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老子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5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三章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①。知足者富,强行②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③者寿。
2025年08月02日 02点08分 1
level 15
翻译:了解、认识别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了解、认识自己的人是明白的人。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人,能战胜自己的人是强大的人。知道足够充足的人就能够富裕,坚定不移、执着的人是有志向的人。不失去根本的人就能够长寿,死后能被别人记住的人是真正长久。
2025年08月02日 02点08分 2
level 15
解读:
2025年08月02日 02点08分 3
level 15
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别人,
智,智慧。
自,自己。
明,明白,清楚。
知人和自知的区别。
1,对于别人的认知,根据距离自己的远近(包括思想)、与自己的关联程度、与自己待在一起的时间的长短、是有不同的要求的。
2,而对自己的认知,就要尽可能的全面。
比如:1,对于家人、亲人,就要认知多一些。对于朋友、熟人、同事的就不需要认知那么多,只要有少量的认知。
对于陌生人,就可以完全没有认知。
2,对于自己就应该有比较全面的认知。因为自己是自己的主宰,自己可能比较全面地认知自己。三观,身体状态,知识的种类、多少,自己的能力大小,自己的习惯,自己的爱好,等等,都可以知道。
1,对别人有认知,并擅长运用对别人的认知,才是有智慧的人。
比如,老板认知到手下的工作能人,并加以运用。所谓的知人善用。
2,对自己有比较全面的认知,才是明白人,才是清醒的。
比如,自己体力不好却不知道,去干重活,结果是自己身体受不了。这是糊涂,不是明白。
知道自己的体力不好,需要干重活,就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体力。这是明白。
2025年08月02日 02点08分 4
level 15
二,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胜人者有力。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人,是力量比别人大。
对于战胜别人,要认知到的别人方面不需要太多,只要知道自己的力量比别人大就行了。
这和知人者智是有联系的。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人者智,就是胜人者有力的前提条件。
2,自胜者强。能战胜自己的人是强大的人。
战胜自己,前提条件是要能对自己有明白、清楚的认知。
比如,知道自己睡懒觉对自己身体不好,那么早起早睡,就能战胜自己。认知到自己脱离民众了,那么就到民众中去,这就是战胜自己了。不知道、不明白、不清楚自己,自己脱离民众了而不自知,就不可能战胜自己。
那么,自知者明,就是自胜者强的前提条件。
2025年08月02日 02点08分 5
level 15
三,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1,知足者富
道德经是对侯王说的。
那么,侯王的足是什么标准呢?
就是和民众的生活水平一致。
侯王知道自己的生活水平要和民众的生活水平一致了,就是知足了。
侯王知道自己的生活水平低,要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要富足,怎么办?
1),压迫、剥削民众,与民争利。但,这是贪得无厌,这是不知足。
2),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让民众富足。民众富足了,自己和民众的生活水平一致,自己也就富足了。
民众富裕了,自己也就富裕了。也就是,自己和民众共同富裕。
因此,知足者富,是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共同富裕。
2,强行者有志。
强,顽强,坚持,努力。
行,行动。
志,志向,目标。
坚持不懈地努力的人,才是有志向的人。
比如,想学到更多的知识,有自己思想懒惰,自己条件差,等等困难。克服所有的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这就是有志向。什么悬梁刺股,什么凿壁偷光。
建国初期,我国没有什么工业,经济薄弱。要建设强大的工业,怎么办?
强行。克服一切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这就是强行者有志。
自己经济落后,没有发展工业的条件,就不发展工业了。这是没有志。
自己没有军舰,自己当时造不了军舰,就想着买军舰。这是没有志。
一心想着要自己造军舰,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建工厂、学技术,朝着自己造军舰努力。这是强行者有志。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IP属地:湖南删除468楼2025-08-02 09:30收起回复
椰胡漂泊者: 因为 ,二,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所以,三,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删除 | 2025-8-2 09:58回复
椰胡漂泊者: 知足者富,可不是战胜自己么,可不是战胜自己的贪欲么。删除 | 2025-8-2 09:59回复
椰胡漂泊者: 强行者有志。可不是战胜自己么。
2025年08月02日 02点08分 6
level 15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第一句是第二句的前提条件。
同样,第一句也是这一句的前提条件。
侯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要知道民众想要什么。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侯王自己想要富裕,也要知道民众也想要富裕。侯王将自己和民众联系在一起,和民众一致,共同实现共同富裕,这样,侯王也就富裕了。也就是知足者富。
侯王朝着“知足者富'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是强行者有志了。
2025年08月02日 02点08分 7
level 15
四,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所,处所,来源,根源,根本。
亡,通忘,忘记。
1.不失其所者久
侯王的根本是什么?是自己的侯国。侯国的根本是什么?是侯国的民众。
也就是说,侯王的根本是民众。
侯王不离开民众,就能长久(长寿)。(长寿不是长生不死。)
侯王要做到不离开民众,就必须和民众平等,就必须生活水平和民众一致,就必须不压迫、不剥削民众。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反抗,就危害侯王了,侯王就不能长久了。
2,死而不亡者寿。
侯王虽然死了,但还是被民众记着,这是真正的长寿,是活在民众的心中。
比如,教员死了49年了,民众还记得他。
因为”不失其所者久“,所以”死而不亡者寿“、
2025年08月02日 02点08分 8
level 15
因为,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所以,二,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因为,二,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所以,三,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因为,三,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所以,四,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这一章的几句话看似没有什么关联,实际上是逻辑慎密。
2025年08月02日 02点08分 9
level 15
这一章,还是要侯王不争。要侯王不压迫、不剥削民众,不与民争利。
2025年08月02日 02点08分 10
level 15
没有褒贬?
沃日。
这一章的每句话都是褒义。
2025年08月02日 02点08分 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