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时空 千万时空
关注数: 89 粉丝数: 333 发帖数: 6,470 关注贴吧数: 11
环境是可以改变的 等待环境改变,不如换个环境。 介绍几位成功的例子。 恢复高考后80年代初到油田的本科生 有一位江汉毕业的小杨,年纪比较小,人很聪明,所以应届考上的本科,不像当时大量毕业生是复读生年龄大几岁,那样成熟老练、油滑。在组里,组长是老本科生,安排他作一些比较简单的杂活,比如裁图纸的边,刷浆糊粘接图纸,手工叠图,晒图抗图纸等等。手工叠图工作量很大。 手工叠图工作量一个项目至少60张图,上下幅即120幅,晒24份,2880幅图手工叠成A4纸大小,每一张都要盖上红印,填写编号,造表。送档案科,再分发给研究、勘探、开发、机关相关单位档案馆存储。 科研人员不仅仅作研究,还要作晒图、裁图、叠图的手工活。引起小杨的不满,小杨年纪小,直性子,心里有话就说出来,“我是本科生,不是来打杂的,这些活应该是技校生干的!” 他未结婚调走到某石油学院担任实验员,读研,如今当教授了。 还有一位小可,在80年末毕业,这批集中数量大,是油田定向招生的。同一批毕业生统一下到第一线基层,身体壮实的安排到最苦最累的岗位,即钻井三钻工,冬季工靴湿透了,再冻一层冰,身上一身汗,颇有改造的味道。一个基层队竟然有8名新分配来的本科生,确实奇观。连青工都有点看着不是滋味,当着小可的面说:“大学生多到碰大腿!”小可刚毕业,年轻气盛,怼回去:“你家有几个大学生?”。 如今,小可是某研究院的总地质师,颇为有才。
往年那些事 恢复高考后80年代初到油田的本科生是稀有人才。 有一位江汉石油学院毕业的小杨,年纪比较小,人很聪明,所以应届考上的本科,组长是老本科生,安排他作一些比较简单的杂活,比如裁图纸的边,刷浆糊粘接图纸,手工叠图,晒图抗图纸等等。手工叠图工作量很大。 手工叠图工作量一个项目至少60张图,上下幅即120幅,晒24份,2880幅图手工叠成A4纸大小,每一张都要盖上红印,填写编号,造表。送档案科,再分发给研究、勘探、开发、机关相关单位档案馆存储。 科研人员不仅仅作研究,还要作晒图、裁图、叠图的手工活。引起小杨的不满,小杨年纪小,直性子,心里有话就说出来,“我是本科生,不是来打杂的,这些活应该是技校生干的!” 他未结婚调走,读研,如今当教授了。 还有一位小可,在80年末毕业,这批集中数量大,是油田定向招生的。同一批毕业生统一下到第一线基层,身体壮实的安排到最苦最累的岗位,即钻井三钻工,冬季工靴湿透了,再冻一层冰,身上一身汗,颇有改造的味道。一个基层队竟然有8名新分配来的本科生,确实奇观。连工人都有点看着不是滋味,当着小可的面说:“大学生多地碰大腿!”小可刚毕业,年轻气盛,怼回去:“你家有几个大学生?”。对方哑口无言。 如今,小可是某研究院的总地质师,颇为有才。
怎么样鉴别金丝小枣? 金丝小枣(干果)是沧州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沧州人对金丝小枣习以为常,可是你能区分真假金丝小枣吗?目前,枣商从外地购入枣,鱼目混珠,冒充沧州金丝小枣,在网上出售,糊弄全国消费者,这样下去会毁了真正的金丝小枣这个祖宗留下来的品牌。 你是如何分辨真假的?说出来,供大家分享。 1、口感,常吃真正的沧州金丝小枣,从口感上就能辨别出来,金丝小枣糯而甜、软。但是口感有细微的区别,外地人很难从口感上区分出来。 2、外观,常见的灰枣冒充金丝小枣,大小、外观相似,有一个特征就是灰枣尾端有一圈突出的黑色圈,与枣尾部平齐,而金丝小枣尾端也有黑色圈,黑色圈内凹。 灰枣圆柱状,大小均一,外观发亮、饱满,卖相好于金丝小枣。金丝小枣黑暗、大小不一,不饱满、果体瘪的现象,不是圆柱状。简单说,卖相好的是假金丝小枣。 3、真正的金丝小枣掰开,轻轻拉来,会有细丝,这是“金丝”的来历,是枣的糖分拔丝。 4、金丝小枣价格贵,今年价格低于15元一斤的金丝小枣,就无需鉴别真假了。产地收枣季节连续雨天,枣开裂,基本上绝收。 5、蜜枣、阿胶枣,没有使用沧州金丝小枣作原料的,标金丝小枣也是虚标。 在淘某网上,看到关于金丝小枣的问题回答: 问:是灰枣吗? 很多回答:不是灰枣,是红枣。 可见对金丝小枣的知识了解非常少。灰枣也是红枣,只是名称是灰枣。
面梨,说消失就消失了? 摘自网上的资料: “在我的老家山东临清,有一个古老的梨品种——名字叫“五香面梨”,是面梨中的一个特色品种。它是一个后熟的梨品种,大约要放15天左右,变得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面后才比较美味。传统吃法是,用大缸捂熟再食用。这时整个梨会变得香气四溢 ,所以被称为“捂香面梨 ”,意思是能捂出香气的梨,后边延伸成了“五香面梨”。风味整体上可以用香、面、软、糯、沙这几个字来概括一下。” 如有侵权,我可删除。 本作者注:临清古代属于河北省,处在河北山东交界,为了治理黄河,1964年临清县被一分两半,一半归山东,一半归河北省,大运河以西的299个村庄一半留在河北省,归河北省的部分另行建立临西县。 因此,这种梨是鲁西鲁北,冀东南都有分布 网购会发现分布网商在沧州、衡水、石家庄。估计想吃的今年买不到了,等今年10月份吧。 来自百度百科,面梨俗名吊胆子。普通的梨以甜脆著称,但面梨却咬一口既面且沙,口感异常。面梨呈扁圆状,浅黑棕色的果皮,果肉未成熟前坚硬生涩,但成熟后日益糖化,松软如白沙,类似甜瓜中的“老头乐”。其产地在河北、山西。补充,冀鲁平原也有广泛种植。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麪梨通蔕朽,火米带芒炊。”自注:“麪梨软烂无味,火米粗粝不精。”麪,一本作“ 面 ”。过去天津鲜货铺,所进货品多是鸭梨、京白梨、鸭广梨;而面梨则由鲜货栈多批发给中间商,运到估衣街小市转卖给小贩。面梨水分少、糖分低,较容易保管,多在鸭梨等“快货”大部售出后才上市。 面梨具有润肺止咳、促消化、保护心脏等功效。
蔓菁含胡萝卜素,属于保健食品 蔓菁、芜青原分布于欧洲地区,在中国已广泛栽种,广泛是指我国大部温带地区和部分亚热带边缘,东北北部气候严寒,不适合种植。有的地区称呼为盘菜。春食苗,初夏食心,亦谓之台,秋食茎,冬食根。旧时生活困难, 采收蔓菁的樱子不舍得抛弃,可晾晒储藏,制作梅干菜、菜馅、炖汤、菜团子,现在干蔓菁樱子价格不菲,成为健康食品。 《诗经》里多首诗词,提到采葑,葑即芜菁。采葑采葑,首阳之东。爰采葑矣?沫之东矣。成语“采葑采菲”源自诗经,意思是比喻不因其所短而舍其所长。 《尚书·禹贡》记载:“包匦菁茅。”,注云:“菁,蔓菁也。”蔓菁引种到中国的种植历史早于萝卜,尚书成书于春秋时期,西晋战乱散失,今传本是东晋编纂而成。说明东晋时期,已经有蔓菁在中国种植。《后汉书·桓帝纪》中记载:“永兴二年六月蝗灾为害,诏令所伤郡国种芜菁以助人食。”说的是公元一五四年,天下蝗灾频繁,于是汉桓帝刘志下诏让人们广泛种植盘菜来抵御饥荒。 营养成分:蔓菁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含有蛋白质、水分以及大量的纤维素和多种维生素,另外蔓菁中还含有一些天然的还原糖和碱性成分,人们食用以后除了能吸收对身体有益的营养成分以外,还能促进消化也能增加食欲,更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北京医院药学部陈頔副主任药师,介绍蔓菁对于人体有非常重要的好处。首先蔓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叶酸和钙以及其他的微量元素,长期吃蔓菁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人体营养素的补充有显著的作用。它的食用价值很高并且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于便秘、腹胀的患者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它也有开胃消食的功效。 据最近热炒的新疆产“恰玛古”,即蔓菁,芜菁,南疆地区有些长寿之乡老人,一年中有2\3时间在吃蔓菁(维语:恰玛古)。 有预防和减轻动脉硬化的作用。可抑制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降低血浆胆固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降低、抗菌、消炎、减热、镇静、强壮等方面的药理作用。 优点是,无萝卜的辛辣味,略甜微苦。可参照萝卜做法吃,家有老人的,可给老人常吃。 介绍几种吃法:1、蔓菁洗净,切块,与小米同煮,做小米粥。 2、蔓菁洗净,切块,与玉米碴子同煮,做玉米粥。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玉米的营养成分比较全面,常吃玉米有很多益处,玉米中含有一种抗癌因子—谷胱甘肽。玉米中所含谷胱甘肽其有抗癌作用,它可与人体内多种致癌物质结合,能使这些物质失去致癌性。 3、鸡块炖蔓菁,方法与土豆块炖小鸡同,特有的蔓菁香味。 4、做馅,饺子、包子的馅。插成细丝,开水焯过,拌入盐、油适量,可与肉、虾肉混合。包饺子、蒸包子皆可。 5、打汁,与各种蔬菜搭配,打汁饮用。 6、凉拌,切丝焯水,放凉,加入盐、酱油、糖、醋、芝麻油适量。 我每年初冬网购产自山东、河北的蔓菁,做粥、做包子馅,由于价格便宜、营养丰富,物美价廉。深冬采购很难运输到黑龙江省了,到达东北境内由于严寒路途上会冻,冻了就不好吃了。
11月8日-9日一场暴雪+大雪城市清运积雪的能力的大考 8日暴雪、9日大雪,一场十年同期不遇的降雪(我感觉的,没有资料对比),积雪厚度有十厘米,局部风吹的积雪50厘米以上,8日上午有的单位就开启清雪,雪越下越大,刚清理的路面又被积雪覆盖,清雪的保洁员,冒着大雪清理小区路面。9日路面清雪启动,十字路口堆起的雪堆一座座如小山丘,一周之内主干街道清理干净,十天大部分支线清理完成。体现了这座城市的战斗力和组织力强大,也体现了相关企业的负责任和打硬仗的能力,精神可嘉。出动人力、铲雪机械、渣土车,夜以继日清理主干道,某物业公司领导对责任区街道路面亲临现场指挥,抓紧清里路面雪和冰,动用十几台铲车,十几台大吨位渣土车,不停息的连续作业。某小区物业公司员工齐上阵,对无法机械清理的地段,人工刨冰铲雪,小区主要车道当天开通,楼间人行道全部清理完积雪,确保居民出的去、回的来,确保了小区内行车、步行畅通,满足了居民出行、买菜、上班的需要。 感谢参与清雪的部门、企业、员工,你们辛苦了。 美中不足,个别背街背巷没有清理,路面湿滑,行走困难而且危险。这些位置可能是责任不清,小区不管、街道不管、商铺无主(门前无法三包),到今天还没有清理,希望社区抓细、抓好,尤其小区与街道的连接短路,以方便居民出行,也希望小区组织居民志愿者,自力更生,参与清理门前的积雪义务劳动,为美丽家园出一份力。
漫谈油页岩、页岩油 先说页岩、页岩油。 页岩即层状的泥岩、黏土岩,变质后为板岩。大庆松辽盆地实际上没有页岩,一直把中生代沉积黏土岩称呼为泥岩。 页岩里含的油就是页岩油,储存在裂缝和微孔隙中,过去一般称呼含油的页岩称为油页岩,大庆油田从油田发现的那个年代就发现了油页岩,也发现了页岩油。 我国有多个地方开采页岩油的悠久历史,广东茂名市、辽宁抚顺,并由此发展建设了广东石化学院、抚顺石化学院。当地的油页岩在地表浅层,露天开采油页岩,从油页岩里提取原油。 松辽盆地的油页岩主要分布在上白垩统嫩江组一二段、中白垩统青山口组青一段,也是主要生油层。40年前油田地质考察在盆地边缘西部发现过嫩江组油页岩露头,取芯在这些层段获得过油页岩,在油田岩心库我见过青一段岩心油页岩。这个层由于与非油页岩的泥岩围岩有波阻抗差,地震反射在T2标准层之上,比较容易是识别,埋藏比嫩江组深,最近钻井古龙的页岩油层青一段油页岩层。(非石油地质专业可忽略此段)。 开采页岩油井需要水平钻井,沿着油页岩层钻进,井壁容易垮塌。松辽盆地泥页岩成岩程度低,松软(可拿钻井岩心试验一下,轻轻一捏就碎)。难点 第一设计井轨迹,进入目的层厚井轨迹要沿着油页岩层内走,需要准确预测油页岩的空间分布,第二,保护井壁不垮塌,由于泥岩疏松,容易垮塌,第三,让油从页岩里流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早在1960年发现地下有油页岩,一直无法开采的原因,而开采砂岩油层。工程上和采油工艺在试验阶段。 落实油页岩层准确的深度和空间分布而且给钻井提供沿着油页岩层轨迹设计依据(非地质勘探专业可忽略此段文字)是个难点。 松辽盆地页岩油分布规律、含油富集条件、成藏模式和技术方法,还需要探索和研究,借鉴国内外科研成果,估这几口试验井就是这个目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地震、测井、压裂测试三板斧,谁敢说具体区块、某层深度可以钻到饱含油的油页岩。 80年代钻井在欠压实泥岩裂缝产轻质油油,油田勘探领导确定在青一段泥岩层寻找这类油藏,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由于没有有效的寻找技术手段,也没有推广开。欠压实泥岩裂缝含油也是页岩油藏的一种类型,本人推测可能是页岩油主要类型之一,油层具有超压特征。 大庆古龙页岩油的试采成功是地质综合研究与工程技术部门物探、钻井、测井、录井、井下压裂、射孔等系统通力协作的结果。
白露早 寒露迟 秋分种麦正当时 几十年前,我读小学课本里的农谚如此说,关里平原区播种冬小麦的季节。 处暑到来了,东北的夏季结束了,进入了秋凉的时节。下一个节气是白露,夜里湿气凝结为露水。夜晚在室外劳作的人,容易被露水打湿衣衫。早起得人下地,会被植被上的露水湿透衣服,农人会很辛苦的。 我高中的时候,麦播时节早上,还和父亲、大哥一起播种自家承包地小麦,然后再赶着上学,播种是人力拉的耧,前边人拉,后面父亲扶着耧的两个扶手。如今,据说后来不在秋分播种小麦了,推迟到寒露播种了,是否麦种改良或者气温上升了,我也不甚了解。现在农村不再种麦子了,因为,自从加入WTO种麦子亏损,无利润,进口小麦到厂价低于农村地头价,厂家也不采购价高的本地麦子。农民不种粮,买面粉吃。 民谚因地域、气候而产生。关里平原是中华文化的根源,二十四节气发源地,也是很多移民关外的人的根。 70年代表叔突然从吉林蛟河赶到关里的他姑姑家,要找这个村的酿醋师傅,原来他合伙与人开醋作坊,遇到了难题,所以急匆匆赶去老家的姑姑,姑姑家村解放前是手工业作坊集聚地,有酒坊、醋坊、皮坊,解放后由于种种原因,都停业了。虽然停业了,师傅们改为农民种地,掌握传统工艺的把式们,手艺还记在心里。在我母亲的引导下,表叔找到了活着的老把式,说明了在东北酿醋遇到的问题,问清了解决方法,连夜坐火车赶回蛟河,按师傅告诉的办法,他们的醋在东北做成功了。酿造工艺是与气候、气温有很大关系的事,不同的地域酿造方法、季节是不同的。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地区生产陈醋味道香甜,而有的地区生产烤醋,不能生产陈醋,是气温使然。
大河之间---河间府的来历,兼漫谈黄河变迁 重新编辑整理后,重发。 先从地名考证开始吧。自汉到隋朝,河间或为国或为郡,宋、明、清为河间府,国、郡相当于地级(汉朝汉武帝在郡上设有州,州为省级),元代设行省后,府相当于副省级,因为府与县之间夹着州一级。 名称来源是居于大河之间故名。河是指大河,古代对黄河的称谓河。现今黄河只有一条主干河流,在山东省东营市入渤海。先秦时期河北平原上黄河分为两支,因地处两支河之间得名。据先秦文献记载,黄河下游水道有二条,即禹贡河和山经河,山经河经高阳、安新、霸州至天津东北入渤海,禹贡河经交河、青县、黄骅东南入海。战国初期,汉志河(即相当于黄河)流经大名、馆陶、高唐、平原、东光、黄骅东南入海,汉志河成为接纳黄河上游来水的主要河流,即禹贡河(汉志河)和山经河(今海河)之间即为古代河间郡(府)辖区之地。 河间郡(府)的辖区位于冀中平原,冀中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中心地带,向西为太行山,向北为燕山,向南为黄河,东至渤海围所绕的地理中心区。 地质史上,自中生代太行山抬升,太行山东侧断裂活动,在太行山以东下沉形成了大型断陷盆地----华北盆地凹陷带,新生代以来来自西部的黄河、山间河流经过亿万年充填,至第四纪全新世形成了华北平原,华北平原从太行山麓开始可划分为山前平原区、冲积平原和滨海平原。山前平原区是来自山区河流洪积扇连片形成的平原,地表高程东南、西、北部山前冲积扇高程100米,向东北滨海平原形成缓和的斜坡,高程约4米,向滨海降为不足2米。 近1万年来河流的变迁史研究资料表明,发源山陕高原的黄河过太行山峡谷,从孟津开始进入华北平原,下游流经河北平原,注入渤海,造就和影响了河北平原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河北平原东部地势低洼、河流泛滥、盐渍海侵等,河流之间低洼地多形成滞留的湖泊为泽,现今地名多有泽名,是以古代泽命名,鸡泽、深泽等,据文献记载,河北平原湖泊众多,有大陆泽、荧泽、凛渊、黄泽、鸡泽、泜泽、皋泽、海泽、鸣泽、大泽等。不适宜城市发展和农耕,没有形成大的中心城市,秦之前河北城市主要沿太行山麓山前冲积扇平原分布,山前平原地势相对较高,灌溉、防洪条件优越,适宜发展农耕,具备形成行政和贸易功能的城市基础。 经过秦秋战国时期,燕国、赵国、齐国各国对古黄河修建长堤坝,水患得到治理,至汉代,冀中平原具备发展农耕、渔猎的条件,汉统一全国,发展华北北部平原的基础已经具备,河间郡(国)皇家子孙封建之地,应成为富庶之地,两汉、两晋皇家子孙封地河间国。 以明代河间府辖区范围,领十县二州(州比府级别低,州下领县),府相当于现今副省级市,州相当于地级市,辖区相当于沧州市全境、衡水市北部、天津南部、廊坊一部分,保定一部分、山东北部的宁津、庆云两县。 河间郡(府)辖区内现代并无大河,县境内较大的河流是子牙河,上游为南支流滏阳河、北支流滹沱河汇入,自献县以下始称子牙河,在天津西沽汇入海河,注入渤海。分析流经该区域近代河流,该区域分布马颊河、卫河、大运河、老盐河、黑龙港河、滹沱河、滏阳河、子牙河、古洋、大清河等,大部分属于海河流域的河流。以任何两河之间定义“河间”,河流都不够规模,只有海河与黄河之间才足以让朝廷连续二千年设立一个副省级行政区——河间国(汉代、西晋)、河间郡(汉、魏、北魏)、河间府(宋、明、清),现今海河可能是先秦时期山经河演变而来。在汉代。古山经河与汉志河之间的广大地区即为“河间”。 河间县的设立要晚许多,自秦汉、三国、两晋,均无河间县治所,河间国或河间郡的治所在乐成(今献县),秦设武垣县,东汉建安十一年(206)武垣徒治东武垣城(今河间市城南12.5公里),初仍属幽州涿郡,后改隶冀州河间国。隋初废河间郡置瀛州,河间县治所瀛州。隋开皇三年(583)武垣县治迁至瀛州城(今河间)。开皇十六年(596),武垣县改名河间县。属瀛州。瀛洲之寓意亦是水中之地,寓意等同于河间,河间直白,瀛洲词义更雅。 有一说河间县在沙(子牙河)唐(古滱水)水之间,故设河间县,唐水《水经注》称为滱水,发源于山西省浑源县翠屏山,为大清河正源,滱水今大清河,但是,河间郡辖区远远超出此两河范围,且河间郡要早于河间县千年,隋朝改河间府为瀛州,治河间县,始有此县,以河间县域的河流解释设县来历,此说未免牵强。全国两条河之间的县域很多,为何只在此地设河间县?河间县名来自郡名,宋设河间府、元设河间路,县府同治。 另有一说,据《禹贡》,禹治水自冀州始,过大陆泽疏为九河,九河之间,谓之河间。此说亦牵强。 现今黄河中上游与古黄河中上游基本相同,现今黄河是流经济南市北、济阳之南、东营入渤海,济南地名是济水之南,济阳为济水之北,现如今是黄河河道,黄河夺了济水的河道东流入海。禹贡文献记载济水发源于济源,经荥阳、定陶、菏泽、汶水,东北入海。古黄河是经内黄、馆陶、高唐、平原、东光、黄骅东南入渤海,黄河出太行山峡谷进入华北平原,受泰山、沂蒙山区地势阻档,折向东北方向的河北-鲁北平原。由于携带来自黄土高原的大量的黄土泥沙,在华北平原黄河河道频繁淤塞,导致黄河决口、改道,或南下进入淮河,或北向进入海河支流入海,在平原上频繁迁移,因此,河间郡为大河之间就不足为奇怪了。 欢迎指正。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