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战斗机 奶瓶战斗机
关注数: 310 粉丝数: 804 发帖数: 39,587 关注贴吧数: 25
玉兔号最新消息:“带病”工作 传回嫦娥三号照片 月球车玉兔号最新消息:在本月12日意外“起死回生”后,月球车玉兔的工作情况一直受到热切的关注。由于此前出现的机构控制异常问题仍未排除,玉兔号仍然“带病上班”,并且传回嫦娥三号着陆器的最新照片。 另据国防科工局最新消息,昨天(2月22日)午后,玉兔号月球车再次进入月夜休眠,今天凌晨,嫦娥三号着陆器也进入“梦乡”。有网友表示,玉兔这次不许再睡过头了。 在第三月昼工作期,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搭载的有效载荷重新开机,按计划开展了科学探测工作。月球车玉兔号“带病工作”,传回嫦娥三号着陆器的最新照片。 嫦娥三号着陆器搭载的月基光学望远镜和极紫外相机工作正常。月基光学望远镜每天长时间观天探测,月球缓慢的自转为其连续观测宇宙天体提供了独特的环境条件。为减少背静光,极紫外相机在月昼前几天和后几天,对地球等离子体层进行了观测。 “玉兔号”月球车在第三月昼开展了定点探测。经地面应用系统对传回的数据判断分析,其搭载的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状态良好,红外成像光谱仪的红外波段数据正常。此前出现的机构控制异常问题仍未排除。 目前,地面控制中心和各测控站数据接收及处理正常,有关方面仍在组织开展深入分析和地面试验验证,继续对月球车进行排故。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航天专家庞之浩表示,复杂的月面环境往往是导致月球探测器出现异常的主要原因。他说,月球车行走时更容易带起大量月壤细粒,形成月尘。月尘可能进入甚至覆盖月球车所载仪器设备,一旦附着很难清除,并可能引发很多故障,包括机械结构卡死、密封机构失效、光学系统灵敏度下降等。 而此前常与网友互动,被誉为玉兔号民间代言人的“月球车玉兔”新浪微博,在临睡前也不忘发条微博:“掐爪一算,月夜又快来了。上次入睡前让好多小伙伴桑了心……这次一定会高高兴兴睡过去!”网友纷纷嘱咐:这次不要再睡过头了,我们等你醒来!
潜艇70古来稀 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海军昨天(9日)向媒体宣布,将对其尚在服役的两艘二战时代的美制老式潜艇进行大修改造,试图通过这一过程掌握潜艇制造技术,在岛内自造潜艇。大修改造后,名为“海狮”、“海豹”的两艘潜艇将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现役潜艇,服役时间已达70年。古稀之年的台湾“海豹”号潜艇 据报道,台湾“海军”司令部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15年兵力整建愿景”。会上,军方表示,将会对两艘1944年建成的二战潜艇“海狮”和“海豹”号进行大修改造。将与台湾造船工业合作,对两艘潜艇的耐压壳、动力系统、水声电子系统和武器系统进行全面改造和性能提升,使之回复训练功能。台“海军”表示,由于美国对于出售新型柴电潜艇问题仍无正面回复,台“已无法长期等待”,决心借研究两艘二战老艇,启动“潜舰自造”程序。 一位“海军”官员称,大修并改造古稀之年的老潜艇,是练基本功。先蹲好马步,才能朝潜艇自造迈出一步。 台湾“海军”同时证实,已经启动“潜舰自造”程序,去年完成学术研讨会,今年要执行技术管理研讨会,一步一步走向潜艇自造。台湾“海狮”号潜艇 此外,台湾“海军”也列出清单,包括计划自造新型船坞登陆舰,取代现有的美制“新港”级坦克登陆舰、船坞登陆舰等老旧舰艇;而海军基隆级(美国“基德”级驱逐舰)、成功级(台湾仿制美国“佩里”级护卫舰)与康定级(法制“拉斐特”级护卫舰),战斗系统都将有自力提升规划,济阳级(美国“诺克斯”级护卫舰)舰的改造则有好几个方案。(观察者网此前曾报道:台湾海军老式舰艇的尴尬现状,美国“诺克斯”级护卫舰由于过于老旧,故障率居高不下,已长期停泊港内很少行动) 台湾“海军”也将与台湾“中科院”合作,以“天弓”导弹系统取代目前所使用的标准导弹系统(观察者网编辑注:据美国军售报告,台湾目前库存标准2导弹数量只够装满两艘驱逐舰的弹药库,完全无法应付作战训练需要。天弓导弹是台在美国技术援助下自制的一种防空导弹,其性能可能接近美国“标准2”),以天剑二型导弹系统取代船舰上所有的近防系统(观察者网编辑注:台湾计划把自制“天剑2”空空导弹装上其作战舰艇,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将以此导弹取代目前服役的“密集阵”近防炮)。“海军”将领强调,自造是必须的,因此武器系统也必须采自制的武器系统,才符合台湾建军备战的需求。游客拍摄的“海豹”号潜艇艇艏细节,鱼雷发射管似乎已被封死 有军事观察家认为,潜艇建造中最关键的技术就是耐压壳技术,对于从未有过研制潜艇经验的地区,有一个参考的对象确实很有帮助。但现代潜艇与二战潜艇建造技术已有巨大的差别,尤其是因为设计年代过早,这两艘美国“小鲨鱼”改型潜艇的最大潜深只有120米左右,其耐压壳不论是设计方式、钢材标号、建造工艺都和现代潜艇有巨大的差别,台湾能从中学到什么实在很难想象。至于更加复杂的声呐、鱼雷武器系统,全世界目前也只有不到10个国家能够自行研制,对于台湾工业来说将是巨大的挑战。台80年代向荷兰购买的2艘“旗鱼”级潜艇目前仍是台湾"核心机密",极少公开示人 台湾其实有更好的现代潜艇模仿蓝本,就是台湾在上世纪80年代购买的荷兰“旗鱼”级潜艇,这型潜艇研制年代较晚,各种技术也比二战老艇先进得多,不过由于这两艘潜艇是台湾目前仅有的能够作战的潜艇,且台湾目前无力自行维护此型潜艇,一旦将其拆解研究,将失去荷兰、美国方面对该艇的维护保养服务。估计这就是台湾不得不在这两艘70高龄的老式潜艇身上动脑筋的原因。 新闻背景: 台湾“海狮”、“海豹”号训练潜艇小史 二战末期美国在“小鲨鱼”级潜艇基础上稍加改进,开始建造“巴劳鱼”级及其后续“丁鲷”级潜艇。其中“巴劳鱼”级“长牙鱼”号和“丁鲷”级“短剑鱼”号两艘潜艇在1973年被移交给台湾“海军”,成为台湾“海狮”、“海豹”号潜艇。这两艘潜艇由于曾在1947-1951年间进行的GUPPY II改造计划中更换了动力系统,因此又常被称为“加比II”级潜艇。一般认为“加比II”改造后的二战末期老式潜艇的综合性能与苏联R级、德国XXI型潜艇相近,其同型潜艇曾被提供给土耳其、阿根廷等国。其中阿根廷装备的一艘此型潜艇曾参加马岛海战,被用于运送人员突破英国封锁前往马岛,被英国海军飞机、直升机攻击后搁浅而损失。二战后,美国对二战末期建造的百余艘潜艇进行现代化改造,旨在使之获得类似苏联R级潜艇的作战能力,图为经过“加皮”III改造的美国“绿鱼”号潜艇 由于中美联合公报禁止向台湾提供攻击性武器,因此两艘潜艇是以“训练潜艇”名义出售的,其主要任务是模拟中国海军的R级潜艇供台军水面舰艇进行反潜训练,同时也可用于培训潜艇官兵。在移交这两艘潜艇时,美国对潜艇进行的“翻修改造”工作中包括了封死其鱼雷发射管等内容。台湾海军方面称,虽然被封死鱼雷发射管,但实际上该艇内仍有完整的鱼雷发射装置电路,并装载了无弹头的训练鱼雷。有媒体报道称这两艘潜艇的鱼雷管是被水泥封堵住,或许仍有可能重新恢复其功能。 两艘潜艇抵达台湾后受到了超规格的礼遇,被视为台湾海军的战略性武器。两艘潜艇艇长均为上校军衔,属“旅”级单位,相当于大陆的“正师”级单位。这一待遇相当于解放军海军的战略核潜艇。台前“国防部长”李杰就曾在“海狮”号潜艇上担任艇长。台军直到2005年才首次开放该艇供民众参观,并且参观时不准上艇照相。 同时,这两艘潜艇的行踪也高度“保密”。但据信,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期间,两艘潜艇曾作为训练潜艇频繁出海航行。但到了21世纪后,有媒体报道指出两艘潜艇已经很少出海航行,长期停泊于港口。不过2010年时,有大陆游客在台湾旅游期间拍摄到过此型潜艇出港航行的照片。台湾媒体称,这两艘潜艇仍每年在海上部署半年以上。
大石榴也曝光了 2014年元旦佳节来临之际,大量中国新型作战飞机的照片也在网络上曝光,其中就有歼-16、歼-11、歼-15等中国研制的最新型号的战斗机。这3款战斗机的鼻祖都是前苏联研发的苏-27系列战斗机,其经典的机体布局设计在我国航空工业的助推下得到了进一步升华。目前,歼-11多用途战斗机、歼-15舰载机都已经批量生产加入中国海空军部队服役。而这次曝光的歼-16战斗机,首次以飞行姿态出现。这架战斗机机头上有明显的“1601”编号,由此推断其为我国正在研制的歼-16战斗机型号。据悉,歼-16是从歼-11B系列上发展而来的第3.5代多用途双座战机,由沈阳飞机公司为海军航空兵所研发。歼-16最大特点是具备远距离超视距攻击能力和强大的对地、对海打 击能力。歼-16战斗机和苏30MKK一样采用双座布局,为强化武器挂载能力,起落架前轮为双轮。垂尾顶端与苏30MKK不同,而是类似于原版苏27,垂尾顶端切尖。翼尖挂架与歼11B不同。歼-16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为海军航空兵所研发的一款新型多用途战机,为第三代战机由沈阳飞机公司研究及发展,仿自Su-30MKK战斗机。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称,首批24架歼-16战斗机已经下线,2013年被目击在巴丹吉林沙漠基地测试。俄罗斯《观点报》称,沈阳飞机公司已经向记者展示新型歼-16战斗机,飞机已经涂上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标准涂装。v歼-16战机的研发主要是配备给海军航空兵,用于加强利用反舰导弹打击水面舰只的能力。俄罗斯媒体称与歼轰-7相比较歼-16的机体更大,最大载弹量12吨,可以发射鹰击-62和鹰击-83反舰导弹。此外从网上流传的照片可以看出,歼-16装备了国产的“太行”涡扇-10发动机。J-16装备自动电子扫描相控阵雷达,可与多目标作战,性能类似美国F-15E战斗轰炸机。 中国歼, 高清, 飞行, 曝光 3555513a-ea5e-4276-8760-cfd77ebc6e7f.jpg (54.07 KB, 下载次数: 0)
坑刨好啦,“玉兔”要睡到明年 嫦娥三号最新消息:“嫦娥”和“玉兔”迎来登月后的首次月夜。12月25日和26日凌晨,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将分别开始月夜休眠。休眠期间,系统断电并依靠同位素热源保持整器温度。在经历了大约14天的月夜后,“嫦娥”和“玉兔”号月球车将再通过光照自主进行唤醒,继续实施探测任务。 22日凌晨,在地面技术人员的控制下,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进行了第5次互拍,首次传回着陆器携带五星红旗的清晰全景照片,两器互拍任务圆满结束。随后,月球车“告别”着陆器,开始月面测试工作,并前往更远的区域继续月面巡视勘察。12月26日,最低气温可达零下180摄氏度的月球之夜即将来到,在这之前,“玉兔”能否找到休眠点,关系着它能否在下一个月昼被安全唤醒。此前,观察者网曾经报道,科技人员前两天逐渐加大了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的工作强度,以提高科学探测和月面测试效率 “能否找到休眠点,我心里有担忧。找到了,我心里就踏实了。”12月24日凌晨5时,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嫦娥三号巡视器副总设计贾阳跟记者说完,就匆匆往遥操作大厅赶去,他担心,能否在月夜来临前仅剩的两个测控弧段内,让“玉兔”走到休眠点。 12月25日7时左右,着陆器在圣诞节的钟声中已进入月夜休眠;而走到着陆器南方40多米处的巡视器,则在12月26日1时左右,也开始月夜休眠。 这一觉,大约14天。对于嫦娥三号巡视器团队来说,这也意味着“月亮走,我也走”的通宵达旦的工作暂告一段落。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航天人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是他们让“玉兔”可以做个好梦。着陆器地形地貌相机拍摄的“玉兔号”月球车,她将远行并开展月面测试工作着陆器携带五星红旗的清晰全景照片 寻找休眠点,并不是“席地而眠”那么简单。“玉兔”对休眠点的要求极为苛刻,得满足车头方向、俯仰角度、滚动角度三个要求。“一是车头要朝南偏东,二是车身要头高尾低,三是要车身的左右侧倾在负2度到正1度之间。”嫦娥三号巡视器综合测试指挥王少林对记者介绍说,“玉兔”扑腾的两扇太阳翼,有一扇太阳翼在休眠时收起,另一扇则从软着陆打开以后就一直维持不动。“玉兔”将来能否从休眠中唤醒,就得靠这扇太阳翼。 当下一个月昼来临,太阳照射角度和这扇太阳翼的夹角满足指定要求后,“玉兔”就会被叫醒。如果车身的左右侧倾角度偏差超过3度,“玉兔”的设备温度达不到设定值,就无法正常工作。如果车身向左侧倾得太多,那么太阳刚刚升起,“玉兔”就被唤醒,则设备温度过低;如果车身向右倾得太多,那么已日近月午,“玉兔”才被唤醒,则设备温度过高。“玉兔”的姿态偏差,还会影响到靠重力驱动的热控两相流体回路的工作,使其无法起到“暖宝”的效果。 月夜无情地迫近,在“玉兔”行进的路线上,巡视器团队没有找到完全符合要求的休眠点。命悬一线之际,“玉兔”抖出了撒手锏:刨坑。 在地球,冬天来到时,准备冬眠的扬子鳄,会在河边的土坡上刨坑,刨出冬眠的小窝。而“玉兔”刨坑可不只是为了有个窝。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兼副总设计师张玉花对记者介绍,刨坑实质上是为了调整“玉兔”自身姿态,满足休眠点对姿态角的要求。“玉兔”刨坑 在巡视器团队的控制下,“玉兔”的左侧车轮保持不动,右侧车轮沿不同方向打转,以此带起月壤,“刨”出一个坑。由此,本来过于左倾的“玉兔”,向右倾斜了大约3度。 一旦“玉兔”进入休眠,将会断绝与地面的一切联系。“对唤醒再担心也没用,因为地面无能为力,只有‘玉兔’自主苏醒了,才能恢复和地面的联系。”29岁的嫦娥三号巡视器主管设计师薛博说。 “但我们没什么压力,因为我们已在内场、外场充分进行过试验验证,而月面上的真实情况与我们的地面验证太像了。”嫦娥三号巡视器遥操作副主任设计师吴克说。 努力仿真月面环境的巡视器团队,首次建设了中国第一个规模最大、功能最强的巡视器室内试验场,并在库姆塔格沙漠开展外场试验,首次实现对巡视器的遥操作。 当“玉兔”在月球独自闯荡时,和它同一个“娘胎”出来的备份车,为它这个冲锋在前的兄弟,在地球一遍遍地完善遥操作策略。 在嫦娥三号发射后,巡视器团队仍在内场组织过多次寻找休眠点的试验认证,包括“刨坑”这个办法。“我们在地面的验证,覆盖了绝大多数月面上能遇到的情况。”28岁的嫦娥三号巡视器总体主管设计师王昊宇很自信。 从2004年探月工程立项至今,贾阳亲历了10年历程,从最开始对月面的认识“只能来源于美苏”,到如今“连美苏没去过的区域我们也去了”,他的自信渐长。 “玉兔”的预期寿命是3个月,但贾阳说:“巡视器的各项功能在3个月内不会有明显退化,我们有信心工作得更长。” “到现在为止,所有我们想要发生的都发生了,所有我们不期望发生的,一件也没有发生。中国航天史上,没有哪个型号能做到像嫦娥三号这样,一个故障预案也没用,一台设备也没有切到备份,一个遥测参数异常也没有发生。这不仅是圆满成功,而是教科书般的完美。”贾阳说。 如果“玉兔”顺利度过月夜,等它被唤醒,已是大约2014年1月11日。随后,“玉兔”将进入正式的月面工作阶段。 12月25日凌晨,张玉花发短信祝贾阳圣诞快乐。贾阳回复,“我在尽情等待月夜。”对于这位老伙计的心情,张玉花再了解不过,她回道:“月夜不可期,忐忑候月昼。” 好梦,玉兔,好梦,中国航天人。正如贾阳所说,他们这群中国航天人,是在“用理性的手段实现感性的梦”。
翘班的正确借口:我在中情局兼职特工 据《赫芬顿邮报》18日报道,美国环保署专家约翰•比尔(John Beale)谎称自己要给中情局做卧底,潜入巴基斯坦打击塔利班。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比尔以各种名目骗取了将近90万美元的钱财。东窗事发后,比尔近日被判处32个月的有期徒刑。9月,比尔已答应赔环保署88.6万美元,此外再加罚50.7万美元。 环保署高官冒充特工 现年64岁的比尔很早就进入美国环保署工作。由于表现出众,比尔曾经获得过总统勋章。在环保署内,比尔也备受赏识和重用,一路升迁至空气和辐射办公室主管清洁空气问题的高级政策顾问。 比尔是环保署薪水最高的官员之一,年薪最高时达到16.4万美元,然而他却不甘于这种平淡的生活,想要过得“更舒适和刺激一些”。1994年,比尔对上司撒了个弥天大谎,声称自己是中央情报局的特工,他需要利用一些工作时间从事中情局交付的研究工作。约翰·比尔 几年下来,没有人对比尔的“特工”身份产生怀疑。比尔行事也更趋大胆,从2000年开始,他每周只在环保署上4天班,剩余一天则不知去向。比尔还煞有其事地在办公室的电子日历上标注这一天是去执行中情局的“秘密任务”。 事后调查表明,这些“秘密任务”纯属子虚乌有。调查人员查对比尔的手机通讯记录后发现,当他声称在巴基斯坦或其他地方从事“研究”时,他其实正躲在马萨诸塞州的度假屋中逍遥快活。 比尔堂而皇之的“旷工”行为一直持续到2008年,环保署并未因此扣除他的任何工资。调查表明,比尔行骗期间总计“旷工”时间达到2年半之久,他以此变相侵吞了纳税人35万美元的钱财。 报销高额超标准发票 为了完成中情局交付的“秘密任务”,比尔不断到美国各地甚至国外“出差公干”。他将环保署的财务规定抛之一旁,出行大多选择坐航班的头等舱,入住的也多为豪华酒店,比尔的这些超标准发票无一例外地获得环保署高层的审批和报销。 调查显示,从2003年到2011年,比尔曾到各地出差33次,其中17次的住宿费用超标,超标幅度为40%到150%不等。2008年7月,比尔曾前往伦敦,5晚的住宿费共花了5659美元,平均每晚超过1100美元,而环保署规定的出差住宿最高标准是354美元。 环保署规定,高层官员出行应尽可能乘坐公务舱,但比尔凭借一张“腰部有伤”的医学证明,随意享受特殊待遇。在33次乘飞机出行中,比尔有23次坐的都是头等舱,前往伦敦的那次光机票就花了14000美元,而普通舱的票价仅为1000美元。 考虑到比尔的中情局“特工”身份,环保署对其乘坐头等舱并没有过多干预,但建议其只有在航程超过2小时的情况下,才可以乘坐头等舱。比尔对此置若罔闻,两次前往航程不足2小时的波士顿,也照样选择了头等舱。 调查发现,比尔所谓“腰部有伤”的医学证明,竟然是授意一个按摩师为其炮制的。他打着“公干”的幌子,全是为了私人目的,有时甚至借此到加州探亲访友。累计下来,比尔33次“出差”报销的机票费用,就达到266190美元。 环保署近年来的预算不断遭到削减,从2005年的100亿美元降到2010年的80亿美元,2013财年的预算小幅升至83.4亿美元,而环保署为比尔的整个骗局就支付了88.6万美元。 “这是一个巨大的诈骗案件。”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的共和党参议员戴维•维特对此表示,“比尔骗取的钱财,几乎占到环保署2013财年预算的0.01%。” “蛀虫”认罪面临审判 环保署揪出比尔这只“蛀虫”费尽周折。虽然早在2010年7月,环保署就接到警告,称该部门有高官冒充中情局特工行骗,环保署的人力资源办公室为此向比尔所在的办公室发出了文件通知。当时空气和辐射办公室的负责人是吉娜•麦卡锡,也就是现任环保署署长。不过,事情并没有出现进展。 2011年下半年,比尔从环保署退休,此后对他的正式调查才得以展开。不过,比尔一直拒绝认罪,直到调查人员与中央情报局确认比尔并非该部门特工,约其到中情局兰利总部面谈时,比尔才在今年9月对自己的骗局全盘招供。 “他没敢到兰利总部露面,直到这时他才告诉自己的辩护律师,他从来没有为中央情报局工作过。”负责调查该案的环保署副监察长沙利文说。 根据美国相关法律,盗窃国家财产最高将被判处10年监禁,但比尔很快就与调查人员达成了认罪协议。根据协议,比尔已经向环保署缴还了骗取的88.6万美元,他还同意额外缴纳50.7万美元的罚金以及接受6万美元的罚款。 根据美国《囧司徒每日秀》节目报道,前任环保署空气政策办公室主任罗伯特•布伦纳(Robert Brenner)跟比尔是30年老友,当初招比尔进环保署的就是他。在法庭上,布伦纳说自己在过去两周曾见过几次比尔,“因为他把自己阿灵顿的房子卖了,现在他住在我家客卧里。” (综合法制日报、赫芬顿邮报、新浪微博消息)
中国退货 韩国接盘 欧洲交易商24日表示,韩国买家新买入12万吨美国玉米,这些交易与中国退运大量美国玉米的异常贸易有关。 交易商称,韩国玉米加工业协会(KOCOPIA)新买入6万吨美国玉米,包括额外港口卸货费用的c&f价格为每吨236.50美元。这批玉米将于2014年1月到货,卖家是Bunge。韩国民众尤其是韩国农民长期反对进口转基因玉米 “这份合同是新签的,不是原产地的调换。”一交易商称。“到货时间原本要求是4月。” “该交易条款规定提早发货就要提高仓储和财务成本。” 与此同时,韩国饲料协会(KFA)釜山分会已同意将已买入的6万吨玉米原产地从黑海改为美国。c&f价格为每吨236.69美元,与原交易价格一样,2014年1月15日之前到货价格无折扣。卖家是Toepfer。 2000-2011年美国转基因玉米的种植面积占所有玉米的81%-86%,因此韩国进口的极有可能是转基因玉米。 此前的12月21日,国家质检总局宣布,共计54.5万吨进口美国输华玉米,因检出转基因成分而作退货处理。 国家质检总局称,截至2013年12月19日,深圳、福建、山东、广东、浙江、厦门等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相继从12批54.5万吨美国输华玉米中,检出含有未经我国农业部批准的MIR162转基因成分。各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已依法对这12批进口美国输华玉米作退货处理。这是继11月退运6万吨、12月初退运12万吨后,我国第3次对进口美国玉米作出退运处理。2个月内,3次退运的美国输华玉米总重量超过72万吨,原因都是检出含有未经我国农业部门批准的MIR162转基因成分。在这三次退运中,被退的美国转基因玉米重量逐次增加,从6万吨增加到54.6万吨,涉及的口岸检验检疫机构也逐次增多。 目前,中国政府仅批准进口过数量有限的集中转基因玉米。2012年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有关部门没有批准转基因玉米和水稻商业化生产,所以不可能在市场上出现。 韩国直到2008年开始进口转基因玉米,此前,韩国一直是亚洲仅有的两个坚持使用更昂贵的非转基因玉米作为食品用途的国家之一。
国产海鸥相机,重磅复出 那只“海鸥”回来了 曾几何时,“海鸥”这个为人熟知的名字,就是照相机的代名词。在国人的心目中,“海鸥”照相机代表的是高档品质,是令人骄傲的民族品牌,它带着那个时代独有的印记,引领了数十载的风潮。 海鸥照相机产自上海海鸥照相机厂,前身为上海照相机厂,是中国最早一批照相机的生产厂之一,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国内照相机行业的领军企业。 追溯历史,最早的一台海鸥相机产于1968年。为适应出口的需要,当时的上海牌照相机正式改用海鸥牌注册商标,寓意其“飞向世界”的美好前景。自此,这只“海鸥”诞生并飞出上海,也一度成为中国照相机工业的标杆。 当年,拥有300万人口的偌大上海,而真正玩得起照相机的却恐怕还不足3000人。不仅是因为相机价格昂贵,而且技术含量高,操作复杂等。4系4A、4B型照相机即是当时首批冠以海鸥品牌投产面市的。且不论它在设计上的经典外形,简单操作及精致做工,单就价格一点,就让它风靡一时。因其价格仅相当于普通工人一个多月的工资,相对便宜,所以为更多的人接受。 那时的海鸥相机究竟有多受欢迎,或许从一点就能略知一二。70年代初,“海鸥”牌照相机紧俏到需要通宵排队才能买到。许多人往往是前一天晚上六七点钟去排队,直到第二天早晨才拿到票买。 直至今天,海鸥4系双反相机仍然深受国内摄影爱好者、器材收藏家的追捧。当然,海鸥最出名的产品当属“海鸥单反”。它是1964年上海照相机厂以美能达SR-2型为蓝本成功试制的135单反相机。在通过了试制定型后,相机被命名为上海DF型,1966年开始批量生产后又改名为海鸥DF型,世人熟知的“海鸥单反”由此诞生。海鸥DF型单反相机以及其各种改进型号连续生产了数十年,产量以十万计,记录了无数珍贵时刻,也成为了许多摄影人的启蒙助手。海鸥DF系列产品不仅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135单反相机,同时实现了向海外的出口。 可以说整整一个7、80年代,海鸥相机都顶着动人的光环,但正应了那句话——“创新才能发展”。进入九十年代后,海鸥错失进入数码时代的最好发展机遇,而特别是当越来越多的外国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受此冲击,海鸥发展受挫。当然,这既有体制的原因,又有技术的问题。海鸥的衰落,令人叹息,近十多年时间,“海鸥”曾一度淡出人们的视线,那只“海鸥”飞走了。 2011年,在整合、继承、吸收具有五十余年悠久历史的上海海鸥照相机厂的品牌、研发、制造等优质资源基础上,全新成立了上海海鸥数码照相机有限公司。 公司从成立后致力于研发团队的建设和新产品的开发。组建了上海研究院和深圳研发中心,形成了国内最具实力的数码相机研发队伍。聚集了涵盖机械设计,光学设计,电子硬件设计,软件系统,图像技术开发等行业上具有多年开发经验的专业人才。 面对市场竞争,以差异化和产品力为主打的“海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目前,海鸥已自主研发多款独具特色,并符合潮流标准的数码相机。有独创1.4超大光圈,被誉为“光圈王”的CF100;有散发复古气质,彰显时尚、个性与文艺范的CK10;还有拥有国家专利、世界首创照拍一体双眼相机CM9等。 “海鸥”的回归令人激动,我们更期许,它能够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国产海鸥相机,重磅复出最近在微博上面突然看到有好友出了这么有趣的一张宣传海报,被疯转。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就都被惊呆了。于是我决定一定要好好的去亲眼确认一下这件事情。 相信有点岁数的摄影爱好者应该都不会对海鸥这个国产相机品牌陌生,当然80后90后的,翻到家里父母的箱子里有台海鸥相机应该也是最司空见怪的事情了。想当年家里有台海鸥相机,多少高端大气上档次啊。不过到了数码时代,这还真是我第一次看到海鸥相机!F1.4 航天镀膜。柔性防抖,5代自动对焦,2代图像处理~~神奇啊亲~~~~~~别是吹牛的啊! 于是我收拾收拾着装,来到上海星光摄影器材城二楼
卡梅伦,你戴着假发干嘛? 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16日报道,近日,一张叶卡捷琳娜二世的18世纪油画在推特上意外蹿红,原因是画中的俄国女皇与英国现任首相卡梅伦相貌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这个秘密是在英国约克大学就读的女生索菲发现的,当时她正在柏林参观一座博物馆。索菲随后将照片上传至推特,惊呆一众网友。英国首相卡梅伦与卡梅伦撞脸的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如果你以为是画师的问题,那么请看下一张。卡梅伦,你是俄国女皇穿越过来的吗? 索菲拍摄的照片在推特上被疯狂转发。英国媒体打趣称,虽然卡梅伦也是个微博控,但他目前正在探访驻阿富汗的英国大兵,不知道是否注意到这条消息。 相关背景: 在俄罗斯帝国历史上,只有两个皇帝获得了“大帝”的名号:一个是帝国奠基人彼得一世,另一个就是叶卡捷琳娜二世。这位俄国女皇,原为德意志一公爵之女,1745年嫁给俄皇彼得三世·费奥多罗维奇。1762年6月28日,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宫廷政变中废黜彼得三世,并登上皇位。 自此大刀阔斧,力行革新,掌控与操纵这个以男性为主的世界达三十多年之久。她对外两次同土耳其作战,三次参加瓜分波兰,把克里木汗国并入俄国,打通黑海出海口,她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俄罗斯帝国。 因治国有方、功绩显赫,其才干与名气闻名海内外,成为俄国人心目中仅次于彼得大帝的一代英主。除了她的卓越政绩,她令人目不暇接的情史也成为史学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福岛救灾的里根号51名大兵得癌,起诉东电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lt.cjdby.net%2Fforum.php%3Fmod%3Dviewthread%26tid%3D1760387%26extra%3Dpage%253D1%26mobile%3D2&urlrefer=f9501e102031610fc14854c04011d1ae 51名里根号航母舰员状告日本东电。他们许多人都是在20多岁,已确诊为包括甲状腺癌,睾丸癌和白血病等癌症。怀疑这与航母参加2011年福岛救灾时接触放射性污染源有关。 国防部表示,海军采取了“积极措施”,以“减轻福岛相关污染对美国海军舰艇和飞机的影响”,而船员没有接触到危险辐射。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america.aljazeera.com%2Fwatch%2Fshows%2Fthe-stream%2Fthe-stream-officialblog%2F2013%2F12%2F16%2Fuss-reagan-sailorsreportcancersafterfukushimarescuemission.html&urlrefer=9cde4e7c6853f82fc04d9f5394f95d22 Fifty-one crew members of the USS Ronald Reagan say they are suffering from a variety of cancers as a direct result of their involvement in Operation Tomodachi, a U.S. rescue mission in Fukushima after the nuclear disaster in March 2011. The affected sailors are suing Tokyo Electric Power Company (TEPCO), alleging that the utility mishandled the crisis and did not adequately warn the crew of the risk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earthquake relief efforts. Crew members, many of whom are in their 20s, have been diagnosed with conditions including thyroid cancer, testicular cancer and leukemia.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says the Navy took "proactive measures" in order to "mitigate the levels of Fukushima-related contamination on U.S. Navy ships and aircraft” and that crew members were not exposed to dangerous radiation levels. Charles Bonner, attorney for the sailors, says the radiation the USS Ronald Reagan crew was exposed to extended beyond the tasks of Operation Tomodachi. Deployed ships desalinate their own water, so crew members were unknowingly drinking, cooking with, and bathing in contaminated water due to the ship's close proximity to the disaster site, according to Bonner. The USS Reagan was ultimately informed of the contamination after a month of living approximately 10 miles offshore from the affected region. The number of plaintiffs in the case could grow significantly as 150 additional crew members are currently being medically screened to join. The sailors are seeking $40 million each in punitive damages as well as a $1 billion fund for future medical expenses for members of the USS Reagan.
神转折又来了 让座孩子的故事是真的吗? 中新网承德12月14日电(记者 张帆) 12月10日,河北承德当地媒体以《孩子让座时急刹车老人不慎摔倒向让座者索赔》为题,报道了在该市公交车上,一位小女孩给老太太让座,结果车辆急刹车,老人一下摔倒在地并要求小女孩赔偿医疗费用。针对此事,承德市公交集团14日称,该集团正在积极寻找让座小女孩,如果情况属实,将对让座小女孩进行安慰和鼓励。   12月10日,据承德当地媒体报道,市民张女士通过热线向记者讲述坐公交车时看到的一幕:几日前她下班乘坐公交车回家,车上人多拥挤,一名老太太左摇右晃站不稳,旁边一名学生模样的小女孩连忙热心地起身让座。结果这时车辆突然急刹,老人不慎摔倒。小女孩连忙去搀扶摔倒的老太太,可是老太太死活都不起身,并说“你不给我让座,我就不可能摔倒!现在我摔坏了,你得负责”,并要求小女孩赔偿医疗费用。禁不住老人的一再“索赔”,女孩只好打电话给家里,最终家长赔了200元钱才得以息事宁人。”   此报道一经发出,引起众多网友关注,在新浪网上,该条新闻至少吸引了近七万人参与评论。网友“懂你always”说:“为什么现在的社会越来趋向冷漠,不是因为群众不想帮,而是不敢帮啊!”   14日,承德公交集团副总经理郭彦宏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看到新闻报道后,该公司高度重视,正在积极寻找让座小女孩。“由于报道中没有写明事件发生的准确时间和具体地点、车次、车号,我们联系了最初的发稿记者,寻找当事人,但该记者无法提供双方当事人和目击者的联系方式。”   郭彦宏说,本着对事件负责的态度 ,该公交集团对12月5日至9日途经承德市火神庙综合站点的19条线路、每日400余车次、长达1600余小时的车载硬盘视频录像进行了逐一查询,并对全部运营单位的司乘人员进行调查核实。“目前为止我们还未在录像中查到报道中所提到的现场画面,司乘人员也均称在自己工作期间内未发生此事。”   郭彦宏说:“虽然到目前为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未找到双方当事人,如确为报道中所说,希望知情者和当事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本着传播正能量,弘扬尊老爱幼美德的宗旨对让座小女孩进行安慰和鼓励。”   随后,中新网记者电话采访了承德当地某媒体最初发稿记者郭某某。郭某某解释说,由于当时提供新闻线索的张女士只说事情发生在12月初,没有具体说明哪一天的哪个车次,因此他也无法联系到事件双方当事人。   中新网记者试图通过郭某某联系提供新闻热线的张女士,但郭某某称:“目前该市民表示不愿提供真实姓名,也暂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完)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