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dgun
wildgun
关注数: 11
粉丝数: 425
发帖数: 19,937
关注贴吧数: 44
《记录的地平线》各副职业坑边漫谈 最近在整理《记录的地平线》的各种细细碎碎密密麻麻零零落落藏头露尾的设定。于是就试着自己翻译各个副职业的资料(官方免费公开内容)。 一步一坑,一坑连一坑。 经常看着看着翻着翻着就觉得「什么?还能这样……?」、「这家运营商还有这种操作?」或是「这作者是有多大的怨念啊?」之类的感叹。 我想应该不会是我开头翻的几个副职业刚好坑到一起了吧。 于是,翻译的内容近期有可能会发在自己的博客中,现在这里发一部分吐槽一下。
欧雷德风土记 楚地 本文是《记录的地平线》的二次创作作品,介绍的是《赛尔迪希亚》作品中欧雷德大陆的一些地理、自然及〈大地人〉与〈冒险者〉的生活情况。 本文写作形式参考了《记录的地平线》TRPG电子杂志《『セルデシア・ガゼット』》中连载的《ヤマト風土記》(大和风土记)专栏,在内容上力求与已知作品系列设定中有关〈欧雷德大陆〉的情报相协调,也与本人前几年所写的有关〈大都〉地区的同人小说《月光之下,大陆以东》相协调。 对《记录的地平线》熟悉的各位朋友不妨可以试着分辨一下:哪些设定是原作各作品中出现过的,哪些是我个人加上的设定。(笑)
《记录的地平线》第三季「製作」变更的小发现 本文首发于个人博客。 wildgun.net/2020/04/loghorizon_dort_and_lgp/ 随着NHK宣布《记录的地平线》(ログ・ホライズン)宣布制作第三季动画《円卓崩壊》,无论是中文观众还是日文观众的期待都日渐高涨。 于是这几天正好在百度贴吧看到一个帖子(tieba.baidu.com/p/6608550126),楼主问是否需要阅读轻小说,然后吧主「平凡的绊」在回复中提到:「动画的目的是卖小说,当然以满足小说读者为第一要务,然后才是满足动画观众,这个是轻改的一贯特色。」 吧主的这个观点引起了我的兴趣。其实这个观点我也早就听说过,甚至有更露骨的指责,说动画片不过是广告片,而真正销售盈利的是玩具(手办周边等)。进而发掘下去,却发现了《记录的地平线》第三季与前两集的不同之处!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可能意味着其制作倾向的改变。 这里不得不谈及的是日本TV动画片出资方的问题,也就是大名鼎鼎耳熟能详却不太能弄明白的「製作委員会」方式。 简单来说:制作动画总要有预算资金。在很久以前,通常预算资金都是由动画公司自己出资的,因而动画片所赢得的利益也都有该公司获得(当然要向原作者支付改编使用费用)。后来,在上个世纪90年代左右,随着动画产业逐渐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公司想进入(投资)这个领域;同时,也考虑到动画作品有成功与失败,即作品受到喜爱因而相关周边书籍大卖或作品被观众冷遇结果周边卖不出去。为了集合多家公司的资金,创作出更多的作品,同时也是为了分散失败风险、分享成功收益,日本动画的制作,出现了由多家公司共同集资筹划的前期准备形式——「製作委員会」方式。使这项制度一举成名的,便是大名鼎鼎的《新世纪福音战士》,可以说EVA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内容怪力乱神,还在于它在业界及社会引发的讨论与改变。 同时,「製作委員会」方式兴盛的同时,也收到了相当的批评。其中就有人认为这样会使动画作品沦为玩具、书籍的广告。例如「製作委員会」中有卖CD的公司、卖手办的公司出资,那么这样的作品在前期企划阶段,就容易被设计为倾向于突出其中的角色歌曲,以及突出角色脸谱化性格、取悦观众的外形与人设,而对剧情本身的合理性与叙事节奏乃至画面表现可能就欠缺考虑打磨。我想,这可能就是吧主提到的,制作动画是为了卖轻小说而服务这一观点的来源吧。
以一首打油诗,简述《天气之子》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一首打油诗,简述《天气之子》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来看到有些人指责《天气之子》中的价值观,甚至质问其为何能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电影审查,认为其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介于此,我考虑了一下,编了一首不押韵的打油诗,姑且算是个人的回应: 繁华东京体现富强 民主 文物完好体现文明 灾后淡然体现和谐 小道杂志体现自由 共同受灾体现平等 免于人柱体现公正 依法从轻体现法制 民族文化体现爱国 警察追逐体现敬业 再访老妇体现诚信 喂养猫咪体现友善 至于民主,最直接的体现是可以从同一系列前一部作品《你的名字。》发现: 竞选议员体现民主 日本都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本作却能在作品各处体现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观念,可谓十分正能量,怪不得能过审!
非常努力地画了一张陽菜的同人图…… 请赏析!
《告别回忆/秋之回忆》及《TARI TARI》圣地灭没记录 自从自己第一次对《秋之回忆》展开圣地巡礼以来,竟然已经过去了十年。在这十年里,我也数次造访藤泽-江之岛-镰仓地区,这里也逐渐发生着改变——例如藤泽站开始喜迎农历春节了,镰仓高校前站旁的交道口从大约五六年前开始一站就能听到各种中国方言了……等等。特别是最近一年半以来,随着2020东京奥运会的临近,藤泽地区作为一个分会场,这里也加速发生着改变。而没想到,本文我所要写的是不是圣地巡礼记录,而是「圣地灭没记录」。 在七月底,我花了两天的时间去了趟东京,进行了《天气之子》的圣地巡礼(因为当时听说8月1日起代々木会館要开始拆建工程),第二天下午较空,于是就坐电车去了江之岛地区逛了几个小时。在此列举一下主要是在藤泽及江之岛附近地区发现的主要几处《告别回忆/秋之回忆》及《TARI TARI》的圣地消失情况。第一处是JR藤沢駅前,对应的是藤川站前。这里的天桥正在进行改造,我记忆里此处涉及的场景有MO7与星月织姬的约会场景,以及MO8的场景。这一张就是以MO7CG为原型拍摄的。其次是小田急电车的片瀬江ノ島駅车站,也就是原本红色被归类为「竜宮造り」的那座车站,目前建筑物已经完全被包裹,根据之前看到的小田急公司公布的改造方案文档构想图显示,这座建筑物应该是改建为相比于原来方方正正的那座更加圆润的造型。相关场景是MO7里每天上学等待新娘的车站剧情,背景画面的圣地已经消失了。
从《天気の子》的场刊中,可以发现什么?——权作观后感2 介于貌似贴吧现任吧主不允许发剧透内容(现在还是这样的规定吗?),于是请大家移至我个人博客阅读。 wildgun.net/2019/08/review_2_weathering_with_you/ 文章主要分了三部分内容: 其实《天气之子》可能是一个类似并超越《云之彼端·约定之所》的故事! 再来认真分析一下須賀这个角色 故事的主角,原本竟然是它?!
优衣库定制《天气之子》男主角T恤已入手
东京出梅日的圣地巡礼简记 今日,东京(关东地区)出梅。
优衣库的联动T恤太棒了!衣服设计写满了东京大雨的忧伤! 衣服正面,三年前东京的的小雨(あめ)。 衣服反面一角,三年后东京的大雨(あめ)! 我之前还不知道背面有图,在优衣库看到你背面的越下越大的雨(あめ),当场在店里笑出声了!
《天気の子》场刊摘译(新海诚部分) 前言:在写了我的观后感后,今天我又去了电影院,本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周边的。结果看到了上次没买的场刊。 翻开场刊,我发现其中谈及的制作方面的话题,比之前写在《小説 天気の子》后记部分的内容更为深入和详细。此外,还场刊中的部分内容让我十分惊讶,其中新海诚提到了某一些角色和某一些设定「我本考虑这样……结果工作人员说不好,我们就修改了……」这样的制作修改过程。其中着部分内容简直是对我观后感中假设的回应。 结合场刊中的内容来看,一言以蔽之,正如我在《《天气之子》的观后感(有剧透)》中猜测和假设的那样,故事草案原本是更接近《云之彼端·约定之所》的故事!(在我看来如此!) 于是我想试着翻译场刊中新海诚的部分内容。今天翻译了第一页的四分之三,预计大概还要翻个4、5天吧。 ——————分割线—————— 然而对于百度贴吧天气之子吧有个问题。那便是: 在场刊这一部分新海诚内容的开头,就写着这么一句话(原文为日文): 「自本页开始到20页为止的内容涉及了本作的结局。请在欣赏后阅读。」 昨天早晨我发了观后感,大概是因为涉及剧透内容,于是根据现有吧务人员所做的规定,被删除了。 根据现有吧务的此则通告:https://tieba.baidu.com/p/6198869132 似乎场刊里的这部分新海诚的内容,我摘译之后也不适合发在贴吧里? 有些遗憾啊……
小说《小説 天気の子》后记摘译 (本摘译首发于wildgun个人博客。) 看完《小説 天気の子》的电影,并翻阅了新海诚执笔的小说,感觉后记部分最能说明本作的创作初衷。因此拟摘译后记部分内容。摘录并被翻译的原作著作权属于新海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对于作品「合理使用」的相关法律,在此进行摘译。后记 本书《小说 天气之子》是我所导演的2019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天气之子》的小说版本。 ——这样的文字,印象里三周年以前出版的《你的名字。》的后记中也写过。与当时一样,电影还没有做完,对于怎么也见不到出口的制作工作而持续焦躁不安的情绪,如今,正进行着的被称为「后录」的录音工作时(上映的两个月前)也一样存在着。在此时,比电影更早一步,小说版写作完成。虽说是以没有观看过电影也能得到十分享受为目标而写作的小说,但借此机会,想记述一下包括小说版、电影版在内的《天气之子》故事的成立过程。 (由于将会稍微提及最后的场景,因此对于剧透介意的读者,请先阅读正文。)(译注:本摘译部分内容未涉及最后画面。) 开始考虑本次作品的契机,我想是因为前作电影《你的名字。》大大超过了我们制作者的预想而成为大热门这件事……不,「超过预想而成为大热门」这种话,总觉得是一种很讨厌的写法。但那对于我来说真的是相差悬殊。《你的名字。》上映后的半年多时间内,被置于如此之多的视线之下,被置于如此多样化的意见之下,于我而言是从未有过的经验。在家吃饭时,电视里总会播放着各路知名人士对电影发表意见(总觉得是被侮辱了),在居酒屋喝酒时也能听到各种感想(觉得更加被侮辱了),又或是乃至于走路时也能听到电影的名字(果然是被侮辱了)。(译注:此三处「侮辱」原文为「ディス」,即网络用语「dis」。)社交网站上涌现出了大量的评论,当然不用说,感觉到乐趣的很多,但是也能看到许多激烈的评论者。就我而言,对于究竟是什么激怒了那些人考虑了半年时间。并且这半年间,也是《天气之子》企划书写作的半年。 尽管从那样的经验中不可能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却决心要做属于自己的东西。那便是,「电影并非学校的教书」这个结论。电影(或者更广泛地说——娱乐)没有必要一定要正确或起到模范作用,甚至不如说,应该去述说那些教科书上不能说的东西——例如被人知道后会令人皱眉的隐秘的愿望——如今我更重新认识到了这一点。与教科书不同的话语、与政治家不同的话语、与批评家不同的话语——这正是我所要说的。在与道德及教育所不同的基准之上,描绘故事。这才是我的工作,如果就算是被谁斥责了,那也是无可奈何的吧。我将仅以自己生命中的实际感受去制作故事。虽然或许是稍稍有些迟到的决心,但《天气之子》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出的故事。 如此考虑并确定之后书写该作品,说实话是非常愉快的。是一种让我自己能够兴奋的冒险。「要具有能够让男女老少都能够去电影院观影的暑期档影片相符的品味」这种事情彻头彻尾都没考虑过。既不自制也不虑人亦不谨慎,如此毫不踌躇犹豫直至精疲力尽之境而一气呵成描写出来的主人公们,仿佛是我被他们推动着,而将他们写成了脚本。经过十个月时间又将此制成了影片分镜(电影设计图),又经过四个月写成了这本小说。花费了一年半,电影版终于即将完成。 要说关于电影版和小说版的不同之处,两者基本是一直的。但是,小说中存在而电影中没有的描写也有不少之处。这既不是因为电影表现不完(电影打算做成不多不少正正好好的内容),也不是因为为了给小说特别增加内容的缘故,我想其实是因为电影和小说媒介有所不同。 (译注:后记后续部分文章内容有关电影与小说版的台词表现差异、本作配乐制作相关内容、以及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感谢等内容,暂从略,不摘译。)
《MemoriesOff 圣地巡礼纪念册》后记,或公开前案 读者你好。你已经读过《Memories Off 圣地巡礼纪念册》这本小册子了吗?如果翻到最后一页没有略过的话,我想你可能已经注意到在图文编著的右侧,写着我的ID,也就是wildgun。是的,现在可以告诉大家了,我就是《Memories Off 圣地巡礼纪念册》的作者——当然,还有名单中其他各位朋友的鼎力支持与协助,这本小册字才得以凝成。这本小册子是一本几乎没有剧透的册子,大家应该可以放心阅读。 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被委任独立写一本小册子,虽然还算不上是正式出版物,但对于通常都是写博客,偶尔有过几次杂志社约稿的我来说,是一项里程碑式的任务。在编写时,以及之后的每个环节过程,我都会有些缺乏自信,毕竟是第一次写那么多文字甚至还是以最终交付印刷成册为目标的嘛! 不知道,我的第一次印刷写作,有没有让身为MO玩家的你感到失望呢?其实你并不是第一个失望的——因为第一个失望的正是我本人。其实MO8众筹(预售)时,我就是冲着那本《圣地巡礼纪念册》那一档而买的。自2009年第一次踏上日本之旅就是为了进行MO圣地巡礼的我,想看一看,自己那么多年、那么多次来所探寻的目标、所找到的成果,到底是否经得起官方答案的检验。后来到了2018年4月份,GW公司找到我说,希望我能参与到这本圣地巡礼纪念册的编写项目中。这时我才知道,其实这本MO圣地巡礼专题册,是日文版所没有的,是GW为各位玩家所设立的,属于中文版独有的企划内容。说实话,当时我在感到荣幸和兴奋之余也有些许的失望的——我明明是想读那本官方的巡礼纪念册,为什么变成由我来执笔写作这本官方的巡礼纪念册了呢?第一次被委以如此重任的我,难免有几分不自信。为了让大家不至于失望,能切实给准备进行圣地巡礼的玩家提供一些参考建议和帮助。我努力整理了2009年起开始的屡次MO圣地巡礼的照片,并配以文字说明、简易的经纬度指示。照片部分除了我自己积累的以外,也获得了MO制作委员会提供的部分取材素材——真的就是一堆取材时拍摄的几个文件夹的照片文件——以及后来几个朋友的协助下补充拍到的圣地巡礼照片。然后又根据GW公司的编写建议,将这本纪念册的主题从MO延伸扩展至湘南当地扩展至当地的交通、传统文化、历史、饮食等方方面面。因此,各位看到的不仅仅是纯粹的MO的圣地巡礼手册,它还介绍了圣地所在地区的其他方面,这些内容散落在字里行间,也汇聚于本册最后六个《小专题》栏目中。不知各位阅读得还算愉快吗?希望在我失望之后努力编写出的这本小册子,可以让各位读者不要失望。 那么,这本小册子会不会说明不清、读者被坑呢?说实话,如果要被坑,那么我本人也是第一个被坑的。2018年10月——也就是本文所写作的这几天,我又一次来到了湘南地区,再度亲自进行MO8的圣地巡礼。这几天我正是拿着自己写作的文字版内容在进行巡礼探访的,自我感觉还算写得比较清楚,可以对圣地巡礼考察带来一些帮助。 第一个失望的也是我,第一个检验这本册字是否坑人的也是我。当然我更希望这本小册子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检验——我希望你们也与我一样能来到这里进行圣地巡礼,走一走湘南的海岸。甚至我个人还希望这本小册子能被翻译成日文,让日本玩家羡慕去吧(并不是)!给日本巡礼者也能带来帮助吧! 我正坐在湘南海岸汐彩宾馆朝海一侧客房的窗前,我的左手侧45度方向不远处就是江之岛,肉眼可以望见变换着不同颜色的江之岛展望灯塔。左手的海岸就是出现在MO历代作品中那片海岸的原型圣地。Galgame产业究竟如何?我自然是没有深刻的见地,但我相信人类的叙事活动——创作源动力、传承和听故事的好奇心,会像这片海岸的波涛一样永久回荡。当我这几天看到湘南地区另一部动画化作品随处可见的宣传广告时,又当我今天参观镰仓文学馆看到从古至今的叙事作品时,我更坚信了这片海岸叙事的经久不息。我把我的想法,已经写在了巡礼纪念册的《尾声》部分,那是我比较满意的一段,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共鸣。 然后是感谢词。 首先当然是感谢MO8制作委员会的各公司,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能参与到这部长达20年的系列作品的周边作品创作中,尽管这只是一本类似同人本性质的小册子。 感谢星野浩和雨涛为这本小册子补充拍摄的圣地巡礼照片。星野浩对MO系列的长期关注和参与系列中文化制作,因此在一些问题上向我这个MO各作浅尝辄止的玩家作出了明确有力的解答。星野浩还认真地重新翻译了两首校歌的中文歌词,得以让我在本册中引用。擅长摄影的雨涛为本册提供了部分十分漂亮的照片——这么说吧,日本官方提供的照片那真的只是「取材」,只有圣地巡礼者才会考虑到天气、路人、环境光效、角度等因素,把照片拍得漂漂亮亮的。整本册子看下来,拍得一般般的,很可能就是官方给的取材照片;拍得特别还原游戏图片的,还没什么路人游客挡着的,可能就是我本人拍的;拍得不仅到位,甚至超过游戏取景,整体视觉效果更为出彩的,那多半就是雨涛拍的了。大家可以试着辨认一下。 接下来要感谢的是王志倫与鐘御瑋这两位朋友。他们不仅仅进行了简体、正体(繁体)中文的翻译,还就我所写的内容进行了仔细的校对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与我积极讨论。他们的认真审查使我意识到平时网络写作时自己遣词用句是多么随心所欲而经不起推敲。想必本文也有不少这类不符合语言规范的用词吧。 设计排版方面,要感谢查小灿。因为我之前几乎都是网络写作(博客写作),对于纸质出版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也难以意识到这两之间的差异给内容编写带来的要求。查小灿向我作出了说明,并提出了意见,他的美工设计与排版是本册最终能够呈现给大家的最后也是不可或缺的步骤。 还有浅色回忆……嗯…………为了对你「表示感谢」,继2018年1月在龙口明神社奉纳的绘马之后,这次10月份奉纳的绘马我也书写上了你的大名。你要不要亲自去看一眼啊?(笑) 最后,也要感谢之前在网上提供无数信息的MO圣地巡礼者前辈,以及最近与我讨论、不断发现和确定新的圣地地点的同好们。 本册的写作,以及最近的这次旅行让我感觉:如果说日本千年古都京都是像泥土层堆积一样,每一段历史覆盖前一段历史,堆积起了层层等的叙事土壤。那么湘南地区则像是一个个虚构的故事不断叠加,不断阐释着和演绎着这片海岸。当看到海浪从地平线际一波又一波地传来,就会觉得那里一定有谁在推动着叙说着什么的。此时就会有一刻的冲动,想要对隔着海洋的十分遥远尽头之处大喊一些什么,希望声音能传到那里——这也是一种叙事。海洋民族古希腊留下了对话集,古巴比伦留下了石碑上的吉尔伽美诗的史诗,古代中国赋予了《诗经》等作品,古代日本写出了《万叶集》与物语文学,古代印度产生了《吠陀》经典……站在阔达无边的海洋边上的人类,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与短暂,却想要把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传递给遥远处的另一个人——无论这是现实的海洋,还是抽象意义上历史时间跨度的海洋。然后,人类开始了叙事活动,人的自身也成为了一件叙事作品。 就单一一部作品来看,它当然会终结,甚至系列作品也会。但是,(在著作权许可的范围内)请去复述它、去探访它、去延展它、去演绎它……然后,它就成为了不断推进的延绵海浪。 现在,我要听着海浪的声音,在湘南的海岸入睡,然后醒来后迎来新的叙事的一天。wildgun 2018年10月17日 于湘南海岸汐彩宾馆402室——江之岛辩才天女神座前
在日创业游戏公司Gloria Works两位创始人shin&A.one-和邪社专访 貌似发全文会被系统自动删除。 大家还是去和邪社自己看吧…… www.hexieshe.cn/664849/ 采访人是我,受采访的是shin和A.one两位社长。 目前只是第一篇,接下来预计还会有三篇内容(其实都已经整理好了),近期发布~
MO8圣地巡礼直播连载(合作式) 直播连载中。 又是我wildgun,在藤泽、在镰仓、在江之岛,在湘南。 在圣地巡礼。 旅行早出晚归,无暇把原图逐一贴出了。因此只把拍到的实景照片放出。(你们看我日本时间快凌晨2点了还在发帖。) 倒是正好给各位吧友留些谜题,我贴照片,你们帮我把游戏图片贴出来,试试看?我们来合作一下! 会在湘南地区住一周多时间,因此会分布在几天内完成巡礼。这几日会逐一贴出。 先贴车票一张。至于文字内容啦,说明啦,介绍啦……以后大概你们会看到的吧。嗯……
《爱上火车》(まいてつ)圣地巡礼简报 本文首发于本人博客wildgunnet 正如之前7月底我的博客文章《以现实为枕木、驶出田野间的梦想列车——《爱上火车》(まいてつ)共通线通关简评》开头所提到的,因为刚巧8月份要去日本熊本县人吉进行《夏目友人帐》的圣地巡礼,而了解到了《まいてつ》并且得知该作品以《爱上火车》这个中文名被汉化并被引进,当时正在众筹。 时间一晃一个月过去了,我旅行回来也过了一个多礼拜。摸鱼啊摸鱼,就摸到了9月9日的现在,刚巧也正是《爱上火车-Pure Station-》在摩点网上众筹项目的最后一天。毕竟是8月2、3日的圣地巡礼照片,我也不好意思说是「速报」了,于是就以「简报」称之,来简单以图文的形式介绍一下我的这次对于《爱上火车》的圣地巡礼吧。 简单介绍交通 从交通上来说,去人吉进行圣地巡礼还是比较简单的。人吉位于日本九州中间的熊本县,在熊本南边的鹿儿岛机场,以及熊本北边的福冈机场,都有直飞中国的航班。我就是从上海飞鹿儿岛,然后乘坐新干线北上到熊本,住宿在熊本市内。至于熊本到人吉,便有「肥萨线」电车线路了。这条线路上运行着很多主题观光电车。例如充满山林气息,让我觉得很符合《夏目友人帐》气质的「翡翠山翡翠」(かわせみやませみ),以及《爱上火车》主角86原型「SL人吉」蒸汽列车。 就我玩《爱上火车》共同篇(体验版)的感觉来说,「御一夜市」是一个有一定机械化、工业化程度的小镇,甚至游戏故事的一个矛盾焦点,就在于要不要在小镇建造「空凝机工厂」这样看起来相当高科技水平的工厂。但现实中它的圣地——人吉市,发现其实还是并不很工业化,更接近于《夏目友人帐》所描绘的山林间的传统小城镇,而锻造业点缀其中。
参合圣地现实,试探MO8志摩家背景(非关键剧透) 本文基于通关《秋之回忆8》L部分游戏内容中志摩寿奈樱及嘉神川诺艾尔所有故事结局而写。对H线部分中所有相关材料,欢迎补充指正。
有关放置MO圣地巡礼交流册的提议——暨圣地巡礼交流册介绍 我圣地巡礼过十多部日本的ACGN作品,而《秋之回忆》是我巡礼的起点。比较遗憾也很奇怪的是,MO系列18年来似乎一直也都没有一本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册,放在湘南海岸地区的某个地方,等待着世界各地的爱好者到来,并在此留下什么痕迹,提供一个在不同时间、同一地点未曾谋面的人们一个异步交流的载体,也可以给再度巡礼的自己提起过去的回忆。 直到如今的MO8发布,我觉得从各方面来说都是个好的契机。我想在这里写一篇文章,介绍一下「圣地巡礼交流册」到底是什么东西,并说说我的提议与思考。请大家,特别是在日本的各位讨论下是否合适、以及是否失礼?如果讨论下来觉得可行的话,或许可以请一位住在日本的朋友来交涉并放置。
明日香声优宫村优子及明日香模仿者樱稲垣早希见面会回忆实录(个人记述) 应邀发来本吧。 首发于个人博客wildgun.net 欢迎访问。 ————————————————之前听说在上海要举办《新世纪福音战士》中明日香的声优宫村优子,以及另一位在网上模仿明日香的搞笑艺人樱稲垣早希的见面会,时间正好是2018年愚人节这一天。一开始,因为EVA长期坑而不续,我已经对这个作品有些冷淡了。正好和邪社这边获得了采访机会,于是受到邀请我跟着去进行了简单的采访拍摄。本文内容就是我凭着自己的记忆,记述的整个见面会的过程。本次见面会由逸博文化举办,地点位于浦东兰馨悦立方小剧场。
MO8通关2个结局后之心裁(不涉及具体剧情透露) 从去年开始期待已久的《秋之回忆8:无垢少女》,终于在2018年3月29日发布了日文版。到本文开始写作时我玩通了两个结局。此文是我在此种状态下写下的心裁。 说是两个结局,其实是同一个选择分支下立即触发的BE。虽然无法十分准确地确认是否是BE,但从游戏音效、标题、对话情绪乃至急促的收尾,都显得十分消极负面,因此,可以比较有把握地说,这应该就是两个BE:BadEnding——坏结局了。
近日购得《新世纪福音战士》赛璐璐胶片一张,由此说起 购得缘起 前一阵去日本了旅游,一直久闻东京中野百老汇的大名,知道那是一幢宽阔的外墙门框门柱大红色的房子,里面有着各种历代玩具周边,但却一直没有去过。直到这一次时间比较宽阔,也听一位在日留学生朋友雨涛介绍说:秋叶原还只是面向初心者阶段,真正深入后就要去中野了。当然这位也是道听途说,自己并没有去过,于是我这次就实地探访了一下。百老汇大楼里各店铺东西还真是琳琅满目千奇百怪,虽然新近热门作品的周边数量未必有秋叶原街头大店铺那么多,但却聚集了可以说是昭和时代以来各时期风潮的周边。甚至我还在楼上转角的几家小店内,发现了动画的原画稿,以及本文要介绍的珍稀物品,也就是更原始的动画绘图介质——赛璐璐胶片。 一看到原画店和赛璐璐胶片,同行的一位小伙伴就笑着说:这里是赃物集散中心。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玩笑话,不过据她介绍这些原画和胶片有可能是制作组管理不慎或动画公司解散后,被人盗窃而出的。不管怎样,至少我是在正规的店铺里购买的。我买到的这家店铺里,有好几个书柜里放着一个个蓝色的A4文件夹,里面都是一页一页的赛璐璐胶片。每个文件夹大概30~40张赛璐璐,《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大概占了一个半文件夹:一个是EVA单独一个文件夹,另一半是与GAINAX动画作品混在一起。其实我看中两张,一张是本文展示的这张,售价是一万多日元(12000吧?)。另一张我最终没有买,不过应该是颇具收藏价值的,是葛城美里的正面裸体胸像(无脸,颈部到腹部),可以看到胸口那道第二次冲击时留下的伤疤,售价是两万日元。权衡了喜爱的角色及价格因素后,我最终选择了明日香的这张赛璐璐。 (赛璐璐原图扫描图已经过缩小,但上传贴吧依然失败。大概是因为600多KB的缘故?请移步我的个人博客本文查看赛璐璐扫描件 wildgun.net/2018/02/talk_about_a_cel_of_evangelion/)《新世纪福音战士》11话截图
秋之回忆8预告动画圣地猜猜看 这两天《秋之回忆8》的OP公布了,看来离准时发售<del>以及浅色回忆穿女装</del>的日子也不远了。于是截取了一下预告动画中出现的场景,有些都是瞬时闪过还带有模糊效果。 我根据多次去湘南地区圣地巡礼的经验猜测了一下,顺便在GoogleMaps上查了一下,便草草地整理出此文。也不算严谨的考据,有些完全凭印象而写,有待各位去旅游、去闲逛的爱好者们实地查证啦。 本文中的动画截图取自《秋之回忆》官方网站第八作预告动画。请以购买的方式支持正版。这是MO8中国方面制作公司的官方网站:/gloriaworks.com/MO8/。<del>想想看吧,这里只要花费最低「1/6单」的价格(参考FateGO)就可以以百分之一百的几率召唤到多名老婆!</del> 01湘南单轨电车西镰仓站(湘南モノレール西鎌倉駅)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游戏尚未发售,我不知道这条电车、这个车站在游戏里叫什么名字,因此本文小标题所写的地名都是实际场景名。显而易见这里是一座电车站。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电车站有一个特殊的地方:月台中间有一个向下的楼梯。根据实地圣地巡礼过的经验,湘南地区有四种电车线路:JR东日本电车、小田急电车、江之电电车,以及湘南单轨(湘南モノレール)电车。前三种电车都是在地面行驶,并非架空行驶,因此怀疑是湘南单轨。加上之前的考据及圣地巡礼已经发现了与湘南单轨电车出现在MO8游戏CG中,因此吻合。至于为什么是西镰仓站?因为外部CG里出现的就是西镰仓站的外部构造、神社CG原型「龍口明神社」也是在西镰仓站步行五分钟的地方,因此推断是该站站台。 另外要提出一个假设。注意这里动画截图的站牌,电车的两个方向终点站:一个是「湘南千羽谷」,一个是「湘南芦鹿岛」。如果是游戏里曾经出现过的「芦鹿电」的话,只有「芦鹿岛」这一站(相当于现实中的小田急公司「片瀬江ノ島」,MO7中出现),我印象里从来没有「湘南芦鹿岛」这个站名过。因此我推测:MO8中会出现一条以湘南单轨为原型的,不同于芦鹿电的电车线路。
今日巡礼了葛饰北斋所信仰妙见菩萨的法性寺,大吃一惊 最近在日本旅游,今天东京下雨,所以就在东京市内逛了一圈,主要是去两国地区走访了两座与这次正月体验剧情相关的寺院,以及参观了当地一座北斋美术馆。 有了意想不到的发现! 法性院是FGO里提到的寺院,提及了北斋可能在哪里,并且信奉那里的御本尊妙见菩萨。 今日我参拜后,向寺方领受日莲宗御首题。看到上面的字,大吃一惊:「善星皆来·恶星退散」 ?! 注意,一般日本神社寺庙都写恶灵退散的,唯独这一家用的不是灵,而是星。 是不是意外地发现与Foreigner阶级很相匹配?!
《秋之回忆8》售前圣地巡礼简报 ——副标题:浅**装准备好了吗? 今天旅行途中,安排去镰仓逛了一天,进行了《秋之回忆8》的圣地巡礼。其实8尚未发售,所以就目前官方已经发出的几张地点明确的场景进行了一番巡礼。其中一处也是由贴吧的朋友转述日本友人后首先发现的地点。 第一处: 江之岛青铜鸟居 这座鸟居很有名了,在MO前几作里就有过,在《侵略!乌贼娘》里也出现过。位于日本神奈川县湘南地区弁天桥一端连接着江之岛之处,也就是江岛神社境界的入口。
于是,是不是该讨论一下Android上的GPS模拟技术了? 首先声明,模拟,或者说白了欺骗地理位置肯定并不是值得肯定的行为。 最理想的当然是有公司把HF的播映权引进中国大陆,然后同样获得官方的GPS定位联动活动的授权许可。 不过在这种事情希望不大的前提下,可以先从技术层面了解一下Android系统的GPS模拟功能。 我因为常年用iOS系统的苹果机,似乎并不有这种功能。但听说Android系统是可以实现的,不知道有没有谁试过? 如果确实可以的话,那么根据电影播放的场次(时间)、地点(GPS坐标),大概就可以模拟机器在现场的状态了。 其实从技术角度说如果真的去日本了,就算不进电影院,人去附近晃一圈,应该也能签到领取的吧?因为GPS精确度没那么高。(除非它用到了蓝牙室内定位技术) 不过要是有人因为利用了这项技术被封禁了,可别来找我啊,这里只是从技术层面上提醒一下,Android似乎有这项调试功能。
带着明日香,去了以色列,见到了《死海文书》 各位好,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wildgun。在一个更为古老的EVA讨论区——ChinaRen动漫论坛的EVA板块,我的曾用ID是sjmdmss_,时任「板斧」——即所谓副版主。 抛出那么一大堆古旧的网络用语,回忆随之泛起。不过我并不是以本文来叙旧的,而是想记录一下我最近去以色列旅游的情况。此行的首要目的当然是去看看真正的《死海文书》到底是什么样子,看看20多年前《新世纪福音战士》制作时庵野秀明所参考的、或者说引用其神秘主义概念借题发挥的古代经卷到底是什么样子。所以,我带上了寿屋キューポッシュ系列的明日香手办。题图便是明日香与在以色列昆兰地区死海文书博物馆所展出藏品的合影,这张照片便是此行的最大目的。(以色列国家博物馆纪念品商店出售的《死海文书》纪念品模型) 好吧,相信不用多说,经过那么多年的讨论、分析、研究,大家也越来越清楚,《新世纪福音战士》中只是借用了犹太教的元素,实际上并没有沿袭其宗教体系,所表达的也并非其宗教思想。真的只是庵野秀明为了将原先一部机器人动画加以神秘化而引入的表面元素。所以这次在旅途中我向导游说起《新世纪福音战士》时,也笑着说:「大家越是研究,就越发现这部动画其实和犹太教没什么关系。」不过,即使如此,EVA也是为当年12、13岁的我开启了哲学大门的一部作品——当然,与其说是EVA为我开启了宗教哲学的大门,不如说是当年为理解EVA而与各位同好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我逐渐接近并推开了宗教哲学的大门,得以望见内里古今东西的各家景观。所以,这次我也想将本次行程中有关《死海文书》的部分整理汇合并以此形式发布到现存的EVA讨论区,以此回馈和纪念十多年前的那些讨论氛围。同时我也想简单探究,就算是为了神秘化而引入表面性质的宗教元素,为什么庵野秀明选择了《死海文书》而不是别的宗教经卷,以及庵野秀明借鉴了哪些内容。 说来也巧,我的旅行是2017年的8月,短短的8天5夜。回国后我发现2017年3月份的时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今**海古卷》的普及型介绍读物,从死海文书的发掘过程、年代推断、内容比较等多方面进行了介绍。因此这两天我正买来了在读,而我这篇文章也是边读边思考边写下的内容,同时还参考的有在以色列国家博物馆商店买来的《The Bible in the Shrine of the Book》,以及网上的各种资料。
アリス×見返り兎 最近刚入Cu-poche坑。第一个买的是黑猫五更琉璃,第二个便是爱丽丝了。这两只兔子倒不是Cu的配件,而是去年去京都宇治那边作《吹响!上低音号》圣地巡礼时,在宇治的两座神社参拜后买的兔子神签。和爱丽丝放在一起,发现第一只的颜色恰好配合。无论是路易斯的《爱丽丝漫游仙境》还是日本宇治的传说《見返り兎 》中,兔子都是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的!
在讨论时空观前,可以先了解一下むすび(musubi) 看到不少同学都在就《你的名字。》的时空观进行讨论。不妨从剧中宫水一葉婆婆的话里找一下头绪。我记得她有一句台词,说人际关系啦、时间啦,都是むすび(mu su bi)。显然,这就是在揭示本作的时空观基础。 大陆上映的电影字幕中,把むすび翻译为产灵,其实我蛮佩服的,能找出这么一个艰深的译文出来。后来读了日本爱好者的讨论,我才发现原来是源自日本神道的古书,也是日本第一本历史书《古事记》。 在《古事记》的开天辟地神话中,日本第二、第三尊神的名字为:高御産巣日神(たかみむすひのかみ)、神産巣日神(かみむすひのかみ)。这里的“産巣”就是“产灵”。 当然,这个意思说了等于没说。不妨看看むすび别的意思。比如むすび写作汉字是結び,有结合、结束、结尾的意思。 最后,在日常生活中,むすび还有一个意思——饭团。就是那种日系的,在中国一些便利店也能买到的三角饭团。它叫おにぎり,也叫むすび。 换言之,新海诚导演通过一葉婆婆的台词暗示你了:本作时空观就是一个饭团! 你知道这个以后,还会试图从科学(而非文学与美学)的角度来剖析这个饭团吗?
24话结尾处有一个场景我不太喜欢…… 第2季第24话看完,临结尾处有一个场景我很不喜欢,就是大家都在等城惠想办法、等城惠想出主意来,看他一推眼镜, 大家就都放心了的样子。 贴吧里见过有人评论说这部作品太过削弱了主角(城惠)的存在感,我倒是觉得就这个场景而言,太过强调了城惠的存在感。这似与作品一直以来贯彻的主题不符。 如果让我来写这段故事,以及描写面对指挥者迷茫时,大家的反应的话,我会这样写:主要角色每个人分担了城惠一部分工作(例如实莉接管战斗指挥),让城惠专注于最为核心,或是只有他能办好的唯一一件事。
大地人的年龄怎么计算? 在写小说,想到个问题。 【大灾难】之前,游戏时代大地人与冒险者的时间流逝速度是12倍。李耿恩提到“城惠大人在九十八年前首度出现在历史之中”(小说第3卷),换算一下也就是城钟惠是8年多前玩的游戏。 然而我们知道,游戏中一般NPC是不会成长和衰老的,也就是说,除非公司把任务撤销,不然的话一个npc的年龄从游戏运营那天(或资料片任务上线那天)是什么样子,现在也应该是什么样子。 换句话说,游戏里见到的【大地人】少女,其实年龄上都已经是老婆婆了?
【同人】《月光之下,大陆以东》(暂定名) 本文为《记录的地平线》(橙乃ままれ 著)同人作品,以描写中国服务器大都的故事为主,在对中国地区服务器设定上有所原创的同时,力求对原作的设定兼容。 本文预计要参加天闻角川的投稿征文活动。 题目《月光之下,大陆以东》为暂定名,文章内容也有可能随时修改或重写。 大家请愉快地阅读吧:)
蕾妮希雅?丽音诗亚?中文(汉字)名翻译冲突了…… 大地人蕾妮希雅公主,在哈泥蛙(台湾角川小说译者、天闻角川小说1~4卷译者)的翻译都是“蕾妮希雅”。 不过刚才在翻日版动画的设定集,看到一个路人角色穿着文化衫,上面写了五个字:丽音诗亚命。 旁边几张的文化衫上都是写“レイネシア”,那么看来“丽音诗亚”应该是日版至少是动画版的正式汉字(也应该是中文)译名了吧?
由堇星的状态图注意到的几个问题 1、半精灵(ハーフアルブ,推测为half elf)是什么?八大善良种族是人族、矮人、精灵、半祖、猫耳、狐尾、狼牙、法仪。目前我印象里根据小说每一章节开头的人物资料图,已知大地人里,伦迪浩斯、蕾妮希雅以及赛尔济亚德公爵,都是人族;李·耿恩则是精灵族。小说里好像我也没印象提到过半精灵。有见过的话请指出。 2、既然面板上能直接看到供贽一族,那为何大家很晚才知道供贽这一种族?而且好像只有城惠知道。明明守卫士兵、银行NPC等都是供贽一族的人,那么玩家凑近了应该就能看到,甚至在游戏时代也就应该知道了才对。 3、有一个小细节,对比第一季里晓的状态图可以发现,晓的最后一栏有一个“所属公会”,下面才是“无”。但堇星的这一栏里没有“所属公会”这个字,直接写上了供贽一族。
op动画末尾巨大飞行器的影子是…? op动画最后有一幕,是众人站在废弃的街道上,天空有个巨大的黑影投在路面。 看影子的样子,头部和轮廓都是方方正正的,因此不像是龙之类的生物,倒像是某种飞行器。 第一联想到的是“航界种”,但查了一下资料,发现航界种是指惠2一类的人物,并不是指飞行器一类的交通工具。 那么这个影子是?
有关冒险者睡眠的描述,作品中是否存在矛盾?(有剧透) 今天继续整理小说设定内容,发现似乎有矛盾之处: 睡眠是不可或缺的,这一点他们也已经确认了。 和现实世界的身体不同,城惠在这个世界的身体很有体力。即使是法师系职业,等级达到九十的人还是拥有不错的体力数值,而且数值似乎都反映在身体上了。 不过疲劳与睡意似乎是两回事,持续活动一段时间之后,城惠和直继都会昏昏欲睡。 ——天闻角川版第一卷,P70 【冒险者】的身体即使缺乏睡眠,也可以毫无窒碍地行动。这个优点也是将濡羽囚禁在黑夜的牢狱锁链。浅眠与笼罩在恐惧中的惊醒反复上演着。 ——台湾角川版第七卷,P28 于是冒险者到底要不要睡眠、缺少睡眠会不会受影响啊?
下一步,难道是开拓新城市? 有剧透,内容放到2楼吧……
注意到一点,冒险者似乎不是在“登录游戏”时就遭遇大灾变的 最近开始整理《记录的地平线》的小说里的一些设定。找到一段话: “能够确认的事情如下:似乎是采用了资料片【开拓智域】。城惠在城市周边陪新手玩家玩的时候,就被卷入了这个事件,这里与【幻境神话】的起始地点“秋叶原”一模一样,他们似乎是在游戏世界里,得到了与自己角色相同的身体,此外还可以补充一点——他们身上继承了游戏里所有的装备与财产。" 小说第一卷,天闻角川版,P23 从这段文字描述似乎可以看出,城钟惠不是安装完“开拓智域”就被卷到异世界的,也不是在点击“登陆游戏”的那一瞬间穿越的,而是似乎登录了游戏,还在游戏里了一会儿,跑到城市周边准备带新手(应该就是后来登场的冬弥与实莉)的时候,遭遇的“大灾变”。 这一点我以前一直没注意到。
游戏时代,冒险者的“魂”是什么? 首先考虑到在游戏时代,玩家也是有MP也就是通常所谓的魔力值的,那也就是说魂的容器是存在的。 其次考虑在游戏时代,玩家也会死了之后到大神殿复活,而这一过程中被传送到大神殿的不是魄,而是魂。因为死亡之后魄是自动扩散到周围大气中的,那么被整个身体信息、装备信息是通过魂移动(传送)到大神殿,再由大神殿的“气”构成一具新魄,再与魂发生连接。 所以说,在游戏时代(即大地人眼中的第二次森罗变化后),冒险者的魂是什么? 或者这个问题应该拆成两个小问题: 1、冒险者的“魂”是什么。(是服务器区域中的某个区域吗?是玩家的聊天记录、成就或是个人角色的冒险日志吗?) 2、冒险者的“魂”除了在玩家死亡时会携带魄的信息到大神殿以外,还会记录别的信息吗? 当然我知道这个答案最后还是要橙乃给出,不过大家可以先遐想一下?
大地人与冒险者交恶的话,最坏的情况是? 我感觉城惠对大地人的尊重与合作意向,更多的还是从人道与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的。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共同发展,所以要好好相处“。 但反过来想一想,如果大地人与冒险者们交恶,大地人全部撤离城市或包围城市。会给冒险者带来哪些实际的不良的影响呢? 我记得城市的防御机构、还有土地买卖、金钱管理之类的都是属于供贽一族的事物,应该和普通大地人是无关的。也就是说就算大地人与冒险者彻底决裂,供贽一族所提供的这些服务应该还是会正常继续。 那么如果大地人与冒险者交恶,最坏的情况会是怎么样的呢? 例如:大地人合力拆了神殿让冒险者无法复活?
怎么理解“虚拟盖亚计画”的二比一比例啊? 看了百度百科里的介绍,是“大陆、地形等等都仿造真实世界,但距离缩为二分之一,面积为四分之一。” 但就动画来看,无论是公会房间,还是道路,还是别的场景,似乎都没有变小。 举个例子来说,一般高楼大厦的楼层层高是3~4米的(算上楼层之间的楼板),但也没觉得游戏里公会房间的楼层变成1.5~2米的高度啊。 是有另外的理解角度?还是只是为了方便绘图而忽略了这个比例?
不同服务器之间的两座城市,能以渡海的方式连同吗? 同一个服务器里不同城市之间移动,动画里就有城惠等人召唤狮鹫从秋叶原(东京)飞到薄野(北海道)。 在中国大陆的设定集里,也有提到玩家们因为怀念新手村(福尔摩萨岛,台湾),而从大陆游过去。 于是我想知道:如果横渡日本海,中国服务器的玩家游过去,或者日本那边的玩家游过来,能实现服务器转移吗?这个原作或其他延伸作品里有提到吗?
大地人过去眼中的冒险者是怎么样的? 冒险者眼中的大地人,由大灾变之前只会简单应答的NPC变成了能够交流、具有意志和智慧的大地人。 那么反过来想一想,在大地人眼中的冒险者,”大灾变“之前的时代是怎么样一个状态呢? 是之前从来没有,忽然凭空出现的? 还是之前也有,但很少搭话? 还是现在和之前没区别? 我记得小说里有提到过大地人眼中冒险者的变化,但我忘了哪里提到了。不知道有谁记得吗?
时局将倾覆 少年当如何——《闪之轨迹》玩后感 本文首发于和邪社: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exieshe.com%2F647038%2F&urlrefer=1a5becc5a764b96bd573eec07c1ffb7e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02a7042fd2d3ddcbb4b6b416600ee300a51f6e69&urlrefer=d57dc2ced8c530d24421a5838927de51 《闪之轨迹》是日本falcom公司所出品,脱胎自《英雄传说》系列而以“塞姆利亚大陆”世界观独成一系的《轨迹》系列2013年新作,其中文版于2014年6月发售。由于《轨迹》系列之前的几部作品一直有中文PC版发布,因此这一作尽管目前只有正体中文的PSV/PS3版,但也受到了中国大陆玩家们的广泛关注。以至于我去买PSV TV的时候,电玩店老板说很多人就是为了玩《闪之轨迹》而买的PSV,当然我也算是其中之一。 这几天刚把《闪之轨迹》通关(由于我着重关注故事剧情,因此战斗难度选择了最简单),想来写一篇玩后感。概括来说: 《闪之轨迹》剧情结构简明略显单调,故事节奏循规蹈矩逐个展开,但正赖于此,本作着重人物刻画并十分到位,能充分表现大时代诸多矛盾错丛背景下各人的现状与心意,为续作做了充实的铺垫。如果没有结尾的骑神战的话,我会评价85分,可现在只给80。 详细来评的话,先看看这部作品在整个“塞姆利亚大陆”系列作品故事中的时代定位:最早的《空之轨迹》与《空之轨迹SC》是以利贝尔王国“辉之环”事件为主轴的一个完整故事,对应了剧中的“福音计划”;《空之轨迹the 3rd》以许多个剪报式的回忆小故事,交代了整个大陆上的一个个独立事件,承前启后地将故事线索引向了利贝尔以外的整块西塞姆利亚大陆地区;而该作中提示的“幻焰计划”则一举开启了falcom之后现已发售的《零之轨迹》、《碧之轨迹》、《闪之轨迹》并将延续至今年9月即将发售的《闪之轨迹2》;其中前两作又可视为“克洛斯贝尔自治州篇”,与视为“埃雷波尼亚帝国篇”即已知的《闪之轨迹》两作故事并行推进;“幻焰计划”是否会完结于9月新作目前还不得而知。 说了那么多,有点啰嗦,看一下示意图: 奥菲斯计划 ┌——————————┴——————————┈ 福音 幻焰 ┌——┴——┐ ┌——————┴——————┈ 《空》 《空SC》 《空3rd》 《零》 《碧》 《闪》 《闪2》…… 简而言之,《闪之轨迹》是一个至少由四部作品组成的一个完整故事中后半段的开篇之作。 本作的主角是一群就读于埃雷波尼亚帝国“托尔兹军官学院”7班特设班的学生,简而言之是一群以军人为培养目标,但未来就职方向也并不确定的年轻人。与轨迹系列之前作品相比较的话,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即主角的身份越来越秩序化:《空之轨迹》的主角是自由正义组织游击士;到了《零》、《碧》两作就成了城市警察;而这一作则是军官学院的学生。 这样秩序化的角色身份设定顺理成章地导致了剧情结构的简明化特征:整个游戏的剧情结构基本上就是7班的众人每个月都会被分为两组到各地实习,然后再回到学院。相比于利贝尔王国篇开篇之作《空之轨迹》里由主角父亲卡西乌斯的失踪起至黑色导力器事件及后来的王国军事变——这可以说是由一条主线串联起来“步步推进”的剧情结构;而本作《闪之轨迹》这样每月到各地实习的剧情尽管有一个故事主题(帝国各方面矛盾日渐汹涌)却没有一个故事主线,因此本作的故事节奏只能说是“逐个展开”,所以缺乏一种生动诱人的连贯性。 但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简明的剧情结构,也让人物的表现彰显了出来。每月一次的实习地几乎都是各位同学的老家,因此方便于在故事中分段集中地逐个描绘角色形象。因此尽管本作一上来给出的主角就是一个班9名同学,相比于系列前作开篇的两名主角(《空之轨迹》)、四名主角(《零之轨迹》)要多上两倍之多,但仰赖于剧情结构安排,角色的性格、身世、角色自身背负着的家庭矛盾、角色互相之间的立场矛盾……这些都能不紧不慢地逐一展现。 我自己觉得出色的人物描绘,比如艾略特自身兴趣与家庭期望的矛盾;劳拉与菲关系的融洽转变。 中间的每个月的实习故事不太好说,若不是时不时地冒出一些轨迹系列前作角色或名词来引诱一下老玩家,或许对于轨迹系列新玩家来说,剧情有时会显得无聊吧? 临近结尾的“第七层”迷宫Boss画面风格意外的酷炫,而之后学园祭的歌曲表演可以说是本作剧情上最浓重精彩的定调之笔。毕竟这一作是学院故事,当然是以日式青春经典的学园祭与后夜祭作为剧情的高潮。但这并不是gal式的高潮,而是RPG式的剧情着墨之处。整个学园祭是发生于帝国内外动乱愈发显著的时局境况下,学生们既需担忧在学院外与家庭家长之间意见分歧的矛盾,又要顾虑在学院内班级同学之间因各自身份立场差异而在动荡的未来将变得难以把握的相互关系。因此可以说,学园祭上的歌,是时代风雨骤临前少年们张扬起的青春之歌,后夜祭上的舞,是国家动荡存亡之际人们心向和平的誓约之舞。有了这样诸多的反差调和,因此《闪之轨迹》学园祭的剧情可以被评价为是写就了整个“幻焰计划”系列故事里十分光辉的一幕。 说一个小想法,关于舞台演唱的安可曲,根据之前剧情的暗示,我原本猜测是帝国民歌《星之所在》或是奥利维尔王子的主题曲《琥珀之爱》,但没想到居然选用了《空之轨迹SC》的结尾曲《I swear》。一开始我不太理解,但后来仔细品味,这场表演连同整个学园祭确实是一份誓言。有所不同的是,《空之轨迹》中的swear是对艾丝蒂尔与约修亚及众人不离不弃的回顾,而《闪之轨迹》的swear则是整部剧情中段凝聚了7班同学对这所军官学院如家一般归属感,并注定要盈握着它奔走四方于时代浪潮的彼此承诺。 本来故事到了这里蛮好可以结束了,接下来就进入动荡时代看《闪之轨迹2》吧。可惜后面还有一段。 吐槽在先,我真不喜欢最后的骑神战,它既不是对青春的歌颂,也不是对人物关系的戏剧化表现。骑神这个谜之机械被摆在了战斗表现的首要位置,结果变成了《神龙斗士》那样的机战片段。我觉得最后这里安排的骑神战,纯粹是对游戏系统新卖点的刻意展示。不仅与本作主题脱节,也与整个轨迹系列“以众人小队的形式展开战斗”相去甚远。如果说骑神战放在小游戏环节那还可以,放在终章实在遗憾。 但排开这个骑神战不谈,《闪之轨迹》结尾还是不错的,甚至于比《零之轨迹》、《碧之轨迹》两部要好。网上有玩家评论说《闪之轨迹》结尾不像那么一回事,因为前几作终章至少都完整或部分地解决了问题,而这一作的结尾什么问题都没解决。我倒不这么认为,其实就系列作品而言,我最不认同的结局是《碧之轨迹》。原因在于《碧之轨迹》最后打完了一个神乎其神的Boss,玩家我本期待应该像《空之轨迹SC》那样来个《I swear》式的大结局,结果出乎意料地被告知故事没完,而且反而陷入了克洛斯贝尔解放战争长达两年的苦难。返观本作《闪之轨迹》,虽然也是一个“未完待续”的中场结局,但整个作品从一开始就不断地揭示出埃雷波尼亚帝国内外深刻的矛盾,因此作为玩家的我进行到了最终章,其实已经有了这样的心理期待准备,也能够预见到这是一部没有大结局,甚至是没有一个好结局的故事。因而此时我的欣赏角度就从对故事大结局的情节期待,转而成为了对于剧中角色在命运抉择时刻各人如何表现并实现自我的审美期待。 于是,隔着骑神的巨大屏幕,劳拉的那一番话,就成了对黎恩的再一次的承诺,以及黎恩对其自身必要的责任宽恕。 那么,《闪之轨迹2》再见!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02a7042fd2d3ddcbb4b6b416600ee300a51f6e69&urlrefer=d57dc2ced8c530d24421a5838927de51 附注1:我猜汤马斯教官(戴厚玻璃眼镜片的那位)是星杯骑士,有人加一吗? 附注2:9月份falcom公司的JDK乐团会到台北举办一场轨迹系列10周年纪念演唱会,我会去参加。
《记录的地平线》衍生作品有哪些推荐购买的吗? 我自己已经买了本篇的轻小说七卷、《西风旅团》的漫画两卷,以及TRPG规则书(虽然日文还看不懂)。 另一些衍生作品不知道有没有购买价值,我这里说的价值,是指这些衍生作品有没有对世界观设定方面有进一步拓展的介绍?比如喵太班长的那一系列漫画,以及Honey Moon Logs,还有本篇好像也出漫画版了。请看过的介绍推荐一下吧! 顺便一问,有台湾公司宣布引进TRPG规则书了吗?
《稻荷恋之歌》圣地巡礼 今年8月去京阪旅游,其中一站就是去伏见稻荷神社,于是做了一次简短的圣地巡礼。 巡礼报告发在了和邪社,请大家移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exieshe.com%2F646963%2F&urlrefer=ff0d27f6938ca334b5cb228e4f9f1b5d
本作是如何协调玩家之间进度不同而造成的大地人情况不同的呢? 在《幻境神话》还是网络游戏的时代,我们按照通常现实中存在的网络游戏来思考的话,那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同玩家因任务进度不同,而看到的场景不同、NPC的对话也不同。 比如有一个“帮助某NPC追回被窃的财务”的任务,玩家A完成了这个任务,而玩家B还没完成这个任务。那么可能某NPC对玩家A是热情以待的,而对玩家B是冷言冷语的。这会体现在NPC触发的台词上。 再比如到了某些非公共区域(比如某间剧情相关的屋子里),玩家A尚未完成某个任务,因此屋子里还是有人存在的;而玩家B已经完成了某个人物,那么当他进入屋子时,早已人去楼空。 然而当大灾变后《幻境神话》玩家成为了冒险者,NPC成为了大地人。那么此时如果A、B两个玩家在先前游戏时代完成的任务进度不同,而面对同一个大地人或者进入同一间剧情相关的屋子时,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 例如第一个例子里的大地人,有没有“财物被窃”的经历呢? 不知道《记录的地平线》小说以及各种延生作品里有没有提到这个问题?
《记录的地平线》第七卷读后感,以及对黄金作用的疑惑 本楼先发一下读后感,最初是发表在豆瓣的。 ———————————————————————————— 这一卷十分出色,各章都可圈可点,无论是一开始雪山小屋里的讨论,还是宁静海,还是之后的战斗,都很精彩,而且十分有作者特色。我所说的作者特色,是指作者用句的节奏,是用长句还是短句?是用疑问还是陈述?是激昂高亢的句子还是短短的一语沉默式的句子?这字里行间仿佛是有节奏的。而作者用句节奏很恰当,让我读着既通畅又有活力。 若说我有什么标准判定一本书是不是好的话,我自己有一个奇怪的标准,那就是读的时候脑中能不能浮现出某一曲旋律。在读第四章宁静海的时候我,我想到了《秽翼的尤斯蒂娅》中一首安宁祥和的BGM。我将这种莫名其妙的关联视为“文字与我思路合拍”的表现。 虽然我自己最喜欢的是宁静海这一段,但换个角度来说,第7卷中最体现作者刻画人物能力的,倒是后面一段:将城惠与威廉的反思写在一起的一段。 其实城惠与威廉这两个人的形象有些类似,在现实世界里都是所谓的游戏宅(游戏废人)。但作者敢于在同一卷里几乎同一章节里同时对这两个人进行反思剖析,深度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并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深化他们。(威廉的反思是“现实里当废柴”与“游戏里当领袖”的矛盾,城惠的反思则是个人努力与信赖朋友之间的矛盾)我认为这是作者对角色描写十分擅长的体现。
AT02和邪社专访志仓千代丸和旗下偶像团体Afilia Saga 【采访翻译:枫铃 采访摄影:Wildgun 统筹:Jimmy】 2014年5月底在魔都举办的上海动漫游戏创作交流展AnimeparTy 2nd -魄-,即简写为AT02的展会上,主办方邀请了国内外的一些著名甚至可以说是顶尖的业内创作人士。本次和邪社有幸采访到的两组嘉宾则是在国内爱好者群体中享有盛名。本文所采访的对象,就是MAGES.代表取缔役社长志仓千代丸先生,以及他所创立的女仆偶像团体Afilia Saga。 如果大家对株式会社MAGES.还不是很熟悉的话,那么说说它的前身5pb.社,或者再往前追溯到颇有因缘现已经倒闭的KID社,就能列举出一堆诸如《秋之回忆》、《Ever17》、《Never7》、《Remember11》、《Chaos;Head》、《Steins;Gate》、《ROBOTICS;NOTES》等等这样一些在中国AVG爱好者之间也耳熟能详的作品。 以下,就是我们对志仓社长以及Afilia Saga的采访记录: 问题一:演出辛苦了,志仓社长,Afilia Saga的诸位是第一来上海吗?对上海的印象如何呢? Afilia Saga:上海的粉丝们很热情,在演出中也一直为我们加油。我们感到非常高兴。 志仓:我是第一次来上海。比想象中宅要多,安心下来了。真希望全民都能是宅。 问题二:志仓社长做为音乐制作人,请谈一下开始的契机。 志仓:最初小学的时候,自己开始设计游戏程序,然后问父母借了电脑,应该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由此走上了正确的人生道路。 问题三:《秋之回忆》系列的音乐都是由志仓社长经手,请问对您而言,《秋之回忆》是怎样的存在?另外《秋之回忆》系列里,只有《秋志回忆6》没有出过中文版,是否会考虑出中文版呢? 志仓:首先,我从没有接触过美少女系列的游戏,通过《秋之回忆》这个作品才初次接触到了这个领域。从此以后也慢慢向美少女系,萌系游戏发展。可以说是引发我创作萌系游戏系列的契机。 另外《秋之回忆》系列也希望都能引进中国,我不太喜欢拖泥带水,半途而废。我会努力实现的。 问题四:想问问Afilia Saga诸位的兴趣爱好,还有休息的时候会做些什么? Afilia sage:我们有咖啡店,没有Live活动的时候,就会回到各自负责的咖啡店工作,和客人们交流。 介绍在由志仓社长所设立的Afilia Sage王国下的学堂的校餐这种。另外目前日本有6家店铺,考虑是否要往海外发展。比如在上海开店。 上海有女仆店吗?啊,有吗? 志仓:那么开设吧! 问题五:请问日后是否会考虑进行海外巡演? Afilia sage:这次邀请我们来上海进行动画相关交流活动,受到上海fans的欢迎真是非常高兴。希望在大家的支持下,同时也要借助志仓社长的力量,能再次让我们的魔法传递给上海的诸位。 问题六:目前在中国也很流行圣地巡礼。很多fans也会专程去日本参加活动,比如之前《秋之回忆》系列的江之电盖章,还有和秋叶原会馆举行的联动活动。请问日后还会考虑和地方合作,举行类似的活动吗? 志仓:这类活动我想不一定局限在日本,比如上海也有可能。比如主人公离开日本,前赴海外这种展开,上海是大都市,所以在上海发展也完全有可能。 这次来上海,给我印象很深。另外关于圣地巡礼主要是fans自发展开,作为企业来说,不太会固定指定哪里哪里是圣地。主要还是取决于fans的看法。 问题七:请给fans赠言 Afilia sage:这次能来上海真是非常高兴,看到日本的动漫游戏,歌曲等能被如此多的fans所接受,所喜爱。我们也很喜欢动漫,所以我们也会努力工作,成为让大家所喜欢的偶像,把动漫的快乐分享给大家。 希望能再次来上海,请大家多多支持。 志仓:这次来上海,感受到fans的热情,令我又燃起了创作的热情。回去后我会把这个热情投入创作之中,用更好的作品来答谢支持我的各位fans。请大家多多支持。
大家走新地图关卡是反复走后面高等级的还是前面的? 从获得进军总点数,以及从遇到魔女的次数来说。是不是反复走那些耗费行动力低的低等级关卡,比较划算?
限定限的是卡片出产还是合成? 如题,终于把患者收齐了。 不过,要把患者、护士以及初级的医神练到满级估计明天中午之前来不及…… 于是来问下,期限限定指的是过期之后患者和护士的卡片就没了呢?还是连医神的合体、进化都没了?
合体的卡片如果要战力最大化的话,材料卡片需要能力最高吗? 比如说这次合体成医神,如果要追求医神能力最大化的话,需要患者和护士的能力(等级、好感度之类的)先最大化吗?
小花仙战斗形象及立绘 条件太难满足了,于是就不弄了,素材提取出来看看。 另外,画平面的和做动画的还真是两个画风啊……
我在知乎上对“如何评价魔力宝贝这个游戏?”的评价 既是时代的经典,也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魔力宝贝》诞生于网络游戏刚起第二步的年代,之所以说是第二步,因为在它之前也有其他的文字MUD游戏,也有他的“直系前辈”——《石器时代》。它是Enix在那个时代对网络游戏探索尝试的成果。 画面,《魔力宝贝》的画面继承了《石器时代》以及其他同类日系游戏优秀的Q版画风,最经典的魔力256色画面富有一种在欠乏中包含明快的美感,以至于后来puk2升级成16bit色彩,大家都无法适应。 职业系统,是一大特色,后继似乎并没有网游能超过它的。尽管引发了许许多多职业平衡的问题,尽管造成了回力标和小刀师傅、饲养师等职业十分冷门,但这些问题对于魔力丰富的职业系统来说都应当是瑕不掩瑜的。 新手引导,《魔力宝贝》几乎没什么新手引导,只有一个新手任务,却并没有对游戏界面功能做介绍,这是那个时代的特征。 剧情,《魔力宝贝》的剧情又是其一大为人称道的优点。虽然不敢说后来者譬如《魔兽世界》等优秀大作的世界观与剧情是否超越《魔力宝贝》,但《魔力宝贝》本身剧情的优秀,并且因此能带动一批玩家对其剧情的关注,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今的网络游戏中都是罕见的。可惜烂尾了……此外,在《魔力宝贝》中有一个不完善的地方,就是世界观到底是属于单人的,还是多人的?开启者的角色设定到底是有单个?还是多个?其实这就是网络游戏世界观中的一个大问题:玩家角色到底是具有排他性的(自己的身份与其他玩家的身份相冲突或相重复)单机游戏似的主角?还是与其他玩家的角色可在故事中兼容共存的多人世界观角色?《魔力宝贝》中的回答并不明确,这也是Enix制造摸索过程中悬而未决的。我至今也在怀疑,魔力宝贝的剧情故事是否改编自一款本来用于单机游戏的设定? 后续开发与运营,虽然从结果来说,魔力宝贝从本世纪初运营到现在还活着算很长寿因此也挺成功的了,但细分来看,《魔力宝贝》的后续开发和运营真是节节败退啊!原厂制作组在puk与puk2时分别更换就不说了,连大陆地区的运营商网星史克维尔艾尼克斯都在中途拆分成了由大宇资讯独资的新网星与史克威尔艾尼克斯独资的史克威尔艾尼克斯(中国)两家公司。从此之后就真的是节节败退啦!而且在拆家的过程中,由于当时玩家填写帐号真实信息的意识不强导致大批帐号冻结问题也是继puk2(4.0)后的又一大打击,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惨不忍睹。当然SEC在08年开放的怀旧服务器挽救了这一颓势,现在《魔力宝贝》低调平稳地运营中,中国大陆成为了全世界仅有的最后一处《魔力宝贝》运营地区。 因此说,《魔力宝贝》既是时代的经典,也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另外,《魔力宝贝2》就更惨啦。
男女角色玩家的时装戒指名字一样的? 我(男性角色)看到的红色婚戒的名字是“鸳梦极情戒”,刚才游戏频道里问了一句,好像女性玩家团购页里,红色婚戒也是这个名字。 鸳鸯的鸳是雄鸟的意思,只有鸳,没有鸯,然后再“极情”戒。 这个太糟糕了呀……
高级将魂能兑换低级将魂吗? 如果我已经61级了,但我忽然想招募一个紫色英雄…… 又或者,我觉得招募红色英雄无望,想把红色的也兑换成橙色的,招募一个橙将…… 能操作吗?
女神联盟地图素材
提取素材,一不小心好像挖到了还没开的英雄 先发酒馆背景图一张……
女神之泪的掉率是不是变高了? 今天做跑环任务,感觉女神之泪的掉率变高了一些。 外加昨天开了女神护佑、以及竞技场可以用龙之徽章买女神之泪了(以前不行的吧?),于是想到女神之泪是不是提高了一些掉率?
九年之后,我终于获得了它 《法蓝战记之十二勇士》,当年卖七十多元的,这次入手只要二十几元,而且看上去是全新的,应该是挤压的存活吧。 好,终于入手了!让我怀着期待的心情翻开看看……嗯……唔…… 明白了,是在新浪伪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创作……这就是所谓的二次同人啊! 而且这画风也……十分具有欧美奇幻的特征!插图!这是《魔力宝贝》小说的插图! 当年央视曝光魔力宝贝为成人游戏,一定是以这幅画为参考标准的吧!李贝留斯藏身处,看来就算是赤膊蝙蝠男李贝留斯,面对这群形象生(zheng)动(ning)的魔力宝贝角色,也压力山大啊…… 别说李贝留斯了,连奈亚拉荷特普都要嘿嘿不出来了好吗! 等有空了慢慢看吧……
2013年8月圣地巡礼:照片篇,《TARI TARI》部分 最近(8月22日至8月26日)我去日本旅游,其中24日这天安排仍旧是到神奈川县湘南海岸进行《TARI TARI》与《侵略!乌贼娘》的圣地巡礼,并且以《TARI TARI》为主。 Google地图标记: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aps.google.com%2Fmaps%2Fms%3Fmsid%3D209672775121206221776.0004e359ecd46ace491f3%26msa%3D0&urlrefer=cd699b7db6204213a32b0f6be8ed80c0 下面是作品原图与实地照片的对比: 冲田纱羽家——横须贺线北镰仓净智寺第一话宫本来夏唱歌处——江之岛电铁线镰仓站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