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66 121466
关注数: 45 粉丝数: 153 发帖数: 8,822 关注贴吧数: 8
闲聊:面对这波前所未有的超级流量,大同要学着更多的去换位思考 临睡前想起这个话题,纯文字。有兴趣的朋友扫几眼看看,没兴趣的请忽略。 - 北京老朋友这几天来大同玩,我尽东道之谊,原本想去大同老字号弘雅吃顿饭,结果提前去了翻烂菜单也点不出我想要的菜-或者说其实是他们想吃的菜。最后只得悻悻放弃,转去北魏家宴。结局不用赘述,自然是满席赞叹宾主尽欢,一改他们对大同餐饮文化的刻板印象。 - 这个例子,令我想起这些天甚至说这些年来在大同不断触碰到的一类现象:大同在越来越汹涌的游客流量面前,究竟是否认真的换位去思考琢磨过专程拜访它的游客们的喜好? - 先说弘雅,我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它是根正苗红的老字号,环境在今天的大同餐饮界不能算多有档次但维护很好,服务好,菜品更不用说,形味俱佳;但我放弃它是因为遍览菜单,它家几乎点不出几道有特色的大同菜。黄米凉糕没有,凉拌黄花菜没有,兔头没有,莜面窝窝还是极传统的十几年前那样一笼窝窝配两碗拌汁;点个肘子吧就是一盘肘子,连空心馍或饼都不配,更别说小菜;反观北魏家宴,从凉菜前的鲜卑锅茶(奶茶),雁门苦荞茶到酱香兔头沙棘冰草,从茄汁拌莜面到北魏胡饼,最后再来一盒所谓“自产”的奶皮子酸奶。从餐前到餐后各种文化包装一气呵成令外地游客耳目一新印象深刻。所以难怪它家门口天天有外地游客排长龙,这必定是有原因的。 - 外地游客慕名大同而来,除了大同是天然的避暑佳地之外,最能打动游客的就是美食+美景。就拿弘雅来说,当年起家时大同旅游远不如现在做的风生水起,故它家更多的是针对大同本地人而推出的粤菜、川菜等菜系,它家的广式早茶更是在大同妇孺皆知,多少年来一直都是招牌。但是面对今天这几乎是突出其来的旅游流量,为什么不增加几道可以令外地游客眼前一亮的菜品呢?当地特色黄花菜没有,莜面窝窝在别人家早已改成番茄浇汁或沙葱莜面的时候,弘雅的出品连我这个大同人看着都没有食欲;那个肘子更是毫无新意-试问现在谁家还缺这顿肉,别人可以加点空心饼及几样小菜去腻提鲜摆盘也漂亮上档次,而咱这老字号依然一端一整盘肉,愣得有点让人发笑-您爱点不点,我就这样。当然,我很爱弘雅的早茶,吃过几次,但中餐很多年没去了,这算近年来第一次。同样令人感到困惑的,还有和它家有些血脉关系的花园大饭店-在那里也感觉点不出什么新鲜想吃的菜,反正就像它的身份-酒店里的餐厅,无功无过就是生存之道。 - 以上文字并无恶意,人家的目标客户群也许就是本地人,不想做外地人生意,无可厚非,这是人家自己的事情。-但放眼现在旅游热度及至峰口浪尖的大同,似乎很多事情和这件事有着雷同的思路。
户部角的几个准入驻品牌 刚看了户部角那个“创二代”老板的抖音,介绍了如梦和户部角两个分区的商业格局和构想。 - 如梦大同属于如梦商业区域,它紧邻有两个配楼-东配楼和北配楼。老板提到了如梦商业区域基本都是知名品牌入驻,每个店铺面积都较大。视频播放了几个品牌(个人猜测是有预期要引入大同的):1,%咖啡(阿拉比卡咖啡);2,(BUTTERFUL & CREAMOROUS,简称B&C)黄油面包;3,泡泡玛特。评论里也谈到泡泡玛特已经谈妥,估计要入驻;而黄油面包正在谈;阿拉比卡咖啡没提及。 - 这三个品牌如果能来大同,会给大同带来很多新鲜体验,档次或者说口碑都还不错。虽然%咖啡(阿拉比卡咖啡)价格略高(日本品牌,咖啡比星巴克稍贵一点),但毕竟是大城市标配的国际网红品牌。如果真能引进大同,那确实牛,太原应该还没有。 - 黄油面包和%咖啡一样,国际网红品牌,来自韩国,重点是卖相无敌,在国内几个大城市至今每家店周末都会排长队。太原应该也没有。 - 泡泡玛特不用说了,Labubu横扫天下了。太原不知有没有店。 - 另外紧邻如梦大同剧院的北配楼也会有重金打造的网红厕所。 - 户部角商业(如梦剧场北面的大片区域)更多的是主理人品牌,不知招商把关及审美门槛怎样,能不能达到东南邑水准拭目以待。 -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抖音号上去找来看,抖音名:东辉不会开赛车
丝路广场&東南有好戏启幕:邀你共赴一场穿越千年的丝路时光(转) 不知图片能否发出来以及清晰度如何(如模糊请忽略)。看来六月中丝路广场的首秀颇有新意,文案也不错。有耐心的朋友可以完整阅读这篇文案。我截取了最后几段复制于此,让大家先一飨为快。 - PS:驼队商贾及表演的沉浸式体验希望可以成为东南邑丝路广场的常态演出,目前国内其它古城(西安以及西北的一些城市)都还没听说有此创意。大同作为丝路上首个主打再现丝路异邦、商贾云集等丝路文化的古城,其创意点可以与石窟与博物馆等主题文化交相呼应,非常值得期待!(文字描述的沉浸式场景不知能实现多少,但我们不需要什么规模,只需要丝路元素纯正,这个方向绝对没错) - (以下为转载) 作为丝路广场的首次亮相以及“東南有好戏”的首幕,以丝绸之路的昨日、今日和明日为核心内容,一场集光影秀、巡游表演、主题表演于一体的大型展演活动以及汇聚三大板块的“東南有好市”,正在等待游客的到来。 - 在丝路广场西端,一座醒目的高塔将以多媒体光影秀来引领这场展演的焦点大戏。这座丝路塔将通过数字投影的方式化身三种形态——昨日古丝路上的物理地标、今日国风古韵与现代潮流混搭的信息传播灯塔、明日科技发展想象畅游的精神堡垒。 伴随光影秀,“東南有好戏”首幕将设置三大主题场景、一场集合大秀以及驼队巡演,各类主题表演也将同步在丝路塔下进行——驼队商人再现着千年前的交易情景,乐师与舞者复刻出昔日“万国舞乐”的热闹,僧侣镖师与光影秀互动,国潮乐队为T台秀场伴奏...... - 在光影交错的场景里,演员们化身商人、僧侣与乐师,演绎卸货交易、经文传抄、乐舞交融的场景,勾勒出一幅文明互鉴的画卷,让丝路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生。而这场盛大的表演还将深入東南邑的街区,三场规模相对更轻量化的小剧场演出将带着游客穿梭不同的现场——可以见证花木兰与关长的比武,也可以围观晋商与波斯商人的斗智斗勇,还可以观看文化行者对匠人工艺的文化解读。 - 跟随三组表演者的引导,游客们穿行于不同场景,最终如百川归海般汇聚于丝路广场的中央。这里,是“東南有好戏”精心设计的高潮舞台:丝路塔成为焦点,语言、音乐在此集中演绎。视线向上延伸,丝路塔周边商铺的屋顶化为独立的小舞台,乐师与舞者在此献艺,悠扬的乐声与曼妙的舞姿在空中交织,与塔下的表演上下呼应,构成一幅立体的丝路风情画卷。 - 曲终人未散,当丝路塔下的余韵渐歇,一场如丝路上驼队般的巡游也随即开始,游客将继续跟随着巡游队伍,自然而然地重新启程,探索古城里更生动的故事。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