是她,不知道为什么只是想看着她,感受着网络与现实的不同。 酒罢欢散,我已微薰,想回学校已经不可能了,所以决定与她以及其他几位朋友去网吧通宵。不得不说我真的很菜,到了网吧我就控制不住眼皮睡了过去,当我转醒的时候,天已快亮,活动一下酸涩的脖颈,却赫然发现在我身上披着她的衣服。她笑着对我说,睡醒了?还逞能不了,我没说什么,只是默默把衣服递给她,说了句谢谢。我知道这是朋友间的关心。 相恋 庆幸的是,我给她的印象还不错,而我们的关系也平稳的维持着。突然发现网络已经不足以成为彼此沟通的媒介,我们又通过手机联系。短信一条接着一条,意思表达不准确的时候还会打个电话,我依旧在努力着带给她欢乐,她也带给我所需要的关心。23日晚,与群里一位与我和雪儿关系都不错的人聊了会,他却告诉我说,其实雪儿是喜欢我的,因为他与雪儿的接触中,雪儿和他谈的却都是我。我很惊讶,甚至说有些怯喜与期盼。但却也没怎么在意,那时候的我根本没有去爱一个人的资格,我太放纵了。24日晨,在与她的电话中谈到平安夜如何度过,她说是自己一个人,而我也是独身。我便玩笑的说了一句,要不咱俩一起过得了,没想到她竟然答应了。约好时间,怀着莫名的心情到了她那边。单独的接触让彼此有些不适应,不过很快也都释然。到了一家火锅店,进去一起吃了顿饭。囊中羞涩的我虽然想请她吃饭,最后却是她买单。如果说这可以定义为一次约会的话,很明显我是特别丢人的。当夜我接到其他朋友的电话让我过去小聚一下,我便向她说明,她表示理解,嘱咐我少喝些酒。在去那边以及喝酒吃饭的过程中,我俩一直都在短信聊天,也许是酒壮怂人胆,我也试探着问了些暧昧的问题,她并没有察觉什么不同,只是劝我少喝酒,别想些不该想的事。我一直有胃病,并且很严重,我说我很难受,她说让我回她那边,我说我不去,而且又说了些杂七杂八的话,她有些生气了,说让我必须回去,否则会一直等到我来。我本以为她是在开玩笑,可是仔细一想,她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怀着忐忑的心,告别朋友,打车回到她那边。
卧龙之死(原创) 不知为何,今年的秋天竟来的如此之早,刚八月,就已枯叶纷飞。    南去的行雁,昭示万物即将凋零。雁阵掠过,又见单行的老雁慢摇慢展,声声悲鸣。    似乎一个身影在眺望远山,挺拔的身姿并没有因岁月流失而佝偻。青衣长衫,一如过往的风姿;轻摇羽扇,自显淡漠与从容。   “丞相,天冷了,披件衣服吧。”一位英武的青年将军为这个人披上棉衣。   “咳,是伯约啊,前阵可有军情来报?”那个人转过身来。虽仍不失往日的俊朗,眼瞳仿佛能看透世事般睿智明亮。但紧皱的眉头;斑驳的脸庞;苍白的双鬓;两条无力而随风飘动的长髯昭示着韶华已离他而而去,留下的尽是沧桑。   “丞相,一切都好,您......看起来很疲累,早点......休息吧。”青年将军温声劝道,虽极力把持,但颤抖的声音仍暴露出他的焦急与无奈,闪烁的双眼竟有斑斑泪光。   “他还是固守不出吗?我早该知道,早该知道,咳......”一阵摧心的长咳,那个人又转过身去,“我再站一会,你先回把。”   青年将军压已抑不住眼中的的温热,没有答话,默默退走。那个人低下头,望着自己的手,手心竟似有殷红,“唉......”   一声长叹。      “丞相!丞相!”刚二更时分,一阵紧急的呼喊声直达大营,未曾熟睡的那个人急忙起身,却见那位青年将军的剑已搁置在来人的颈上。“你!不知道丞相正在休息吗!他才刚睡了不到两个时辰,我.....”“伯约!住手!掌灯!咳...何事速报!”那个人挥手止住了青年将军。来人惊魂未定,跪倒颤声回道:“禀..丞相,敌酋司马懿有书札来。”“快拿来我看。”那个人接过书札,走到灯下打开,札上只有寥寥数句:“近闻公身有恙,吾甚惦念,望公惜身早归蜀地修养,则期再决胜负。公雅量非常,必知吾意,慎之慎之,切莫后会无期。”那个人观札久久不曾抬首,似乎在思索对策。刚来的惊动已让众将汇与帐内,大家都在等待那个人。“来人!传我将令!”似乎,已成竹在胸,那个人突然起身。“在!”众将大声回道。“明日举丧!”“遵...啊?丞相,这是何意?为何人举丧?”“为我!”那个人面带微笑,轻启唇齿“这......”众将愕然。“如此...为之,大事可定!必建全功。”那个人迅速做出布置,如行云流水般,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不曾长咳,略显枯朽的面容竟洋溢着丰润的神采!    
卧龙之死 不知为何,今年的秋天竟来的如此之早,刚八月,就已枯叶纷飞。   南去的行雁,昭示万物即将凋零。雁阵掠过,又见单行的老雁慢摇慢展,声声悲鸣。   似乎一个身影在眺望远山,挺拔的身姿并没有因岁月流失而佝偻。青衣长衫,一如过往的风姿;轻摇羽扇,自显淡漠与从容。  “丞相,天冷了,披件衣服吧。”一位英武的青年将军为这个人披上棉衣。  “咳,是伯约啊,前阵可有军情来报?”那个人转过身来。虽仍不失往日的俊朗,眼瞳仿佛能看透世事般睿智明亮。但紧皱的眉头;斑驳的脸庞;苍白的双鬓;两条无力而随风飘动的长髯昭示着韶华已离他而而去,留下的尽是沧桑。  “丞相,一切都好,您......看起来很疲累,早点......休息吧。”青年将军温声劝道,虽极力把持,但颤抖的声音仍暴露出他的焦急与无奈,闪烁的双眼竟有斑斑泪光。  “他还是固守不出吗?我早该知道,早该知道,咳......”一阵摧心的长咳,那个人又转过身去,“我再站一会,你先回把。”  青年将军压已抑不住眼中的的温热,没有答话,默默退走。那个人低下头,望着自己的手,手心竟似有殷红,“唉......”  一声长叹。    “丞相!丞相!”刚二更时分,一阵紧急的呼喊声直达大营,未曾熟睡的那个人急忙起身,却见那位青年将军的剑已搁置在来人的颈上。“你!不知道丞相正在休息吗!他才刚睡了不到两个时辰,我.....”“伯约!住手!掌灯!咳...何事速报!”那个人挥手止住了青年将军。来人惊魂未定,跪倒颤声回道:“禀..丞相,敌酋司马懿有书札来。”“快拿来我看。”那个人接过书札,走到灯下打开,札上只有寥寥数句:“近闻公身有恙,吾甚惦念,望公惜身早归蜀地修养,则期再决胜负。公雅量非常,必知吾意,慎之慎之,切莫后会无期。”那个人观札久久不曾抬首,似乎在思索对策。刚来的惊动已让众将汇与帐内,大家都在等待那个人。“来人!传我将令!”似乎,已成竹在胸,那个人突然起身。“在!”众将大声回道。“明日举丧!”“遵...啊?丞相,这是何意?为何人举丧?”“为我!”那个人面带微笑,轻启唇齿“这......”众将愕然。“如此...为之,大事可定!必建全功。”那个人迅速做出布置,如行云流水般,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不曾长咳,略显枯朽的面容竟洋溢着丰润的神采!          
小议演义中周瑜的气量 且抛开史实记载只看演义,大家或许会觉得周瑜气量狭隘,对于事事优与自己的诸葛亮不能容忍。乃至于最后被气死。 刚读演义一般都会有这个直觉,但大家是否记得一个细节,在诸葛亮到江东撮合联盟以及赤壁之战前后,周瑜曾叫鲁肃与诸葛谨劝诸葛亮投吴,而在诸葛亮表明立场以后才屡次针对与诸葛亮。做为一个当时在东吴军政地位仅次与主公孙权的他竟然希望一个比自己强的人与自己共事,这难道不很说明问题吗?这是气量狭隘吗? 我觉得周瑜很佩服甚至说是尊敬诸葛亮,他觉得诸葛亮如果加入东吴会使东吴更加兴盛,他的立场完全是站在东吴的利益上而不是自己的个人恩怨,对于一个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的人,你能说他气量狭隘吗? 即便后来周瑜咄咄逼人,多次设计要除掉刘备与诸葛亮,但他集体利益至上的立场始终没有改变,他认为刘备一时雄主,诸葛亮天下奇才,关张赵熊虎之将,他们的存在一定会对东吴造成很大威胁。他的这种做法完全是对孙权为首的东吴集团尽心尽力的体现。 他的谋划与鲁肃不同,我甚至觉得他比鲁肃更有远见。的确孙刘联盟短期内会对双方有益,但毕竟是两家,对于同有匡复天下大志的孙权与刘备来讲,一战再所难免。周瑜只是想在危机发生前,扼杀这种威危胁,这样做客观的说无任何错误。 到最后,周瑜与诸葛亮文争武斗,堪堪败北,郁郁而终,被所谓“三气致死”,成就了他“小气鬼”的名声。可这是小气吗?面对一个自己永远战胜不了的并且终究会站在自己对立面的人,你会如何?做“战友”,那不可能;做敌人,又敌不过;做朋友,那更是开玩笑。对于志比天高,雄姿英发的美周郎,如何接受这么悲凉凄惨的结局?他只有一死!因为他不想看到他与两代吴主所辛苦打拼的基业亡与敌手;因为他不想想看到自己所有的辛劳功绩被自己最为佩服的人毁灭。 他临终前那一句“既生瑜,何生亮”。我觉得那并不完全是对命运的控诉,更像是一种遗憾!我的理解是:“既然已经有了我,为什么还要有他,既然我们都在这个世上,为什么不能成为朋友!”如此苍凉大气的话语如何竟被认为是凄凉狭隘的体现呢? 诗曰山争巅,文云人竞强,皆晓武侯智,何处叹周郎。 我非“瑜粉”实为“亮蜜”,一番言语出自本心,只为周郎鸣鸣不平。小文简陋,不足细究,望诸位看官嘴下留情,鄙人谢过。
小议演义中周瑜的气量 且抛开史实记载只看演义,大家或许会觉得周瑜气量狭隘,对于事事优与自己的诸葛亮不能容忍。乃至于最后被气死。 刚读演义一般都会有这个直觉,但大家是否记得一个细节,在诸葛亮到江东撮合联盟以及赤壁之战前后,周瑜曾叫鲁肃与诸葛谨劝诸葛亮投吴,而在诸葛亮表明立场以后才屡次针对与诸葛亮。做为一个当时在东吴军政地位仅次与主公孙权的他竟然希望一个比自己强的人与自己共事,这难道不很说明问题吗?这是气量狭隘吗? 我觉得周瑜很佩服甚至说是尊敬诸葛亮,他觉得诸葛亮如果加入东吴会使东吴更加兴盛,他的立场完全是站在东吴的利益上而不是自己的个人恩怨,对于一个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的人,你能说他气量狭隘吗? 即便后来周瑜咄咄逼人,多次设计要除掉刘备与诸葛亮,但他集体利益至上的立场始终没有改变,他认为刘备一时雄主,诸葛亮天下奇才,关张赵熊虎之将,他们的存在一定会对东吴造成很大威胁。他的这种做法完全是对孙权为首的东吴集团尽心尽力的体现。 他的谋划与鲁肃不同,我甚至觉得他比鲁肃更有远见。的确孙刘联盟短期内会对双方有益,但毕竟是两家,对于同有匡复天下大志的孙权与刘备来讲,一战再所难免。周瑜只是想在危机发生前,扼杀这种威危胁,这样做客观的说无任何错误。 到最后,周瑜与诸葛亮文争武斗,堪堪败北,郁郁而终,被所谓“三气致死”,成就了他“小气鬼”的名声。可这是小气吗?面对一个自己永远战胜不了的并且终究会站在自己对立面的人,你会如何?做“战友”,那不可能;做敌人,又敌不过;做朋友,那更是开玩笑。对于志比天高,雄姿英发的美周郎,如何接受这么悲凉凄惨的结局?他只有一死!因为他不想看到他与两代吴主所辛苦打拼的基业亡与敌手;因为他不想想看到自己所有的辛劳功绩被自己最为佩服的人毁灭。 他临终前那一句“既生瑜,何生亮”。我觉得那并不完全是对命运的控诉,更像是一种遗憾!我的理解是:“既然已经有了我,为什么还要有他,既然我们都在这个世上,为什么不能成为朋友!”如此苍凉大气的话语如何竟被认为是凄凉狭隘的体现呢? 诗曰山争巅,文云人竞强,皆晓武侯智,何处叹周郎。 我非“瑜粉”实为“亮蜜”,一番言语出自本心,只为周郎鸣鸣不平。小文简陋,不足细究,望诸位看官嘴下留情,鄙人谢过。
且说黄权(欢迎评点) 黄权,蜀中一位很有才华的人才,文武皆长,本该在乱世中焕发奇光异彩,可结局却甚让人感慨。初时,从刘璋,而刘璋却无法用其才。曾建议刘璋不要邀请刘备来抵御张鲁,分析的十分地道,把利弊都展现在刘璋面前,可惜刘璋鲁钝,不予理睬。后,刘备打下成都,黄权闭门不授,在刘备晓之以情动之以义的强大攻势下,自己也不甘于才华就此埋没,再次出仕。不得不说刘备一时雄主,善与用人,在仕从刘备的那段时间,可以说是他最光彩的日子。攻伐汉中,如果论功劳,他可以与法正黄忠并肩。正是他的坚持上柬,刘备才决定攻打汉中,其眼光策略让人刮目相看。而功劳能力影响地位,他获得了荣耀,得到了让人眼红的高位与权力。或许,在那时,他会有一种雄心得偿的感觉。可惜,极度的鼎盛之后,便迎来衰落,而他也受到波及,并且因之万劫不复。在汉中之战结束不久,关羽便在荆州被魏吴联军打败,地失身陨。而与之有近乎兄弟情谊的刘备愤怒异常,进军伐吴。就在这个时期,蜀中名将接连去世,黄忠病去,而张飞却因部将反叛被杀。而久战的蜀地也根本无法再负荷一次大型战争,接连胜利的背后却是满目的疮痍。黄权看到了这一切,他劝说刘备放弃东征,又一次陈述利弊,并且要求以己为先锋试探敌人,可当人被愤怒冲昏头脑的时候,如何又会听进话语。历史经常会开一些类似的玩笑,反复的上演同一结局。就在他在江北防备魏军的时候,刘备败北的消息传来,真是一场大败,赤壁依火为胜的刘备败给了名声不显的陆逊,在曹操成就周瑜的时候,他成就了陆逊。二位枭雄的结局竟是如此相似。而黄权,因为归蜀道绝,归降了曹丕。不说这个借口是多么的苍白无力,最让人苦笑的竟是在敌军中上演的君臣相知。刘备没有处罚归降的黄权,反而善待了他的家人。而黄权十分肯定的知道刘备会这么做。曹丕在挑拨无果的情况下虽然赞赏黄权,但终生都没有重用过他。黄权虽然又一次的出仕,在司马懿戏弄他的时候,他丝毫不受其影响,做到了所谓宠辱不惊的境界。或许有人觉得这是他人格的升华,可我却知道他的心已经死了。他做为一个智者可以看透他人的结局,却无法挽救,反而使自己随波逐流,为之埋没,这或许便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在命运面前,人力是多么的微小。吕布被人骂为三姓家奴,而几乎处与同样境地的黄权却很值得人叹息,他在每个势力都尽心尽力,可唯一没有尽到的就是臣节。当然,在现实社会无几人会去在乎这些,而历史的记载却永远让他背上沉重的枷锁,永远无法翻身。经历如此多苦难的黄权难道真的畏惧死亡吗?难道他真的是怕死才会如此吗?我觉得不是,我认为这是他对自己的一种惩罚,他把失误都归结到自己身上,他无法原谅自己。有时候死亡是种解脱,而活着的人却是最悲哀的。在其死后,若真有灵魂,在地下见到刘璋与刘备,他会有什么想法?千百年后,我们重新品位这个人物,又会看到什么呢?黄权,你叫我如何抉择。
感悟丞相 “此人堪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水镜先生的一句话把他推向了历史的前台。从一个躬耕南阳的书生成为当代乃至百世之后万人敬仰的一代名相,他与先主的君臣相知也成为历代君臣关系的楷模。 他的一生是辉煌的,从演义里看,甚至可以说他是如神仙一般的人物,用天下无敌来称他也无可厚非。言所必中,计出必成,使先主从无根之主变成天下三分的君王! 作为一个传统封建知识分子,他作到了这个时代人可以做到的一切,集军事家,政治家,商家,发明家与一身。上辅君王为正道,下正黎民以鸿德,内伏狄戎与一统,外破敌侵若探囊。拥有这些成就,他没有满足,他的雄心不止与此,他想辅佐明君成天下之大一统! 但是从关羽败亡那一刹那,他的梦想也彻底的破灭。 作为一为名臣,他了解先主,他知道先主重情,他明白在先主心里,兄弟重与江山!在那个时候,他是清醒的,他反对报仇,但是君为臣纲的思想使他无法去改变这一切,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辛苦打造的基业瞬间崩塌。 或许在那个时刻,他已经心灰意冷,他可能已经有了退隐山林的念头,但是在白帝城,先主的一席话,使他彻底的背弃了自己的承诺。 蜀 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每当读起这首诗的时候,我的心都是酸涩的。丞相的一生是辉煌的,但他的心却是苦痛的。 先主含恨而去,蜀国的重担完全的压在他的身上,使这个身高八尺,飘飘有神仙之概的伟丈夫未到花甲既夭。 有人说这是他自找的,谁叫他事必躬亲,难道他不会用别人吗?可是请说这些话的仁兄去仔细看看当时的情况,国家尚不稳定,后主昏庸无道,四邻窥视其土,如何可以放任与他人? 出师二表,五出祁山,他想报答先主知遇之恩,托孤之重,他想光复大汉,重临旧都,但是人难胜天,即便他天姿卓越,即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操劳,依然避免不了另人搁腕长叹的结局。 秋风五丈原,一代名相就这么去了,留下无法释怀的遗憾。 在梦中,又仿佛看到了,清摇羽扇,万敌毁与谈笑间的豪迈;晨卧竹塌,高歌梁父的儒雅;孤立秋风,雄心难偿的无奈。 当他脱离这一切,追随先主与地下的时候,我相信他不会再有遗憾,因为他毕竟用了自己的一生去努力。 莫以成败论英雄,他将是一颗无法忽视的恒星,永远闪亮在历史的河。
人陨情荒(原创) 白门楼外: 战马奔驰,如雾般的汗水昭示的它的劳累。 路在远方,灰色的瞳孔失去了往日的凌厉,只有对命运的绝望。 身后温存,一双小手紧紧的拥抱着他的胸膛,让他难以放弃,因为这包含太多的希望。他或许觉得,就算全世界抛弃他,她依然会追随他直到命运的尽头。 鼓角争鸣,虽然匹马单骑纵横天下,但此时已无出路,敌人如洪水般侵袭过来。 那双小手在颤抖。 他温柔了抚摸着那双手,说:“不要怕,只要我在,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我的路。” 一池清水般的双眼望着他,她说:“我不怕,因为有你。” “哈哈哈,就算所有人都憎恨我,抛弃我,只要有你,我便无所畏惧。”雷鸣般的长笑,他的目光又焕发出往日的神采。 昂首,横戟,杀气四射,地狱修罗的回归。 这一刻,他的眼里没有任何感情,只有收割生命的欲望。 “你!``````。” 他在滴血,匕首在午后的阳光下闪烁着,诉说着悲哀与妖异。 “是我,我不能放弃我的责任,但请你相信,我`````。” 戟刃,没有因为久日未磨而丧失它的锋利,反而为吸得人血,而兴奋的呜呜的叫着。 持戟的他,愣愣的注视前方,就在那一刹那的犹豫,一朵玫瑰黯然凋谢,一个唯一主动去祭戟的人魂飞烟灭。 一声虎吼:“啊!”长戟被生生折断。 这一刻,他一无所有。 下马前行,马儿蹭着他伟岸的身躯,不忍离去。 他看着那最深爱却已无血色脸庞,说:“或许,你我不会再分开。” 回忆充斥着脑海,一丝决然的微笑渐渐浮现。 他倒下了,他累了,他不想再起来。 此时的天空,似乎不再蔚蓝。 失去了她,便没有了世界。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