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toguy fotoguy
追求真善美,老套但永恒
关注数: 69 粉丝数: 241 发帖数: 7,353 关注贴吧数: 7
作为纯业余圈外人,BB一下我对SEKA的看法 SEKA发布exceed,吧里立刻很多SEKA的帖子,有褒有贬。这一阵平静了点,我忍不住也说说。 首先,光看车本身的设计,我看到的是真懂公路车的人在设计,带着诚意: 1. 满足中国人各种身高的全尺码覆盖 2. 各种长宽的弯把,据说买到手不合适还可更换 3. 后飘、直头坐杆 4. T47中轴 5. 细节拉满的设计打磨,好设计都在细节上,流畅舒服。遗憾的是没看到有风洞 6. 什么全内走线桶轴碟刹兼容电变舒服几何这些就不说了。 不想捧一踩一,但国内品牌能做到这么专业、诚意满满的公路车设计,真的几乎没有,没有把骑手放第一位考虑,商业味浓了点。不是说商业味不好,没商业活不下去我们连车都买不到了还谈啥,但能为骑手多想的品牌那我们肯定更支持。 说完了好感,说说我的担忧: 1. 当然是价格,不是说他不值(如果性能真顶级那是赚了),作为消费者我可不愿看到曲高和寡惨淡经营的结果,那不符合消费者利益(我想有更多更优选择)。他们靠什么生存?没有生存之道的品牌对消费者也是利空(倒了将来谁售后?) 2. 一直都没看到车架碳纤维材料等级信息,谁家的?啥标号?占比多少? 3. 小品牌想必是代工,制造质量如何保证? 最后,我只想说我希望看到优秀的自主品牌真的能走的更好,走得更远,但这真的不仅靠热情和诚意,还有精准的产品覆盖+老到的商业营利能力。 真心祝国货越来越强!
反向升级也能优化,Java子品牌decaf线拉油碟,有些亮点 我原车自带的JuinTech F1线拉油碟,也没想着改纯油碟。车架前叉后叉出线孔都在内侧(大部分车架都这样),而Juin的夹器走线都在外侧,造成前后走线都有个小S弯,心里小有不爽。有事没事就在注意有没有走线在内侧的夹器。当前口碑不错的线拉油就那2个,除了Juin就是TRP HY/RD,后者确实是内侧走线,很符合我的要求,然而貌似断货了,一器难求,二手的价格也虚高。 后来偶然发现了Java这个decaf的线拉油,貌似是刚出的产品,设计思路还是有些亮点的,改成了内侧走线,这一点一下子就把市面上绝大部分雷同的线拉油甩开了,只剩下TRP和它是内侧走线。另外它采用和Juin类似的简单线拉结构。 TRP设计精到,外观整洁,看起来比较大只,重量上有些劣势。相比之下Java这个做工显得相对粗糙,外形因为把拉线结构从本体的侧面移到了上面,所以从车架侧面看的话显得有点“”张牙舞爪“”。最终决定吃个螃蟹,Java这个试下来完全达到我的预期,效果和Juin的没啥明显差别,当然是在我更换了来令片之后。原车自带的来令片质量虽然还行,但是磨合起来需要些时间,容易啸叫,刹车力度不行,不知道长时间磨合之后会不会有改善,但是我是不打算等它磨合了,换了几块钱一副的来令片(凯夫拉+铜颗粒),改善效果明显。图上可以看出走线优化对比 因为我原来是Juin,车上所有其他东西没动,仅仅更换夹器,所以对比建立在同一个基础上。补齐一下背景信息吧: 1. 本人初中开始就喜欢练上肢,单双杠、俯卧撑等等。大学系里同届1百多号人,我掰手腕排第三。第一是个东北黑大汉,第二是哑铃不离手的山东壮汉。虽然现在退化了,但底子还在 2. 车架Java费罗切碟刹,自改全内走线,线管已换成佳威纳米研磨 3. Juin所有原装不动,Java夹器换成Toopre凯夫拉+铜颗粒来令片 使用下来,两者我感受不出什么差距。 来令片和Juin相比,Java的窄一些,虽说面积不影响生产力度(只取决于摩擦系数),但小了会影响散热、寿命啥的,还是希望大一点。于是我换了稍微大一点的兼容来令片,如图。最后再吐槽一下Java,观察他们21款新出的费罗切维苏威火4车型都换成了这个线拉油,但是不知道为啥前刹弄了个长脚怪版本,真是明明美女坯子总能被他们装成个村姑的感觉。再附上一张TRP线拉油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