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胡漂泊者
椰胡漂泊者
关注数: 221
粉丝数: 215
发帖数: 36,788
关注贴吧数: 6
白话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 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六章 [原文] 天下有道,却①走马以粪②,天下无道,戎马③生于郊④。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⑤。
白话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 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五章 [原文] 大成①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②,其用不穷。大直若屈③,大巧若拙,大辩若讷④。静胜躁,寒胜热⑤。清静为天下正⑥。
白话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 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四章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①?得与亡孰病②?甚爱必大费③,多藏必厚亡④。故知足不辱⑤,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报怨,不是抱怨 报怨。报,回报,回应。抱怨,怀抱,拥有。
陈鼓应道德经译文点评、批判、赏析 也就是认为他说的对的就赞同,不对的就反驳。
陈鼓应道德经译文点评、批判、赏析 也就是认为他说的对的就赞同,不对的就反驳。
沃日,我以为陈鼓应是古代人,原来是现代人。 陈鼓应,1935年出生于福建长汀,1949年随父母赴台,两度辗转执教于台湾大学和北京大学,曾任聘为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 [6] 。现为《道家文化研究》学刊主编,出版多部书籍,多次获得国内国际学术奖项 [5]。享誉国际的道家文化学者,1956年~1963年就读于台湾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师从著名哲学家方东美、殷海光;毕业后,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北京大学等,2010年起受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座教授”。 [1]2021年10月,被聘请为河南省鹿邑县老子学院(研究院)名誉院长。 [4]
收一个学生,免费讲解通行本道德经 要求的:40岁以下,大学本科学历,有马哲基础,非教徒,非帛书迷信者。讲解方式:发帖,回复,回帖。
白话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三章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①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②,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③及之。
收一个学生,教授通行本道德经。免费。 要求:40岁以下,大学本科学历,有马哲基础,非教徒,非帛书迷信者。讲解方式:发帖,回复,回帖。
白话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wù), 唯孤寡不穀(谷gǔ),而王公以为称(chēng)。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jiào),我 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二章 [原文] 道生一①,一生二②,二生三③,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④,冲气以为和⑤。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⑥,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⑦。
墙头草,识时务。 回复湾湾仔
白话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我的解读在此,污蔑我的小人用AI解读对比一下。敢吗?
我解读道德经是用AI了。? 有人污蔑我解读道德经用AI。
人生的意义~回复湾湾仔 这个问题,以前说过,好像大二笨就提过。这里再说一下。
白话道德经第七章 【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 身存。非以其无私邪(yé)?故能成其私。 第七章 [原文] 天长,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无私邪⑤?故能成其私。
帛书与通行版对居功还是不居功的不同说法~ 显而易见,帛书是篡改了,帛书是错误的
也说富裕。 富裕有两种情况:一,少数人富裕。二,共同富裕。
绝对和相对 很多人很蠢,有脑子却不肯动脑子。
绝对和相对 绝对和相对是同时出现的两个概念,属于比较概念,是通过比较得出的概念。
白话道德经第四十章~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章 [原文] 反者道之动①,弱者②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③,有生于无④。
青玄96是个什么东西? 是恶毒的小人
可言虽幼稚,但不是小人。 什么逢九归一,买卖啊,是真小人。
白话道德经第三十章~ 【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hào)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 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 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章 [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①。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②。善有果③而已,不敢④以取强⑤。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⑥则老,是谓不道⑦,不道早已⑧。
爱国 爱国,是爱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
白话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 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fèi,“发”通“废”),神无以灵将恐歇 ,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jué)。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 侯王自谓孤寡不穀(谷gǔ)。此非以贱为本邪(yé)?非乎?故致数(shuò)舆(yù)无舆。不欲琭( lù)琭如玉,珞(luò)珞如石。 第三十九章 [原文] 昔之得一①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②;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一正③。其致之也④,谓⑤天无以清⑥,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⑦;神无以灵,将恐歇⑧;谷无以盈,将恐竭⑨;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⑩,将恐蹶⑾。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⑿孤、寡、不谷⒀。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⒁。是故不欲琭琭如玉⒂,珞珞如石⒃。
白话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 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bó)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 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bó);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无德③。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④;下德无为而有以为⑤。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⑦,而乱之首⑧。前识者⑨,道之华⑩,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⑾,不居其薄⑿;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大二笨说的不错。 中小学教育第一类,兼顾提倡第二类; 大学以及以上第二类。理论突破与创新始于怀疑。科学以“不信”为前提,逐步推进,拿到可以“信”的区间来接近真理。 赞一个。
白话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 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三十七章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①。侯王若能守之②,万物将自化③。化而欲作④,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⑤,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⑥。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⑦。
白话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 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六章 [原文] 将欲歙之①,必固张之②;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③,必固与之④。是谓微明⑤,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⑥,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⑦。
白话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yuè)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jiàn),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第三十五章 [原文] 执大象①,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②。乐与饵③,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④。
帛书版是最早的版本? 可笑。就不说流传的问题了。就不说通行本(传世版)的通行是畅通无阻的意思,是自老子流传至今的问题了。
白话道德经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 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四章 [原文] 大道汜兮①,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②,功成而不有③。衣养④万物而不为主⑤,常无欲⑥,可名于小⑦;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也说好为人师。 好为人师是什么意思?
白话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三章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①。知足者富,强行②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③者寿。
成功是成功之母 正确
存在即合理?错。 首先,只就这句话的字面而言,不考虑别忘了翻译。
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jī)于道。 1,因为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jī)于道。放在章节中,有破坏章节的句子的连贯性的嫌疑。所以,作如下改动: 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jī)于道。 或为: 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jī)于道。 上,上位者,指圣人。 利,对~~有利、有好处。 万物,指民众。 不争,不与民争利。 众人。人,指侯王。众人,所有的诸侯王。 恶,厌恶。或通侮,辱,侮辱,低下,低贱,指民众。民众在侯王(统治者)眼里是低下的、低贱的,是辱。 处众人之所恶(wù)。就是圣人到诸侯王所厌恶嫌弃的低贱的民众中去,与民众平等。 这样一改,说的就是圣人,而不会说到水上面去了。 意思是:圣人擅长像水一样。圣人擅长对民众有利而不与民争利,到诸侯王所厌恶嫌弃的低贱的民众中去,与民众平等,所以圣人是最接近道的人。 圣人是遵道而行的,所以是最接近道的人。 圣人擅长像水一样。 像水哪样?利万物而不争。 上善若水,说的是圣人。 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jī)于道。这同样说的是圣人。 “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jī)于道。”这一句,是对“上善若水”的解释说明。 2,多了一个水字。应该是后人加上去的。这样的例子,在道德经里不少。 比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应为: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 比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应为:人法地,法天,法道。道法自然。 比如: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应为: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
道德经第三十章解读 【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hào)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 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 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章 [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①。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②。善有果③而已,不敢④以取强⑤。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⑥则老,是谓不道⑦,不道早已⑧。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解读 【第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 行或随,或歔(xū)或吹,或强或羸(léi),或挫或隳(huī)。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二十九章 [原文] 将欲取①天下而为②之,吾见其不得已③。天下神器④,不可为也,不可执也⑤。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⑥,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⑦物⑧或行或随⑨;或觑或吹⑩;或强或羸⑾;或载或隳⑿。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⒀。
三岁小儿读道德经,会是什么结果? 会越读越傻,会反智。比如,消毒。
老子的报怨以德和孔子的以德报怨 老子的报怨以德和孔子的以德报怨的含义是不同的。
道德经解读之三之白话道德经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 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 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zhǎng)。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八章 [原文] 知其雄①,守其雌②,为天下溪③。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④。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⑤,为天下式,常德不忒⑥,复归于无极⑦。知其荣⑧,守其辱⑨,为天下谷⑩。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⑾。朴散则为器⑿,圣人用之,则为官长⒀,故大制不割⒁。
道德经解读之三之白话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xiá zhé),善数(shǔ)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 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 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七章 [原文] 善行,无辙迹①;善言②,无瑕谪③;善数④,不用筹策⑤;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⑥;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⑦。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⑧。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⑨。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⑩。
.关于辩论 一,什么是辩论?辩论的前提是什么?辩论的结果是什么?二,什么情况下不可辩论?
大二笨说我不是正牌的,说得对。 我就是一业余。但我自认为所谓的正牌不如我。就问,谁是正牌的,出来和我比一下解读?
胡说。大二笨也知道什么是胡说了。 大二笨要不也说说我的帖子是胡说?要不也说说我的观点是胡说?
道德经解读之三之白话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zī)重。虽有荣观(guàn),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shèng)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第二十六章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①。是以君子②终日行不离辎重③,虽有荣观④,燕处⑤超然。奈何万乘之主⑥,而以身轻天下⑦?轻则失根⑧,躁则失君。
回复的帖子被删了个一干二净。 沃日,wzy太狠了。
这个吧不如改个名字,叫评价吧 一个个的都是超人啊,都是神仙啊,评价这评价那的,都是高人一等。
白话道德经第三章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 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fú)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 治。 第三章 [原文] 不上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⑤,实其腹,弱其志⑥,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⑦、弗为而已⑧,则无不治矣⑨
真正的知识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正确
把自己的无知当知识传给他人? 既然是无知,哪来的知识?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解读 大二笨要我放大招,说了几次。大招就不必了,就放个小招。有人接招吗?
白话道德经第六十章 【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lì)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 ,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章 [原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①,以道莅②天下,其鬼不神③。非④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⑤,故德交归焉⑥。
这都是啥啊,没一句像话的。 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壮大国家是消化吸收鲜食;可以直接理解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不能解为“大国”“小鲜”。?
小资,属于资产阶级 地狱诸相在地狱诸相吧发解读道德经的帖子,被我无情批驳,恨上我了,疯狂攻击我。攻击我,算什么,我被攻击得多了去。只要是没有理由依据的攻击,我毫不在意。
什么是大象? 大象,道的具象化。挨边了。虽然挨边了,但只是挨边,还是错的。挨边,总比不挨边强。
不是吹捧帛书吗? 谁发一章帛书的解读,我回复一章通行本的解读,对比一下?
【论道】可怜消毒娃儿,迷信帛书,被帛书忽悠瘸了。 可悲,可叹。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