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66
121466
关注数: 45
粉丝数: 153
发帖数: 8,822
关注贴吧数: 8
同样的投影灯,外观可以大不同 国庆回去怕人挤人就没出门,昨天才出来溜达了一圈。看到东南邑这边给太平楼打投影的设备外观已经被重新设计成这个造型,不由得给东南邑点赞。为啥给东南邑点赞?首先它位于东南邑的范围,其次有设计感,这么一个平平无奇随时都会被忽略的街头一角就硬是被认真对待了,而我个人认为这么在意细节一定是东南邑这么要样儿的企业才会做得到。而相比之下其它楼前的投影装置似乎没变化,比如第三张图片鼓楼前的投影装置。
既下山·大同 还有二期,预计明年开业 “值得期待的还有 2026 年面世的二期项目。由新秀设计师李万鸿操刀,以 “游弋的边缘 辉煌的中心” 为主线,将七个历史院落改建为 “五邑落两中心”:五个邑落诠释鲜卑等游牧民族的边缘活力,用铸铁家具、抽象壁画还原草原美学。” -
凯悦臻选还没消息? 迟迟不见开工。
大同美术馆清远分馆改扩建工程项目招标,总投资2012万元 网上看到一则消息
和阳门复归于朴 不知道是因为暑期的结束,还是因为开始管理,之前和阳门各门洞里和城内广场上卖烤肠烤冷面大同冰棍北京前门冰糖葫芦的小贩一个都不见了。之前那个闹哄哄入口占了半条街的机器人展览也终于结束了。和阳门前一片疏朗大气,很多游客在城内外的大门前拍照。 - 这才是古都该有的风貌,不是人少才好,而是一切繁荣且有秩序。
县隍庙街附近已经出现橘色的施工围挡,“凤凰蛋”已来? 上图。 - 图一是站在鼓楼停车场北望,图二是南望。图二中可以看到再往南已经有一片遮挡好的围挡,这片围挡即将闭环,南至永泰街路东新建的那片沿街仿古建筑。
雨中的南寺街小区拆迁现场-0827 热火朝天,靠近南城墙位置已经有挖掘车在挖地了。千年善化寺值得拥有更多古城内的空间来充分秀出自己。同时也非常期待相关部门可以牵头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再次对普贤阁进行认真的考察断代。一旦能确认普贤阁确实和唐贞元有关联,善化寺将一跃成为国内仅存的第五座唐代建筑。其自身以及大同古城的文化价值与文化影响力将得到难以想象的提升。
文庙-0824 客观的讲,卸掉门板的文庙看起来通透了,从外面一眼可以看到庙内的几重景致,确实达到了“拆墙透绿”的效果,也可以提高路过游客的参观兴趣。但我觉得,前面的门板是否也可以做成一人多高的木栅,同样可以起到透绿的效果,但在安全性与规制上是否更合理些?(图3为法华寺大门参照) - 另外,文庙的后门是否可以打开:与其后的帝君庙设计为一条动线上的两个元素?感觉帝君庙真是独守一隅无人问津。
南寺街小区-0824 剩下两栋了。从南面数第二栋和最后一栋。第二栋似乎有钉子户,最后一栋正在拆。
清真大寺-0824
梁思成的哪位后人参与了梁思成纪念馆的开馆仪式? 记得当年他的一位后人,是位女士,参与了开馆剪彩。网上没有具体信息,哪位还记得请告知一下,谢谢!
南寺街小区拆迁现场-0821 酒店和小区最南面这栋楼已被夷为平地,现在正在拆南面第二栋楼。趁着这几天小雨不断,能压住扬尘,赶紧施工吧! - 善化寺的文殊阁隐约露出一角背影。说实话这几棵杨树挡住了文殊阁最美的视角。如果这一带也是像善化寺门前广场栽种的松槐等树种,文殊阁就会显露全貌。映衬着松槐之姿,这里必将也会成为摄影爱好者的一处文化打卡地。 - 所以,发扬老耿发掘文化审美、弘扬中式美学的思路,也不妨将这几棵老杨树挪至他处。用点心思打造周边,未来善化寺呈现出的中式美学也会像华严寺一样令人惊艳。
这几座简易房是干什么用的?
文庙大门也取了?
这12345投诉还是有用的 今天(8月15日)下午15:30,此刻的南城墙上,游客很多,但是地面明显干净了-至少大家不会坐在垃圾堆里体验大同城墙了。(前三图是今天的城墙上,四五图是投诉之前的城墙) - 前段时间我给12345打电话投诉过一些文瀛湖的不合理现象,第二天文瀛湖相关部门就很客气的电话回复了我,让我觉得大同这座城市有希望。 - 希望广大吧友看到不合理或需要改进的现象或问题时,可以积极的向12345反馈。让我们逐步养成积极监督、管理自己城市的良好习惯,培养每个人都做自己城市主人的意识,也逼着那些疏于管理惰于自省的相关部门逐渐动弹起来,再慢慢跑起来,大同才能向更高的目标冲刺!
沿路几张-0814 城墙东南角内刚改造完的口袋公园刚栽上树,草皮还没铺,可以看到多了不少可以休息的长凳区域。
昨天晚上九点,华严广场最有特色的侍女灯 最有特色的侍女灯一片漆黑。 - 打好文化牌,这是基础。这个夏天去了七八次华严广场,没有一次看到喷泉开放,即便在最炎热的几天里。陶连枝灯喷泉充满历史气息和文化气韵,是我们展示北魏文化和古都地位的不可多得的载体。 - 文化牌是我们旅游业的基础,也是我们向外展示的核心实力,别舍本逐末,捡了芝麻丢西瓜,把精力放在各种花哨的灯光上,反倒把最有特色的灯给熄灭了。
瑞丰楼即将开业 瑞丰楼8月21日开业,记得孙记好像也这个月开业。
小南唐入驻东南邑 记得当年就听说过它要入驻。
清真大寺广场现状
鼓楼的变化?
这几天有没有人留意过四牌楼的变化?
闲聊:面对这波前所未有的超级流量,大同要学着更多的去换位思考 临睡前想起这个话题,纯文字。有兴趣的朋友扫几眼看看,没兴趣的请忽略。 - 北京老朋友这几天来大同玩,我尽东道之谊,原本想去大同老字号弘雅吃顿饭,结果提前去了翻烂菜单也点不出我想要的菜-或者说其实是他们想吃的菜。最后只得悻悻放弃,转去北魏家宴。结局不用赘述,自然是满席赞叹宾主尽欢,一改他们对大同餐饮文化的刻板印象。 - 这个例子,令我想起这些天甚至说这些年来在大同不断触碰到的一类现象:大同在越来越汹涌的游客流量面前,究竟是否认真的换位去思考琢磨过专程拜访它的游客们的喜好? - 先说弘雅,我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它是根正苗红的老字号,环境在今天的大同餐饮界不能算多有档次但维护很好,服务好,菜品更不用说,形味俱佳;但我放弃它是因为遍览菜单,它家几乎点不出几道有特色的大同菜。黄米凉糕没有,凉拌黄花菜没有,兔头没有,莜面窝窝还是极传统的十几年前那样一笼窝窝配两碗拌汁;点个肘子吧就是一盘肘子,连空心馍或饼都不配,更别说小菜;反观北魏家宴,从凉菜前的鲜卑锅茶(奶茶),雁门苦荞茶到酱香兔头沙棘冰草,从茄汁拌莜面到北魏胡饼,最后再来一盒所谓“自产”的奶皮子酸奶。从餐前到餐后各种文化包装一气呵成令外地游客耳目一新印象深刻。所以难怪它家门口天天有外地游客排长龙,这必定是有原因的。 - 外地游客慕名大同而来,除了大同是天然的避暑佳地之外,最能打动游客的就是美食+美景。就拿弘雅来说,当年起家时大同旅游远不如现在做的风生水起,故它家更多的是针对大同本地人而推出的粤菜、川菜等菜系,它家的广式早茶更是在大同妇孺皆知,多少年来一直都是招牌。但是面对今天这几乎是突出其来的旅游流量,为什么不增加几道可以令外地游客眼前一亮的菜品呢?当地特色黄花菜没有,莜面窝窝在别人家早已改成番茄浇汁或沙葱莜面的时候,弘雅的出品连我这个大同人看着都没有食欲;那个肘子更是毫无新意-试问现在谁家还缺这顿肉,别人可以加点空心饼及几样小菜去腻提鲜摆盘也漂亮上档次,而咱这老字号依然一端一整盘肉,愣得有点让人发笑-您爱点不点,我就这样。当然,我很爱弘雅的早茶,吃过几次,但中餐很多年没去了,这算近年来第一次。同样令人感到困惑的,还有和它家有些血脉关系的花园大饭店-在那里也感觉点不出什么新鲜想吃的菜,反正就像它的身份-酒店里的餐厅,无功无过就是生存之道。 - 以上文字并无恶意,人家的目标客户群也许就是本地人,不想做外地人生意,无可厚非,这是人家自己的事情。-但放眼现在旅游热度及至峰口浪尖的大同,似乎很多事情和这件事有着雷同的思路。
两张善化寺旁欣燕都酒店现照-0810 今天刚拍的,这一片似乎前几天刚遮上了绿色围挡,这意思是要开拆了吗?
城墙上的卫生和东南邑的卫生对比-8月10日 前两张还是以前拍过的老位置(东南城墙交界处、南城墙主楼),但是是在今天(8月10日)下午刚拍的,这还不算东城墙与南城墙下的厕所,几乎可以用苍蝇乱飞满地污水来形容,便池也无人冲几乎没法进(西城墙下的厕所去过几次也很差);后四张是今天的东南邑,我随时可以抬头看见环卫工人在擦垃圾桶以及捡拾垃圾。 - 可能有人觉得这两处单位不同,管理自然不同。我想说的是城墙是大同人的脸面,是体现这座城市文明的窗口,现在这有点过于不洗脸了(我从东城墙上,东城墙主楼一上去就能看到地上的矿泉水瓶和废纸),而且这已经不是个别或偶然现象了,不论啥单位啥性质,别给大同人丢脸。
鼓楼也即将“炫酷”变色
凤临阁对面的小吃街 前几天还有射气球,又脏又乱,这是大同文旅搞的?说实话鼓楼西街真是典型的每个城市都有的那条小吃街。
看到不止一个游客这样说了,我也想问一下 导航经常提示右侧车道全天限行,我知道肯定有些车道根本不管,但确实还有不允许行驶的公交车道以及限行时段吗?现在来大同自驾的这么多,如果根本不需要限行,导航还这样提示这不就是人为增添拥堵吗?
此时此刻,善化寺东面的如家酒店正在搬迁 那几天路过还奇怪它家一直还在营业,直到今天看到一群保安和几辆货车,问了其中一个保安,肯定拆。
几处现状 0727 城墙东南角的望楼内有商户经营,但你也不应该把垃圾就扔到城墙上吧!你用大同赚钱再抹黑大同?
善化寺外围几张图 0727 门口游客
展油豁水、一马平川的天主堂绿地 0722 围档已撤。
九龙壁与五龙壁的打光,哪个更有文化厚度和神秘感? 发上来供大家讨论,哪个更有高级感? - 之前我说过如果九龙壁可以在龙壁的主角-龙的下方或上方打光(其它都减淡光源),不仅会突出龙是主体,更会突出雕塑的凹凸层次立体感,从而使龙壁的年代感珍贵感一览无遗,灯光也就会显得比较高级。这一点多向大同博物馆学习,那是请了国内著名的团队设计和陈展的,我个人觉得不是国内天花板也是第一梯队的。 - 另外,高级的光源是相对冷色调的,这种一大片黄灯相当于说“我给你打上手电筒照亮了,你自己看吧”。
外地网友对大同旅游宣传的翻译提出质疑 随着大同被越来越被多的游客认识和喜爱,咱也尽量避免这没水平的事儿,不是错别字就是乱翻译,别让好好的千年文化古都形象瞬间坍塌。咱不是还要朝着国际旅游城市发展呢?这几年随便找个AI翻译都能翻译个八九不离十。
大同古城内四教同框的神图 来源网络。 - 从左到右:基督教、天主教、佛教、伊斯兰教
半圈城墙所见 0718 今天北京37度,明天大同24度,预计又有一波流量要来避暑。趁明天周末人多之前,下午从东城墙上,西城墙下,又从西城墙走到东城墙,完成了半个古城的闭环徒步,几张照片附上,大家随意看看。 - 东城墙法华寺角度、东南隅。
天主教堂周边及沿路所见 0716 几张图片,不废话了。 - 草坪全铺完了,工人在不停的浇水,感觉这周内是不是就可以撤围档了。
请教:万龙滑雪场旁边的采凉山现在能上吗? 前几年去过几次,入口都不让进,现在可以了吗?
钟楼的夜景灯已经变成五颜六色 就是两三秒换一种颜色,好好的文化古都给人一种夜店朋克风和廉价塑料感。 - 审美堪忧。
天主堂和既下山外围的几张-0712 -尽量闲言少叙 -刚走到天主堂附近,看到的一幕。这长枪短炮围着这一个模特拍,不由让我想起三里屯大爷的街拍模式。
既下山·大同,质感与诚意的呈现
从丝路广场到东城墙的最后几百米 左侧是既下山,按官方说法这个月中旬开业,那这通向东城墙的最后几百米应该不久就可以通行了。PS:天主教堂的西南角已铺好草坪,估计整体完工也用不了几天了。
既下山试灯 几张网图
原来设想的东南邑丝路塔的巡游被代王府兑现了
游客反馈一则
这个。。有点太突兀和商业化了吧?
万物皆可铺(草坪) 有网友发图,代王府西侧,正在铺草坪。与其一年四季用围栏包起来,不如这样也好,等条件具备再重长计议。
户部角的几个准入驻品牌 刚看了户部角那个“创二代”老板的抖音,介绍了如梦和户部角两个分区的商业格局和构想。 - 如梦大同属于如梦商业区域,它紧邻有两个配楼-东配楼和北配楼。老板提到了如梦商业区域基本都是知名品牌入驻,每个店铺面积都较大。视频播放了几个品牌(个人猜测是有预期要引入大同的):1,%咖啡(阿拉比卡咖啡);2,(BUTTERFUL & CREAMOROUS,简称B&C)黄油面包;3,泡泡玛特。评论里也谈到泡泡玛特已经谈妥,估计要入驻;而黄油面包正在谈;阿拉比卡咖啡没提及。 - 这三个品牌如果能来大同,会给大同带来很多新鲜体验,档次或者说口碑都还不错。虽然%咖啡(阿拉比卡咖啡)价格略高(日本品牌,咖啡比星巴克稍贵一点),但毕竟是大城市标配的国际网红品牌。如果真能引进大同,那确实牛,太原应该还没有。 - 黄油面包和%咖啡一样,国际网红品牌,来自韩国,重点是卖相无敌,在国内几个大城市至今每家店周末都会排长队。太原应该也没有。 - 泡泡玛特不用说了,Labubu横扫天下了。太原不知有没有店。 - 另外紧邻如梦大同剧院的北配楼也会有重金打造的网红厕所。 - 户部角商业(如梦剧场北面的大片区域)更多的是主理人品牌,不知招商把关及审美门槛怎样,能不能达到东南邑水准拭目以待。 -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抖音号上去找来看,抖音名:东辉不会开赛车
丝路广场&東南有好戏启幕:邀你共赴一场穿越千年的丝路时光(转) 不知图片能否发出来以及清晰度如何(如模糊请忽略)。看来六月中丝路广场的首秀颇有新意,文案也不错。有耐心的朋友可以完整阅读这篇文案。我截取了最后几段复制于此,让大家先一飨为快。 - PS:驼队商贾及表演的沉浸式体验希望可以成为东南邑丝路广场的常态演出,目前国内其它古城(西安以及西北的一些城市)都还没听说有此创意。大同作为丝路上首个主打再现丝路异邦、商贾云集等丝路文化的古城,其创意点可以与石窟与博物馆等主题文化交相呼应,非常值得期待!(文字描述的沉浸式场景不知能实现多少,但我们不需要什么规模,只需要丝路元素纯正,这个方向绝对没错) - (以下为转载) 作为丝路广场的首次亮相以及“東南有好戏”的首幕,以丝绸之路的昨日、今日和明日为核心内容,一场集光影秀、巡游表演、主题表演于一体的大型展演活动以及汇聚三大板块的“東南有好市”,正在等待游客的到来。 - 在丝路广场西端,一座醒目的高塔将以多媒体光影秀来引领这场展演的焦点大戏。这座丝路塔将通过数字投影的方式化身三种形态——昨日古丝路上的物理地标、今日国风古韵与现代潮流混搭的信息传播灯塔、明日科技发展想象畅游的精神堡垒。 伴随光影秀,“東南有好戏”首幕将设置三大主题场景、一场集合大秀以及驼队巡演,各类主题表演也将同步在丝路塔下进行——驼队商人再现着千年前的交易情景,乐师与舞者复刻出昔日“万国舞乐”的热闹,僧侣镖师与光影秀互动,国潮乐队为T台秀场伴奏...... - 在光影交错的场景里,演员们化身商人、僧侣与乐师,演绎卸货交易、经文传抄、乐舞交融的场景,勾勒出一幅文明互鉴的画卷,让丝路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生。而这场盛大的表演还将深入東南邑的街区,三场规模相对更轻量化的小剧场演出将带着游客穿梭不同的现场——可以见证花木兰与关长的比武,也可以围观晋商与波斯商人的斗智斗勇,还可以观看文化行者对匠人工艺的文化解读。 - 跟随三组表演者的引导,游客们穿行于不同场景,最终如百川归海般汇聚于丝路广场的中央。这里,是“東南有好戏”精心设计的高潮舞台:丝路塔成为焦点,语言、音乐在此集中演绎。视线向上延伸,丝路塔周边商铺的屋顶化为独立的小舞台,乐师与舞者在此献艺,悠扬的乐声与曼妙的舞姿在空中交织,与塔下的表演上下呼应,构成一幅立体的丝路风情画卷。 - 曲终人未散,当丝路塔下的余韵渐歇,一场如丝路上驼队般的巡游也随即开始,游客将继续跟随着巡游队伍,自然而然地重新启程,探索古城里更生动的故事。
原来东南邑说的“水街一期”就是东门大巷 如图。 - 原来东南邑说的今年年中和丝路广场一起峻工的“水街一期”就是东门大巷,届时这里也会有临时集市。记得几年前官方发的效果图里,既下山酒店的南面附近应该还有“空中步廊”,期待。
文化传承再添新阵地!大同市平城区两家“类博物馆”6月4日揭牌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方凯)6月4日,大同市平城区天艺昌工艺品厂和大同市上皇庄冈酒厂分别被授予“大同铜器制作技艺艺术博物馆”和“北魏贡酒非遗文化体验馆”标牌,标志着两家单位正式加入大同市类博物馆大家庭。 “类博物馆”是指具有部分博物馆功能、但尚未达到登记备案条件的社会机构。近年来,大同市平城区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帮助符合要求的场所建成“类博物馆”,积极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大同市平城区天艺昌工艺品厂拥有从清代中晚期至上世纪80年代各类民间实用铜器的相关历史资料、物品、物件及上世纪大同市金属工艺厂铜器精品,到如今天艺昌铜工艺精品近200件(种),呈现了一部大同铜器发展史,并开展铜器技艺传承培训及研学和互动体验;大同市上皇庄冈酒厂通过对酒类制作加工的历史溯源、非遗工艺、文化习俗、互动体验、现代传承等内容的展陈,让参观者近距离感受北魏贡酒的前世今生。
端午节大同游客接待量创新高
念夏·里 |民宿试营业 原来李怀角通往朱衣阁这条街的东侧院落是念夏·里民宿。19间客房,应该是东南邑文旅自营。
改造完的大同公园(图片来自网络)
大同火山群-金山的新气象 2025.05.26 前几天去火山群,看到金山有了不少新气象。从云州街拐入火山群后,路两侧已由原来的绿植改为经过景观设计的徒步道,枕木一级级拾阶而上,辅以相当规模的火山碎石,使得整个通向金山的景观道颇具气势,火山群的氛围感十足!
丝路塔开始调试
消息都是好消息,就是希望落实到日程上
4月1日张强深入古城
东南邑·丝路广场项目打造繁华地标 -转 - 东南邑开街至今,一直在实践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和谐共存,东南邑既坚持审慎地用保护性活化的方式讲述属于大同的当代生活美学,也敢于大胆地探索更多创新性的实验。 - 丝路广场就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 这条即将启幕的丝路广场,将依托8座新规划的驿站型建筑,20+铺位、10~50平方米的铺位面积,以模块化商业单元去满足更多更新的消费需求,营造更多维更立体的消费场景——主理人品牌、特色简餐、精致文创、鲜花饰品、饮品烘焙、潮流数码、清吧酒馆、快闪店…… - 丝路广场对于业态的想象是无界的,自由组合之下,新旧品牌、主理人可以尽情地描绘不被定义的商业风景,终将在这里再现昔日繁华里坊的图景。为此,丝路广场在空间营造上引入了“可编辑”的概念,将为大同古城的商业带来一种更有趣的新体验。
刘俊义主持召开专题会,研究口袋公园建设工作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