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安东尼奥小 圣安东尼奥小
关注数: 14 粉丝数: 116 发帖数: 6,666 关注贴吧数: 44
这是deepseek关于大成的描述 以下是基于史实对大成国(1855-1864)的客观描述: 大成国(1855-1864)史实概要一、 起源与建立时间:清咸丰五年八月(公元1855年9月) 地点:广西浔州府(今广西桂平市) 领导者:广东天地会成员陈开、李文茂 事件:陈开、李文茂率起义军攻陷浔州府城。 建国举措:改浔州府为“秀京”,建立政权,国号“大成”,年号“洪德”。陈开称“平浔王”,李文茂称“平靖王”。 二、 疆域与军事控制范围:以秀京(桂平)为中心,鼎盛时期(约1857-1858年)控制广西行省中部及东部大部地区,包括浔州府、柳州府(李文茂改其名为“龙城”)、梧州府部分区域及庆远府部分区域,实际控制州县约三十余个。 军事力量:军队以水师为主体,拥有战船数千艘。陆军兵力鼎盛时达十余万人。采取分兵镇守策略,诸王分辖不同地区。 三、 政治与行政官制:仿照明朝制度,设立丞相、都督、将军、元帅等中央官职。在其控制的各州县任命知府、知县等地方官。 封爵:主要领袖均受王爵封号,如陈开(平浔王)、李文茂(平靖王)、梁培友(平东王)、区润(平西王)。 四、 经济与金融货币:开炉铸造并发行本国铜钱“洪德通宝”。钱币正面为汉文“洪德通宝”,背面有“开元”二字或铸地名称。 财政:在其控制区内向百姓征收赋税作为政府财政来源。 五、 民族与文化参与群体:起义军及辖境内人口包括汉族、壮族、瑶族等民族。 文化政策:未挑战当地传统文化与信仰。 六、 对外关系与清朝关系:处于战争状态,为清廷所定义的“叛军”。 与太平天国关系:无隶属关系。双方存在信使往来与战略意图上的配合,但未实现军事上的统一行动。 七、 结局时间: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 事件:清军在蒋益澧、刘坤一等率领下攻陷秀京(浔州府城)。 结果:陈开被俘后遭杀害,大成国政权覆亡。
关于满意度的数值问题 基本逻辑: 满意度为正的pop不转职 (这里指得是向上转职而非向下转职,即不要企图让贵族在有贵族岗位时转职技工,那不可能也不符合逻辑) 现象: 经过观察发现:一大批资本家都是由自给农直接转职而来,因为自给农是为数不多满意度为负的人群。 原因: 能够支付消费品给予了很高的满意度,导致只要商品价格过低时,大部分pop普遍满意度为正,这里不含分红人群,仅普通职业,分红职业几乎不可能为负) 数值调整: 通过降低基础满意度(基础满意度为-130)以及调整购买力满意度(原版为100)。 降低全体满意度意愿,同时加强了公务员满意度(原版为50额外满意度) 效果:人群有序流动的到了极大的改善,改变了资本家主要由自给农和劳工产生的荒唐现象,人口由于有序阶层流动补充极快,彻底改变了资质短缺问题。 副作用:由于人口流动过快导致铁路建筑人员长期异动幅度过大。通过补贴也无法解决问题,因为补贴仅能提供平均工资,而pop一旦获得资质就会寻求更高工资。因此存在基建不稳定引发出来的连锁反应。 有什么设置方式可以保证一定比例的不满足,而不是全部不满足,或者大部分不满足呢。有作业可以抄袭么。 不知道新版本p社会不会在这个地方做平衡。 PS:很多人发现金融区有大批受歧视人口担任资本家,也是这个原因,因为接纳度低导致不满足,但自身又达到了识字率和财富门槛,因此受歧视人群相对一等公民更有跳槽意愿,于是他们直接担任资本家,而一等公民仍然满意的在工厂打螺丝。
整理一下游戏剧情世界观 写在前面,游戏内核模版参考恐怖游轮。 核心逻辑: 1.循环区内世界重启,所有成员复活,尸体堆积。循环区外不重启。梦境结局后主角通过点对点传送门(古都隐形桥-熊猫洞)回到佛缘镇。 2. 有凿子带记忆(限定莹羽凿子) 3. 重启机制——玩家按摸门动作(无论摸不摸都重启) 注意: 循环为莫比乌斯结构,游戏内展现的是某一次循环,并非首次。 概念基础——有因有果破除循环,因果相连无限循环,倒果为因还是无限循环。 1.主角视角: 玩家操控角色为无记忆角色,即因重置产生的纯小白。 同时存在的其他角色: 素衣女侠和梦魇女侠均出自于如梦结局。 可以理解为分裂成了两种不同心态,素衣执念、梦魇破梦。 罐子女侠(噶了) 重启后小白女主刷新在罗家大院 2. 玄阳子视角:(由于内容有限,猜想dlc补全,因此存在不违背现有设定的情况下脑补) 存在两种形态的玄阳子。 一是药罐子玄阳子——带记忆刷新于某处,潜伏起来背刺女主,劝小白新女主瘪出门,自己通过点对点传送门去封印之地当新boss,结果门进得去出不来。 脑补: 当时如梦玄阳子刚好外出,药罐子短暂停留,随后跑路去当boss。 二是如梦玄阳子,正常刷新,正常推进。 存在三种情况:1. 在古都失踪了。2. 从点对点传送门传送回家,发现杀害何有哉,跑去潜伏。3.有凿子被动重启带记忆,跑去潜伏。 这里是不是存在bug 1.就是boss生成机制问题,如果一直都是如梦,岂不是boss不够用? 个人理解是boss并非必要,也不掉落关键物品。因此本身就可能出现直接摸门的可能。 摸门后刷新普通玄阳子和普通主角。 2. 人群是否满足守恒原理。 我的理解是yes,女主最多同时存在三个,玄阳子最多两个。多余玄阳子会变成最终boss,两个形态的女主会分别在第四章和第五章被清除。 3. 女巫怎么解释?(强行解释) 女巫结局由身处第五章的素衣女侠亲自完成,由于缺少了道具导致药罐子 由于游戏循环和恐怖游轮一样,仅仅是1.1重循环展示,可能dlc补充玄阳子部分,否则很多东西只能靠脑补。
未来P社会不会把公司股权公开交易做出来? 图片分别是东印度公司巅峰时期1770和解体时期的股权分布情况。 如果公司公开交易可以吸引全世界投资,对应资金池公司部分,给公司做单独的资金池,而非粗暴的国有、私有、贵族、资本家混用资金池。 表面上女王大缺大德剥削印度,实际上英国国家层面承债式收购印度直接亏麻,不足特许费收入的5%,未来90年直接控制投资回报率仅3.5%。前期的钱都被股东们赚走了,高管们吃香喝辣,普通职员也就是拿个工资,国家层面更是亏嘛,当然你说很多议员就是股东本人那也没毛病,毕竟财产投票。 为了保证东印度公司不股债双杀,稳定股市债市,只能由国家含泪接盘,资本家反而还可以再次抄底,再次爆杀因1857兵变恐慌,抛售股票的散户。 此外,如果移民系统也改了就有点意思了,比如金融区直接出逃。历史上东印度公司股东就实际存在大量带资跑路现象,美国就是最大的出逃地。 比如私有产权跟着人走而不是锁定在庄园或者金融回区里。 此外v3的资质提升过于粗暴,会出现大量自给农直升资本家的反常现象。 如果涉及成随财富缓慢增加应该更符合现实,降低财富增长速度,让国与国之间争夺资本更加激烈。当然你也可以关闭边境,把资本锁死在国内,或者更加复杂的移民法案。
德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变成公敌的 是威廉二世挑战不列颠开始的么? 近代以来只从联姻来看,欧洲可以说就法兰西德意志两家人了。 英国从初代汉诺威君主以来(1/4)德意志血统。 因为此君主本人不会英语,当汉诺威国王当到一把年纪才跑去当不列颠国王。假设他算100%德意志血统,则一直到接近一战,英国王室全部是100%德意志血统。实际应该超过90% 沙俄自彼得三世(50%德意志)以来,他老婆叶卡大帝(100%德意志),他儿子(假设不是**,75%德意志)后每代沙皇全部娶了德国老婆,导致末代沙皇德意志血统高达98%。 这是欧洲两个块头大的。 —————————————————————— 低地三国: 荷兰:奥兰治-拿骚这个名字就不需要解释, 事实上威廉二世退位后也是荷兰成为了他的养老地。 比利时:比利时历史短,君主在位时间长,首任君主利奥波德一世是100%德意志君主,他老婆是夏洛特公主100%汉诺威德意志血统,很可惜他老婆难产死掉了,第二任老婆是法国公主,所以利奥波德二世的德意志血统变成了50%。 卢森堡:不需要解释。 —————————————————————— 北欧三国: 全部50%以上德意志血统,这还是后世联姻降下来的。 ——————————————————————- 其他: 罗马尼亚 初代纯血德意志,后面和英国混等于还是德意志,和葡萄牙、意大利混了后纯度降低。 再就剩德语区国家了,不用解释了。 —————————————————————— 总结一下: 除了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本土为主)、西班牙(法国波旁,以前哈宝也是德意志);意大利诸国(本土为主)以及法兰西外,欧洲全部都是德意志血统为主的君主。 然而一战之后,各国除德语区外君主德意志血统直线下滑。 苏联的列宁仅有1/8德意志血统且不认同,直到赫鲁晓夫变成了100%俄罗斯血统。 英国直接改姓温莎,再没和德意志血统联姻过。 是什么改变了这些?全是威廉二世的锅么?
元朝如何加强合法性 终极解决方案:共主邦联。 忽必烈即是元朝皇帝,同时是蒙古大汗。 合法传承手段:在势力控制区找一个赵氏后裔,比如赵光义的后代,笼络一批大儒让其称帝,然后再接受禅让,让大儒把南宋抹黑成非法势力。 问题解决方案: 1. 异族问题 首先: 自己直接改名换姓,蒙古名字还是忽必烈,汉名起个汉名字,比如赵必烈。后代就姓赵。 参考案例: 俄国:德意志公主索菲亚改名叶卡捷琳那 英国:德意志血统汉诺威王室一战期间改温莎 中国:鲜卑拓跋宏改名元宏 其次,在汉地做官的蒙古人都必须改汉名字,保障蒙古贵族利益的同时淡化冲突。 参考案例:隋唐时期外族改姓后代的氏族多如牛毛,谁还记得他本族名字叫啥。 窦建德、李密、独孤信、长孙无忌、安禄山 唐朝本身就非常多元,从皇帝到权贵哪个没混点血,只是一改汉名汉姓,冲突立马消失,反而成了华夏重要代名词。谁又敢否认唐朝正统性呢? 第三,其他制度全部沿袭宋制,包括继承法,日后想改再慢慢改。 2.权力分配 分配一部分给归顺汉人官僚,核心权利掌握在改姓亲近蒙古贵族手上,效仿唐朝,早期依赖关陇权贵。 蒙古帝国方面 一切照旧,忽必烈还是忽必烈,选举制还是选举制,然而有元朝加持,忽必烈实力必然更强,神罗也是选举制,但年年都是哈宝。 给予不同的自治权,越远的越高。毕竟以当时的科技手段以及蒙古帝国夸张的疆域和复杂程度,没可能直辖。 只能采取经济依赖方式维系统治。
附庸给的钱还是太少了 改了一个数据,宗主给服用改法律原版是10%成功率加成,我给改到了90%。 作用是低独立性附庸基本上都会执行。可能通过也肯能爆内战,爆了打就是了,打完后肯定能通过。 小tip: 宗主是可以给孙子小弟改法律的,效果和给直属小弟改一样。 这是印度收到的钱,几时个小弟一共给了146K,然而他给我上交的竟然才110K。 相当于他就是帮我找土邦收钱了,自己还贪了25%。 土邦法律顺序 1. 盘剥,没接入度什么都不用谈,再投资对于落后土邦来说是灾难,最好别投资,打工就好。 2. 人均税,基本上改了人均税就能养活自己了。 大部分土邦其实农业化程度都很高,剩不了几个自给农。 3. 废奴,必须废,所有土邦都是万恶的债奴,债奴表面上看没工资,实际上也有维护费,而且他不交税,财政崩溃的最根本原因。 4. 有产妇女,加一点劳动力比例。 5.医院,增加土邦人口。 其他的看地主势力,地主势力太小就改地产投票,避免合法性过低。地主还很大就不用管。 东印度本身的改法律顺序跟土邦差不多,区别在于东印度实业家一家独大,以上法律都非常轻松改完,而且改得很快,就不可能爆。 小土邦改爆了也不需要自己操心,东印度自会去平叛。其实除了废奴那一步容易爆,其他都还好。 一大半的小土邦一共就20块耕地,很快就被开完了,地主直接就失业了,谈不上什么阻力,也就排前五的大土邦爆一下。 还是应该像之前版本一样,上交60%,免得小弟手头钱太多瞎建设。
为什么元朝是正统王朝 1. 核心原因———官方认可 元以后的四个朝代均对元朝进行认可,其合法性不言而喻。即使再漏洞百出、前后矛盾、四朝官方认可大过天,由不得质疑。 2.什么是元朝 1271忽必烈定都大都,到1368年大都被攻陷。 元朝的定义非常特殊,不同于古代任何其他朝代基本认定逻辑。 实际上忽必烈往上数铁木真被定义成蒙古帝国,即使1260年忽必烈做了大汗也还是蒙古帝国。 1368年忽必烈子孙事实上正常延续传位到1635年被后金物理灭亡,这段时间也不是元朝,被老朱改名叫北元了。 是谁最先定义出如此特殊的元朝———老朱。 3. 各朝定元朝正统的理由 共同理由:忽必烈于1271年自行宣称即成三皇五帝华夏法统,且他所占汉地最大。 明朝理由: 1.1271年之前:忽必烈之前当蒙古大汗的时候以及他的仙人没宣称过华夏法统,而且蒙古帝国的宣称太多了,甚至能把莫斯科给宣了,有那些宣称也没那个能力去拿。 2. 1271到1368年之间:拿宣称 3. 1368年之后:让你没宣称,保自己合法。 清朝理由 1. 我自己继承明朝全部宣称,所以明朝认定的,我也认。 2. 被明朝改了名字的北元就是我灭的,我自动继承,元朝的问题我不纠结。 民国: 溥仪退位诏书白字黑字,合法性拉满,清朝的我都继承。 4. 南宋的地位 南宋在元朝之前,四朝认定都是正统,部分朝代是并列正统地位,那么1271-1276之间呢? 不好意思,忽必烈自己宣称了正统,地盘比你大,那么这段时间你就不是正统了。 不是说你曾经是正统,在没灭之前就一直是正统。你就是北元、民国的先例。 文天祥、陆秀夫有点冤。 5.为了拿宣称去认正统离谱么? 不离谱。 反而体现了华夏礼仪之邦讲道理,要宣称我就认你,不像印度、南美,既不认西班牙、不列颠、还要西班牙、不列颠时期的宣称,既要又要,明朝比他们强多了。 6.为什么不是侵略。 核心逻辑是认不认华夏法通,认了就是不认就不是,和文化相融没关系。 李世民也有鲜卑血统、不影响什么,即使本子文化上比蒙古近,但他不认华夏法通那就是侵略。 7.总结:官方核心逻辑就是认法通、占汉地多数的、拳头大的就是正统,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不认法通,大儒难以辩经,没地盘没拳头,你啥也不是。 8.延伸:如果说元朝是正统,那清朝必然是正统。 元朝自身就是分自蒙古帝国的一部分,自己喊一嗓子说自己是正统就是了,甚至暴力征服掉了前朝,自己实际上狗了几百年最后被后金给灭了。 即不承上,也不启下。 反观清朝,本身就是明朝的羁靡统治的一环,甚至有明朝官方编制,华夏法通即使离谱,也还是有一丝丝根据的,不是完全的自我宣称。 明朝本身是灭自李自成之手,清朝勤王旗号虽然离不但不是完全没有说法。 清朝灭亡是正儿八经的退位诏书。 勉强做到了承上,完美做到了启下。
V3的殖民地设定是不是和历史上不一样 历史上对于英国大多数殖民地来说,收入大头是关税,而游戏里殖民地就是个带debuff的本土,殖民领反而是共同市场0关税,导致小国做带英狗成了一桩美事。 正是由于英国的收入大头来源才导致英国对土地毫无兴趣,且不说毛子,法国对土地的追求都比英国大。 英国一战投入500万兵力,二战投入330万兵力,众所周知英国的殖民地都独立了,很多说法是英勇抗争,而实际上英国针对单次殖民地独立战争本土投入的最大兵力是9万,那个独立的殖民地是美国。 英国从北美殖民地获取的收入大头是关税,投入的是驻军武装开销。独立后关税收入反而增加了,驻军开销没了。以当时的实力看,没有一点可能是因为打不过放弃了,北美光效忠派就有数万人,还有多个印第安部落作为盟友。纯纯就是打仗开销大,放弃了反而赚更多,一开会一投票,算了。 爱尔兰独立,上了两万人不到,意思意思,其他殖民地大部分都是主动鼓励独立,好甩包袱。 历史上对抗殖民地最大规模的战争是法国、投入了五十万部队,然后真没打过才放弃了,当然有苏联送枪送炮的因素在。而国内直接进入第五共和国了都,可见法国对土地的态度和英国也不一样。 而毛子没有殖民地,因为吃下来的就是领土,吐出去的那是故土,毛子没有疆界。
关于带清的法律问题 个人摸索了一套改法律的流程,大佬们看看有什么优化的地方。 另外个人选择全是轻松过不折腾,可以轻度sl,但拒绝重度sl。 1. 谷物法,改出佃农+经济干预/放任+自由贸易(等5年后) 这里开局第七天开启谷物法,越快改完越好。本帖内不讨论干预和放任的问题,所以都可以。 核心ig:风车 反对ig:老农(自由贸易/放任) 2. 殖民安置 殖民科技出来后就改,个人主要是为了去抢土库曼,改晚了土库曼带宣称了就抢不了了,也可以放后面改,但迟早要改。 核心ig:双刀 反对ig:老农 3.国民警卫队 这个我选择早改是因为带清前期没有激进运动,太晚改很麻烦。早期灯泡势力有限,轻松过。也可以很长一段时间把市民支持度拉高。 核心ig:双刀、市民 反对ig:灯泡 4.地产投票 直接拉灯泡改就行,无人反对。之所以放在这个时候是因为错开别的法律时间,另外早期各ig还没有换人,后面刷出个威权ig就很麻烦,特别是威权灯泡。 核心ig:灯泡/民主儒生 反对ig:无 5.公立学校 之所以放在第五位是因为这时候实业家才到5%,想早改你也改不了。 核心ig:工厂 反对ig:无 —————————————————————— 后面都是需要科技的法律了,科技到了就改,合理预估一下改法律需要的时间,对应如下: 共同基金:商品化农业 科技到了直接改就可以,不主动冲,等扩散。 核心ig:工厂 反对ig:风车 征兵办公室:大规模征兵 科技到了直接改就可与,不主动冲,等扩散。个人认为带清没必要职业军队。500+农兵足够应对中前期,此外征兵办公室并不是特别靠后的科技,直接农兵到大规模改起来也很顺滑。 核心ig:双刀 反对ig:风车 法团主义:公立医院+监管机构 之所以选择监管机构不选择劳动者保障是因为这两个教会很轻松就能改出来,而劳动者保障需要工会,工会进来得减税保25合法,还要大量sl,费劲。 核心ig:儒生 反对ig:工厂 人权:义务小学+养老金 养老金教会直接改就行,义务小学最好等任意一个非工会的改良意识形态再改,否则就是强拉工会改,很费劲。这里最好提前扶持现代化运动,然后刷一个改良实业家出来就很丝滑。 核心ig:改良工厂(小学)、工会(小学)、儒生(养老金) 反对ig:非改良工厂(小学)、工厂(养老金) 女权+zz煽动:妇女选举权 之所以加zz煽动是因为光有女权又是工会单干,太费劲了,有了zz煽动加扶持运动等事件、很容易把市民或者实业家染成女权,这样就可以轻松通过。 核心ig:女权工厂/女权市民 反对ig:儒生 大众监控:军事化jc 之所以放在这里是因为个人经验,带清拥有巨大的主流人口基数,以及我的丝滑改革路线,并不需要jc,所以放在最后了。 前期靠这个忽悠小市民,改到快过了取消,事件全部选有利于其他的,无视成功率。 核心ig:市民、双刀 反对:工会、老农 其他:审查/集会,个人觉得没必要折腾,不重要,出版物审查也比较符合实际情况,比较有代入感。 ————————————————————- 君主制问题 保留君主制: 后期君主必须是教会或者市民这两个既能做大又能合群的。其他君主合法性都很难绷,风车君主前期很好,后期绷不住的。 所以如果想保留君主制不使用退位操作的情况下,前期就不能改地产投票,因为地产投票给下代君主风车加成极大,即使sl也很难sl出来。 这里不讨论教会流,所以锁定小市民君主的话得在道光孙子出生前完成资格选举,然后等孙子出生时稍微刷一下就行。 然而前期资格选举就需要稍微sl一下,最好就是在谷物法三连完成以后贵族好感度保高的时候改,然后此时刷一个民主教会出来,因为谷物法的原因,教会肯定是自由运动紧迫了,所以刷起来也不麻烦。 废除君主制 这个很容易,等水到渠成非常丝滑,等一仙出来正常改就可以,本身出来的时候就比较晚,出来的时候小市民一家独大,反对的只有几乎边缘化的风车和不到10%的教会。 正常通过议会共和即可,如果选择法团则更容易。 特别注意,据个人观察一仙通常是共和小市民,某文则是共和灯泡,灯泡向来不堪大用,所以得靠一仙,某文靠不住。。。 核心ig:一仙领导的小市民 反对ig:儒生 —————————————————————— 边境问题 带清是主要人口输出国,在当前版本下关边境领内依然可以移民的情况下,实在想不出开放边境的理由,带清不需要吸人。 根据人口分布, 欧洲、西非、北非、埃塞、东南亚、棒子人口勉强开完资源和土地就不错了。 印度和本子人口也就够本土开资源完资源就地消化。 其他地区都需要带清去填充人口才行。 —————————————————————— 以上法律基本上都是顺滑改出来,支持率大部分是反对的十倍以上,至少持平,不存在倒行逆施爆内乱的可能。 主要目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都是为经济建设铺路的法律流程。
讨论一下自动化问题 什么是自动化,该不该开自动化以及什么时候开自动化,哪些建筑该开自动化。 一、什么是自动化。 自动化指的是第三第四项生产方式切换,比如水管锅炉、旋转阀、流水线、轨道等。 效果是以资源替代劳工。和第一项不同的是,第一项是增加技工或者工程师并提高资源增值效率,第一项除非资质不足,否则无脑开。 二、该不该开自动化以及什么时候开自动化。 1. 开自动化后显示利润和人均gdp双提高时,请无脑打开自动化。 因为此时资源价格已经低于人工成本了。 2. 该地区已经开始抢人,自给农已经无了时,请无脑打开自动化。 3. 地区人口充足,且但市场趋近饱时,个人认为是有必要开自动化的,原因很简单,给资源类建筑创造缺口,因为资源类建筑无论是利润?投入产出比还是人均产值都高于制造业。 三、哪些建筑该开自动化 1. 终产类建筑必开自动化。比如家具厂、服装厂、食品厂(压面机)这类建筑本身盈利能力尚可,产出不影响下游建筑,可以支撑得起因自动化导致的利润下降。 2. 中间产品选择性自动化。 比如炼钢厂,直接影响建造成本,本身盈利能力也够呛。机械厂同理。而工具厂盈利能力强,可以进行自动化。 3.资源类建筑个人建议是轨道自动化拉满,蒸汽挖掘不开。还是因为产值问题。 总结: 1.在资源及资源储备充足的情况下,遵循以上原则选择性自动化。让被裁下来的劳工去多出来的资源性产业上班去。减少劳工增加技工,增加高产值行业就业。 光把英格兰的矿开完就能实现500M以上的gdp,而你要做的是为这些资源创造足够的需求,如果不像带清扩张,以不列颠的人口基数和增长速度光开完这些矿的人都不够,更不提为这些矿创造需求了, 2. 以上前提是少量或无失业的情况,海量失业还是保就业优先,比较海量失业引发多方面负面影响。 3. 弄明白gdp是怎么来的,提高gdp的本质就是为各类商品创造需求从而实现价值,而各类商品都是从资源增值而来,归根到底就是是为这些资源创造需求,才能实现gdp。 4.资源储备不足时可以随时切换生产方式,等扩大了储备再开就是。
盘点一下被解放出来的悲剧以及各列强的核心在哪。 T0: 爱尔兰。 爱尔兰一共四块地,其中康诺特是秃的,伦斯特一个铅矿四个食品厂,其他两块地建筑都不超过5。 外加0行政中心。 一旦被解放出来产业基础不如印度土邦,会继承不列颠的5项机构,和几十条船几十个部队,扛不住两年就会进入反复破产期。 T1: 波兰 和爱尔兰情况一样,土地上0行政机构,几乎是秃的,不过情况会比爱尔兰好一点,因为继承的是俄罗斯的法律和机构,也就是没啥机构,负担小。 T2: 新英格兰 这单过虽然不如在老美里混,但不是混不下去,尤其前期人均gdp是非常高的,架不住基础人口太少,外加ai建造逻辑问题,后期会建造一堆无用建筑导致没有任何一个建筑能有一半人上班,进而劳工运动此起彼伏。 T3: 匈牙利,乌克兰,加泰诺罗尼亚,奥克尼亚西亚。 这些本身就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人口几乎贴合完美的1.5M拉满基础征税能力。 放出来后基本上都能自食其力,很难破产。 离了谁还过不下去了不成。 这些地方分别构成了奥地利,俄罗斯,西班牙,法兰西的次核心地带。 —————————————————————— 不列颠核心: 兰开夏、约克郡、中英格兰、伦敦、东昂格利亚。 这五块地只要存在四个,其他领土全部丢光,只要玩家威望不上万,不列颠都下不来列强。 很遗憾,这些地方放不出来。 俄罗斯核心: 莫斯科: 莫斯科、图拉及周边地区。 其他地区全丢,俄罗斯都不会下主要政权。乌克兰、波兰、西伯利亚? 一堆光秃秃的地盘。乌克兰有基辅的几十级小麦农场,相对强一点。 很遗憾这些地方放不出来。 美利坚核心: 很抱歉美利坚没有核心,非要说有的话,宾夕法尼亚大概能占到gdp10%,他分布的实在太平均了。 美利坚联盟国范围gdp大约可以占到40%,放出来的条件爆发南北战争,或者南北战争中联盟国直接独立成功。 其他能放出来的地区新英格兰有点影响但很小,其他能放出来的可以说没有影响。 因此削弱老美,放联盟国、宾夕法尼亚、纽约缺一不可。 法兰西核心: 法兰西核心就是阿尔萨斯洛林。次核心法属低地。中期可以占到法兰西30%gdp。原因没别的,就是基础好,ai的建造原则就是强者恒强。 奥克别看地图上大,只能说放出来对法兰西有影响,但没那么大。 普鲁士核心: 威斯特伐利亚三块地,而且还能被放出来,一旦放出来普鲁士一蹶不振。 奥地利核心: 首都奥地利和波米相对核心,其他分布比较散。 奥地利能放出来的地块那可太多了,可以放得把他首都都孤立掉。。。。
任命大多数情况下是真不如世袭 对比一下: 1.生产方式 世袭官僚:行政中心生产方式多雇佣一部分贵族 任命官僚:行政中心没有贵族。 本质上任命官僚可以减少一点工资开支,但官僚本身的工资系数并不比贵族低多少,大约3/4的样子。 而且一个行政中心中由于人口比例原因,职员的数量远高于贵族或者官僚。开支是贵族工资的15倍以上。 这点开支实际上可以忽略不计。 2.征税能力/人口乘数 世袭官僚:降低人口乘数消耗25% 任命官僚:增加25%征税能力。 行政中心生产两种东西:一种是行政力,全国通用,一种是征税能力,仅限本地。 关于征税能力: 这里我们要考虑的是 1.基础征税能力是100,即1M人口以下无税收浪费。 2. 拥有中央集权科技+25点,中央档案馆+25点。 征税能力+25% 意思就是你本身100,现在就是125。不是说你税收浪费90%,改了就变65%不要理解错了。 对于带清来说都是开局世袭优于任命,因为带清部分地区征税能力溢出,大多数地区征税能力缺口巨大,而人口开销行政力更是巨大,可惜带清没人支持世袭官僚。 而人口乘数是直接降低你的行政力开支。 这里举几个例子,比如波斯,全境地块人口都在1.5M以下,征税能力完全溢出,+25%征税能力毫无意义。 土鸡,埃及、暹罗、缅甸都是如此。 3. 你到底是要行政力还是征税能力。 这里举一个例子:本子。 本子部分地块征税能力是溢出的,部分是不足的。 加征税能力在溢出的地区就是浪费。 而你开机构本身就需要行政力,在需要征税能力的地方改行政中心才是最有效的。 PS: 其他很多国家没有举例对比是因为开局没有世袭官僚的很难改出世袭官僚。比如墨西哥也是个全境征税能力全部溢出的多国家,但他根本改不出来世袭官僚,没有讨论价值。 结论: 1.世袭适用于大多数开局就是世袭的国家,极少数不适合的可能只有越南这种单地块人口多的(小带清)。 2.少数国家如带清印度这种人口远超征税能力基数的一直适用任命官僚。 3.玩绝大多数国家后期选举官僚最佳。 4.这项法律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优先级极低,本身就是在两种能力上做取舍,而且效果非常不显著,个人建议是等能开且需要选举官僚的时候一步到位改掉。
还在为有资源的地方没人发愁么? 最近实践出一个骗人大法——一举解决移民问题。 适用国———中后期带清,或其他已经控制了带清的国家(自己不是带清,没有主流文化社区生成概率加成,对其它国家有点麻烦) 操作环境如下: 1.文化排斥、信仰自由,保证最低非暴力对抗,所有人可以当公务员。 2.殖民安置+50%吸引力。 3. 不要同时开启多个青草运动 4. 已经中后期,很富裕,建造力不是问题。 5.已经刷出稳定汉社区,这个需要整个游戏期间细心制造汉社区——即频繁观察无汉社区地区是否刷新汉社区,如果已经刷新,则开青草运动,促成汉社区的形成。 —————————————————————— 具体操作方法: 操作步骤1: 直接根据需要,在需要人口的地方改行政中心即可吸收大量人口。 原理: 1. 岗位提供大量吸引力。 2. 岗位空缺是移民流动的必要条件。 3. 行政中心岗位高薪稳定,不受利润波动,跳槽人员踊跃(实测,此外产业在没招到人时薪酬极低) 4. 行政中心可以迅速拉高当地生活水平。 5.行政中心便宜(100建造力,最新版本) 6.记得提前修铁路或者港口,别把基建拉爆了。 操作步骤2: 建造你需要的建筑,比如资源、种植园等。 操作步骤3: 等人员基本到位后,拆掉这些行政中心,他们自然就会去你需要的建筑中工作了,多余的会去耕地种田,毕竟要吃饭的。 特别注意: 根据需要的人口造行政中心的数量,不要超建。 吸人是很快的,因为是从全国不满意的人口里吸,但人如果吸太多了散出去是很慢的,时间长了还容易激进。 具体可以参考同级别的行政中心雇员是多少,提前做一个预估,不要超员太多。 —————————————————————— 经常看见有人说国家太有钱,但市场没需求,生活水平提不起来怎么办呢。结合实际,很多中小型城市的经济拉动就靠公务员,事业人员。既然钱多,造大学,公务员扩招,需求不就来了。
改了两个数据发生了大变化 一个是给产业建筑加了城镇化,原版产业建筑不加城镇化,代码是+0城镇化,可见P社是留了口子的,专门就有这条代码,改成了+1。 如此一来,庄园宅地够多,城镇中心自然就变大了。包括金融区这些。 陆家嘴没有工厂,难道陆家嘴不城镇化?这不合理。 这样,自给农可以去城镇中心当劳工,慢慢资质就培养起来了,像印度这种长期实现无失业人员。 此外由于城镇中心规模大,利润非常微薄,里面的劳工几乎都是爆炸心态,一有机会就会跳槽走人,不会满意度爆棚不愿意转职。 图里的波斯就是原生波斯,农奴制下完全不缺资质,最后自给农都消灭了,是不是农奴已经没有区别了。 二是把铁路的产值改了,改成和工具厂差不多了。 困扰落后国家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基建问题,铁路能赚钱基建一旦起来问题就解决了。 而列强的共同特点是自带基建就多,(不列颠除外) 于是就这两个改动落后国家都起来了。 图里除了苏格兰是我放的,其他都是原生国,奥斯曼比较特殊,他前几十年被不列颠投资,后来被我收了,自给农消灭的七七八八了。 顺带说一句,gdp高不等于生活水平高,反而劳工越廉价,gdp越高,懂得都懂。 土鸡显然不是消费端,消费自有京爷负责,土鸡负责生产就行。 甚至印度的两个土邦都上位了。 反而列强们就无脑暴兵天天打架,经济很难发展,比如法鸡,gdp几乎没动过,但军力比开局翻了三倍多。
殖民地的正确打开方式 首先殖民地在游戏中任何未整合的土地都属于殖民地,享受殖民机构效果,不享受其他机构效果。 殖民地分两种,一种是松散部落的土地,另一种是抢来的主权国家的土地。 这里主要讲第一种殖民地的正确打开方式。 分部在中亚(毛波限制)、南美(部分阿根廷、智利限制)、北美(美墨毛限制)、日本(日毛限制)、东南亚(部分东印度限制)、印度(印度限制)、北非(法鸡摩洛哥限制)、大洋洲、西非、东非、中非、南非。 因此不限制的仅限大洋洲和部分非洲,但实际上还是受英法限制,因为如果你不是英法,殖民出太慢,可能就没了。 这一类土地的特点就是人口并不足以开发完全部资源,更不提什么去非洲搞工业了。 ————————————————————- 正确打开方式 一、不要着急使用黑叔叔挖矿。 其中只有南喀麦隆、尼日尔三角洲、沃尔特三块地的人足够资源开发,其他人口完全不够,尤其是中非、南非和大洋洲。所以不要企图在非洲靠非洲人挖矿。 如果你本土矿挖完了,你真的很缺矿,那么请在非洲把矿先开出来,然后开上青草运动,拉本土人去挖。 二、利用一块殖民地的正确步骤 1.开田 原始种植园只需要劳工,0资质需求,只要利润超过0,一定能招满人。 好处:殖民地自给农变成了劳工,消费翻了20倍,市场扩大了,这些人不交税,所得收入全部会拿去消费。 这些人大概率是四级公民权或以下,如果是殖民剥削则工资更低,工资越低,利润越高。 利润所得是本土金融区/庄园宅地的。 种植园投资回报率远超重工业,一家钢铁厂的建造力是一个种植园的八倍,种植园的利润只要达到钢铁厂的1/8就已经赢了,实际上远远不止,达到了赢麻级别, 2.砍树 游戏长期会停留在二级砍树阶段,伐木场需要少量技工,大量劳工。 劳工升级成技工的速度是无业游民和自给农的五倍,技工只有10%识字率的门槛,这样就可以培养出大量技工。 3. 挖矿 造一级矿,点开自动扩建。自动扩建的条件是满员+满储备。 造出来的矿用来接受从技工升级成工程师的黑叔叔。让殖民地实现正常人才流动。 4.升级种植园生产方式。 如果你在10年前开了20级普通种植园,10年后改水泵种植园的资质肯定是够的,水泵主要劳工+技工。 如果你在一片白地上开水泵种植园说资质不够,说明你操作方式不对。 5.最后一步:放殖民zf,特许公司。 建议把当前区域地块全部殖民完毕后放,那么这个区域内所有土地都会被特许公司整合,如果你少了一块,以后给特许公司他业不会整合。 放公司的好处:未整合变整合,-10%市场接入度价格debuff没了;特许公司自带盘剥经济,+资源农业10%吞吐;这些建筑的产权是你的,你金融区的收入更高了;当地人要开始上税了,40%小弟收入是你的。 6.给小弟改法律,文化多元,让他自己去吸人。全异族外加殖民zf特有的主权主义者意识形态,并不难改。 根据以上步骤,放出来的任意一个大区的殖民小弟gdp都可以吊打列强,收入都可以超过印度。 7.放了后你看情况给他补一下铁路即可,不要让运力爆了。 三、切记。 拿到一块土地就要用,放着不用烂掉了到时候说没资质,建筑招不到人是你自己问题。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