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9411-1
钱柜9411
淡饮三江水,一叶一春天。
关注数: 381
粉丝数: 463
发帖数: 16,126
关注贴吧数: 51
大益1601珍藏孔雀 这个茶,赖于个人水平有限,也包括个人的情感上的偏见,最终个人结论:差评。 从头至尾,都没有出现较好的口感及体感享受,对比近年的大益生茶。个人觉得没有山韵好,比14传世好些有限。 不建议在节日来临之际购买此茶,不管是自饮还是馈赠。新茶的价格不能作为茶质优劣的判断依据。 以下写给新朋友: 当你的心里装得下这个世界的时候, 世界便是你的; 当你的心里只有你自己时, 噢!我的乖乖! 你就是大家都不喜欢的丑陋孤儿。 当你很小的时候, 你的妈妈一定告诉过你: 噢!亲爱的, 你是唯一的; 当你有了女朋友时, 你的女朋友也一定告诉过你: 哦!亲爱的, 你是唯一的; 好吧! 现在我也告诉你: 噢!我的天哪! 你是唯一的。
天公最爱诗酒画, 惜什么朱玉金砂。 万里山河一张卷, 狂挥洒。 醉画江山江山醉, 横写秋风秋风横。 轻轻点点万金去, 才知春色皆浮华。 作者:钱柜爱淘茶 丁酉八月初七
愉快的败家节奏 问一句:如此淋漓尽致败家的人,还有谁? 淘茶路漫漫兮, 好远好远。 爪干毛净兮, 谁人知怜。 唯有喝一杯老汤兮, 方解我忧叹。
来一泡名不见、经不传的小厂熟茶。开始新一天的懒人生活。都说小厂茶不干净,所以毕恭毕敬的洗了两遍。汤水还算透亮,喝着总觉得没有同年份大厂茶那样的润厚。甜,一道线的溜过喉咙。
茶友们,一定要冷静啊! 双十一临近,有些茶友又按奈不住豪入的激情了。 莫忘了(liao三声),双十一的售后投诉是最多的。 那个黄毒风波由网上蔓延到了实体店里。人们最怕的还是那一个“死”字。真真假假的事情,我还是选择喝实体店买来的茶。别泥犸和我说没事儿,毒到我了,你又不疼,也不花你的钱。 大益不作就会死,所以撒欢似的闹腾。行情的不断波动,受益的是商人,喝茶的,有钱直管喝来;没钱的也没渴死。 下关,,我先笑一笑吧!不能说多了,很多人不理解我怼他。因为下关这个百年品牌,没了传承的东西。就像没卵子的男人,花枝招展的,一浪高于一浪的新风情。呸!你要是好,贵点爷也认。 不论新人还是老司机,逗留在这个吧里,一是和真茶友交流,二是和假茶友逗闷子。 不管你喝什么茶,开心就好。 茶友们,擦亮你的眼睛,双十一的大坑正在等着你。
引子: 这个小沱崽子还是有些来头的。它主子的正身本是做茶具的。茶具做的很不错,只是看别人卖普洱茶赚了银子,终究没能按耐住商人的贪婪本性,也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普洱茶行业里了。 商海几多沉浮。 不知因何故由,与声名远扬的茶具同品牌的普洱茶,渐渐的偃旗息了鼓子,没落了。
茶友送我的一片易武。乍看很吓人,仔细再一看,我无奈的笑了。 薄如蝉翼的网纹草纸上,八中图案,为油墨印刷。这点对初入老茶坑的茶友,的确迷惑性很大。容易做出误判。
陈升号《美典大树》—2013 陈升号普洱,一直是好的能上天,孬的能入地。 这个2013年美典大树熟普大饼,也是被划入旁门左道的。记得去年春开饼时,这个茶喝着蛰口,一股仓味儿,虽然是纯纯的北仓,但这样的茶,实在是第一次碰到。 在水无边际的贴吧里,陈升号的老班章,似乎是土豪专属羞辱吊 * 丝的利器。但是陈升号除了老班章以外,其他的茶品就不可说了,也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了。 就一个字:差。 这个美典大树也差,好好的北仓居然泡出了“卫生球”的味道,这还不说,汤色居然还没有大益熟茶那样深厚,口感更没有销法沱那般酸爽。 卫生球味儿裹杂着,滑溜溜滴,甜丝儿丝儿滴那些个口味儿,一股脑儿滴跑到了肚子里。 就像二师兄吃人参果,一下子就没了。 甘甜,温润,还带些卫生球味儿,这样的熟茶也是可以从“孬品”里,挑出来再喝喝看的一款茶。 大益的新生熟茶就免了吧,那个揉侠,实在是不能揉,也不敢揉了,就像狗尿苔上了金銮殿。 下关现在也是被一些善于起名批字的江湖道士给统治了,茶不怎么样,名字倒是够赫亮。 自己栽树,自己乘凉;自己买的茶,自己和自己分享吧。 话多了一定露破绽,就唠叨到这吧。
秋黄枝瘦,撑不住别怨新愁。一点 秋黄枝瘦, 撑不住别怨新愁。 一点翠绿盼寒雨, 以醒烦忧, 偏有那不晓时分的蛤蟆, 又叫乱了心头。
熟茶季快来喽 天气转凉了, 生茶味道再美, 终是不能代替熟茶的温润。 酒精肝,溃疡胃,冰凉心, 都需要及时的问候一下, 不然, 倒霉了它们, 痛苦了自己。
因为痴迷老茶, 却不知深浅, 于是买到过很多假茶。 钱花了权当交了学费, 可是看着那些茶还是不忍心丢掉。 自食苦果吧! 这个假的大益生态熟, 完美的北仓, 却硬生生的酸, 就像加了少许的米醋! 气韵出乎意料的高扬, 熟茶里很少有这样气冲鼻关的,
大益的“借尸还魂” 引子: 绝对公平的市场是没有的,大多只是做到了相对公平。普洱茶市场也一样,能权衡企业,专营店,再到消费者三者之间利益的企业,生意都做的有声有色。 正文: 兵法有云:三十六计走为上! 当年做到最大的昌泰,在大乱之年,另做了酒行。很多茶企不是倒了,,就是换了东家。经过洗牌,大益坐稳了头把交椅,下关,中茶(中粮),老同志…等等也各有阵脚。 普洱茶从来不缺少传奇和故事,还是大益这一招借尸还魂用得漂亮! 大益最大的客户群体并不是什么终端消费者,也不是什么芳村,而是数以千计的专营店。芳村的庄做得再大,也不可能吃尽所有大益专卖店的货。芳村只不过是大益的杠杆,大益刺激芳村这个杠杆后的效应就是加快了专营店的营销速率,使濒临关门的专营店得以喘息。没有了三公消费,再加上市场经济的萎靡,茶市骤然降温,大益专卖店的零售收入根本不能维持店面的开销。大益会让旗下的专卖店一个个的关门大吉吗?终端消费者少了,大益茶会停产吗?当然不会!芳村那么牛,为什么不直接把茶卖给芳村,因为大益知道芳村也是会被撑爆的。任何一家茶企都不想倒闭,但是倒闭潮却慢慢吞噬着一家又一家茶企。没有倒闭的的行业,只有倒闭的企业,不管大益再有什么样的霹雳手段,茶没有被喝掉,只是一昧的去炒作。难道,就真的不怕炒爆了吗?
有了“新欢”,“旧爱”不再爱 正喝着八角亭“孔雀之乡女儿贡饼”, 突地想起了, 昨天淘了两饼恒福09年早春二月, 迫不及待地弄了点碎边, 和八角亭对泡。 先上八角亭。 八角亭烟香舒服, 口柔,无涩感,品质较高;
大益这一招借尸还魂用得漂亮!大益最大的客户并不是终端消费者,也 大益这一招借尸还魂用得漂亮! 大益最大的客户并不是终端消费者,也不是什么芳村,而是数以千计的专营店。芳村的庄做得再大,也不可能吃尽所有大益专卖店的茶。芳村只不过是大益的杠杆,大益刺激芳村这个杠杆后的效应就是加快了专营店的营销速率,使濒临关门的专营店得以喘息。没有了三公消费后的茶市,骤然降温,专卖店的零售生意根本不能维持店面的开销。终端消费者少了,大益茶会停产吗?当然不会!芳村那么牛,为什么不直接把茶卖给芳村,因为大益知道芳村也是会被撑爆的。任何一家茶企都不想倒闭,但是倒闭潮却慢慢吞噬着一家又一家茶企。 没有倒闭的的行业,只有倒闭的企业,不管大益再有什么样的霹雳手段,茶品没有被喝掉,只是一昧的去炒作。难道,就真的不怕炒爆了吗?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p.weixin.qq.com%2Fs%2FxAOejw0hZ7njGQKMjKlm8w&urlrefer=6fcdeb94fb92412a78c8ca6ce448d14d
求问大神,怎么泡? 2011年老同志老班章, 就剩这么一丁点, 怎么泡? 壶? or 盖碗? and ……
思茅古普洱七子饼(熟) 天津茶叶城不比广州芳村的普洱茶那么齐全、海量;也比不得广州茶商的专业及精通。但是,店家里凡是有了些许年头的普洱茶,都物以稀更贵。 这个老的思茅七子饼,当然不是一般的贵。 看看漂亮的汤水就知道了。 入口清甜、弱酸,生津那叫一个快。浅薄的厚润之感。非焦糖香、非枣香、非榉木香,稍微药然。然,香气并着气韵上脑,贯鼻息。 干净利落的口感享受。快哉!
匆匆流年,又是一转。恰逢鹊桥相 匆匆流年, 又是一转。 恰逢鹊桥相会日, 秋风瑟瑟, 阴雨绵绵, 愁颜新添。 已是无解相思怨, 嗟青天。 情到不由己, 直溜个挂牵, 何须折成绕绕弯弯, 欲说难言!
匆匆流年,又是一转。恰逢鹊桥相 匆匆流年, 又是一转。 恰逢鹊桥相会日, 秋风瑟瑟, 阴雨绵绵, 愁颜新添。 已是无解相思怨, 嗟青天。 情到不由己, 直溜个挂牵, 何须折成绕绕弯弯, 欲说难言!
喝泡金丝沱,等全运会开幕式。小 喝泡金丝沱, 等全运会开幕式。 小杯喝没意思。 大杯大口喝, 才会明白茶友说的“痛快”。 众茶友请茶
开泡2004年滇桂茶厂“版纳七子饼”,为新杯子举行开杯礼。浓郁的蜜香+糯香,入口微酸即生津,气贯鼻息。 5泡过后,出现一些和下关老茶类近的韵味。倍感舒爽。 北仓的老生茶有这个汤色,实在不多见。美!
喝茶心得之《茶不醉人人自醉》 前面写了两篇喝茶心得(《味觉》和《个性》),这里感谢各位朋友热情读贴,用情回贴。 诸位朋友请茶。 人们常说的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何来的“茶不醉人人自醉”呢?我当然不会欺你,人确实会茶醉。只是这种类近酒醉状态的茶醉,实在是极少有之。大多都是停留在神经略微兴奋,身体十分舒坦的状态。我把它喻为:次轻量级的腾云驾雾。 然而,这种次轻量级的腾云驾雾感又来自哪里呢? 好吧,咱们首先从泡茶说起。 我们在泡茶时,无论用什么样的手法和器皿,都是具有仪式感的。这种仪式感给我们带来很充实的愉悦性,只是我们平时少有察觉,或者是没有找到恰当的词汇来形容它罢了。这种仪式感,源于我们每次泡茶时的初心:想求茶之味,必须谨慎庄重;想解渴去腻,倒是简单了许多。 仔细想想,难道不是吗?就算我们置身在最忙乱的工作中,一个玻璃瓶,一点点茶叶,都可以满足我们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别想歪了,我说的这个生理需求是解口渴,心理需求当然就是精神上的满足。 泡茶的愉悦感,自然而然的就延伸到了喝茶上。喝茶,谁都会喝,张嘴仰脖,一嗞溜,再倒吸一口气,茶里的韵味都吸入到肚子里。再闭口,从鼻子将刚吸入的韵味呼出。这一呼一吸之间,就将人与茶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我里有茶,茶里有我;我是茶的形,茶是我的韵。 享受到了喝茶时的美妙时光,喝茶结束,也不妨静静的小憩片刻。闭目感受一下口腔里的韵味,温润的茶水在身体里作用,带来的那种舒畅愉悦之感。 此时,你醉了吗?
快到七夕了,买了一对杯子。意欲 快到七夕了, 买了一对杯子。 意欲与老婆对饮欢酌。 举案齐眉, 白头到老, …… 想想当我们老到了没有牙的时候, 举杯品茗, 相视一笑, 届时的这对杯子, 届时杯子里的茶, 可能才是穷尽一生追逐的味道。 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才是
喝茶的心得之《茶不醉人人自醉》 前面写了两篇喝茶的心得(《味觉》和《个性》),这里感谢各位吧友热情读贴,用情回贴。 诸位吧友请茶。 人们常说的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何来的“茶不醉人人自醉”呢?我当然不会欺你,人确实会茶醉。只是这种类近酒醉状态的茶醉,实在是极少有之。大多都是停留在神经略微兴奋,身体十分舒坦的状态。我把它喻为:次轻量级的腾云驾雾。 然而,这种次轻量级的腾云驾雾感又来自哪里呢? 好吧,咱们首先从泡茶说起。 我们在泡茶时,无论用什么样的手法和器皿,都是具有仪式感的。这种仪式感给我们带来很充实的愉悦性,只是我们平时少有察觉,或者是没有找到恰当的词汇来形容它罢了。这种仪式感,源于我们每次泡茶时的初心:想求茶之味,必须谨慎庄重;想解渴去腻,倒是简单了许多。仔细想想,难道不是吗?就算我们置身在最忙乱的工作中,一个玻璃瓶,一点点茶叶,都可以满足我们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别想歪了,我说的这个生理需求是解口渴,心理需求当然就是精神上的满足。 泡茶的愉悦感,自然而然的延伸到了喝茶上。喝茶,谁都会喝,张嘴仰脖,一嗞溜,再倒吸一口气,茶里的韵味都吸入到肚子里了。再闭口,从鼻子将刚吸入的韵味呼出。这喘息之间,就将人与茶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我里有茶,茶里有我;我是茶的形,茶是我的韵。 享受到了喝茶时的美妙时光,喝茶结束了,不妨静静的小憩片刻。再闭目感受一下口腔里的韵味,温润的茶水在身体里作用,带来的那种舒畅愉悦之感。 此时,你醉了吗?
蹭喝1701金大益 晚上去店家蹭茶,真是走了狗屎运了。店家刚刚撬好了一泡1701金大益,必须厚脸皮坐下来,开蹭。 围了一桌子的人,一边喝一边聊。你一言他一嘴的,没有多少注意力放在茶上面的。 大致口感: 有烟味,入口干净利落,回口粘涩,厚度感非常好,香气幽兰,耐泡持久。感觉是临沧料为主。 性价比非常不和谐,好在拼配技术过硬,茶品表现可圈可点。 这样的茶,也只有挥金如土的壕才会不吝钱财,买之饮之。 大多数茶友还是持观望态度,并多数看低。
天天生茶胃受不了了 天天喝生茶,别管新老,胃终是吃不消了。换熟茶喝喝吧,抵消一下梗在胃口的寒气。 虽然我熟茶喝的较少,但是对熟茶的要求还是蛮挑剔的。 大厂熟喝的较少,都是一些小厂早期的产品。
边喝边聊之“疯狂的大益” 我绝对相信“不作就不会死”这句话。 大益茶的拼配技术虽然在业内无人可企及,可是其不符合消费常理的炒作方式,同样力拔头筹,臭名昭著。 没有经过消费者认可的茶,就自己炒高,实在是疯狂举径。就拿这款1701批的金大益来说吧。一件配货价1万7不到,可是初始期货价已经暴涨到4万+。吓人啊!比炒房子还暴利。 可笑的事情出现了,这两天金大益的期货价跌下来了。3万8左右,有抄底的吗?我个人看,这个价格还是高。高在这款茶的总量和期货销量上,谁傻啊,买到手看不到升值空间,谁会光靠口感好,就囤货。 这些不敢囤货的二道贩子,不去吸货;这样虚高的价格,硬性消耗必然少之又少。那么余下海量的茶,自己左手卖右手,自己炒去吧! 受1701批金大益的拖累,大益的生茶期货价格整体走低。 大益既然不仁,就千万不要怪茶友们用脚去选择。 自古物以稀为贵,那么多的茶,还有什么可贵的。自己作吧! 不作真的就不会死。
喝茶的心得之《发烧级茶友》普洱 喝茶的心得之《发烧级茶友》 普洱茶是个坑,奇怪的是,跳进去的人却不愿意出来。 我也一样。自己跳了进去不打紧,还请朋友喝了普洱茶,还要说出个万般好来,结果变成了拉人入坑。不过,好在没有朋友因此而骂我。自己愿意嘛!喜欢喝嘛!怨不得别人。 所以,我也为普洱茶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并以此为荣! 我喜欢淘茶,家人说我,别胡乱花钱,我知道其中意义,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茶没少买,也没少喝。喝普洱茶,我觉得一辈子也喝不明白,花样太多了:仓,年份,山头,明星款,私人款,,,,不过,不论有多少种普洱茶,熙熙攘攘的发烧友,总是会锲而不舍的追寻属于自己的那款好茶,精心收藏,呵护备至。百分百比对老婆还要忠诚,比对子女还慈祥,津津乐道,乐享其中。 好茶在哪里?那款茶好?我觉得这两个问题就像女人的衣柜,总是少了件衣服一样。听说什么茶好,看见什么好茶,非要想方设法的弄到自己的手中,这样才心里踏实。 我觉得,真正的好茶不是听来的,不是看来的,更不是白白得来的。好茶,其实是自己的嘴巴喝出来的。(转载自钱柜9411的老贴)
边喝边聊之“叶底”
大益101批易武正山天下皆知美 大益101批易武正山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注译:人之所以都知道美,是因为大家也明白丑恶的存在)。 从箱子里抓到这个大益101易武正山,一下子解了我选茶的窘症。 润洗两道。公道杯的热度挥发了洗茶水留下的底香,这个味道是果香里夹杂着易武的风骚,够劲,够迷人。 一道:汤色淡黄如油水,气味里有冰糖甜,涩弱,过喉柔顺。
塘沽城,一夜的疾风骤雨。刚刚悄 塘沽城, 一夜的疾风骤雨。 刚刚悄然爬上来的温度, 又猛地扎了下去。 晨风中夹杂着雨星, 使人感到既凉爽又清新。 呵, 又是崭新的一天! 患了没钱多思症, 早早的就醒了。 照旧还是先看看贴吧。 下关茶是多数普洱茶友的入门茶, 或者是因为那句“生下关,熟大益”, 或者是因为那句“甲沱在手,天下我有”。 亦或者是因为下关独特的烟味儿。 下关吧也是众多茶友们的乐土, 或者是因为找到了组织, 或者是因为找到了茶评, 亦或者是因为心里那份情怀。 昨天一整天都有好多精彩的贴子。 愚以为当土司的贴子犹为甚之。 染色体的刮风沱, 究竟能不能经得住风逐日蚀, 且看土司的贴子一目了然。 我心本是向明月, 无奈明月照沟渠。 于无声处, 静看下关这挂残月, 还能摇曳几日。
喝茶心得之《味觉》每次在选择喝 喝茶心得之《味觉》 每次在选择喝哪款普洱茶时,总是很纠结的,可能比皇上翻牌子都累得慌!零散的茶多了,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自2012年始至今,算起来,入普洱坑也有6年了。这六年喝过不少的普洱茶,生的、熟的、大厂、小厂、广仓、北仓、好的、赖的,口福倒是积了不少,可是喜欢喝的却并不多。 道德经有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当然,茶也是“五味”之一味。 自然,普洱茶就是这一味里最最“剪不断理还乱”的那一味。众口难调嘛!一个爹妈生的,还各有其志,何况都是天南之阔,地北之极的茶友兄弟。每个人的喝茶目的不一样,所以感觉就不一样。这也是在评价同一款茶上众说纷纭、意见相左的一个根源。单就一款茶而言,茶的性质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致的,只是每个人对茶强加了很多个人的直观想法而已,所以“口爽”的程度大相径庭。 味觉感受是需要有经验和灵敏度的。茶是什么味道、怎么解释、怎么理解,都是要借鉴和学习的。人活到老,就学到老。谦虚才使人进步,骄傲自满了,也就固步自封了。 普洱茶的味道,形形色色,千变万化,没有定数。正因如此,才倍受追捧。不论好喝与否,用存在即是合理的释义去试想,老茶、新茶、山头、古纯、单株……等等,我们喜欢哪些,又不喜欢哪些,直到明白只能为了自己的“口爽”才去剁手时,喝茶,才不会茫然。 胡诌了半天,自己都把自己搞蒙圈了。 还好,有下关,不孤单。 “钱柜爱淘茶” 2017.8.13天津
喝茶心得之《个性》我不是一个信 喝茶心得之《个性》 我不是一个信命理的人,但是我相信一个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的。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先天遗传可能只占很微小的一部分,大多都是后天因素的形成。三字经里也早就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论述。可见人性本善,只是后天环境的影响,改变了人的本性。 就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样,可是,谁又知道谁是谁的“朱”,谁又是谁的“赤”呢? 喝茶,相互学习,又相互影响。自己的喜好就是自己的个性,个性倔强的油盐不进;个性随和的知遇而安。在喝茶时,我们都是以“认知”而饮,“个性”点评。 茶贩子的茶,没有不好的,因为他们晓得扬长避短。这不是性格问题,也不是品格问题,只是为了营商,变通了自己的个性。 自己的茶,只有两种,好喝与不好喝。但是好与不好是绝对的吗?可能自己喝着不好,别人却当宝贝一样供着。也可能自己的嘴巴根本就不会喝,明明是不喜欢,却非要固执的认为是茶不好。 茶,很简单,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但是,却准确滴映射了你的个性。
在沱沱的世界,绝对不能忽视“银 在沱沱的世界, 绝对不能忽视“银毫”的存在, 虽然它只盛行于过去。 然而, 即便是在未来风云多变的岁月里, 有机会能喝上一口临沧“银毫”, 那也是幸运的。
喝茶的心得之《个性》我不是一个 喝茶的心得之《个性》 我不是一个信命理的人,但是我相信一个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的。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先天遗传可能只占很微小的一部分,大多都是后天因素的形成。三字经里也早就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论述。可见人性本善,只是后天环境的影响,改变了人的本性。 就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样,可是,谁又知道谁是谁的“朱”,谁又是谁的“赤”呢? 喝茶,相互学习,又相互影响。自己的喜好就是自己的个性,个性倔强的油盐不进;个性随和的知遇而安。在喝茶时,我们都是以“认知”而饮,“个性”点评。 茶贩子的茶,没有不好的,因为他们晓得扬长避短。这不是性格问题,也不是品格问题,只是为了营商,变通了自己的个性。 自己的茶,只有两种,好喝与不好喝。但是好与不好是绝对的吗?可能自己喝着不好,别人却当宝贝一样供着。也可能自己的嘴巴根本就不会喝,明明是不喜欢,却非要固执的认为是茶不好。 茶,很简单,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但是,却准确滴映射了你的个性。
借用《新龙门客栈》里的剔骨刀法, 再结合自己的独门必杀技。 一个下关沱子, 漂亮滴宰割完毕。 开肠破肚后, 发现一粒稻谷种子。 难道下关有: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粮”的远大抱负, 大下关, 壮哉。
喝茶的心得之《味觉》每次在选择 喝茶的心得之《味觉》 每次在选择喝哪款普洱茶时,总是很纠结的,可能比皇上翻牌子都累得慌!零散的茶多了,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自2012年始至今,算起来,入普洱坑也有6年了。这六年喝过不少的普洱茶,生的、熟的、大厂、小厂、广仓、北仓、好的、赖的,口福倒是积了不少,可是喜欢喝的却并不多。 道德经有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当然,茶也是“五味”之一味。 自然,普洱茶就是这一味里最最“剪不断理还乱”的那一味。众口难调嘛!一个爹妈生的,还各有其志,何况都是天南之阔,地北之极的茶友兄弟。每个人的喝茶目的不一样,所以感觉就不一样。这也是在评价同一款茶上众说纷纭、意见相左的一个根源。单就一款茶而言,茶的性质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致的,只是每个人对茶强加了很多个人的直观想法而已,所以“口爽”的程度大相径庭。 味觉感受是需要有经验和灵敏度的。茶是什么味道、怎么解释、怎么理解,都是要借鉴和学习的。人活到老,就学到老。谦虚才使人进步,骄傲自满了,也就固步自封了。 普洱茶的味道,形形色色,千变万化,没有定数。正因如此,才倍受追捧。不论好喝与否,用存在即是合理的释义去试想,老茶、新茶、山头、古纯、单株……等等,我们喜欢哪些,又不喜欢哪些,直到明白只能为了自己的“口爽”才去剁手时,喝茶,才不会茫然。 胡诌了半天,自己都把自己搞蒙圈了。 还好,有下关,不孤单。 “钱柜爱淘茶” 2017.8.13天津
下关2006年大理沱茶嘿个大理 下关2006年大理沱茶 嘿个大理沱茶, 早期广仓回流。 好喝, ***好喝, 赶紧淘宝, 赶紧踩盘子弄清仓储, 兄弟姊妹们, 快乐滴撸起来吧。 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上, 突然划过一道闪电, 随即在海岛的山洞里, 传来铜锣般的声音。 “信*昆*哥, 有*茶*喝!”
晨曦中,一片祥和。已是周一,懒 晨曦中, 一片祥和。 已是周一, 懒了两天的豆芽菜, 又要伸直腰板, 去追赶时光了。 搬砖的都起床了吗? 土豪们也都起床了吗? 美好的贴吧生活又开始了新的一天, 让开汤来得更猛烈些吧!
2004滇桂版纳春每次喝这个茶 2004滇桂版纳春 每次喝这个茶, 心情都是愉悦的。 汤色讨喜, 口感柔厚, 香气如老蜜。 两腮微酸, 生津不止。
塘沽城,一夜的疾风骤雨。刚刚悄 塘沽城, 一夜的疾风骤雨。 刚刚悄然爬上来的温度, 又猛地扎了下去。 晨风中夹杂着雨星, 使人感到既凉爽又清新。 呵, 又是崭新的一天! 患了没钱多思症, 早早的就醒了。 照旧还是先看看贴吧。 下关茶是多数普洱茶友的入门茶, 或者是因为那句“生下关,熟大益”, 或者是因为那句“甲沱在手,天下我有”。 亦或者是因为下关独特的烟味儿。 下关吧也是众多茶友们的乐土, 或者是因为找到了组织, 或者是因为找到了茶评, 亦或者是因为心里那份情怀。 昨天一整天都有好多精彩的贴子。 愚以为当土司的贴子犹为甚之。 染色体的刮风沱, 究竟能不能经得住风逐日蚀, 且看土司的贴子一目了然。 我心本是向明月, 无奈明月照沟渠。 静看下关这轮明月, 还能摇晃几日。
“撕”止于“晒”看见别人晒心仪 “撕”止于“晒” 看见别人晒心仪的好茶, 我就馋呐! 口水情不自禁流了一地。 在我看来, **大战都是没有晒茶残忍的! **最多也就是上不封顶, 下无底线而已。 而晒茶就了不得了嘞: 轻则馋掉牙, 重则馋死人。 下关吧有几个脸皮厚的老哥们儿, 不管刮风下雨,雷鸣闪电,严冬酷暑, 揍是一个“晒”啊! 晒茶,晒壶,晒杯子, 壕无人性滴晒, 还好, 晒的过程中还是有体会和大家分享的。 顶贴回贴一个个称兄道弟, 甭管真的假的, 面子上是和谐的, 是繁荣的。 而, 也有些肝火旺盛的兄弟, 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就罢了, 非要吆五喝六滴弄些场面, 眼里可以不容沙子, 但是不能目中无人啊! 贴吧可以据理力争, 讲实情,讲技艺, 不过, 讲人品就算了。 君子坦荡荡, 唯有小人常戚戚!
边喝边聊之《龙印》 大 边喝边聊之《龙印》 大益201批次(2012)龙印,用料等级较高。饼型压制周正,饼边略显松散,可手拆之。 翘7克,大益盖碗,洗两道,兼醒茶。 龙印是大益标榜的印级茶,其用料自然要比标杆茶精细很多。至于口感嘛,很是过得去! 香气过得去!陋室茗香不知味,翻遍尘册找一句。说不准是什么狗屁香味儿,可沁肺腑,可过山岗,清风拂面!如斯!如斯! 口感过得去!可叹人生几般味,苦涩化甘茶中来。茶中的苦涩在口里斗转星移,其强烈刺激度,直接影响品饮的愉悦度。还好龙印的拼配合理得当,感觉比较均衡。 拼配茶,最经典的莫过于7542和8653。但凡喝拼配茶,不自觉的就会暗自与之比较,其好赖也是参差不齐,风格迥异!每一款茶,拼配的原料不尽相同,所以造就了千变万化的香气和口感! 龙印,我觉得就是一个超级的7542,我也从这款茶的香气和口感里,寻找着改制前7542的影子,还好,前几泡里有梅子的味道。这是现在很多的拼配茶里已销声匿迹的韵味。 然,其价格已攀越云霄,实不是寻常品。大千世界,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喝好茶,人之幸;明韵味,茶之幸!
下关09绿大树 看着这个仅存 下关09绿大树 看着这个仅存的09绿大树饼子,心里好难过。撬一块,少一块,实在舍不得喝。这是我喜欢易武茶的始作俑者!好茶穿肠过,下关心中留。不知道09后的下关绿大树,哪个年份的品质和09最相似。 喝了几个年头的普洱,对普洱也只是一知半解。正因如此,买茶我只买“知的”,只买“解的”,不会再为情怀买单。有人说普洱茶坑深,我却想说,贴吧的水更TM深。刀郎的《冲动的惩罚》,我很喜欢听,不仅仅是歌唱的好,歌名起得也好。 茶到四水,色味正当时,不知不觉又水了一贴。 谢谢诸君百忙之中,还抽闲看我的贴子。回贴吉祥,勿忘点赞。再次谢过。
边喝边聊之“适口为珍” 泡一壶下关,开聊 “茶无上品,适口为珍”,这是我入下关吧后,接触到的第一个,同时也是看见被运用的最多的经典语录。 爱谁谁,不管别人晒什么茶,都是以“甲沱在手,天下我有”来回敬之,实在搪塞不过了,祭上那句“茶无上品,适口为珍”,简直无敌了!
下关2010金丝饼曾几何时,喝 下关2010金丝饼 曾几何时,喝下关总是意犹未尽的感觉。和茶友们分享一次次品饮的感受,乐此不疲。但是,随着喝过越来越多的普洱茶,对下关的浓情蜜意,也越来越寡淡。这怨得了谁呢?借用国一号的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现在的下关茶,究竟是在迎合市场,还是在迎合消费者的味蕾,自有定论。 我是非常喜欢喝下关的老茶,那种口感真的教人欲罢不能。口感主线清晰,闻之沁脾肺,饮之润五脏,可谓醒脑又提神! 于是乎…… 翻箱子找了一泡2010年金丝饼,试试吧,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老茶的影子。 下关茶自改制以来,茶品趋同性甚重,招牌烟味比老茶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他口感嘛,以此款茶为例: 几乎是千篇一律的苦涩可化,苦尽甘来,生津回甘,厚度适中,除此之外好像再无鸟什子东西了。其实呢?对比老茶,混混沌沌,不能分其韵中之味,亦不能辨其味中之韵。 我并不是在黑下关,而是作为下关品牌的死粉实在不能忍受断崖式的产品更迭,喝一次新品,难受一次。 改制前的韵味久久不能散去,而现在的茶品,存多久会有那个味道。 不要问我,一生曾经爱过多少人,关姐也算一个吧。
贴吧可以改名字了,俺也试试,顺 贴吧可以改名字了, 俺也试试, 顺便喝喝几十块淘来的残饼。 茶水还可以, 绝对对得起几十块人民币 飘逸杯继续开泡。
酷热难耐, 喝杯重庆沱爽歪歪。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我不看下关的新品, 内心便无剁手的迷惑。 淡定即定, 不定则失。 兵无常势,水无长形。 喝过改制前的8653,再喝改制后的8653,感觉就像一个被阉割了的男人,无气无力,软趴趴。 改制就是断代,断了就是断了,再难续上。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真的不敢奢望飞台这个不足40元的大饼,能承接什么经典。 认认真真喝茶,公公正正写贴,一己只见,难蔽红日。众吧友勿怪!
茶博会必须到合和昌展馆蹭茶。
饱暖思淫欲,这句话一点不假。 吃饱了,才有力气去折腾! 谁说不是呢? 至于不吃饭就喝茶,我除了祈祷你多福多寿还多财之外,还祝你喝到喜欢的茶。千万别看了贴子就心动,买买买,买到家的可能就是后悔。
茶博会我是嗨了 此次天津茶博会,参展的大品牌不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有:三鹤(六堡茶),中茶(普洱茶),八角亭(普洱茶),澜沧古茶(普洱茶),凤牌(滇红+普洱),勐库戎氏(普洱茶),大益和下关都没有参展。两昌一号也未见影踪。龙马同庆号有展位参展,试了一下该品牌今年的老班章,非常惊艳。还蹭带红印一泡,改日开汤。 意外的收获大礼是见到了八八青的掘起人陈国义老师,还有宜兴“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爱春老师。两位都是各自行业里的翘楚级人物,言谈却是温文尔雅,平易近人。 陈国义老师下一步将转战北京茶博会(本月中下旬),有喜欢陈国义老师的茶友,可以留意一下。
天津茶友,有约的吗? 6月10号(本周六)梅江会展中心,走起。天津茶友有约的吗?
祝《老北雅聊》蒸蒸日上,献打油诗一首 无题 鹤落松树上, 闲来把翅亮。 左右闻腋下, 不见老烟香。 月是旧时月, 无奈照心伤。 下关风已去, 如何过澜沧。 钱柜爱淘茶
喝茶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从烧水,温壶,醒茶,洗茶,闻公杯香,正式开泡,观汤色,闻汤水香,吻杯,汤水过唇,舌,颚,喉,直至胃部,再到闻杯底香的过程,使身心大开,神经末梢都保持着高度亢奋的状态。生怕漏掉的细节,可能就是未曾体会到的香型,韵味,或者是体感。 心爱之茶器,在水汽蒸腾间,又助长了几分小资情怀;喜爱之茶汤,在入口过喉的瞬间,毒杀了几乎所有的感知。灵魂掉入了茶汤里,只有眼睛,鼻子,嘴唇,舌头,喉咙,及汗毛是活着的! 买茶是一个综合能力体现的过程: 会喝茶,就得会买茶!毕竟没有人性的壕是少数,在壕的眼里只有身份地位的象征,至于性价比,抱歉,他们的世界里根本就没有这个词。但是对于大部分茶友而言,性价比究竟是什么?我觉得就是喝什么茶都差不多,与其买10块的,还不如买九块九包邮的。 只有到了嘴巴知道喜欢喝什么茶的时候,才会领悟,喝茶真的和吸粉儿差不多。喝普洱茶的终极归宿:一个是山头古纯;另一个就是老茶,或者两者都好。千万别说自己喝着拼配的新茶就不错,这样,一下子就暴露了你喝茶的阶段———你还是一个小白。 其实,我也是一个小白,活活被逼出来的小白!山头古纯和老茶,真心喝不起啊!所以,出去买茶横挑鼻子竖挑眼睛,好喝的茶,不能贵了,贵了,老子可不买。理直气壮的罢买,还得骂老板心黑。 这就是所谓的人穷气不穷吧。
喝茶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从烧水,温壶,醒茶,洗茶,闻公杯香,正式开泡,观汤色,闻汤水香,吻杯,汤水过唇,舌,颚,喉,直至胃部,再到闻杯底香的过程,使身心大开,神经末梢都保持着高度亢奋的状态。生怕漏掉的细节,可能就是未曾体会到的香型,韵味,或者是体感。 心爱之茶器,在水汽蒸腾间,又助长了几分小资情怀;喜爱之茶汤,在入口过喉的瞬间,毒杀了几乎所有的感知。灵魂掉入了茶汤里,只有眼睛,鼻子,嘴唇,舌头,喉咙,及汗毛是活着的! 买茶是一个综合能力体现的过程: 会喝茶,就得会买茶!毕竟没有人性的壕是少数,在壕的眼里只有身份地位的象征,至于性价比,抱歉,他们的世界里根本就没有这个词。但是对于大部分茶友而言,性价比究竟是什么?我觉得就是喝什么茶都差不多,与其买10块的,还不如买九块九包邮的。 只有到了嘴巴知道喜欢喝什么茶的时候,才会领悟,喝茶真的和吸粉儿差不多。喝普洱茶的终极归宿:一个是山头古纯;另一个就是老茶,或者两者都好。千万别说自己喝着拼配的新茶就不错,这样,一下子就暴露了你喝茶的阶段———你还是一个小白。 其实,我也是一个小白,活活被逼出来的小白!山头古纯和老茶,真心喝不起啊!所以,出去买茶横挑鼻子竖挑眼睛,好喝的茶,不能贵了,贵了,老子可不买。理直气壮的罢买,还得骂老板心黑。 这就是所谓的人穷气不穷吧。
大饮伤身, 小酌怡情。 昨日下午,两个小时内狂饮四款茶(山韵大,小饼,皇茶壹号,翡翠白菜),身体明显消受不得。 好在一夜的斗转星移,终是化开了昨日的四道汤水。 满血复活,还得继续修为! 上茶!
入门姿势正确吗? 前两天买了一个合和昌五星,店家就这一饼,几番讨价还价之后,买入!各位茶友看看对不对,我这样入门姿势算是正确吗?
看见好茶就擦出了火花, 合和昌五星(2010年), 北仓, 撸不撸? 左手问右手?
想起了98小黑飞 今天, 喝了茶友老哥送我的红大益。 (2004年412批次7542) 那似曾相识的味道, 令我心驰神往。 舒爽的梅子味儿, 入喉即化的苦, 若有若无的涩, 干净利落的气韵, 都像极了下关98年小黑飞。 喝老茶, 要的就是这份干净利落的口感, 入口一线, 不拖泥带水。 舒服 , 超级舒服。 祝茶友们天天都有好心情, 天天都喝好茶。
大益1601批山韵 山韵小饼来了。七鼓隆咚镪。 一眼看见山韵小饼,版面设计金光璀璨;拿到手里,胖墩墩的茶饼,可爱至极。 真舍不得开。 洗尽铅华后: 一泡:汤色透亮,入口烟香提神。苦在舌中段,涩在舌面。青味儿寥寥。入喉酣畅,回甘生津,徐徐而来。 二泡:汤色黄亮,通透。杯至唇边,“山韵”袭来,通达灵顶。入口,青味儿微乎其微,苦淡爽,涩漫延于整个舌面。汤感棉柔,入喉不拖泥带水。 三泡:完美汤色展现,金黄油亮。香清澈,汤浑厚。气韵,上走鼻关,下沉肺腑。 四泡:汤色艳丽,金而不灼。淡淡兰香,沁润心田。淡而不妖的香气,才能通灵府。苦涩,均在新茶的范畴里。入喉即化。微汗。 五泡:香淡,却溶于水;汤厚,却畅而不滞。韵味如沐山风,爽。 补充一下: 六泡→尾水,苦感和涩感此起彼伏,厚度良好,香气较珍藏孔雀高大上很多。厚度和体感,更是甩孔雀几条街。 实实在在的感受,也实实在在的写出来。 很多茶友在评论大益茶时,免不了牢骚几句:大益是用来炒的,而不是用来喝的。 其实,能喝还能炒,何乐而不为呢? 以茶养茶,有何不妥呢? 再者说,大益茶真的不堪一击吗?有人为什么老是拿山头纯料茶和拼配茶做比较。这样讲话就是没有原则性,讲山头古树纯料,就别拿品牌茶做比较,请问,哪个品牌有节操,会用那么好的料来制茶;讲拼配技术,也请不要提山头纯料,那TM是比较吗? 炒作有什么可耻的吗?我拿两年前的房价,买你现在的房子,你会不会卖给我?
重新整理一下山韵小饼前五泡口感 山韵小饼来了。七鼓隆咚镪。 一眼看见山韵小饼,版面设计金光璀璨;拿到手里,胖墩墩的茶饼,可爱至极。 真舍不得开。 洗尽铅华后: 一泡:汤色透亮,入口烟香提神。苦在舌中段,涩在舌面。青味儿寥寥。入喉酣畅,回甘生津,徐徐而来。 二泡:汤色黄亮,通透。杯至唇边,“山韵”袭来,通达灵顶。入口,青味儿微乎其微,苦淡爽,涩漫延于整个舌面。汤感棉柔,入喉不拖泥带水。 三泡:完美汤色展现,金黄油亮。香清澈,汤浑厚。气韵,上走鼻关,下沉肺腑。 四泡:汤色艳丽,金而不灼。淡淡兰香,沁润心田。淡而不妖的香气,才能通灵府。苦涩,均在新茶的范畴里。入喉即化。微汗。 五泡:香淡,却溶于水;汤厚,却畅而不滞。韵味如沐山风,爽。 补充一下: 六泡→尾水,苦感和涩感此起彼伏,厚度良好,香气较珍藏孔雀高大上很多。厚度和体感,更是甩孔雀几条街。 实实在在的感受,也实实在在的写出来。 很多茶友在评论大益茶时,免不了牢骚几句:大益是用来炒的,而不是用来喝的。 其实,能喝还能炒,何乐而不为呢? 以茶养茶,有何不妥呢? 再者说,大益茶真的不堪一击吗?有人为什么老是拿山头纯料茶和拼配茶做比较。这样讲话就是没有原则性,讲山头古树纯料,就别拿品牌茶做比较,请问,哪个品牌有节操,会用那么好的料来制茶;讲拼配技术,也请不要提山头纯料,那TM是比较吗? 炒作有什么可耻的吗?我拿两年前的房价,买你现在的房子,你会不会卖给我?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