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aAJMS8
背后的兔子
关注数: 5
粉丝数: 16
发帖数: 4,503
关注贴吧数: 12
请问蝙蝠侠阿甘城的年度版有散装光盘吗? 包含哪些内容?猫女能直接用还是仍然要从网上下载?
各位有没有问过那些常看小说但不看推理的人 你为什么不看推理?我得到的答复是太费脑子
【水】哪位能给这几部奇幻小说排个序? 最近看小说看得很慢,一两个星期一本,而且比较杂,各种类型都有接触,现在想试试奇幻小说了。 冰与火之歌、魔戒、哈利波特(看过,当个衡量基准)、龙枪编年史、时光之轮、九州缥缈录,这几部哪位能给按照质量好坏大体排个序?建议先看哪部?
几天没来,谁能给我扫下盲? 为什么吧里少了个妹子?!吧内搜索搜了一下,包括重要信息的帖子都被删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各位掉进去的坑有多少? 小说也好,动漫也好,影视剧也好,游戏也好,只要接触得比较多就一定会掉坑,甚至会有那么几部让你等到天荒地老也等不着坑填满的作品。 以下就是本人苦苦蹲守的作品了,不限于小说,不过情景喜剧之类的就不说了。 小坑(预计3年内完结): 神探夏洛克:我唯一喜欢的单元侦探剧,看其他的没看几集就审美疲劳,唯独这个是例外。其实这个估计没几年就会完结了,毕竟莫里亚蒂都死了,之所以会成为坑完全是因为质量如此高的剧一年只出3集。。。 大坑(预计3—10年完结): 百鬼夜行系列:大陆到现在阴摩罗鬼都没出,假设鵼之碑是完结篇,都不知道大陆哪年才能出完,何况还有若干本外传,效率啊。。。 刀城言耶系列:情况和百鬼夜行系列差不多,首先是卡在国内出版社方面。 杀手系列:九把刀的作品,描写形形色色的有意思的杀手,同时又相当于围绕着一个核心事件的多线叙事,相当有趣的作品。不过九把刀开的坑太多,估计一时半会还不会来填这个,还好我只跳了他这一个坑。 诈欺游戏:我最喜欢的斗智类漫画之一,画工比较粗糙但是剧情相当棒,不亚于死亡笔记。不过作者同时开着3、4个连载,所以经常停刊,而且一个篇章结束也会大停一次。 超大坑(预计10年以上完结) 海贼王:连载了13年画完了一半,不是因为故意拖,而是因为海贼的世界太庞大,要画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不过海贼是我最喜欢的少年漫画,我忍了。 猎人:海贼97年连载至今有600多话,而猎人98年连载至今只有300多话,也就是说富坚有大约一半的时间是在打酱油。不过日本漫画界也只有他有能耐在没有职业道德的情况下仍然紧紧抓住粉丝的心。至于完结嘛,也许哪天富坚心情好了就会突然完结了。。。 火凤燎原:作为一部知名度不太高的国产漫画,其质量远远超过其名气。虽然是以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为基础,但是情节和人物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说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三国改编作品。不过作者从董卓迁都画到官渡结束用了十年,而据说要画到汉中之战完结,而且现在的连载速度由周刊变为双周刊了,所以估计没个几十年是完结无望了。。。 写之前感觉挺多的,写完才发现其实没多少
关于纳兰不爆照的推测 在之前的爆照高峰期纳兰没动静,现在有了个“召唤纳兰大吧”的帖子纳兰还是没动静,这使得纳兰的真面目成为本吧一大谜团。首先,纳兰肯定有机会看到“召唤纳兰大吧”的帖子,因为他昨晚有发言证明其上过线,而且那个帖子用了大召唤术。看到了吧友的呼声却无视之,这说明什么?不屑于瞎掺和?害羞?还是刻意装X?不不不,这些解释都不能令我满意。爆照不会对现实生活有什么影响,何况吧里的遮脸照也不在少数。而且只要纳兰爆照,小悲等粉丝就会追捧。没有摄影器材?这也不能成为理由,没有的话至少可以先说一声。那么是什么原因呢?我推测是因为即使遮脸也不能解决问题,如果忽视残疾人、畸形人、性别叙诡、会影响外貌的某类疾病患者等小概率事件,那么最有可能的一种情况就是:纳兰是个胖子!再结合其ID中的“兰(蓝)”和“潜艇”,我推测,纳兰的真身就是此人:原王下七武海之一、鱼人海贼团老大、“海侠”吉贝尔! 为了揭开本吧最大的谜团,我提议,在纳兰爆照辟谣之前,将纳兰的昵称正式确认为:兰胖! 各位吧友!请高呼一声:“兰胖!爆照吧!!!”!只要我们团结起来,揭开本吧最大谜团的日子指日可待!我们要坚信!再矜持的处女迟早也会成为母亲!!!
谁把会员名称给改了? 刚发现,难道是我火星了?
【游戏】猜密码(demo) 本人比较较真,所以想出来的游戏规则比较复杂,还望各位见谅。本帖为试玩版,如果各位认为效果不错,则会推出正式版。
京东现在部分推理小说满49减9 虽然减得不多,不过京东的价格原本就不**ttp://ilike.360buy.com/ilike/jiban1329011/index.html
简评我看过的推理小说 最近事情比较多,写一下综合书评暂时做个了结,等忙完了暑假再继续看。 我的评价方式参考的是IGN的游戏评测,不过有改动。对于我看过多部作品的作家,先说说我对其作品整体特点的看法,再针对每一部我看过的作品简评,作品由好到差排序(京极是例外,因为其作品有明确的时间顺序)。对于其他作品,就直接评价。评价中,“+”表示优点,“-”表示缺点,级别为A、B、C、D四级,最好的A级再细分为A+、A、A-三等,A+级每位作者最多只评一部,即我最喜欢的一部。 例:+诡计-推理=B,即诡计强,推理弱,没有提的方面(情节、节奏等)一般,总评为B级。如果出现两本书分别是 +情节-推理=A、+情节=B,则说明前者的情节胜过后者较多,弥补了推理的差距。 在评完所有我看过的作品后,会再给出综合前十、诡计前十的排名。 我的看书比较重情节,所以情节较弱的作品我的评价可能比大多数人低。另外,我的阅读量比较少,再多看一些之后,可能对某些的作品的看法会发生变化。 最后强调一点,对同一本书的评价会因人而异,本书评仅供参考。
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我是不是过于激进了? 发贴子的时候语气挺不客气的,而且比较较真……
大家有多少买了但还没开始看的小说? 在别的地方看到好像有不少人手上一堆书没看仍在不断买新书。我手上有厌魅、凶鸟、涂佛三部,而且近期不打算看了,正在看的只剩金梦和漫长的告别这两本了
七死男被称为“科幻”推理? 科幻的定义不是科学幻想吗?这个设定和科学有毛的关系?还是说现在科幻的范畴已经囊括所有不能用现有科学解释的东西了? 科幻推理应该是指阿西莫夫等人的那些作品吧。。。
说说我不能接受螺丝人解答的原因(泄) 本书中那非常不可思议的手记中的情节“一切都是真实发生过的”,那么我就要看看作者到底要怎么来圆,其中有几项我比较关注,即人为何会飞、为何会长翅膀、眼里为何有放映机、道路为何搞成那样、螺丝脑袋。其中最后一项我可以接受,虽然书中最先是以精神错乱者的角度讲出来的。但是前面几项实在过分,为什么说“真实发生过?”因为是他之前听别人说的,而那个“别人”也只是在想象!照这样讲的话,我随便写出一些情节,甭管多扯淡,然后说“一切都真实发生过”,最后只要用“那都是听别人说的”来解答就行了。 人会飞:现代设想的空间站一般是环形或圆柱面,岛田说成是球形也行,让它旋转起来之后会产生类似重力的效果,这点没错,但是问题在于,这个重力的效果是和在地球上一样的,在地球上飞不起来,空间站里也不可能飞起来。在旋转中心理论上是等于失重的,但是前提是人体的质心和旋转中心重合,只要有偏差就会产生向球面的变加速运动(即掉下去),不可能停留在空中,几秒内也许感觉不到,但是时间一长就不行了。 碰到和地面相连的东西就会掉下去,这很明显是胡扯,假设人体一开始和那东西相对静止,碰一下的力小到可以忽略(当然大了也没关系),其他的作用力又没变,怎么可能会突然产生向地面的加速度? 还有时速超过20英里会失重,照这样讲,地球上的F1赛车都是在天上飘的。要知道在一个非惯性系中除了自由落体状态是不可能实现失重的。还是那句话,空间站里的重力效果和地球等效,地球上做不到的空间站里一样没戏,除非空间站的转速在不停变化。 人为什么会长翅膀?眼里有放映机?我不是学生物的,也不是搞电子技术的,但是我认为如果作者认为这些话靠谱的话,何不直接说将来人类都是变形金刚? 以上
事实证明,我选这个头像非常明智
《螺丝人》——京极堂快来,我被魍魉附身了(微透不泄底) 最近吧里已经没有正常贴子了,我就来弥补一下。
我们的目标是————无遮挡! @明夜央
面对这个疯狂的夜晚 让我这个从来没人说我帅的人情何以堪
UMVC3X公布了!! UMVC3的加强版!和街霸4AE的性质一样,卡婊,你下限敢再低点吗!街霸对铁拳看来要观望个一年再说
看波洛的最后一案需不需要补一下AC其他的作品? 听说这本的情节和其他的作品相关,不看那些的话有没有影响?
问一下,3DM有没有说要汉化质量3? 有的话就等等,不打算汉化的话我就不等了
咚咚吊桥坠落第五篇的凶手大家猜出来了吗?(泄) 感觉这个诡计确实有创意,但不好给线索,手电和杯子数量的问题我没在意,但是一说无剪辑痕迹我马上就知道了,看电影的经验,长镜头意味着临场。
再看十本就发综合书评 虽然阅读量现在只有六十来本,但是最近事情又多起来了,复试、毕设、学软件啥的,好歹写个总结暂时了结一下,这学期忙完之前就不再看了。等着暑假再慢慢看新书
问一下,质量效应3 LT2.0能玩吗? 用不用刷3.0?
谁能说一下逆转死局中菲尔是怎么看出凶手是谁的?(泄) 先不提那个坑爹的小强情节,菲尔到底是怎么知道凶手身份的?最后一章只提到了一些间接证据,比如比较不靠谱的“这像是XX做出来的事”,直接证据是什么?另外说一句,本书的凶手身份只要看了封底简介再结合吧主对本书结尾的评价相当好猜
向大家询问两本书 咚咚吊桥坠落,现在索易4.5元,听说是叙诡短篇集,问一下有没有认知障碍的内容? 穷举的颜色讲义,文泽尔的书之前没接触过,这本名字挺特别,情节、诡计、推理等方面怎么样?
面对本吧灌水之王吾辈感到压力甚大 头像兄,我知道你一定会看到此贴,就不召唤了 居于海滨之人果然精通灌水之术,被你抢走本吧第5的位置就在这两天了,虽然已经勉强撑了这么多天,但还是无法扭转趋势,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暹罗连体人之谜》——久违的推理快感(未读可入) 奎因的小说我看的不多,只在两年前看完了悲剧系列,在半年前看了希腊棺材。半年后的今天,看完了本书之后,我不禁感叹,奎因式推理带来的快感久违了,而且这种快感无可替代。 奎因第一时期的小说,情节仅仅是作为推理的陪衬(包括动机,因为奎因式推理不需要知道动机),目的似乎只是为了让推理有一个合理的故事背景。本书虽然采用了暴风雪山庄模式,但作者仍然还是按照一般的模式来写,完全看不到日式小说中的那种封闭环境下无法逃脱的紧张,周围的大火仅仅是案件的点缀,有没有区别不大。诡计仍然最常见的几种之一,完全不值一提。然而推理部分则一波三折,对相同证物的多次推理充满趣味,当我自以为看破凶手的身份而得意时,奎因的最终解答却让我哑口无言。这种由物证出发,在不需考虑动机的情况下推断出凶手身份的奎因式推理再一次让我折服。 虽然本书是国名系列中唯一没有挑战读者的一本,我还是认为,作者在公平性上并没有太大的缺失,推翻我的设想以及指出凶手身份的关键线索在前文中都已给出。至于网上有人说此书有bug,我只能说,我看到的那个人指出的bug在我看来是可以解释的。 总之,情节控、诡计控请绕道,本书乃推理控专属。
本格是密室中死了一个人 新本格是先死人再在尸体周围盖个密室。这个出自斜屋的序的比喻到底想说什么?有哪部新本格作品是这样的吗?
简单说说推理小说中的逆转 逆转、多重解答、崩盘,这三者的意思好像挺接近的,我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严格的定义来区别,姑且就先当做是同义词了。 在我看过的推理小说中的逆转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模式: 1、案件结束,所有作者打算提供给读者的线索都已给出,侦探(严格来说应该是解谜人,以下相同)根据调查结果,依靠推理,给出不同解答(包括凶手和共犯的身份、动机、手法等,以下相同)。 例:首无作祟之物、山魔嗤笑之物、第七重解答(解答部分)、阿拉伯之夜谋杀案 2、案件尚未结束,侦探在调查过程中,随着证据和线索的不断出现,依靠推理,阶段性地给出多个解答。 例:希腊棺材之谜、黑死馆杀人事件、放学后(结尾部分是模式3)、恶意 3、作者直接通过情节的推进告诉读者不同的解答。 例:空椅子、燃烧的法庭、百舌呐喊的夜晚、络新妇之理(驱魔部分) 同一本小说可能会使用多种逆转模式,比如底牌、放学后。 以上3种模式中,私以为对作者要求最高的是第一种,第二种次之,相对最没技术含量的是第三种。主要原因在于第三种逆转基本上是不需要以严密的推理为基础的(有例外),只要在前面加一点伏笔就会使大多数读者在惊讶之中买账。 例如:A死了——嫌疑人是B、C、D——E说目击到B动的手——B解释是在查看现场——F说是C干的——F蓄意陷害——F是D的同伙——D提出不在场明且证人为G——G被发现作伪证——D被害——G指出是F杀D——F认罪——B发难——B是杀D的帮凶——B杀A——B有幕后主使——C是主使——C有共犯——共犯不止一个,H、I、J——。。。。。。 大概就是这么个思路(不一定仅限于帮凶、陷害之类的情节),和编电视剧差不多(商业电影也适用),想编多少编多少,骨架写好之后,再套上动机之类的皮肉使情节讲得通,再在适当的地方加上伏笔点缀,用文笔润色一下,大功告成,过山车的感觉有了,有点好的小创意还可以让读者震惊不已。 在我眼中,迪弗的作品就是这种情况。而这也是在我刚刚接触推理小说时,看了两本迪弗的小说就成为迪弗黑的主要原因。他的作品中的主要逆转模式属于第三种模式,而在我看来仅仅是情节上的起伏,尚达不到燃烧的法庭的水平,然而在吧主那个推荐贴中关于空椅子和蓝色骇客接连出现的“逆转极强”、“凶手极其意外”等词汇在当时不断地刺激着我的大脑,使得我对这两本书的期望达到一个极高的程度,期望越大失望自然也越大,我的阅读感受远不及高中时看的天使与魔鬼。 当然,我并不是完全抵触第三种模式,燃烧的法庭和络新妇之理我都比较喜欢,因为这两本要靠前面特定的情节框架来完成逆转。 其实我最喜欢的逆转是第4种模式:力挽狂澜,绝境翻盘。例:第七重解答(中间部分,虽然没到绝境的程度),犹大之窗(用了整本书来完成一个逆转,而且读者知道肯定会逆转成功,逆转的快感已经大幅降低)。 我最喜欢看到的逆转情节应该是对方已经拥有绝对优势时的反扑,比如利用对方的疏忽,或是早已察觉对方的计划而事先做了准备。这种情节我看得最多最爽的作品不是推理小说,而是漫画Liar Game(诈欺游戏)。在看推理小说之前,这才是我心目中的逆转,同时也造成了迪弗在我心中的悲剧。 好吧,我承认说这么多我就是为了黑一下迪弗。
关于折原一 在别的吧看贴子,看见倒错的泄底讨论就点进去了,看了半天人物和情节都没对上,再一看标题原来是轮舞……我只看了死角……不过,按照我看到的内容判断,轮舞好像与死角一样,是有认知障碍的,我总认为靠这招写叙诡挺没劲的。他的书是否都是含有这种内容?
一朵桔梗最后一篇是怎么回事? 剧情风格、语言风格和之前8篇完全不一样,质量也差,为什么会把这么一篇作为这个短篇集的收尾?
关于文泽尔 在豆瓣上查了下他的书,大概一共五本,虽然最多的是5星或4星,但1星都比2星多,京极的作品都没有呈现这种评价分布,难道他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喜欢的很喜欢,讨厌的很讨厌”的哪种类型?还有,颜色讲义不会真是像书名那样一整本的讲义吧?
qq上遇到骗子了!!十年一遇啊!!求创意!!求金点子! 我朋友qq被盗了,有人冒用他的名义让我汇钱,说亲戚急用。现在把他稳住了,求创意!比如:你妈的葬礼怎么样了?
qq上遇到骗子了!!十年一遇啊!!求创意!!求金点子!! 我朋友qq被盗了,有人冒用他的名义让我汇钱,说亲戚急用。现在把他稳住了,求创意!比如:你妈的葬礼怎么样了?
qq上遇到骗子了!!十年一遇啊!!求创意!!求金点子!! 我朋友qq被盗了,有人冒用他的名义让我汇钱,说亲戚急用。现在把他稳住了,求创意!比如:你妈的葬礼怎么样了?
调查一下大家对推理游戏的态度
问问大家收书的价格标准 我收书网购为主,价格低于六折才会入,基本上想买的书都可以达到这个折扣,但也有例外,比如姑获鸟和狂骨,各大网店都是七折左右,至今未收(虽然看过)
倒叙的推理小说多不多? 我只能想到杀戮之病、络新妇之理
(水)翻译真是个蛋疼的活 翻译英文论文,体力+脑力的双重折磨,之前几天每天1000字左右还不觉得,今天翻了2000+,实在撑不住了。不由得很佩服那些职业翻译家,几万几万字的翻都很平常
刚看完猎人最新话,富坚终于露出本性了吗 这草稿,预示着他有不想画了吗
我的360光驱打不开了。。。 没摔过,突然就打不开了,机器里没有盘,按开启键后电视显示光驱开启但是机器没动静,过几秒又显示光驱关闭、读盘然后无碟,求助!!!
都有哪些名侦探是犯过错或失败过? 福尔摩斯,波西米亚丑闻,花招被对方识破 奎因,希腊棺材之谜,被凶手误导 京极堂,魍魉之匣、铁鼠之槛,虽然看破真相但是本职工作驱魔失败 只能想起来这么多
上周吧里的两件事为什么都不了了之了? 大吧小吧到底选出来没?小号事件到底是哪个无聊到一定程度的家伙搞出来的?
白色封面的goth断掌事件到底出版了没? 豆瓣上出版时间是2012-1,但是各大网店都没货啊
A9vg怎么变成新浪博客了? 什么情况?
有没有谁知道豆瓣的排序方式到底是什么? 推理类小说,按出版日期排序没什么问题,但是按评价排序并不是严格按照评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排,综合排序更不知道以什么为标准。豆瓣的评分对我买书的参考价值不小,但是这个诡异的排序很可能让我错过不少分高却排在后面的书,洞穴就是先例
一部用了诡计的爱情电影 《听说》,台湾小清新爱情电影,残奥会赞助拍摄。我知道这部电影是因为第10放映室,不过节目上来第一句话就泄底了。尽管如此,我还是为了看诡计揭穿那一刻而把这片子看了一遍,喜欢小清新调调的童鞋推荐(比如御剑)。不过估计吧里很多人都能在中途就猜到诡计。。。注意不要先看简介
关于各种侦探剧 在看侦探小说之前,我看过一些侦探电视剧,比如重案六组、侦探伽利略、Mr.Brain、CSI等,但是没有一部能一直吸引我,大多数都是看一两集觉得没意思就不看了。前两天看了一集神探夏洛克,第2季第1集,我惊了,这无疑是我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几集侦探剧中最好的剧集,由波西米亚丑闻案改编,电影化叙事、快节奏剪辑、典型福尔摩斯式演绎推理、冷硬风格剧情和人物,再加上一点英式冷幽默调味,看得太爽了,S女和福第一次见面时是大亮点。但是在我迅速看完其他几集后发现,如果我最先看的不是那集,我可能就直接弃剧了。 所以我想问一下,那些知名的侦探剧(CSI、犯罪心理、古畑任三郎、海军罪案调查处等)中最精彩的案子是哪几集?
问一下国名系列有没有比较公认的排名? 第一希腊,第二埃及,第三荷兰,第四到第九呢?
看了五本卡尔的作品,发现一个共同点 三口、犹大、燃烧法庭、阿拉伯、耳语,每本都有设局的人,实行的时候都出现了大差错,而且这个差错都是把整个事件搅复杂、向不利于侦破的方向推动,同时还给设局人带来相当大的麻烦。这是不是卡尔为了让谜面更吸引人而惯用的方式?
最近想下一单,少买点,但不知道买什么了。。。 上99,连满100减50都凑不够,想看的书大多数图书馆都有,还有些没出版,挑了半天就选出来七死和金梦。。。京极夏彦的书还不参加活动。。。
钢炼的新剧场版怎么样? 求评价
寒假结束了,列一下我的战果 神的逻辑 人的魔法 十角馆杀人预告 钟表馆招魂陷阱 洞穴 犹大之窗 第四扇门 红手指 铁鼠之槛 斜屋犯罪 山魔·嗤笑之物 华丽人生 算计 倒错的死角 黑死馆杀人事件 寒假前的计划只完成了1/3,还看了一些计划外的。洞穴、钟表馆、算计、山魔、黑死馆的感想已发
《诗人》放弃后看了《龙纹身的女孩》电影 冷硬派作品果然是电影化之后我才保证能看下去,看电影的节奏我完全能预料到原著小说前半段是什么情况。不过小说好在哪啊,从电影版的故事来看就是一个一般的冷硬派啊
诗人看了30来页看不下去了 废话太多了,这些是不是伏笔?本书还值不值得硬啃?
《钟表馆幽灵》——名不虚传(未读可入) 作为馆系列中评价最高的一部,本书各方面都十分优秀,主诡计惊人,误导强大,即使是我在凶手被泄的情况下仍然无法看透其手法。要说给我感触最深的,却是钟表馆的原主人伦典。他为了达成女儿的心愿,用了一个极其浪漫、与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作斗争的方法,但是他的计划因一个意外功亏一篑,读完全书之后再回想一下那段日记和散文诗,他对命运的反抗和对失败结果的无奈让我唏嘘不已。但是我对本书也有些不满,首先,全书的节奏不太好,也许是因为我被泄了凶手身份,反正我看旧馆的部分挺不耐烦的,刚有点投入又转到慢节奏的新馆了。其次,虽然推理部分写的不错,看似正常的地方其实存在矛盾的部分讲得很棒,但是侦探发现真凶身份的直接原因是一个被害人没死并将其供出,这点我不太能接受。不过这两点都是小问题,并不影响我对本书的高评价。
大家有没有看哪部小说时不希望侦探查出真相? 说嫌疑人X的会不会有很多。。。
《算计》——不过瘾(未读可入) 十二个人为了高额报酬参加为期七天的实验,地点在封闭的地下,每个人手里都有且只有一样各不相同的凶器,凶手、侦探、助手、证人都有额外奖金,这种为推理小说量身打造的设定光是想想就很让人期待接下来的情节。虽然人物刻画有些平面,动机也没完全讲清,但与这个设定相比,文笔、动机皆为次要,只要它有给力的故事。不过在看完之后,我难免有些失望,虽然诡计十分巧妙,凶手我也没猜到,但我设想的很多情况都比作者采用的复杂,假死、结盟、无间道、将计就计、意外势力的崛起、规则的深入探索、利用规则力挽狂澜等一样没有。作者制定了这样的规则,却设定参加者都是智力方面上的普通人而没有几个夜神月、L、秋山深一这个级别的人物,实在是让我不禁怀疑作者是不是没有这个能力。只能说,本书值得一看,但其给出的设定可挖的东西还很多,这样的情节无法满足我的胃口。
哪位能给介绍下米泽穗信? 性别、风格、代表作等等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