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LBLBLB08 LBLBLBLB08
关注数: 553 粉丝数: 415 发帖数: 8,671 关注贴吧数: 7
转:《爸爸去哪儿》45个机位、1000小时素材剪一集  转:《爸爸去哪儿》45个机位、1000小时素材剪一集   在影视圈,动物和小孩是公认最难拍的。《爸爸去哪儿》邀请星爸们带着自己的孩子去陌生且极端的生活条件下生活72小时,还要完成节目组布置的各项挑战,难度可想而知。   第一集末尾,五个家庭终于吃上晚饭,前面却站了一排摄像师。这个镜头看着很搞笑,却也是节目制作的真实写照。谢导告诉记者,为了全方位展示孩子的表现,《爸爸去哪儿》设了45个机位,近1000个小时的素材才能剪出一集节目。这个阵势,已经超越了《我是歌手》38个机位、400个小时素材剪一集的湖南卫视制作纪录。   当然,拍摄难度远不及请明星的难度。要单独带孩子在户外生活,平日里只顾自己忙工作的星爸们心里也没底。   “我们主要还是从难得独自和孩子相处这个角度来说服这些星爸的。他们忙,跟孩子相处时间少。看过韩国原版节目后,他们都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谢导没想到,第一期还没开始拍,郭涛的儿子小石头就不慎摔伤了手臂,差点要临时换人。后来,因为女儿Cindy一直哭,田亮也曾想过退赛。   “我们请了最好的骨科医生来给石头看病。还好,他们最后看到孩子的表现,都觉得坚持下来是正确的。”谢导透露,节目组设计了很多应急预案。比如,每到一处都要带上医生随队,备好应急药物。“KIMI中间就呕吐过,不过很快治好了。”
转:之前从未参加过选秀的素人成为各类选秀的香饽饽 转:之前从未参加过选秀的素人成为各类选秀的香饽饽 今年有十多档选秀同时举办,其结果就是缺乏优质选手,尤其是之前从未参加过选秀的素人,更成为了各类选秀的香饽饽。经过几轮晋级赛,虽然姚贝娜、林育群等艺人型选手被淘汰,但最终走进昨晚年度总决赛的四强选手,依然还有金润吉、萱萱两位回炉选手,占了半边天。   金润吉曾是“内地音乐第一组合”阿里郎组合成员,2002年凭借改编自朝鲜族民歌的《阿里郎》一炮而红,并获得过第10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通俗唱法银奖。在哈林组的冠军赛中,金润吉击败苏梦玫,获得总决赛的入场券。   萱萱则是选秀场上的老人,2010年她参加过青海卫视[微博]《花儿朵朵》,获得沈阳唱区10强,2011年她再战选秀江湖,获得《快乐女声》沈阳赛区季军。在强手如林的那英组,萱萱一路以黑马的姿态,突飞猛进,直到在那英组的冠军赛中,击败夺冠大热的姚贝娜,挤进总决赛。   相比之下,另两位选手则相对“素”一些,张恒远被称为“农民之子”,曾在深圳的酒吧驻过唱,而蘑菇头李琦,去年刚刚从江苏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虽然在学校内小有名气,但由于外形的原因,令他一度很自卑。在“好声音”的舞台上,张恒远、李琦两位素人的表现,被公众寄予厚望。
转:人们的一个普遍的心理——“宁可信其有” 转:人们的一个普遍的心理——“宁可信其有”   如果说风水、算卦等还有很多模糊概念的词汇和狡辩式的退路,那么“灵符”的灵验与否其实是一试便知的,可以说,即使按照传统的观念去看,随随便便的一个人,打出“大师”的旗号,并利用互联网这种现代的销售方式,大批量地销售所谓的“灵符”,竟然创造出这么大的“业绩”,其实也是荒唐得令人不可思议的。这就涉及到人们的一个普遍的心理——“宁可信其有”。   关于算命、风水、灵符等等,人们经常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或者“信则灵”。其实,很多人算命也好,购买灵符也好,就是为了寻求一种心理安慰。正如有的网友所说,“自己也不是绝对相信有什么‘奇门异术’,但买符可能会带来心理暗示,能让我在焦躁不安、绝望的状态中恢复平静,变得有期待。”这可能也是大多数购买者的初衷——姑且一试呗,掏钱购买一点心理上的慰藉,姑且相信那些超自然的力量是真实存在的吧,反正顶多损失点钱,总不会起反作用吧?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灵符”好评如潮的原因。据报道,有买家询问不灵验怎么办时,对方回复称“别还没开始就有不灵的想法,选择了就要相信”;有买家询问为什么不像承诺的那样“显灵”时,则被告诫,之前购买灵符所付的钱是“功德费”,如果乱说,会起反作用的……   如此这般,谁还敢“乱说”?
转:《读字》这样一本学术书,加印又卖光 转:《读字》这样一本学术书,加印又卖光 研习书法近30年的谢飞东和聂晖发现,我们常常不能把汉字写得准确,对于很多字的构成中深含的哲理,更一无所知。有一位校长曾对聂晖感叹道:“如今的老师只教孩子们怎样写、怎样读、怎样认,但不教汉字的起源演变,更不教其背后的文化,使学习汉字成为非常枯燥的事。” 由此,注重“字外之功”修炼的谢飞东与聂晖,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与汉字的构造联系,开始重新发现汉字之美。经过10年努力,他们写就《读字》一书,对汉字的研究从“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读字》从汉字的复杂结构和构形要素出发,把汉字系统确定为240个字根。再按照与字根对应的事物对字根进行分类,形成5个大类24个中类120个小类。同时,再配以生动具体的大量文字字形图例,让读者对汉字的起源、发展与演变有一个生动直观的印象。其间,作者还将与汉字相关的汉文化相联系,穿插了若干生动的故事、经典诗词,以及中西文化对比的内容。 起初,二人十分担心,在人们读书的热情已经大为减退的当下,《读字》这样一本学术性较强的作品,是否能被读者接受?但结果让他们倍感意外,该书出版后仅两个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就销售一空,出版社紧急加印,7个月后,加印的书又卖光。 不光研究汉字的书火了,连汉字书写类节目亦走红。“这在当下的中国,真是太需要了!”曾应邀为某汉字书写类栏目做培训的聂晖如是说。 对汉字的陌生就是其表象之一。当人们被“癞蛤蟆”、“尴尬”等我们熟悉的字词难住,不少人忧虑:许多成人的书写能力甚至不如中小学生。在聂晖看来,这是“用进废退”造成的:“成年人写字少,多是电脑录入打印,使用拼音打字的越来越多,所以不太常用的字就不太熟悉了,往往就只有一个大概印象、模糊印象。这种现象逐渐引起大家的重视,今后会得到改进。” 汉字书写遇到的危机并不是如今才有,但汉字从书写在甲骨上到竹简丝织品纸张,直至今天的电子屏幕,传统书写方式被取代,的确影响着我们对汉字的熟悉度。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