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jingo
bigjingo
关注数: 12
粉丝数: 124
发帖数: 2,910
关注贴吧数: 29
【商峻程】力量变强了啊 感觉发球也提高了。打的很猛。
我都佩服死我自己了 黄色是我用画图软件自己靠感觉做的线型。 黑色是我把bb63的设计图叠加上去的。 居然只是略有出入(因为我把舰宽设定为36米。长度270米)
分享下我的设计 二战技术水准 3*3 18英寸炮 5*2 5寸高平两用 25*4 40mm博福斯 空载56000 标排60000 满排68000 其他见图。
大和的动力舱设计太弱了吧 四列纵向,虽然理论上一处受损只损失四分之一的动力。 但是问题是侧面防雷宽度太窄了。极大增加了中雷即损失的概率。然后入水后纵向隔壁会容易形成严重的横顷。 重型鱼雷的话还有一定可能造成一次失去一半动力。 这个设计真的是有点弱。
挖个坑哈 至少纠结一会 如果设定中国在1922年拿到了法意级别的海军配额。 那1936年日本退出海军条约后。 1,中国是不是应该名义上还留在条约体系内。 2,以建造替代舰为名义,建造两艘35000吨的条约舰。 3 ,同时开始攒航母技术。模块化建造能力。 重点来了哈。 就算经过20年,中国理论上有了造18寸战列舰的能力。这个时候理智上也应该忍住,继续把资源放在攒航母上。 诸位,follow your heart。如果你们是大统领兼海军司令,能保持理智忍住吗?
8门457的战列舰需要多少吨位。 我怎么算了一下重量。550000标准排水量就可以了? 16万马力。16寸主装。8寸水平装甲。145米核心区。炮塔按双联18寸等于三联16寸估算。
北卡南达乔五利托里奥黎塞留动力舱评估 设定 1北卡和南达按照实际长度。其他三个按照动力舱形状,按整体长度等于北卡设定。 2设定命中结合处+-1米,会引起邻接双仓破坏。 3设定乔五内层舱室破坏概率降低一半。 结论 1南达综合表现最好,这是符合直观想法的,动力舱缩短降低受损概率。降低进水预期(虽然没啥卵用。因为进水量才最重要)。 2利托里奥的动力舱虽然看起来奇葩,但是并不比黎塞留更差。 3乔五的传统方式对动力损失其实还好。另外分仓多当然最终期望进水少。只是影响失衡。 推演。 如果乔五的外侧隔离仓互相打通(比如有互通管廊),是否可大幅度降低失衡预期。用较传统舱室达成更好的安全效果。
关于蒙大拿轮机仓的疑问 如上图。蒙大拿的内侧两轴全部内置在船内部中心位置。 有两个疑问。 1这样设计初衷是有助于保障动力不受损把。那引申而来的问题就是鸭滑把外轴放外侧其实动力舱交错意义就打折了很多吧。因为既然放外侧动力可能受损,那只要打中了后面的锅炉舱,就可能损失一半动力。这样交错布局的收益就太低了。 2大拿这样设计。内侧两轴贼长。外侧两轴贼短。动力分配上没问题吗?直觉很不舒服。
如果采用双联装460炮,设计出来会比大和吨位大吗 比如,防护,航速都一样。 采用4*2炮塔 当然,取消三联副炮塔。 是不是反而可能吨位要小一点?
俄乌战争的性质 历史没法简单对比。但最接近我们理解的例子,乌克兰之于俄罗斯更像是越南和朝鲜之于清朝。或者更进一步满洲国和民国的关系。 俄乌战争类似甲午战争或者中法战争。 战争起因: 老大帝国衰落,无法控制固有次核心利益圈。当打帝国主义实力更强,强取豪夺殖民地。 战争进程: 当打帝国步步紧逼,老大帝国主义贸然先发制人,但准备不足。战争进程暴露出的问题让人大跌眼镜。 战争结果: 老大帝国主义最终无法支撑战线,被迫承认放弃利益。让边缘地区被当打帝国主义占据为殖民地。好一点如中法,取回少量地盘,划定疆界。坏一点如甲午,地没了,被冻结资金成了赔款。 然后世界各国看出老大帝国的虚弱。各自划定势力范围。比如鸟克兰矿产归西大。中亚归东大。 至于中国。 如同当年的美国。要求门户开放,利益均沾,保持老大帝国不被瓜分。貌似公允,似乎老大帝国之友,文明之光。实际只是新兴帝国主义。 历史不能简单类比。 但总体架构,利益关系,如出一辙。如果看不清,就去想想,中法战争是什么起因结果。甲午战争是什么起因结果。 俄罗斯注定会惨败,因为老弱就是罪过。乌克兰光荣吗?如果成为食物光荣的话。 至于号召中国早早明确站在俄罗斯或乌克兰一边的。你看美国人俄国人法国人德国人当年会早早站在大清或朝鲜一边吗?英日是一体的。仿佛北约,乌克兰的血肉迟早要吞下肚的。 不允许俄罗斯战败,和不允许大清割让辽东给日本。如出一辙
德弗林格尔的平甲板在当时是不是也有技术难度? 看同时期英国,美国等战列舰都是采用平直甲板或者长艏楼。德国的弧度平甲板好像同时代只此一家,感觉是二战时期的平甲板前身。 那么问题是,是否当时其他国家的技术很难低成本做到生产?
[小米辣]打的好灵啊 我看过两年就会一统江湖。 其他girl们要抓紧了。留给你们窗口不多了。
神骑那个应该不是荆棘果实吧。 应该叫憎恨果实。 把爱转化为恨的果实。 这样比较贴切。
【小米辣】笑起来好可爱 粉了
请教一下炮塔的几个问题 1图里左下椭圆红圈位置的线缆。这个地方是怎么防止扭转打结的。 2这里面的炮弹在提弹的时候到底是横着还是竖着,没看明白。 3提弹的时候,如果炮弹用不了怎么办?旋转下去?
最近又研究了一下一战附近美国的五寸炮和六寸炮 对于美国的心路历程感觉理解更多了。 首先是基本数据。 五寸炮(51倍径)射速是8-9发/分。射程12.9度仰角是12.8公里。最大15度仰角,估计13到14公里射程。 六寸炮(50倍径)射速是6发/分。射程15度仰角14.6公里。 穿深上。5寸炮4.8公里可穿3寸装甲。6寸炮8.2公里可穿3寸装甲。 飞行时间上。5寸炮150000码31.7秒。6寸炮没找到,英国30年代的六寸炮是28.6秒。 看起来6寸炮射程毁伤是有优势。 但问题是,对手是谁。 美国的主要假想敌是日本。但日本并不想英德一样有较多轻巡洋舰。而且美国的装甲巡洋舰也有很大一坨。那这个时候装五寸炮和六寸炮都打不穿日本一大坨装甲巡洋舰。而五寸炮的高射速和射程对付驱逐舰就有优势的多。 其实在海军假日年代,动力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快速轻巡可行性极度提高。那这个时期采用6寸副炮,就是非常合合理的。所以我们看到英国人也是这么设计副炮的。其实美国人也一样,只不过6寸副炮的设计都被海军条约击沉了。 但过了海军假日年代,防空的压力陡增。这个时候对海6寸炮的必要性就面临搭配4寸防空,还是5寸防空的问题。 高平两用成为主流的时候,就发现5寸炮的优势。一个是寿命,因为5寸炮防空倍径可以更低一点,带来的就是寿命的增强,美国的mk38寿命1400发,英国的双4寸好像只有600发。一个是对海的威力总是比4寸炮更合理。可以下狠心放弃6寸和4寸混搭。 所以如果你的敌人不是英德,也没有在海军假日期间认为有巨大战争风险,那就很理解会向美国一样一直把副炮放在5寸口径。 但如果你及时的在20年代设计出了6寸副炮,那海军的路线就会沿着6寸,4寸混搭前进。毕竟很少人能决断全部4寸炮,或者在战时迅速设计出一款5寸左右的高平两用。
一战十四吋炮是英国给美国技术吗? 看很多材料都说是美国从英国引入的技术。 但美国14寸的初速比英国快,两国的技术路径也不一样,美国是管紧,英国是丝紧。 后来美国又给英国提供炮弹。 怎么看起来“美国从英国引入的技术”这种说法都不靠谱啊。 有大神能解我疑惑吗?
如果金刚参与日德兰海战,会被开盒吗? 金刚应该是炮座增加到了10寸。而主装8寸。 玛丽女王级是炮塔和主装都是9寸。 如果玛丽女王是因为炮塔被开盒的。10寸炮座的金刚德国人的12寸炮时是不是就开不动了。
纽约级的鱼雷在哪里? 看美国网战介绍是4鱼雷管。但详细设计图上并没找到鱼雷室啊。是二战改造的时候给取消了嘛? 另外看德国战列舰设计的时候说,因为要加上5具鱼雷管。要增加2000吨的重量。这种说法靠谱吗?
【郑钦文】要走的路还长着呢 不要怪我说话难听。郑钦文这个水平要拿大满贯还真是远着呢。一发成功率低,二发软的厉害。没有正反手杀板。高压几乎总要等落地,小球不会加塞。除了心理还算过关。其他的真是没一项顶尖。
[lbk]郑钦文[rbk]要走的路还长着呢 不要怪我说话难听。郑钦文这个水平要拿大满贯还真是远着呢。一发成功率低,二发软的厉害。没有正反手杀板。高压几乎总要等落地,小球不会加塞。除了心理还算过关。其他的真是没一项顶尖。
有装甲盒的情况下是不是穹甲就没有用啊 话说,没有装甲盒,穹甲也看不出有啥用。 除非一层水平装甲都没有。
副炮这样布置可行嘛? 设定是一战后期使用。 出发点是前向反雷击的时候有十二门五寸炮可以直射。 后续希望能方便的改高平两用。
请教一下,老南达这个叠放的副炮怎么旋转 难道是同轴的?
发现老美早期战列舰都虚报吨位啊 比如纽约级 排水量27000 可是实际是按照三分之二弹药补给计算。而且燃料是1900+300 而同期的金刚级,女王级,算的排水量都是按照最低燃料限度来的,600到800吨的样子。 这样的话,纽约级按照英国标准,应该只有轻载25000吨多一点才对。
考大神们一个问题 看了很多战列舰设计图。 比例标尺都划分为144格左右。 这是为啥?
一战时荷兰的海军什么规模 有几条bb。
大家觉得我这只值多少。 都是一只猫。第一张是苹果拍的。其他是小米拍的
第一次梦到狗子 梦到一起和赵家班演鬼故事背景爱情故事喜剧。 梦里还是20年。她还年轻。我也没那么老
破3遥遥无期啊 李佳航发了话剧计划。整个下半年都7到9月都排出去了。看来破3最早也得明年拍。最早也是26年能看到了
炮舰能在长江里压制一个炮兵营吗? 比如一条10*4寸的炮舰。能否压制住18炮(3寸)的陆军炮兵营。
身上和背上都是11色。尾巴符合25色 这咋算……
吧里的人工智障从哪知道这个名字的。
真想把黄猿捏死 这家伙太可恶了
#孙艺洲混不错啊# 飞驰人生2主要配角。 年会不能停重要配角 坚如磐石重要配角
我认为来的是十字工会 黑胡子和红发首先不可能。 因为这两之前分别对罗和基德了。 革命军也不可能瞬移。 大船团不够分量。 没出手的只有另一个四皇了。 而且吧唧大神显然是尾田的jiba
谁有德弗林格尔的设计图呀 特意买了一本德国战舰的书,但是只有简图。 谁有详细设计图呢。最好有动力舱布置图图。 求大侠赐教。
今天才知道。孙艺洲还真演过吕小布这样一个角色。 而且吕小布还真是众望所归。 在一个45集的电视剧里出场不到1小时。最后绝杀了反1号。 这个梗当年没领会到啊。
大家看这个防护还有哪些不足嘛,欢迎拍
疑问哈。狮级虎级金刚的装甲 主水线装甲增加3英寸就能从8寸提高到12寸渐变到10寸的防护,按照122米,双侧,2.5米高算,也不过是361吨。 为什么不加呢? 难道这361吨真的很影响航速? 欢迎拍
用炮塔还是炮廓。好为难啊
有些人真无语了 讨论的问题是炮廓和炮塔的问题。y 第一步。人家说,炮塔代替炮廓之后,需要炮座的成本。 回: a不需要炮座,因为如蓝色圈,这里有副防护带呢。最低一般都是6寸防护,要什么炮座。 b如果需要炮座,那这层6寸的防护带就不需要了。那不是更进一步节省成本了嘛。 实际上,b就是二战大家选择。加强水平防护,取消副防护带,形成重点防御的装甲盒。 为什么副炮座要延伸到水平防护,因为所有二战时代战列舰都是重点防护,如红色圈,只有象征性的防破片层。 而重点是,讨论是从炮廓炮开始的。你有一个152到170的副防护带,还要做炮圈。那不可笑吗? 这是基本的道理。 但是某些人会选择第二条路线。 定律:二战时,因为大家重点防护,副炮座要延伸到水平防护。需要副炮炮座没错吧? 所以你说炮廓时代的副炮可以取消炮座的时候。哎呀,违反了公认定律。 啥叫刻舟求剑?啥叫没有逻辑。啥叫你说明朝的事,他拿出了清朝的尚方宝剑? 关键他还狗皮膏药粘着你。 不愿意和这种人讨论,有错嘛?
来,各路大神。评判一下。廊炮的炮盾需不需要跟着火炮旋转。 这种问题。拿出来让大家说,不好笑吗? 某些人。上个贴吧就只剩自己脑子里想喷的东西。看明白要讨论的东西吗? 看了一堆资料,都没有消化,就自以为了不起了。 这种细枝末节根本不是我关心的问题好不好。 懒得理。
廊炮真便宜吗? 按照德弗林格尔的廊炮模式。单那一圈装甲就要600吨左右,这还不算各种间隔防护,炮本身的重量。都算上的话,估计要1000吨以上 如果用炮塔模式,8座炮塔才560吨左右。 像德国人,炮廊也有单独的提弹井。也就是炮的旋转机构和俯仰功率可以小一点。 看不出廊炮有任何可取之处啊。就算造价,也不一定就便宜了。
贴吧好二 净化 nm
4000吨轻巡40000马力 正常速度多少? 长宽比10
没有海军条约的情况。 第一。战舰肯定是越大越好。会提前出现十八寸炮。但是效费比基本到这里了。 第二。战巡会和战舰趋同。战巡会随着动力技术进步消亡。速度重要,但昂贵舰队不会允许一直薄皮大馅。 第三。重巡会极大压缩。除了大英,不会再有这玩意。效费比太低。没有海外殖民地的海军不需要重巡。 第三,巡洋舰(其实是驱逐舰)会在8000吨左右,3寸装甲和6寸炮,用来对付驱逐舰。因为再重也防不住战列。而上八寸炮,动力上的花费就太贵了。 第四,驱逐舰(其实是雷击舰)会大型化,2000-3000吨左右。低成本,快速冲击。会有一部分分化为反潜的护卫舰。
新设计是不是更棒了 漂亮多了
一战时期燃油和燃煤锅炉的功率比如何? 比如德福林格尔。14燃煤。4燃油。单台功率是多少啊。 另外14台煤加4油的德芙功率63000 24台煤加8油的马肯森功率90000这数据好怪啊 单台功率下降了?还是德芙其实数据错了应该是24煤加4油比较合理
修改了我的战列舰设计 背景是金刚同期建设。 采取类型金刚长宽比的线型(7.7:1)然后部分切平尾。动力端略缩短。平甲板。 切尾估计400-500吨,动力采取24台小水管锅炉,基本持平金刚。然后减掉的重量再加一点吨位,把装甲补到12寸。 设计图如下。 8*14主炮 20*5副炮 主尺度196(水线)*28 给出了金刚的对比(只有二改的版本。尾部比原型长,吃水修正后,相当于比金刚少一层艏楼)
没想明白前置主炮怎么减少核心区。 看了g3的设计图,主炮在宽的位置应该可以压缩一点弹药库长度。但是舰楼下面又把这个长度还回去了。所以主炮前置的好处在哪里?
战列舰早期的后桅杆。 一开动烟囱不是啥也看不到。 还有必要吗? 除了装天线之外。
这个设计可行吗? 重点防御的战列舰。 一个弱点就是舰首容易被击破。然后进水后造成埋首,低速。 设想在蓝色部分设置两到三重水箱。 这些水箱平时储备饮用淡水。战时如果艏部中弹,能起到两个作用。 一、防止大口径炮弹造成过大破坏。 二、水箱被穿后,淡水可以补偿水密舱进水,防止船首进水过多。 大家觉得这个方案可行性如何。
为小说设计的战列舰()
G.S.K. sail room是啥意思? 哪位大神知道。
弹头岛的剧情不难猜吧 别忘了五老星来的目的。 就是控制人造兵器。 路费现在这个程度,再被黄猿仰卧起坐是不合适的。 但是想干脆的干掉黄猿。怎么可能呢? 猜测路飞隐隐上风,但五老星突然控制了所有兵器,然后草帽一伙落败。 这时候那个巨大的古代机器人突然动了起来,让草帽一伙逃出生天。 基本就这样吧。
给小说设定的战列舰 设定是一战前,1912左右开工。27000吨左右。德弗林格尔的动力,纽约级的主炮,QE的布局。双5的副炮。
问个鱼雷问题 水面发射和水下发射有啥区别。 当然,指的是一二站技术? 是不是水面发射射程更有优势啊。
克利夫兰级的设计图哪位有。 或者线图。多谢。
轻巡5000吨 大驱4000吨 轻巡里的弟弟,大驱里的哥哥 欢迎拍 配色艳了点。不过这样就不用上侧视图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