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aAJMS8 背后的兔子
关注数: 5 粉丝数: 16 发帖数: 4,503 关注贴吧数: 12
各位掉进去的坑有多少? 小说也好,动漫也好,影视剧也好,游戏也好,只要接触得比较多就一定会掉坑,甚至会有那么几部让你等到天荒地老也等不着坑填满的作品。 以下就是本人苦苦蹲守的作品了,不限于小说,不过情景喜剧之类的就不说了。 小坑(预计3年内完结): 神探夏洛克:我唯一喜欢的单元侦探剧,看其他的没看几集就审美疲劳,唯独这个是例外。其实这个估计没几年就会完结了,毕竟莫里亚蒂都死了,之所以会成为坑完全是因为质量如此高的剧一年只出3集。。。 大坑(预计3—10年完结): 百鬼夜行系列:大陆到现在阴摩罗鬼都没出,假设鵼之碑是完结篇,都不知道大陆哪年才能出完,何况还有若干本外传,效率啊。。。 刀城言耶系列:情况和百鬼夜行系列差不多,首先是卡在国内出版社方面。 杀手系列:九把刀的作品,描写形形色色的有意思的杀手,同时又相当于围绕着一个核心事件的多线叙事,相当有趣的作品。不过九把刀开的坑太多,估计一时半会还不会来填这个,还好我只跳了他这一个坑。 诈欺游戏:我最喜欢的斗智类漫画之一,画工比较粗糙但是剧情相当棒,不亚于死亡笔记。不过作者同时开着3、4个连载,所以经常停刊,而且一个篇章结束也会大停一次。 超大坑(预计10年以上完结) 海贼王:连载了13年画完了一半,不是因为故意拖,而是因为海贼的世界太庞大,要画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不过海贼是我最喜欢的少年漫画,我忍了。 猎人:海贼97年连载至今有600多话,而猎人98年连载至今只有300多话,也就是说富坚有大约一半的时间是在打酱油。不过日本漫画界也只有他有能耐在没有职业道德的情况下仍然紧紧抓住粉丝的心。至于完结嘛,也许哪天富坚心情好了就会突然完结了。。。 火凤燎原:作为一部知名度不太高的国产漫画,其质量远远超过其名气。虽然是以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为基础,但是情节和人物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说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三国改编作品。不过作者从董卓迁都画到官渡结束用了十年,而据说要画到汉中之战完结,而且现在的连载速度由周刊变为双周刊了,所以估计没个几十年是完结无望了。。。 写之前感觉挺多的,写完才发现其实没多少
关于纳兰不爆照的推测 在之前的爆照高峰期纳兰没动静,现在有了个“召唤纳兰大吧”的帖子纳兰还是没动静,这使得纳兰的真面目成为本吧一大谜团。首先,纳兰肯定有机会看到“召唤纳兰大吧”的帖子,因为他昨晚有发言证明其上过线,而且那个帖子用了大召唤术。看到了吧友的呼声却无视之,这说明什么?不屑于瞎掺和?害羞?还是刻意装X?不不不,这些解释都不能令我满意。爆照不会对现实生活有什么影响,何况吧里的遮脸照也不在少数。而且只要纳兰爆照,小悲等粉丝就会追捧。没有摄影器材?这也不能成为理由,没有的话至少可以先说一声。那么是什么原因呢?我推测是因为即使遮脸也不能解决问题,如果忽视残疾人、畸形人、性别叙诡、会影响外貌的某类疾病患者等小概率事件,那么最有可能的一种情况就是:纳兰是个胖子!再结合其ID中的“兰(蓝)”和“潜艇”,我推测,纳兰的真身就是此人:原王下七武海之一、鱼人海贼团老大、“海侠”吉贝尔! 为了揭开本吧最大的谜团,我提议,在纳兰爆照辟谣之前,将纳兰的昵称正式确认为:兰胖! 各位吧友!请高呼一声:“兰胖!爆照吧!!!”!只要我们团结起来,揭开本吧最大谜团的日子指日可待!我们要坚信!再矜持的处女迟早也会成为母亲!!!
说说我不能接受螺丝人解答的原因(泄) 本书中那非常不可思议的手记中的情节“一切都是真实发生过的”,那么我就要看看作者到底要怎么来圆,其中有几项我比较关注,即人为何会飞、为何会长翅膀、眼里为何有放映机、道路为何搞成那样、螺丝脑袋。其中最后一项我可以接受,虽然书中最先是以精神错乱者的角度讲出来的。但是前面几项实在过分,为什么说“真实发生过?”因为是他之前听别人说的,而那个“别人”也只是在想象!照这样讲的话,我随便写出一些情节,甭管多扯淡,然后说“一切都真实发生过”,最后只要用“那都是听别人说的”来解答就行了。 人会飞:现代设想的空间站一般是环形或圆柱面,岛田说成是球形也行,让它旋转起来之后会产生类似重力的效果,这点没错,但是问题在于,这个重力的效果是和在地球上一样的,在地球上飞不起来,空间站里也不可能飞起来。在旋转中心理论上是等于失重的,但是前提是人体的质心和旋转中心重合,只要有偏差就会产生向球面的变加速运动(即掉下去),不可能停留在空中,几秒内也许感觉不到,但是时间一长就不行了。 碰到和地面相连的东西就会掉下去,这很明显是胡扯,假设人体一开始和那东西相对静止,碰一下的力小到可以忽略(当然大了也没关系),其他的作用力又没变,怎么可能会突然产生向地面的加速度? 还有时速超过20英里会失重,照这样讲,地球上的F1赛车都是在天上飘的。要知道在一个非惯性系中除了自由落体状态是不可能实现失重的。还是那句话,空间站里的重力效果和地球等效,地球上做不到的空间站里一样没戏,除非空间站的转速在不停变化。 人为什么会长翅膀?眼里有放映机?我不是学生物的,也不是搞电子技术的,但是我认为如果作者认为这些话靠谱的话,何不直接说将来人类都是变形金刚? 以上
《暹罗连体人之谜》——久违的推理快感(未读可入) 奎因的小说我看的不多,只在两年前看完了悲剧系列,在半年前看了希腊棺材。半年后的今天,看完了本书之后,我不禁感叹,奎因式推理带来的快感久违了,而且这种快感无可替代。 奎因第一时期的小说,情节仅仅是作为推理的陪衬(包括动机,因为奎因式推理不需要知道动机),目的似乎只是为了让推理有一个合理的故事背景。本书虽然采用了暴风雪山庄模式,但作者仍然还是按照一般的模式来写,完全看不到日式小说中的那种封闭环境下无法逃脱的紧张,周围的大火仅仅是案件的点缀,有没有区别不大。诡计仍然最常见的几种之一,完全不值一提。然而推理部分则一波三折,对相同证物的多次推理充满趣味,当我自以为看破凶手的身份而得意时,奎因的最终解答却让我哑口无言。这种由物证出发,在不需考虑动机的情况下推断出凶手身份的奎因式推理再一次让我折服。 虽然本书是国名系列中唯一没有挑战读者的一本,我还是认为,作者在公平性上并没有太大的缺失,推翻我的设想以及指出凶手身份的关键线索在前文中都已给出。至于网上有人说此书有bug,我只能说,我看到的那个人指出的bug在我看来是可以解释的。 总之,情节控、诡计控请绕道,本书乃推理控专属。
简单说说推理小说中的逆转 逆转、多重解答、崩盘,这三者的意思好像挺接近的,我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严格的定义来区别,姑且就先当做是同义词了。 在我看过的推理小说中的逆转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模式: 1、案件结束,所有作者打算提供给读者的线索都已给出,侦探(严格来说应该是解谜人,以下相同)根据调查结果,依靠推理,给出不同解答(包括凶手和共犯的身份、动机、手法等,以下相同)。 例:首无作祟之物、山魔嗤笑之物、第七重解答(解答部分)、阿拉伯之夜谋杀案 2、案件尚未结束,侦探在调查过程中,随着证据和线索的不断出现,依靠推理,阶段性地给出多个解答。 例:希腊棺材之谜、黑死馆杀人事件、放学后(结尾部分是模式3)、恶意 3、作者直接通过情节的推进告诉读者不同的解答。 例:空椅子、燃烧的法庭、百舌呐喊的夜晚、络新妇之理(驱魔部分) 同一本小说可能会使用多种逆转模式,比如底牌、放学后。 以上3种模式中,私以为对作者要求最高的是第一种,第二种次之,相对最没技术含量的是第三种。主要原因在于第三种逆转基本上是不需要以严密的推理为基础的(有例外),只要在前面加一点伏笔就会使大多数读者在惊讶之中买账。 例如:A死了——嫌疑人是B、C、D——E说目击到B动的手——B解释是在查看现场——F说是C干的——F蓄意陷害——F是D的同伙——D提出不在场明且证人为G——G被发现作伪证——D被害——G指出是F杀D——F认罪——B发难——B是杀D的帮凶——B杀A——B有幕后主使——C是主使——C有共犯——共犯不止一个,H、I、J——。。。。。。 大概就是这么个思路(不一定仅限于帮凶、陷害之类的情节),和编电视剧差不多(商业电影也适用),想编多少编多少,骨架写好之后,再套上动机之类的皮肉使情节讲得通,再在适当的地方加上伏笔点缀,用文笔润色一下,大功告成,过山车的感觉有了,有点好的小创意还可以让读者震惊不已。 在我眼中,迪弗的作品就是这种情况。而这也是在我刚刚接触推理小说时,看了两本迪弗的小说就成为迪弗黑的主要原因。他的作品中的主要逆转模式属于第三种模式,而在我看来仅仅是情节上的起伏,尚达不到燃烧的法庭的水平,然而在吧主那个推荐贴中关于空椅子和蓝色骇客接连出现的“逆转极强”、“凶手极其意外”等词汇在当时不断地刺激着我的大脑,使得我对这两本书的期望达到一个极高的程度,期望越大失望自然也越大,我的阅读感受远不及高中时看的天使与魔鬼。 当然,我并不是完全抵触第三种模式,燃烧的法庭和络新妇之理我都比较喜欢,因为这两本要靠前面特定的情节框架来完成逆转。 其实我最喜欢的逆转是第4种模式:力挽狂澜,绝境翻盘。例:第七重解答(中间部分,虽然没到绝境的程度),犹大之窗(用了整本书来完成一个逆转,而且读者知道肯定会逆转成功,逆转的快感已经大幅降低)。 我最喜欢看到的逆转情节应该是对方已经拥有绝对优势时的反扑,比如利用对方的疏忽,或是早已察觉对方的计划而事先做了准备。这种情节我看得最多最爽的作品不是推理小说,而是漫画Liar Game(诈欺游戏)。在看推理小说之前,这才是我心目中的逆转,同时也造成了迪弗在我心中的悲剧。 好吧,我承认说这么多我就是为了黑一下迪弗。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