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楚木匠 巴楚木匠
关注数: 6 粉丝数: 93 发帖数: 2,031 关注贴吧数: 18
戒烟最终都会成功,这是我第N次了,但保证是最后一次。 我的戒烟历程 抽第一根烟,得让我回到童年,那个年代没听说过抽烟是有害健康的,好像男性都抽烟,小时候放牛娃的时候,三五成群的伙伴,做游戏,学电视画面上的武侠动作,一招一式的打斗。记得我那时被同伴们认作首领,论实力,也是我们那伙人孩子王。只是记得有一次,就是那一次,就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根烟,他的名字叫伍娃子,年纪比我们大好几岁,知名老烟鬼,上学偷家里的东西卖了去买烟抽。名声不太好,曾经亲眼见过他因为偷钱买烟抽被执行家法。那叫一个惨。话说我的第一根烟就是从他那儿来,起初我只知道把烟吸到嘴里吐出来,或者从鼻子里喷出来,并不觉得难受,他看我们都这样吸烟,说我们不会吸,于是乎就表演给我看,是怎么样怎么样的,吸到嘴里,一口气就吸到肺里。我们都跟着学了。当时那种难受劲至今都记得,瞬间就感觉天晕地暗,好几个同伴都一阵猛咳,我一直忍住了,因为怕他笑话,后来还装模做样的说,这才叫过瘾。后来,上学住校,有个同学抽烟,给我一根,他也是只吸到嘴里就吐出来了,我看了觉得他不懂吸烟,于是我就教他,还觉得自己有种优越感,就是从这以后,我发现我经常这样吸烟,偷烟吸,为了不让发现家长发现,偷烟方面我也是够聪明的了,那时本地的烟都是软盒,先把外包装打开,从底部小心撕开包装,从底部取烟,每包烟只取一到两根,原因是最后封上包装不会被发现。最后再封上外包装,不细心基本发现不了。因为大人们都习惯从烟盒的上部打开。只要不数烟的数量。根本发现不了。后来住校离家更远了,结交的死党们也越来越多了,手里按月也有一定的钱了,就开始自己买烟了。饭钱就省着,死党们轮流买烟,有时一根烟几个死党轮着抽。平时还故意在女生面前抽,耍酷。以为自己有多帅。记得毕业那年为了给我心爱的女生打抱不平。逃课去二中打架,我一伙人都叨着烟,外套提在手上,外套里裹着西瓜刀。吓得对手落荒而逃。至今觉得都是美好的回忆。烟就像是英勇的象征。等到高考落榜,心里那个失落感呀。之后抽烟都是明目张胆了,真正的踏上社会了,抽烟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了。家人也没有反对。父亲也是个老烟鬼,后来离家闯荡,挣钱,追女孩搞对象。生活过得充实,没有觉得烟有什么坏处。直到父亲住院被确诊为肺癌晚期,才真正意识到烟的危害。父亲去世了,我结婚成家,生孩子,心里也是一直在等待,等待那么一个时机,戒烟。因为不想像父亲一样,亲人看着他痛苦的离去而束手无策。更不希望我的孩子也这么看着我离去时的痛苦。不是怕死,只是死应该是安详的,不留遗憾结束自己的生命。。。真正戒烟是2010年,靠吃瓜子,零食戒了半年烟,体重由原来108增加到120斤,内心害怕自己再这么胖下去,复吸了,但是体重也没因为复吸再瘦下去。记得老丈人问我妻子怎么不坚持下去,妻子回答说是我怕自己越来越胖没人要,所以又吸回去了,复吸后烟量更大,吸得更深了。从此之后一直查找戒烟的方法,找到了戒烟吧,看到了那本书,觉得戒烟容易多了。又戒了半年,却在一次醉酒后复吸。当时好几个同事劝阻,却还是执意吸了,最近一年都是抽抽停停的。反复无常。很是痛苦,每个月的一号,我都计划戒烟,坚持不到三号就复吸,已经不敢跟老婆孩子宣布戒烟的事,因为害怕他们的白眼和不以为然的表情。内心承受巨大的折磨,体重增到150,挺个大肚子,烟却还是没能戒了。最近又戒过一次,重新用心学习了那本书,虽然还是失败的结局,但也发现了一些方法,生活态度,自信心对戒烟作用。下一次戒烟,就会有好的收获,我相信、、、、、、、
意志力与心理暗力,复制的文章。戒友来探讨如何来解决潜意识的问题 每当意志力(意愿)与心理暗示发生冲突时,获胜的往往是心理暗示。当冲突发生,你不但不能达成意愿,结果是,你越想违背心理暗示,就越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意志力越坚强,结果就越糟糕。下面我将举生活中的实例,向你证明该观点的的正确性。   失眠,这个例子最有力,说服力很强。如果失眠的人不想睡觉,也不费力让自己去睡,只是静静地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他很快就会睡着;相反,如果他非常想睡,努力去睡,结果会怎样?他越想睡,就越兴奋,想要的结果就越达不到。他本想睡的,却格外清醒——你看到了,这就是意志力和心理暗示产生冲突了。越想睡越睡不着,估计每个人都经历过。   心理暗示在与意志力的冲突中总是获胜。所以我说,心理暗示主导人类,而不是他的意志力或意愿。你必须明白,我们身上有两层自我:第一层是显意识,我们可以感知并用意志控制的自我;第二层是潜意识,另外一个自我,它与心理暗示直接相通,发出心理暗示。我们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潜在自我,就犯了错误,因为正是第二个自我完全操纵着我们。   第二层面的自**纵着我们,当两个层面的自我发生冲突第二个层面的自我往往获胜,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操纵它,并通过操纵它来主宰我们自己。你能理解吗?因为这句话极其重要,完全正确,我需要重复一遍:正是第二层面的自**纵着我们,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操纵它,并通过操纵它主宰自己。   现用戒烟的例子说明一下什么叫努力反向效应:越努力就越达不到目的。试图戒烟时,“戒烟”的“意愿”与“烟”的“心理暗示”发生冲突,通常的结果是:越想戒烟,你就会抽得越多。   所以,请不要用“没毅力”“意志力不强”等字眼来批评某些人!   理智和心理暗示的对抗越激烈,不好的结果就越快变成现实。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失眠者的情况。如果他不逼迫自己睡觉,他就会静静地躺在床上,很快睡着。但是,如果他采取相反的措施,用理智逼迫自己去睡,那么,越努力,就越睡不着。   让那些会骑自行车的人回忆一下自己初学时的经历吧。你紧紧抓着车把,一路慢行,就怕摔倒。突然,你看到路中间有个小障碍,你不想撞上它。你越想避开它,就越有可能撞上它。   吸烟酗酒者越是想戒掉就越戒不掉,就是这个原因,如果你将自己的意志和心理暗示敌对起来,那么,这意志只能加强“戒不掉”的心理暗示。这也是为什么人很容易变成他讨厌的人的原因——意志和心理暗示之间的拔河赛必然以意志的失败告终。有些男孩讨厌自己的父亲,结果却和他越来越像。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一看隐藏在“运气”后面的真理。我们从小就知道:“运气只光顾有准备的人”,这是对的,绝对不是迷信。有些人很邪恶,但是很幸运,做生意从不失手;他们的手伸向哪里,哪里都变成黄金。这是为什么?仅仅因为他们信心十足地期待着自己的成功。身心灵运动中的那帮作家,大写何谓“吸引力法则”、超验主义,将这个简简单单的心理学问题说得玄而又玄;其实本不必这么费劲。   有一些很想戒酒的酗酒者,但是他们做不到。如果你问他们,他们会非常诚恳地跟你说:他们不想喝,喝酒让他们也很讨厌自己,他们知道酗酒对身体有很多害处,但是他们总是不受理智的约束,仿佛被什么东西逼迫着不得不喝。   这种解释,其实不是借口,而是事实。他们被迫作出那些行为,因为理智不能把他们从心理暗示中解救出来。人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命运的玩偶,提线的就是心理暗示。我们只有懂得了如何驾驭心理暗示,才能不再是命运的玩偶。其实最根本的成功学归结到一点上,都是心理暗示与自我暗示。念叨万能的主,遵从神通的佛祖,其实也是一种心理暗示,把主和佛祖变成了你自己。原来最伟大的神,就在你自己身体中,这样以来,人类的命运才是由人类自己来掌握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