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潭对面
清潭对面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关注数: 144
粉丝数: 167
发帖数: 25,929
关注贴吧数: 13
中华对角羚(普氏原羚) 中华对角羚(普氏原羚) 第 1 幅 曝光:Manual exposure 光圈:F6.4 快门:1/165 sec ISO:2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佳能 EOS 7D查看原图
中华对角羚(普氏原羚) 第 1 幅 曝光:Manual exposure 光圈:F6.4 快门:1/165 sec ISO:2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佳能 EOS 7D查看原图中华对角羚(普氏原羚) 第 1 幅 曝光:Manual exposure 光圈:F6.4 快门:1/165 sec ISO:200 曝光补偿:0 EV 相机:佳能 EOS 7D查看原图
英动物园老虎兴奋打雪仗(组图) 据英国《每日邮报》消息,英国一家动物园的一只老虎因生平第一次见到雪,而好奇兴奋地和管理员打起了雪仗。 英国伯明翰达德利动物园的2岁母老虎“Daseep”出生以来第一次见到雪,不甘于待在暖房的它开始了第一次雪地探索之旅。动物园管理员发现,Daseep会试着用嘴和爪子去抓向她扔来的雪球。 因连日低温大雪,该动物园球海狮和企鹅等动物的居住处所都已结冰,一些小型灵长类动物只能待在室内取暖。 据了解,自该动物园1937年建园以来,下雪天都要依靠人工雪橇来保证运送动物们的食物和补给。近几天已降落数英寸厚的雪使得工作人员都很难在40英亩(约16.2万平方米)的动物园中穿行,不过他们还是坚持用雪橇为动物园中1300多种动物运送食物。
草海越冬候鸟达5万余只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7种 贵网1月22日讯,据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观测,草海鸟类数量正在逐日增加,预计到2月,草海越冬候鸟将达到10万余只。 自去年10月迎来今冬首批越冬黑颈鹤后,前来草海的鸟类数量不断增加,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黑颈鹤、白头鹤、白鹳、黑鹳、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等7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20多种;有五十多种是国际重点保护的珍稀鸟类。 人民网
草海越冬候鸟达5万余只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7种 贵网1月22日讯,据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观测,草海鸟类数量正在逐日增加,预计到2月,草海越冬候鸟将达到10万余只。 自去年10月迎来今冬首批越冬黑颈鹤后,前来草海的鸟类数量不断增加,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黑颈鹤、白头鹤、白鹳、黑鹳、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等7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20多种;有五十多种是国际重点保护的珍稀鸟类。 人民网
护林员巡山遭黑熊袭击身亡 遗体被发现在树洞内 **在树洞口周围设置警戒线 15日,伊春市嘉荫县保兴乡连江林场的姜某在巡山途中受到黑熊袭击身亡,驻地边防***紧急出警寻找尸体,并向驻地群众进行防范宣传。 据当地从事狩猎33年的老猎人沈百山介绍,14日,姜某的妻子找到沈百山称姜某巡山两天没回家,可能出事了。沈百山于是组织了五六个有狩猎经验的村民到深山寻找,第二天他们在连江林场一处树洞前找到了姜某的尸体。由于担心树洞内藏有熊,村民急忙向驻地边防***报警,在**的帮助下将尸体抬下山。 据现场参加搜救的村民讲,姜某脑袋、眼睛、下巴都被咬开了,左侧腿都被嚼碎了,树洞附近有血迹。
护林员巡山遭黑熊袭击身亡 遗体被发现在树洞内 **在树洞口周围设置警戒线 15日,伊春市嘉荫县保兴乡连江林场的姜某在巡山途中受到黑熊袭击身亡,驻地边防***紧急出警寻找尸体,并向驻地群众进行防范宣传。 据当地从事狩猎33年的老猎人沈百山介绍,14日,姜某的妻子找到沈百山称姜某巡山两天没回家,可能出事了。沈百山于是组织了五六个有狩猎经验的村民到深山寻找,第二天他们在连江林场一处树洞前找到了姜某的尸体。由于担心树洞内藏有熊,村民急忙向驻地边防***报警,在**的帮助下将尸体抬下山。 据现场参加搜救的村民讲,姜某脑袋、眼睛、下巴都被咬开了,左侧腿都被嚼碎了,树洞附近有血迹。
瑞金发现疑似云豹足印 可能是晚间云豹找水喝所留下 瑞金日东乡发现疑似云豹的足印1月15日,村民与记者查看水泥地上一疑似云豹的足印。当日,记者来到瑞金市日东乡采访时,当地一老板介绍,去年10月他们浇筑水泥沟渠,发现未干的水泥地面上清晰地留下了一串动物足印。起先大家以为是野狗踩出的痕迹,再细细查看,这足印有人的手掌大,不像是野狗的。后听村民和护林员说,当地曾多次发现有大型猫科类动物出没山林,这串足印可能是夜晚云豹来沟渠里找水喝留下的。 记者刘念海 摄
【原创摄影作品】雪中拍摄北京大观园 一楼献给黛玉。
环球地理一周图片:猎豹和花豹激烈搏斗[组图]
环球地理一周图片:猎豹和花豹激烈搏斗[组图] 博茨瓦纳的一头公猎豹和一头母花豹,正展开搏杀。母花豹试图偷盗猎豹刚刚猎杀的猎物,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猎豹居然展开还击,毕竟在捕食者的等级排序中,猎豹不及花豹。猎豹之所以大胆还击是因为太饿了,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不幸的是,艰苦的努力有时得不到任何回报。这只猎豹就是如此,最后没能击败花豹。
首批20头塔里木马鹿放归自然
首批20头塔里木马鹿放归自然
两头华南虎幼仔在距南非约翰内斯堡600多公里的老虎谷内嬉戏。 这张8月29日发布的照片显示,两头华南虎幼仔在距南非约翰内斯堡600多公里的老虎谷内嬉戏。
俄专家:滨海国家自然风景区内远东豹数量没有减少 俄新网RUSNEWS.CN远东1月10日电 俄滨海边疆区国家自然风景区新闻秘书维塔利·斯塔罗斯京10日向俄新社记者透露,风景区“豹区”冬季动物足迹统计初步结果显示,监测区内列入国际红皮书的远东豹数量保持不变。 滨海边疆区南部是俄罗斯境内被列入国际红皮书的远东豹的唯一栖息地区。据最新普查数据显示,目前在乌苏里原始森林中生活着大约50只远东豹。很多国际学者及世界自然基金会对远东豹濒临灭绝感到担忧。 斯塔罗斯京对该社表示,“冬季所有动物足迹统计是12月起在风景区内进行的。统计期间专家们清点了监测区内所有留在雪地上的动物脚印,其中包括远东豹的脚印。据初步统计,监测区内远东豹数量没有减少。” 据他表示,暂时谈论滨海边疆区远东豹总数量还过早,因为上次的统计总数多为“学术上的”。当时统计时为积累经验邀请了中国生态学家前来自然风景区的豹区。获得的经验他们将运用于1月下旬开始的俄中边境远东豹数量监测实践。
俄专家:滨海国家自然风景区内远东豹数量没有减少 俄新网RUSNEWS.CN远东1月10日电 俄滨海边疆区国家自然风景区新闻秘书维塔利·斯塔罗斯京10日向俄新社记者透露,风景区“豹区”冬季动物足迹统计初步结果显示,监测区内列入国际红皮书的远东豹数量保持不变。滨海边疆区南部是俄罗斯境内被列入国际红皮书的远东豹的唯一栖息地区。据最新普查数据显示,目前在乌苏里原始森林中生活着大约50只远东豹。很多国际学者及世界自然基金会对远东豹濒临灭绝感到担忧。斯塔罗斯京对该社表示,“冬季所有动物足迹统计是12月起在风景区内进行的。统计期间专家们清点了监测区内所有留在雪地上的动物脚印,其中包括远东豹的脚印。据初步统计,监测区内远东豹数量没有减少。” 据他表示,暂时谈论滨海边疆区远东豹总数量还过早,因为上次的统计总数多为“学术上的”。当时统计时为积累经验邀请了中国生态学家前来自然风景区的豹区。获得的经验他们将运用于1月下旬开始的俄中边境远东豹数量监测实践。
江苏盐城射阳边防官兵救助一只误陷沼泽地的丹顶鹤 官兵把丹顶鹤从冰水里抱起。 新华网消息:每到冬季降临,都会有大量丹顶鹤从北方飞到江苏盐城市射阳县沿海滩涂越冬。而每年这个时候江苏盐城边防支队射阳边防大队都会抽出一部分警力,每天到湿地内巡逻,为丹顶鹤“站岗放哨”,给丹顶鹤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自然生态家园。 7日上午,这个大队的官兵在湿地内巡逻时,突然听见阵阵鸟的哀鸣声,出于警觉,巡逻官兵便循声查找,发现不远处的沼泽地里一只丹顶鹤正扇动着翅膀,挣扎着,很有可能是受伤了。巡逻官兵迅速从附近借来下水工具,不顾天寒地冻,跳进沼泽地,靠近了这只丹顶鹤。原来,这只丹顶鹤双腿被渔网紧紧缠住,无法飞起。巡逻官兵迅速救起这只丹顶鹤,并送至盐城市珍禽自然保护区与保护区工作人员一起对丹顶鹤腿部进行了仔细消毒,并给丹顶鹤喂食补充体力。在经过调养后,这只丹顶鹤已慢慢恢复了体力并重返蓝天。(吴观龙 耿俊飞)
江苏盐城射阳边防官兵救助一只误陷沼泽地的丹顶鹤 官兵把丹顶鹤从冰水里抱起。 新华网消息:每到冬季降临,都会有大量丹顶鹤从北方飞到江苏盐城市射阳县沿海滩涂越冬。而每年这个时候江苏盐城边防支队射阳边防大队都会抽出一部分警力,每天到湿地内巡逻,为丹顶鹤“站岗放哨”,给丹顶鹤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自然生态家园。 7日上午,这个大队的官兵在湿地内巡逻时,突然听见阵阵鸟的哀鸣声,出于警觉,巡逻官兵便循声查找,发现不远处的沼泽地里一只丹顶鹤正扇动着翅膀,挣扎着,很有可能是受伤了。巡逻官兵迅速从附近借来下水工具,不顾天寒地冻,跳进沼泽地,靠近了这只丹顶鹤。原来,这只丹顶鹤双腿被渔网紧紧缠住,无法飞起。巡逻官兵迅速救起这只丹顶鹤,并送至盐城市珍禽自然保护区与保护区工作人员一起对丹顶鹤腿部进行了仔细消毒,并给丹顶鹤喂食补充体力。在经过调养后,这只丹顶鹤已慢慢恢复了体力并重返蓝天。(吴观龙 耿俊飞)
记者探访哈尔滨东北虎林园 领略东北虎风采(高清组图) 原标题:东北虎之家--哈尔滨东北虎林园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刘峥 李俊翔):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东北虎 林园坐落在松花江北岸,与太阳岛毗邻,是一家集保护、科研、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是哈尔滨市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饲养、繁育东北虎的基地。建园的宗旨是对东北虎进行保护和科学研究,并开发利用其旅游价值,以旅游收入支持保护和科研工作的发展。 该园占地面积144万平方米,拥有各种不同年龄的纯种东北虎200多只。东北虎林园目前建有成虎园、育成虎园、幼虎园、非洲狮园和步行区5个景点,游人需要用1个小时的时间才能游完全程。其中成虎园、育成虎园、幼虎园、非洲狮园需乘车观赏。东北虎林园拥有15台豪华舒适的旅游观光车,人们可以坐在车内去寻觅虎踪,领略东北虎的风采。
【分享】 闻一多《唐诗杂论》里的三篇文章 《宫体诗的自赎》 宫体诗就是宫廷的,或以宫廷为中心的艳情诗,它是个有历史性的名词,所以严格地讲,宫体诗又当指以梁简文帝为太子时的东宫,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宫廷为中心的艳情诗。我们该记得从梁简文帝当太子到唐太宗宴驾中间一段时期,正是谢脁已死、陈子昂未生之间一段时期。这其间没有出过一个第一流的诗人。那是一个以声律的发明与批评的勃兴为人所推重,但论到诗的本身,则为人所诟病的时期。没有第一流诗人,甚至没有任何诗人,不是一桩罪过。那只是一个消极的缺憾。但这时期却犯了一桩积极的罪。它不是一个空白,而是一个污点,就因为他们制造了些有如下面这样的宫体诗: 长筵广未同,上客娇难逼。还杯了不顾,回身正颜色。(高爽《咏酌酒人》) 众中俱不笑,座上莫相撩。(邓鉴《奉和夜听妓声》)。 这里所反映的上客们的态度,便代表他们那整个宫廷内外的气氛。 人人眼角里是**: 上客徒留目,不见正横陈。(鲍泉《敬酬刘长史咏名士悦倾城》)
黑脸琵鹭红树林“散步” 原标题:黑脸琵鹭红树林“散步”近日,一群黑脸琵鹭在深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觅食、嬉戏,最多时达50余只,这也是今年黑脸琵鹭来深越冬的最大数量,标志着红树林候鸟越冬逐渐进入高峰期。 黑脸琵鹭是全球濒危物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世界上仅存千余只。 深圳特区报记者 邱海彬通讯员 欧阳勇 摄
贵州草海迎来千只越冬黑颈鹤
草海迎来千只越冬黑颈鹤
【对比辨识】我国所产的三种外貌接近的猕猴。 一楼百度。
新疆野生动物因恶劣天气觅食难 志愿者加大食物投放 中广网乌鲁木齐1月4日消息(新疆台记者汪思辰)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入冬以来几次持续的强降温、降雪天气导致在新疆 生活的鹅喉羚、普氏野马、盘羊、天鹅等野生动物出现了觅食难的问题,当地爱心人士通过人工干预方式,帮助野生动物顺利度过恶劣环境。 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卡拉麦里我国目前最大的有蹄类野生动物保护区,保护区内栖息着鹅喉羚、普氏野马、盘羊等12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3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为气温的反常造成保护区内大面积积雪,积雪还要有一层冰,为了觅食,有些黄羊腿被冰滑伤。黄羊腿受伤后就无法奔跑,如果再找不到草,就会冻死、饿死。发现这种现象以后,五家渠市的志愿者们从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103团十连出发,由西向东横穿越沙漠,中途以10公里为直径分6次在鹅喉羚出没较多的地方投放草料。根据天气的变化,志愿者还会不定期投放草料,希望野生动物能够顺利地度过严冬。
【转贴】不同血型人的心理特点表现。 一楼百度
盘点可爱的濒危动物幼崽:苏门答腊虎憨态可掬 一楼百度
镜头中迷人的北欧 海象聚居地(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
镜头中迷人的北欧 海象聚居地(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
糯扎渡自然保护区发现印度野牛分布 2012年,普洱市林业局自筹资金开展印度野牛、犀鸟等珍稀动物进行监测。通过初期监测,发现糯扎渡自然保护区共有3群印度野牛,分别为17头的一群,8头的一群,3头的一群,还有两头单独活动的公牛,共计30头。 印度野牛在我国分布不足150头,而我国仅分布在普洱和西双版纳两个洲市,经近3年来的初步调查,普洱市印度野牛主要分布在澜沧县、思茅区、孟连县和江城县境内,约80头,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普洱市是全国印度野牛的主要分布区。 由于印度野牛已极度濒危,特别是传统中医药价值,使得野牛成为不法分子偷猎的对象,加上栖息地的丧失,使印度野牛面临更大的生存困难。普洱市林业局对印度野牛进行监测,更是为了掌握其活动的规律,从而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实行科学有效的保护。
够吃:普氏野马今冬有料七百吨 晨报昌吉新闻中心消息:数场大雪使准噶尔盆地的积雪厚度达到35厘米,卡拉麦里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普氏野马越冬问题再次跃上人们的视野。12月25日,记者从新疆普氏野马繁育基地获悉,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今年储备了700吨饲草料,以帮助300余匹野马安全越冬。 据了解,普氏野马繁育基地大部分区域为盐碱地,且保护区周边种植饲草料的农牧民逐年减少,加之受寒冷天气影响,普氏野马越冬饲料难以得到保障。为了保证野马安全越冬,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做了充分准备。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业务科副科长张彦豹介绍,现在储备的饲草、苜蓿草有600多吨,加上玉米、大麦、胡萝卜共有700多吨。 据了解,目前野放的百余匹普氏野马在野外生存较好,已完全适应了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的野外生存环境。但是,如遇大雪或极端恶劣的天气,野外生存环境同样会受到影响。 对此,张彦豹解释,为应对天气变化,中心模拟野外环境建设马厩,目前效果很好。晚上野马也不用回到马厩,跟野外的区别在于多了围墙的钢栏。 据了解,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位于吉木萨尔县以西45公里的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腹地,野马们在这里繁育、扩群,最终将其放归大自然。中心成立26年,从最初我国林业部门从英、德等国引回18匹普氏野马,如今野马数量已发展到现在的300余匹。近年来,通过野放试验让百余匹野马逐步恢复野性,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野生野马种群。今年,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又新添了20匹小马驹,这是普氏野马在准噶尔盆地圈养后的第七次繁殖。 (晨报记者 王薇 通讯员 史东兵 刘勇)
吉林珲春:再次拍到野生东北虎豹影像资料
马来西亚沙巴州:马来熊误闯民宅 图为在马来西亚哥打基纳巴卢拍摄的被野生动物局人员捕获的马来幼熊(11月1日摄)。1日晚上,一只马来幼熊误闯哥打基纳巴卢一处民宅,后被当地野生动物局捕获并被送往当地动物园。马来熊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热带雨林中,被马来西亚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新华社发
北山惊现猫科动物脚印? 市民有点慌:上北山玩还安全不林业局回应:出现野生猫科动物是60年前的事↑网友拍到的一组动物脚印 本报讯 “大家看看我拍到了什么?搞不好北山上还有云豹呢!”网友“溪边蓝草”日前在本地论坛上发出了一组照片,说她是摄影爱好者,和朋友一起登北山拍摄雪景时,无意间拍到一组动物脚印,有深有浅,直通山顶。她和朋友怀疑这些脚印可能是大型猫科动物留下的。 北山上现在真的会出现云豹、老虎吗?随后有市民拨打本报新闻热线96356,对到北山游玩是否安全提出了疑问。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工作人员站出来解释:亲们,安心去北山玩吧。北山上有专业的护林人员,暂无大型猫科动物出没的报告。 网友拍到云豹脚印? “溪边蓝草”说她发出这些照片也是好奇。她拿这些照片给一些野生动物爱好者看了,大伙都觉得脚印呈梅花状,按理来说很可能是大型猫科动物留下的。“大家都觉得很可能是云豹。” “溪边蓝草”分析,一方面,云豹以前在金华山区栖息过;另一方面,脚印并不大,不太可能是老虎等体型特别大的猫科动物。但是也有网友认为,这些脚印很可能是野狗留下的,并不稀奇。 就在论坛里网友们在讨论脚印时,“溪边蓝草”又贴出了一组照片,说第二天朋友上山拍夕阳又拍到一组类似的脚印。 “如果真有云豹出没,我们上北山玩还有人身安全保障吗?”市民陈女士昨天向记者表达了她的疑虑。她是个刚入门的驴友,经常和朋友爬北山,只见过野兔之类的小动物,冷不防听说会有云豹这种凶猛的动物出现,她还真有点头皮发麻。陈女士说,如果北山真出现了这些大型猫科动物,咱们人类不如让出北山,把它还给动物们。
河北沧州救助濒危猛禽白肩雕 河北沧州救助濒危猛禽白肩雕 2012年12月24日,河北沧州郊区一位农民在林间发现一只从树上摔下的白肩雕。农民将情况报告给沧州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救护中心工作人员赶到后对白肩雕进行体检,发现白肩雕患有严重的肠胃疾病,体质极弱,不能适应野外生存。 工作人员对白肩雕进行用药治疗,并进行人工喂食增加营养,待康复后放归自然。 据了解,白肩雕属国际濒危物种,是一种大型猛禽。 图为沧州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工作人员在救助白肩雕。
河北沧州救助濒危猛禽白肩雕 河北沧州救助濒危猛禽白肩雕 2012年12月24日,河北沧州郊区一位农民在林间发现一只从树上摔下的白肩雕。农民将情况报告给沧州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救护中心工作人员赶到后对白肩雕进行体检,发现白肩雕患有严重的肠胃疾病,体质极弱,不能适应野外生存。 工作人员对白肩雕进行用药治疗,并进行人工喂食增加营养,待康复后放归自然。 据了解,白肩雕属国际濒危物种,是一种大型猛禽。 图为沧州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工作人员在救助白肩雕。
岜盆乡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 广西扶绥县岜盆乡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1年,1982年升格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0483公顷(157245亩),覆盖扶绥县的岜盆、东门、山圩、渠黎、昌平等5个乡镇13个行政村33个自然屯,核心区位于岜盆乡弄廪村九重山。九重山是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范围面积约20平方公里。保护区内生态环境优美,动植物品种甚多,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保护区内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自然景观十分奇特,享有“一江千山”、“九幽十频”、“天然迷宫”之美誉。据有关专家介绍,白头叶猴至今已有300多万年的历史,是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目前它们也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在我国现有的6种叶猴中——黑叶猴、白头叶猴、长尾叶猴、菲氏叶猴、戴帽叶猴和白臀叶猴——只有白头叶猴为我国所独有,并且仅仅分布在广西左江和明江之间的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形地带内,面积不足200平方公里。目前,国外还没有白头叶猴活体和标本,当地保护好白头叶猴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果这里的白头叶猴因为保护不慎出现灭绝,就标志着白头叶猴这个物种在地球上彻底消失。但是大家不用担心,我们扶绥人非常重视保护白头叶猴,保护区里的白头叶猴数量在逐渐地增多。据调查,1991年发现有166只,1998年发现有188只,2003年发现有319只。据国内外专家学者考证:目前扶绥县是白头叶猴最大的家园,居住最集中、群数最大,数量最多,保护最好。保护区内现在已经有白头叶猴62群452只,黑叶猴5群44只,猕猴650多只。除此之外,两栖动物12种,爬行动物26种,鸟类171种,哺乳动物57种,其中珍稀濒危物种繁多,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白头叶猴、黑叶猴、蟒蛇、云豹、林麝等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大灵猫、小灵猫、金猫等26种。此外保护区还保存有多种稀有濒危植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二级保护植物6种。保护区内已鉴定的昆虫有15目103科387属558种。
中国再为人工繁育东北虎新增野化训练散放区 新华网哈尔滨12月24日电(记者熊琳)世界最大东北虎人工繁育基地24日宣布,园区已经为东北虎野化训练开辟散放区域2处,新增面积达7万平方米,2013年正式投入使用。 “新建的两个散放区域主要是为2013年的野外繁殖做基础。”黑龙江东北虎 林园总工程师刘丹介绍说,2011年,东北虎林园将0号园区作为东北虎野外繁殖重点区域。在此基础上,2012年新增2个散放区,目前园区内供野外繁殖及野化训练散放区域累计面积达13万平方米。 “散放区域的设置逐步接近野外生境。”刘丹表示,野外繁育探索初期,园区为母虎设立单间巢穴,确保生育时能够有遮风避雨栖息地。但东北虎的本性为不设定固定巢穴,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东北虎会更换巢穴,选择适宜的栖息地,因此园区将为东北虎提供更符合其本性的模拟野外栖息地。 2011年,中国开始探索东北虎野外繁育技术,一只雌性东北虎在半散放自然条件下顺利产下1只健康的雌性虎仔,整个生产过程均由雌虎独立完成,中国人工饲养东北虎首次实现由人工繁育向野外生殖的转变。
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清山清套行动 核心提示:12月22日开始,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为期10天的清山清套行动,保护区管理局、森林**局和WCS(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工作人员,以及边防部队官兵、志愿者等50多人参加了行动,行动由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赵洪明带队。
佛坪县野生羚牛进村伤人顶伤父子俩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汉中讯 (记者张松 通讯员吴燕峰)近日,佛坪县发生一起野生羚牛进村伤人事件,受伤村民父子目前住院医治伤情稳定。据悉,这是10月以来该县发生的第二起野生羚牛伤人事件。 日,记者在佛坪县医院见到了伤者王方成。据他讲,他是岳坝镇大古坪村村民。12月12日清晨7时许,他送儿子上学途中,父子两人先后遭遇羚牛袭击。羚牛先从岩下冲出,把儿子撞倒在路坎下。他赶上前准备去拉儿子时,羚牛就冲了过来,左犄角插进了他的腹部把他挑在空中。他忍着剧痛,用双手撑起身体把牛角“拔”出,摔在地。羚牛观望了一阵慢慢离去。他赶紧打电话求救,村民和栗子坝中心卫生院人员闻讯赶来,火速将他们父子俩送往县医院救治。 据悉,王方成腹外伤口达12厘米左右、肠子外掉,肝部受伤。经救治,脱离生命危险。他的儿子头部被撞鼓起血包,也得到及时诊治。 编辑:张钲弘
佛坪县野生羚牛进村伤人顶伤父子俩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汉中讯 (记者张松 通讯员吴燕峰)近日,佛坪县发生一起野生羚牛进村伤人事件,受伤村民父子目前住院医治伤情稳定。据悉,这是10月以来该县发生的第二起野生羚牛伤人事件。 昨日,记者在佛坪县医院见到了伤者王方成。据他讲,他是岳坝镇大古坪村村民。12月12日清晨7时许,他送儿子上学途中,父子两人先后遭遇羚牛袭击。羚牛先从岩下冲出,把儿子撞倒在路坎下。他赶上前准备去拉儿子时,羚牛就冲了过来,左犄角插进了他的腹部把他挑在空中。他忍着剧痛,用双手撑起身体把牛角“拔”出,摔在地。羚牛观望了一阵慢慢离去。他赶紧打电话求救,村民和栗子坝中心卫生院人员闻讯赶来,火速将他们父子俩送往县医院救治。 据悉,王方成腹外伤口达12厘米左右、肠子外掉,肝部受伤。经救治,脱离生命危险。他的儿子头部被撞鼓起血包,也得到及时诊治。 编辑:张钲弘
青海湖地区成功繁育6只普氏原羚
青海湖地区成功繁育6只普氏原羚
【动物园 视频】东北棕熊和马熊在雪地里练“摔跤” 一楼百度
【原创视频】东北棕熊和马熊在雪地里练“摔跤” 一楼百度
婆罗洲发现新神秘灵长类物种 其基因类似狐猴 【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行国际科学家团队目前在婆罗洲的灌木丛中发现了新物种。在分析了该灵长类动物与众不同的面部皮毛后,科学家们正式确认这种独特的物种是新的物种。 据来自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Missouri Columbia)的蕾切尔-笀兹(Rachel Munds)称:“技术的不断提高,使我们了解了更多有关夜间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的知识。从前,很多物种都未曾被确认,因为它们被归为同一物种了。过去25年中,被确认的灵长类物种数量翻了一番,但仍有一些夜间物种未被知晓。” 据了解,懒猴属于灵长类动物,其基因类似狐猴,目前可在南亚,从孟加拉国和中国云南省到婆罗洲一带找到。懒猴在众多灵长类动物中十分罕见,被其咬伤的生物会中毒。现在,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 Red List.)上,懒猴已被列为易受伤害或是濒临灭绝的物种。 目前,根据其面部特征,科学家确认了四种来自婆罗洲和菲律宾的懒猴物种,分别为N menagensis, N. bancanus, N. borneanus 以及 N. kayan。 笀兹称:“希望大家为这些神秘的灵长类动物作出环保努力,虽然研究表明它们的物种特性很难定位,并且数量十分稀少。”(尚力)
塞外来越冬 候鸟变留鸟“鸟中君子” 人称“鸟中君子”的黑鹳,别名乌鹳、黑巨鸡,在山西晋北地区叫老油鹳,成鸟体态高大优美,羽毛艳丽鲜明,高雅端庄、雍容华贵,是世界濒危珍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珍稀程度不亚于大熊猫。黑鹳曾经分布广泛,但近几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其数量骤减,在瑞典、丹麦、比利时、荷兰、芬兰等国已绝迹。据科学考察报告,黑鹳作为候鸟在我国东北、山西、河北、新疆及甘肃等北方地区生长繁殖,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越冬,目前种群数量仅存2000只左右,且不断减少。 黑鹳对越冬的生活环境要求很高,过去世界上只有在西班牙为留鸟。然而,近年来这种世界濒危珍禽在山西省灵丘县黑鹳自然保护区的种群数量逐步扩大,不但在当地繁殖,而且在当地越冬,已经成为留鸟。究竟是何种神奇力量,让黑鹳改变了与生俱来的生活习性,甘愿“留守”塞外高原?近日,记者赶往保护区进行了实地了解。 种群数量举世罕见 在重峦叠嶂、丘陵起伏、沟壑纵横的晋北高原上,镶嵌着一颗绿色珍珠——灵丘。这里北有恒山横阻寒流侵袭,东有巍巍太行挡风,南居高耸的五台山北簏脚下,“九分山水一分田”,山多、水多、沟多、树多,野生动植物多。灵丘黑鹳自然保护区远离闹市,山清水秀,契合了黑鹳生性机警爱静,喜湿地溪水和树木草地的特性。 保护区工作人员说,从2002年起,灵丘县政府将所辖的7个乡镇划为自然保护区,着力改善黑鹳的自然生存环境。2007年11月2日,工作人员在保护区内观察到一个由16只鹳鸟组成的大型种群;12月3日,发现该种群由16只渐增到32只。像这么大的种群数量,在全世界也是罕见的。
400多只野生丹顶鹤到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越冬新华社目前已有400多只野生丹顶鹤到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越冬。图为11日,盐城边防支队战士协助工作人员救助一只受伤的丹顶鹤。新华社 (原标题:400多只野生丹顶鹤到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越冬)
摄影师抓拍苏门答腊虎生气瞬间(组图) 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21日消息,近日,摄影师夏赫尔?拉马丹(Syahrul Ramadan)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拉古南动物园,拍摄到一只叫Ana的苏门答腊虎生气的瞬间。 夏赫尔介绍说,Ana特别生气时,会亮出它巨大的犬齿和锋利的门齿,同时它的耳朵会向后弯曲,它还会发出凶恶可怕的咆哮声。 像Ana这样的苏门答腊虎仅生活在印尼苏门答腊岛,它们是迄今为止存活的体型最小的老虎种类。它们身上的条纹比其它亚种的老虎更加细密,这样便于它们在浓密的森林里秘密穿行。 (实习编译常曼丽)
甘肃:新放归普氏野马平稳进入越冬期 新华网兰州12月15日电(记者黄文新)记者从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到,当前虽已进入隆冬,但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今年甘肃放归野外的普氏野马状况良好。 据了解,进入冬季之后,保护区内植被枯黄、水源结冻,为了让放归的普氏野马顺利度过这段时期,保护区工作人员购进了20多吨草料,并且每天定时破冰取水,补充野马的日常所需。 据介绍,9月6日,从位于甘肃武威的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运抵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21匹普氏野马被放归自然环境生存。加上2010年9月首次放归的7匹,敦煌西湖保护区共有放归普氏野马28匹,其中除一匹在争夺配偶时意外死亡外,其余的野马基本适应了在保护区的生活。目前,放归的野马已形成5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种群,最大的种群由12匹野马组成,最小的种群也有3匹。与此同时,甘肃还进行了4峰野骆驼的试验性放归,目前状况良好。 普氏野马是世界上仅存的野生马,被称为研究马起源的“活化石”。在全世界,普氏野马现存仅1000匹左右,主要依靠人工繁育,仅分布在中国和蒙古国。
甘肃:新放归普氏野马平稳进入越冬期 新华网兰州12月15日电(记者黄文新)记者从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到,当前虽已进入隆冬,但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今年甘肃放归野外的普氏野马状况良好。 据了解,进入冬季之后,保护区内植被枯黄、水源结冻,为了让放归的普氏野马顺利度过这段时期,保护区工作人员购进了20多吨草料,并且每天定时破冰取水,补充野马的日常所需。 据介绍,9月6日,从位于甘肃武威的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运抵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21匹普氏野马被放归自然环境生存。加上2010年9月首次放归的7匹,敦煌西湖保护区共有放归普氏野马28匹,其中除一匹在争夺配偶时意外死亡外,其余的野马基本适应了在保护区的生活。目前,放归的野马已形成5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种群,最大的种群由12匹野马组成,最小的种群也有3匹。与此同时,甘肃还进行了4峰野骆驼的试验性放归,目前状况良好。 普氏野马是世界上仅存的野生马,被称为研究马起源的“活化石”。在全世界,普氏野马现存仅1000匹左右,主要依靠人工繁育,仅分布在中国和蒙古国。
新疆投放700吨草料 普氏野马过冬有保障 中广网吉木萨尔12月17日消息(记者吴卓胜吉木萨尔台记者刘勇)入冬以来,新疆北部大部分地区普降大雪,准噶尔盆地积雪厚度达35公分左右。冬季严寒,新疆卡拉麦里野生动物保护区 普氏野马的安全过冬问题备受关注。为了保证野马安全越冬,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调集了700吨草料,足以供给到明年3月草场复苏。 记者在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看到:这里已是银装素裹、寒气撩人,工作人员正给普氏野马投放饲草。受今夏干旱影响,保护区的自然草场草料较少,加上家畜冬季转场活动,野马群很难在雪地里觅到食。从11月中旬起,野马陆续主动回到了位于乔木西拜野马监测点的围栏,研究中心将通过半放养半 人工补给的方式帮助野马过冬。 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业务科副科长张彦豹说:“我们今年调饲草料还是比较充足的,年初制定计划的时候,制定了好像是500吨吧,现在年底申购了超额完成任务了。我们就是现在储备的饲草、苜蓿草有600多吨,加上其他的玉米啊、大麦啊、胡萝卜将近700多吨。”
新疆投放700吨草料 普氏野马过冬有保障 中广网吉木萨尔12月17日消息(记者吴卓胜吉木萨尔台记者刘勇)入冬以来,新疆北部大部分地区普降大雪,准噶尔盆地积雪厚度达35公分左右。冬季严寒,新疆卡拉麦里野生动物保护区 普氏野马的安全过冬问题备受关注。为了保证野马安全越冬,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调集了700吨草料,足以供给到明年3月草场复苏。 记者在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看到:这里已是银装素裹、寒气撩人,工作人员正给普氏野马投放饲草。受今夏干旱影响,保护区的自然草场草料较少,加上家畜冬季转场活动,野马群很难在雪地里觅到食。从11月中旬起,野马陆续主动回到了位于乔木西拜野马监测点的围栏,研究中心将通过半放养半 人工补给的方式帮助野马过冬。 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业务科副科长张彦豹说:“我们今年调饲草料还是比较充足的,年初制定计划的时候,制定了好像是500吨吧,现在年底申购了超额完成任务了。我们就是现在储备的饲草、苜蓿草有600多吨,加上其他的玉米啊、大麦啊、胡萝卜将近700多吨。”
俄罗斯政府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 [提要] 俄罗斯的森林资源极其丰富,森林资源面积占到了全球森林资源面积的20%以上。俄罗斯政府希望能够在保护稀有资源以及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基础之上,对当地丰富的林业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开发。
【原创摄影作品】2012年北京动物园珍禽异兽摄影集 一楼百度
爪哇犀牛保育合作项目进入第二年 印尼马戎格库龙国家公园称捕捉到幼年犀牛活动影像 (2012年12月18日,中国上海)由印尼政府和企业携手组建的爪哇犀牛保育工作小组日前签订协议将继续运作该项目至第二年,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Asia Pulp & Paper,以下简称APP)也将在接下去的一年继续联手马戎格库龙国家公园推动爪哇犀牛保育工作。 爪哇犀牛保育工作小组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协助印尼林业部促进马戎格库龙国家公园内爪哇犀牛繁衍生息的目标,同时也正契合了印尼政府2007-2017 年度犀牛保育行动方案与战略。 在未来的一年,爪哇犀牛保育工作小组将会进一步加强犀牛栖息地的修复保护工作,并会出资成立一个实地考察小组,通过公园内已安装的60架摄像机对犀牛活动和数量进行监测。 日前,隐藏在马戎格库龙国家公园内的摄像设备成功捕捉到六头幼年犀牛与犀牛母亲的活动踪迹,预示着这个动物族群进一步壮大的可能性。不过,目前全球仅存的爪哇犀牛的数量为50头,因此仍属于极度濒危物种之一。 接下去一年,爪哇犀牛保育工作小组规划的首要任务如下: 主要目标之一是将爪哇犀牛觅食地扩大为现有的三倍。目前,这些区域长满了一类名为Langkap的植物,而它们的过度生长侵蚀了食草动物所需植被的生长环境。专家认为该情况是可能导致爪哇犀牛灭绝的因素之一。 APP与马戎格库龙国家公园合作内容的另一项重要事宜是社区发展计划。在项目运作的第二年里,保育工作小组将为国家公园周围两个村庄的住民筑建基本的净水设施,并籍此有效支持四千名居民的生活。 同时,保育工作小组还将向当地其他三个村庄的住民提供有机农业种植培训。一些地区的抽样结果显示,该培训内容能有效帮助提高农作物收成率至国家目标水平,即每公顷6.5吨,相形之下,这三个村庄的稻米收成现在都没有超过每公顷2吨。通过提高庄稼收成率等途径能有效增加当地住民的收入,减少他们非法入园及偷猎的几率。
爪哇犀牛保育合作项目进入第二年 印尼马戎格库龙国家公园称捕捉到幼年犀牛活动影像 (2012年12月18日,中国上海)由印尼政府和企业携手组建的爪哇犀牛保育工作小组日前签订协议将继续运作该项目至第二年,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Asia Pulp & Paper,以下简称APP)也将在接下去的一年继续联手马戎格库龙国家公园推动爪哇犀牛保育工作。 爪哇犀牛保育工作小组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协助印尼林业部促进马戎格库龙国家公园内爪哇犀牛繁衍生息的目标,同时也正契合了印尼政府2007-2017 年度犀牛保育行动方案与战略。 在未来的一年,爪哇犀牛保育工作小组将会进一步加强犀牛栖息地的修复保护工作,并会出资成立一个实地考察小组,通过公园内已安装的60架摄像机对犀牛活动和数量进行监测。 日前,隐藏在马戎格库龙国家公园内的摄像设备成功捕捉到六头幼年犀牛与犀牛母亲的活动踪迹,预示着这个动物族群进一步壮大的可能性。不过,目前全球仅存的爪哇犀牛的数量为50头,因此仍属于极度濒危物种之一。 接下去一年,爪哇犀牛保育工作小组规划的首要任务如下: 主要目标之一是将爪哇犀牛觅食地扩大为现有的三倍。目前,这些区域长满了一类名为Langkap的植物,而它们的过度生长侵蚀了食草动物所需植被的生长环境。专家认为该情况是可能导致爪哇犀牛灭绝的因素之一。 APP与马戎格库龙国家公园合作内容的另一项重要事宜是社区发展计划。在项目运作的第二年里,保育工作小组将为国家公园周围两个村庄的住民筑建基本的净水设施,并籍此有效支持四千名居民的生活。 同时,保育工作小组还将向当地其他三个村庄的住民提供有机农业种植培训。一些地区的抽样结果显示,该培训内容能有效帮助提高农作物收成率至国家目标水平,即每公顷6.5吨,相形之下,这三个村庄的稻米收成现在都没有超过每公顷2吨。通过提高庄稼收成率等途径能有效增加当地住民的收入,减少他们非法入园及偷猎的几率。
英摄影师偷拍非洲黑犀牛夜间“社交活动”(组图) [提要] 【环球网综合报道】 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16日消息,英国摄影师大卫・阿滕伯勒(David Attenborough)首次用新型夜视摄像头拍摄到了非洲黑犀牛夜间丰富的“社交活动”。他的摄影团队表示,这是有史以来他们第一次拍到这么多黑犀牛的社交细节。【环球网综合报道】 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16日消息,英国摄影师大卫・阿滕伯勒(David Attenborough)首次用新型夜视摄像头拍摄到了非洲黑犀牛夜间丰富的“社交活动”。他的摄影团队表示,这是有史以来他们第一次拍到这么多黑犀牛的社交细节。
狐猴能识别父亲求偶声 避免父女近亲交配 马达加斯加哈诺马法纳国家公园里的一只灰色鼠狐猴(Microcebusmurinus)。它们是最小的灵长类动物之一,头部和身体长度只有4.7到5.5英寸(12-14厘米),尾巴长约5.1-5.7英寸(13-14.5厘米)。它们长有较长、较薄的低门齿和犬齿。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4日消息,国外媒体报道,最新研究发现,小狐猴能够识别出自己父亲的哭声以及夜间马达加斯加森林的其它声音。这项研究首次展示了独居动物能够通过辨识自己亲属的声音而避免近亲交配。之前的研究表明,生活在复杂社会群体的动物很容易识别出自己亲戚的叫声,尤其是母性亲属的声音,山羊妈妈能够长期记住自己孩子的叫声。但有关动物是否能够识别自己父亲的叫声,以及家庭中父亲这一边亲戚的叫声,研究人员对此却知之甚少。 而新发现的外表卡通可爱的灰色鼠狐猴(Microcebusmurinus)是完全由母亲抚养。当它们长大时会出巢独自觅食。然而由于雄性狐猴物种非常多,它们往往可能会和自己的女儿发生交配,这表明原始灵长类动物是以特殊的方式进化,以避免意外与近亲发生交配。
动物摄影:北极熊舔犊情深 组图 据英国《每日邮报》消息,在美国华盛顿野生动物摄影师柯伦·苏(Karen Su)的镜头下,两只淘气的小熊幸福地依偎在北极熊妈妈温暖的怀抱,在雪地里快乐幸福地玩耍。60岁的柯伦费尽心力,忍受零下20多度的严寒,才在加拿大一座国家公园拍下了这组温暖的照片。摄影师和他的团队在酷寒中等了好几天,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拍摄时机。最终,趁着小熊们休息的间隙,摄影师慢慢接近这些可爱的动物,让熊妈妈和小熊放松警惕,才得以拍下这组温暖人心的照片。柯伦称,这是他在加拿大最完美的一次摄影旅程。(实习编译王涵)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