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Kin NameKin
关注数: 13 粉丝数: 1,054 发帖数: 14,312 关注贴吧数: 6
【魔术故事】表演前要多练习啊   今天看到一则魔术大师的故事,挺有感触,所以给大伙讲一讲。嗯,我知道贴吧有不少吧友表演前练习不够,导致台上出丑的。这种事,出丑过一次应该就能吸取教训了。其实,哪怕身经百战的大师也要练习。   Servais Le Roy(1865-1953),比利时魔术大师,擅长——极度擅长——人体魔术。各位可能以前看到这个效果,一个人平躺着盖块布飘在空中,魔术师把布一抽。刷!人没了!这个效果叫Asrah Levitation,是他1914年发明的。大卫的东方快车消失也属于Asrah Levitation。   这位大师年轻时和他妻子Talma和幽默魔术师Bosco组成了Le Roy, Talma and Bosco魔术组合,演遍英美无所不敌。真是爽感。看过小说《魔术奇迹》的应该对此有印象。这个到处演出的局面直到1930年Le Roy被车撞了后才开始消匿。不过车祸不是我这帖子要讲的重点,人家很快就康复了。   在1940年时,Le Roy已经75岁高龄了。他决定重登舞台,在纽约进行一场个人告别专场演出。既然是“完结篇”,显然应该是很隆重的,大众也是给予厚望的,想象哪天柯南出完结篇时候大家会有多关注吧。。。Le Roy给这专场演出起了个很霸气的名字,叫“从来没有这么一个魔术表演”。按Le Roy的表演经验和本事,他举办个人专场演出完全不是问题(他叱咤风云时演的也是个人专场呀)。Le Roy自己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他犯了个致命错误——   他没用以前一直跟随他的那些助手,而是重新“训练”了一批助手。整个晚会只彩排了一次……一次!!!!在这唯一一次彩排中,他对整场表演仍有很多不确定的部分。   于是,1940年6月6日晚,那场大悲剧演出开始了。   演出晚了一个小时,因为Le Roy对演出仍然各种不确定,压根没演出状态。不过,最后他还是壮着胆子把幕布拉开了。   这下更没状态了。   我们这位75岁的老先生,在舞台上基本就是手足无措了。我们那些新招入的助手更惨。由于只练习了一遍,他们还没把怎么表演烂熟于心呢。看到这种状态就更不知道怎么配合了——嘿,这魔术师的举动怎么和排练时一点都不一样啊?这个令人捉急的局面直到幕间休息才好转——是啊,都没节目了!   幕间休息很长,非常长……可以想象,在幕间休息时N多人直接离场了。老观众觉得Le Roy已不复当年,新观众就直接觉得他坑爹了。   下半场还是演了,虽然只有半拉子观众了。走掉的半拉子观众很幸运,因为下半场更糟糕。最后演出终于结束了——剧院经理直接把演出叫停了。   “从来没有这么一个魔术表演”,是吧?   这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专场演出结束后,他老人家就再也不演魔术了,魔术道具也全封存了,真伤感。还有更伤感的——几天后Le Roy老人家拖着极度憔悴的身躯,手里拿着斧头,进入他的魔术仓库。把它所有的道具,一生的积蓄,一件一件,全都砍了。。。 ==================   表演之前千万要勤加练习啊。
【贴吧档案】T11里第一个中国人视频   应该大家还记得Michael Yu在T11上发表的4ree Choice吧?当时宣传里有一句“第一个上T11的中国人”。   然后高魔就有人疑惑了:第一个上T11的人不是NK(我)吗?“鹰狼星”于2012年6月6日把这问题转到贴吧里问了: http://tieba.baidu.com/p/1638239075   嗯……我的视频上T11的确比Michael Yu早个一年,链接在此: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edia.theory11.com%2F4751-NameKin-s-Finger-Dance&urlrefer=be0a51e820b52cf02114ab870c8cb6a8 而且当年贴吧也有人爆料我的视频进T11,发表于2011年8月18日。 http://tieba.baidu.com/p/1028024038   不过呢,“变色屏幕”在“鹰狼星”的帖子里也说了:“其实如果论第一个上t11的国人好像是更早 我记得两三年前狼(国内早期玩xcm的)有把自己的视频放上去 当然他是自己放的 跟nk这个被推荐上去的不一样 他是不是最早的我不知道 不过是我能记得的最早的”。   那么真正最早上T11的中国人究竟是谁呢?   是谁呢?   是。。。。。。。。。。。。。。。。。。。。。张笑我老师!!!!!!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edia.theory11.com%2F1436-Freestyle----&urlrefer=87ac6683db3bd0c32899b2c5cc1e5f03   发表于四年前,推荐人是谭天成。   而且,那时候贴吧也有人把这个料爆出来了,发表于2008年9月2日。 http://tieba.baidu.com/p/473646903   翻旧帖无意翻到的,发表一下,姑且当回忆一下往事。
【看到“在贴吧提问”后想到的个人经历】 贴吧幼稚问题(对于常客来说一天到晚在眼皮底下闪的问题)已经困扰了很多吧友了是吧?各位吧友也发过很多帖子吐槽并建议新手多查询。不知各位注意到没有,我本人没有真正在这事情上发表过什么东西。有的只是赞成别人的意见,或者稍微发点规矩贴而已。 因为——我对“问问题”这种现象的看法有点超越一般人了。以下言语纯粹是个人看法,我不会在贴吧使用的,放心好了。 在我的家教环境里,问问题是要被家长打的,是要被——打——的! 小时候不论是作业里的问题,还是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妈妈,牙膏用完了,家里还有吗?”),都是要被骂或者打的。原因就是“这种问题也要问?自己想去,自己找去。” 我唯一可以明着提问而不会担心身体遭殃的问题是——练习题里面的附加题,这种真正难的题,问问家长才可以,他们也会帮我分析。 这样时间长了,我倒也不拿这当回事了,使得“不问问题”成了个性。有问题不问,当然不是把这问题放一边不管,而是自己找资料去。等找到资料了后,一般都会嘘口气——“还好没问这种问题”。 这样后果是什么呢?有问题自己查,总可以顺便查到其他东西,这样学习范围就广了。同时,又由于我可以问真正的“问题”(就是那些附加题),所以解难题的本事似乎也变强了。嗯,我小时候是玩数学比赛的。。。 当然,自己有这些怪癖,不能强加在别人身上。别人不问幼稚问题固然好,真问了也不能算错。但是,问问题前先查一下不是更好。你是在什么地方提问的?百度魔术吧。“百度”本身就是个查询的网站! ============================= 由于我已经习惯了有问题自己查(好吧,最近稍有退步),所以小时候爸妈的严厉管教已经基本忘了。昨天妈提起后,我才想起来,然后就有了这些很怪异的感受。大家看着乐呵乐呵吧。
【我来说说《魔术脑》】 2008年起,一本叫《魔术脑》的书火了,这本1978年的书在30年后又被中国魔术爱好者炒热了。原因很明确:刘谦的第三本书《刘谦的魔法签证》介绍了这本书,大意是“你想要什么效果(指19种基本效果),在书中找到相应效果条目,然后在该条目的N多实现方法寻找到方法就可以了。”听起来很恐怖,这书能这么用,不等于什么魔术都教给你了? 这本一百五十多页的书真能教你全部魔术吗。。。。? 个人浏览了一遍这么认为:这本书的确在每个效果条目下讲了很多魔术(实现方法),但是只是“讲”,不是“教”!书中所有魔术名称(流程名称)都用斜体字标出,看上去很显眼,是吧?但很多流程名称都只写出名字和创作者而已(是的,只有名字),还有很多都只是简略描述效果。有讲方法的魔术吗?有,但比起只报名字和之描述效果的魔术来说,讲方法的魔术实在太少。即使讲了,也只是很随性地讲出表演的大致方法……而已!如果要知道具体表演方法,或者说看出这个流程的全貌。那得顺着这个斜体字流程名(还有创作者——如果有)再自己找去。问题来了:这1978年的书,里面举的例子上哪找去啊?这种年代的东西,别说网上找视频了,找文字材料都得进档案馆。 顺便说下,Daniel的三本圣书文笔都很随性,举出来的魔术流程例子的目的只是举例子而已,目标不是要把读者教会。这也可以理解,Daniel写书的时候可不是抱着“我要写三本启发后人的圣书”这种想法。《魔术脑》有点像一本《魔术教学大全》的目录,效果分类是一级目录,流程名称是二级目录,流程名称对应的页码全被撕了,整本书的正文部分也被撕了,只有目录给你看,具体查询要自己做。 还有一个个人观点:按照效果分类来检索本身就不太科学。编魔术怎么能光先想效果再去找实现方法?应该先想拿什么东西表演才对。如果有本《魔术教学大全》一级目录是类似“纸牌、硬币、丝巾、橡皮筋、花、鸽子”之类的道具名,二级分类是流程名,那我会很喜欢的。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 综上所述,《魔术脑》有用吗?当然有用!否则作者写这书难道为了垫桌脚?一本书里提到这么多魔术,而且分类整理,这种书真心不多。但是新手真的不适合读这书,读了也只是知道流程名而已……《魔术脑》最适合的人群是:必须时刻出新节目,所以不得不成天创作新魔术的人。而且这种人必须有途径查询到1978年那段时期的魔术资料。这种要求……中国是没这途径了。即使在美国估计也得住在魔术城堡里面(因为有魔术图书馆),或者住Max Maven家里(因为他是魔术历史学家),才能自由查询那些资料。 另:我没有读中文版的《魔术脑》,所以上述文章只是评论写的内容,而不是翻译的内容。
【贴吧会员交流区现在开放申请啦!】 百度贴吧私密交流区(http://tieba.baidu.com/club/6592267),当初是为了让魔友进行比较深层次讨论而成立的俱乐部,成立后水了很长时间……导致没脸见人了。现在经过一些“修缮”,放了些有含金量的文章。现在开始试验开放申请,申请方法和当初魔术吧会员申请一样(魔术吧现在想成为会员,只要点“我喜欢”就行了,所以原申请方法套用到会员交流区来)。 =========================== 下面贴出申请规则(试行): 1.热爱魔术表演艺术,严格遵守魔术师原则。 2.学习态度端正,谦虚,不狂妄,不浮躁,不以炫耀为发帖目的。 3.对待他人要和善,不用语言或其他形式进行人身攻击。 4.不恶意发帖灌水,不发广告,不以发布表演等为名宣传其他网站,发广告等。 5.在魔术吧有良好的回帖纪录,踊跃回复他人帖子,并提出积极的意见。(注:原贴吧有发帖数量限制,这个数字限制是可以通过贴吧本身功能来限定死的。现在不能这么限定,只能通过观察平时发言情况了) 6.积极发表有利于魔术交流,魔术发展的主题帖,不乱发与本吧主题无关的帖子。 7.在魔术吧发表至少3段个人魔术表演视频,舞台近景皆可,要求表演具有一定专业性,并得到吧主和各吧友好评。申请人需证明视频的真实性,严禁假借他人视频。 8.申请会员前发申请贴,主题加日期加贴吧ID名,格式例如“【会员申请】120202NameKin申请加入魔术吧会员”。贴子正文内容里,必须写明自己已经符合会员条件,并贴上自己在魔术吧发表的3段魔术表演视频的链接地址,魔术吧吧务(含大吧、小吧目前共12人),其中任意3位回复“同意加入会员”后,申请者方可批准加入会员。视频链接地址必须是魔术吧内的帖子地址,以证明视频的确在魔术吧发表。直接贴站外视频网站地址者不予审批。(切记!) 9.魔术吧特别突出的贡献者或者特别优秀的吧友,可以择优考虑。 ========================================== 好了,欢迎大家进入会员区阅读文章,更欢迎大家进去贡献自己的智慧。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