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9411-1 钱柜9411
淡饮三江水,一叶一春天。
关注数: 381 粉丝数: 463 发帖数: 16,125 关注贴吧数: 51
人错了,茶也跟着错了 相对无言,下关吧的吧风还是比较中庸的,不左不右,正正好好! 就像这款95年下关老春尖,纯的不能再纯的北仓。烟香够冲,苦感过喉即化,回甘强劲,虽有20多年的转化,涩感还是没有褪尽,汤感也算稍有厚度。幸好它属于我,也适合我的口味。如果遇见口挑的,这个苟活了二十多年的老下关春尖,也免不了要挨一顿数落! 所以,人对,茶也对! 很久都没有买下关的新品了,主要是肾虚,影响了追风。也亏得没有追风,不然我这火爆脾气,要是碰上“飞台蘑菇”事件,在解放台湾之前就干过去了。 我喜欢逆其道而行之,所以当有人高举金苍耳这个耀眼滴坨坨之时,我选择默默地远离。 可是,现在蓝印又挂帅出征了。还没等茶友们缓过神来,价格已经逼近400了! 这时,又有人举大饼了! 什么料子好,什么口感好,什么升值空间,反正是一堆的好话,大家买吧,不然错过了,又涨价了! 这时,我又笑了! 如果市场的炒作行为就能证明这是一款好茶的话;如果升值就代表这是一款明日之星的话;如果不买就会后悔的话,我只能再次敬而远之! 低低的问一声那些鼓噪君:还要脸不? 算一下大概成本价,折合一下用什么料子,还吹嘘什么!没有好料一定不会有好茶,别装神弄鬼行吗,就你们那些品评手段,别再唧唧歪歪了!谦虚一下不行吗?
《我这四十年》 相信,自打朱自清先生一篇《背影》后,几乎无人再触笔描写父亲! 是啊!写得太真实了。这不是“抛砖引玉”,而是一曲霸道的绝唱。 初中那会儿,《背影》还只是课文,少不经事的自己哪里会顾及父亲的那些喜怒哀乐,也怎会理解他的“爱与哀愁”。 如今,我也是一个当了十七年父亲的人了,我溺爱我的女儿,只要能给的,都会笑着给她。我不知道我这样宠爱孩子,会不会对她的身心成长造成一些不利的后果! 仔细想想,我像女儿一样大时,父亲是用严父的方式来管束我和我的弟弟的。不听话的我和弟弟俩,每天差不多都是轻则挨骂、重则挨打的度过。尽管如此,童年和少年时期父亲几近苛刻的严加管教,还是没有让我和弟弟成为他理想的那样:学习优秀,考个大学,吃上“皇粮”,光宗耀祖。曾经年少轻狂,总是以为自己就是与众不同的烟火。结果,活到现在,真的要“呵呵”那时的自己,为什么不懂“男人培养男人”,就是要那样近乎残暴的苛刻、严厉!也许,此时会有很多和我一样的男人,都在追悔年少时的自己,没有懂得父亲严厉管束的背后,是那种不可轻易流露出来的慈爱。现在,终有报应似的,活得没精打采,坎坷艰难…… 有时,会很难过的看着父亲渐渐老去的样子。四目相对,父亲的眼光里,已经不再有我少不更事时,那种犀利、透着不可冒犯的威严气势,转而是和蔼却又略有些呆滞。 父亲老了,他喜欢在抽烟时,看着自己吐出来的向上升起的烟雾。我知道他在思考,也许是他和我母亲的晚年,也许是令人堪忧的我的晚年。 父亲老了,我是他的大儿子,我没有像一个好儿子那样,给父亲和母亲准备一个幸福安逸的晚年。可他从来没有流露出半分责怨,只是把全部的精力都转移到和他吵了一辈子嘴架的老伴儿身上!母亲也改变了很多,不再因为琐事而唠叨个没完!甚至,有时会被父亲听力障碍所造成的打岔,逗得开怀大笑! ……此时的他们真好!
《我这四十年》 看了董卿主持的节目“朗读者”,平庸了四十年的这颗心脏,好像被什么东西划了一下似的,感觉到真的痛了。 自认是爱了就会完全付出的我,感情生活却是最邋遢不过!用刘德华唱的那句歌词“爱一回、伤一回”,就可以全部的概括。我觉得两个人的爱情,能沉淀到柴米油盐的生活里,这才是成功的爱情!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也就如当初的诺言一样。可是,两个人在一起,真的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然后天塌地陷,然后一切嘎然而止…… 我觉得世界上唯一能验证爱情真伪的,并不是什么海枯石烂之类的誓言,或者说是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唯有“智慧”可解生活,也可解爱情。如果没有智慧去解释为什么爱?爱在哪里?该不该去爱?那么,接下来的爱情,就别奢求什么天长地久了,因为一开始,这就是一笔糊涂账。 除此之外,“智慧”还会告诉你该怎样经营工作、友谊、亲情以及爱情;“智慧”也会告诉你如何去打理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可是,有时候我们的“智慧”,多数是用来自我欣赏或者自我陶醉,而不是自我剖析,知长守短! 我的感情生活里,智慧就有些先天性的缺失,所以乱麻一团,糟到了极致!还好,在心爱的人离开之后,我又重新拥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庭:爸爸、妈妈、还有女儿!他们都是我在热恋之余,忽地想起、忽地敷衍一下的人。可是,在我最难过的时候,还是他们紧紧拥抱住了我,给我安慰和关怀。让我知晓我还是一个可以重新开始的男人。明白了,男人四十不应该只幻想什么狗屁爱情,男人四十,最真切的应该是责任,上孝父母,下敬儿女。 父母和女儿,可能从来就没有疏远过我,只是我自作聪明的想要爱情和家庭双丰收!可“智慧”匮乏的我,终是只能获得一个。 想罢,我摇头苦笑着我的幸运,来得如此突然,也如此的及时! ———————待续
《如果用心,我们可以喝到更好的普洱茶》 钱柜爱淘茶 喝普洱茶已经有几个年头了,几乎没有中断过,一个原因是喜欢,另一个原因是喝普洱茶的这几年没有患过感冒。 也是深受普洱茶可以越存越香和具有升值潜力的导惑,陆陆续续地买存了不少。最开始还是下关入的居多,然后是大益,再然后就是杂七杂八的品牌,还有零零散散的小厂。但凡喝着比较舒服的、价钱实惠的都会买。为此,本已是过的捉襟见肘的日子,还是要再勒紧裤腰带,忍痛着连一丁点的稍加改善伙食的念头都要掐掉。有时连自己都搞不懂自己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唯独可以令自己释怀的是:买到了自己喜欢喝的茶,或者大家都认可的茶。恰恰就是这样一点点自以为是的满足感,蛊惑了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剁手。 ———原来满足感也是剁手的“原罪”。 可是,现在看看自己的小茶仓,喜欢喝的茶真的不是很多。最初买的茶是被自己的喝茶经验所限定的,随着口感经验的积累,一次次的突破了自己原有的意识形态,不断的推翻自己的认知建立新的口感标准后,买的茶品和以往的就大不一样了。就像树木的年轮一样,一圈包裹着一圈。有口感天赋或者认真专研的茶友,可能会少些圈圈;不过,很多茶友却是一圈又一圈的磨砺着,被磨砺着,或者被套路着。 不懂茶却有钱的茶友,与懂茶却没钱的茶友,幸福指数都是在0到100之间,且区别不大。喝茶,千万不要简单粗暴的就把思想境界揉进茶的口感里来,这样很没有意义。人家喝的是滋味,你却说鸟什子回味,风马牛根本不相及的事情。 花钱买的是口感,又不是情操。条件允许的话,稍加用心,我们便会喝到更好喝的普洱茶。
喝茶也要讲究“门当户对” 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终结,也意味着人民废除了一切有损个人利益的等级制度。 当我们正热情洋溢的享受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时候,突然,被未来的老丈母娘的断喝给惊醒了。有房吗?有车吗?有存款吗?有文凭吗?有能力养活未来的一家三口吗? 呃............. 有还是没有呢? 也许结了婚以后的未来这一切都会有,可是这个婚咋个结法呢? 门当户对的或者是条件优越的,也许不会费那么多的周折;可是穷人家的男孩子想要结婚,真的比登天还难。 社会制度是合情合理又合法的,但是社会现象就不一样了。就像前面说的婚姻问题,也像下面要说的喝茶问题。 根据目前的状况你该喝什么茶呢,或者能喝什么茶呢? 土豪有土豪的专供,大员有大员的特供,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的我们,是没有这个供或者那个供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去弄。尽管如此,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平凡的我们还是很有智慧和方法去解决喝茶时遇到的各种难题。比如遇到不好喝的新拼配茶时,大家都一致总结:要陈一陈、放一放、醒一醒;又比如:在碰到低价位的山头茶时,大家都知道要赶紧喝,不能存,因为这样的茶越陈越没有味道,越存越垃圾;也有个别不良商家摸透了我们中的一些爱占小便宜分子的心理,故意打折卖一些仓储有问题的茶。每次都有中招者。屡禁不止,且屡教不改。 真真的羡慕那些土豪们和大员们,喝着不需要陈一陈、放一放、醒一醒的拼配茶,还有不需要赶紧喝掉的山头茶。 最后问一句,请常年喝冰岛、老班章、昔归、曼松等高端山头茶的同志举一下手,然后,请举手的同志出去。就是因为你们这些不差钱的人垄断了好喝的山头茶,才使得我们这些平常的老百姓再也喝不到了那个味道。
由复刻乙级饼联想到存茶 下关五大金刚系列(2003~2004复刻版),在喜欢下关品牌的粉丝当中,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无论质检饼、大红印、美术字、甲级、还是乙级,其中任何一款都是可以和同期的其他品牌普洱茶一比高下的。 今天喝的这款乙级饼,也是如此。 喝过这款茶的茶友,还是可以交流的,没喝过的我该用什么样的词汇去描述才会明白呢? 反正这是一种近些年下关出品的普洱茶里面,未曾有过的味道。松烟香?似乎有那么一点;话梅糖的味道,也有那么一丢丢;淡淡的涩感,乍隐乍现;回甘很强烈,汤水过喉也收成一线;耐泡度也很优秀;体感未有打嗝放屁那样猛烈。 总体来说,口感是非常不错的。如果再给它十年的转化,那肯定会是不得了的一款茶。 茶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大家同时在喝一款茶,好赖大家都心知肚明。好就是好,不能因为不喜欢而说成是不好。因为好茶的确是有标准的。 我们喝茶讲得是口感,而不是理论。但是存茶来喝,就要实际结合理论。最简单的就是“垃圾茶不管存多久都是垃圾”,这是一句很有实用性的话。 假定我们不知道一款茶存起来会如何,那么我们可以逆其道而行之。以某区域纯干仓8653为例:今年的8653行不行,可不可以买存,咱们可以喝一下手中最老的8653(差龄8年以上最好)。通过比对,有没有我们要的味道,或者能不能找到共性和相似性。如果80%接近,那么剩下的20%留给转化就可以;如果50%接近,那么相差50%转化就有点勉为其难了。 天天嚷嚷存茶,留给将来喝,如果你存的新茶各项指标都不及格,将来会好喝吗? 我相信时间会改变一切,只是对于普洱茶而言,必须是有好的起点,才会有好的终点或者节点,其他的都是扯淡。
福今特选熟沱——2008 ※※※纯文,就不晒图了。 因为我的茶大多是淘来的,价格也都是老板恩惠再恩惠过的,所以喝茶很少关心市场标准价格。 闲言少叙。开喝! 关于福今特选熟沱的资料,没有去网络科普。完全以厂家的标注对照实际口感。 按照说明所示,此沱的用料已经是极致的考究。汤色确实红浓明亮。 口感就要费心思去琢磨了。 如果用此沱去对比老同志的帕莎古树熟,绝对会体现出两个各自号称为古树熟茶的不同风格。老同志帕莎熟硬朗的焦糖香,绝对会把特选沱的清淡掩盖的无影无踪。 特选沱太淡了,淡到在喝每一口时,都要集中神经去感受: 1·香气弱如游丝。 2·汤感顺滑也如游丝,所以还没有闻出味道的时候,汤在嘴巴里就没了。 3·甘润倒是明明白白,干干净净的留在口里的。熟茶汤能体会到甘润的,真是凤毛麟角。 4·用“一线喉”来概括这款茶的汤感毫无夸张。丝丝微微的茶气在吞下茶汤的那一刻,就从喉咙经鼻腔直接升到脑瓜门子里。通泰。舒服。 首先要肯定这是一款非常不错的熟茶。 说它好并非是品牌等外在因素。实实在在的好喝才是硬道理。古树熟茶并非要像古树生茶那样,不喝出个抑扬顿挫来,不算是好茶。在不考虑仓储的情况下,熟茶的转化走势完全受控于原料的发酵度。 轻发酵的熟茶大开大阖,茶气刚烈,汤感清甜; 重发酵的熟茶浑厚有力,茶气深沉,汤感厚润; 唯轻、重发酵之间的适度发酵,火候难控,出来的熟茶因酵堆不同,日期不同,而口感大相径庭。 普洱茶的美来自岁月的雕琢,好喝与否不能以个人喜好论断,也不能见利忘义的胡编乱造。好喝就是好喝,如果你我想法不一样,请坐下来,咱俩慢慢喝。
前言: 电脑终是不能如我一样,顽强不息。 1块2毛钱的电随便用着,且从不间断供应,却也和老子耍脾气,居然闹到了罢工,甚至假死。 我对你的不离不弃,也还是不能感动你这颗机械心。既如此,老子用手机也要完成今天的任务。 切!这是一个除了手机,还有什么舍不得放下的世界。 ※※※※※※※※※※※※ 正文: 《小厂熟茶》 一下子就要冬天的感觉,普洱生茶已经喝得顶住了胃口。换普洱熟茶喝吧! 熟茶不像生茶那样的风格显著,层次的变化也很细微。真的是不全身心的静下来,很可能会误判一款熟茶。 大厂的熟茶,总是脱不了工业化的标签。服从安全生产标准,且各项卫生指标都维系在国标线以下。没毛病却也没有什么亮亮的感觉。 小厂熟茶,大多都是戴着脏乱差的帽子。卫生状况是最为堪忧的硬伤。但是,我喝过最好喝的熟茶,却都是小厂生产出来的。说这样的话,挨砖是难免的。 都知道吃烧烤致癌物是非常多的,都知道吃河豚是有毒的,可我们从来没有对他们停止过咀嚼。 茶品的卫生情况,肉眼大致就会看出来些端倪。我宁可相信自己的眼神,也不会相信别人的善意忠告。TMD,谁能拒绝美味呢? 会不会喝茶,甚至懂不懂茶都不重要,谁都是喜欢喝自己喜欢喝的茶。 茶干净与否,一目便可了然,不要被标准套住了探索美味的脚步。 睁眼睛喝茶,那是在聊天。 闭眼睛喝茶,那才是享受。 ※※※ 钱柜爱淘茶 原创作品 转载须声明
边喝边聊之《标杆》 普洱生茶里的标杆茶,一个是勐海茶厂的7542,一个就是下关茶厂的8653。曾几何时,标杆茶是作为衡量其他普洱茶优劣的一种标尺,优于他们的便是好茶;口感不及他们的,就应该作为低下等级,或者次品。 2004年普洱茶企业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改制,普洱茶也从这个年份开始作为一个分水岭。勐海茶厂(大益)的标杆和下关茶厂的标杆,开始发生了明显的两极分化。以2005年为例:勐海茶厂(大益)的501批次7542(白布条),和下关茶厂的8653,已经不能用一个等级来比较了,单单只用价格去比对,便一目了然。 时至今日,又兴起了很多茶厂,曾经的老一号(昆明茶厂)业已死灰复燃。 各个茶企都想在市场里分一杯羮,茶叶做的越来越细分化,所谓标新立异。针对不同阶层、不同癖好,无所不用其极。 标杆茶也受市场影响,越来越不像标杆茶了。勐海茶厂(大益)疯狂爆炒,7542不仅仅是作为口感标杆,也应该是作为价值参考标杆的一款茶。但是现在勐海茶厂在茶友的心里,真的不能只用“扎心了老铁”来形容,太贵了,且十分的离谱;反观下关茶厂呢?8653价格起伏倒是不大,茶质却越来越差,价格上不去,就降低拼配用料。 尽管如此,标杆依旧是标杆,勐海和下关有实实在在的技术硬实力说话。其他茶厂也有标杆:昆明茶厂(中粮)的各种印,老同志的深山老树,,,, 以我个人的口感喜好来说:7542最好,8653最差,昆明的印和老同志的深山老树只能排在中间。 今天喝的1601批次7542,有苦有涩、有回甘、有生津,虽然表面上说与其他茶无异,但是细细品味开来,棱角分明。过几年后,还是一骑绝尘。(谢谢读贴) 2017年9月29日 钱柜爱淘茶
古普洱250克熟砖 前言: 买来的茶是必须要喝的。而且还有贴吧这个好地方,在可以宣泄自我满足感的同时,也可以和茶友们交流一下。 新来贴吧的茶友,总是带有偏见色彩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开汤贴或者是讨论贴。这里有必要和你讲一句:不管生活里你是多大的牛咖,在贴吧里都要从头开始。 生活总是在不断的进步,所以都要学习。学习喝茶,学习和吧友互相尊重,学习贴吧语言。别多想,我也是这样过来的,很多高级别的茶友也一样,只是生性躬谦的人,会少走很多弯路。 ******* 正文: 品牌:古普洱 性别:熟茶 规格:250克砖型紧压茶 出生日期:1999年(待考) 投茶:7.7克 用具:盖碗 水温:100度 ⒈汤色:汤色由始至终都是红润亮泽。(注:“红亮”一词,我觉得用在形容老茶汤时最恰当不过。年头少、或者低等级用料的熟茶,很难出现红而亮的汤色。) ⒉汤感:入口清爽。香气在入口时才有察觉。一水到尾水没有大起大落的厚度和香气落差。有微弱焦香、樟香(回口时出现),水气甘润,尾水甜感更甚。整体感觉汤感不如大益7572老茶那样厚润;也不像下关销法沱那样标志性的酸爽;熟茶口感本身就不似生茶口感那般明显的跌宕起伏。 ⒊耐泡度:很给力 ⒋体感:后背发汗,茶气较足 ⒌综合:刚开砖醒了两天,还有待继续干醒。老茶是没有性价比的,所以不作购买推荐。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