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17_go
china17_go
关注数: 17
粉丝数: 134
发帖数: 3,707
关注贴吧数: 20
SN850 对比 980PRO的评测出来了 看来不错哦,价格比980PRO有优势,入手AMD ZEN3的可以考虑
AMD发布嵌入式锐龙V2000:Zen2架构、8核心低至10W 出处:快科技 Zen3架构的锐龙5000系列已经诞生了,但这并不意味着Zen2架构就没有用武之地了。今天,AMD发布了全新的锐龙V2000嵌入式处理器,采用的正是Zen2架构,规格相当抢眼。 2018年2月,AMD发布了第一代锐龙V1000系列嵌入式处理器,14nm工艺、Zen+Vega架构,SoC单芯片设计,最高4核心8线程、704个流处理器,热设计功耗35-54W或者12-25W。 2019年4月,AMD又发布了锐龙R1000系列嵌入式处理器,同样是14nm Zen+Vega的组合,同样的SoC单芯片,最多2核心4线程、192个流处理器,热设计功耗12-25W。最新的锐龙V2000系列升级到7nm制造工艺,集成最多8个Zen2架构的CPU核心(16线程)、7个Vega架构的GPU计算单元(448个流处理器),热设计功耗范围扩大到10-54W,工作温度范围0-105℃,封装方式从FP5升级为FP6。 锐龙V2000升级支持四台4K显示器同步输出,可以支持4K60fps 10-bit视频编码解码,内存统一支持双通道DDR4-3200 ECC,同时提供20条PCIe 3.0通道(增加了4条)。 安全方面支持Memory Guard,包含一整套安全功能,诸如Secure Boot安全启动、Secure Memory Encryption安全内存加密等等。具体有四款型号,最顶级的是“锐龙V2748”,8核心16线程,主频2.9-4.25GHz,二级缓存4MB,三级缓存8MB,集成Vega 7 GPU,448个流处理器,频率1.6GHz,热设计功耗35-54W。 “锐龙V2718”的CPU频率降至1.7-4.15GHz,其他同上,热设计功耗来到10-25W。 “锐龙V2546”为6核心12线程,主频3.0-3.95GHz,二级缓存3MB,三级缓存8MB,集成Vega 6 GPU,384个流处理器,频率1.5GHz,热设计功耗35-54W。 “锐龙V2516”的CPU频率降至2.1-3.95GHz,其他不变,热设计功耗10-25W。性能方面,对比的上代型号不是顶级的V1807B,而是应用最多的主流型号V1605B,4核心8线程,2MB二级缓存,主频2.0-3.6GHz,GPU 8个单元、1.1GHz,热设计功耗12-25W。 AMD宣称,在热设计功耗范围基本相同的情况下,V2516、V2718比之单线程性能分别提升约25%、30%,多线程性能则暴涨约97%、140%,图形性能则提升约27%、40%——注意这是在少了2个单元的情况下。对比竞品的十代i7-10710U、i5-10510U,单线程性能基本差不多,多线程、图形性能自然是直接碾压。锐龙V2000系列主要面向瘦客户端、迷你机、边缘计算等嵌入式领域,提供长达10年的供货支持,合作伙伴也是相当丰富,包括大家很熟悉的华擎、DFI、精英、技嘉、蓝宝石等等。嵌入式都8核了,AMD这是全方位抢市场啊
5600x首发2129,10600k首发1999,掐的挺准 能不能让5600x快速贬值,就看intel半年后是否给力了,半年内估计amd还要抢不少市占率
误伤友军了,这图有问题吗???
SN850 1T的评测出来了 看来跟980 PRO有个来回,性价比的话,目前对比980 PRO是比较高的
LOL和CS:GO是什么破游戏,玩的人很多吗? 怎么差距这么多?这两游戏吃显卡还是吃CPU啊?CPU吃单核还是吃多核?93年开始玩Intel 80386sx/33的老i粉表示看不懂了,不打游戏很多年
今晚很多人都很紧张 今晚10点,铺天盖地的打脸要来了
AMD增长势头强劲,2020第三季度x86 CPU市场份额占22.4% 集微网消息,Mercury Research最新的2020年第三季度x86 CPU市场份额报告显示AMD占据22.4%的市场份额,季度环比增长4.1个百分点,年同比增长6.3个百分点,这是自2007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新高。 此外,报告还揭示了AMD台式机(不含物联网)x86市场份额为20.1%,环比增长0.9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1个百分点。AMD台式机的市场份额已经连续12个季度增长,这是2013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 AMD笔记本(不含物联网)x86市场份额为20.2%,环比增长0.3个百分点,同比增长5.5个百分点。AMD笔记本电脑的市场份额已经连续12个季度增长,这是AMD x86笔记本电脑市场份额的新纪录,打破了2020年第二季度创下的19.9%的纪录。 AMD客户端x86份额(不含物联网)为20.2%,环比增长0.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4.3个百分点,为2011年第二季度以来最高。 从报告数据上看,AMD在其所有的CPU市场均呈现健康的增长形势,毫无疑问,AMD Ryzen 4000 APU在笔记本市场上的表现是惊人的,它帮助AMD在这个市场上占据了更多的份额。 根据Mercury的数据,AMD在x86服务器市场的QoQ和YoY也有所增长。原始设备制造商、大客户、云计算巨头和其他企业客户之间的强大合作关系帮助AMD在客户市场获得了更多的份额。虽是老i粉,也不得不喊声AMD YES
我算是个老i粉了,确实得感谢amd~ 当年吧,我亲戚家的i386sx/33,玩了一年多,然后自己家组装了一台i486dx2/66,显卡是256k显存的cl5420,vesa总线的,算高级了吧,16m一条的内存,海量啊,这条内存4000元,那时候大多是isa总线的显卡,不过vesa也是短命鬼,很快被pci取代。那时候设置都是跳线,当时就超频了,全是最早期的diyer吧,把66跳线成80mhz,没毛病,cpu只有散热片,没风扇后来卖了486,上了cyrix的5x86 pr166,实际133mhz,玩游戏一言难尽,反正三国志4,疯狂医生,仙剑奇侠传,轩辕剑枫之舞,炎龙骑士团2啥的很流畅,后来,变成了奔腾mmx,amd k5,cyrix 6x86时代,读书忙,错过了很多,插槽变成了slot 1,amd和cyric还有idt都坚守socket7,成就了via,我也跟上,选了amd k6-2,吹的很牛的3d now!指令集,然而是个杯具,不好超,后来赛扬300a成了产品王,那个时代还有大名鼎鼎的440bx芯片组虽然那时候amd开始用slot a接口的k7一炮打响,性能上来了,但是发热﹉后来大家都不用卡式接口了,我选择了图拉丁赛扬,配合技嘉主板1.2超到了1.6,度过了大学辉煌的cs1.1-1.5版本时代,喜欢ak,所以经常做匪,之后,还用过导致intel失利的超长流水线构架赛扬4,奔腾4,赛扬d,又换成amd巴顿2500,a64 3200,a64 x2 4200,用过nv芯片组的DFI板皇,工作后游戏少玩了,时不时wow一下,开始用笔记本,t8300+8600m gt,3317u+640m,台式机开始折腾itx,速龙x2 240,肥龙x4 905e,3240t,3225,3475S,3770S,后来游戏都不玩了,选配了经常撞功耗墙的6560u的xps 13,i7都万年双核四线程啊,这牙膏最近换了4800u,感觉,真得感谢amd,不然可能最近换的还是双核 显卡记得用过cl5420,s3 v64,i740,savage 3d,randon 7000, sis300, gf mx200还是mx250,hd4870,还有一些忘记了,不玩游戏之后都是用核显了 家里还剩一些淘汰下来的cpu,最老的只有5x86 pr166,自己的第一块cpu,486dx2/66当年给卖掉了,这些cpu打算以后做钥匙扣算了
5600X还真打10700K啊? 单核心性能超过了10700K,游戏性能有得看了,还有两天,铺天盖地的评测要来了
三款RX 6000显卡大战RTX 3090/3080:AMD游戏性能逆袭 转自快科技-驱动之家 NVIDIA的三款RTX 30系显卡已经发布上市,只是想买到有些不太容易。 很快,AMD的三款RX 6000系列显卡也将发售,在发布会后,AMD也紧接着公布了三款游戏详细的游戏测试i成绩,对比对象包括RTX 3090、RTX 3080和RTX 2080 Ti。 测试平台的配置是AMD锐龙9 5900X、16GB DDR4-3200内存、X570主板、Win10 19041.508系统,其中A卡驱动更新到20.45-201013n、N卡驱动更新到GeForce 456.71。 来自韩国的网友将这些成绩汇总,以直观的四张表呈现,一起来看看。4K方面,RX 6900 XT仅在4款游戏《全境封锁2》《毁灭战士:永恒》《生化危机3重制版》和《古墓丽影暗影》帧率被RTX 3090反超,成绩平均的话,RX 6900 XT总的保持对RTX 3090的领先。同样,RX 6800 XT综合领先RTX 3080 4.75%、RX 6800综合领先RTX 2080 Ti 11.74%。接着看2K分辨率下的成绩。 没想到,RTX 3090仅仅在《德军总部:新血脉》这一款游戏中反超了RX 6900 XT,其余9款游戏全部被斩于马下。再看10款游戏的性能均值成绩,RTX 3080还做100%的基准,RX 6900 XT领先11%、RX 6800 XT领先9%,RTX 3090跌至第三位。皮衣男,接招
11代酷睿桌面CPU跑分曝光:踩碎牙膏、打Zen3稳了 快科技 驱动之家: 上周,Intel低调公布了11代酷睿桌面处理器(Rocket Lake-S)的部分技术细节,承诺带来两位数的IPC增幅。 虽然Rocket Lake-S仍旧是14nm,但微架构改为专门定制的Cypress Cove,同时原生支持PCIe 4.0、集成Xe架构核显、媒体编解码器的性能也显著改善。 经查,在Userbenchmark上已经出现了未识别出型号的Rocket Lake处理器,8核心配置。 工程片运行在4.2GHz频率,单核成绩179分。对比5.3GHz的酷睿i9-10900K,成绩只有152,也就是领先了18%。在对比同样是8核16线程的i7-10700K,成绩只有148,11代酷睿快了22%。 仅从这份基准来看,Intel承诺的两位数IPC增幅实现起来完全没有压力。 当然,有网友将分数除以频率折算(179 / 4.2 = 42.619,152 / 5.3 = 28.679)得出IPC有48%的增加,显然有些超乎常理,我们还是等待零售评测吧。这下有戏看了,AMD首发价应该很快成为历史,价格应该很快更香了
AMD锐龙5000国内价格公布,算良心? AMD正式公布了锐龙5000系列在国内市场的建议零售价: - 锐龙9 5950X:6049元 - 锐龙9 5900X:4099元 - 锐龙7 5800X:3199元 - 锐龙5 5600X:2129元5600X首发2129,这首发价格算良心么?多久会下来?性能对标的是10600还是10700系列?10600还是10700系列首发时候多少钱?多久后降到现在的价位的?
Intel Xe独立显卡速测:稳稳打败AMD锐龙7 APU!- 驱动之家 原文来自快科技-驱动之家 产品具体配置: 本次拿到的ACER 非凡S3X CPU为i7-1165G7,隶属于Intel第十一代的Tiger Lake,基本规格是4核心8线程,宏碁对CPU TDP可最大解锁到35W,而内部集成的核显也是768流处理器的最高规格Iris Xe。另一个核心部件独立显卡则为Intel Xe MAX,之前也被成为DG1,核心规格为768流处理器,采用4G LPDDR4显存,同时可共享6G内存作为显存。 从核心规模上来说与第十一代酷睿中高配的核显规模相同,但是可以有更高的1.65GHz加速频率和独立的显存。笔记本其他的主要配置内存为16GB 4266MHz LPDDR4、1TB NVMe SSD、Wi-Fi 6网卡。 产品性能测试速报: 目前Xe MAX显卡的驱动已经可以通过Win10自动更新获取,这边使用的是自动更新的最新版本。这边通过自己的快速测试模板进行测试,可以大致看出CPU和GPU的性能定位区间。 CPU性能上,i7-1165G7其实相比之前的轻薄本CPU有非常明显的进步,大致相当于桌面级的i7-7700K。 当然默认的TDP就可以达到28W,所以TGL这一代的CPU大致变成了介于低压与标压之间的CPU产品。GPU性能上Xe MAX略低于桌面级GTX 1050的性能,也会低于笔记本GTX 1050 Ti的性能,而相比关键的AMD锐龙4800系列,由于Xe MAX可以确定强于锐龙7 4750G的核显,也就稳稳超过了笔记本锐龙7处理器的上限。 不过暂时来说,Xe MAX的驱动还处于打磨阶段,几乎每个版本都会有少量的性能提升。详细的性能测试还是要等驱动更稳定之后进行。简单总结: 关于非凡 S3X的整体规格: 非凡 S3X采用了全金属外壳,所以整体做工还是较为令人满意。规格上相比Intel其他的EVO笔记本还是保留了较多的USB TYPE-A接口,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特别准备USB HUB,这点比较便利。 关于非凡 S3X的整体性能: 整体性能上来说非凡 S3X大致相当于一台i7-7700K+GTX 1050的台式电脑,对于日常使用来说已经十分足够,应付一般的网游和中画质单机游戏(1080P)已经基本足够,所以基于这个体积来说还是不错的。 关于Xe MAX独显的后续变化: 按照现在Xe MAX的一些前瞻消息,Xe MAX后续还可以与XE核显实现交火,从而进一步提升性能。这会是颇有意思的一个功能。不过暂时还没正式开放出来。 就目前而言,Xe MAX更大程度上还只能算是Intel的试水产品,整体明显还具有很多的打磨空间。不过对标AMD的VEGA核显和NV针对轻薄本的MX系列独显已经可以保证产品对位。 对于消费者来说能多一个厂商加入竞争总是好事,所以我们也静观Intel后续的产品规划。
ZEN3 vs Intel 11gen,单核性能,谁更强? 各出大招,不挤牙膏,谁更强?#(poll,%7B%22expire_type%22%3A-1%2C%22is_multi%22%3A0%2C%22options%22%3A%5B%7B%22id%22%3A1%2C%22text%22%3A%22ZEN3%22%7D%2C%7B%22id%22%3A2%2C%22text%22%3A%22Intel+11gen%22%7D%2C%7B%22id%22%3A3%2C%22text%22%3A%22%E8%B7%AF%E8%BF%87%E5%9B%B4%E8%A7%82%22%7D%5D%2C%22title%22%3A%22ZEN3+vs+Intel+11gen%EF%BC%8C%E5%8D%95%E6%A0%B8%E6%80%A7%E8%83%BD%E8%B0%81%E6%9B%B4%E5%BC%BA%EF%BC%9F%22%7D)
intel现在貌似要变成追赶者了....... 核显万年追,终于xe要追上vega了,rdna2的核显又准备要出来,独显追老黄按摩垫,结果3090和6900XT都号称翻倍了,CPU性能牙膏挤了那么多年,这下ZEN3无论是单核性能还是核心数还是能效都要骑在头上了,股价市值跌跌跌,绝对领导地位的,剩下了SIMD指令集和软件大环境优化了吧? 想想2015年AMD的股价,2美刀,如今75美刀,苏妈确实厉害啊
AMD 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公布:净利润暴涨225%,INTEL加油 快科技(驱动之家): 在公布350亿美元收购FPGA第一大厂赛灵思的同时,AMD还提前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一片向好,连创纪录。 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AMD今年第三季度取得创纪录收入28.01亿美元,同比增长56%,环比增长45%,毛利润12.3亿美元,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45%。 这是AMD连续四个季度收入环比增幅超过25%。 净利润也来到3.9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2亿美元暴涨225%,同样是创纪录的新高,环比增幅也有148%。 每股收益为0.32美元,同比增长191%,环比增长146%。按照不同部门划分,计算与图形业务(处理器和显卡)收入为16.7亿美元,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22%,主要来自锐龙处理器的销售大涨,但是显卡收入走低。 消费级处理器平均价格同比下跌,原因是移动处理器占比提高,但环比有所提高。显卡平均价格同比下跌,原因是挖矿产品周期影响,但环比同样有所提高。 企业、嵌入式和半定制业务收入11.3亿美元,同比增长116%,环比增长101%,主要来自半定制产品(Xbox Series X/PS5处理器)、霄龙销售的增长。 其他业务亏损7600万美元,去年为亏损5400万美元,上季度为6000万美元,但未透露具体细节。 至少说明三个问题,谁列举一下? 1. 2. 3.
关于11月5日ZEN3 NDA解禁 小圈子群里看过ZEN3偷跑的心里大多都有这样的想法.............................这里会不会变成大型挖土文现场 苏妈的PPT谦虚了
Intel利润下滑一夜市值暴跌1775亿:将重新聚焦CPU核心业务 快科技(驱动之家) 对于Intel来说,第三季度财报不及预期利润大降,这直接反映在股价上(收跌超10%),昨天一夜之间公司市值暴跌1775亿。 盈利的降低,Intel给出的说法是,个人电脑需求由台式机和高端商用PC转向入门款消费级和教育产品。尽管销量增长,但平均售价下滑,影响了盈利。 如果从Intel的财报来看,销售服务器芯片的数据中心业务是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由于疲软的经济影响了对大公司和政府客户的销售,第三季度,Intel来自数据中心业务组营收59.1亿美元,同比下降7%,比市场预期的62.1亿美元少4.8%,其预计云服务器相关的订单会增长放缓。 Intel现在的表现,让行业认为,他们仍处于至少十年来最深重的危机中,很显然自救已经开始,即逐渐收缩战线,聚焦在核心业务上。 继出售基带芯片业务、连接芯片业务接连出售后,SK海力士正式宣布将以90亿美元的价格,全盘收购Intel的NAND闪存以及存储器业务。此项交易之中最为核心的业务包括Intel NAND SSD业务、NAND部件及晶圆业务和相关技术,以及Intel在中国大连建造和运营多年的Fab 68闪存制造工厂等轻重资产。 近年来,NAND业务一直困扰着Intel,所以此番出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行业人士指出,聚焦业务是Intel必须要做的事情,其CPU在这一代已经延迟了,甩掉一些非核心业务轻装上阵,他们需要更集中资源在CPU上。 除了AMD的直接竞争外,连苹果公司这样的客户也在最近宣布投资数十亿美元,以便将Mac产品从Intel芯片转移至自研的ARM架构CPU。
oh my god
YOGA 14S 2020锐龙版新BIOS:DMCN34WW,官网已更新 支持调节显存大小了,大家可以去联想官网下载
叁星PM881 512G M2 SATA + JEYI i8硬盘盒小测 咸鱼上捡了一块PM881 512G,看着参数,电流只要0.9a,非常适合做移动盘不知道是不是所谓的清零盘,CDI看着挺新的装上JEYI I8盒子,M2 SATA协议的,主控为VLI716机器是YOGA 14S,4800U+16G DDR4X 4266,主盘SN730 1T, 副盘先锋APS SE10N 512G,对于SATA的移动盘来说,读取没有瓶颈 下面分别跑USB3.1 A to C 5Gbps和USB 3.1 C to C10Gbps两个接口C to C 10Gbps口基本发挥了性能,不过AS SSD 4K多线程抽风了大文件连续拷贝,PM881的SLC缓存为22G,缓外410M/S,不过可能盒子限制了性能,持续大约325M/S,作为盒子,够用了剧终..........
选择题来了,作为移动硬盘用,PM881还是镁光1300? 我看三星的电流好小啊,3.3V 0.9A,貌似放到USB2.0都没问题,镁光1300是3.3V 1.7A,几乎大了一倍........ 两者的都是3D TLC,缓外都是400,作为SATA协议的M2,不错了
有人懂海力士sc308和sc311吗?缓外写入多少?功耗很低啊,真适合做移动硬盘
cpu性能没问题了,等等党还是没胜利,从牙膏厂的i5 3317u的双核四线程到i7 6560u又是牙膏双核四线程,以为核显牛了,结果xps13的15w功率墙结果性能渣渣辉,忍住了3700u等到4800u入手了,感觉真香啊,今天一看发布会,瞬间觉得好像不香了,自己已经算不上真正的等等党了,我输了
坐等第三方测试各种打脸
JEYI i8 M2硬盘盒+镁光1100 256G M2 SATA协议小测 JEYI的I8 M2盒子,VLI716的主控,走sata协议,做工不错,附10小片导热垫,可以把盒子主控和SSD的主控以及颗粒的热量导到外壳。 其实作为移动硬盘用途,M2盒子用SATA协议的比NVME要符合实际,主要是发热很小,这个盒子跑分和连续写200G数据最高温度不过50度,当然JEYI的盒子被动散热性能不错,要换成绿联那两个颜值不错却不能把温度导到外壳的盒子,估计最少高15-20度,这还是SATA协议的,NVME的话,先不说供电要求,连续拷贝没有主动散热的盒子,别想了,分分钟撞墙掉盘 有C to C和A to C两条线,下面分别跑分试试分别接USB3.1 5Gbps A口和USB 3.1 全功能10Gbps C口的差异机器是YOGA 14S,4800U+16G DDR4X 4266,主盘SN730 1T, 副盘先锋APS SE10N 512G 跑分:接10Gbps的C口总分反而低了,主要是4K多线程速率很低,测了多次都是一样,不解,不知道是不是线的问题 大文件拷贝,写到20G开始爆缓存,缓外150M/S左右,镁光1100 256G这盘也就这样了总结:真要把M2作为不怕摔不怕振动的移动硬盘使用,走SATA总线的是首选,无论价格还是发热,稳定性方面。 NVME盒子体积小且被动散热的烫到怀疑人生的,掉盘分分钟的事,更别提那些没有用导热垫把SSD热量导到金属外壳的盒子了,有长期挂着盒子对性能有需求和经常拷贝大量数据的,有主动散热的NVME盒子是首选,考虑到NVME的供电需求,最少USB 3.1 GEN1或者USB3.2 GEN1的口,不然也是会掉盘的哦
拆机的镁光,sata协议的,什么水平?
SN730跑个分........ 分好区装完系统跑个分,还行么,YOGA 14S笔记本
4800U确实可以 4800U能效很不错,同等散热条件下,发热控制也牙膏厂同级别的U好(其实真有同级别的吗?) 房间空调设置26度经济模式,AIDA64同时烤CPU/FPU/GPU TDP15W模式下,一开始TDP上到38W左右,温度持续上升,撞墙后TDP稳定14.5-15.XW之间,温度控制60度左右,全核频率稳定在2.2G,这个除了功归AMD,美良也有功劳吧,风扇噪音不大平衡模式没什么看点,看看性能模式,释放了TDP到25W以上,刚开始TDP串到了48.9W,温度也急速上升至100度,撞墙后缓慢下降,风扇全速很吵美良当时说可以稳定控制在25W,实际基本可以控制在30W了,温度有点高,风扇噪音烦人全核满血了一小段时间后就一直稳定在3G左右,这个表现可以了,几乎所有厂家都推4字头APU了,比起3字头那时来说,现在是APU在笔记本是全面爆发了
正经的讨论贴都删?
65W PD插线板大家有没有用过?兼容YOGA 14S吗? 目前就紫米和公牛有65W的,紫米的翻车很多,空载负载都啸叫,而且很大声,并且不兼容MACBOOK PRO和小新PRO13,估计电源方案跟小心PRO13的联想笔记本都不兼容,PASS 剩下公牛了,有没有人用过??兼容YOGA 14S吗?兼容的话,省了笔记本电源适配器和手机充电头了
问下,3770T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的U? 四核八线程,HD4000显卡,还能打打么,老妈子用来看股票和看电视剧用的,TB上二手的还要5XX,不便宜
想问下,3770T,现在相当于什么货色的U了? 不玩游戏,老妈子看股票看剧用
AMD最新锐龙核显驱动 20.8.2,修正睡眠唤醒系统挂起BUG 睡眠睡死的可以试试这个最新驱动,AMD官网下载
唔,AX3600+AX1800组MESH,手机连接5G断流出现了,解决办法 设置情况: AX3600固件1.0.67,AX1800固件1.0.336 双频合一,打开MU-MIMO,WIFI5兼容模式关掉,ALOT智能天线关掉,2.4G频宽40MHZ,信道13,5G频宽20/40/80/160动态,信道36/40/44/48都试过问题依旧,52-64信道属于DFS信道,组MESH的时候不支持所以没试 附近干扰情况: 用inSSIDer查看2.4G最少人用的信道是13,其他1/6/11基本都有8个以上,所以2.4G用了13,5G信道只测出来40和165有人用,信号差,基本没影响 断流情况: 小米9和小米8SE在连接主路AX3600由5G的时候,有时候断流,网速变的很慢,体现在微信打不开图片或者视频,转圈圈,打开任何网页或者JD美团TB之类的图片加载很慢,但是另一台MATE10手机正常,电脑AX200网卡正常,电脑有线连接正常,就两部小米手机不正常。两部小米手机漫游到AX1800的5G网络就正常了,漫游回AX3600正常一会又开始断流。 以上设备连接组了MESH的AX1800的5G正常,没有断流现象。 以上全部设备连接2.4G频段就正常。 分析: 初步分析是20/40/80/160动态超宽频或者低信道(36/40/44/48)的兼容问题,因为要开160MHZ只能用低信道 解决: 把5G频宽改成80MHZ,信道改成149以上(149/153/157/161/165我都测试了),多次测试后,两部小米手机没有发现断流问题了,其他设备都正常。缺点是笔记本的AX200网卡握手速率只有1.2G了,从NAS拷贝大文件传输率跌到83mb/s左右,开160MHZ的话握手可达2.4G,从NAS拷贝大文件传输率跑满110MB/S 最后希望未来的新固件能修正这个问题吧
话说7921水泥这么硬,很多地方都可以替代硅胶垫了 弄厚一点,可以替代1-1.5MM厚度的莱尔德一类的硅胶垫了,导热效果应该更好
红米ax6不错啊,砍掉了垃圾的alot天线,硬件跟ax3600差不多,用来组mesh貌似比ax1800要强多了
AX3600+AX1800组mesh,5G无线回程,两堵墙,直线距离4米左右,信号优,不错啊,手机同一位置连AX3600只有两格5G信号,大厅的老掉牙小米盒子增强版连接大厅的AX1800的5G,测速可以10mb/s左右,流畅度没问题,手机游戏漫游没卡,不错,就看长期的稳定性表现了
请问AX3600+AX1800 MESH问题 现在用AX3600,信号还行,房子130平米,路由在主卧,想在大厅加个AX1800组MESH在大厅实现5G覆盖,那么问题来了: 1. 大厅打算放AX1800的位置,距离主卧AX3600隔了两堵墙,用手机在大厅位置可以收到两格的5G信号,组MESH时候问题大不大? 2. 无线回程对网速有影响,组MESH后,我笔记本连接AX3600拷贝NAS的文件影响有多大?NAS是千兆网线连接AX3600,目前基本跑满,拷贝10XMB/S
AX3600,关于160MHZ信道选择 因为如果开了160MHZ信道就必须是36-64之间选择,大家是怎么选?我选默认的40,貌似还行, 就是有时候好像断流一样的感觉,信号满格但是微信图片或者视频打不开,一直转圈圈,改了48信道好了?哪个信道比较好呢? 40信道下,隔一堵墙,AX200网卡的笔记本,从NAS(NAS有线千兆接AX3600)拉个文件到笔记本,可以跑满NAS的出口带宽
小米路由ax3600的信号对比小米路由pro怎样??之前是小米路由pro,后来换了最贵的被小米火速遗弃的小米路由mesh,这次上小米的wifi6,希望一个搞定,不然又要买多一个ax1800组mesh
请教potplayer的自带缩放算法的问题? 我试了默认的TEXTURE双线性,TEXTURE各向异性,DXVA,貌似看不出什么明显区别,片源是1080P的AAV AVC 占用GPU资源方面,TEXTURE双线性,TEXTURE各向异性几乎一致,而DXVA缩放比前两者GPU占用高3%-4%左右 请高人解读释疑一下三者的不同和原理
BlueskyFRC 2.16.2的AMD插帧滤镜,zero-copy mode有什么用啊? 如图这个选项有什么用,开了比不开GPU占用多4%左右,不开34%,开了38%,CPU的话都是1%-2%左右,AMD R7 4800U,potplayer用这个插件,插帧后确实顺滑无比,尤其是MODE2模式,但是运动场面MODE2模式容易有残影,MODE1模式顺滑度差一点,兼顾了运动模式,MODE1模式占用资源没有MODE2模式大
BlueskyFRC 2.16.2的AMD插帧滤镜,zero-copy mode有什么用? 这个选项有什么用,开了比不开GPU占用多4%左右,不开34%,开了38%,CPU的话都是1%-2%左右,AMD R7 4800U
犹豫,在用最贵却被抛弃的小米路由MESH,要不要换AX3600+AX1800 当年打孖上的小米路由MESH吹的多响啊,结果一年就被小米放弃了,固件也不更新了,只有最基本的功能,无语,当初还999来着......AX200连接5G隔一堵墙,内网从有线千兆连接路由的NAS上拉个文件,45MB顶天了....犹豫要不要换成AX3600+AX1800组成MESH......这个组合MESH毛病多不?稳定不?
YOGA 14s增加512G M2 2242 NVME SSD扩展,先锋APN SE10N 512G的2242的NVME SSD选择不多,西数,建兴,先锋,我图便宜,选了先锋APN SE10N 512G,国内大厂江波龙代工,质量稳定,标称读写1600/900,作为小仓库盘够了,JD搞活动的时候389入手 拆后盖前必须断开电池,断开外接电源,进入BIOS关闭电池,一按回车就立马关机了,电池断开,需要插上电源才能开机恢复电池连接找个M2*2或者M2*3的平头螺丝(不要沉头螺丝),装上先锋M2 2242 NEME 512G插电,开机,启动时候BIOS时间会比平时慢点,因为自检到硬件变更,等等就好了,进入系统跑个分,凑合,AS SSD的跑分是取平均值,而CyrystalDiskMARK是峰值,所以一般SSD参数标称的读写都是CyrystalDiskMARK峰值,比较好看,AS SSD的跑分更接近实际应用,不过作为仓库盘无所谓了最后说一下这个温度,说之前强调一下,硬件监控要用AIDA64,不要用鲁大师这个娱乐软件 我这个原厂带的是512G的海力士PC601,跑分没SN730和PM981A好看,实际用起来差距不大,几乎感觉不到,温度的话,海力士PC601不低,跑分主控温度最高90度以上,闪存颗粒温度较低,60多度,而单面的M2 2242 NVME的SSD因为体积限制,一般都是主控和闪存颗粒叠层封装,外边看起来就是一个芯片的样子,这种温度会更高,跑分这块先锋SE10N最高92度,其实西数SN550和建兴T12都好不到哪里去的,温度高了撞上温度墙就降速了。 我的处理方法是,买了两块莱尔德的导热垫,2MM厚度的,贴在SSD表面上,把温度导到笔记本金属后盖D面,温度,然后再跑分测试,结果是,海力士PC601跑分温度最高不过75度以下,降低了20度,先锋SE10N跑分最高不超过62度,降低了大约30度,效果非常明显,缺点就是,金属后盖摸上去会比较热,我都是放桌子上用,感觉不到,对我没影响,但是喜欢放膝盖上用的人就不适合了,看个人需求咯~
Yoga 14s联想更新BIOS了,DMCN32WW 之前测试了一段时间,现在联想官网上架了
YOGA 14s 第二次开箱 YOGA 14s第二次开箱,第一次翻车,其他做工啥的都好,荧屏也没坏点,就是hdmi口居然是坏的,纠结了一阵换货了,这次从青岛仓发过来东莞,三天,收到立马开箱各种验机,尼玛买个联想笔记本电脑抽生死签似的,还要看运气 这次换货回来的是7月7日生产,依旧海力士ssd,这个不纠结,实际使用完全感觉不到差距,合盖后看两边侧面,不够平直,中间有点隆起,不如上一台好,后面转轴左右间隙不一,就导致了合盖后对不齐,一点点算了,水平面观察a面,确实如一些翻车同志说的有点隆起一样的,不是完全平整,认了,放地砖上看看有无高低不平,还好没有一个脚不着地的情况,试试所有按键,回弹没问题,触摸板右边还是比左边下陷一点,比上一台好一点,无异响
Hdmi口没法用的yoga 14s昨天中午JD上门收货退回,现在已经检测好重新发货了,估计广东没货了,从青岛这么远发过来,得等好几天了 希望不要再各种品控问题了
YOGA 14S拷机测试,AIDA64 CPU+FPU + FURMARK,智能散热模式 智能散热模式TDP控制在15W,AIDA64 CPU+FPU + FURMARK基本代表了玩游戏时候的负荷,温度控制不错
大家的yoga 14s亮度调节到多少??我之前xps13 9350调节到50%已经够亮,14s调节到60%还是感觉很暗
犹豫要不要退换YOGA 14S 我这个到手各种可以,荧屏没有坏点,键盘没问题,摄像头那边没有缝隙,合上后也没有上下错位对不齐的情况,SSD是海力士601这个我无所谓,日常使用感觉不到差距,除了触摸板装配差一点点,荧屏油腻感面板自带属性,另外就是HDMI口好像是坏的,试了三台电视三条线都检测不到电视(电视和线用小米盒子和XPS13+京造扩展坞连接没问题),退还的话怕拿到手的各种问题,HDMI虽然不常用,但是起码有时候也用到,还是买个联想的TYPEC转HDMI用着算了???
yoga 14s,大家试过hdmi口吗?摆设来的吗? yoga 14s,大家试过hdmi口吗?我接电视毫无反应,试了三条hdmi线,三台电视,分别是小米电视,lg,海信,没反应,检测不到电视,电视设置没问题,线也没问题,分别连接小米盒子和xps13+京造扩展坞都没问题,大家有这种情况吗?
十年老进口马三,DIY换机油作业 字码图里,直接上图:
十年老进口马三2.0,DIY换机油作业~ 我的老风格,字码图里,直接上图:
N291到底有没有超级电容? 有人说没有电池也没有电容,那时间设置都无法保存了,客服说是电容
AMD SATA2四核老平台 + 三丧830/64G, PCMARK8跑分 平台比较老了,PhenomII X4 905e(65W低功耗-版,默认2.5G,降压OC 3.125G)+技嘉880G(SATA2),2G+4G RAM,用集显,最近把三丧830 64G(O-E-M)挪到这台老机子上装WIN10用回回神,开机速度还是不错的,虽然OC了,不过还是注重节能,BIOS里节能全开,待机时候是1G/0.992V。 跑两个快速的CDM和ASS SSD,还有PCMARK8,虽然是64G,性能还不错哟
AMD SATA2四核老平台 + 三丧830 64G, PCMARK8跑分 平台比较老了,PhenomII X4 905e(65W低功耗版,默认2.5G,降压OC 3.125G)+技嘉880G(SATA2),2G+4G RAM,用集显,最近把三丧830 64G(OEM)挪到这台老机子上装WIN10用回回神,开机速度还是不错的,虽然OC了,不过还是注重节能,BIOS里节能全开,待机时候是1G/0.992V。 跑两个快餐和PCMARK8,虽然是64G,性能还不错哟
新装机器闪迪Z400S 128G跑个分 帮同事装的廉价机,找了个便宜的SSD,帮小白装机,稳定第一,性能其次,还要便宜,Z400S吧,目前还是SM2246XT+MLC,不过410变成TLC了,不纠结,反正装个系统,放数据还有个东芝1T HDD,装好WIN10马上遇到了跟OCZ TRION150一样的情况,时不时卡顿,每次卡个几十秒,解决方法也很简单,装INTEL RST,然后在RST里禁用硬盘电源管理就行了。 跑个分,随便看看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