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 亦客新发现
关注数: 87 粉丝数: 338 发帖数: 7,845 关注贴吧数: 12
又靓又飒(五一新区) 跨年,去五一农场小六馆一心(集散中心),这里没像往年搞冰雪跨年活动。因为早,去周边转转,不远有一处独特造型的帆船型群楼,占地规模不小但未竣工。这里虽是冬天,道路两边林木依然茂密,园林式设计很讲究。顺着路到一个校园(12师党校),这里是建成区,没做停留;它右前方停不少车的地方则是一处高级宾馆或文化中心,没想到有这么多隐形建筑,有一些人出入,步覆优雅。有种别有洞天之感,实际上是府楼边的配楼。再往前到主路,路幅很宽,视野开阔;于是,突然发现对面仿佛冒出一座城,鳞次栉比的高层建筑出现在地平线。 惊呀之余,方知自己认知出问题了。眼前所见到的当然是“五一新区新城”,但这景象显然超出了我的想像力。 夏天的时候,偶然也走过这里,并没发现有如此之多的建筑群出现。可能是夏天街边树木遮挡,无法观察到远外新区建设。 之后,欣喜的把新区走了个遍。可惜,三天后交警12123通知不按左转道路转弯罚款200元。 2025第一单。 新区规划很捧,和五一农场过去地盘联成一片,有很足的新鲜感。新区街区略显空旷,一座花园小城的形制,办公与住宅混合在一起。没料到这么快新区已形成规模,趋向成熟。似乎有点太快了,当然,跟“保利”进来最初有不少年头了。 可以看到政府机构办公配套建好,只待进住。 百园路12师部搬过来已然众所周知。关键是,这里的城市面貌又甩乌市主城区好几条大街。 确实“新城”令人耳目一新。
“中吉乌铁路”27日开工! 划要点: ——宽轨与标准轨采用 最终后者略占上风。吉境山地为多,采宽轨桥隧等技术指标重构,不可行。宽轨与标准轨,其实两者只差8.5cm,变轨技术已无障碍。但换装站仍设在马克马尔(图),各得其所。 ——线路变化 吉尔吉斯境内260公里,之前吉坚持走北线304公里,这样更符合他们的利益;中境内213公里,前166公里。此前报导为节支缩短了喀什到吐尔尕特山口的距离。乌兹别克50公里不变,宽轨。从马克马尔到贾拉拉巴德138公里宽轨。乌境内宽轨实际有助于从安集延一一塔什干(乌首都)一一杜尚别(塔吉克首都)一一比什凯克(吉尔吉斯首都)的快捷运输。也有利于跨过里海到达巴库一一土耳其一一欧洲这条新欧亚大路桥南线的贯通。意思(义)不用多讲了。 ——铁路(523公里)投资 大国才会投这种6年以后才竣工,获益并不确定的基建项目,眼界和长远利益才是要点。比如,你不发达时被投了胶济,满铁;性质目的不同毕竟跨越了一个世纪,但这帮列强错算了,被投仍相应得到一些“资源”和发展。这比喻不太恰当。 我们额外投的是吉尔吉斯47亿美元的一半23.5亿。吉国奈何700万人口没更多的资源。 —一早就有规划的大路桥南线 第二大路桥南线是规划线。规避风险,平衡利益关系,掌握主导权。经常听到北线(哈萨克斯坦境内)货运动辄涨价,能卡则卡,败光好感那种。南线一出一切或风平浪静,必要性之一;俄乌的事,似乎险些切断“中欧班列”,至少高显单线的脆弱性。 中吉乌其实路遇更多国家、人口,对国际经济贸易发挥更大作用。西去中东、欧洲,南下巴基斯坦(中巴公路物流有限),尚有伊朗、土耳其体量国家南线路网似乎更有利命运共同体运行。
“乌尉高速”天山胜利隧道中导洞贯通 这是一个全球瞩目的巨大基建成就;所以身处G216线,乌若高速(乌尉延伸)的翘望者和邻居值得雀跃、记录一下。 能在海拔3200m∽2800m群山中打穿一条长22.1公里的隧道,简直是惊天之作。原线(216线)也是一条具有时代印迹的不朽之路,令人铭记。 乌尉高速最初设计(见图)在南山背面去艾维尔沟的103线上;但一直停留在纸面。数年后,中国隧道技术突飞猛进,乌尉高速遂确定采取隧道形式穿越天山雪线。 “天山隧道”与G216线在穿越天山峰顶是两条并行线(图),只有海拔相错。也算重新回归G216传统线,它的出口接另一条穿越天山的s301线,阿拉沟引出线,恰好与103线和216线形成闭环。这是我感兴趣的。同时,出口不远与那巴高速相接,并与s101,独库形成第二条大环线。两条环线,属纯自然地理风光带,沿线耳熟能详,风光峻美,自带风景。 附线路图:第一条,西天山大环线:s101(小独库)-大独库-那巴线(G218)-乌尉线至前峡; 第二条,后峡-南山小环线:后峡-阿拉沟-托里-乌拉泊。 大约2026年夏可自驾一览环线胜景。 G216线是一条穿越峡谷森林,高山冰峰腹地之路,其壮丽险峻自不待言。保留老216线,遥望一号冰川也是期待之一,据说会封闭。 高架(乌尉)是另一道风景,深隧穿越适合“赶脚”的人;但看千里风光还是“跋涉”有意味。 乌尉沿线之天山深处还有许多秘辛,比如:兵工、早期跃钢、战备期和钢、南山矿区,第一条南疆铁路等等。 “天山隧道”是一捷途,南北大通道。愿人如潮涌,车如洪流。
乌西:三坪“飞地” 西站有一块“三坪飞地”,在西林四巷。因辖区内民房均已悉数拆迁,所谓西林四巷并不容易寻找,而它身份又属于“三坪”,于是就幸存下来。 西林四巷宽不足30米,长300余米,横排房,右手为路。西站片区那些自建房拆除后,这里可还原旧屋的一部分原貌。西林四巷一边靠西站公园;另一边也靠西站公园(不确定),与闲置的游乐场隔一道铁质绿网。狭窄的像别人后院插进的一根针。 找到它需要从北站西路北巷进来,巷口以里从弃置的警务站(唯一完整的建筑)以内便是拆迁区。以前的街道已面目全非,路两边都是围档,但再往里仍有一处田园基督教会保留着,并见不到人。周遭残垣断壁。这里拆迁了大概已有5个年头,无力重建吧。 教会斜刺里是一所学校,觉得它可能曾经是公园一角。树叶秋黄,与别墅般的雅居错落有致,院内静谧花团锦簇,税务(干部)学校几年前就知晓了,但未曾光顾过。果然不同凡,猜是先有学校后才有“流民”陆续迁入,渐渐形成西林社区。顺其门前的路再一直往前,拐二个直弯就进入到西林四巷。 略有不同的是,拆迁区多是独门独院的房屋,低矮且独特。 在这里并没遇到原住户。停下车与一个淳朴的租户聊了聊。才知这里不拆,是因为三坪之故。 以前,这里有地时,并不分天南地北。凡靠农经或小生意生存的人,无需管其来外,籍贯如何,落脚低成本生活养家糊口便是。后来拆迁,现在讲改造,不然很多人无处生存。所以,聊着聊着就发现清苦渡日的人随处可见。 拆迁区重建后,这里或许会是一块宝地,环境优美啊。之所以说西林四巷是“飞地”,是因为它存在兵地差异。这里以前是一条沟地,没人看好这。最先安家于此的人,三坪收了,地界就归属三坪。如今,这里除闭塞外,拆迁也没他们的份。这似乎令他的有生不逢辰的无奈,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探访“克西路西延”近况 喀什路南延的隧道终点也正好在这个位置,两路交汇后戛然而止之地。 西山路,沿靠近三号矿井左手的一条巷子进去,有人执守。老平房还没有拆尽,这一块的前方记得前几年就拆完了。但从此进入看见,还有一小部分的旧房遗留区很尴尬的保留着,叫人始料未及。 巷子里有一个小商店。 店主说,不拆并不是为了守候,连队所处一线之隔未有划进拆廷范围。虽如此,但己大大影响了这里的生存环境与价值。 巷道路边,落锁的小院随处可见,也有土坯窑洞。这里充斥着惴惴不安的生活氛围与破败的场景。 这里的不确定性使得人们无法像以前那样安顿下来。 穿过这片区域,立的路牌多是“塌陷区注意安全”之类的。但深秋时节,拆迁形成的荒芜与旷野在雨后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般的不舍与悲哀。毕竟3号井这边曾聚集,滋养了众多外来职工家属及其他人群。 如今,克西路要延的位置空荡荡的,而且蓬蒿丛生。去年大雪前来了一支山东公司围挡起山前大片区域,准备对煤矿采空区充填施工。克西路西延二期(接西山路)也在其中,可惜雪后这个项目被一直搁浅下来,至今并没开工之意。 喀什路南延隧道项目之前已被叫停。 我在拍井架时,忽然惊扰起两只非常非常漂亮的锦鸡,吓我一跳,有点发愣。彩虹🌈的尾羽,惊鸿一瞥,竟忘了拍照。其实根据经验手机拍中远景不行。赶紧的录像吧,结果只拍到个背身。 这里因为是塌陷区,所以封闭后植被䌓殖茂盛,生态不受侵扰,如同生物隔离区,艾草与禽鸟自由生长。 成群的石鸡(呱啦鸡),锦鸡(环颈雉)。后者,我从来没听说西山或乌市周边有过。 看场的工人说,靠山边,野鸡更多,但从没抓到过。 他每天的工作内容是测3号矿井的水位,等待撤离或独自坚守。 关于“喀什路南延隧道”和“克西路西延二期”,据说三年内要修好!
去找了下“五乌机场公路”终点位置。 有点失望,比想象的少了点速度和“花团锦簇”的样子。一座绿色旅游小城,这次也没走效率的路子。 终点设置有点偏,无法直通景区或外环路口。进度比预想的慢。 但比“西绕”施工水准低,无大用,无人问津,拖拖拉拉好; 另一条重要线乌若高速,国家级公路全程不减速,高强度。起始端已与去永丰乡新路线无缝衔接,2025妥妥无悬念。 兵团的事,感觉一向有谱。这次略感不一样,可能与EPC有关。 s102从西绕立交到青湖开发区借道而行,满是风景(2公里)。 七八年前青湖开发区高架直通青湖景区,大至就是这条线,一样穿越自然生态区,偏东4,500米;落地青格达湖旅游风景区前,这样的线路景观可提高至观光级别。但被环评否了。 如今,路经之地植被已大面积稀落枯萎,无管理,和4年前密植状况不一样。估计修条Y型支线“重温旧日梦”到恒大“小巨蛋”也不行。 过去的湿地受水源影响,少水退化已不可逆转。环评或没考虑到这个趋势。 当时,一个环评对五家渠的发展影响挺大,也错失了档口机遇。 看“深中通道”,两城之约之想、怎样深思熟虑的布局;乌的眼界,城市管理水平得涨涨才是。 (机场公路:1.目前重点在施工头屯河大桥和水库大桥;2.青湖开发区或是个失败的开发)
今天去“三个山”(之二) 到了才知,“三个山”是个牧业村,在苏拉夏东侧,有一条河叫“三个山河”。 树林布满河谷,溪水清彻,因为季节,河成溪流。河谷上有连片草地,没有被开垦。所以,眼界所及的均是农舍、灌木林、草地以及零星的牛羊。 沿河的地方有点杂乱,哈萨克人可能过去很久没有“土地永居”的执念,所以房舍盖的简单潦草,不成式样、零乱。 所以,一个自然村的原貌,远离城市,淳朴到没有商店。记着带足饮料食品,假若需要露营的话。 这里从白鸟湖一一乌拉泊,到天山野生动物园,走“最美”风电专线;亦可从柴窝堡直抵,全程97公里。 我选的前者,旷野之下除了遍野风车,就是脚下细细的一条路。第一次走,有一种仗剑单车行天下的味道,路一直伸延到博峰之下,“三个山”也就到了。 “三个山”一一估计是错用了。博格达峰在“三个山”仰望,是单峰耸立(图)。而从阜康(博峰属阜康境内),乌鲁木齐方向看,博峰无疑由三座山峰组成。但站在“三个山”山口仰视博峰,则近在咫尺,比阜-乌能到达的位置都感觉近,云雾缭绕,极美。 蒙古语博峰“圣山”。面山伫立,有种进入亘古之久远、旷古无穷的遁世之感。就此名而言,这里已无元人故迹。 如此不为人知处,也有一些车辆开进河谷林地,露营野饮。 我97公里路程开了两个半小时,到博峰山下己是下午8点时分。出来的时间比较晚,所以也没有多出的时间进山。 有一对父子和漂亮犬,到是进去有10公里之远(可能计算有误),孩子六七岁,他们2点钟来此,开一辆日产越野,车停在挨近山口的一家牧民家前200米处,路用树杆拦挡。 据他说,里面无登山营地,也无印迹表明这里是条登博路径,但仍能往前走。河源也还在更前方。“三个山河”和白杨沟河同源,最终均汇入柴窝堡湖。 由于时间已晚,打卡、拍照、寒暄后,9点返乌。 中间在新化稍事停留。22年聊来过,这里清凉闲适,似乎游人也不少,美美的凉夜。 11时23分到家。
四点半出发去苏拉夏 郊游或徒步的话,苏拉夏不近不远,原生。 以前高速到“柴窝堡立交”向东即可,如今已封闭,新G30(西线)没问题。 我们走的是国道G312。乌拉泊一一新化浅山带,路景很漂亮,有年代感。然后,到柴窝堡一一苏拉夏。 苏拉夏在博峰一侧,属东天山;所以,方向与柴窝堡正好相反。 到苏拉夏约1.5小时。在进苏拉夏之前,路边有一个新路牌,“玄武岩”和“三个山”。闹懵了。 后来,因为玄武岩改了下行程。 苏拉夏在驴友中很出名。跟天池背靠背,直线20余里,沿河道两日行程可徏步穿越,属户外穿越线。 另一条线,即矿山路。 山谷里遍野黑色的石头,两侧玄武岩山体,又黑又亮,高的冷漠。玄黑色,沉静无言。 车穿过村子就没什么人了。矿体开釆几乎都在山体的上部,卫星图能看见开山的痕迹延绵很长、断断续续续直到路的尽头。 疑惑之一:玄武岩由火山喷发生成,这如刃的千仞峰峦是怎么堆叠起来的? 疑惑之二:玄武岩是硬岩,开采的物料是石灰石。 我们爬到一个废弃的矿,宿舍前稍做停留,然后继续向矿区路的深处走。 路遇一个停靠树下的川老板,说往前的路仍有十公里。 迷一样的山涧之路,未知之路,随山势一路爬坡。仔细一点的话,可以看见路边的地层断面都是碎屑岩和鹅卵石,这其实就是说,玄武岩是从亿万年前的海相沉积地质中,由海底喷发而出。 很神奇。 矿山路是在一条峡谷中,宽处四五百米;另一边有一条山间溪水,清冽的高山融水形成溪流,孕育了一条生长着茂密白杨林的沟壑,蜿蜒绵亘。 由于天色向晚,又进入高海拔,车外凉意渐浓。 前面观测站的越野车越过我们,直到柏油路面的尽头,停下来。他们采集的可能是气象数据。 前面几公里没有好路了,他们说。 我们执意翻越眼前的山丘,直到看见对面远处无路可走尚有积雪的雪山坡面,确定留待下一次穿行。 回来看地图,“三个山”就在这里积雪与雪线的另一侧;有明显的河谷、河床,跟草原地貌。 “三个山”只能下次探访了。 返程能看到更好的玄武山色,自上而下的视野把山的巍峨与河谷的青绿尽收眼底。 行进间,还碰一部新A的车,人在草地上拔椒蒿,愜意。 “玄武岩”名字充满古意与神秘色彩,所以重走苏拉夏,变成了探寻玄武沟。 回程高速上,一路豪雨。 (G30柴窝堡一一乌西收费站,过路费19元)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