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Light GHLight
关注数: 8 粉丝数: 66 发帖数: 7,243 关注贴吧数: 8
【上策 讨论贴】三一五中国作家讨百度书 三一五中国作家讨百度书         ——这是我们的权利(全文版)         中国有个百度网,百度网有个百度文库,百度文库收录了我们几乎全部的作品,并对用户免费开放,任何人都可以下载阅读,但它却没有取得我们任何人的授权。不告而取谓之偷,百度已经彻底堕落成了一个窃贼公司,它偷走了我们的作品,偷走了我们的权利,偷走了我们的财物,把百度文库变成了一个贼赃市场。      让我们回顾历史:在大约一年以前,百度MP3开始提供免费音乐,每个人都可以免费下载流行歌曲。这事有一个严重后果,它直接导致了中国唱片业的整体萎缩。一个艺人穷数年心血打造一张专辑,原本可以销售几万张,他可以凭此养活自己。但是现在,因为百度的无耻盗用,唱片业空前萧条,有些艺人一张唱片的全部所得不过几千元。这其中有巨大的不公平,付出与所得的不公平,劳动者和小偷间的不公平。有些艺人迫于生计,只能转做他行,因为唱歌已经无法养活自己。我们可以这么想:如果所有的歌者都不再歌唱,仅剩一个百度MP3,它还有什么可供分享?如果所有的歌者都停止歌唱,这个国家,这片土地,又该是何等的贫瘠与荒凉?      这不是危言耸听,它正在成为事实:这片土地即将变成一片死寂之地,而百度功不可没。      再让我们回顾历史:在更早以前,百度打着自由、宽容的旗号,卑鄙地排挤走了比它更自由、更宽容的谷歌。然后大肆推销它的竞价排名,向亿万中国人推销数以亿万计的假药、假酒和各种卑鄙的产品。我们可以这么说:百度是中国最大的黑心广告商。 以下也是事实:在这个卑鄙的市场上,每天都会发生许多卑鄙之事,而百度公司正是其中最卑鄙的一环。它就是传说中的那个邪恶公司,它所宣称的“宽容”,只是对黑心厂商的宽容;它所宣称的“自由”,只是在各种屏蔽、遮掩之后的头戴枷锁的自由;它所宣称的“免费分享”,其实只不过小偷销赃时的无耻叫卖,慷他人之慨,自己却无耻地从中大获其利。 我们认同自由、宽容的互联网精神,但我们更应该明白:宽容和自由决不是肆意践踏他人的权利。在那场已经结束的可耻战争中,音乐人大受其害,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话。沉默、忍让和谦退或许可以称之为美德,但百度公司利用的正是他们的沉默、忍让和谦退,善良者每退一步,为恶者便前进一步,他们步步进逼,逼到最后,唱片业垮掉了,中国的喉咙嘶哑了,这片土地即将沉寂无声。然而百度并没有停下它邪恶的脚步,它瞄准了下一个目标,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行业:写作。 我们不责怪那些自发上传的朋友,只谴责百度公司的邪恶平台。读者大多出于好意,希望更多的人来分享我们的作品。感谢你们的厚爱,但你们是否曾经意识到,你的行为也损及了我们的权益?你是否意识到,你的所作所为只会让百度公司加倍地侵害我们的权益?我们相信你是善良的,但百度利用的恰恰就是你的善良,它疯狂地攫取,无耻地叫卖,你的善良已经成了小偷行窃的工具。 我们和你们并不冲突,我们创作,你们阅读,我们尽可能提供有价值的读物,而正是因为你们的支持,我们才得以存活。我们和你们有共同的利益。然而百度不是,它只是利用你们来增加其自身的影响力,它的股价会涨,它的获利更多,然后,它会更加疯狂地把那些有毒、有害的垃圾产品推向我们全体。而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如果写作不能维持生计,我们都将停止写作。我们不必冠冕堂皇地说,这将损及整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我们只需要说出我们的处境:如果放任百度继续侵害我们的权益,我们将无法凭此生活,只能放弃我们的写作事业,然后,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你们将不会再看见我们的身影。每一个作家的身影。
生产系统价值论(另附关于传统价值理论的批判)『整理版,申精』 关于价值理论以及建立在其上的分配理论。不同的利益团体有不同的解释,正因为有了这个分歧,我发现建立一个各个阶级都服气的价值理论是比较难的。在这之上我发现价值理论这个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在的经济学教材中竟然没有踪影。而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最大的差别正是“政治”二字。马克思认为生产费用价值论以及建立在其上的三合一公式,都是“表面的联系”,借以为资产阶级辩护。“庸俗经济学家......,实际上是(用政治经济学的语言)翻译了受资本主义生产束缚的资本主义生产承担着的观念,动机等等。在这些动机和观念中,资本主义生产仅仅在其外观反映出来。他们把这些动机和观念翻译成学理主义的语言,但是他们是从(社会的)社会的统治部分之资本家的立场出发,因此他们的理论不是朴素和客观的,而是辩护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三册,第499页)。 那么马克思为何这么说,他本身又如何呢?我认为他的行为和他所评判的对象无二。只不过一方是资产阶级,一方是无产阶级罢了。下面我会告诉大家这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是如何的,以及他的唯心本质。还有真正的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以及在其上的分配理论。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批判如下: 1:“从这个观点上看(指三位一体公式——引者),说一方面商品的价格决定工资地租和利润,另一方面,地租工资和利润决定商品的价格,在理论上没什么矛盾,或者说,那也是价格的实际运丵动的矛盾或者循环论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三册第55页。) 2:在资本论用语中一般把劳动生产力说成是“社会劳动的生产力”,在这里之所以加上“社会”,是因为人总是社会的人,因而人的劳动总是有一个以上并存于一定联系的人们进行的。“和同样数量的个人单干的工作日的总和比较起来,结合工作日可以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因而可以减少生产一定效用所必要的劳动时间。......结合工作日的特殊生产力都是社会劳动的生产力或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是由协作本身产生的。”(《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65-366页)但是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作为社会工人所发挥的生产力,是资本生产力。只要把工人置于一定条件下,社会生产力就可以无需报酬而发挥出来,而资本正是把工人置于这样的条件下。因而劳动的社会生产力不耗资本分文,另一方面,又因为工人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之前不能发挥出这种生,所以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好像是资本天然具有的生产力是资本的内在生产力."(《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76页) “我们已经知道,由协作和分工产生的生产力,不费分文。这是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如蒸汽水等等,也不费分文。......利用自然力如此,利用科学也是如此电流作用范围内的指针偏离规律,或电流继续通过而使铁磁化的规律已经发现,就不费分文了。”(《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24页。)从协作分工“这些社会形式发展起来的生产力也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册,第420页) ”至于谈到生产使用价值意义上的资本生产性,那么在斯密李嘉图等人看来,一般来说,在政治经济学家看来,他不过是指过去有用的的产品重新作用的生产资料,即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工人的生活资料。......。但在这个意义上,“资本”这个词完全是多余的,是什么也说明不了的。小麦可以使用并不是因为资本而是因为它是小麦,羊毛的使用价值是他作为羊毛固有的,而不是作为资本固有的。......。在实际的劳动中,所有这些物质所以可以提供服务,是因为他们作为使用价值而不是作为交换价值,更不是作为资本,铜价到他们身上的劳动发生关系。他们在这里是生产的,或者更确切的说,劳动生产率是现在作为自己的物质的他们身上,而不是他们作为独立的同工人相对立,同工人向异化的条件,作为体现在资本家身上的活劳动支配者的那种社会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三册第290——291册)
超越“囚徒困境” 超越“囚徒困境”      在人类活动中,由于个体行为的最优化与集体行为的最优化达成有时并不一致。也就是说在每个人因为理性作出判断后选择的行为自己获利最大,但是集体会因此受害。这就是“囚徒困境”及其达成原因,这是人性造成的。     日本在这场大地震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国民素质,让我看见了超越人性的光辉。     若是以一般逻辑,在这场大地震中国家机器的破碎,规则的破灭,人性的阴暗面会暴露出来。混乱、惊恐、无助,甚至是婪欲。这些如同崔化剂附着到个体身上。可以想像,抢劫、强奸、谋杀、背叛、暴乱这些危害社会安定的行为会因为失去外为的压制而浮现。     但是,日本人的行为超出了一般逻辑,更准确的说是超出了我的道德水平的逻辑。令人惊讶的是,他们没有上述法律准绳之外的行为,甚至连灾民混乱,商家提价,灾区之外的人民惊恐的事情。车道并不拥挤,路上仍然没有半片垃圾。     上述材料说明了人们并没有因为自利,选择了最有利于自身的行为。取而代之的是尊守从国家教育学的,最有利于集体的行为。这一瞬间,“囚徒困境”被超越了。     一般而言,为了防止“囚徒困境”的产生,人们制定了法律。用国家机器,用集体的力量强规定人们必须遵从某些守则。只有这些,社会才可以正常运作。但是为此,我们必须付出相应的成本,建立公安、检察院、法院。也就是“公、检、法”。 但是这场地震中,这些东西荡然无存。为什么仍然可以避免“囚徒困境”?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因为从小被灌输了“守秩、礼让”的理念。在日本人心中,它们上升到了“人性”高度。足以和那些人性的黑暗面分庭礼抗,甚至制约这些黑暗面。 这时,人性中“自利”的因素被压制着,尽管仍然是“理性人”,但是行为的出发点变以“守序,礼让”。那么失去了其达成前提,“囚徒困境“也就无法达成了。 这样看来,“文化是降低社会运作成本的有效方法“这句话实非虚言。而“囚徒困境”也并非不可战胜。
超越“囚徒困境” 超越“囚徒困境”      在人类活动中,由于个体行为的最优化与集体行为的最优化达成有时并不一致。也就是说在每个人因为理性作出判断后选择的行为自己获利最大,但是集体会因此受害。这就是“囚徒困境”及其达成原因,这是人性造成的。     日本在这场大地震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国民素质,让我看见了超越人性的光辉。     若是以一般逻辑,在这场大地震中国家机器的破碎,规则的破灭,人性的阴暗面会暴露出来。混乱、惊恐、无助,甚至是婪欲。这些如同崔化剂附着到个体身上。可以想像,抢劫、强奸、谋杀、背叛、暴乱这些危害社会安定的行为会因为失去外为的压制而浮现。     但是,日本人的行为超出了一般逻辑,更准确的说是超出了我的道德水平的逻辑。令人惊讶的是,他们没有上述法律准绳之外的行为,甚至连灾民混乱,商家提价,灾区之外的人民惊恐的事情。车道并不拥挤,路上仍然没有半片垃圾。     上述材料说明了人们并没有因为自利,选择了最有利于自身的行为。取而代之的是尊守从国家教育学的,最有利于集体的行为。这一瞬间,“囚徒困境”被超越了。     一般而言,为了防止“囚徒困境”的产生,人们制定了法律。用国家机器,用集体的力量强规定人们必须遵从某些守则。只有这些,社会才可以正常运作。但是为此,我们必须付出相应的成本,建立公安、检察院、法院。也就是“公、检、法”。 但是这场地震中,这些东西荡然无存。为什么仍然可以避免“囚徒困境”?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因为从小被灌输了“守秩、礼让”的理念。在日本人心中,它们上升到了“人性”高度。足以和那些人性的黑暗面分庭礼抗,甚至制约这些黑暗面。 这时,人性中“自利”的因素被压制着,尽管仍然是“理性人”,但是行为的出发点变以“守序,礼让”。那么失去了其达成前提,“囚徒困境“也就无法达成了。 这样看来,“文化是降低社会运作成本的有效方法“这句话实非虚言。而“囚徒困境”也并非不可战胜。
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上策.吐槽】怪兽物理吐槽学:奥特曼如何实现变身?(转) 怪兽片《铠甲勇士》正在各地的影院悄无声息地上映着。让我们回忆起小时候热衷的《恐龙特级克赛号》,以及稍后风靡一时的“奥特曼”系列,变身英雄、巨大怪兽拱卫着阿宅们未泯的童心。 看到这些片子,不免让人想起一本科普界的吐槽神作———动漫宅(Otaku)和科学宅(Nerd)的完美结合、日本作家柳田理科雄风靡一时的《空想科学读本》。该书在日本已经出到第六部,内地没有引进,不过在香港能看到远流出版社的繁体版。 吐槽是漫才(日本相声)术语,大概相当于“风凉话”或者“揭老底”。被此书“吐” 的对象主要是奥特曼、哥斯拉、阿童木等科幻作品里的巨怪、英雄。柳田以严肃的科学目光,分析超人变身、怪兽吐火、飞到超音速等超能力科幻技术在现实中能不能实现,实现起来又会造成什么“笑果”。当柳田把该书草稿交给东京大学的教授审阅时(看是否存在科学硬伤),教授很哀怨地说:“你的志愿就是毁掉小孩子的梦想吗?” 老舍有云,最让他心酸的事,莫过于一堆小孩看魔术看得如痴如醉,一个小大人突然来上一句“这都是假的!”是!奥特曼是假的!哥斯拉是假的!阿童木也是假的!老舍还有云,说相声首先要沉得住气,讲笑话的人自己要摆出一副冷面孔,柳田就是这么个人。看到他分析那些无比不认真的科幻作品时无比认真的小样儿,真有喜感…… 比如奥特曼如何变身的问题。原作说奥特曼是靠太阳能变身的,科学宅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到底有多不可能?柳田偏偏要较这个真。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90兆焦耳能量能转化为1克物质。再算出人体可以接收的太阳能,以及宇宙英雄的体重有多少,我们可以知道,奥特曼同学要晒2兆年的太阳才能变一次身…… 奥特曼剧集里还有一种怪兽,绝招是发射温度达一兆度的超级火球。柳田却告诉大家:这世界很残酷,不允许你随便在1的后面加0。人类能制造的最高温度是1亿度,而1兆度是1亿度的1亿倍,热辐射的功率却是1亿的4次方倍!此招一出,太阳系保证全灭,但在电视剧里该绝招的效果却只是打碎了玻璃窗…… 那些看起来很真的“技术”,也是吐槽的对象。为了船员健康,宇宙飞船要制造人工重力。但如何制造人工重力呢?科幻作者大都没有说。于是,柳田出主意说,可以在飞船后面放上一个直径200米,粗2米的铁圈,以非常接近光速的速度旋转,就可以产生跟地球等大的重力啦。不过,安上这个装置后,飞船引擎要时刻开着。这不是等于一直保持在起飞状态吗…… 诗人布莱克盯着太阳说他看到了天使,我们一干凡人,就只能看见一个像金币的东西。科普界的史诗级人物萨根却吐槽说:用科学的眼光看太阳,不是更美妙吗?同样的,用科学的眼光看奥特曼、YY哥斯拉、吐槽阿童木,不也挺美妙吗?
(转,吐槽无力)怪兽物理吐槽学:奥特曼如何实现变身? 怪兽片《铠甲勇士》正在各地的影院悄无声息地上映着。让我们回忆起小时候热衷的《恐龙特级克赛号》,以及稍后风靡一时的“奥特曼”系列,变身英雄、巨大怪兽拱卫着阿宅们未泯的童心。 看到这些片子,不免让人想起一本科普界的吐槽神作———动漫宅(Otaku)和科学宅(Nerd)的完美结合、日本作家柳田理科雄风靡一时的《空想科学读本》。该书在日本已经出到第六部,内地没有引进,不过在香港能看到远流出版社的繁体版。 吐槽是漫才(日本相声)术语,大概相当于“风凉话”或者“揭老底”。被此书“吐” 的对象主要是奥特曼、哥斯拉、阿童木等科幻作品里的巨怪、英雄。柳田以严肃的科学目光,分析超人变身、怪兽吐火、飞到超音速等超能力科幻技术在现实中能不能实现,实现起来又会造成什么“笑果”。当柳田把该书草稿交给东京大学的教授审阅时(看是否存在科学硬伤),教授很哀怨地说:“你的志愿就是毁掉小孩子的梦想吗?” 老舍有云,最让他心酸的事,莫过于一堆小孩看魔术看得如痴如醉,一个小大人突然来上一句“这都是假的!”是!奥特曼是假的!哥斯拉是假的!阿童木也是假的!老舍还有云,说相声首先要沉得住气,讲笑话的人自己要摆出一副冷面孔,柳田就是这么个人。看到他分析那些无比不认真的科幻作品时无比认真的小样儿,真有喜感…… 比如奥特曼如何变身的问题。原作说奥特曼是靠太阳能变身的,科学宅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到底有多不可能?柳田偏偏要较这个真。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90兆焦耳能量能转化为1克物质。再算出人体可以接收的太阳能,以及宇宙英雄的体重有多少,我们可以知道,奥特曼同学要晒2兆年的太阳才能变一次身…… 奥特曼剧集里还有一种怪兽,绝招是发射温度达一兆度的超级火球。柳田却告诉大家:这世界很残酷,不允许你随便在1的后面加0。人类能制造的最高温度是1亿度,而1兆度是1亿度的1亿倍,热辐射的功率却是1亿的4次方倍!此招一出,太阳系保证全灭,但在电视剧里该绝招的效果却只是打碎了玻璃窗…… 那些看起来很真的“技术”,也是吐槽的对象。为了船员健康,宇宙飞船要制造人工重力。但如何制造人工重力呢?科幻作者大都没有说。于是,柳田出主意说,可以在飞船后面放上一个直径200米,粗2米的铁圈,以非常接近光速的速度旋转,就可以产生跟地球等大的重力啦。不过,安上这个装置后,飞船引擎要时刻开着。这不是等于一直保持在起飞状态吗…… 诗人布莱克盯着太阳说他看到了天使,我们一干凡人,就只能看见一个像金币的东西。科普界的史诗级人物萨根却吐槽说:用科学的眼光看太阳,不是更美妙吗?同样的,用科学的眼光看奥特曼、YY哥斯拉、吐槽阿童木,不也挺美妙吗?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