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村惂鐢ㄦ埛_00QQtXW馃惥
-
关注数: 0
粉丝数: 92
发帖数: 6,185
关注贴吧数: 7
为什么说我不是你? 因为我是我,所以我不是你。当我不是我时,我就是你,也是他,也是一切。这就好象一滴水汇入大海,到处都有这一滴水。当我不是我时,只要需要还有个我,我即是另外的我,我也长存。这个山头被淹没了,另一个山头会出现。
什么是烦恼即菩提? 小苗在风雨中被蹂躏,可怜巴巴。即相离相,不要只看形象。小苗得到了水分,是乐滋滋的。骄阳似火,小苗被晒得低下了头,痛苦是感觉,与此同时也有收获,要一分为二。小苗得到了成长的动力。
什么是自性? 五祖说: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如若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什么是化身佛? 化身佛即信息。到处都是信息,到处都有化身佛出现。比如:人家打了你一巴掌,千万不要发怒,不要还手。它就是化身佛,给你带信息来了。想一想自己,停止自己做的愚蠢的事,感激打你的这个人吧!
肥胖了怎么办? 肥胖有点难受,又害怕得脑血栓。怎么办?赶快滚,滚了之后就放心了。
外国有气功吗? 人类对自我的认识,形成潮流,国外有精神分析,中国有气功。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都是回到自心的反省。人类发展有共同点,中国和欧洲在时间上相差100年。
人生在世三要素 我们在世上生存,上有天,下有地,中有万物,人在其间,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有三种能力。人忙忙碌碌的生活,有些眼皮子底下的事也无暇思考,一辈子到死不得要领。多亏有了《六祖坛经》把这些事告诉了我们,使人恍然大悟。比如说,我们的生命活动,心脏的跳动,是随便乱来的吗?自然形成的东西,不但看到它是个东西,还有,就是它还有个依据,怎么活动的依据。一个小虫子,它还会做很多事情,有很多本领,我们看不出来。我们自己也是如此,我们对自己并不了解。人们的活动依据什么呢?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非常重要。那个依据比我们的认识更有权威性,对我们更有好处,可是,我们常常看不出来,而盲目的采取措施。
什么是嫠牛爱尾?《六祖坛经》的解答: “ 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嫠牛爱尾?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 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 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听吾偈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什么是巧? 巧是人的意愿接近了事实,巧合,高兴。不巧,是人的意愿远离了现实,不高兴。不是因人努力去改变了现实。现实接近了人的意愿,恰恰相反,是人的意愿接近了现实,不是事实接近了人,并按人的意愿办了。比如发气治病,运用意念,并非身体因此有了改变,而是人的意念更接近了现实。接近了现实,现实是伟大的,崇高的,最好的,真实的。所以,人就感觉好了。意愿,形成的行动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达到和谐。
为何自性自用,从不外入? 例如,说糖是甜的,只是自己的需要,自己要分辨什么是能吃的,用哪种甜味自己来确定,并非是糖的属性。
精神病人生活正常化有哪些措施? 第一是睡前的准备。精神病人是睡眠上有问题。让他们睡好觉,就不会发病。经常睡好觉,可以减缓衰退。第二是消除紧张。其方法是运动。什么运动?吊环的运动即可。
人对死应该如何想? 眼睛没有了,有耳朵,可以听。耳朵没有了,还有其他感觉。大的信号不能感知了,可以感知静的信号。什么感觉都没有了,也还有别的办法。生命不仅局限于肉体,肉体只是一个感觉体。它能感觉声、光。失去肉体,其他的感觉,无形的还存在。已经发育成熟,可以取而代之了。
什么是最重要的营养? 他们是水、空气和阳光以及自然界所拥有的一切。今不如昔,现在,人得到的比失去的多得多。
为何说万物平等? 万物是一物。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演变成万物。有的因为胆小,要在地下生活,就要变成老鼠。
什么是简单生活? 简单,乞丐的生活最简单。但是,一个乞丐也可能过上简单的生活,也可能不是。他们没有钱,只为吃饱肚子。有的人从早到晚去找饭吃,忙个不停,过不上简单生活。有的人清闲自在,到觉得饿了的时候,才去找饭吃,饭就来了。他们饿不死。且能生存下去。这是真正的简单生活。
“练魔”是怎么回事? 练魔就是让精神病人头脑中无形的病魔逐渐削弱。因为事物都有一个从无形变有形,从有形变无形的过程。吃药治疗精神病,看着一天一天变好,无形之中就坏了。无形的东西到最后都会显现出来。新生的事物虽然无形却很强大。旧事物很嚣张,会慢慢衰弱。
幸福在何处? 幸福不在过去,也不在将来,就在现在。幸福不是为了谁达到什么目的干点什么,而是不干什么,甚至什么也不干。这时候所感到的即是幸福。
何谓用即了了分明? 用,即出现很多事实。这些事情,从中可以分析,形成理论。可以看出世界。人生的本来的、真实的面目。
什么叫做“得神着昌”? 神经萎缩了,人就萎缩了。人的活力,脏器的活力,肌肉的活力都来源于人的神经。要想得神,睡眠第一重要,还要经常闭目,闭目养神。无为方能无不为,无为即为得神。人的心情也属于神经的作用,也是神。心情也要平静。大喜、大悲、大恐、大怒、长怒皆为伤神。
为什么说得什么病并不重要? 因为得感冒也能死人,喝口凉水也能噎死人。反之,得了癌症的人也能活着,而且活得很好。所谓病,就是有个东西,要表现出来。而生死和这个东西无关。这个东西表现出来就完了。这是两件毫不相干的事。所谓没病不死人是人的认识,有病不见得就死,才是实际。
什么是顺其自然?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你应该做的,什么是他应该做的,不能互相代替。比如:种子,把它埋在地下,种下去,管理它,是你的事。而生长是它的事,不是你的事,不能拔苗助长。它自己会长。管理小孩,给他饭吃,是你的事。相反,有一个保育员,把小孩关在地下室里,一个星期后,突然想起来了。这就不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就是让他们都能自动化,而不需要你去推动。
什么叫做实性? 实性即是真实的东西。哲学称为物质。六祖称之为自性,真实的存在。比如我们的身体就是真实的存在。它所经历过的事情也是真实的存在。有的事你忘了,可是身体不会忘,都会找上门来要账。例如岁数大了,腰痛,那是过去,年青的时代,腰受过伤。真实的东西,忘记了,也存在,也变化,也圆满。
什么是大道? 一说大道就光明得不得了,伟大的不得了。其实,老子就说过,道就在粪便中。人在道中不见道,往外去觅道,结果,终生不见道。因此无论多么肮脏,多么龌龊,多么黑暗,多么痛苦,都是道,都是大道。因为他是人自己的性质,而任何性质都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只是人在认识上有局限,暂时发现不了同时存在着的另一个方面。为什么会是这样呢?那原因不在外面,而是人本身的机能。举例说,睡觉的时候,脚伸出被子,很冷。这种感觉经过大脑进行处理,变为一场经过冰冷河水的梦。具体是什么梦,根据感觉、生理、心理需要,解释得圆圆满满。大脑有这样的机制,这是大脑的功能,是大脑幻化出来的。人在醒着的时候,同样是大脑的幻化机制在起作用,解释所发生的一切。睡梦不知有真身,那时的真身既是人的身体。同理,醒着的时候也不知另有一身,是那个身所感、所觉、所需而幻化,人便认假为真,可悲可叹可发一笑。大道不大道,不能在虚幻的基础上来讨论。人生如梦。六祖说: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一个人就像一朵浪花,比喻得有多好!真实又在何处?留恋的是什么?离境无生灭,如水常流通。看不见,摸不着的更重要。大道就是无有形象,但无时无处不在。大道就是规律。谁能逃脱规律?什么时候能脱离规律?当议论别人不对的时候,要知道别人的所作所为是符合规律的。符合规律不对,难道不符合规律才对吗?谁能做到不符合规律呢?为什么不能?就是有一个真实的存在,唯物主义叫物质。六祖称之为自性。人的佛性,小我中的大我。我们都走在大道上,不管是什么形象,善相还是恶相都无影响。善有善抱,恶有恶报。善恶互相依存,善恶是现象,统一是本质。善为恶提供存在条件,善人有人欺,恶也为善创造了空间,没有恶到哪里去行善?善恶一体,所以浪子能回头。大道既非极端,不落两边,不绝对化。如是看问题,才真正能获得利益。
解释《六祖坛经》中的一句经文:“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 人要想觉悟,必须思想开放,胸怀广大,不要被束缚,局限、执著于一时、一事、一法、一个世界。如果心量狭小,必有自己主观的企图,争取客观的事物符合自己主观的要求。人之患在于心地狭小,盯着自己的孩子、老婆、事业。盯在某个事情上,认为那个即是所有的,认为所见、所听、现实的世界是唯一的。生是存在,死了一切全完。这不算是开放,也不能称之为广阔。不要把自己局限于某些事物,而是要迎接所有的,无边无际的事物。这样才能获得大智慧。这个法门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能得到验证,并且能指导人的生活更美好。要有兴趣去实践,要在实践中明辨是非,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知识。一切的现象都是自性的表达形式,自性能生一切,现实既是自性存在的依据。没有理由说,这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那就有无穷无尽的存在,供我们享用。到哪里去都可以,随心所欲,没有挂碍。例如说:有病了,就是病来了,心量广大,无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为何悲伤?为何心量总是广大不了呢?原因是不习惯。有人一离别就伤感,要是在流动的单位工作,今天你来,明天我走,也就无所谓了。久经杀场的老战士,对生死看的很平常。有病感觉痛苦,如牙痛不是病,可疼起来要了命。经常牙痛,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
化身佛起什么作用? 水在正常情况下一百度就开,这是规律。但是,水在九十九度是什么状态,难道就不是规律吗?周围的一切,什么不符合规律,不按规律办事,行吗?因此,规律并不是教科书上所写的那几条,也不是科学家的发明。规律是什么呢?规律就是现实的一切。这是现实的规律。过去和将来也是如此,那是过去和将来的规律。试问:谁能违反规律?为什么不能违反呢?这是因为有化身佛的作用。化身佛让吃屎就变成狗,狗改不了吃屎嘛。化身佛用诱惑的方法使人就范,给予人七情六欲,见着食物就吃。化身佛也用惩罚的办法来教育你,如果哪件事做的不符合规律,就会生出事端,让人做不成。举例说,挨了两个嘴巴,那个打你的人就是化身佛,应该感谢他。反过来想想是自己的错,改正自己的错。挨了嘴巴,虽然很痛,但归于正道。因为痛中也有快乐。千百亿化身佛让人时时处处不离规律。古训曰:天予不取,自得其咎。就是说,给,不要,都不行。确实如此。给个高个子,矮个子,一只眼,一条腿,聪明与傻,成功与失败,痛苦和快乐,欣然接受,必有好处。天生我才必有用。若是无端起知见,自己心理预先形成一个框架,成为一颗被污染的心,企盼外界的一切符合自己的痴心妄想,不可能从实际出发,人算不如天算。要理解这是化身佛的指导,不是去改变别人,也改变不了别人,更没必要杞人忧天。病也是如此,病是化身佛,如果没有病的概念,没有健康的概念,没有身高体重的标准,没有这些挂碍,病也能来去自由。生死也能来去自由,心体无滞。
人有圆满报身,为何人生是苦? 人生是苦,是圆满报身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如果是人能忍受的痛苦,就让人去忍受,他能做人的一种经验和感受。同时给人动力和借鉴。有明有暗才能分辨事物,紧张后有放松,痛苦后有愉快和觉悟。痛苦并非空穴来风,正是愉快的必然结果。这不是物尽其用吗?不然要感觉要神经干什么。有而不用,闲得发慌,那才叫不圆满。如果人经受不住了,当即失去感觉,那时也未忘记给人相应的补偿,有的病因此好了,在失去知觉的情况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此等等不可尽说。即使是人死了,补偿还会照常进行,让死人满意得无可挑剔,有些死而复生的人可以做证。因为死也让活着的人更加热爱生命。人有圆满报身,时时处处不差半分厘。就是死,大家也认为应该,到时候了。如果认为有冤枉委屈,一定在认识上有误区,有虚幻的概念作怪,实际的事物不吃那一套。
六祖振锡卓地,泉应手而出是怎么回事? 六祖有很多神迹,很多预言也应验了。其实,并不是什么神迹,而是修道的必然结果。六祖说: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这里的关键是一无所得,人们想问题为何有错误?就是因为有所得,有个人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主观的因素,会影响对事物的判断。去掉这些主观的东西,自然而然符合客观,符合大道。一念生,是大道所生,此念不错,所以应验,并非有什么预测功能。现代的人,充满了知识,教条,专业,根据掌握的一点点知识,认识的一个小范围,再加上逻辑思维和推理,主观大膨胀。人已经淹没在知识、仪器的海洋之中,自己沉没了,消失了。比如说,冷热,这是人的感觉?还是仪器的感觉?预报温度很高,就减衣服,开空调,那就是依据,到底现在是冷还是热?标准在哪里?他已经不在自己的身体内,要从外边去找。这只是一个例子,类似的情况充斥在所有方面。首先恢复了我们的自身,先把自己找回来。气功对身体健康的态度,开了先例,把身体从知识和专业中逃离了出来。人人都成了自己的医生。这本来是很自然的事,因为只有自己能了解自己。为什么?因为只有自己能够感觉到自己,和别人说的是感觉的标签。对医生说,我很难受,我很痛,发沉,发酸。浑身不得劲,说半天医生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啦。(用仪器,在美国的误珍率是30%。)再问好点儿吗?(医生关心的是病的一方面)而病人要求的是身体的多方面,全方位的感受。这才叫驴唇不对马嘴。气功所谓的健身祛病内容要丰富的多,所以要引人入胜,练的津津有味。去掉束缚以后,灵性得到解放,引导人,能有错吗?
六祖振锡卓地,泉应手而出是怎么回事? 六祖有很多神迹,很多预言也应验了。其实,并不是什么神迹,而是修道的必然结果。六祖说: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这里的关键是一无所得,人们想问题为何有错误?就是因为有所得,有个人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主观的因素,会影响对事物的判断。去掉这些主观的东西,自然而然符合客观,符合大道。一念生,是大道所生,此念不错,所以应验,并非有什么预测功能。现代的人,充满了知识,教条,专业,根据掌握的一点点知识,认识的一个小范围,再加上逻辑思维和推理,主观大膨胀。人已经淹没在知识、仪器的海洋之中,自己沉没了,消失了。比如说,冷热,这是人的感觉?还是仪器的感觉?预报温度很高,就减衣服,开空调,那就是依据,到底现在是冷还是热?标准在哪里?他已经不在自己的身体内,要从外边去找。这只是一个例子,类似的情况充斥在所有方面。首先恢复了我们的自身,先把自己找回来。气功对身体健康的态度,开了先例,把身体从知识和专业中逃离了出来。人人都成了自己的医生。这本来是很自然的事,因为只有自己能了解自己。为什么?因为只有自己能够感觉到自己,和别人说的是感觉的标签。对医生说,我很难受,我很痛,发沉,发酸。浑身不得劲,说半天医生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啦。(用仪器,在美国的误珍率是30%。)再问好点儿吗?(医生关心的是病的一方面)而病人要求的是身体的多方面,全方位的感受。这才叫驴唇不对马嘴。气功所谓的健身祛病内容要丰富的多,所以要引人入胜,练的津津有味。去掉束缚以后,灵性得到解放,引导人,能有错吗?
为什么说解决衰弱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练气功? 追求不能解决的问题,使人烦恼,只有祈祷上帝,心诚则灵。就跟做数学题一样,有解才能解出来,没有解谁能解出来?人能解决的问题,找出最好的办法,除此以外,既可顺其自然,听天由命,不但不烦恼,还可以感到创造性工作的愉快。所以说,放弃是人通往幸福的大道,不执着,人就随和可爱。有很多衰弱,什么心脏衰弱,肾脏衰弱,造血功能衰弱等。解决的办法通常靠吃药,刺激衰弱的器官。虽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从长远去看,不是好办法,除非万不得已,不要采取。人算不如天算,人用药物去调理身体,不如身体自己去调理。身体有这样的功能,时时刻刻都在自我调理。病本身就是身体自我调理的一种手段。即使补也无法补。如:胃弱,怎么补?肝弱怎么补?肾弱怎么补?大脑弱怎么补?不能都归结为吃。还要包括少吃,还要睡、休息,多种多样。所有这些是向外求,有失有得。对某一部分有利,对其他部分就不见得有利,甚至有害。有的精神病人练慧功清醒了,家长高兴,自己高兴,忘乎所以。过了头,怎么办?就是靠睡觉、休息,能再次清醒。我们应该来一个人生的大转变,由向外求转为内求。从关注外面的事物转变为修身养性,不外求,考虑问题时,不是要干什么,把对外界的关注减少到最少。所有的办法不排除,各自都有各自的道理。所谓“即心即佛”都是保证人按时离开这个世界的助缘。能解决的是那个不可见的实在物。唯物主义称之为物质。我们见到的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式。真实的东西具有不可超越的力量。那就是规律。如果选择了练气功,说明了自己的那个实在物是最好的。要记住要领,共八个字:松、静、自然,意守丹田。除了练功,还必须养性,即是要净心。如若有烦恼,必是心不净,有妄念作怪。如果能去真,去妄,即是佛道。(实践证明没有向外索取,达到了目的,真正达到目的,应该由外求转向内求。)
什么是本心本意? 五祖和六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意。本心本意即是内心的需要。人的一生总是在画圆。即重复。当然不是完全的照搬。从形式上说一个循环比以前更加高级更加复杂化,内心的感受却是一样的。为了重复的体验已经经历过的感受,就是行为的依据和内在的动力。所谓从来未有过的感受,那是不可能的,都是曾经有过的,只是被遗忘了。比如吃饭,一日三餐的重复,为了什么呢?为了有新的感受吗?为了吃饭香吗?吃的东西不一样,味道不同,这只是形式。吃饭有基本的感觉,饿变饱,每天重复着。另外每天必须要吃饭。这种心理也在重复着。吃饭是一个例子。任何事情的出现,都是过去经历的再现。为此还要的是准备,即一些铺垫。不可能有无依无据、凭空的事情。动力不在外部,就是自心的需要。不认识这一点,学佛干什么呢?无论是生还是死,是病,是灾难,还是快乐,生老病死,来源于自己内心的需求,是本心本意。这种需求并非是用语言所能表达的,方方面面,实实际际,语言是形容。例如,说是甜,必须尝到过。若是如此,当枪口对准胸膛,此时此刻,内心需要有软弹的感受,到时候了,自然满足要求。那就好象看见了什么东西,一朵花,一个人,使人非常激动,为什么?他能使人回忆过去的时刻,唤醒对过去的记忆,此外,还可能有其他的原因吗?这样还不够,还要有保证,既物质保证,光凭一句话,空口说白话,无凭无椐,哪里能时时处处想到,想周到?那必须有自性的存在,人们就不可能胡来。自性还不能太具体,达到形式能随心所欲的变化。佛法还有什么可说可讲?只能拈花微笑。教外别传,无字是真经。
真心的去求能起作用吗? 五祖说: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人的心虽然多种多样,但是,永远也挡不住真心。真心就是真实,这是同一个东西。为什么?因为世界就在人心中。请问,真实还能有不同的两个吗?没有。所以,真心的去求,那个真心和所求之物本来即是一个东西。求而得之即是真心,求而不得即是假心。人能被假象所迷,真实退到背后,不会被迷,就象浮云遮不住日头,从来不放弃人。求吧!求吧!只要是真心,化身佛就会来引导,经过曲折的道路,最后让人心满意足。或者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有那么一天也会感觉到,原来的想法是多么的荒唐、幼稚、甚至是危险。通过比较,实际的道路要强、要好、自己求的,并非是最好的。最好的自己连想也想不到。所以说,求到的是好的,求不到的即是不好的。
六祖说如何到达极乐世界? 六祖说:除人我、去邪心、烦恼无、毒害忘,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澈,不异西方。看来,人所谓有罪也是内心所造。六祖说,先除八邪,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见弥陀。
什么叫万物同一体? 人们常说轮回报应。轮回就有时间和顺序,报应就是有联系。仔细想一想,什么是时间?时间在哪里?一万年就象一瞬间,除了感觉就是一些规定和互相的换算关系,它的真正意义在何处?再说联系,人体各部分之间有联系,打在屁股上,人就知道了,马上就反击。屁股是人体的一部分 ,和人体有联系,所以说,屁股和人体是一个整体,打一下不行,扎一下不行,割掉一块更不行。人有指甲和头发,剪指甲行,剪头发也行。这是为什么?是因为有联系没有感觉,也是同一体。孩子和父母有联系,还有感应,这是没有感觉的联系,心灵上的联系。万事万物都有联系。联系的真实意义是什么呢?就是同一体。就象问你姓什么?问的是你。你叫什么?问的还是你。家有几口人?问的还是你。答案五花八门,都是你的回答。这个你。既是万物同一体。一个作恶多端的人,同时又是受惩罚的人,其间既无时间间隔,并不是两个事物,而是人认识的需要顺序和时间,是认识的问题。
为何说禅定解脱是二法,不是佛法? 这是六祖坛经所言。六祖解释说,做了很多坏事的人,也不断善根佛性。说明佛法和人干什么没有关系。封神演义中,好人、坏人都封为了神。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这和人们说要修,修今生,修来世。吃斋念佛,大不相同。这是真的,善与不善是人的认识,而佛法是那个脱离了认识的客观存在。佛性既是现实性,不再需要附加什么东西。生活本身既是佛法没有其他另外的方法。生活本身既有禅定也有解脱。人乃是一个工具,就和一辆汽车,一台电脑一样,本身有很多讲究。但是,无论如何他们也是工具。也不可能驾驶汽车,打电脑的人。人也可以比喻成工具,人有善恶的观念,有时间、空间、生死,有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这都属于人。离开了人,全没有。没有什么,没有这么一回事。什么宇宙哇,世界呀,父母、亲情、子女,全是工具所属,充其量就是个工具。生活已经到头了,一辆汽车还干什么,往哪里开,就往哪里开,就往哪里走,还有什么说的。
为什么只有好,没有不好不行? 支持着现实的是什么?是好和不好,是善和恶,是羊和毒蛇,是各种各样的事物。每一种事物既是一个支柱。每一个支柱都是立体的,有各个方面。但总是向着好的一面是不可能的。记住吧!从自己的好恶出发,为了自己认为的好,去解决一个问题,会连带的出现一大堆的问题,那些没有预料的不好,会让你承受,让你张口结舌。
什么叫做既取之,先予之? 精神病人开始练功,练的是魔,越练劲头越大,吃的好睡的香。这是一股邪劲,达到顶点就叫做先予之。这样不断的练功,大运动量的练功,不断的消耗,这股邪劲就会从顶峰上慢慢的滑落下来。具体表现为浑身无力,全身瘫软,不想动弹,连眼皮都不愿意动。打瞌睡,只想睡觉。吃饭的力气都没有。这时称为既予之。
为什么说 睡笼子,吃大白菜是治疗精神病的好措施? 人为什么要住房子?野兽为何要洞?鸟为何要筑巢?这都是为了安全隐蔽。精神病人和正常人是麻竿打狼——两头忙怕。比较起来精神病人更恐惧,更缺乏安全感。为什么他们打人下死手?这就叫懦弱者最残忍。进笼子睡觉。家长不理解,认为是对人格的侮辱,感觉不舒服,全是错误。没有从精神病人作为出发点,而是以自己为出发点。精神病人开始可能不习惯,时间一长,他们就会体会到那里真好睡觉。因为和于他们的本性。是他们的需要。进了笼子很安全,安心的睡吧。除了睡觉,什么也别想,什么也不了。精神病人自我控制能力差,要是不关在笼子里,就会东溜溜,西窜窜,一直下不了决心睡觉。即使睡下,一会儿又起来了,上厕所,吃东西,又要折腾好一阵子。这样怎么能睡好觉?还有一条经验就是吃大白菜,泛指性质相同的其他蔬菜。
得自在神通,游戏三味是怎么回事? 六祖说:心体无滞,来去自由,既能游戏三味,得自在神通。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想想孙悟空,有七十二变,这是不是神通?人有没有七十二变?我说有。一个猴子尚且有七十二变,难道我们人还不如猴子吗?不可能!我们的能力很多很多。只是人们不去体会,自以为是。人们认为的那些绝对不可能的事正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只要留意一下,孙悟空变化的时候,他自己还存在不存在?他还存在,但是,他的形象已经化为乌有。那么,所谓他还存在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孙悟空摇身一变,变成一只小蜜蜂。小蜜蜂知道什么?他就会到处飞来飞去。正巧飞到了妖精洞里,飞到了师傅身边。对于小蜜蜂来说,是偶然的。变成小蜜蜂就要遵守小蜜蜂的法律、法则。并不知道受什么孙悟空所指示,或者是孙悟空所变。孙悟空看见妖精正在用美色向师傅进攻,怕师傅乱了性,于是就露出了原形。这时的小蜜蜂到哪里去了,一定是不小心丧失了性命,落入尘埃。小蜜蜂的形象是虚假的。凡有象皆属虚妄,如梦如幻,只不过为了欺骗肉眼凡胎的人或妖。乃是障眼法而已。孙悟空和他变化的小蜜蜂,一个是真,一个是幻。但千万不要认为真和幻是两个事物。说什么除了肉体还有灵魂,他们是一样。孙悟空不能存在,但是真,而所要变化的东西能表达,但是假。真假是一体。孙悟空有七十二变,不但会变成小蜜蜂等昆虫,还会变成鸟,还会边变各种各样的人。每当他要恢复原身时,那个化身,便命丧黄泉,倒在尘埃。孙悟空还是变来变去。可以说是来去自由,心体无滞。这个孙悟空既是不生不灭的神仙,。本来的意思是意马心猿,是心意的代名词。六祖称之为自性,是佛。除去自性无别佛。人做什么,去哪里,表面上看,仿佛是自己的决定,实际上另有所依,把现在的身体视为自性所变,就象孙悟空变化一样,也能做到来去自由,心体无滞。
为什么说人存在另外一种选择?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通过实践活动使自己提高,达到改造主观世界的目的。人们忙忙碌碌,客观世界没改造好,弄得大气污染,水污染,环境污染,化肥污染,农药污染。主观世界更坏了,身体被污染,思想被污染。这方面大家心里都有数,用不着多说。这种方法必须使人们烦恼、痛苦、忧心仲仲,才能动心,动脑,达到改造主观世界的目的。能不能摆脱这些,不向外索取,不去绕这么大的圈子,直接把注意力转向自身,转向更高级的事物,更高级的内容,更高级的对象。有什么还比人更高级?我们就来研究自己,既高级又实用,效果肯定。研究外部,某事在人,成事在天,效果不能肯定。所以,研究自己,也不能把他当成客观事物。若是那样,还要重蹈覆辙。要有不同的方法,这个方法既是如何掌握意识,又是如何运用并达到我们的目的,不辜负上天对我们的恩惠。
怎么排痰好? 吐痰是人的正常功能,就象拉屎、撒尿、出汗一样。现在介绍一种排痰的好方法。大家会练长寿功吗?简单地说,就是头挨着地。做这个功时,让别人用半握的拳头轻轻敲击背部,把痰从支气管以及肺泡中震出来。这不仅是排痰的措施,也能改善气管的功能。具体说,就是做功后气管变得畅通了。
为什么污染越治越厉害? 大自然本身是个可逆过程,往复循环,自洁自净。人才是制造污染的罪魁祸首。人的一举一动,不管是干什么,都是污染。也许是打着治理污染的旗号,那都无关紧要。具体地说,人砍伐树木是污染,种植树木用样是污染。为什么?自然会繁衍树木,何处生,何处长,长什么树等等的一切。大自然都会安排的严丝合缝,不差半分毫。只要人一插手,麻烦就来了。人意不如天意,哪有一处能够合适?漏洞百出,大自然还要一一去纠正。这不是破坏自然吗?这不是给自然增加负担吗?给人治病也同样,治病和致病,表面上看是相反的。前者是治疗,后者是制造,其实是相反相成。药物污染身体,污染后得病吃药。药物和病互相反对是假象,实际上谁也离不开谁,相辅相成,一对难兄难弟。俗话说:耳不掏不聋,眼不揉不瞎。这说明:病是人的本心本意,自作自受。皇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病安从来。本心本意从行动上表现出来,大自然只认行动,也承认思维,而不知口是心非为何物。
什么是体用如如? 佛经是用文字所写。说佛经不立文字,又说“不立”二字也文字。这就是说佛经与文字无关,是两个不相关联的事物。即两码事,两层皮。佛经说的是体用如如,是实在的东西,是文字无法表示的。平常我们所谓的实在是人的大脑的能力,是客观世界在大脑中的反映。认识所必须有的条件,时间,空间,变化是大脑的功能。佛经所说的那个“体”并非是物体。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话,总要以“如是我闻”和“不可说,不可说”的字样。体用如如是佛的体会。当时的释迦牟尼佛已经是六年没有吃东西了,只靠偶尔掉到嘴里的草籽。大家可以想象得到,他能活吗?可是他又没有死,是处在临界状态。他是亲临其境,其他人靠想象。用“体”这个字,就是让人放心,代表着永恒,物质不灭,是实在的,方方面面的,以“实在”作比喻,借用“实在”区别于人认识的片面和虚假。人所谓的实在,也是认识,而那个真正的实在里不可言说的是没有主观介入的。所谓的虚假,是用认识的实在去代替那不可说的实在的虚假和片面。
为何说大自然既治身体,也治心病? 通过追逐使羊群得到锻炼,虽然付出了小小的牺牲,却换来了整个羊群的延续。人不但有身还有心,大自然也会自然而然的净化人们的心灵。当人受到心理的打击,倒霉之时,正是在医治自己的心病。为什么会倒霉?因为心理上的偏激、扭曲,做出了一些错误的事情。这些事情即是心理的写照。通过相反的外界事物,反作用于心理,刺激人心,让人伤心落泪,心情痛苦,寝食不安,强迫思维,让人的心动起来,象流水一样,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成功是自己努力得来的吗? 靠天吃饭,靠地吃饭,靠人吃饭。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文学家再伟大,也不过是把已有的文字排列起来。语言文字的创立经过了无数人的努力。科学家牛顿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谁都是这样。已经有成功,经过努力,成功才会出现。这就象一道数学题,有解,通过努力,才能揭开。
什么叫做一悟即至佛地? 悟到了自己并非一幅简单的臭皮囊,也不被生灭所迷惑,而是知道自己的真身犹在,功能无限。无限到什么程度,实在不可思议。自身即佛,不需在身外觅佛。这样一悟自身是佛,即至佛地。如果不悟,仍然是佛,那个佛乃是众生。
什么叫做“心体无滞,去来自由”? 不被现象所迷惑,患得患失。而是无所得,也无所失,心无挂碍。该到哪,就到哪,既不期望,也不留恋。一切都舍得,亲情、钱财、身体,都是过眼云烟。得到不欢喜,失去不可惜,无有拘束,来去自由。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不固执己见!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不去思量!什么叫应该?什么是不应该?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什么是生?什么是灭?不用区别!什么是舒服?什么是痛苦?一律称为自己的感受!去来自由。来,来到这个世界上,在世上自由自在;去,离开这个世界,也没有牵挂,痛痛快快。这就要心量广大,视生如梦,视死如归。这样的人哪来的阻挡?心体无滞。所谓的,既得自在神通,游戏三味,三世诸佛从中出。遥想当初,释珈牟尼佛,带着一大堆的问题,什么生老病死、烦恼,不理解,进入丛林去找答案。在雪山上去修行。打坐六年,没挪地方,多大的毅力,多么的执着。最后的答案是什么呢?创立了佛教。八万四千法门。任何法门,只要修,都可以解决人生的困惑,都能让人放下心。不管人怎么说,也不管怎么做,绝对亏待不了自己,也亏待不了亲人和他人。如果有以上的体会,叫做“一悟即至佛地”。干脆一句话,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换句话说,那是世间的问题,离开世间不存在那样的问题。
为何六祖说“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 这是因为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人之所见,善或是恶,都是人的认识。俗话说,大奸似忠,大智若愚。即出现了,也就是自性所包含的东西,为自己所有,是自己的东西,就象自己的鼻子、耳朵一样。悟到这一点,既是开悟。
痛苦是什么? 痛苦是人的一种机能,一个信息,身体的语言,要求解决问题。如果真的没了办法,没了希望,这个机能就不管了,也就不再痛苦了。
痛苦是什么? 痛苦是人的一种机能,一个信息,身体的语言,要求解决问题。如果真的没了办法,没了希望,这个机能就不管了,也就不再痛苦了。
为什么说大自然告诉了我们一切? 有形才能被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器官是存在的标准。所谓存在是对应于感觉的,变化、对错同样是对应于感觉的。所以,既有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也有认为的不存在。后者因为看不见、摸不着。大自然给了我们启示。如月亮是圆的,就是启示地球是圆的。四季重复交替,预示人生的往复。形象覆灭了,再不会复圆,类似的事情会再次出现。任何事物都是相似的,并反复出现。因为他们是某一个东西的各种表现形式。我们本身的运行规律是怎样的并不特殊。因为我们也是大自然的一个分子。万事万物如何,我们也同样。
什么叫走在大道上? 有一天无意之中打开了放气阀门,后来又忘记关掉它,蒸汽和溅出的水弄湿了电视机。结果一开电视,“轰”的一声,电视被烧坏了。为了救急,去抱另一台大的电视,不知为什么,这台机子收视效果不好,想退换。谁知走到半路又出了差错,偏偏踩断了电源线。第二天,焊接上了电源线,收视效果变好了。问题就出在电源线上,不踩断就发现不了。一切都在无意之中,仿佛有什么带领着,穿过曲折的道路,就象羊儿一样到达了牧场。这样的例子很多,可以说时时处处都在无意当中进行。人有时固执,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标,设计的很巧妙。在现实当中都会被纠正,使笔直的大道变的弯弯曲曲。六祖说:大道是心行平直。《红楼梦》上说凤姐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而误了卿卿的性命。痛苦就来源于固执,就象一台不好驾驶的车。人也受罪,车也受罪。如果去掉个人的种种偏见,顺从自然的安排,就是死也无妨碍,其感受象河流汇入大海。
在哪里求幸福? 人们都向外求幸福,升官发财,仗势欺人,三宫六院,妻妾成群,子孙满堂,名利双收等等,都没有求在点子上。他们是身外之物,只得到外界的一些刺激,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没有实在的东西,没有真实的感受。要是返照自己,把一切的追求,不向外,反向内。那就不同了,自己感到呼吸很顺畅,舒服!心脏跳动均匀、有力,很美!全身放松,静静的,安详的,飘飘欲仙,忘乎所以,美不胜收!感觉真实了,生活充实了。花不了多少代价,却有满意的回报。真正让人体会到圆满报身。圆满即是一点不差。人的认识总是有误差,科学也只能大致的准确,永远不会圆满。六祖说:如若返照,秘在汝边。
为什么说睡眠不是休息? 只要人活着,生命的活动就不能有一刻的停息。睡眠给人一种休息的假象。其实是另外的工作开始,其紧张、繁忙和醒着的时间同样。这很象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只是工作方式的改变。大脑在睡眠的状态下,安静而紧张的工作,进行最细致的修复,考虑着最复杂的难题,宁静致远。大脑的工作是需要这样的一个环境,与休息、停止是风马牛不相及。精神病人不能正常睡眠,是大脑缺乏这种能力,是技能低下的表现。所以,提高大脑的能力,不止是白天的清醒,而更重要的是在睡眠状态下的工作能力。睡眠是身体健康的保证,不能理解为休息好,而是工作好。闭目养神,打坐不是休息而是另一种方式的工作和解决问题,也是锻炼身体。睡眠好的人,身体好,病好得快,不能说是休息好,应该说是工作好,锻炼的好。睡眠也是解决问题。最困难、最复杂的问题都是在睡眠中解决的。聪明、才智是夜晚得到的。白天只是把它根据需要搜索出来,运用。精神病人靠吃药,麻醉神经得到睡眠的假象,是一条走向愚蠢,毁坏身体的道路。慧功的大地神功和采气法都有激发大脑功能的作用,促进睡眠。累了,困了,只是睡眠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什么叫做日也佛,月也佛? 日,是指一天,很短促的意思,月,指一个月,是相对长的意思。这个问题就是说,无论时间长短,都一样是佛。人们有一种思想,就是害怕变化。尤其认为,好日子不要变。这个好,并非实在之物。哪有一个好能单独存在呢?好和不好必须同时存在。这就叫做不二法门。所谓的好,也就是习惯。胎儿在子宫里好,也就是在子宫里习惯了。生下来不好,憋得哭了,也就是不习惯。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习惯了,就好了。在世习惯了,又认为离开人世不好了,最终自己会证明,那也不过就是个习惯而已。胎儿在母腹中,不需要肺脏,也不需要眼睛,为什么长他们呢?这就是说,好和不好同时存在。人就是这样在变化之中,不断地由低级走向高级。大自然把一切都告诉了人们,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天就是一万年,一万年就是一天,抬头看看月亮是圆的,看看太阳也是圆的,脚下的地球,当然也是圆的。日和月都是人的概念,并非真的有时间。日月无区别,是人认识上的区别。
什么是不停的完善? 世界的客观存在,有看得见的,有看不见的。既然存在,就是一个整体。即无大小,也无远近。可以显,也可以隐。人不停的完善,即是忽隐忽显。并不是客观存在有什么变化,而是人的感觉器官,包括大脑自己在变化。客观世界是事实在在的,本自具足,没有变化这个概念。变化是主观的,意识的,和空间、时间、生灭一样,都是人的知见,并非实在之物。
为什么说人都要走在大道上? 大道至简至易,本无生灭。人生大道,显生即显灭。大道无失无得。所以,人生大道,小得小失,大得大失。大道在中间,人生在两边。这边走到极限,就被撞到另一边。总的说来在中间。
为什么说治疗精神病是圆家长的一个梦? 谁最了解精神病,莫如医生。几千年来,精神病一直困扰着医学。医学终于明白过来了:精神病太复杂了,人的大脑太精密了,医学是无能为力的,从精神病那里得不到什么。他们即没有钱,也没有势,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重要的是他们的背后,利益都在家长手里。这和其它病人不一样。病人的感觉变的不重要了,而它的外部表象却成为重要的了。所以,医生想方设法,不顾一切,满足家长的需要是主要目的,而不再管病人的感觉如何。而病人变成了演员。家长提要求,医生来做。例如:家长说孩子打人,就把他绑到医院,吃药、打针、过电,结果,孩子没了力气,打不了人了。家长又提要求,孩子大吵大闹,继续吃药、打针、过电,结果孩子的嘴张不开了。这就象牲口带了嚼子,犯人割了舌头。结果病人的嘴麻木了,不声不响了,彻底傻了。达到了家长的目的,满意了。可谁也没有从精神病人本身着想。慧功第一次站在精神病人的立场上,替弱者鸣不平。希望家长改变态度,而不是要求病人如何如何。误解在家长一边,孩子只是一个受害者。开始时的精神不正常,原来是自我保护,慧功能治愈他们。只是家长不理解,采取措施不妥当,致使大脑遭到分裂。分裂之后,又想破镜重圆。做不到的事,偏要去做。慧功又让家长明白,孩子表面上的模样,虽然没有变,但他的内心却起了本质的变化。他的大脑变了,已经成了另外的特殊的群体中的一员。家长应该考虑,变化了的孩子如何能幸福的生活下去。不要追求虚妄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希望。这样只能给孩子带来无穷的痛苦。
为什么说慧功对精神病技高一筹? 医学缺乏治疗信息病的手段,按照医学提供的方法实践了千年,结论是不能治愈。慧功仅仅十年,治愈了那些没有吃药或吃药很少的精神病人。其方法并不是发明了什么新药,而是常人也能做的动作。在正常人范围之内解决问题,只是在数量上有些变化。不禁使人恍然大悟,没有采取医疗措施的精神病,他的症状不过是自我保护。原来人也有软件,而且也有自我保护。怪不得有些精神病人可以自行缓解。即使吃了药,药物的毒副作用破坏了大脑细胞,破坏了人体,慧功仍然能显示其优越性。慧功对精神病人的最终目标是:不吃药,不打针,不过电,过正常人的生活。提出“以功代药,安全可靠,功长药减”的实施方案。由少吃药,逐渐到不吃药,把药物的毒副作用降到最低。通过锻炼,还可以消除过去药物造成的某些破坏。退一步讲,和医院吃同样的药,通过身体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也比呆在屋子里强。有比较才有鉴别。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样,才引起国内外兴趣。经过实践,觉悟了的家长才能将孩子送到慧功这里来。
什么叫开悟了? 被束缚的越少就越开悟。一对生死,不执吝生死,耽著世乐,反以常乐涅盘为苦相。大苦即有大乐,生没用自己操心,死更没必要担心。二对名利,三对亲情,四对变化,必须变化,适应变化。五对烦恼,烦恼即菩提,无差无别,在条件不同的情况下去表现自己,没什么了不起。六要心量广大,无失无得。顺其自然地过日子,不要无端起知见。如果醒悟到,众生是佛,佛是众生,无差无别,就认识到自己的伟大。正如释迦牟尼佛所说:天上地下,惟我独尊。把那些经书搁置起来,不读不看。一心搞好吃喝拉撒睡。这样,离开悟就不远了。
为什么六祖说“如若返照,秘在汝边”? 人有什么功能?人自己可能不知道,也没有时间仔细的想一想。很明显,人有生的功能,还有成长的功能。这两件事都没有用自己操心。不但如此,人的功能多的不得了,吃喝拉撒睡,看听想尝嗅触。还有人想不到的,生病也是人的功能,死亡也是人的功能,称之为更新换代。自己的秘密不清楚,偏偏向别处找什么秘密。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