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Kin NameKin
关注数: 13 粉丝数: 1,054 发帖数: 14,312 关注贴吧数: 6
【百度魔术吧首届创意挑战赛,欢迎参加!】 ================================================ ************百度魔术吧首届创意挑战赛************ ================================================ 命题:纸牌魔术——只能用艾数 命题细则: 1, 纸牌魔术,魔术手法只能用艾数这一个手法(双切,Break之类都不能用)。 2, 艾数完可以用双翻(N翻也算)或者Ascanio Spread(一定程度上等于N翻)之类手法来展示这“四张牌”,这是双翻唯一可以用的时候(换言之,不准用双翻之类的手法做Colour Change,这种手法只能辅助艾数展示。还有不理解的再问吧)。 3, 除了艾数和第二条说的手法,表演者还可以用其它手法(双切,Break之类也算),但只能用一个,而且只能用一次。 4, 整个魔术不能只有一个效果,你演的是魔术流程,不是手法展示。 5, 欢迎大家用非传统纸牌(比如Gaff Deck,双面双背之类,或者牌面是自己设计的图案。甚至用纸钞)表演。我相信大家的想象力。 6, NameKin拥有最终解释权,但可能没空及时解释。 参赛方式:上传自录视频至网络 视频细则: 1:视频镜头不准切换。 2,视频必须点出“百度魔术吧首届创意挑战赛”(用台词或字幕)。 3,视频结尾,表演者必须向镜头展示一个牙刷,为了防止表演者拿以前录好的视频充数(没牙刷的面壁去……)。 4,视频上传完后,请传到魔术吧吧友视频区(注意是俱乐部!不是魔术吧!),发帖格式为“【首届创意赛】XXX作品”(XXX为自己网名)。一定要按要求发帖!否则到截止日期咱就认不出参赛作品了。该俱乐部发帖得先加会员(放心,会通过的)。表演者可以顺便把视频发到百度魔术吧(格式相同),不过那就是纯粹欣赏范畴了(不传到视频区的网站不承认参赛资格)。 截止日期:2011年8月1日 评委:待定 奖品:更加待定 欢迎大家踊跃参加,或者对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活动给出建议。
【讨论】让硬币更自然      下面这段我个人的感想,不保证正确,很可能是错误观念,欢迎各位见仁见智讨论讨论(把这观点放魔术吧就是让各位讨论的)。     魔术(以近景魔术为例)比较重要的表演事项是什么?动作自然,使用道具也要自然。你拿日常用品(甚至问观众借的用品)表演,效果显然震撼。你拿个WOW出来……请问那是什么东西?除非你事先有足够的铺垫(比如名片夹)。不过WOW不是咱讨论重点。     那好,纸牌呢?我们为什么用单车牌?因为他手感好什么的理由都成立。其实还有一点,单车牌在欧美(至少是“美”)属于常见物品,如果你在欧美用单车牌表演,人家会认为你是在变“真”的魔术(自行理解)。那单车牌搁中国来是什么玩意?印刷那么豪华,各位表演者应该都被问过“这是不是特殊牌”吧。好吧,至少我自己除了拿单车练习外,也在拿国产牌练习,争取做到“拿来就能变”。     那好,问题来了……硬币呢?半美元似乎在美国都不常见(好比中国的两元纸币)。那玩意搁中国怎么让它自然呢?或者我们争取用人民币练到动作自然的程度(这是我的做法)?那碰到带道具的硬币魔术就又有问题了。     关于让硬币在中国自然,上次看到一个魔术师(抱歉名字忘了)台词是这样的:“我给你们看些我从英国旅馆带来的东西,别人喜欢从旅馆顺点毛巾回家,而我喜欢顺硬币。”不知还有没有其他办法,或是说“用半美元没啥大不了的”,欢迎各位讨论。
【关于“玻璃杯消失”的流程细节】     魔术师在餐桌上拿一枚硬币:     “这枚硬币,我将让他穿越桌子,这效果怎么样?”     “为了不说明我的手从中作梗,我拿一个玻璃杯扣在硬币上,再拿张餐巾盖住玻璃杯。”     “嗯,不错不错,扣上了。现在拿开看看硬币还在不在”,魔术师移开扣着餐巾的杯子。     “还在?嗯,马上要穿越了,再扣上……等下,再移开。硬币还在……吗?”     “还在是吧?现在再扣上,希望这次能成功……砰!”餐巾被拍扁了,杯子不见了。 ========================     以上这个经典的玻璃杯消失流程,很多初级魔术书都刊载过,只不过不一定是玻璃杯罢了。魔术爱好者肯定都很熟悉这流程。说来惭愧……我最早看到这魔术不是在书上,而是在电视剧里(日本侦探剧“古畑任三郎”第二部第八集“魔术师杀人事件”,小学看的),剧中魔术师的表演方法基本就是我上面说的那段。当扣着餐巾的杯子被拿开时,硬币就这么安安静静地躺在桌上,魔术师说“硬币还在”。这方法虽然能错引,但搞不好还是有观众看到你落膝。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观众把注意力全部放在硬币上呢?     刘谦的《魔法诱惑1》里面这段教的方法倒不错——“现在硬币是正面朝上吧,要反面朝上才可以。”边说边用手去翻硬币。落膝时另一只手给硬币加个动作,这方法就更进一步了。我个人之前的方法是移开扣着餐巾的杯子后,用手拿起硬币在桌上磕两下,说“它(硬币)会穿过去的。”也不错。     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而且除了落膝错引外,还有一个小问题:为什么要在硬币上扣个杯子还要盖上餐巾?有合适理由吗?前面这段台词是现今魔术书的基本台词,解释了这方面的原因(有些魔术书扣餐巾时台词是“防止杯子拍碎伤及我的玉手,我给杯子扣上餐巾……”),但还是有那么点牵强。魔术的任何动作都要尽量合理嘛。     下面,介绍一段比较猛的“玻璃杯消失”流程。算是比较好地解决了那两个问题。 =========================     魔术师拿一枚硬币在桌子上转,对观众说:“你猜猜他停下来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哎呀……桌面太光滑了,硬币都转到桌子边缘掉地上了。那我让硬币打转后用个玻璃杯扣住吧,让它就在杯子里转。咱不用爬地上捡硬币了。”     “似乎还有点不公平……那我再用张餐巾扣住杯子,这样大家都看不到硬币了,可以了吗?好,开始。”魔术师让硬币打转后就用扣着餐巾的杯子盖上。     “它应该停了。你猜是什么?正面?我猜是反面。打开看看——好吧,你赢了。接下来你转硬币吧。”观众在桌子上让硬币打转后,魔术师马上把硬币扣住。     “好了,他应该停了。你猜是什么?还是正面?我也觉得是正面,现在看一看……砰!”杯子消失了……     这真的是个很聪明的流程:错引靠观众转硬币(显然这时观众注意力全在硬币了),用玻璃杯的理由也很合理。关键是,一开始魔术师根本没说这是魔术,这样效果就更震撼。
【建议】接商演之前,问清楚对方     最近有人说越来越对的人开始收到商演邀请了(嗯,至少我演过了……),不知各位演过的人感觉怎样。至少我的感觉是:比自己学校里演挑战大多了。     回正题,以下问题是给刚接触商演的人(其实,如果被邀请在学校礼堂之类地方演,也管用)。在对方发出邀请时,请把下面这些问题向对方问清楚,免得到时候出岔子。如果对方也含糊不清,那要么直到对方能回答清楚后你再决定是否表演,要么只能割爱。 ============================== ⊙哪一天,什么时候演出? ⊙在什么地点表演?(然后自己思考要走多远) ⊙哪种场合表演?招待会?晚会?饭后助兴?台下人员都是坐在观众席上看演出还是在饭桌吃饭?(如果是后者,那到时候别想象会有特别疯狂的掌声,大家嘴巴里都在咀嚼食物呢) ⊙邀请方希望演出场地多大?是近景表演(一般是在宴席中跑桌表演,别嫌累)还是舞台?观众人数大致多少? ⊙如果是舞台,那里话筒设施怎样?(这问题对于我是生死攸关的。当然只玩配乐表演的人就不用问了……) ⊙表演时间想要多长? ⊙演出时会不会为了对某位VIP观众表示敬意,需要增加一些特殊的内容?(到表演时候通知就来不及了) ⊙还有什么特殊要求?(比如:必须着正装出席) ⊙自己要在表演地点待多久?包括提前到的时间,准备时间,等候时间,以及……回家时间。 ================================     什么场合都能游刃有余的表演者极少,所以,上述问题还是问清楚比较好。     至于报酬,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对方主动说的吧……
新手必须掌握的常识手法——错引 以前对这种广告帖也是这么处理的。 ==================================   “眼急不如手快”这句老话最初很可能是出自一位聪明的魔术师之口。作为迷惑观众的一条信则,这也许是千真万确的。表演魔术节目时,迅速利落的动作可以瞒过人们的眼睛。然而,它也会增添观众的疑虑,而不是带来更多的神秘感。唯一可行的补救手段,就是用各种巧妙的办法把观众的注意力从值得怀疑的关键动作上转移开,魔术师们把这些办法统称为“错引”就是错误引导的意思。       如果你的节目需要接连进行可能引起怀疑的动作,你必须考虑以某种错引方式来消除观众在某一动作上的疑心。譬如你要使一件类似钱币的小物品从手中消失,可以装成把它放到了左手上,而实际上它仍留在你的右手中。你不能只是简单地把左手伸开表示钱已经变没了,机灵的观众往往会看着你的右手,因为他们最后一次看到钱币是在你的右手上。所以你的视线应该一直跟着自己的左手。这就是错引手法最重要的一条规则:你看着哪里,观众就注意哪里。       左手在“隐遁”钱币的时候,应该先晃一个圈,或者是让手指头一个一个地打开,最后才露出一只空手。右手也可以拨着左手,使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那儿,同时也给他们一个印象:你的右手肯定是空的。简言之,你把观众的注意力错引开得越久,节目的高潮也就越显得神奇。       错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重复动作”,也就是说,在高潮之前的预备阶段,你将一件物品从一只手转换到另一只手,或者是从一个地方转换到另一个地方,你的动作常常可以按照一套程式来反复进行,让观众习惯、默认这种“规矩”。当你的“秘密动作”到来时,你仍然显得是在“循规蹈矩”,观众就不会意识到中间出了什么问题。其原因当然是在于你事先用一套自然的、有规律的动作错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这一点特别适于纸牌节目,只要你使观众熟悉了你的操牌方式,象“移牌”和“标位”等手法你尽可以用正常的分牌和洗牌动作来加以掩饰。       老一辈的魔术师(包括许多现代的优秀魔术演员)都爱用一根“魔棍”作为错引的工具,将它从桌于上拿起来或放回去时就可以“带彩”,即秘密地抓起或扔开什么东西。今天,魔术师们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支铅笔再把它放回去,也可以获得同样的结果。在适当的场合,铅笔就代替了魔棍的作用。你把手伸进衣服口袋里抓一把“谁也看不见的魔粉”,也是错引的一种方式,观众往往把它错为一个喜剧性的过门,而不会察觉这是对某种秘密动作的遮掩。所有这些,还有更多的内容都将在这本教程的课目中逐步介绍,你将能充分地学习和掌握错引这种魔术表演的基本手法。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