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迷失了
越迷失了
关注数: 29
粉丝数: 328
发帖数: 1,514
关注贴吧数: 18
李氏三拼,可方便地打出带调拼音,注音字母和国语罗马字 汉语新文字搞了100多年,还在用的就是带调拼音文字,注音字母和国语罗马字,其他的方案用户都不到1人,连作者自己都不用,这些年我关注过的方案,让墨文,速成真字,谚文汉字,铁军新文字,都连作者都联系不上了,作者早不用了,这几个贴吧里的方案都是这样,最多半年,之后连作者都不见了,都成不了气候,还是得用成熟的方案 成熟的方案100年来只有这三个,从早到晚是注音字母、国语罗马字、带调汉语拼音,但是100年来从来没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方便地在电脑上写这三个方案,国语罗马字只用26个字母,但是全世界也没有1个人可以流利的书写国罗 为了方便地打出这三种方案,我搞了个李氏三拼输入法,有李氏三拼15键和李氏三拼26键(廿六三拼)两套输入方案,15键主要用于手机打字,26键主要用于电脑打字,每套输入方案都可打出汉字、无调拼音、带调拼音、注音字母、国语罗马字,需要的可以试试
原以为真是四孔陶笛,谁知道还是六孔的 根本不是四孔陶笛,我是真想找四孔陶笛的
突然无法排序 我的everything一直好好的,今天突然无法排序了,刚打开搜索框可以搜到文件,一点“路径”或“大小”、“时间”进行排序的话,就搜不到了,真是莫名其妙!谁知道怎么回事呢?
更多候选字界面失效,怎么回事? 近几日发现更多候选字词界面失效了,表情界面也调不出来,我卸载了百度手输又重装了,还是不行啊,怎么回事呢,有人发现和我一样的问题了吗?
朱以海长垣誓师是真是假? 网上查到的所有资料都说1647年正月朱以海在长垣誓师反清,至1648年收复了福建三府一周二十七县,可是我查遍了所有地图都没发现福建有个叫“长垣”的地方,只有河南有个长垣县,朱以海显然不可能在河南誓师,可见这个所谓“长垣誓师”纯属杜撰,那么他所谓的收复福建大片土地的说法是真是假呢?
为啥纳乔·蒙雷亚尔不叫纳乔? 都是老纳家的孩纸,凭啥你Nacho Fernandez占着纳乔的名号,我Nacho Monreal就只能叫蒙雷亚尔?!说不定我莱阳王才是真命天子!
06-03【交流】收藏点不显示 手机地图缩小之后收藏点就不显示了,这是要逼我用高德的节奏啊,谁想出的**设计?
会不会是接到了某中国豪门的邀请?! 一大波名帅都来中国闯荡江湖了,会不会齐祖是接到了某中国土豪的邀请?要知道当今世界足坛中国豪门的财力是谁也无法估量的!齐祖是不是春心萌动了呢?
金庸小说英文版将大火? 今天看到个新闻,说是一个英国人翻译了《射雕英雄传》将在英国出版,说外国人把它当作是中国版的《魔戒》,还有的说是中国版《权力和游戏》,但其实我多年前就知道有英文版的金庸小说了,只是读者很少,外国人还是不了解中国人的武侠世界,在那个“武侠世界”网站上有很多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的英文译本,译者多是有中英、中美两国背景的网友,那么为什么之前那么多年的英文版金庸小说都没火起来,现在这个英国人翻译的只有第一部的《射雕英雄传》就火起来了呢?是之前宣传不够,还是这次也只是炒作?实际上外国人还是没几个人看武侠小说?
从琅琊榜看中国分食制传统 现代中餐都是共食制,中老年有给人夹菜的习惯,80年以后的年轻人对这个都不太能接受,但对长辈又不好说什么,只能是唯唯诺诺,有些场合有人一定要给别人夹菜,比如招待外宾的时候,很容易引起争执,不仅是白人,我和日本人、韩国人一起吃过几次饭,印象中他们挺讲究餐具卫生,从不相互夹菜,夹菜喜欢用公筷、公勺,不知道越南等其他东亚国家现在是怎样的 现在中国正式场合也越来越多地用公筷、公勺夹菜了,但是中餐基本形式还是圆桌、共食制。俗话说病从口入,从卫生角度讲,共食制容易传播细菌,分食制更有利于健康,其实中国人比西方人要更早发现这一点,中餐不是一开始就是共食制的 中国古代很长一段都是分食制,最早在殷商时期就是这样,参考《封神榜》,所有宴会场景都是一人一桌,侍者分食、分酒,这个传统一直维持到南北朝末期,可以回忆一下孔子所在的春秋、三十六计的战国,还有后来的秦汉、三国、魏晋,典型的宴会场景,像鸿门宴、群英会、单刀赴会、竹林聚会、金谷园会、兰亭集会等等,都是一人一方桌,那时候的电视剧,像《芈月传》、《大秦帝国》、《寻秦记》、《汉武大帝》、《大汉天子》、《秀丽江山》、《三国演义》、《兰陵王》等,回忆一下其中的宴会场景,都是这样的 《琅琊榜》也是南北朝的时代背景,像进屋脱鞋、坐垫子、睡榻、坐姿、发型等细节,看起来好像日本人一样,其实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就是这样的,特别是饮食方式,几乎都是一人一桌,最多两人一桌对坐,但绝对是分食制的,像宴会时七八岁的小孩都是自己一张桌子,而且所有桌子都是方桌,从来没有圆桌 一直到了唐朝时候,圆桌才开始慢慢流行,唐朝前期还有一些一人一桌的宴会场景,但到了后期,几乎都是10人左右的大圆桌了,从那时候到现在,中国宴会场景几乎没变过,典型的比如清朝的百叟宴,和现在人民大会堂团拜会几乎一样,都是几十张大圆桌,每桌十人左右,要是要看节目,一半的人得扭着屁股看,主人敬酒的时候穿梭于各桌之间,到了一张桌子的时候那些人都站起来一起举杯,我记得古代主人敬酒大家不用都起来的啊,都是全坐着一起举杯喝了就是了 之所以隋唐时候中国从方桌分食制改为圆桌共食制,从睡榻改为睡床,从坐垫子改为坐凳子,可能是受到了北方民族的影响了吧
萧庭生知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本来他才是皇位的真正继承人,这一点他自己知道吗?
为什么长林王不是一字王 皇帝亲哥,就算不是嫡出,也应封一字并肩王,哪儿有封二字王的道理,参考宁王,还有平章、平旌为什么叫世子,而不是小王爷,贝勒爷,参考杨康,这是不是说明靖王因为孩子不是亲生的,还是对他防着一手呢?
怎么输入提示码呢? rime有4种结果,分别是 空格:汉字, enter:上屏码, shift-空格:输入码 第4种是提示码,也就是候选字后面跟着的编码,在同文中默认皮肤长按enter是输入提示码的,可是在rime中要怎么才能输入提示码呢?有时候还真的是需要呢
含有多音字的词汇如不标注发音是不是会被自动标注多个发音? 以前我以为是如果不标注发音的话,词汇会被按以terra_pinyin.dict.yaml中词频最高的那个单字的发音来自动标注,但是我现在发现有的词汇会被标注了不止一个发音,所以我在想,会不会是因为如果多音字被标注了不同词频后,就以词频最高的那个单字发音来自动标注导入的词汇的发音,而如果有没有被标注词频的多音字或词频相同的多音字的话,那导入的词汇就会被自动标注多个发音了 不知道我的猜测对不对呢?
词库中词频整数和百分数的不同 我注意到rime词库中的词频有两种形式,整数和百分数,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查了半天,试了许久,我觉得可能是这么回事的吧 整数标识同音字、同音词的词频,词频靠前的候选项排序靠前; 分数标识多音字,用于给自定义导入的词条自动添加编码,我注意到terra_pinyin.dict.yaml中只有部分单字有词频,词组都没有带词频,在luna_pinyin.dict.yaml中只有个别词组带有词频(带词频的编码中单字占到了99%); 不确定的是,百分数形式的词频是否被用于候选项排序?整数形式的词频是否可用于导入的词条的自动添加编码?
语句流模式空格分词时各词组可以根据上下文智能调频呢? 我想请问一下,语句流模式下用空格分隔的各词组之间有关系吗?算法服务会根据词组之间的某种关系调整候选项吗? 我们知道像搜狗、谷歌这些输入法整句输入的优势就是智能语句,它根据整句话的输入码进行智能调整,rime说是没有这样强大的算法服务,但是我想知道的是,它的语句流模式输入的时候,用空格分隔的各词组之间会不会可以有一些类似于智能语句的算法存在? 我最初用的是非语句流输入模式,但是后来我发现它会把我连续输入的一整句话都当作一个词组进行记录,这样的话它的效率是极其低下的,所以后来我用了语句流模式,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分词习惯,以便通过这种“小词组”的方法灵活地组合出更多的词组,但是这里就有个问题了,我不知道用空格分隔出来的各词组之间的关系的用户习惯会不会被记录下来,因为如果没有的话,那其实rime就是一个从固定词库中搜词的工具而已,只不过连续输入的词组又被组合形成了新的词组的,各词组的词频由字典中预制的数字决定,并记录下用户的输入频率然后进行综合计算排序,而这个同码词组之间的排序和上下文是没有关系的,这就是rime是否有智能排序的一个关键问题。 所以我想搞明白的其实就是说,rime的算法服务是否支持语句流模式、空格分词的情况下,各词组可以根据上下文智能调频呢?
rime词库中对“誒欸ㄝê”的处理 ㄩü和ㄝê这两个音是汉语拼音方案中规定的两个带附加符号的字母,26个拉丁字母中并没有这两个字母,必需进行转写,其中的ㄩü转写方法比较明确,朙月拼音和地球拼音都用v键来替代,但是这个ㄝê没有统一的转写方法,一般情况下用e来替代,但是还真有单独用到的时候,汉语拼音方案注释里有规定的: (3)韵母ㄝ单用的时候写成ê。 但是在朙月拼音和地球拼音这种26键方案的码表里,ê肯定是不能用的,我注意到佛振用的是eh。 汉字中,单用韵母ㄝ的字只有两个:誒欸,但是我发现,朙月拼音和地球拼音中对这两个音的标注并不一致。 誒 萌典查到2个音: xī ㄒㄧˉ ề ㄝˋ 汉典中查到5个音: ēi ㄟˉ ê̄ ㄝ(这到底算几个音啊) éi ㄟˊ ế ㄝˊ ěi ㄟˇ ê̌ ㄝˇ èi ㄟˋ ề ㄝˋ xī ㄒㄧˉ 朙月拼音3个音: 誒eh50% 誒ei50% 誒xi0% 地球拼音1个音: 誒ei1 丢了eh4和xi1这两个音。 欸 萌典3个音: ǎi ㄞˇ èi ㄟˋ āi ㄞ 汉典5个音: ǎi ㄞˇ ēi ㄟ éi ㄟˊ ěi ㄟˇ èi ㄟˋ 朙月拼音2个音: 欸ai50% 欸ei 地球拼音3个音: 欸ai3 欸eh1 欸ei1 朙月拼音中丢了eh1这个音。 在原版的朙月拼音和地球拼音中对eh这个音都没有做处理,所以在朙月拼音中打eh出“誒”字地球拼音中打eh出“欸”字,但是地球拼音对eh1声调的转换显示不对在注音符號輸入方案(bopomofo.schema.yaml)中eh是被安排在逗号上的,在许氏方案(bopomofo_hsu.schema.yaml)中eh和e合并了,都被安排在了e上,在国语罗马字方案中,暂时没有对eh做处理,是打不出“欸”来的。
为何“㞞”字只有在繁体输入状态下才能打得出来呢? 我发现,“㞞”这个字只有在繁体输入状态下才打的出来,难道是因为简体字中它因为是粗俗用语而被删掉了吗?我想知道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
句中的自造词不会被记录吗? 我打了一句话,其中有我的自组的几个词语,但是当我再次输入这些词语的时候,它们并没有被自动记录下来而上屏,我只好分开把它们分别一个一个输入好让输入法记住这几个自造词,这是不是意味着我应该尽量打短句呢,我记得搜狗微软这些不是这样的啊,它们是长句中的自造词也会被记录下来的啊
用户词典把所有输入内容都记录下来了呀 我发现rime是不是语句流(- express_editor和- fluency_editor)都会把所有输入内容记录都下来的呢,比如输入了一个长句,那么他会把这整个句子都当做一个词条记录下来的,没有人会觉得不安全吗,不过我在想想,其实搜狗等输入法不就也是把用户的所有输入都记录下来了吗,要说也还是一样的 不过也还要说,这样整句记录的话,不知道对分词算法会不会有效率上的影响,给拼写算法的分词造成困难?而这又该怎样解决的呢?
中英混输还是不行啊 比如要输入“他还清晰地还记得那是在20年前的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你就必需分成 1、“他还清晰地还记得那是在” 2、“20” 3、“年前的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 这三段,很影响节奏感呀,也不利于分词检索,请问有什么办法吗?
感觉rime的schema和custom.yaml的同步很鸡肋 据《致第一次安裝 RIME 的你/半月湾C》文中所说,userdb.txt是双向同步,这个好理解,用云盘可以实现多台电脑上的词库同步,但schema和custom.yaml只能是单向同步,由rime同步至同步文件夹中,那么我同步到别的电脑有何用,根本无法实现第二台电脑自动载入第一台电脑的最新配置的作用,而且如果你在第二台电脑上再点一下用户资料同步,那么它会把旧的配置文件去覆盖掉网盘中的新的配置文件,适得其反,弄巧成拙的嘛,我不知道它这个配置文件同步意义在哪里呢?还不如我直接用网盘选择性同步rime中的schema和custom.yaml得了
怎样设置双击分号输入分号(类似搜狗)? 我用的国语罗马字方案,单击分号键被我设置成了起分词作用,可我还想双击分号实现输入分号的作用呢,这就类似搜狗的功能了,可我在《雪齋的文檔——Schema.yaml 詳解》 中没找到双击实现特定功能的设置,它应该是在"key_binder/bindings"下的 - { accept: 双击semicolon, send: semicolon, when: composing } ,那么这里找不到怎么写啊,我不知道rime的yaml文档能不能实现这样的功能呢?谢谢!
请问一下一般方案中的简繁转换用到的是什么方法呢? 我看到方案“五筆·簡入繁出”wubi_trad.schema.yaml中用到的简繁转换是用的opencc的方法 simplifier: opencc_config: s2t.json option_name: zh_trad 但是对于一般的方案比如luna_pinyin.schame.yaml中并没有这一段呀,我想问一下像这种情况下它的简繁转换是如何来实现的呢?
请问一下更新词典和码表应该放哪里,需要打补丁还是直接覆盖呢? 我在吉特哈布上找到很多方案的最新版词典和码表,想更新我的小狼毫,我现在是直接把dict和schema放在程序文件夹下的data下的,我看到schema还可以放在用户文件夹,但是dict是只有一份放在data下的呀,如果不放那里还能放哪里呢?群里有朋友说更新词典和码表应该写补丁,但我没有找到相关的语句,而且如果是写补丁那这两个文件也不知道应该放在哪里好,作者们是怎样的处理方式的呢?
请问一下地球拼音的声调是不是遵从台湾习惯呢 我在用地球拼音的时候(其实用的是在地球拼音的基础上改编成的许氏注音布局,是一样的),发现一些词汇的发音用的是台湾习惯,比如 "研究"的"究"字,地球拼音是jiu4(台湾标准音)而不是汉语拼音的jiu1; "微软"的"微"字,地球拼音是wei2而不是wei1; 请问一下,这么设置是有什么特别的考虑吗? 而我在用微软注音的时候,当以繁体输出的时候"研究"的"究"就是jiu4,而当我用简体输出的时候就是jiu1,这个转换基本上来说要准确一些的
助记的撇号什么意思啊 老大,我看到1217方案的助记提示中显示qw按键上有ui'ang'ong,m按键上有ua 'i ian,不明白这个撇号是什么意思呢?我想可能是单韵母吧,好像也不是啊
为啥更新最快的是内置版 想不通,触宝输入法最多的用户不还是在大陆嘛,为什么安卓机大陆版却更新最慢,谷歌市场上更新最快的是那个所谓内置版,难道不是一个团队开发的吗?国内触宝不能云同步也是郁闷,这么好用的功能就是不让用,白瞎了
注音T+键盘能不能不要把声调键两两放一起呢 注音键盘最大的用处就是用声调做辅助码,结果却把三声四声、二声轻声放一起了,你说悲惨不悲催,希望开发组能重视一下吧
挂接方案是不是无法整句输入呢? 我试了试电脑上的搜狗小鹤自定义短语挂接,和百度手机输入法的个性短语挂接,发现一个问题,无法使用智能整句输入呀,它只能识别短语库里有的第一个短语,是字或者词,然后我想不选中它上屏而是接着输入后面的话,但是后面的字词却识别失败,结果就是只能以字词方式输入而不能以智能整句方式输入,请问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呀
网盘里挂接无法下载了,怎么回事呢? 鹤大设了密码了,是在维护吗?下载不了了,啥时候才可以再下载啊
请问一下练习双拼阶段用什么文章合适 看了一下前辈们的帖子,练习方案都是双拼+双形的飞扬版方案,而我目前只是用搜狗的小鹤双拼方案,四码上屏的字词方案我感觉其实和五笔是差不多的,都是通过高强度的强制记忆达到条件反射的程度,这种方案虽然说适合于打单字,但是却失去了双拼方案打字流畅性的本质,因此他更适合看打,却并不适合想打和听打,我是一个五笔输入20年的老用户,对这一点,尤其感同身受,任何形码方案在想打的时候都会对思维连贯性造成影响,速度越快,这种影响就越大,说到底这是受制于汉字象形文字属性的束缚,想要把汉语用书面汉字记录下来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把这段汉语加上了汉字赋予给它的更多的属性,这不是哪个形码方案可以解决的问题。 因此,我觉得我未来的输入方式应该是语音,双拼,五笔,为了达到可能比我五笔输入方式高一点点的效率,再付出像我20年前练习五笔输入时候大量强制记忆的成本,我认为这个代价太大了。 所以,我是想知道如果只是练习双拼的话,我们适合用哪一种打字软件的什么样的文章,我看现在大家用的基本就是添雨跟打器、极速云跟打器、爱不释手,但是我下载了小鹤双拼专用添雨跟打器,看到里边的练习材料都是前500,501-1000等这些单字练习方案,没有可以用来练习的文章,我想是不是我随便找什么文章都可以,或者是我们有适合于练习双拼专用的文章呢?极速云跟打器里边有冰灯等文章,我不知道是不是合适于练习小鹤双拼。
百度手机输入法个性短语挂接小鹤ini码表几处错误 “小鹤单字for百度拇指键盘.ini”共6020行,导入却只有6017条,查了一下,错误在于 xr=1,选 dnkf=1,雕 分别有两行,不能重复导入,所以缺了两行 hj=1,含 hj=2,含 重复定义,所以hj=2,含就无法导入了 “小鹤字词for百度安卓、ios全键盘.ini”共59816行,导入只有59815行,丢的一行是 ofjt=10,?,因为只能定义0-9,所以这个=10是不对的,导入不了
声调输入法集合 个人一直希望可以用上带声调的输入法,最好不是用1234或其他案件来区分声调的,找了半天,可选的不多,在这里做个集合吧
几点改进建议 非常感谢作者的辛勤劳动,聪明狗皮肤是我用过的最好用的皮肤了,首先向作者致敬! 然后想提几个小小的建议,希望作者在茶余可以略微看一下,在下一个方案改进的时候有空可以考虑一下,非常感谢! 1. 逗号键太小,容易点错,希望可以做大一点; 2. 逗号右边的123表情键,长按是全删文本,其实这个功能大多数人很少用到(需要用到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全选和删除两步操作实现),而且又容易点错,我就是在长按enter键切换输入方式的时候稍不注意就会不小心全删文本,现在只好是小心又小心,建议删除长按123表情键全删文本的功能,或者改为其他功能; 3. 语音输入的时候,左下角的“音/英”转换键很不方便,切换回来只能是英文键盘,建议能不能改为切换回来还回到原来的输入方式,否则每次都只能先切换回英文键盘,再点右下角enter键切换输入键盘,太不方便,语音输入的时候语音转换有错字,切换回来是想用拼音或是五笔改正的,不是想切换回英文键盘输入英文的; 4. 能不能去掉最上面一排数字键,换回来工具条,我觉得是数字键不如切换输入方式使用的多呀,我现在是以打1217拼音为主,人名地名生僻字等换回来五笔输入的。还有有人也反映想有一个功能键上的收起键盘的功能; 5. 五笔能不能也做成1417的,我是五笔20年老用户,感觉手机上五笔最好用的就是单14双17,26键用的人是比较少的,太容易点错,17键中间可以放拼音筛选或是list常用符号; 6. 左删能不能上置呢?
为什么现在的皮肤不用乱序了呢? 老大,我在你之前的帖子里看到你说过12键要想好用必须用乱序,为什么现在的皮肤都没有用乱序呢?还是我没找到你的乱序的呢?我也是觉得必须乱序的呀! ejiepe: 回复 bingozlb :12键要想好用,必须要乱序,现成的方案我只看过你的和玉狼的,手感要打一篇文章才知道。你和他的方案一个水平,是不是极品我不知,嘿嘿。我去年用正序做过12键方案,重码太高,老得点更多去选字,放弃了。举报 | 2013-11-7 16:37回复 http://tieba.baidu.com/p/2689160997?pn=2#41359619410l
中文打字练习怎么自定义练习文章呢? 想在手机上练习打字速度,找来找去只找到一个可用的软件“中文打字练习”,可里面只有固定的40长文章可用,我是想把米旮旯那个故事导进来练习,我看到贴吧里很多大神也是用这个软件在测试不同方案的打字速度,大家都是怎么把自己的文章导进去的啊?
请问一下单手操作最舒服效率最高的是9还是12还是14呢? 想用双拼,我考虑过9键米旮旯,10键,11,12,14,我觉得14是我单手操作的极限了,再多键就用双手操作了,可我手机几乎从来都是单手操作,用14双键五笔两三年了,现在想转双拼,感觉效率更高,可看了下大神们的测试,有的说12键和9键其实效率差不多,想问一下是不是这样,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真不如就用9键米旮旯得了,但是米旮旯3有个问题0键不上屏啊,其实米旮旯3应该是10键方案的吧 现在考虑的方案有米旮旯3 10键,cmg12键14键,雅歌10-14键,bingo12键,看大神们说乱序效果更好,我也考虑用乱序,其实最喜欢的皮肤还是聪明狗,可惜聪明狗乱序只有17键的 @bingozlb
个人文档里的文件怎么都删不掉,无语了 用calibre用邮箱推送的书,无论如何都删不掉,在管理我的内容和设备里,点了删除了,但你一刷新,他还有,静静地躺在那里笑话你呢,我去,这他娘地到底怎么回事啊!
能加内存吗? 啥都好,就是内存不太够啊,能不能加到8G内存呢?有人加过没
怎样取消触摸唤醒啊? 有两点不爽,一是点电源键关闭屏幕后再点击电源键来点亮屏幕,这时候并不会锁定,结果我只能是在关屏之前先win+L先锁定再关屏,很不方便 再有是关屏了之后一点触摸屏就点亮了屏幕,这完全和平板或是手机的设置不一样啊,平板或是手机在关屏后你点屏,它不会有任何的动静的,想再点亮屏幕只能是点电源键,或可按下的home键,win10这样的点屏幕就点亮屏幕的做法非常不方便的,请问一下有木有方法破啊?
怎样取消触摸唤醒啊? 有两点不爽,一是点电源键关闭屏幕后再点击电源键来点亮屏幕,这时候并不会锁定,结果我只能是在关屏之前先win+L先锁定再关屏,很不方便 再有是关屏了之后一点触摸屏就点亮了屏幕,这完全和平板或是手机的设置不一样啊,平板或是手机在关屏后你点屏,它不会有任何的动静的,想再点亮屏幕只能是点电源键,或可按下的home键,win10这样的点屏幕就点亮屏幕的做法非常不方便的,请问一下有木有方法破啊?
我去,3999必须用officeHome版,不用都不行!怎么破?! 想用键盘,所以买了3999,但拿到一看才知道必须用offce Home的,我用的是professional啊!把自带的home删掉之后装上professional,结果每次打开office软件都会出来欢迎,让上网站注册,我去,想不用都不行!难道买了3999就必须用hom吗?!这算什么啊!
曼城输了,这赛季第三应该稳了! rt
这下净胜球优势也没了 就怕这个,这周就算能拿3分,还能超人家净胜球吗?危险了!
打算用rime做一个罗马字输入方案,这是唯一可能的输入平台了 多少年来,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支持国语罗马字的输入平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终于找到了rime输入法,使得罗马字输入成为了可能。在声调输入方案出现之前,其实我是一直拒绝使用拼音输入的,无奈只好用五笔,但其实用五笔这么多来我是一直希望用拼音输入的,看来还是有人和我有一样的想法的! 目前刚接触rime输入,正在学习自定义,希望早日实现我的愿望!
是Rime作者吗?输入法非常好用,支持一下! 是Rime作者吗?输入法非常好用,支持一下!
小组如果得第二没准能走得更远 小组如果得第二没准能走得更远,现在看来,当时拼了命地得第一,结果碰上夺冠的澳大利亚,这才叫贪小便宜吃大亏,如果当时第三场和朝鲜队的比赛保存实力,以替补阵容上场,一是也不一定会输,二是输了也正好,四强赛赢韩国,最后进决赛的就是中国队了!其实我们一直想踢韩国的!
Adam会不会是杀死怪盗基德老爸的大BOSS?柯南也一直在找他 原来他的老巢是在美国,怪不得FBI早就派朱蒂森森去日本调查了,一代怪盗黑羽盗一被boss杀死的原因就是boss要找生命之水,就是adam喝了可以长生不老的饮料了,这饮料最初是在岛上由黑白二神玩游戏发明的,后来传给了hugo,最后不知怎么回事到了美国大陆了,还有,柯南一直在查的那位先生也一直在找Adam,那位先生本来是想研发生命之水的,但搞错了发明的是返老还童的药水,所以柯南也一直想查出真相来,不知道小柯南啥时候登场呢
所谓一些音乐大师却不懂乐理的消息是真的还是假的? 乐理是挺难的,我也自学了几年了,还是业余水平,不过总时不时地看到一些惊人消息,就是某某大师其实并不懂五线谱,或者不懂乐理,或者不懂编曲之类的,一般都是用来证明学乐理没用,或者至少说是没那么有用,甚至还有人说科班出身的人思维都被局限住了,学到的都是机械的东西,离开谱子连《两只老虎》都不会弹,平时随意哼唱的老百姓才有乐感,听起来好像也挺有道理的 我看到的说大师不懂乐理的有说帕瓦罗蒂不懂五线谱的,说大师自己也说过他唱歌全凭内心最真实的感情流露,那些人类总结出来的乐理等羁绊都只是浮云,只有抓住了音乐的灵魂才能够达到最高境界,之类的 有说喜多郎不懂五线谱,说他以非科班出身的音乐人成功逆袭,凭的是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云云 有说李宗盛不懂编曲的,说有一次李大师到中央音乐学院开讲座被学生问到乐理问题,大师说其实我不懂编曲,学生们一片哗然,大师很尴尬,类似这样的 那么这些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学音乐到底应该是老老实实地打好乐理基本功,循序渐进,还是抛开乐理的羁绊,发自内心地感受音乐对精神的洗礼,跟随音乐的召唤,唱出属于自己的声音……balabala,呢? 反正我思前想后,还是在老老实实地学乐理,我觉得对于一个科学主义者来说,不学乐理是无法领悟音乐的实质的。但是按照其他那些人的说法,学乐理又容易陷进条条框框中去,而忽略了音乐的实质,真是两难呀
请问一下五线谱怎么确定调式? 思考了多年,今日终于顿悟,开始有些理解调号和调性的不同,原来简谱上写的1=C,1=F之类的是调号而不是调性,同样的调号可以有不同的调性,比如C大调和a小调这两种调性的调号都是C调(它们是关系大小调) 也终于有些明白了根据首尾音来判断调式(和调性)的方法,主要看一支曲子的最后一个音的首调唱法,如果是1就是大调,6就是小调,有时候会用到5,这也是大调式。我看了看流行歌曲基本上都是以1和6结束的,用这个方法是很有效了。至于调性,根据简谱上标明的调号当作1,在键盘上数到尾音所在的音名,这个音名是什么,这首曲子就是什么调性的了,和刚才的调式结合起来就知道完整的调性了。 以前我怎么都不理解首尾音判断调性是什么个意思,因为我一直是把调号当作调性了,结果检验了多数歌曲尾音的音名都和调号对不上呀,现在知道调性和调号没有太大关系,当然对不上的了。 但是问题又来了,看简谱都标明了首调唱名了,这样就可以知道尾音的首调唱名了,但是对于五线谱来说呢,并没有注明首调唱名啊,那怎么知道尾音的首调唱名呢(虽然知道它的音名)?
有没有和情妇一样感情曲折的美剧啊结束了该看什么了 真是难啊,现在该看什么了呢?要等一年才能再看情妇了噢
乔斯是不是要和瑞秋一样啊?逃婚 看这样子貌似是要这样的样子啊!瑞秋逃婚大家很容易接受的,那乔斯呢?她可以这样吗?
明年萨维会生完小孩了吗? 希望明年她变得瘦些了好不好,这季她很不容易显得漂亮的嘛,还记得她在一季中是多么地迷人啊!
安娜怎么和力宏搞一块儿去了 有图有真相,看样子安娜还挺兴奋的
【本吧交流】请问一下这个主播是谁呀? 看起来挺有感觉的样子,是我这些年不看央视了吗?怎么现在这帮年轻人都不认识了呢?看来真是后浪推前浪啊!
请教一下音域不变而改变首调唱名,这种转换叫什么? 我发现有一些曲子,有不至一种首调唱名写法,比如光良的《童话》,第一句”忘了有多久“中的第一个字”忘“,你可以从低音5来唱,就像下面第一张图,也可以从中音1来唱,如下面第二张图,我想请教一下这样的变换叫做什么,应该不是转调吧? 转调的一般来说会改变音域,当你唱不上去的时候可以告诉吉他手换KEY(调低些),比如说原来是G调的高1(G5=784HZ),太高了唱不上去,换成C调的高1(C5=523HZ) 但我说的不是这个情况,而是说在音高(音域)不变的情况下来把调性和首调唱名同时变,比如说把刚才的G调的高1变成C调的高5,它的音高还是G5=784HZ,只是首调唱名变了,从do变成了sol 顺便说一下我的理解,音高=调性+首调唱名,不知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的看法 至于说我为什么有这样一问呢?因为有些时候某些乐器没有那个比如说低音5,或者说你不会筒音作5的指法而只会筒音作1的指法,那就只好来改变谱子的写法了,也就是说需要音域不变而改变首调唱名了,这种情况下整首曲子的调性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第一张图,从低音5开始第二张图,从中音1开始
请教一下音域不变而改变首调唱名,这种转换叫什么? 我发现有一些曲子,有不至一种首调唱名写法,比如光良的《童话》,第一句”忘了有多久“中的第一个字”忘“,你可以从低音5来唱,就像下面第一张图,也可以从中音1来唱,如下面第二张图,我想请教一下这样的变换叫做什么,应该不是转调吧? 转调的一般来说会改变音域,当你唱不上去的时候可以告诉吉他手换KEY(调低些),比如说原来是G调的高1(G5=784HZ),太高了唱不上去,换成C调的高1(C5=523HZ) 但我说的不是这个情况,而是说在音高(音域)不变的情况下来把调性和首调唱名同时变,比如说把刚才的G调的高1变成C调的高5,它的音高还是G5=784HZ,只是首调唱名变了,从do变成了sol 顺便说一下我的理解,音高=调性+首调唱名,不知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的看法 至于说我为什么有这样一问呢?因为有些时候某些乐器没有那个比如说低音5,或者说你不会筒音作5的指法而只会筒音作1的指法,那就只好来改变谱子的写法了,也就是说需要音域不变而改变首调唱名了,这种情况下整首曲子的调性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第一张图,从低音5开始第二张图,从中音1开始
请教一下音域不变而改变首调唱名,这种转换叫什么? 我发现有一些曲子,有不至一种首调唱名写法,比如光良的《童话》,第一句”忘了有多久“中的第一个字”忘“,你可以从低音5来唱,就像下面第一张图,也可以从中音1来唱,如下面第二张图,我想请教一下这样的变换叫做什么,应该不是转调吧? 转调的一般来说会改变音域,当你唱不上去的时候可以告诉吉他手换KEY(调低些),比如说原来是G调的高1(G5=784HZ),太高了唱不上去,换成C调的高1(C5=523HZ) 但我说的不是这个情况,而是说在音高(音域)不变的情况下来把调性和首调唱名同时变,比如说把刚才的G调的高1变成C调的高5,它的音高还是G5=784HZ,只是首调唱名变了,从do变成了sol 顺便说一下我的理解,音高=调性+首调唱名,不知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的看法 至于说我为什么有这样一问呢?因为有些时候某些乐器没有那个比如说低音5,或者说你不会筒音作5的指法而只会筒音作1的指法,那就只好来改变谱子的写法了,也就是说需要音域不变而改变首调唱名了,这种情况下整首曲子的调性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第一张图,从低音5开始第二张图,从中音1开始
请教一下音域不变而改变首调唱名,这种转换叫什么? 我发现有一些曲子,有不至一种首调唱名写法,比如光良的《童话》,第一句”忘了有多久“中的第一个字”忘“,你可以从低音5来唱,就像下面第一张图,也可以从中音1来唱,如下面第二张图,我想请教一下这样的变换叫做什么,应该不是转调吧? 转调的一般来说会改变音域,当你唱不上去的时候可以告诉吉他手换KEY(调低些),比如说原来是G调的高1(G5=784HZ),太高了唱不上去,换成C调的高1(C5=523HZ) 但我说的不是这个情况,而是说在音高(音域)不变的情况下来把调性和首调唱名同时变,比如说把刚才的G调的高1变成C调的高5,它的音高还是G5=784HZ,只是首调唱名变了,从do变成了sol 顺便说一下我的理解,音高=调性+首调唱名,不知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的看法 至于说我为什么有这样一问呢?因为有些时候某些乐器没有那个比如说低音5,或者说你不会筒音作5的指法而只会筒音作1的指法,那就只好来改变谱子的写法了,也就是说需要音域不变而改变首调唱名了,这种情况下整首曲子的调性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第一张图,从低音5开始第二张图,从中音1开始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