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polly blackpolly
关注数: 7 粉丝数: 81 发帖数: 861 关注贴吧数: 54
跨服区域——BLZ在下的一盘很大的棋 BLZ北美官网论坛出现了一篇回复400多页的反馈,蓝贴也跟进这帖子,整篇页面上其他帖子也几乎都与跨服有关,可见跨服区域的热度和争议性。 BLZ这次是做了一件颠覆性的举动。可以说,这甚至是超越资料片更新的大举动,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BLZ这样大魄力和不顾后果的毅然决定了。从WLK开始,BLZ的重心从营造史诗转向了“便捷化”这条遭人诟病的路线,当然这也是wow生命力衰竭的标志,但我从不相信BLZ就认命了,放弃将这个WOW世界构建的更加庞大的使命。 从跨服战场开始,BLZ应该就已经开始谋划跨服区域了。他们有能力让不同服务器的人转到一张小地图上互动,理应有能力让他们在更大区域互动,当然一切需要的只是时间。之后,位面技术的引入,实名好友可以跨服沟通,跨服随机副本的诞生,都是这项技术和野心的发展。直到这里——全地图的跨服区域终于诞生。 你能想象所有服务器的玩家都能够在一张地图上互动的情景吗?这个世界真的不再被“服务器”这样的技术条件所限制,而是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互联网,这是网游的前景。比如互联网,如果中国每个省都有一个互联网,这互联网只能内部互动,却不能与外界交流,是多么糟糕的环境啊。当这个壁垒消失,一定会有反对——因为你以前网上骂架的对手仅在一省,现在上到一国了——但这毫无疑问是大势所趋。 以前我们在思考为什么世界PVP消失了,我们给出很多理由,比如什么飞行坐骑、随机副本、传送方式等等,然后觉得BLZ作出的一切快餐化设计都是使PVP消失的原因。但我们到了今天,终于发现,这根本不是问题的核心,问题是:任何独立服务器都没有能力在任何小区域聚集足够多以至于能引起世界PVP的人!当一张地图的人多到一定程度,管他有没有飞行坐骑,只要他下来采集东西,打一个怪,就会被牵连进PVP中。果然,问题的重点就是“有没有足够多的人碰面”。 其实国服的问题比美服要少多了。在美服,会出现巴西语服务器被共享到英语服务器的情况,你会在地图上碰见一个说一口鸟语的同伴。他们还会有不同时区的服务器连接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国都没有,但是,谁能知道以后会没有?跨服区域的极致不就是将所有服务器连接在一起吗?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地图上碰见美国玩家、德国玩家、波多黎各玩家、牙买加玩家等等形形色色的人,这不就是以前我们一直向往的世界大同吗?现在,游戏似乎在完成这样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角色。太棒了,BLZ。
卢驭龙应该被当做魔术师的,推荐一个电影——致命魔术 还好,我是先知道斯特拉的。 这样,才能在偶然看到卢驭龙之后,立刻就想到他的魔术的出处。 我不禁想知道,斯特拉中国的这个翻版,到底意义在哪里? 首先做一下此人定位。外国类似的节目里,如果出现这样一个人,没有人会把他当做“科学怪才”。因为,这件事情早就有人做了,而且是在100多年前。可以说,这魔术的理论基础已经是古董级别的东西了,也就是蒸汽与工业革命时代的产物。现在,那个时代已经可以被当做奇幻文学的背景时代,而与科学幻想脱离开了。。。 国人见到这样一个人物,不清楚背景,不清楚理论来源,必然把这个东西当做“崭新”的东西来接受。而“崭新”的一般是科学的,所以卢被誉为“科学怪才”。 并不是他做的不科学,而是这种滞后的科学却引来轰动,这究竟是国人的幸事还是不幸?可能我国的科普从一开始就没有成功,才会出现这样在外国应是众人皆知的道理放到中国却惊吓一批人的情况。 当然,这也许是个好的科普契机吧,但是从我目前就媒体的宣传看起来,“特斯拉”这个原作者的名字完全没有被提及,那科普从何而来? 其次,真本事的程度。我钦佩卢,因为他的动手能力很强,他确实将别人的东西拿来尝试了,而且尝试到这个程度,十分了不起,这比一些光说不做的人要好太多了。但是,他被误读了。因为他被当做“科学”在宣扬。 需知,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尝试前人的科学实验,而且是这样风靡世界的实验,真的与“科学”没什么关系。他并不是原创,这个实验本身就与理论有一定距离,且他在理论上有何建树尚不明了,他并没有进入一个别人没有进入的领域,他只不过是在重复,这就足够了。 致命魔术这个片子是很好的例子,早在一百多年前,做这个实验表演给众人看的人尚且是“魔术师”,过了100多年,在中国却被称为“科学”,岂不可笑?? 所以,我觉得卢这个例子实在需要理性来分析,大家赞美他的同时,也要清楚这一切的来龙去脉,而不是感叹之后就不了了之了。这样,是对卢的不尊重,更是对特斯拉的大不敬。 希望卢在今后有更好的成就,而不是停留在哗众之上,成为一个伤仲永。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