狒狒帝 狒狒帝
关注数: 172 粉丝数: 212 发帖数: 18,488 关注贴吧数: 324
新发现: 流浪者开局其实已经明示过2077局部地缘格局了 一周目太阳结局结束,现在开始最高难度开二周目,流浪者开局。才发现流浪者开局一开始就明示过2077局部地缘格局了。在夜之城过海关时候可以看到一幅2077北美洲地图,2077世界观下苏联和美国在冷战结束后先后瓦解,到了2077年旧美国的情况如下:东部新美合众国、南部德克萨斯共和国、西南部诸自由州、西北部太平洋联盟国。 除了地缘政治,这个世界地理和气候格局变化也很大。流浪者开局那只原产加勒比群岛的绿鬣蜥,它们的野生种群已经灭绝了。现在这种绿鬣蜥非常昂贵,已经成为富豪才能享有的宠物。看News54和WNS新闻可知,由于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很多今天并不濒危的动物在2077世界里也灭绝了。比如WNS提起过生物科技公司通过基因工程复活了北美草原兔。由于环境变化和2026年爆发过禽流感,整个夜之城周边的残存的所有野生鸟类都被NCPD投放的病毒消灭了,所以我们在夜之城和恶土里看不到任何一只飞鸟。 2077年,温室效应完全失控、两极冰盖完全消失,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很多,热带、亚热带气候带大幅扩展。新闻里提到的南极定居点建在冰盖溶解后的南极陆地上,新闻画面里的南极洲是没有白雪的。 两极冰盖融化导致地球海平面上涨,很多知名沿海城市都被淹没了。比如荷兰,新闻荷兰大部分土地已被海水淹没、大批难民涌向周边国家。加勒比海的岛国海地被淹没,狗镇的滑条提过一嘴这事。这也是太平洲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海地人的原因,巫毒帮的主体就是海地难民。WNS新闻还提过,威尼斯也在海面之下了;潜入水下寻找古董成了一种生意,想起和朱迪一起在水库潜水的那段剧情了吗?WNS还一条新闻提到过土耳其被周期性的放射性沙尘暴侵袭,注意是不但是放射性沙尘暴,还是“周期性”的。2077的世界,很多地区都被核战之后的放射物污染了,阿德卡多的索尔搞不好就是北非难民后裔。 公司拥有高科技,其实可以慢慢修复地球环境。但各公司都觉得这样做无利可图,顶层生活在高科技保护之下的高城堡中,城堡外就算天崩地裂也影响不到他们。 2077的世界观基本上是按照上世纪70-80年代的黑色科幻流派塑造的,银翼杀手、机械战警、阿基拉、攻壳机动队。
个人对赛博朋克2077世界观的一些整理... 略含剧透,想自行体验游戏的8U请回避。基本都是从游戏的剧情、人物对话、各种新闻、网站、电视节目、广告、文本中拼凑出来的。不一定正确,权当抛砖引玉。一、世界格局方面: 1.苏联和美国在冷战末期(1990年代)双双瓦解,欧盟趁机主导原苏联的大部分地区的重组。新俄联邦虽然建立,但感觉上俄联邦在很多事务上依然需要听从布鲁塞尔的指挥。所以,可以说欧盟整合了前苏联大部分地区、独占半个世界岛。欧盟成了全世界最强的政治实体,欧元成为世界货币。 2.日本主导了整个西太平洋地区,亚太其他国家多多少少要听东京的指挥、或者至少要看看东京的脸色。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强的政治实体,实力一直延伸到原美国的西海岸。 3.新美国只控制了原美国的东部地区,虽然在往日之影里看起来很强大,但其实力是远不如欧盟和日本的。原美国的中部和西部地区依然是混乱的无住地带。原新墨西哥州自成一国,与新美国冲突不断。原加州和夜之城都属于"自由州",成为各种势力角力的三不管地带,夜之城并不是新美国的领土。 二、科学技术方面: 逆天后冷战科技树,各种义体技术异常发达。2077世界观下的富人可以通过各种科技手段延续生命,典型如荒坂三郎出生于1919年,2077年时三郎已经158岁。武侍乐队的几位成员都出生于1980年代,都死80后;2077年时,罗格、克里、南希的年龄基本都在90岁左右。科技让这些富人在80-90岁的时候依然可以保持20来岁年轻人的外貌和身体机能。但延缓衰老的技术非常昂贵,大部分人依然是支付不起。 太空中已经有了轨道城市、在月球上也有城市。同时,针对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半人马阿尔法星(南门二)的科考工作也正式提上日程——新非盟准备发射一颗亚光速探测器探索南门二。 三、生态环境方面: 基本完全崩溃。温室效应失控,两极冰盖大部分融化。由此导致的海平面上身淹没很很多沿海地区。世界各地都有受核辐射和化学品污染的废土。以夜之城为例,夜城会遭遇有辐射尘沙尘暴、光化学毒雾、强酸雨等自然灾难,空气和水斗受到严重污染。亚马逊雨林已被砍伐殆尽,现在亚马逊是一片平原。很多野生动物已经灭绝,比如非洲的野生大猩猩、加勒比群岛的鬣蜴等等。普通人吃不起自然食物,只能吃各种合成食物,例如全食品的有机肉。 四、社会人文方面: 大部分国家都已将部分权力渡让给大企业,如荒坂、军用科技。大企业有自己的军队,有自己的司法,在自己的势力范围里可以进行执法、征税、甚至战争等行动。大企业主事实上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封建领主。同时、大部分国家已经取消了退休制度和退休金制度,普通人失去工作能力后基本只能等死。加上公司垄断、合成食品、环境污染等因素,2077世界观下普通人的平均寿命估计不会太长。
不但艾芙琳、德肖恩的剧情应该也被大幅削减了 刚开始玩,不想被剧透的朋友请不要看...下面开始正题。 虽然我挺喜欢这游戏,但该指出的游戏缺点还是要指出。游戏主线前半段确实能看出很多被删减的痕迹。 杰克、T-BUG、德肖恩、艾芙琳原本都应该是游戏前期最主要的角色。艾芙琳、杰克的剧情被大量删减这个很多人都看出来了,其实我感觉黑胖子德肖恩的戏份才是被削得最多的那一个。 现版本的剧情里,德肖恩变成了一个纯纯的工具人——给V发任务、剧情杀任务失败、绝对抛弃V自己逃命、后来又被竹村找到,被竹村胁迫不得不去垃圾场挖出V、最后被竹村杀死。真就是一个纯纯的工具人。 我高度怀疑现版本中瑞吉娜的一些任务原本应该是由德肖恩发的,因为瑞吉娜的任务量远超其他中间人。制作方应该是把一部分原本由德肖恩发的任务给瑞吉娜了。 流浪者、街头小子、公司员工,不管什么出生背景,原本V都应该在2076年正式开始在夜之城的佣兵生涯。和杰克一起做过3-5个主线任务(期间可能还有T-BUG在后方做黑客支援),外加完成德肖恩发的3-5个支线任务之后,游戏时间线来到2077年。这时候V和杰克的兄弟情义培养起来了;V、杰克与德肖恩的信任也建立起来了。V和杰克认为德肖恩是靠谱的中介,德肖恩也认可V和杰克的实力。这个时候德肖恩再找到V和杰克,让他们去绀碧大厦去偷荒坂赖宣的芯片才比较合理。 完成德肖恩的全部委托后,黑胖应该也会送V一个传说级装备。甚至和V之间还会有一段推心置腹的谈话,这样当最后德肖恩为了自保决定抛弃V的时候,玩家受到的震撼会更大。 在丽姿酒吧第一次见艾芙琳,艾芙琳在包厢里会要求V踹掉中介德肖恩。玩家会有一个对话选项,“德肖恩和信任我”(拒绝)。在现版本剧情这个对话选项就非常莫名其妙,因为这时V和德肖恩才刚刚认识、V和德肖恩只在车里谈过一次话而已。 另外,德肖恩的背景故事应该也比目前要复杂很多。艾芙琳是军用科技的特工,德肖恩也是在艾芙琳/军用科技的威逼利诱下才不得已决定去偷芯片的。按照人设德肖恩也是个老江湖,什么人不能惹、什么钱不能赚他应该还是很明白的,他不像是那种要钱不要命的人。杰克那句“德肖恩曾在夜之城外躲了两年"应该也是伏笔。 就算没有赖宣没有掐死三郎,V和杰克任务顺利。得知芯片被偷后,荒坂也会封锁整个夜之城和周围恶土,直接从日本本土调私兵过来围城都有可能,别忘了荒坂可是有航空母舰和配套的航母编队的。 和歌子、神父、德肖恩,夜之城的中间人在江湖上再有面子也都只是些混黑道的,大部分中间人的支线任务无非也就是一些偷鸡摸狗、或者黑道之间黑吃黑的事。从荒坂公司创始人儿子房间里偷芯片这种事,还是太超纲了。背后没有公司或其他大势力的支持或者胁迫,很难想象老油条德肖恩会胆肥到这种地步。即使绀碧大厦的任务真的成功了,德肖恩、T-BUG、杰克、V在夜之城也绝对混不下去了,更别提扬名立万了,干成一票这么大的买卖,像T-BUG那样从此金盆洗手才是正确的决定。 V和杰克潜入绀碧大厦,放在主线剧情的1/3处是比较合理的。剧本最大问题还是在于前期的剧情被删掉太多了。
【推荐架空】Biblaridion 虚拟外星生物圈:外星生物的演化过程 这个系列以前也推荐过,感谢B站大佬终于把它翻译成中文了。链接如下。 【熟肉|外星生物圈-第一部分-行星】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wmiXYEEeg%2F%3Fshare_source%3Dcopy_web%26vd_source%3D3c76b870ed99fe3d6b26f1a78bdd36c6&urlrefer=ec7218e993511521d495039514dcde4e 该系列是油管上著名频道Biblaridion制作的,该频道的内容以虚构天文学、虚构生物学、和虚构语言学为主。所谓虚构生物学/推测生物学,不同于传统的虚构生物。虚构生物在历史上并不稀奇,比如麒麟、狮鹫、九尾狐、奇美拉等等;但推测生物学是以近现代科学为基础,通过大胆想象和严格推理去构建某个外星世界的生物或者构建地球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 Biblaridion的“外星生物圈”系列,是目前为止设计最详细的一个架空世界。从恒星光度、行星的质量和轨道、大气成分开始设计,从行星原始生命开始一直到智慧生物开始出现。涉及了大量天文学、地质与地理学、化学、生物化学、进化生物学、生物解刨学、生物行为学等知识。从新陈代谢、光合作用、食物链、内脏和骨骼开始设计了一个外星世界的生物体和生物圈。作者按照目前通行的生物命名规则给每一种虚构的外星生物都起了拉丁文学名,并按照国际天文命名规则把那个虚构的行星命名为:TRIA292b。 “外星生物圈”目前一共15集,已完结。因为该系列设定详细、知识硬核并且篇幅较长,第一次观看会时会感觉有些枯燥,但看进去的话会发现该系列非常有趣,相信群星玩家们看完之后对外星生物的认识会上一个台阶。 再次感谢B站大佬的辛苦翻译,大家要看的话可以点击上方链接。
科幻小说推荐:《肺鱼》作者:大卫·布林 在线阅读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williamlong.info%2Fstory%2Farchives%2F1373.html&urlrefer=018c308ec553dae1770b036fc4531b2f 肺鱼-戴维·布林-故事文摘 (williamlong.inf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篇小说,一小时左右可以读完。这篇小说很多年前在某期《科幻世界》上刊登过,当时印象就很深。 小说的中心设定不复杂:所有知性生物发展到特定阶段后都会开始设计建造“冯诺依曼探测器”。 所谓的“冯诺依曼探测器”(下文简称为冯探器)是冯诺依曼设想中的一种机器,也是一种探索宇宙的方法。冯探器可以利用宇宙空间中的资源自行复制,地球只需要建造和发射少量冯探器即可。这些冯探器抵达目标行星/恒星系统后可利用当地资源自我复制和建造基地,再将这些新复制的冯探器发射向新目的地的。如此,不断循环往复。 【要点之一】 《肺鱼》中则更进一步:拥有高度人工智能的冯探器不但能自我复制,还可以改变自身原始设计,自行设计建造新一代的冯探器以适应不同任务和环境。每代冯探器相比它们的母代都会有变化,同代的冯探器彼此之间也有差异。如此不断迭代,经年累月后冯探器就有了类似生物界生命演化的现象。 【要点之二】 《肺鱼》中还有一个常被人忽略的事实:在制造冯探器时,其创造者必引入自身所具备的某些概念,这些概念源自创造者的文化,这文化又源自其创造者漫长的自然进化史。也就是说这些AI或多或少“遗传”了其创造者的特点,宏观来看,甚至可以把这些AI视为其创造者在生物学上的后裔。 以上两个要点结合在一起后,宇宙图景就瞬间改变了模样。生命从海洋爬上陆地,生命又从陆地跃入了一片新的海洋;而这片新的海洋,即是诡谲黑暗的宇宙之海。宇宙间中充斥着不同文明不同物种制造的冯探器。这些冯探器带着它们创造者的特质,又在群星之间“繁衍”了无数代。如今宇宙空间如同地球上数亿年前的海洋那样,充斥着各种各样不可名状的怪异“生物”。这些“海洋生物”有着完全不同的生存策略,彼此进行着永恒的生存斗争。 未来和太古,我们原以为会截然不同的两幅图景,其实是重合在一起的。 不过人类却是一条迟到十余亿年的“肺鱼”,刚刚蹒跚着跃入宇宙之海;难以想象的不可名状之物可能就徘徊在太阳系这汪水塘附近。它们搜寻着、它们等待着......
做家务轻松还是在外打工轻松? 一天到晚见到用家务碰瓷的,说什么“做家务难道就比在外上班轻松?”“看看保姆月嫂一个月多少钱?” 在家做家务,首先用不着每天上下班通勤;光这一条就轻松多了。 其次,大部分家庭的家务也就敷衍了事的水平。一星期洗一两次衣服、一般而言也没必要每天扫地拖地、床单被套窗帘这些东西一年洗一两次最多了。普通家庭的家务又不是五星级酒店的服务标准,要天天换窗帘换被单。在拿星级酒店服务员的工资说事之前先看看自己每天做的家务有服务员五分之一多吗?拿月嫂工资说事的同理。 再次,小孩也就前几年麻烦一些。稍微长大些进幼儿园后,每天的主要工作无非就是准备一下早饭晚饭,早晚接送一次孩子。 最后,老人的问题。第一大部分普通家庭的老人是可以自理家务的,很多老人甚至会帮助子女买菜、做家务、带孩子。除了因病不能行动的老人,大部分普通老人照顾起来真没那么麻烦。 至于全职在家失去职业发展机会、牺牲了自己前程的说法。对此只能说希望有点自知之明。大部分人一生能爬多高、一生能赚多少钱都是可以一眼望到头的。大部分人本就没什么远大前程,上班就是混口饭而已,不要拿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出来碰瓷。 既然某些人把做家务和带孩子说得那么艰难;那么请她们出去上班养家,楠壬在家做家务带孩子好不好啊?
太空帝国4(Space Empires IV)物种列表 太空帝国4(Space Empires IV),是由Malfador Machinations公司开发、Shrapnel Games公司在2000年发行的太空4X类型游戏,该游戏有续作太空帝国5。这个系列在很多方面都是群星的前辈,群星也借鉴了太空帝国系列不少东西。太空帝国也可以捏物种、捏帝国、选择各种倾向,以及在游戏中自己设计舰船。 太空帝国比较有趣的一个细节是,各物种的初始科技进度有所不同,某个物种的某些科技的起点会比较高。。比方说某些物种在游戏初始其时间科技就有10%的进度,另一些物种该项科技的起点完全是0。个人觉得这个设计还是挺科学的。上图中的左下倒数第二、右下倒数第一两个势力是MOD加上的,所以其头像的画风和其他势力差异巨大,显得格格不入。2006年太空帝国5(Space Empires V)发售后,游戏里一些网友对续作曾有一个新的想法——物种的差异可以影响科研和策略。以科研为例,某些生活在流体中的生物对三维空间的感受更直观,在研究相关科技时就有优势。某些两栖生物习惯于在有重力和微重力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间迁徙,所以它们登陆行星的速度比较快。具有天然回波定位能力的生物对波的理解更深刻,在研究雷达和和引力波时它们有加成。具有红外线视觉的生物,其对热学科技和能量流动更敏感,在研究相关科技时这给了它们额外的加成。 感觉这个点子还是非常好的,只可惜太空帝国6遥遥无期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