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fs123yfs yfs123yfs
关注数: 131 粉丝数: 244 发帖数: 7,060 关注贴吧数: 86
【冀滇茶铺|大家言】关于熟茶的谣言之一:熟茶加工不卫生 摘自公众号 帕卡 熟茶加工不卫生,带有毒的黄曲霉 说熟茶渥堆发酵不卫生的早已有之,原因比较复杂。一是早期普洱茶未风行全国的时候,已经有少数人踏上了云南这片热土,那时候的熟茶发酵技术相比现在粗放很多,再加上发酵过程中黑褐色的茶叶从视觉上就不会与干净好看挂勾,参观者第一印象难免不佳; 网络上关于熟茶发酵的图片都努力地往美观方面靠,所以能看到的大多都是接近发酵完成即将进入干燥工序的熟茶发酵图片,另一方面,早期渥堆发酵技术是非常机密的事情,并不是所有到云南参观考察的人都能有机会到发酵车间去,大品牌的发酵车间更是参观禁地,所以有部分人参观的可能是小作坊的发酵车间,卫生条件与加工操作可能更加的粗糙。 而不幸的是,这些有先见之明的参观考察人士后来大多都投身于茶行业甚至普洱茶行业,却从此对熟茶的评价颇有微词,再加上熟茶的渥堆发酵工艺向来鲜少有公开讨论的相关研究,大家无从得知所谓的真相,而谣言却因为人人相传逐渐变味,倒慢慢似真了。 这些年,离地发酵、古树发酵、春茶发酵等相互引领熟茶消费升级,即使这些年来熟茶渥堆工艺进步飞快,从传统的渥堆发酵发展到今天的离地发酵、古树发酵等发酵技术与原料发酵的探索,发酵过程也日渐透明,想了解者只要多留意查询倒也能明了一二,当年那批先驱估计对现今的熟茶情况也大为改观,但普罗大众就难说了,尤其是非普洱茶主饮的区域,以讹传讹本就难以理清脉络,信息碎片化之下,难辨对错的获取信息途径成了压倒客观认识熟茶的最后一根稻草。
【琅邦茶院|大家言】这下总算搞清楚茶气是个什么鬼了 【琅邦茶院|大家言】 这下总算搞清楚茶气是个什么鬼了 摘自 2017-07-12 啖茶论道 闺蜜在天津念书的时候就一直在做茶,因为是勐海去的人,所以在圈子里还是有一些知名度,有一次,朋友带她去一个“大师”家喝茶,大师一听她是勐海人,仿佛找到了知音,拿了一泡二十年的老茶开泡请她喝,然后开始给她讲茶,说“这茶茶气真是好啊,我后背都出汗了”,闺蜜一时尴尬,又不想冷场只好喏喏“能和您一起喝茶,我也紧张得后背都湿了呢……” 讲这个故事呢,我当然不是要否认大师懂茶,也没有企图否定茶气的存在,重点是不懂就不懂嘛,茶气是什么鬼,每个人都能体会得到吗?就算体会得到,大家的感受都应该一样吗? 对于茶鲜森这种实事求是的新一代茶人来说,这种问题当然不会人与亦云,这不,前两天还在群里展开了一个严肃的讨论,接下来,我就综合各方发言,简单跟茶友们汇报一下。 气、韵二字,在中国的各个领域,被广泛使用和重视,几乎成为评价事物的最高标准境界。酒有酒气,但不能只有酒气,好的酒一定要有金石气,书画有书气——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伧气、俳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蔬筍气,但以士气为上,那么茶气又是什么?
【琅邦茶院|大家言】近年来,普洱茶市场现象及断代知识背景 【琅邦茶院|大家言】 近年来,普洱茶市场现象及断代知识背景 摘自 原创 2017-07-13 吴疆 吴疆说普洱 普洱茶在国内畅销的历史并不长,从1999年开始计算,满打满算至今也不到20年,比起龙井,比起乌龙,普洱茶无疑是一个小兄弟,稚嫩得多,乃至于审评的方法脱胎于龙井,泡茶的方法借鉴于乌龙。 历史的轨迹往往有让人意料不到之地,1998年,继日本、法国80年代畅销普洱之后,德国市场也传说普洱茶减肥、降血脂,于是,市场热销,据当时的云南省茶司具体经办业务的领导汤一平、昌金强先生回忆,1998年德国市场几乎把云南的普洱茶抢购一空,最后,省茶司因为市场销售太好,利润太好,干脆包机(飞机)运送普洱茶,这可以算普洱茶历史上最显贵的时候。 但是,与香港壹周刊的毒茶事件报道一样,也与2005年国内的猪圈发酵事件一样,德国市场在其后也因为一篇报道普洱茶的生产不卫生,而导致市场一下子暴跌,直至彻底退出德国市场。 但是,市场本身就是这样的,原本一个供应香港市场,零星满足日本、法国、台湾市场的茶品,之前的供应也算正常,一旦,市场被另一端抢占,空白的市场效应就很突出,一下子,香港、台湾市场觉得普洱茶很抢手,连带内地市场也开始认识到普洱茶。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