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宝扁你个头
活宝扁你个头
关注数: 4
粉丝数: 183
发帖数: 13,409
关注贴吧数: 2
谈谈ai对柯洁的影响 自从有了ai,柯洁的战绩好像就有些下滑了。那么,ai到底是如何影响到柯洁的? 首先是布局,现在大家布局都会了,比谁背的谱多,背得熟,这方面年轻棋手有优势。虽然柯洁也还年轻,但要他像以前学棋时候那么刻苦去研究,有些难。 但最大的影响不是布局,而是棋风变了!现在的围棋更像功夫棋了,布局点完三三,摆摆造型,往往就开始收官了,中盘都见不到什么战斗。 而ai之前,由于当时的理念是执黑要走大模样,然后棋局就围绕着打入后的攻防来展开,而柯洁最善于治孤,乱战局面柯洁的特长得到发挥。 现在布局不走大模样战法,就算序盘挑起了战斗,也是在ai控制下的战斗,看年轻棋手经常就下出绝艺的招。 可以说,不仅是因为布局,很多是因为棋风的转变,让柯洁的特长被抑制了,才导致柯洁成绩下滑。 像申真谞,朴廷桓这种功夫棋,反而很受益,布局完后略过中盘,收收官就赢了
大李可能是被大贴目毁了 大李可以说是贴5目半时候的最强者。贴5目半情况下,无论执黑执白都可以稳着下,执黑虽然贴5目半,但只要稳着下,其实到最后还是有一点优势的。而执白有贴目,策略来说也是追求打散局面成细棋,也不会太积极行棋。于是当时的棋风,往往四平八稳,印象最深就是开局双方就分投打散局面。 但是贴6目半特别是7目半之后,有点稳不住了。执黑稳稳的下,最后可能会输1.2目,而这种在贴5目半下都是赢棋。所以执黑普遍下法比较积极求战,但大李的风格又不擅长作战,棋坛风气转为力战为主流,大李不是太适应。其实在大李鼎盛期,对大李能构成一定威胁的也是力战型棋手,包括曹刘,依田,后面的小李,崔,古力。功夫棋大李是最不虚的。 大贴目后,大李也稳不住了,加上年级渐大,后半盘水平下降,到了2005年后,大李经常是官子被逆转,曾经的强项变成了短板。 可以说规则和年龄因素造成了大李的下滑
看吴清源是怎么下让先棋的 最近绝艺指导G输得有点多,因为棋手们都不跟它战,稳稳的下。而它的招法也很本份,不会下有些过分但可能可以挑起乱战的下法。 我突然产生兴趣想看看吴清源是怎么下让先棋的,在吴时代前期没有贴目,执白如何下棋呢? 这是吴清源和木谷实的对局,吴执白,现在白从b位挂角是一般常识,一般不会从里侧挂。
绝艺指导G授二子负文敏钟,二子越来越难了 现在职棋都不跟绝艺战,稳稳下,收收空,最后领先个一点就行了
绝艺再负,世界冠军稳着下还是可以赢绝艺二子 杨鼎新也赢绝艺了,下得很厚,不跟绝艺战斗,围围空利用二子优势,还是有很大机会赢。以前一盘和cliche是平目,算绝艺赢。 以前没有贴目时候,执黑要像秀策一样下棋,把棋走厚,避战。由于长期下有贴目棋,职棋还不习惯下受子棋,当对子棋来下,过于积极,反而容易下坏。现在收着下,胜面还是很大
谈谈算路中的才华 算路也是有才华的,算路主要体现是两点,一是算得深,可以算很多步。我们一般人有时碰到一定长手数会算迷糊,会算不下去,也就是算不深。 二是算得巧,很多手段没下出来之前,怎么都想不到,而一旦下出,就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其实也不复杂。 实战中的算路,往往是二者的结合,既要算得深,又要算得巧,难度就大了。 施襄夏评黄龙士是算路深,而范西屏是算路巧,体现了二者的特点和区别。 我们看范圣实战的一个局面,现在黑218冲,白如何应对呢?假如白如参考图1长,则黑4可吃住白棋。白怎么办?
李昌镐水平不容置疑,决定顶尖 有人认为大李那时候棋坛都是4.50岁老将,整体水平太低,世无英雄反使竖子成名。 的确,那时棋坛整体水平偏低,但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不堪。关键是,大李14岁时候就已经取得41连胜,横扫韩国棋坛,14岁已经在决赛中番棋赢师傅曹薰铉,而老曹当时正处于巅峰期。 14岁少年,还是在传统内弟子制度下出来,棋艺已经如此成熟,达到如此高度。换今天,14岁少年敢说能赢37岁的李世石?更何况,大李那时候并没有经历道场和网络对局呢? 大李的天赋有多高???
90年代为什么4.50岁的棋手还能夺世界冠军? 其实在那个年代,能棋艺成熟的人很少,而且由于训练条件相对于现在差很多,棋艺成熟的年龄普遍偏晚。 所以大家都是老同志,老同志和老同志争,4.50岁还是有竞争力。 而现在,棋艺成熟的普遍年龄大概是20岁,但精力和算路比老同志优势太大了,特别是后半盘,老同志算不清,就算是大李,在2005年之后也是前半盘往往有优势,后半盘掉链子,赖以成名的官子反成短板。所以现在30岁以上基本就退出一线了。 但是,是不是90年代的人棋艺水平低呢?这还得考察他们20多岁时候的情况,我们发现六超普遍也是20多岁就拿了日本大头衔,这拨人年轻时候的棋力也是不低的。但他们达到的绝对高度有多高?只能说未可知。那时日本棋坛要夺冠,恐怕比今天井山要难很多。 不过以今天日本围棋水平来看,我们又很容易认为日本围棋水平比较低。 可以这样说吧,那个年代的确整体水平比较低,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那个年代就没有高手。比如大李,刘昌赫,他们在训练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能够10几20岁就夺冠,不逊色于当今网络时代训练出来的棋手,这种难度是非常大的。 而老棋手和大李,刘同台竞技,那也是时代使然,毕竟当时高手少,世界大赛又是邀请制,除了他们也没有别的对手。 但是我们有参照的就是,大李和下一辈的小李胜负相当,大李到2012年还能进世界大赛决赛,2005年后拿了10次亚军,那还不是鼎盛期的大李,大李达到的围棋高度不可小觑。
创造力是衡量棋手天赋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真正高水平的棋手,不仅具有时代统治力,还非常有创造力! 就说大李,今天我们可能看大李的棋很平常,那是因为我们理解和接受了大李的围棋思想,可在当年,大李的棋连职棋都说看不懂。为什么会看不懂?因为不按套路出牌!其实大李时代创新了非常多的定式下法,我想大家一定都记得那本李昌镐新手新型吧?几乎重新定义了一遍定式。 而小李,在围棋布局定式上面的创新不多,但小李的下法在当时惊世骇俗,当时都认为职业棋手是不可能被屠龙的,胜负也就1目.2目。但小李就是以屠龙为目标下棋,还经常屠杀大李大龙,招法异常凶悍,蛮不讲理。小在思维上突破了当时的围棋观念。 而黄龙士,范西屏则是中国座子围棋理论和下法的创立者和集大成者。 道策和秀策是日本围棋理论的创立和集大成者。 吴清源是新布局理论的创立和集大成者。 为什么大天才往往都很有创造力?因为真正的天才是超越过去的,不仅是技术上的超越,更是围棋思想和理解上的突破和超越,所以他下出的棋肯定会跟以前的不同。 座子围棋范西屏之后再无天才,因为他们都是严格按照范施的路子来下棋,没有任何的革新。 吴清源时候,直接把古代以小目为主的布局变革为星,创造了无数的新手新型,绝不因循守旧。 道策和黄龙士都是围棋技艺成熟的代表,到他们这时,我们才看到比较成熟和合理的围棋下法。 秀策的秀策流,围棋下法逐渐理论化系统化。 而柯洁跟他们比,在创新性上的确没有什么突出贡献,几乎没有创新任何下法。现在ai时代,终于没有了创新余地,人类创新到此为止。柯洁在天赋上还是跟前述几位有较大差距。
ai对职棋棋力提升有多少帮助? 有了ai,大家可以和ai下棋,照理来说有这么高水平陪练,水平应该可以提高一大截。 但这只是似是而非的说法。有了ai后,我们看到强者还是强,朴廷桓,柯洁还是比其他人强,只是柯洁有点下滑,朴还是中国棋手难以战胜的对手。 ai最大的提升在于布局,而中后盘,其实还是要靠棋手的个人修为,不是跟ai下的多就能进步的。 不然的话,没有ai的时代,棋手不也是经常跟大李,小李等高手下,咋没见他们达到大李,小李水平?
古今棋手天赋排名 关于古今棋手棋力对比,有各种说法和理由,支持今棋的,认为时代进步,今胜古符合事物发展规矩。支持古棋的,认为棋手的水平要看个人天赋,天赋比训练更重要。 我认为,的确可以从天赋角度去判断棋手能达到的高度。毕竟,从根本上来说,没有很好天赋是很难达到高水平的,可以说现在的职棋都是有相当天赋的,每一个都是各省的佼佼者,从小就脱颖而出,绝对是天赋过人。 但是,天赋还是有高低区别,训练条件和勤奋并不能完全弥补天赋的差距,不然大家都可以通过训练达到水平一样了。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判断棋手的天赋?首先是早慧!所有大天才的共同特点就是早慧,在很小年龄就达到很高水平,并且要对同时代的人有压倒性优势。所以大天才只能从年少成名的棋手中去找,尤其是在训练条件不充分情况下能达到高水平的,就更体现天才了。现在的职棋,训练条件太好,大家都能通过训练在20来岁就拿世界冠军,但这种并不能说就是天赋过人,判断现在的棋手是不是大天才,除了早慧外,同样还是要有一定压倒优势。 根据以上几点,我认为古今以下人可称为大天才,黄龙士,范西屏,道策,秀策,吴清源,大李,小李。他们都是在训练条件相对现在并不是太充分情况下,在10多岁时候已经成为时代王者。 特别是吴清源,他是在民国初年那段非常不堪的围棋水平下,凭着几本书靠自学就达到了顶尖水平,而当时甚至日本认为要40岁才能棋艺成熟,这种天赋可以说自吴清源以来到现在都没有的。条件越恶劣,达到水平越高,越体现天赋。当然,吴的天赋更体现在他对新布局的探索,可以说是现代围棋的创立者。 黄龙士,范西屏都是16.7岁已经成为国手,在古代这么年轻成国手也是极为罕见,天赋毋庸置疑。而他们也是座子围棋理论的创立者,影响了以后几百年的中国古棋。 道策,秀策同理。他们是日本围棋理论的创立者,影响了后世的围棋里面。 大李,14岁已经可以击败曹熏玄,16岁世界冠军,而其天赋更体现在,他的棋在当时甚至职棋都看不懂,他超越了时代。 小李,他又突破了大李功夫棋的窠臼,提升了时代的战斗力。 最强者,从以上7人中去找足矣!
看完本局,我想说范圣战斗力之强,比当今顶尖高手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前我曾经发过贴,看了黄一局棋后说黄龙士为古今第一。而今天看了范圣的一局棋,我着实被惊到了,彻底折服了!我想说,范圣之强完全超出我想象,甚至可以说,范圣中盘战斗力之强,比当今顶尖高手有过之而无不及! 棋谱随后奉上!
柯洁去读清华,说明他没有真正明白自己的事业是什么 别人去读大学,他也跟着去读。读书是为了什么?为了谋生!这么多人寒窗苦读,其实也就是为了进个好大学,以后有个好前程。然而柯洁需要吗?围棋就是他的事业,也是他未来安身立命之所在,他根本不需要读大学,甚至小学都不需要,中国不是很多世界冠军没读小学或者只是读了小学? 当然,他如果要真想去体验下大学生活,可以在退出一线之后。现在去读,只会是浪费他的时间,影响他的成绩
能把发阳论,鬼手魔手都解出的人是什么水平? 不是看答案,而是自己独立解题。大家说说看
直线计算不难? 恰恰相反,直线计算是最难的!什么境界,判断之类的,其实就是个棋理问题,懂了棋理自然就不难。这些是虚的地方,虚的看理解。 但是直线计算,那是真功夫,算路的深浅其实是棋力的最大区别。职业棋手有没有算路区别?当然有!小李强在哪里?战斗力强,手段多,和阿法狗神之一挖就是体现。你跟我说那一挖不难?不难能被誉为神之一手?职业棋手甚至野狐9d人人都可下出? 发阳论,还有其他什么天龙图难不难?那些说直线计算不难的,你是不是能轻松做出发阳论? 围棋的计算,不是说你死算就可以的,死算计算机都算不过来,围棋的变化太多了。还有很多盲点,妙手不容易发现,还有行棋的次序等等。高手之所以高,就在于他能发现手段,高手让我们欣赏和佩服的,也恰恰是这些精妙的手段! 说直线计算不难的,你来做做下面这个实战局面,169断后,怎么处理?
吻合度和棋力关系的思考 吻合度高,说明棋手的确对围棋的理解比较到位,着法整体水平也比较高。这是毋庸置疑的。不太可能说吻合度很高,但棋力比较低。打个比方,你看绝艺授二子局,你能猜中绝艺的很多着法,水平能低?猜棋也是体现水平高低的。 当然,有没有可能吻合度高,但因为某手棋下的太臭,导致输棋的?会有,但吻合度我们不能看一盘棋,而要看大数据。这种棋局有多少?是大多数棋局吻合度高,但输棋?还是绝大多数对局都是吻合度高的一方赢棋? 我想大数据应该是支持吻合度高的一方赢棋多。 那么多盘棋统计下来的吻合度,可以代表这个人的棋力水平。 当然,如果双方棋力接近(指顶尖高手),差距比较小,可能吻合度会分辨不出来。这方面还是需要大数据来支持。 总之,吻合度和棋力的关系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有条件的可以测试下大李,小李比同时代的人的吻合度。 中国古棋已经证明了吻合度和棋力的正相关关系,范的吻合度最高,黄其次,施第三。和我们对他们棋力的评价也是一致的。
ai和人类战斗力的差距远大于铺地板的差距 有人说铺地板要求更高,吻合更难。但我们看人类和ai对局输在哪里?是布局?是官子?其实最大差距是中盘,只要复杂局面,人类基本要崩溃。我看绝艺和其他ai授二子局,我只要看是什么局面就知道人类是赢还是输。 如果是铺地板局面,人类还是有可能赢,或者差距还能接近些,最后输的不多。如果是开放局面,战斗局面,基本就是崩溃。 人类和ai真正的差距,在于中盘战斗力,特别是接触战,人类只要一着不到位,基本就ko。而人类总是走不到接触战的要点。 我跟ai下授子局,总原则就是避免战斗,以最稳健的方式下棋。只要局面一开放,立刻玩完。
绝艺指导G授二子脆败于谢科 这盘棋质量很差,早早就乱下,崩盘。绝艺指导G似乎并不擅长于授子局
还棋头规则还是很有必要 中国古棋为什么战斗局面多?因为还棋头规则下不能在夹击时候点三三,要跳出去,这样棋无法安定,只能战斗。 另外还棋头规则更看重分断,所以挂角的话多会选择九三投之类分割局面的下法,也容易导致战斗。 现在的围棋,你可以说很高端,没有什么战斗,围围空收收官,境界很高。也可以说很无聊,铺地板。 假如是还棋头,星位挂角夹击,不能点三三了,跳出,棋局就会乱很多,稳不下来。 然后守角又是大飞守角多,角上变化也多了。 从观赏性来说,会增加很多
我不装了,黄龙士史上最强,周东候至少业六,以谱为证! 不得不说,对黄龙士的棋打得越多,越是钦佩!而看了本局之后,我简直佩服德五体投地,只有顶礼膜拜! 我自身的棋力越进步,越能看懂黄龙士的棋,结合专家(主要是陈老的古谱精解大系)的讲解,越感到黄龙士水平之高! 吴清源说黄龙士13段,绝非过誉,而是肺腑之言!只有高手才能看懂高手,英雄惜惜相惜! 棋谱随后奉上!
绝艺指导g授2子负卞相壹,人类和ai差距基本就是二子 二子,ai赢面大一点,但人类还有胜机,三子,应该是人类胜面比较大
其实ai测试棋谱并不靠谱 对于局部招法好坏,是可以比较精确的测试,但通过全局测试数据来反映棋手水平不太靠谱。像职业棋手之间差距就在1.2个子范围内,数据是很难看出谁的水平高。 比如古力的数据比李世石好,但胜负上却是李世石好一点。 数据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水平高低,饭无法精确反映两者之间到底谁更强。
实战手筋:你能出棋吗? 如图,这是选取自实战的一盘棋局部,轮白走,如何出棋?
柯洁为什么不行了? 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柯洁没有以前强了。 柯洁才24岁,从年龄上来说还没到衰退时候,甚至正常来说正是棋手的巅峰期。但现在看来似乎正在衰退。 其实不是柯洁衰退了,而是ai时代大家变强了。 现在有了ai,布局基本比的是研究,而柯洁对于ai布局的研究有些力不从心,比年轻棋手还是有不如。象申真谞就是对ai布局研究可以说是最深,而年轻棋手对ai的研究也比柯洁深,特别好韩国棋手对ai研究尤其深,比中国棋手好。这导致可能布局阶段,柯洁可能就会处于劣势。而柯洁以前布局还是有些优势的,他对以前各种套路的研究和心得比其他人深。 布局一旦落后,后面就会难下很多,自然胜率就会下来。 而柯洁自己对ai又有一定抵触情绪,这导致他更不太愿意太多去研究ai布局,很多时候看他下棋还是走自己的棋。 加上他成名后热衷于各种社会活动,也很难静下心来再刻苦研究。 柯洁的强项是中后盘,最近赢申真谞也是靠后半盘翻盘,其实他有很多棋都是后半盘翻盘赢的。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大,中后盘相对可能也会有削弱。毕竟精力和计算力可能还是年轻人更强点。 柯洁的实力还在,他目前最需要的还是要加强对ai的研究,前半盘能顶住,后面以其实力,还是有一定优势
如何评价ai出现前的现代围棋? ai的下法,可以说是颠覆了人类围棋的下法,无论是具体招法还是围棋思路。 ai之前,现代围棋相对于古代围棋,主要提升是定式,布局套路等,但是ai几乎推翻了过去的一切定式和套路,甚至可以说颠覆了很多下法,比如开局就点三三,以及对很多定式和下法的相反评价。 说到古今之争,经常说的就是一把定式飞刀就把古人撂倒,但现在看来这飞刀也许是把自己坑了也未必。 基本上可以说吧,以前的围棋算是白学了,一切被推倒重来。 有点讽刺的是,人类少数被ai所肯定的,反而是古棋的一些下法,比如秀策的尖,星位挂角的脱先不惧双飞燕。 围棋思路方面,现代围棋热衷的大模样战法被终结,韩流以来的几十年,基本就是各种大模样的套路,如变形中国流,三连星等,然而最后ai告诉你,还是古代的先守角再拆边更好。 以前小目挂角很喜欢夹击,现在夹击只能是场合下法,一旦飞压即有些许不利,所以挂角尖或小飞应。 以前对小目高挂最喜欢走二间高夹,走妖刀定式,然而我们认为一方大亏的变化其实是大赚,根本就不成定式,妖刀基本就退出江湖了。 大雪崩,也是高手热衷研究的下法,然而基本上走雪崩就是亏。 现在ai的布局下法,其实非常简单,星位就无脑点个三三,小目就低挂,然后尖应,倒是省了背定式的麻烦。 现在布局高水平职棋基本前面4、50手可以下得跟ai一样,但是还是和ai差距巨大。 因为布局可以学,中后盘学不来,那是硬实力。 所以,真正看棋手实力,还是看他的中盘和官子水平。虽然现在有了ai,但棋手的硬实力还是看中后盘。所以我们看到有接龙的棋还会被逆转。 当然不可否认,如果对ai布局研究深,前半盘取得优势还是可以好下很多。这大概也就是现在棋手对ai之前的棋手优势之所在吧。
野狐神秘金冠cliche毫无疑问是ai 这个金冠我认为很可能是ai,手段犀利,已非人类所能企及。如果非要说是人类,从棋风看最接近李世石,不过小李现在恐怕不可能赢谢科那么轻松。特别是从右上靠开始,连续几手棋后出棋,这种算路绝非人类所为。 用绝艺复盘跑,发现绝艺复盘的判断还不如这个金冠,绝艺复盘没看到右边有出棋,也没看到中间是死棋。其实绝艺复盘很不靠谱。 但是奇怪的是,有盘输棋,输给了江唯杰。 视频分析见:【野狐惊现神秘金冠cliche,杀得谢科毫无招架之力(更新至绝艺复盘分析)-哔哩哔哩】https://b23.tv/EF8V5d
ai对于业余棋手意义不大 对于职业棋手,可谓帮助巨大,但对于业余棋手,ai真没什么用,甚至会学的走火入魔。比如开局点三三,我到现在都不太喜欢也不太敢用,总觉得给对方厚势不好把握。还有什么小目低挂二间高夹,冲断后贴下去的变化,还有什么米氏飞刀,这个东西职业棋手也没搞懂,业余棋手去研究更没必要。如果对方飞压,我就爬,其实也没啥损失,那1.2点可以忽略不计。对方走米氏飞刀的托,我就长,简化下法。 不过我觉得ai带来的一个好处就是,定式变少了,以前定式大全学的头晕脑胀,现在倒是简单,小目挂角就尖,高挂就托。 传统的围棋理论,还是业余棋手长棋的根本。业余棋手不是需要通过ai来提升,而是把以前基本的那些东西学好就可以了
厚度其实是因为没有大天才? 申真谞一出,厚度顿时黯然失色。很明显,申现在就是无人能挡,难得一败。很像当年大李,大李一出,什么六超什么天王都靠边站。 厚度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缺乏大天才,大天才一出厚度就消失。柯洁一度也有这个效果,2015年及后面几年的柯洁,但是柯洁的优势有限。而申真谞能打朴廷桓7比0,这是鼎盛期的柯洁也没有做到的。 目前看来,除了柯洁其他人更难挡申真谞,申真谞时代已经到来!
看了这盘棋,才知道吴清源所说黄龙士中盘13段并非客套话 视频见:https://b23.tv/rcVsk5
某音卖不了了?国家禁止交易!这事干的漂亮!的确不能开卖的头, 某音卖不了了? 国家禁止交易!这事干的漂亮!的确不能开卖的头,宁可玉碎不为瓦全,不然海外的迟早要卖掉,为他人做嫁衣
用ai跑道策毕生杰作:原来日本古棋真的是吹出来的首先我们看第 用ai跑道策毕生杰作:原来日本古棋真的是吹出来的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局面,此时论黑120虎,轮白走,ai认为应脱先,实战却走了121,落了后手。而棋家却评论为好手。煞费苦心的去论证这手棋的必然性
视频讲解古棋布局原理:当湖十局第一局范施ai附体http:/ 视频讲解古棋布局原理:当湖十局第一局范施ai附体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av96002103%3Fshare_medium%3Dandroid%26share_source%3Dcopy_link%26bbid%3DXYA040CAB89E7276605BA47C29D418B81477D%26ts%3D1584140124167&urlrefer=53452fa45f06053696ac4e58c84339a5
肾虚今天真是绝艺附体,招招和绝艺一样,甚至下的比绝艺还好 肾虚今天真是绝艺附体,招招和绝艺一样,甚至下的比绝艺还好
朴申这盘翻来覆去的对局可以算载入史册的名局? 这也吹的有点过了吧?双方各种失误,胜率从接龙到反接龙又到接龙。
LG杯决赛朴廷桓对申真谞
名手还是恶手?武宫第一届富士通杯决赛肩冲星位 要说武宫平生最有名的一着棋,莫过于第一届富士通杯决赛肩冲星位这着棋了,如图69手。 我们看看此前经过,白64扳粘后必须68补一手,此时轮黑下,我们一般的想法大概是走六,9位封住白棋出口吧。而武宫下出了69肩冲星位的一手,也是武宫代表性的一手,评论说唯有武宫才会对星位肩冲。 那么有了狗之后,对此会做何评价呢?
抖音上发的第一个围棋视频:一分钟学围棋:靠压定式
现在ai应该还没有超过marster证据就是,大师能让阿法狗 现在ai应该还没有超过marster 证据就是,大师能让阿法狗3子,而阿法狗已经超过人类顶级水平。 而现在绝艺甚至还让不了人类2子,3子应该是输面大,基本保不住棋份。 可见绝艺还不如大师。
柯朴对战全记录 双方世界大赛相遇6次,朴胜4次;一些重大比赛,如最强棋士战,贺岁杯,双方对战8次,柯洁就2017年半决赛淘汰过一次朴。柯洁智英会表现较好,遭遇3盘赢了3盘。 01、2013年10月13日,朴执白胜,围甲,总比分0:1 02、2014年09月18日,柯洁执黑胜,百灵杯半决赛 03、2014年09月20日,柯洁执白胜,百灵杯半决赛,总比分 04、2015年12月18日,柯洁执白胜,金龙城杯团体赛 05、2016年04月24日,朴洁执白胜,应氏杯8强赛, 06、2016年05月16日,朴执白胜,围甲 07、2016年06月01日,朴执白胜,LG杯16进8, 08、2017年01月30日,柯洁执白胜,贺岁杯半决赛 09、2017年08月24日,朴执白胜,梦百合杯16进8, 10、2017年09月22日,柯洁执白胜,凤凰巅峰对决 11、2017年10月08日,朴执白胜,围甲 12、2017年12月10日,柯洁执白胜,智英会男团,总比分6:6 13、2017年12月15日,柯洁执白胜,智英会男单决赛 14、2018年2月7日,朴廷桓执白胜,贺岁杯决赛 15、2018年3月18日,朴廷桓执白胜,第二届最强棋士战半决赛 16、2018年5月9日,柯洁执黑胜,围甲第五轮 17、2018年12月19日,朴廷桓执白胜,春兰杯半决赛 18、2019年1月30日,柯洁执黑胜,贺岁杯第一轮 19、2019年2月2日,朴廷桓执黑胜,贺岁杯决赛 20、2019年3月20日,朴廷桓执黑胜。第三届最强棋士战决赛。 21、2019年5月14日,柯洁执白胜,智英会男团第二轮 22、2019年7月18日,柯洁执白胜,上虞精英邀请赛 23、2019年10月13日,柯洁执白胜,第四届梦百合杯16强。 24、2019年1月20日,朴廷桓执白胜,贺岁杯第一轮 25、2019年1月22日,朴廷桓执黑胜,贺岁杯决赛。
朴廷桓真乃柯洁克星 其他中国棋手碰到朴廷桓经常能赢他,但柯洁碰朴就老输,而且经常是输在关键比赛中,近几年拿的出手的也就最近一次大赛赢了次朴。 感觉柯洁碰到朴就心浮气躁,着法变形。中间激战时候,柯本来有转机的,可惜好像算路出了问题。反观朴,着着精确,算路更胜一筹
朴的心理素质看来的确差点 心率波动挺大,最高达到140多,平均好像都110多。而柯则几乎很少大波动。一直很平稳
古今棋手天分排名 第一非吴清源莫属吧? 第二,道策 第三,黄龙士 第四,秀策 第五,范西屏 第六,大李 第七,小李 天分是表现为具有影响时代的创造力,改变了围棋的发展潮流,引领棋界技术革命。
血泪篇第一局精彩局面,兼谈徐星友水平 早上重打了一遍血泪篇第一局,很有感触。虽然已经打过不下十遍了,但随着水平的提高,现在的感受和以前又更不同。 战斗首先从12紧逼开始。这手棋作为让子棋真是太积极了,居然主动出击进攻白棋。一般让子棋讲究稳扎稳打,而徐却丝毫不保守。
能下出这手是什么水平? 超越常识的一手是,居然靠到背后去了。
赵治勋谈日本围棋为什么崇古而将棋不崇古。 在《超越实地与模样》一书中,他谈到围棋古谱至今仍是值得学习的对象,而将棋古棋则没有什么价值,没人去研究。原因就是将棋定式(布局套路)很重要,而围棋的定式可有可无。 应该说赵说到了要点,以今天狗出现后的情况来看,以前的围棋布局无论古今还真没什么区别,甚至古代的围棋下法更接近于狗棋。 另外,围棋对于定式和布局的依赖并不那么大,所谓怎么下都可以,胜负不在于此,甚至一方大亏的定式我们以前也下的不亦乐乎。而象棋就不行,开局一个小失误直接就可能全局崩了。 原文如下: 过去的事情我不大清楚。但是只粗略地了解了日本的围棋历史,其内容就使我目不暇接了过去被称做名人的棋手如此之多,他们竞达到了如此之高的水平!因此到现在,我们这些棋于还敬仰他们。就是现在,他们的棋谱还令我们吟味,值得学习的东西随处可见。 但是这些话跟将棋棋手是说不通的、据说。过去的将棋名人的棋谱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就连大野宗步的棋谱也不例外而值得学习的围棋名人却有很多。围棋棋手和将棋棋手都为这一不同而感到惊奇。这大概是因为两种棋艺的件质个同所致吧,将棋的布局非常重要,中盘和终盘都随序盘的格局发展下去,所以不管中盘和终盘走得多么漂亮。日式序盘作战的江广时代的将棋就已经失去了意义 围棋的定式可有可无,绝没有将棋的定式那么重要江广时代的围棋和现代围棋有很多类似的着法,两种棋艺的差别造成了将棋棋手和围棋棋手对古典作品关心程度的不同。
ai这手大飞上面点一下手什么意思? 这算先手便宜?不是卖了点角吗?
绝艺现在招法这么变态? 如图,这尖守角是什么鬼?还有二图的尖
这招棋如果是学棋小孩下出的又要挨骂了 这咋走到二路别子下面去了?
人类围棋水平有没有上限? 从狗的训练来看,达到一定水平后,曲线就很平缓了,上升空间有限,可以说到了上限。 那么人类的围棋水平有没有上限呢?也就是达到一定水平后,就再难提高了。 我感觉是有的。比如范廷钰16岁就拿了世界冠军,但后面他的棋艺并没有体现出随年龄进步。 还有很多棋手,20来岁就世界冠军了,后面好像也没什么像样成绩。 胡煜清质疑围棋的博大精深,因为没有体现出随年龄而增长的趋势。其实围棋还是博大精深的,只是人类有上限而已。 从有上限的角度出发,那么古人也可能达到这个上限,特别是天赋高的人。只是古代能达到这个上限的人比较少。 另外,个别天才的上限比一般人会高点,这也是为什么大李,小李,柯洁会突出的原因。 同时也可以解释棋手为什么会早衰。在达到上限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精力的不济,反而会下滑,导致衰退。
绝艺现在下棋越来越自由了 这布局,不再按以往我们认为的套路出牌,随心所欲。
绝艺下出闲招的妙手! 这没事在不需要补棋的地方自补了一手。要补你也是拐度过吧? 我品味良久,不得其解。
棋手早衰原因找到了 其实,过去的时代,由于信息和交流的不便,要学好围棋并不容易。能达到比较高水平的人本身就很少。 同时学棋的过程非常长,大概要到30岁左右棋艺才成熟,所以才会有不会有20多岁的名人的说法。当然不排除少数天才可以20多岁就棋艺成熟了,如赵志勋,吴清源,林海峰。但天才还是极少数,大多数人还是要靠日积月累的学习和对局来慢慢提高。 这里最关键是棋艺成熟的年龄,以前要到30岁。关于这点在业余棋手身上表现尤为明显,除去那些经过专业训练的年轻人,大多数业余棋手的水平和年龄还是成正比的,水平比较高的还是那些40.50岁的人,20来岁的年轻人棋艺还是比较难跟老将对抗,因为积淀的时间还不够。 而现在,资讯发达,还有网络对局,可以实现高强度高水平的训练,再有就是现代道场模式,完全就是应试教育,不像过去主要靠自己悟,棋艺成熟年龄大大提前,专业训练下大概20岁样子棋艺就已经成熟。 而30岁以后,棋艺上没有优势,而精力上却大大劣势。对局强度大大加强,老棋手精力不济,很难长时间保持集中力,于是每况愈下了。 我是从业余围棋比赛理解到这点,市级的比赛,放眼望去几乎都是40岁以上的人,年轻人很少。和这些40岁以上的人对抗的2.30岁的年轻人,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有几个非专业训练过的年轻人,棋力都是很弱。 对于真正的业余棋手,还是要靠日积月累的学习对局来慢慢提高水平,老年人还是有经验和实力优势的
古法再次被狗验证 大飞情况下,一间低夹还是跳出去。不点三三?这狗好像就喜欢开局时候点三三,其他夹击都很少进角。
跟绝艺又学了一招 还可以托在这里。之前还批评过这样的下法。
说说柯洁的讲棋 看了和俞的搭档讲棋。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干货特别多,会把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说出来,和对局者的差异,绝对是最值得听的讲棋。 其次,语言表达能力还是有欠缺,有点紧张,不放松。虽然努力着想表现幽默感,但反而显得有点尬。 柯洁适合做嘉宾式的主持,而不适合控场。而俞恰恰也是年龄小不是很擅长主持,话也少,所以变成要柯洁来控场,并去调动俞,从效果来看不是太好。
轮到秀荣了,原来秀荣的大妙手也是假妙手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share.yikeweiqi.com%2Fgonews%2Fdetail%2Fid%2F29900%3Ffrom%3Dsinglemessage&urlrefer=46bdce04817c0d91b710984ce354c2b9 见弈客。 这手跑死子也是名垂青史的大妙手,可惜,被狗一分析是恶手。
观绝艺下棋的体会:速度快 我现在一般只看狗下棋,不看人下棋,除非是大比赛才看看人下棋。 观狗下棋可以给人很大启发,最近的体会就是狗下棋的速度非常快。以前速度快的人类棋手有吴清源和曹熏铉,如果说曹是柔飞,狗的速度那是疾风。 速度快体现在,布局时候狗非常喜欢脱先占大场,只要棋不死,它就会脱先。这一带就当是单关。我们经常看到狗走两下就脱先,甚至连续脱先,看似棋很薄很危险,但你如果发力去攻他,他会以精确的计算把你的攻击粉碎,甚至反而让你崩溃。 如本局,黑6夹击,白不理脱先挂角。黑8尖顶攻击,白11再捞一笔。黑12夹击时,白几子看似出头是必然的一手,白13还是脱先占大棋
小目二间高夹,还可以来这么一手 有学生这么下过,我还批评了他
崇今派还有市场吗? 现代围棋那些套路,定式都被狗推翻,现在的棋谱还能看到几手现代围棋的招法?反而是一些古棋的下法被采用,比如严格的先守角再拆边的布局次序,秀策的尖,不惧双飞燕,星位挂角后向中腹跳起,投拆三一边跳起,星位挂角一间低夹向中间跳出。。。 除了开局点三三,这狗下的棋更像是古棋
绝艺又来一手中国古风 挂角后再逼住。感觉绝艺让子棋比对子棋还好看,各种创新的下法。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