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深度分析师 资深深度分析师
关注数: 15 粉丝数: 31,401 发帖数: 14,666 关注贴吧数: 22
用什么技术可以做到单手控制,全自动连发? 1、9mm子弹无论如何搞,冲量也太大的,可行的只有5.7*28mm子弹。低穿透子弹有比较强的停止作用,还不会穿透误伤。.22子弹威力太小。 2、减少后坐力的办法要都用上。 消音消焰制退器、自由枪机,枪机前冲击发,恒定后座,单发闭趟,全自动开膛、类似于瑞典m45冲锋枪的原理。 用枪机前冲抵消一大部分后坐力。 恒定后座不撞击,是持续的推力。 3、复进簧在枪管下方,受点力正对虎口 受力点正对虎口可以保证复进簧不产生偏转力矩,虎口正好顶住,相当于步枪的抵肩 4、枪管尽量靠近虎口 虽然前冲击发消除了大部分一阶冲量,制退器也消除了气体的冲量,但是残余还是有的。 子弹轴线靠近虎口,可以减少偏转力矩。 5、整个枪重心设计与虎口重合,进一步减少偏转力矩。 用包络式枪机,部分枪机和枪管重合,三合一制退器也和部分枪管重合,整个枪长度控制在290mm以内,枪管可以短一点类似FN57,弹匣在握把内。 长度重量不超过毛瑟手枪,弹匣容量加大,可以使用沙漠科技技术的高可靠性四排弹匣。携带40发左右子弹。 弹匣上部收窄,便于握把手持。 因为本身用低冲量弹药,又用了大量反后坐力措施,射手感觉是正对虎口的持续推力,全自动完全可控,不存在手枪打一枪枪口就上跳的问题,5.7*28mm子弹本身也比9mm子弹弹道更好,这个枪散布会比手枪好很多。需要的训练可以简化很多。 手枪作战距离90%在15米以内,这种单手全自动可控的枪,可以提供近距离密集火力,作战效能大幅度提升。 对于射击训练不足的飞行员,警察,保镖来说,实战射击命中率会大幅度提升。
手机为什么会卡顿? 流畅这个事情 实际上,是手机厂商和系统厂商的一个阴谋。 什么时候手机就可以流畅了? 2013年,安卓4.4以后,安卓黄油搞了几个版本,基本就可以流畅了。以什么手机为代表呢? 金立S5.5 这个手机是典型的弱处理器,又用了1080P屏幕手机 处理器有多弱呢?8核心的A7,A7是A15时代的小核心。有多弱呢? geekbench4,1.7Ghz的A7跑分是单核心400分左右。 现在骁龙8至尊版大约是12000分左右 当时,这个1.7Ghz的A7,只要用1-2个核心,频率不用跑满,就可以实现1080P屏幕的60帧流畅滑动了。 而且,现在安卓的图形技术,比2014年进步太多了,同样的任务,现在用20%的资源就可以满足。 现在最强的安卓启动器可以后台用C语言写逻辑,用TGFX引擎j+Vulkan + 预编译指令来写图形。 就是说,如果厂商愿意,只要旗舰处理器不到1%的性能,就能实现手机的流畅运行。 即使你用现在最弱最弱的处理器。买了华为畅享80增了智慧。麒麟710A单核也是金立S5.5手机的4倍,不至于卡顿。 手机为什么卡呢? 因为手机厂商用了图形更复杂的启动器(就是你手机看到系统图形界面,滑来滑去的这个图形启动器,没有它,你看到的是黑屏幕上是一推白色小字母,你要输入命令才行。) 苹果ios26最新的液体玻璃效果用了四重渲染,还有光照计算。 这套东西,相比ios6时代,同样的屏幕,资源消耗是70倍到80倍。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手机性能提升,手机依然卡了吧 你手机在2013年已经可以流畅不卡的跑当前分辨率的系统了。 为了让你买新手机,每年出新启动器的时候,都增加图形复杂度,让你花几倍的资源才能跑流畅。 积累下来 就是ios26的液态玻璃效果,需要ios6时代拟物化图标,70倍到80倍的性能,才能跑60帧。 未来,你的手机处理器行再提升10倍。 苹果和谷歌新的系统版本,出一个酷炫液态玻璃高光动态离子光线追踪的UI,轻松吃掉10倍的性能 你改卡还是卡。 用于不要升级系统,你就永远不会卡。
什么样的枪的打的更准? 以前的认识,是枪管长的初速高,打的更准,散布更小。加工精度最重要。 甚至轻武器设计的教科书也是这个观点。 现在,这个看法是不全的 真正的精确射击要复杂一些。 1、对于狙击手射击来说,并不是枪管越长越好,而是有特定的长度。 精确射击,有个概念叫谐振,就是说子弹在枪膛里面爆炸了,枪管会震动,轻管会扭曲的很厉害,慢动作视频可以看出来,重管也会震动。 如果发射的时候,恰好枪口震动在比较远的地方,一个波峰上面,这个子弹就会偏很多。 我怀疑,国内以前造狙击枪,根本就不知道这个理论,按照苏联弹药抄,瞎猫碰死耗子,所以教材上都没写。 国外,是要算枪管谐振的,不同厚度,材料,不同弹药,装药量,有不同的谐振,需要不同的长度,所以弹药一定要标准,装药量要精确,装药成分要统一,枪管长度才好确定,才容易打的准。 另外,消音器,膛口之类的东西,会改变谐振,造成不准,最好的一体化,或者能调,国外专门有调谐振的环。 至于枪管上架两脚架,就是完全不懂的结果,加上地面和两脚架,振动一定是变得,没法保证一致性。 我国设计88狙的时候,完全是个棒槌。 好的狙击枪,先不说反后座,就是硬打,也需要子弹,枪管匹配,子弹精确,装药精确,枪管加工精确。最后谐振一致。枪口在振幅最小的时候,子弹出膛。 这样的枪,在室内无风的台架上,能打的散布很小很小。
deepseek上面有很多我们以前不知道的枪械信息 deepseek是从chatgpt里面蒸馏出来的,而chatgpt里面有很多国内不知道的枪械类信息。 通过deepseek,验证了好多我以前的猜测 1、关于自动步枪封闭导气孔,改成手动,提高精度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以前在贴吧讨论过,理论上能提高,但是很多人说不可行。 而deepseek告诉我,原来美国人真的把AR15的导气孔封闭住,用手拉栓对比测试过, 结论是能提高0.2的MOA。 2、沙漠科技四排弹匣的可靠性问题 理论上都说它的结构能提高可靠性,但是到底是不是比普通四排弹匣靠谱,比弹鼓靠谱谁也不知道。 而deepseek告诉我 原来美军真的测试过沙漠科技的四排弹匣,结论是普通环境可靠性达到普通双排弹匣水平,沙尘环境可靠性要差一些。 3、平衡后座、前冲击发(枪机浮动)、两级缓冲(枪机浮动,加上枪匣微浮动,deepseek叫脉冲平均)、多室制退器联合使用降低后坐力的问题。 deepseek认为,这几个技术联合使用,也不能完全消除后坐力、 但是,根据各个现有型号后坐力减少的比率,计算出来,这四个技术联合使用,可以减少80%左右的后坐力。 对6mm arc子弹来说,可以降低到比.22更小的后坐力,基本无感,单手可以控制。 对于8.6mm子弹来说,可以降低到9mm手枪弹的后坐力,无依托连发可控。 但是,对于12.7mm子弹,14.5mm子弹,降低以后,依然难以无依托射击,但是可以大幅度提升连发的密集度。
安卓和ios都有计划淘汰的问题,还不如windows 你去找一些老手机视频。 你会发现1080P的桌面和非游戏类app流畅,只要骁龙600四核心就够了。 在安卓4.4下面。 现在一些电视还是双核心A53,1G内存,一样看优爱腾。 ios6,那么华丽的桌面,双核心ARM A9就够了,性能相当于双核心A53。 但是安卓和ios升级一个版本卡一下。 到了安卓12,连骁龙680划桌面都不流畅了。 划桌面的需求没有变,但是性能要求高了很多倍。 目的,就是让你的老手机不能用。 升级系统,同时升级API,app换了新API就得打不赢新版本。 同样的功能需求,性能需要十倍二十倍。 你的老手机,不升级就没有新app用,腾讯微信连登录都不让你登录。 要升级,就得升级系统版本,app版本,明明还是干同一件事。一你能行需求增加10倍,老手机卡出翔。 你就不得不换手机了。 相比之下,电脑的windows好的多。 我买了一台奔腾mmx166的笔记本,安装win95,用office95办公打字做表,然后用打印机打出来。 这个需求不变,软件不变,一直可以用到天荒地老不换。 所以,你看现在一些打印店还是用windows xp 跑界面,微软就要求双核心1ghz处理器,从win7到win11 不会故意劣化桌面性能,让你划桌面卡。 酷睿2 q6600,8g内存,跑xp,win7,win10都行,跑游戏不一样,跑桌面还是都不卡的。 你是跑新的软件跑不动了才升级,跑老软件不存在不让用的问题。 如果安卓有windows的做法,允许骁龙8e运行安卓4.4和当时的app,会实现真正的秒开和低功耗。 手机待机3天不是梦。
手机续航测试,只有以前的gsmarena是正确的 现在的手机续航测试和功耗测试群魔乱舞。为了恰饭,测试几乎没有标准和对比性,一个手机前后测试结果差异巨大。 连最基本的变量都不控制,随意对比,想出什么结果出结果。 正确的测试,需要先控制变量。 你的手机真实分辨率到底是多少?是2k、3k,1.5k,还是习惯的把桌面降成720P大果粒,欺负用户眼睛不敏感? 刷新率是60hz,还是120hz 屏幕亮度先统一起来,是200nit还是300nit。 你是开5G网络,还是用WIFI,譬如gsmarena就用同一个wifi来测试,屏幕开到同样亮度,然后在用程序去刷新网页测试浏览时间。 如果是app测试,那么app必须同版本,不同版本的微信,不同版本的王者荣耀功耗是不一样的,缺乏对比性。 进入app,还需要有个标准动作,你进去以后干什么,也是一样的,这个是比较难的。即使微信,因为联系人的原因,也不可能每次完全一致。 所以,应用APP的续航测试可以不做,游戏的续航测试也不做,而应该用测试软件去做续航测试。 1、处理器重负载测试 在统一亮度,统一网络的情况下,循环geekbench这种单核心,多核心跑慢的测试,记录电流和功耗。这个不需要跑到死。只要把期间平均电流统计出来,乘以电压,就是平均功耗。 2、处理器轻负载功耗 用gsmarena的办法,测试普通网页,视频播放功耗,统一环境,播放到关机。记录时间。刷网页的时间,基本就是轻负载的时间。 一方面记录电流,一方面记录测到停机的时间。 这个时间是最有意义的,代表你日常app的使用时间。 3、游戏重负载测试 这个可以直接用3dmark或者gfxbench的测试,记录测试电流,算出平均功耗,然后除以帧数,得出每一帧的功耗。 帧功耗低的游戏功耗低。 注意区分不同的接口,现在王者荣耀和原神还是opengl es 3.0的接口,最新的游戏才是vulkan,不同接口成绩有所差异。 这个可以测试游戏续航,直接看测试软件的每一帧功耗就可以。
极客湾测试游戏功耗,没有关闭插帧。 极客湾比小白评测更松一点。没有把原神的画面抠出来,看看插帧到底能不能关。 游戏分辨率,小白评测去数毛了。极客湾偷懒了。分辨率是错的。 实际上,只有vulkan下,华为才没有默认插帧,比较功耗才有意义。 极客湾的原神是用华为的插帧低分辨率功耗去跑得。 星铁也是open gl下关不掉插帧,vulkan下插不了。插不了的情况下,测试结果的3dmark理论性能一致的。 这个测试和3dmark下的性能功耗比能对起来。极客湾的游戏测试,与理论测试的gpu差了好多,因为游戏下,拿插帧的比不插帧的。当然跨级别了。 极客湾的gpu理论能效测试,比麒麟9000高一点。这个数据和小白评测是差不多的。远远不如8gne1。 但是到了原神,突然就能打8gen2了。 小白说了,补帧关不掉。极客湾就没去看补帧,以为设置关掉就关掉了。 所以出现open gl的理论测试不如8gen1,游戏突然能打8gen2的问题。鸣潮也是如此。 小白评测意识到游戏用open gl 关不掉插帧,干脆就vulkan去跑了。才能对比真正的功耗。 否则老是用华为的插帧,比别人不插的。游戏实测和理论差距一代。 麒麟9020的真实性能,差不多在骁龙8gen1水平。cpu多核比骁龙8gen1好,因为有超线程。 单核差一点,gpu差不少。gpu在骁龙888和8gen1之间。 游戏,在插帧有效的情况下,性能功耗能打一下骁龙8gen2的不插帧。 在插帧关闭的情况下,和理论测试差不多,在骁龙888和骁龙8gen1之间。 这个性能跑王者荣耀轻轻松松。原神有些勉强,要插帧才能接近60帧。
鸿蒙丝滑流畅,小米如何对抗? 日前,鸿蒙next上线,大量华为mate60系列的用户下载了鸿蒙next,抢先体验了一把。在华为mate60并不强大的麒麟9000s下面,华为mate60手机的动画非常流畅,原生APP的开启速度也非常快速。 有好事者拿刷了鸿蒙next的华为mate60pro对比最新处理器的iPhone 16 Pro max,对比APP的开启速度,双方居然打的十分焦灼,而事实上A18处理器性能远超麒麟9000S。鸿蒙next的流畅令人印象深刻。 几天之后,华为mate70系列即将发布,麒麟9100处理器虽然性能达不到主流,但是相比麒麟9000S还是有很大进步的。 目前的消息看,华为准备预装鸿蒙next,仅仅提供回退到基于安卓的非纯血鸿蒙的途径。小米等厂商,将面临严峻挑战。 为何华为鸿蒙next,能在性能落后的情况下丝滑流畅,小米等厂商又该如何应对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鸿蒙next为何丝滑流畅? 目前,针对鸿蒙next的测试还不多,仅仅是有一些博主进行了游戏的对比测试和一些日常测试。 在日常测试中,搭载鸿蒙next的华为mate60pro动画很流畅,开启速度也很不错。 不过,在游戏测试中,鸿蒙next跑王者荣耀,都是120帧,功耗反而比鸿蒙4.2更高。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作为一个新系统,鸿蒙next对桌面做了深度优化,桌面APP的开启,动画都做了统一定义,这样效率比较高,体验比较好,用户会感觉动画丝滑。这是新系统的红利。 至于APP,要分情况来看。 从一些渠道了解,鸿蒙next可能提供了兼容安卓APP的容器,但是主要还是要跑原生的APP。 原生APP与安卓APP差异比较大,需要进行移植,WPS就花了非常长时间来做移植,这是在WPS有linux版本,有安卓版本,有全部源代码的情况下。 如果是一些简单的APP,也可以重新开发一个,用不着移植。一些网页打包的伪装APP更是简单。 像王者荣耀这种大型3D游戏,本来就是通过3D游戏引擎开发,鸿蒙next也可以用团结引擎,性能优化直接面对底层,优化会更好。 从王者荣耀的情况看,在安卓和鸿蒙next都通过底层3D引擎优化的情况下,鸿蒙next功耗要高不少,这可能与鸿蒙next微核心架构,通过接口调用Linux驱动和组件有关。移植类APP也会有类似问题。 但是,对于全新开发的APP和简单APP,鸿蒙next下的APP表现出非常大的优势。 这是因为这类APP都有很长的历史,在安卓APP的早期版本,手机性能比较差,厂商注重功能实现。后来随着版本更新,厂家会给APP塞入各种功能。 一个音乐APP能看直播,一个购物APP能社交,一个,互联网风口有什么,APP就加什么,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APP都能贷款。一个双十一活动发一个参加活动的版本。 这样,年复一年,安卓和IOS下的APP积累了大量的垃圾,本来一个5M的APP就可以满足核心功能,在各种屎山代码下,10年后,这个APP膨胀成200M,塞了大量过时无用的功能。对性能需求提升20倍。 而当鸿蒙next出现,厂家又不愿意移植,需要新开发,或者在移植的时候,为了减少工作量,放弃屎山代码的时候,这个APP就焕发了新生。 同样的核心功能,鸿蒙next下新开发的或者精简移植过来的APP,效率提升10倍。 安卓和IOS自然就不能匹敌了。 小米应该如何应对? 其实,小米、OPPO、vivo、一加等厂商,对屎山APP是有所察觉的,它们的新机都定制过诸如地图,音乐一类的定制APP,这类APP就精简得多。 更好的例子,是在智能电视上面。智能电视的寿命很长,现在很多在服役的4K电视,硬件配置是双核低频A53加上1G内存。 这个配置在手机上,即使能启动爱奇艺,也需要好几分钟,基本卡的不能使用。 而在电视上面,这个配置跑在安卓4.4下面,可以流畅运行爱奇艺,支持4K视频,杜比视界。 为什么呢?因为硬件太差,厂家会自觉精简垃圾,开发出一个可以正常使用又有核心功能的版本。 对于小米来说,可以选择最常用的几十款APP,譬如影视、音乐、地图、社交……,由小米基于一个高效率的历史版本为基础(譬如爱奇艺在智能电视上运行的版本),给开发商一个弱性能开发机标准(譬如骁龙615,2G内存)。指定核心功能,要求开发商开发一个在低性能下流畅运行又有核心性能的小米专版。 这个版本与公开版本并存,相当于一个手机装爱奇艺极速版和普通爱奇艺的关系,我们可以命名为爱奇艺小米版。 这个小米版,由小米指定核心功能,定期更新,要求在骁龙215上快速流畅运行。 这样,小米花钱定制,就可以维持一个高效极速版的小米手机安卓生态(可以检测手机硬件,仅在小米手机上运行)。 对于用户来说,这个小米定制版的安卓生态系统,效率是普通安卓APP的十倍,甚至几十倍。 骁龙215需要3秒开启的爱奇艺,换上最新的骁龙8Elite,可能0.3秒就开启了,速度飞起来。而且这个版本一直指定开发,可以永远流畅。 从功耗角度,用普通安卓生态,手机亮屏可能是15个小时,换上小米定制版的安卓生态,因为耗电少,手机亮屏可能达到25小时,续航自然就增加了,发热自然也就下降了。 小米通过定制APP生态,去掉安卓APP的屎山,很可能比鸿蒙next下的APP更快、更流畅。 小米可能去做吗?我们拭目以待。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bd.baidu.com%2Fnewspage%2Fdata%2Flandingshare%3Fpreview%3D1%26pageType%3D1%26isBdboxFrom%3D1%26context%3D%257B%2522nid%2522%253A%2522news_8583257854690065152%2522%252C%2522sourceFrom%2522%253A%2522bjh%2522%257D&urlrefer=80618866bb8b2da75b6e0167ae0087f0
如果有一个厂商的手机,常用20个app流畅,价格贵500,你买吗? 1、已经,软件优化大大高于硬件优化。各个软件APP的历史版本都很流畅。 2、软件APP过时,是一些功能不支持,或者不让登录(微信),手机厂商有能力在某个旧版本的基础上,要求增加定制功能(有用的核心功能),并且区分普通版本APP,可以两个APP并存。独立路线升级。 3、定制APP,相当于手机厂商掏钱买免费软件定制,要额外花钱,钱算到消费者头上。 这样,假设有一家厂商采取软件APP定制策略。除了游戏以外(游戏已经深度优化) 其他APP,都在历史流畅版本基础上,只增加必须功能,定制一个特别版,只能某品牌使用。 性能需求比普通版本APP少两倍,(可以去找安卓版本WPS 6.2体验一下运行速度),用户可以自己下载全功能版本并存。 定制APP每年升级一次,由手机厂商决定增加什么功能,达到什么要求(譬如提供骁龙615的弱性能开发机,要求在这个开发机上流畅运行) 定制APP覆盖最常用的100个APP,APP运行和联网检测手机,非某品牌手机不能运行。 4、这个品牌的手机价格比同配置其他手机贵500块,但是可以永远流畅使用100个常用APP,续航远超其他手机(跑APP的时候,CPU全程低频)。理论上可以永远不换机。 这个厂商可能牺牲自己换机销量,但是可以争夺其他品牌用户。 这种手机你会买吗?
能不能通过开关提高中口径机枪的单发精度 最准的狙击枪,连半自动也不是。就是高精度弹药,加上高品质枪管,加上瞄准镜。像338nm这种弹药,本身精度就不错,机枪枪管也很厚重,也能加镜。机枪的问题在于连发,有自动机构,都是活动的,会影响精度,特别是枪管动的情况下。即使发射人是完美的台架,机枪的单发精度也远不如同枪管弹药水平的狙击枪。可以设计这样一种338nm的机枪。通过一个开关,提升机枪的单发精度。类似于MG42的滚柱锁闭,枪管短后座开锁。但是使用类似于AN94和MG338、RM277这种枪中套枪,加浮动枪匣的方案。在MG42外面,再套一个外枪匣,内外枪匣之间,在子弹轴线上再放一个强力弹簧,让内外枪匣不撞击,达到两个减少后座的目的。因为枪管短后座已经缓冲了一部分后坐力,浮动枪匣再缓冲一次,再加上四孔的高效制退器,338nm的后坐力剩下的就很少了。需要单发精度的时候。设置两个开关一个开关通过类似于手拉枪栓的模式,把整个枪管当枪机,锁死运动。一个开关,通过同样的方式,锁死内枪匣。这样,机枪变成一只手动上膛的、枪管不开孔(导气也会影响单发精确度),锁死后没有运动零件的手动狙击枪。在有依托的情况下,完全看射手发挥,可以大大提升单发精度,当成一只手动狙击枪来用。台架射击、不考虑后座力承受的情况下。可以解锁枪管短后座的开关。这个时候变成类似于MG42的338nm版本。只是有制退器,不要求高射速,低射速就行。考虑后坐力的时候,两个开关都打开。后坐力最小,可以大幅度提升无依托射击时候的密集度。而且可以手持抵肩射击。RM277连发密集度非常好,但是单发不行,就有浮动枪匣的原因。锁死会好很多。这样,实现338nm口径的机枪,同时有大口径狙击枪和机枪的功能。而且机枪手不用配自卫武器,必要时端起来近距离全自动射击,密集度不输MP5
手机处理器的性能与体验不是一回事,主要看软件 1、手机处理器的理论性能是跑分用的,只有在软件相同的情况下,才会性能越高,速度越快。 软件不同,哪怕干同一件事情,体验和跑分也不是直接相关的。 2、有了网页java性能测试sunspider,这个东西一直用来测试浏览器性能,或者同浏览器,可以测试手机或者电脑的单核心性能。 这个东西测试一大堆网页java运算,适用于复杂网页开启的比较,按理说同一款浏览器效率是一样的。 但是,真正跑起来,IOS系统下的edge浏览器,windows下的edge浏览,安卓下的edge浏览器,甚至是鸿蒙下的edge浏览器,分数和体验完全不同。 苹果系统优化的最好,同样性能(Spec2006)的处理器,IOS系统的edge成绩远远高于其他系统。 同样是安卓13,鸿蒙作为改版,比小米的安卓13要快一点。麒麟9000s的成绩,居然和小米的骁龙8gen3差不多。 系统直接影响性能。 3、操作系统对系统需求影响体验。 上次说了一个例子,骁龙660的手机用安卓8,比骁龙680的手机用安卓13(鸿蒙4.0),要流畅的多,即使骁龙680的内存更大一些。 安卓4.x的系统,有非常好的流畅度,现在很多电视芯片,只是A55,在手机上性能已经羸弱到只能待机了。根本无法流畅滑动。开应用很慢。 但是,在电视上,四核A55,可以用爱奇艺,用腾讯视频,用B站,还有专门的游戏给它用。 IOS也有这个情况,iPhone4S用就ios6,非常流畅。但是用ios8.0,基本就卡的什么干不了了。 4、最优秀的用户体验,是用最先的硬件跑最老的APP 在APP或者应用软件满足要求,而且系统支持的情况下,用最新的硬件,跑最老的操作系统,有最快的体验。 譬如,你用7950x+3090的电脑,可以利用驱动注入,安装win7系统。办公应用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可以开 offiec97精简版。开启速度和反映速度是毫秒级的。 手机上,如果你能找到2015年的安卓WPS 1.0,你就知道什么叫秒开了。
龙芯3A6000接近2011年二代酷睿i7水平。 分数已经出来了,还是很容易对比的。 spce2006虽然是一个老测试,新的CPU都不跑这个东西了,但是老测试也有老成绩。 2011年发布的i7-2600K,32nm,SPCE int_base2006的成绩是49.8分。 6700K是79.6分。 龙芯3A6000的43.1分,距离6700K还很远,2020年已经有十一代酷睿i7了。 龙芯的宣传还是没法看,吹牛水平与现实水平差距在10年左右。 龙芯用12nm工艺。工艺领先好几代,功耗应该比2600K好一点。 龙芯对GCC编译器跑分的优化,和intel用ICC编译器的跑分差不多 龙芯3A5000实测应用,和QX9650差不多。他们分别用GCC和ICC编译器跑2006的分数也差不多。 所以,龙芯3A6000的实际性能,应该和i7-2600K差不多。 这个性能,用来办公足够了。2600K拿到今天办公性能也是够用的。 龙芯3A6000的性能用到桌面上没有问题。 龙芯现在主要的问题有两个 一个是兼容性,龙芯的所谓自主指令集被告了。 因为龙芯3A5000的官司,龙芯3A6000又会在软件上有兼容问题,老的龙芯3A5000的程序,未必能在3A6000上面跑。软件要兼容又要花不少力气。 二是制造问题,龙芯已经上了实体名单,台积电或者中芯国际能不能继续给龙芯代工流片是问题。 现在日本的禁令已经落地了,就看执行能不能执行。龙芯3A5000还有很多库存,买段时间不成问题,龙芯3A6000能不能继续造是问题。
无人机时代,单兵武器会被边缘化吗? 现在无人机侦查的距离可以达到十公里或者更远。 而传统步枪机枪rpg射程最远只有1000米。 普通步兵班不带迫击炮,排级才有。 而且有钱的国家,非机械化的步兵,空降兵,也有车辆。 真正徒步突击的距离很短。 未来作战个人轻武器会更加边缘化。 重装甲部队不说了。直升机,坦克,步兵战车,炮兵,基本没单兵轻武器什么事。 轻步兵空降兵也会摩托化。 未来战斗小组可能会是轻型车辆的小组。 以我军为例 一个战斗小组 两辆防雷车,装甲和格栅能防7.62mm全威力弹和RPG。 无人武器塔有14.5mm加特林转管和40mm榴弹发射器。准备遭遇对方步兵。 有两辆防空车,弹炮协同防空的山猫全地形车。作为野战防空。 有两辆反坦克车,山猫全地形车带反坦克导弹。准备遭遇对方装甲部队。 这是自卫车队,预备无人机侦查不利,遇到敌人步兵、车辆、飞机进行战斗,保护小组其他车辆。 有多辆山猫,携带36管107mm火箭炮,带卫星修正,杀伤半径12.5米,误差5-10米,射程8-10公里。火力覆盖用。 多辆山猫,携带120mm迫击炮,射程7公里,卫星修正炮弹,精度5米,杀伤半径20米。持续炮击用。 多辆山猫,携带巡飞弹无人机。类似柳叶刀,精确攻击对方装甲目标和高价值目标。 在无人机侦查的情况下,这三种车作为攻击组。 后勤保障运输的山猫若干,携带弹药油料给养,维持作战。这是后勤组。 在掌握战区制空权的基础上。 整个小组,穿插或者空降到敌人后方隐蔽。 利用攻击组的炮兵火力,远程打击对方后勤,交通线,机场,车站,仓库,军队集结地。 打完就跑,继续隐蔽。 遭遇对方步兵,防雷车消灭。 遭遇坦克,反坦克导弹对付。 遭遇飞机,防空车对付。 步兵自己携带的轻武器,仅在车辆弹药打光的情况下,用于个人自卫。 个人轻武器完全边缘化。
高性能计算,神威还差多远? 神威的历史地位和技术档次,其实远高于什么龙芯、鲲鹏、兆芯、海光。 神威早期产品是逆向,吃透alpha 21264的软硬核,学习拿到手的技术。 但是,神威26010却是牛x到没朋友的芯片。 因为,在它之前,异构处理器的尝试,只有PS3游戏机上使用的cell,以及IBM的cell be。 当时,人们已经发现异构处理器,在造超算方面有优势,美国空军用ps3游戏机造出来的超算居然是美军里面最快的。 但是,这个方案并没有普及,主流还是CPU堆超算,技术领先的用CPU+GPU或者计算卡。 神威26010,第一个正八经的搞异构众核处理器,在一个芯片内封装CPU+计算单元,64个计算单元的拓补结构是alpha21364设想的64核超级计算机。 一个CPU逻辑核心控制,64个计算单元计算,这是一组,然后把四组做到一起,这是260个核心。 这个解决方案,大幅度降低了功耗和延迟,在推出的哪一年,用比英特尔差两代的工艺做出比英特尔更高的性能。功耗还低。 当然,好东西做出来,别人就看到了。 神威拿到世界第一以后。 日本的富岳就学了神威的架构,拿了前几年的世界第一。 然后,nVIDIA和AMD,都开始把CPU和GPU做到一起。nVIDIA刚刚开始 AMD比较早,MI250已经做了,下一代MI300,把CPU+GPU+快速总线+缓存+高速大容量内存,用小芯片攒在一起。 准备明年的2E超算用。 神威现在用升级工艺造的sw26010pro,把四个组加到了6个组,提高了频率,基本技术变动不大,性能又有大幅度提升。 但是,以前领先的独创优势没有了。 工艺上,nVIDIA和AMD都可以用台积电的最新工艺,nVIDIA用了4nm,未来3nm、2nm也会跟着台积电走。 神威用中芯国际14nm,这个14nm现在已经撤下,7月份日本禁运到位后能不能继续,荷兰制裁细则出来以后能退到多少nm都是问题。未来差距会越拉越大。 另外,由于国外厂商技术先进。它们学了神威的一招先以后,结合自己的技术有更好的性能。 nvidia和AMD都有自己定义的高速总线,延迟远远短于神威改良英特尔的落后总线。 内存方面,它们都用最新的技术,有远高于神威的内存带宽,更低的延迟。 AMD有通用的高速缓存技术。 AMD用台积电的小芯片3D封装,2.5D封装,能大幅度提高良率降低制造成本。中芯国际这方面差得远。 14nm追5nm,已经很困难了。 未来,如果日本荷兰禁运生效,制造退到65nm甚至130nm,而对手进化到3nm、2nm,超算领域基本就无法追赶了。
从美军在阿富汗经验看我军轻武器配置 美国拍了个电影,叫《哨所》。记录了一次美军山谷基地被袭击的战斗。 而类似的战斗发生过多次。典型的是瓦纳特战斗。 基本情况,就是美军建立的哨所被塔利班突然袭击。 美军手里有m4,m240,m249。 悍马车上有m2,mk19 然后还有陶式和120mm迫击炮。 看起来火力不错。 塔利班手里只有ak47,pkm,rpd和rpg。 但是塔利班有情报优势。 实战中,塔利班夜间集结,凌晨近距离突然袭击。 用大量rpg消灭了美军观察哨。 集中火力,打掉了悍马和重武器。 火力封锁了迫击炮战地。 打坏了M2重机枪。 美军龟缩在工事里面,拼命射击不让塔利班冲进来。 结果,m4基本都打坏了,m249也完蛋了,只有一挺m2机枪幸存,打了1200发子弹。 不是155火力支援和阿帕奇来的快,美军几乎被消灭。 地面援兵装甲悍马用m2和mk19重火力击退了塔利班。 轻武器在有重武器的情况下,重要性不高。 但是,在敌人突然袭击打坏重武器的情况下,美军轻武器的问题就暴露了。 m4和m249在高强度使用中都出了故障。 m4被认为不可靠。 而塔利班的苏联轻武器给了美军很大威胁。 未来,我军作战。 如果是正规机械化战争,轻武器就是个自卫作用。 但是,治安战游击战,打没有重武器的游击队,轻武器还是要当主力用。 步兵需要能防RPG和pkm的装甲。 这个装甲保护下的重武器,才能发挥作用。 步枪的高强度使用可靠性应该被重视。 打得准,有时候不如打不坏有用。
假自主是中国芯片发展最大的毒瘤 这次日本又禁了不少东西 对中国芯片制造的影响,可以看这个回答。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zhihu.com%2Fquestion%2F602552291%2Fanswer%2F3041731447&urlrefer=d3566f9f2082093fc3f08526f5ba2103 现在的问题,是不禁止,不知道自己缺什么。 理论上,芯片大基金已经抓完了一批人,剩下还有胆子继续骗补贴吗? 真禁止了,就自己从头开始造轮子,物理学都是一样的,化学都是一样的。 不存在绝对造不了,只是时间,投资,成功率的问题。 100年,每年投资10000亿,把每个零件都技术攻关。造出来概率还是很高的。 只是时间和成本代价太高,造出来的东西早就没有市场竞争力了。 芯片方面,自媒体编造的假消息太多,宣传造假也太多。 自己的实力只有10,自媒体吹成了1000。好像不怕什么,我们都有。 制裁真正经落地,才会看到我们真正的实力。 北京65nm所谓自主的线,到底是真自主假自主?到底会不会一卡就死。 我们所谓的国产替代设备,多少是外国设备贴牌的?核心元件是不是自己产的? 到底有没有一台真正国产芯片制造设备?而不是哪个元件一卡,就立即翻白眼。 随着制裁的细化,我们会慢慢看到。 现在危害最大的就是假自主。 因为我们国家是真投资 第一轮千万亿下去,收获的完全依靠进口设备材料的芯片制造企业,一卡就完蛋。 第二轮千万亿下去,搞去美化的28nm,自称是自主。然后,美国一拉日韩台荷,这个号称自主就完蛋了。 现在,我们可以搞第三轮,搞所谓的国产自主设备,但是这些设备到底有多少水分,谁也不知道,可能要下一轮一卡设备出口,我们不能买来贴牌。才会暴露出来第三轮假自主。又是千万亿投资下去。 第三轮设备不能贴牌的假自主完蛋,我们可以搞第四轮,设备能自己攒,不用贴牌,但是核心元件依然要进口的自主。 然后,美国再升级一下制裁,不准核心元件进入中国。我们第四轮自主芯片投资,又打水漂了。 除了芯片行业上上下下骗领导搞假自主发了四轮财,屁用没有。国家的钱是每个公民负担了。 但是真对抗起来,一卡芯片出口,我们自己造不了,进口买不到。还是抓瞎。 芯片设计,我们买ARM的指令集授权也好,搞自己的指令集,设计结构买IP也好,搞出来好几个国产芯片,GPU也有好几个,但是统统依赖于台积电、三星、中芯国际的制造,而且是先进制程,第一轮封锁都扛不住的水平。 我们现在说这个芯出货多少片,那个芯几百万,其实都是一卡代工,一片都造不了。上上下下为了这些芯片适配软件,造电脑。用很贵的价格,让国企政府机关去买这些又贵性能又差,软件又不通用的电脑。最后很可能因为代工厂不给流片而半途而废,造成巨大的浪费。 只有少数人发财,大量社会资源被来回折腾浪费到。 需要解决从沙子,矿石,石油一直到芯片的真自主。才可以真正避开美国打压,美国打压你没有意义,自然就放弃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