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atMVbE721
-
关注数: 77
粉丝数: 377
发帖数: 44,195
关注贴吧数: 17
【总的来说】统计一下理论上也可以当火箭燃料的选项罢 固态推进器:铝 硫+精炼碳 石油引擎:乙醇 氢氧引擎:液态天然气 还有一个氧化剂选项:液态氯(对氢气肯定行,但我不是很确定油,乙醇和天然气是否能在氯气中燃烧)
【新设计了一个型号的驱】 外形是基于”缺氧“的火箭体系改的,设定上,这就相当于那个世界的,马斯克的”星舰“。 改了改给太空军用是个啥画风。 从构造就看得出是这里岛风级那个定位的。
试着设想了下飞船立体化视角是个什么效果。
【看在新来的人这么多的情况下再提一次】有谁想要音乐吗? 就是游戏中的几首较长的伴奏。 重点是“alpha 2”,那个给你一种‘正努力建设地下城,未来深不可测,但可以期待的神秘感本身也是一种享受’感觉的伴奏,现在发行的原声带不是现版本的。 当初来这儿求助啥用也不顶,现在自己搞到了,料想是不是还有人想要那曲子作业用,结果到处都没有,这种尴尬立场。设身处地考虑,在此主动提出。
【整地鼠的冻蛋模块失败了】 事实上,当门关上的时候,压力板只能称重压在它上面的半扇门,200kg,根本感应不到任何增加的蛋的质量。
我以为的游戏地图的模式。
画了个向阳初始四组员的”缺氧“形象。 ”sunshine not included“话说,缺氧吧的人居然没一个认得出来这些是谁。
【既然正在规划的剧中有类似于高达的戏份…】 我在想是不是对某个重要人物剧情需要退场时也“希望之花”一下,以表礼节
【我要上传说中的药片反熵机了】 只是没办法让蒸汽姬冷却下来。 于是,去他的能源。我就销毁了钢厂的热量罢。 反正比起电力,过热问题更严重,目前顾虑太多就没法放开手大炼钢铁。
【终于碰沙漠星了】 感觉…很枯燥。 火山星体有趣得多。 热沙并没有岩浆那么有威胁,我很快就把基地围住了,员工都没烧伤甚至一次。 然而…尽管不再受温度威胁,我却在受气压威胁,极度低压,供氧一停,植物就不长了。 …… 很多颠簸,不过接下来目测技术上不是问题,问题是由于过度枯燥,这不像是个我有心情操作上一千个周期的那种环境。
【盯着中子物质令人浮想联翩】 话说,这东西其实是Unobtainium呢。 潜地艇和地球大炮都是用这玩意造的。 半人马座α星人有该材料更高级的版本,建造他们的战舰和探测器的船壳。 …… 在概念里就认为这不该是没用的东西,总想用这玩意造些什么。
【岩浆不发光哎】 并不制造照明范围。 那么那个‘光源’属性有何意义?
【真不容易】总算更新了。 锐意空想的戏份比起已有框架参照的戏份制作起来难度真不止翻倍。 虽说论‘理想的优质效果’基准的话,还是堪忧,不过,至少还是以说得过去的质量跨过这一步了。 我已经够低调了……这次就破例庆祝下罢。干了这杯罗穆伦啤酒并“这玩意应该是被禁的”。
【浪不起来……】 总是在屯资源,感觉条件不够下一步发展的需求。 …… 但说不定在甚至够得着那一步之前就弃档了。
【这一切都不值得】 我们所作的一切全部木大 我是不会费尽心思做些代价是呕心沥血,重伤致残之举的事。为了一些在我挂了以后还对我之所为说三道四,甚至在生前就忘了我的功绩是为你们做的这回事,因为稍后就P大点事对我众叛亲离,做得出这等行径的人们的。 这个世界太♂乱……
【Hidamari,Hidamari desu~!】
【乱纪元已至…】 这是不错的游戏机制,大部分挑战在于恶劣的生存环境,而不是人类间冲突的争斗。 没什么太值得通过战术胜利意义的成就感,‘重点是,你也不知道你是否玩的乐意。’ …… 思前想后,感觉这种模式更适合做一个,基于【三体】的,你操纵半人马座的那群外星人想方设法活过完全随机的日期和极端气候的游戏任务。比起【三体】原著中那个仅仅是解谜的模式还更有嚼头些(标题还某种意义上剧透了,直接就用”三体”……)主线大概是这样,维持社会基本的生存——搞生产,研究——设计出能够度过更严重的资源短缺,低温和高温的系统——视情况全社会休眠减能耗,再苏醒搞生产——研究搞清楚世界恶劣气候的根本原因——最后,肝出用于侵略其他世界的舰队,算游戏胜利。 问题是,有任何工作室打算搞这种企划吗?
【能做到吗?】烧毁遗迹物品 有个安全门怎么按开门都没人去开,但其他二个遗迹的门都一按就开了,我想这是卡bug了。不开就不能拆,有些挡住规划了,于是唯一解决方案是将该门熔化。围绕这门造了隔热砖,然后旁边一个玻璃炉往里面不停的倒玻璃。 然而目前里面都倒了11吨玻璃了,才升到了600度…真能熔化么?还是之前就会出别的问题? (之所以这么问是之前试过更狠的办法失败,对此少了些信心——往旁边还造了个金属炉,把玻璃倒进去,炼钢后加热的玻璃再倒门上……然而结果是,我第一次在没用沙盒刷温度玩的情况下,见到了石气)
【这些传感器和门该设定什么数?】
【提问】一个小行星殖民地 以一个高度偏心的公转轨道运转。其近日点为地球公转轨道的高度,远日点为木星公转轨道的高度。 该殖民地的‘一年’约为2112个地球日。 正确或错误?
听来听去,还是“最后的秋天”标题曲最本命。 去查看原声集时,“标题曲呢?” 后来才知道标题曲会因为加装的资料片换,不像是饥荒那样连标题菜单的画面都换了,于是没察觉。 “帝国边疆”又给换了,听来跟初代标题一样都不怎的带感。 到底还是“最后的秋天'最适合放在这个位置。 如果是(大概不是很可能)该系列想做个更大的游戏的话,就尤其如此了。 最后的秋天没有包括在原声集中,不过我从别处找到了。想要的可以举手。
【一片混乱】
【“希望就是下面那个蓝条,】 想起这个。
【不知道受了这刺激】疾病系统是否会调强… 毕竟,本来这游戏里面一个疾病就是肺炎,今年四月开始玩的(入手的是那个8周期会死的旧版),感想是太应景了。现在到了这个疾病就是弟弟的版本,反而感觉有些不适应。 不如想象下dlc里,经过n多个月传染病肆虐而被动禁闭的程序员的怨念罢… 比如 “无论如何,黏液肺3%致死率。(也就是说100个小人中,有3个会不管你做什么最终都会被毒死)” “感染力极强,碰到就几乎肯定感染,现在不能吃下去没事了。” “不护理的话会成为重症,致死率上升至10%,需要用病诊室(ICU)招架“ ”治愈后小人会卡在基于生病前属性状态全属性减3的状态无法提升,而且憋气时间会严重减少,有些最终会属性提升回来,有些不会。“ 和空气过滤器技术同一科技栏目增加便携式空气过滤器,耗用纤维制造,给人戴的,减少70%感染率。(宇航服之前就靠这个撑着了。)
【画了几个小人】 能猜得出这都是谁吗?
【……】
【刚注意了下成就…有的成就简直胡闹】 比如说“比伦敦更好”……一开始不造一个帐篷怎么比伦敦更好了? 再怎么速T2研制工棚,和弄到足够材料都得用好几天罢? 不给地方睡觉是要制造大量冻伤病人的节奏。
在冰汽时代中用于停尸的设施。 见到其命名,总觉得意味很深。
【一个实际上的技术问题】中子物质承压。 恒星熄灭后留下的残骸,中子星,内部大部分都是中子超流体(和我们认识的这东西一般都是刚体的概念好像有些出入,是的,这东西居然还能液化)这种成分组成的结构承重上限是三倍太阳质量。高于上限,则会塌陷成为黑洞。 问题是,三倍太阳质量,在那个情况的重力强度下,作用于那个质量,结构中心的压力是多少帕斯卡? 同理。其实我更关心电子简并物质(是靠电子因为泡利不相容原理产生的特殊情况,从而加强的电磁相互作用力支撑的,当中子物质,作为核子简并物质,是靠强相互作用力)的极限承压,那个是1.4倍太阳质量,怎么换算为压力?
【SuffocatePunk】如果让伦敦难民去挖“缺氧”的星体… ……玩了几次,觉得FrostPunk也就这样了,可互动部分蛮少的,却还是对性能不足的计算机这么不友好(经常卡得进程崩溃,我本来是想妥协分辨率到800.600的,可那样啥字都看不清了)…… 现在还是比较期待“缺氧”的dlc,终于可以自己上天! 不过这次的想法和这毫无关系,是早就有了的。 大家可能多少了解到“缺氧”里的事件是怎么回事,不过那是个不停卖关子的,很微妙的状况:一个科技巨头试着开发新能源,用作他们已经体系化开发的外星殖民地建设技术的终极保障,但是发生了失误,将他们身处的行星摧毁,劈裂成数个碎块。集团的成员全灭后,已经是成品的部分技术体系苏醒了,对状况一脸蒙蔽的,一边想着为什么总部为甚毫无征兆的把他们扔来这个“外星”进行开发,不事先通知也不联系,一边只好动手开始建设原先计划好的殖民地,还原技术体系的其他部分,否则首先——很快就要窒息了。
【背景音乐】弄到了那两首诡异的曲调 现版本的echo from another time 和 alpha 2 需要的可以来拿。
【更新】太阳浩劫2257近况。
【不满值和希望值也就相当于压力和士气罢?】 只是想想,换做让冰汽时代的难民来挖这个殖民地。 “2XXX年,由于某个充斥了狂人的大公司,套路式不小心在地球上合成了某种只存在于恒星残骸上的高密度物质后,失去了对它的控制。我们的世界四分五裂,还好有与时代相匹配的避难技术水平广泛应用于民间,还是有不少人幸存于这种灭绝级事件。 目前我们得靠利用目前我们黏在这上面的这块母星剩下的部分中仍然具备的资源存活,并进一步寻求离开它迁移往一个更稳定的,更适合作为新家园的星球。”
【不是mod需求】地底如果再深一些 遐想而已 感觉,现版本的地幔太浅了,比之前玩的宜居带是圆形,仍然有招聘站的那个版薄多了。于是就失去了一些浪漫。 认为星体核心应该是比较厚的请举手。 下面不是中子物质,只是很深的岩浆海而已。 底部逐渐就是钢水了,作为真正的地核。其中混杂着一些铀和镭,释放衰变热。地热的量要比原来要多。 至于计算问题,不用在意,这只是个仪式感设计,实际上,没有人可能挖到那么远。
【没事想象一下反义词】DroughtPunk 根据我所了解到的知识,闲来想象一个游戏机制差不多的,但背景故事的灾害刚好反过来——不是低温,而是高温的——的剧情。 太阳正在加速老化,它核心的燃料短缺致使的坍缩使其变得更热,核反应反而加快了,它在越变越亮。地球的气温受此影响不断上升,冬天消失了,全年酷暑,大片土地遭到了荒漠化。 在这个情况下,人们不得不在地下修建殖民地生存,然而地下尽管可以隔绝日照,暂时是很凉爽,但挖得太深得话——众所周知——就不凉了,地热又成了另一个麻烦,两面夹击。于是维持殖民地的关键是制冷——需要耗能主动把热量排出去,居民才有的活。
并不要求很多,我只是想要这个背景音乐
“Die waffen,Legt an~!” 如果某个不嫌事多的人运算得出了全球冰冻将持续的时间,并给出结论 ”煤不够所有的文明消耗到坚持到那时候,我们得失去几个文明才成。“ 于是我猜就算是这么艰难的情况,城市间也会窝里横起来,不,尤其是这种时候更容易发生。 就像那五艘星舰,形成了局部的“黑暗小树林”,互相轰得只剩一舰幸存才算完事。为了至少能有任何人坚持飞到波江座,这个问题是没法假装看不见或者绕开的。
为什么破碎的行星周围还有个盾? 翻找了下动画片,从它看见的,对剧情有这个疑问。 无法登陆破碎行星,因为它被一圈覆盖全球的力场阻隔了,谁在运转这玩意? 庄严科技的主星不是因为被中子物质本社爆破,一切都毁了而人员也全灭了吗?
【说些什么好呢?】
【我好兴奋啊,我好兴奋啊!】 We last touched base in February where we announced that we're working on a DLC. Shortly after that, we put out another free Content Pack in March... and then a global pandemic hit and work from home began. At that point we decided it was best for the team to refocus their efforts on the new systems and content of the DLC, while putting out semi-regular bugfix patches for the released version of the game. Since then, we've put out our May patch and now our July patch -- releasing in a few days! (And finally fixed infinite digging, I might add!) New Systems: There are 3 major new features: Multiple colonies on multiple asteroids running simultaneously! From lonely mining outposts to thriving hubs of industry, each world can contribute to sustainability across your civilization. A new radiation simulation and overlay, with conduit-like infrastructure to harness it for science and industry! We're adding this as a new fundamental system with integrations into many parts of a successful colony. Space gameplay has been reimagined. Space destinations are now actual playable asteroids which can be landed on and settled. Rockets themselves are now easier to launch, more interesting to control, and have a deeper role to play by providing infrastructure between asteroids. New Content: While the majority of the new content will of course be in service of the new systems, we're also adding a new start biome, and multiple new biomes throughout the asteroid cluster with their own critters, plants, and resources to discover and integrate into your colony. 也就是说早在SARS再临前你们就有这个计划了?那为啥不直接在邮件里说”在做了“,还什么”不能保证任 何事“这种免责声明,是怕团队被”黏液肺“全灭了不成? 但事到如今,那些废话也就别想多了…… 我和你们,我们都是英雄!
【再次问一下】有谁能提取游戏音乐吗? 目前个人的尝试企图完全失败了。 官方完全不拿我更新原声包的请求当回事。 试着录视频分离音频,那个播放却是按照工作强度变化的,总不知道那完整的是哪样。 就是Alpa 2那首背景音乐,现在出的原声带和游戏里在用的不是一致的。 游戏都出了三年了,这有些奇怪。
【有了核能以后……】或许我就可以切换老家以外视角了 先造核裂变反应堆。(是有关模块设计的,不提供功能完整的设备,只提供像是控制棒,液体管道防沸腾加压器之类的组件。相关的发电还是靠汽轮机) 再精炼乏燃料产钚。有了钚就可以解锁裂变火箭引擎。 解锁了裂变引擎后,得以解锁聚变引擎。 聚变引擎解锁后,可以解锁挖掘和合成中子物质的技术。 最后解锁的就是曲率引擎啦~ 可以带着相当多家底跳出星图,到另一张星图上。 这个宇宙还有许多可以探索的,而我们还没有到该喜欢‘落叶归根“这个概念的时候。 ……
【搞不懂漂白石是什么东西】 查了各种次氯酸盐,氯酸盐,高氯酸盐。 其接触空气成分的反应都是放出氧气,放出酸……没有放氯气的。
【构思《太阳浩劫》再版越多…】我越觉得,佐达没什么错 这位跟灭霸同一个打响指的志向的货,看得比灭霸还透。 尤其是,在“黑暗森林”那种已经是世纪末废土流的宇宙中,那个理论更没什么错了。 先抛开亚空间那些维度碎块里的上古老疯子,包括原母和大智者,以及他们的奇葩脑回路知道些什么不说。 首先会搞成这样的宇宙,其生命形式的设计理念就是失败的。大家都生来注定针锋相对,互相怀疑,互不让步,这是智能克服不了的,天命层面的东西了。没有生命形式会最终延续,于生命形式间全是敌人这种概念,都疯狂的自我复制,霸占资源,以资源为代价消灭对方,没有让步。世界尺度越大,妥协的可能越渺茫,宇宙因为生命形式的存在迅速耗尽能源,加速死亡。 因此,以完全是不同的逻辑,重新设计的生命形式是必要的。 或者,看似目前暂时还说得上话的各个文明的宇宙状态,最终也迟早沦为废土。 虽说,应该提到,宇宙本身迟早会垮不是吗?所以在乎这些也没有什么意义吧。 区别大了。 处于良性运行的宇宙各个文明,可以有充足的资源,充足的时间想个办法,或许有技术没发现的地方做出突破,让生命形式可以豁免于宇宙之死而延续。 但恶性运行状态的宇宙各个文明,只会打到最后一个文明灭绝,压根就来不及,也做不到这种长远考虑和行动。 (当然,再强调一遍,这是无视了大智者那货的脑洞这一定义下的辩证)
【等了一阵子】请问 加上那个可以指挥在天上其他小行星建造殖民地的模式了吗? 我喜欢增加一些眼界。
【于是…】坐等Klei出《脱水》 ……… …没有考察老家以外行星的视角这一模式太打击我了。
【这个游戏怎么切换其他世界的视角?】 造好飞船,上天了。但,看上去没有选项,只是等几个周期,船回来了,带来一堆磁盘。 我想亲自监督一下其他世界的考察工作。 难道这里没有像饥荒一样,下溶洞就再生成一个世界的机制么?那些小行星只不过是一坨象征性的资源的意思吗?
有那位能提取出游戏里配乐的“Alpha II”吗? 原声集的那个并不是现在版本在用的。 事实上,我怀疑它从来有在任何版本出现过,那个跑调的所谓“原声” 为甚其他的BGM都一致?就这首……???
我本以为这个世界是圆的呢。 那是没在诸多自以为是的方案费大劲建设好,却遭受失败,然后只能开沙盒实验多次之前。 初期败了的那十盘连宜居带以外各个方向四十几格都没挖出去。于是有的这种脑补 像是这该是个圆形的地图,就像是还原小行星的那个圆形一样,你一直向左向右挖,挖个很长的距离,最后会挖回到基地。这个距离过渡性质的越往上越长,越往下越短,在地表最长,远得一天跑不完,在核心区最短,三四个小时之类的?(其实在绝对的地心这个距离为零,你字面意义上追着自己尾巴跑,不过反正没人实际能挖到那儿) 然后,第十一盘我勉强能可持续发展了,我遇上了那堵墙,向上无限远,向下无限远,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 不祥的预感,于是开沙盒看全图…… 顿时觉得没一开始自以为是的那味了……
【成功仿制了适合萌新的哈奇屠宰】 火山星体,虽然岩浆房已经熄灭了,但地图上全是高压蒸汽包(自然水体蒸发而成),无处散热,还是快热的种不起庄稼了。只能造这种罪恶的装置。 只是,把最后那个机械气闸的水池换成了螃蟹。 总感觉有得选的话,暴力处决比水淹强点。 螃蟹一钳子,哈奇咬一口,螃蟹一钳子,哈奇咬一口…… 然后自动打扫器等着打扫战场就是了。
“中子物质”这个命名是不是太草率了点? 就是,感觉不大对。 在座会来玩这游戏的人应该都知道那回事,关于中子素会生成在什么情况——大质量恒星末期演化,内核光致蜕变,内爆,中子化。中子素能稳定存在的前提是极强的引力场,而同时,它本身也因此密度极大,这反过来……会产生巨大的引力场。它不是一格子20吨,而是一把汤勺那么多一万吨。 太少的中子素,脱离了强引力场是不稳定的,会迅速衰变成为质子和电子(伴随一部分核能释放,就像所有的放射性元素那样,视反应速度……应该会看到核爆),而量足够多产生足够强的引力维持自身稳定的中子素,其引力场想来是恐怖的强,它会让附近的一切重的要命,被吸过去,内爆,将那种引力下自己能拧出的重力势能全都充进核能,即——同化成了中子素。 但这并没有在小行星上发生,实际上,该物质是一格子20吨。这应该不是天文学中的那种东西。 而且,于有点阴谋论的味道的日志中提过“有些事情不大对劲,我检测到行星的地层中有深渊晶石和中子物质存在,这不应该在自然生成的天体中出现。大概,反向理解可以为——这是一种人工合成材料。然后兼容其他性质可得——靠核力维持相当于分子间力的作用,因此坚不可摧,无法表现可传统测量的热运动,表示为绝对零度,不过,远没有自然的简并物质那么可怕的密度,也无需重力场维持。算是发展成用途极为广泛的理想的材料。 听上去像是三体中水滴探测器的船壳护甲技术,强相互作用力超密度物质。大刘的其他小说中人类造出了稍微原始些的版本,叫”新固态材料“(还是具有比较可怕的重量,不作特定支撑手段的话会压穿一切地层向地核沉降) 至于命名,我这里建议用”Unobtainium“(”虚构元素“”杜撰出来的理想性质材料“,这是个老词了),视乎这东西很可能的人造本质。
草生 太草了(字面意义)
【呃,现在的世界情况】也算是ZH又一个神预言 …真正验证的某种形式罢? 米帝老化得厉害,远超想象。靠自由散漫的基层,情绪发泄性质武装冲突,以及上层的政策不连续进行矛盾转移,周期性的以自残式刷新自身组织,以保持整体活力的机制已经失效了。官僚主义积攒了有一段时间,不是不像任何见过很多朝代的后期的典型特征,也是因此免疫力严重失衡。 可以预期,在这之后不久,大规模战略收缩就会成为任何意义上必要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虽然我也有点担心会不会因此昭和化…我历史没学到那个程度,轴心国阵营在二战前都遭受了啥?我只有印象是来了个大萧条,然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就开始了。但,昭和化是有一系列条件才会发生的吧?米帝并不是所有条件都会轻易打勾会吗?)(慌得一笔)
我错过了历史性时刻的见证!(半恼) ……等我反应过来时,不幸被Hcov-19雷普(悲)曾有过的总人数已经是116576人了。 或许我还可以等待现有人数是114514。 或者曾有总人数是1919810的时刻。 或者是现有人数1919810,或者总人数1145141919810的时刻 照外面那些人处理的方式,发展到那个程度这并不是不可能。 有谁察觉到了提醒我一下,我反应有些慢。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大声哭闹)这不会得拖个一整年吧?!说真的,我自己还有个慢性病等着得去外地复诊,现在一堆状况我也不知道自己出了什么事,搞不好之前的疗程全得前功尽弃。
【任何人还知道Rotr群文件其他的保存地点吗?】 大概内容就是那些新地图和非官方任务地图,对战录像什么的。 我上次系统崩溃失去了它们。
【需要些什么来成就一个cult级剧?】
【老物分享】要素过多的高仿同人。 三年前弄的玩意,当年情况比现在好得多,目前病得厉害,体内生命原力一片混乱… 虽然发誓对抗这个病不胜则亡,但现在只是没一开始那么有信心了。持续了太久,太难了。 所以趁还理得了人把这玩意扔出去罢,感觉自己也用不着它了,如不这么做,这些数据就是默默的被销毁的命。 也不是什么太好的东西,意义不大,基本就是ep4剧情,只是用的某个RTS的世界观,压缩在地球表面上,人物用的某个动漫的……就是这样。 有兴趣瞅一眼的爱下下罢。 1f_JbQ-VDPlV_pGg4z5iy-w 提取码: 96jh
太陽系をはなれ,ケンタウリス ,はるばるのぞむ~ 宇宙の放浪者地球よ~!
【麻烦谁再说一遍】新群的号是什么来着? 在重装系统后,我QQ上的rotr群莫名丢失了,明明账号上其他联系人好好的
【有个疑惑】关于爆能枪弹药 氙很贵吗?好像自打克隆战争后就少见那种反器材加成的蓝色光束了。 然后大家就好像忘了这回事一样,一个劲的,不管什么情况都用氢(红色)。 于是第一集那个营地里,我们就看见那些人,拿着清一色反步兵弹药对IG机器人挠痒痒,并且送人头……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