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语界 密语界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
关注数: 75 粉丝数: 2,561 发帖数: 23,871 关注贴吧数: 10
引业和满业——济群法师开示 济群法师讲述   业力又分为引业和满业。什么叫引业和满业呢?根据业力招感的果报有总报和别报,引业招感的是总报。在有情生命的延续过程中,生到天上、人间,或下地狱、做畜生,是由引业决定的。引业牵引我们去投胎,就像火箭推动卫星上天一样。大家知道,卫星上天,必须要有火箭,假如没有火箭,卫星根本就不可能上天。同样,有情的生命生到哪一道中去,要有引业的推动,假若没有业力,生死也就结束了。在《唯识三十论》里有这样两句话:‘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前面的业力结束了,新的业力又产生了;新的业力结束了,更新的业力又产生,业力无尽,生死无穷。因为众生从无始以来,不断地造业,业力也就没完没了地推动著有情去招感生死果报。所以,只要有业力,就有生死。   满业,作为有情生命来讲,同样是人,人与人不一样,有的人长寿,有的人短命;有的人贫穷,有的人富贵;有的人长得庄严,有的人长得很丑陋;有的人处境好,有的人处境不好。这就是说,人与人相比是千差万别的,这是因为满业的关系。满业,决定有情命运的差别。   有情造了业力,并非马上就能招感果报。根据因缘的不同有现报、生报、后报、不定报。有些业力造下以后,现世就能招感报应,叫现报;有些业力造下以后,要等到来生才能受报,叫生报;还有些业力造下以后,要等到无穷无尽的生,乃至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受报,叫后报;前面讲的有一种不定业,它招感的报应没有一定的时间,就叫不定报。从造业到招感果报,重要的因素是因缘。有情造了业力,就像播下的种子。种子要等待因缘,等待水份、阳光、泥土等条件充足,才能发芽、扎根、长苗、开花、结果。   同样,有情造了业力之后,它也需要等待因缘的充足,业力才能招感果报。因缘什么时候成熟,却没有一定的时间。有的可能马上成熟了,马上就招感果报。像一个人犯了罪,立即被公安局逮捕,那就是现报。而有的人犯罪后,可能公安局一时抓不到他,过了十年、二十年才把他逮捕,那他要十年、二十年后才招感果报。还有些人做了案之后,公安部门根本就发现不了,这一生没有招感果报,他觉得很得意,知情人也很羡慕他。于是,有的人就会抱著一种侥幸的心理去干坏事,认为某某人作案没有被公安局破获,他也跟著去作案。其实,从佛法的角度来说,虽然今生报不了,但来生来世总会招感果报的。‘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我们造下了善业或恶业,它总会招感果报的,只是受报时间的早晚问题。   ‘由是,故有诸趣轮转。’由于每个人‘造业亦异’,所以才有了‘诸趣轮转’。诸趣是指五趣或六趣。五趣指天道、人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五趣构成了生命处境和状况的五种类型。在五种类型里,天道的众生要比人道的福报大一些,处境在五趣里是最好的。其次是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叫三恶道,生活条件一道比一道差,地狱道的生活处境是最差的。天道、人道和三恶道合起来叫五趣。那么,五道的差别取决于什么呢?它的根源就是‘心想异故’。因为众生的心想不一样,干出了种种善恶业,所以才有‘诸趣轮转’。有情的生死轮回主要根源于心念。这样看来,佛教似乎是唯心的,主张心造万物。这是不是就是西方哲学上讲的唯心论呢?不是的。西方哲学唯心论学派所说的心,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精神实体,作为第一性的存在,它具有永恒不变的内涵,是神的代名词。而佛法所讲的心不具有永恒性。另外,西方哲学所说的心,能派生万物,不从他物所生;佛教说心是缘起的。在《成唯识论》中说到:‘眼识九缘生,耳识八缘生,鼻舌身三识七缘生,意识五缘生’。总之,佛教认为:心的存在不是独立的,不是单一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心与物是相互依赖地存在。所以,佛教所说的唯心,与西方哲学上的唯心论是不一样的。‘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佛陀现在提醒龙王,就叫一声龙王的名字,告诉他,‘汝见此会’。什么叫‘此会’?是佛陀当时说法的法会。就像这次西园寺讲经,当然,佛陀的说法场面比我们壮观多了!有八千大比丘,还有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而我们现在只有几百人。参加这次讲经法会的听众,除了大菩萨大比丘之外,还有大海中的‘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因为佛陀是在龙宫说法,所以提醒龙王说,你看这次法会,除了大菩萨、大比丘以外,还有鱼、虾、螃蟹、乌龟、鲨鱼、鲸鱼等众生都来听佛陀说法。在咸海中有种种众生,形色种类千差万别,从最高级的生命佛陀,下来是大菩萨、大比丘,到比较低级的生命龙王,都在这次法会上。龙王虽然神通广大,但它属于畜生道。龙王在畜生道里生命层次是比较高的,再下来是鱼、虾之类,真是千差万别。   ‘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所有的这一切,都根源于众生的心,首先‘心想异故’。因为有情的念头,思维方式不一样,造下了善不善的业力,由此招感不同的果报。有情造业的渠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身业、语业、意业(即行为、语言、思想)。对一般人来说,表达出来,能直接伤害到别人的主要是身业、语业。比如说你骂别人,对方听了会难过。你帮别人做事,对方能得到利益。可是意业就不然,你讨厌别人,恨不得把他杀掉,但你见了人家满脸堆笑,他却不知道你在恨他,甚至认为你对他很好呢。但是,如果是修行有成就人,他的意业就可以直接杀人了。一个有修行的人,他的意念是经过训练的,和一般人不一样。不要说那些高僧大德,古代修行有成就的仙人,或社会上那些练气功的人,有的人练得特别好,练出了特异功能,可以用意念把树枝折断。   在《唯识二十论》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在古代印度,有一位国王,得罪了仙人,仙人起了嗔恨心,一怒之下把国王的城市给毁了。这个仙人靠什么力量呢?靠意念,用他的意念下了一场冰雹,结果整个城市给毁灭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意念具有伤害的力量,一个修行人不可以随意起心动念去伤害别人。‘意业所致’,众生的身、语、意业都能产生行为,都能造善和不善的业力。由此可见,世界的差别,是因为心念的差别。心念的差别,又导致了行为的差别。有情行为的差别,又导致了世界的差别。
吧友‘菩提之心’即‘妙月长老’之初发菩提心 妙月长老 09:59:24 密姐,您好! 我问印德居士怎样改命,她说,念普门品改命。 密姐,您怎么看? 面然 10:03:30 我也是这样的看法 妙月长老 10:04:02 怎样念呢? 每天怎样念呢? 面然 10:04:55 每天念一遍 妙月长老 10:05:13 一遍就改命啦? 这么容易? 念多久有效? 面然 10:05:42 这个得看因缘 妙月长老 10:06:12 一般大概多久有效? 面然 10:06:27 三个月吧 妙月长老 10:07:05 大概念到过年 每天需不需要多念几遍? 我怕力度不大 面然 10:08:52 多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 妙月长老 10:09:02 好 我刚才念了21大悲咒加往生咒加百字明加三遍心经,还有一部地藏经,回向冤亲债主往生净土。 不知道我的冤亲债主能不能真的往生? 面然 10:10:20 能啊 妙月长老 10:10:43 像我这样一念,能超度多少个债主? 面然 10:11:39 无量无边个 妙月长老 10:12:09 太好了 一下子就生净土了? 这么容易? 我们修一世还不定能去呢? 面然 10:12:48 嗯 妙月长老 10:13:11 真能往生净土,那我愿意每天都念 感应到冤亲债主有许多是自己累世的老婆 还有亲人 如果他们能借我念诵的功德往生极乐,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面然 10:14:21 对啊 面然 10:14:29 你十斋日还继续诵地藏经 妙月长老 10:14:35 还是他们快活啊 我本来是每天固定大悲咒,有空就地藏经的,现在我争取每天大悲咒加地藏经 现在不在鱼塘了,年前都有时间了 面然 10:15:51 随喜你啊,你的愿望,正在一步一步实现了哦 妙月长老 10:16:08 不用修行就能往生净土,冤亲债主也讨了便宜了。 我这几天在想自己到底哪里不对呢 最近才明白,我总想着利己, 想着改命发财 没有想过先帮助别人 面然 10:17:08 鼓掌 妙月长老 10:17:23 帮助别人不就是菩提心吗 面然 10:17:43 对啊 妙月长老 10:17:46 有了这样的发心,才是对的 面然 10:18:00 阿弥陀佛 好感动,你终于上路了 妙月长老 10:18:26 就是前几天在十二药叉群里再次受到某位师兄的提示 以前虽听说,但总发不起这个菩提心 现在还好吧,总算有点菩提心了 后来被别人骂我, 我就退群了 群里有修为比较好的师兄,也有水货 (张溪松师兄发的《入行论讲记》) 这样的正见,我以前看得也多,但都不重视,不愿意相信这个道理。认为我要修也是为了自己才修的。干嘛为别人呢 以前一直固执的这么认为 面然 10:23:59 鼓掌 你悟了啊。 随喜你 妙月长老 10:24:29 以前念地藏经回向给冤亲债主也很不理解,总想,我是想自己发财啊,管他们干嘛 他们障碍我,我偏不回向他们 现在想来,冤亲债主多是自己的累世的亲人,如果记忆还在,一定会痛哭流泪。 发菩提心,就从我的冤亲债主开始吧! 面然 10:26:22 阿弥陀佛 妙月长老 10:26:36 我的功课:大悲咒加地藏经, 以前也念了大概三十遍左右地藏经了 面然 10:26:46 随喜! 我要给你把上面这些话发贴吧里。你看怎样 妙月长老 10:27:00 可以 妙月长老 10:27:19 整理一下 把我的心路历程发上去,让别人少走弯路 面然 10:28:05 阿弥陀佛 妙月长老 10:28:28 我的愿望是冤亲债主都往生极乐吧,也愿我自身能改命致富。该怎样回向呢? 面然 10:29:45 障道的债主都走了,你这福德智慧,不求自得 妙月长老 10:29:51 愿冤亲债主都往生极乐吧 希望自己的命运改变,妻儿的命运改变,父母的命运也改变。 面然 10:29:58 愿他们离苦得乐,你也就得乐了 妙月长老 10:30:07 那我就直接回向冤亲债主都往生极乐了 面然 10:30:13 好 妙月长老 10:30:16 不用回向自己了吧 面然 10:30:32 你要加上一句, 真心求忏悔 妙月长老 10:30:41 有的 面然 10:30:51 忏悔能生一切功德 妙月长老 10:31:09 以前我,回向自己吉祥富贵发大财, 妙月长老 10:31:27 始终没有发 妙月长老 10:31:37 那今后我就直接回向冤亲债主了 妙月长老 10:32:16 普门品也这样回向吗? 面然 10:32:29 是 妙月长老 10:32:48 普门品正好和大悲咒一起念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度一切众。 我有一点感悟,这个世界是苦的 不管有钱没钱 面然 10:33:38 对 妙月长老 10:33:42 大家终有一死 想来有点悲哀 佛菩萨的根本愿望就是大家早日觉悟,早日离苦。 面然 10:34:38 对头 妙月长老 10:35:41 色心和贪心就是最大的障碍 完全没有也不容易 目前我的看法是:把色心和贪心和嗔心先降伏一些,然后做些功德回向给冤亲, 还是比较好的 多念观世音菩萨,淫欲心自然就离了。 面然 10:38:58 你的思路很对
把佛法献给家人 学佛修行不是为了受苦受累,更不是为了起烦恼。我们学佛修行,应该越修生活越美满,家庭越和睦。我们要把佛法献给家人,因为你有修行就有智慧,就会处事、会待人。 为什么要把佛法献给家人,因为很多学佛人的家人不信佛、不学佛,还反对自己,他们就弃家人于不顾,甚至与家人吵架。这是伤害众生!有福报、有根基、有缘分的人才能进入佛门,才能学佛修行,否则是不可能的。家人没有像你一样的福报与智慧,你更应该悲悯他们、照顾他们,把佛法献给家人,让家人体会到学佛的好处。 家里人反对你,与你吵闹,生活一团糟,你一时应对不了这些障碍,于是伤心失望,然后就想逃避:"还是自己学佛重要,不管他们了。"结果家越来越不像个家,最后只剩下一大堆烦恼,很可怜!不会学佛还学佛,不懂佛法还修行,都修偏了。 让众生高兴,这是行善;让父母高兴,这是孝顺。所以不管什么时候,不管采取什么方法,能让家人高兴就行;但要知道,这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众生。以前不听父母的话,惹他们伤心、生气,现在随他们的心,满他们的愿,他们觉得儿女变好了,然后也开始接纳佛法了。以前对爱人特别不好,学佛后对他(她)特别好,家里也干净利索了,然后爱人也开始跟着学佛了。这就是普度众生!把佛法献给家人,慢慢能感化他们,你就当菩萨了。 但有些人不懂这个道理,自己把门一关,念佛诵经,磕头打坐,家也不收拾,饭也不做,甚至与家人吵闹。家人一看,你没学佛时还不是这样,学佛了反倒不如以前了,能不反对你吗?你这样一边伤害家里众生,一边拜佛、供佛,佛菩萨也不会加持你,善神护法也不会保护你。因为你已经违背了佛法,违背了上师三宝的教言。你的家人,先生、太太、孩子这些众生都需要你的照顾和关心,而你却不管不顾,这是舍弃众生。舍弃众生就等于舍弃了菩提心,等于舍弃了佛法。你可以不进佛堂、不上香、不磕头,把佛法献给家人吧!只要你照顾好家人,让他们高兴,佛菩萨自然而然就会满意,善神护法自然而然就会护持你。这样你今生也快乐、来世也快乐,生生世世都会快乐。学佛修行应该是这样的结果。
佛即许可。听使入道。赞言善来。便成沙门。 贤愚经富那奇缘品第二十九 部份摘录 尔时复有五百贾客。相与结要。欲入大海。唤富那奇。共为伴侣。富那白兄。求共采宝。兄即听之。给其所须。及伴往至大海。如意取宝。自重而还。来至中道崄难之处。众人咸见阎浮提内有三日现。怪问导师。今三日出。是何端应。导师答言。汝等当知。一是正日。二是鱼眼。其间白者。此是鱼齿。今水所投。黑冥之处。是鱼口也。最为可畏。我等今者。无复活路。临至鱼口。定计垂死。有一贤者。敬信佛道。告语众贾。唯当虔心称南无佛。三界德大。无过佛者。救厄赴急。矜济一切。最能覆护苦厄众生。唯佛神圣。愿救危险。济此诸人。毫牦之命。时摩竭鱼。闻称佛名。即还闭口。沈窜海底。众贾于是。安隐还国。时富那奇。取大金案。以诸妙宝摩尼珠等。庄累积满。奉兄羡那。长跪仰望。白大兄言。我已为兄。积畜财宝。舍宅所有一切具足。子孙七世。食用不尽。唯愿大兄。听我出家。羡那答曰。吾不相违。但卿少年。未达人伦。佛法要重。持之甚难。比更数年。乃可遂意。富那奇曰。大兄当知。人命无常。斯须难保。前在大海。值摩竭鱼。吸船趣口。命危垂死。蒙佛神恩。得济余命。唯念垂许。听在道次。兄即听之。时富那奇。与其五百采宝之众。咸以信心至舍卫国。到于佛所。礼敬问讯。因具白佛。求索出家。佛即许可。听使入道。赞言善来。便成沙门。佛为种种。苦切说法。五百比丘。心意开解。尽诸苦际。成阿罗汉。
二时临斋仪(早午食时用) 供养 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圆满报身卢舍那佛 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 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大行普贤菩萨 大悲观世音菩萨 大愿地藏王菩萨 诸尊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早斋 三德六味,供佛及僧; 法界有情,普同供养; 若饭食时,当愿众生: 惮悦为食、法喜充满。 (如早食是饭或面大众念此八句) 粥有十利,饶益行人。 果报无边,究竟常乐。 (如早食是粥大众念此四句) 法力不思议,慈悲无障碍,七粒遍十方,普施周沙界。 唵 度利益娑诃 (早斋出生默念此偈一遍,咒七遍) 午斋 三德六味,供佛及僧; 法界有情,普同供养; 若饭食时,当愿众生: 惮悦为食、法喜充满。 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罗刹鬼子母,甘露悉充满。 唵穆帝莎诃 (午斋出生默念此偈一遍,咒七遍) 汝等鬼神众,我今施汝供,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 唵穆力陵莎诃(侍者出生送食,念此偈一遍咒七遍,三弹指) (以上未食前念,至大众食已,僧值师居中向上站,默示结斋。维那师即举腔,大众复同念) 结斋 萨多喃,三藐三菩陀,俱胝南,怛至他,唵,折隷主隷,折隷主隷, 准提娑婆诃。 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 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 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 (结斋偈) 内外威仪当具足 1.内:食存五观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2.外:端身正坐,正意受食
如果菩萨有神通,而不示显神通,那么,有神通又有什么用呢? 宣化上人说神通 教化众生,利用神通,有立竿见影之效,这是善巧方便之法门。 何谓神通?所谓“妙用难测为神,自在无碍为通”,也就是不可测不可碍的人运自在之力,千变万化,不可思议的境界。神通从何处而来的?简而言之,小乘人修四谛法和观十二因缘法,修观到圆满境界,便证得神通。大乘人修六度万行,参禅打坐,修习止观,行菩萨道,修行到圆满的境界,便证得神通。(上人本文说的是实证无漏智的六神通境界,区别于外道有漏的五通) 罗汉的神通与菩萨的神通,有所不同。罗汉的神通,有一定的限度,只能见到三千大千世界以内的事物,只能听到三千大千世界以内的声音,只能知道八万大劫以内的因缘。但是还要作意来观察,才能知道。菩萨的神通,是没有限度,能见尘中之刹,刹中之尘,尘刹中之佛。能听重重刹中之诸佛在演说妙法。能知尘刹中的众生一切的心念。能知八万大劫以外的因缘,也不需要在定中观察,一想就知道了。 菩萨因为行菩萨道,功德圆满,而得到这种种神通。我们如果发菩萨心,行菩萨道,也可以得到多种神通。只要修到圆满时,便不求而自得。 菩萨有了神通之后,是不是不应该显现神通?不是的。如果菩萨有神通,而不示显神通,那么,有神通又有什么用呢?好像有个人,他有一颗宝珠藏在衣服内,不知道它是无价之宝。自己穷得一文不名,没有饭吃,没有衣穿,没有屋住,尚不知把宝珠换钱来使用。若有神通而不用神通,也是这样的情形。 没有神通,想用神通,那是办不到的。等于缘木求鱼、痴人说梦一样的可笑。但假如有神通,则可以尽量用神通。教化众生,利用神通有立竿见影之效,令众生增强信仰之心,收事半功倍之效,这是善巧方便之法门。各位要注意!魔也会显神通,令贪求神通的人、没有定力的人落入圈套,失其道业,作为魔王的眷属。这一点要特别注意,不可不谨慎。现在有无知识的人,尤其是一知半解的佛教徒,人云亦云,对佛法的真理,似是而非,不求甚解,甚至根本一窍不通,或者不研究佛法的所以然处。假如有人显神通,乃大惊小怪地说:“在末法时代,人不可以有神通!”说出这种话,多么的幼稚!简直是地狱的种子,对佛法一点也不懂。各位注意!无论对什么事情,在没有彻底明白之前,不可随便乱批评,更不可随便下断语。错了因果,要下拔舌地狱的。 佛教有真正的道理,有万古不变的定律,有千锤百炼的金玉良言,都是由佛的金口说出,也是佛的经验之谈,决不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道理。佛的言教是经藏,三藏十二部就是真理之教真实无讹的教义。 真理所在,十方诸佛咸来掩护;真理所在,十方诸菩萨咸来掩护;真理所在,天龙八部咸来掩护。明白真理,才是真正的佛教徒。不明白真理,是自误误人的佛教徒。各位!要认清真理,要明辨是非,不可糊里糊涂,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这种做法实在要不得。 菩萨得到这种种神通为着什么?一言以蔽之,为善巧方便来教化众生,令众生发菩提心不和俗人同流合污。如果人云亦云,那是个糊涂佛教徒。不但不研究真理,反而追求邪法,想信邪法,诽谤正法,这种佛教徒,实在可怜。 现在是末法时代,有许多法身大士,倒驾慈航,来到娑婆世界教化众生,提醒众生,远离邪知邪见(魔说),亲近正知正见(佛说)。佛说的法是正法,魔说的法是邪法。依教奉行,依法修行,严守戒律,实行戒律,就是正法,否则就是邪法。凡是不合乎戒律的绝对不做,合乎戒律的,尽力去做,这是菩萨所行的道路。 菩萨的心,绝对不自私自利,决不沽名钓誉。他悲心切切,谆谆善诱,教化众生,离苦得乐。菩萨以众生的利益为出发点,不以自己的利益为前提,这就是菩萨的精神。菩萨有慈悲的心肠,不会感情用事,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思想。绝对不起分别心,视一切众生皆是可度者,任劳任怨,不分昼夜拯溺度生,出离苦海,他认为是他应做之事,所以得到神通,也可以显神通。为什么不可以显神通?这种谬论,简直不可理喻。批评者别有用心,欲使佛教正法不存在,以及使得出类拔萃的佛教徒不存在。 现在有些无智慧的佛教徒,到处宣传,在末法时代不应显神通,也不可能显神通。为什么要这样的宣传?因为他愚痴,不肯用功修行,嫉妒心在作怪。他自己没有神通,便认为旁人也不会有神通。他不但没有神通,就是有神通的人,他也见不到。为什么?因为有神通的人,知道他有邪知邪见,所以他见到有神通的人也不认识,所谓“当面错过,交臂失之”。菩萨遇到有正知正见的佛教徒,在必须时才肯显神通,令其增信心,努力修道,得到解脱。 在末法时代,需要真心修道的人,需要开悟的人,需要证果的人。证果之后,再回头接引有缘的朋友,出离三界,到常寂光净土去,这是我对你们的期望。
我允许 一切如其所是 我允许任何事情的发生。 我允许,事情是如此的开始, 如此的发展, 如此的结局。 因为我知道, 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缘和合而来, 一切的发生,都是必然。 若我觉得应该是另外一种可能, 伤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许。 我允许别人如他所是。 我允许,他会有这样的所思所想, 如此的评判我, 如此的对待我。 因为我知道, 他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在他那里,他是对的。 若我觉得他应该是另外一种样子, 伤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许。 我允许我有了这样的念头。 我允许,每一个念头的出现, 任它存在, 任它消失。 因为我知道, 念头本身本无意义,与我无关, 它该来会来,该走会走。 若我觉得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念头, 伤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许。 我允许我升起了这样的情绪。 我允许,每一种情绪的发生, 任其发展, 任其穿过。 因为我知道, 情绪只是身体上的觉受, 本无好坏。 越是抗拒,越是强烈。 若我觉得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绪, 伤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许。 我允许我就是这个样子。 我允许,我就是这样的表现, 我表现如何, 就任我表现如何。 因为我知道, 外在是什么样子,只是自我的积淀而已。 真正的我,智慧具足。 若我觉得应该是另外一个样子, 伤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许。 我知道, 我是为了生命在当下的体验而来。 在每一个当下时刻, 我唯一要做的,就是 全然地允许, 全然地经历, 全然地体验, 全然地享受。 看,只是看。 允许一切如其所是。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