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ision11
decision11
小红薯,【武夷山放羊】
关注数: 481
粉丝数: 330
发帖数: 2,715
关注贴吧数: 47
【2022武夷岩茶品质预测】 【2022春茶品质预测】 2022年度对于武夷岩茶来说是一个非常奈斯的年度,感觉可以和2017拉菲年媲美。 无旱灾 ——2021下半年年底没有前几年的持续干旱(前几年冬季有长达三四十天无降雨记录,茶树干旱缺水,旱灾严重),雨水还是给了几场痛快的雨水。 有瑞雪 ——瑞雪兆丰年,降雪和霜冻对茶树可不一样。霜冻是对大部分茶树来说有杀伤性的。比如2018的四月初的倒春寒对岩茶大范围杀伤,2020年底的霜冻也对2021的岩茶不耐寒品种(黄观音,金牡丹,瑞香,水仙等)出现大打击。 2022的春雪对岩茶反而是起到正面作用,减少病虫害。霜冻是对茶树内部细枝破坏,降雪只是轻微冻伤老树叶。 雨水和日照均衡 ——2022三月和四月,降雨和日照交替。雨水较充沛,日照也较足,利于茶树光合作用积累养分。养分足是优质岩茶的保证。 隐藏bug 四月初,受冷气团控制,晴朗无雨,白天温度较高,夜间温度较低。 温度较高让茶叶提早发芽,不利于茶叶持嫩性。 部分早生种,如黄观音金观音已经开始采摘制作,比上一年还早,水仙也发芽应该也会提前开采。 夜间低温又比较利于白天光合作用的养分转化。这福祸未知,是个bug,等待春茶毛茶结束后验证。。。——斗音264#武夷岩茶#
工艺正,仓储好,自然陈,糯香,九冲有余
我发表了一篇视频贴,大伙来看看吧~
2021#武夷岩茶#预测及往年回顾 茶是农产品,又高于农产品。 农产品受气候和天气影响较大。 气候—— (一段较长时间的整体天气情况) 茶叶生长适合的气候是晴雨参半,需要足够的降水和足够的日照。 雨水少,日照多,茶叶成品则香高水薄;雨水多,日照少,则香低水味重。 2021年武夷山上半年气候,雨水和日照四六开,比较适合茶叶生长发育,为接下来的茶叶生产制作提供了良好基础。 天气—— (短暂几天的天气) 制茶期间,天气情况对制茶水平考验较大。 晴朗多云的北风天气较利于茶叶走水做青发酵, 湿润潮湿的雨天不利于茶叶做青。 晴天茶叶香气高扬,茶汤清爽干净,整体品质较高。 雨天,则香低水浊,整体品质略低。 2021的茶品质还得具体看制茶期间的天气状况。 总览,2020下半年至2021年四月初,雨水日照较均衡,推测2021年武夷岩茶整体品质会比2020高。 回顾2020, 2019年下半年持续到2020四月,整体雨水较少,有长达四十多天未降雨记录,部分茶山干枯严重,茶树坏死,茶叶萌芽期需要大量水分,而2020三月份持续干旱,造成2020大规模减产,品质影响也较大。 平庸2019 2019年降水充足,日照偏少,茶叶整体品质一般。 悲惨2018 2018四月初,一场寒流霜冻,把一大部分茶芽冻死冻伤,四月20号后,升温较快,茶叶生长老化速度过快,茶内质水分不足。。。。 高光2017 武夷岩茶2017年,相当于红酒的“拉菲年”。 老天赏饭的一年, #武夷岩茶# 那一年有很多高标准的茶产品是前后几年难以企及的高度。【图片】
评测#马头岩#【马幺子】【马腰子】【马妖】 千元档的品质,可以叫板万元档的货。 做青:摇青发酵偏重,熟果香为基调。 焙火: 中轻火。 第一冲浓郁的果香, 二冲到四冲,茶汤入口整体以果香为基调,咽下后特殊的清凉感充满口腔,花粉香也若隐若现,香气滋味层次丰富。 五冲以后,工艺香,品种香都淡化,以山场的回甘为主,茶皂素较多。
火功: 极轻火(没吃火)。 推测焙火工艺为低温慢炖,时间短,次数多次 做青: 重摇,轻发酵,呈现花香为主。 山场:山场气息显,尾水细腻,清幽感 茶综合指数上等,价格六点六
卖茶人不讲武德 部分茶企,茶商,茶农不讲武德, 主要挂羊头卖狗肉现象太严重。 【一】获奖茶作假 斗茶赛参赛茶获奖后和所销售茶叶原料等级严重不符合。 【二】山场作假 高山当正岩, 正岩当核心。 工艺品质还不跟上 【三】品种作假 各种各样品种冒充肉桂 【四】产区作假 非武夷山区域制作加工原料冒充武夷山原料 【五】品质等级 。。。。。 【六】狗尾续貂 第一年新品,品质吊炸天,名誉好感收割。。。 第二年品质拉稀, 还是某些“知名”一线二线的茶企的旗舰产品,不是能力不行,是品德不行。。 【七】。。。。 。。。。。
冷后浑
冷后浑
12-24【茶事分享】冷后浑
【百谷—青狮岩肉桂】 概括 火功:轻火 发酵:偏轻 回甘:强, 特征:无明显肉桂辛辣感。 这是一泡偏“新工艺”的岩茶,摇青发酵相较于传统风格更轻,发酵也略轻保持了鲜叶清爽度,依托山场的优势,回甘较明显持久,做青焙火工艺很干净清晰,无不良“杂味”。 另一款“绿叶”,摇青发酵趋向传统风格,茶汤较之更饱满一些,肉桂特征也更清晰,有较强的辛辣感。#肉桂#
评测【百谷】【青狮岩肉桂】 概括 火功:轻火 发酵:偏轻 回甘:强, 特征:无明显肉桂辛辣感。 这是一泡偏“新工艺”的岩茶,摇青发酵相较于传统风格更轻,发酵也略轻保持了鲜叶清爽度,依托山场的优势,回甘较明显持久,做青焙火工艺很干净清晰,无不良“杂味”。 另一款“绿叶”,摇青发酵趋向传统风格,茶汤较之更饱满一些,肉桂特征也更清晰,有较强的辛辣感。#肉桂#
茶园修剪
家家卖弄隔年陈 闽茶曲 雨前虽好但嫌新, 火气难除莫近唇。 藏得深红三倍价, 家家卖弄隔年陈。#大红袍# “隔年陈”和“新茶上市”,你选哪个? “新茶上市” 当年新茶初焙火,香气高扬,口感刺激感强,尤以肉桂突出,但是因为炭焙工艺原因,容易上火,很多怕上火体质的茶客只能望茶兴叹。 “隔年陈” 炭焙的岩茶,经过一年时间的沉淀,火气已经退净,香气也转柔和,茶汤更为顺滑饱满,比之“新茶”更包容圆滑。“隔年陈”尤如三十的年纪,已经把初出茅庐的锋芒内敛了,或者说被社会毒打的没脾气了
【魔岩三杰】 严选三个典型山场,典型品种。 ①马头岩·黄观音:中火,茶汤细腻花果香,回甘生津。 ②马枕峰·金观音:中火,浓郁的脂粉香。 ③狮子峰·水仙:青苔味 规格:马头岩黄观音8.3克×2泡 马枕峰金观音8.3克×2泡 狮子峰水仙8.3克×2泡 价格:¥199/份。
也许你的顿悟,只是别人的基本功#老枞水仙#
#老枞水仙#
前几日在大红袍景区内接待远方的朋友,行走在茶园边上,听到一名四五十岁左右的微秃男性操着特殊的地方口音,指着茶园对同游的女性朋友“讲解”。。。 “这里的茶是“中秧零蛋”喝的, 出了这里,景区其他地方的茶是“婶力零蛋”喝的, 景区外面是“其他零蛋”喝的, 我们是喝不到武夷山的茶的,能喝到的都不知道哪里的” 听到这我就在想,这个哥们是把武夷山的茶多么的神圣化,自身的阶级思维如此固化,简直了都。 我就搭嘴,你要舍得花钱,这里的茶还是可以喝到的。 秃头男立马回到,肯定是假的,我们怎么可能喝到这里的茶,你拿假的来忽悠人。 我回到,不要把这里的茶想的那么贵,这景区的茶也就几千块一斤,你花个几百块买一二俩也能喝上的。。 “你不要在这里骗人啦,谁知道你的是真的假的,就算我喝到了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你说真的就是真的喔” 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这个哥们估计是真不会喝茶,就光听别人吹牛逼的,自己跟着吹的那种。我就不搭话了。 这是对岩茶的一种极端看法,早期的武夷岩茶推广太过于神圣化“大红袍”,包括“工艺”“山场”“身价”,所以“大红袍”在某些人眼里看来,这是特权享有,普通老百姓无权无资格接触。 随着电子商务“淘鸨”“拼嘻嘻”的一些大力推广,19.9一斤大红袍包邮,99四斤金骏眉还送精美茶具,188的马头岩肉桂,268的牛栏坑肉桂, 不良商家的恶意营销,又把大红袍,金骏眉,牛肉马肉,拉下(普通人的)神坛。 这个又是另外一种极端。。。
分享贴子 评测仅代表个人观点
老枞水仙评测 #老枞水仙# 这是一个广告今年自己制作的老枞水仙(树龄约50年,姑且算老丛吧),茶树粗放管理,没有施肥打药的,茶青叶很黄(茶树氮肥过多,青叶会呈现墨绿色,少施肥或不施肥,茶青叶呈现黄绿色)。 采摘日期为五月九号,天气晴朗,经历炭火二次烘焙,成品。 评测: 前三冲,香气馥郁,呈现花果香混合枞香,茶汤醇厚饱满, 第四冲后,花果香减弱,单以枞香为主导, 尾水清甜,后续适当闷泡,可冲泡九泡不出水味。 发酵摇青适中,叶底肥厚,绿叶红镶边,#老枞水仙##大红袍##武夷岩茶#
总结:名副其实。桂味足,有威气,辛辣感强。品质很OK,价格很 总结:名副其实。 桂味足, 有威气, 辛辣感强。 品质很OK,价格很曹丹
总结:普通岩上肉桂 总结: 普通岩上肉桂
一片树叶的历程
2020武夷岩茶品质预测 2020武夷岩茶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2019年底干旱严重,武夷山大部分区域茶山连续一个多月滴雨未下,造成今年茶树萌芽少。 2020年三月份雨水充沛,但进入四月份后受冷锋影响,在茶叶萌芽最需水时期,气候干燥无雨,直接造成今年大面积减产。大部分早生种萌芽少,长短不一,直接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 个人预测,今年岩茶整体产量和品质应该会略低于去年。 其中早生种影响较大,中生种和晚生种影响较小。部分生态环境较好的山场(水源,植被,土壤)和往年差距不大。 且喝且珍惜。 图一为白鸡冠。 图二为黄观音叶底。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接受的信息都不一样。所以对同一种事件来说,看法也不尽相同。 你对某种事件的看法,是否符合主流社会价值观?还是沉迷于自己的小世界?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肉桂发芽了
我发表了一篇图片贴,大伙来看看吧~
水为茶之母——武夷岩茶用水推荐 水为茶之母—— 武夷岩茶用水推荐
某茶教室“万元老枞云评审” 喝过的来凑个热闹#老枞水仙#
个人认为意见相左的地方红圈圈出。 附上个人对此茶友评价。 有一定茶叶鉴赏能力,但是 夜郎自大,盲目迷信自己能力, 坐井观天,不知外面世界精彩。
向天梅—— 武夷岩茶原生老品种,种植面积小,年产量低,市面流通稀缺度高于白鸡冠。 生长环境—— 本款向天梅产区为武夷山高山区域,直射光少,多散射光,背阴。 制作工艺—— 2019年采摘制作,历经二次烘干机走水,二次炭焙。最后一次炭焙时间为2020年一月五日,初上焙温度控制约120度左右,烘焙七个小时“走水”干净之后开始提温“吃火”,最高温度达到150度,总历时约10个小时。 品饮感受—— 前三冲以特殊的品种特征为主,有点类似苦菜的味道;中三冲口感以“青苔味”为主,类似青苔味水仙;尾水以“木本味”为主,甘甜,后续适当延长闷泡时间可达9泡。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奇丹——母本大红袍。和母树大红袍有遗传基因的只有奇丹,北斗和 奇丹—— 母本大红袍。 和母树大红袍有遗传基因的只有奇丹,北斗和雀舌是打酱油的。 奇丹特殊品种气息,品质优异者有兰花香。
小碧玉吧吧主竞选:NO.0001号候选人
水仙——入门和归宿 #茶##肉桂##大红袍##小碧玉# 名称来源 闽北水仙始于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是闽北较大的优质产品。所用的水仙种,发源于建州瓯宁县(建阳)小湖乡大湖村的严义山祝仙洞。据1939年张天福《水仙母树志》载:“前八余年,清道光间,有泉州人苏姓者,业农寄居大湖……一日往对岸义山……经桃子岗祝仙洞下,见树一,花白,类茶而弥大……试以制乌龙茶法制之,竟香洌甘美……命名曰‘祝仙’……当地‘祝’‘水’同音,渐讹为今名—‘水仙’矣。 ———————————————— 上面那段是抄百度词条的 水仙是岩茶的入门 水仙是最好的入门岩茶 ①滋味平和,不刺激 对比肉桂丹桂等较明显的苦涩度(和水仙相对)来说,水仙无疑是一款不苦不涩的好茶。 ②种植量大,价格亲民 水仙一直是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产量大,价格也亲民,荷包不痛 ③口感丰富,香气多变 水仙有花香水仙,果香水仙,花果香水仙,高枞水仙,老枞水仙,品种丰富,选择多 水仙是岩茶的归宿 千帆历尽归来仍是水仙 当你历经了肉桂霸气,品种的妖艳,大红袍的多变之后,还是水仙最平凡。 就像人生啊, 经历过种种之后发现,平淡才是真
#茶##茶道##茶具##丁家相#回血出一个丁家相,证书礼盒全 #茶##茶道##茶具##丁家相# 回血 出一个丁家相,证书礼盒全。 出叶礼旺,斗笠兔毫,无证书礼盒。 诚意来,手机实拍
岩茶用水#大红袍##肉桂##农夫山泉# 推荐用水的理由—— 同款茶在不同地方味道总是不一样,其中水的原因占了很大部分。 铁离子:当新鲜水中含有低价铁0.1mg/L时,能使茶汤发暗,滋味变淡,越多影响越大。如 水中含有高价氧化铁,影响会更大。 铝:少量时似无察觉,含有0.2mg/L时茶汤产生苦味。 钙:茶汤中含有2mg/L时,茶汤变坏带涩,含有4mg/L时滋味发苦。 镁:茶汤中含有2mg/L时,茶味变淡。 推荐用水,农夫以外,推荐排名不分先后。 ①首推农夫山泉——浙江千岛湖农夫山泉(注意水源地,广东的不行,大西北的也不行,长白山的目前没试过)。 推荐理由,均衡性强,很好的烘托茶香气和滋味,不争茶味,经济实惠,获取渠道方便多元。 ②恒大冰泉——在南昌试过几次,同款茶轻微带涩,整体感觉不错。 ③娃哈哈纯净水——比较标准的纯水,和农夫对照,香气和滋味略欠一些韵味,不能很好的表现茶,但是绝无损害。 ④武夷山水——水源地是光泽,同属武夷山脉,泡茶综合性强,略贵,中石油还是中石化加油站可获得。 ⑤安利净水器——安利净水器过滤设备还是很不错的,茶汤汤感更柔和,软滑。 部分国产净水器的净化效果真心没法和进口品牌比,如果你用国产的不错的话,可能你那水质本身不差#(#(你懂的)) ⑥在武夷山的朋友推荐夷泉,活泉(黄土,桐木的不好用),武夷山庄 墙裂不推荐泡茶用水,有些水直接饮用口感不错,但泡茶并不合适,即使你再贵!! ①富硒水,各种富之类的水 ②卓玛尔泉,矿物质含量太高 ③怡宝,标注是纯净水,实际上并不是 。这种现象出现在很多牌子上,伪纯水。 ④百岁山#大红袍#
今日分享 通透度—— 通透度,为茶叶评审术语,形容茶汤干净,清澈,悬浮物少。 每种茶的评审标注不一样,所以不是所有茶都力求通透。比如带毫的芽茶,茶毫在茶汤中是越多越好,肯定就不通透了。 岩茶的不同火功,通透度也略有差异。相对来说,火功越高越足,茶汤就越通透。中轻火的岩茶,茶汤通透度就略低。 BUT——岩茶茶汤通透度,只是一个工艺的表现形式,并不能完全决定茶品质(和蛤蟆背一样样)。 比如一些外山茶,通过很好的炭焙工艺之后,茶汤也能达到通透,但整体品质并没有提升。 但是一泡岩茶,通透度很差,这茶的工艺是不到位的,通过后续精制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部分武夷山茶人的“毛病” 部分武夷山(可扩大到全国)茶人(喝茶的,卖茶的)的“毛病” ①毛病一,只推崇肉桂,对其他品种嗤之以鼻的态度。哪怕品种做的再香(除非香气口感接近肉桂),也不及没啥特色的肉桂叫座。所以一般上茶,都是品种,水仙先上,肉桂压轴。 ②毛病二,喝茶一定要吃中火过中火以上的茶,中轻火茶喝三泡就不喝了,嫌弃带青味,不够熟,不够转。有些肉桂在中轻火状态下花香果香表现碉堡了,焙中火太浪费啊。好在部分顶尖岩茶已经开始走轻火路线(豆蔻,素心兰,留真系列等等) ③毛病三,对于品种茶一直都是个鄙视态度,哪怕这泡茶的做青工艺做出花来了,在本地也是不太叫好的。 ④毛病四,自家的茶永远都是最好的 ⑤毛病五,盲目迷信部分“大师茶”“大厂茶”, 不以茶论茶 ⑥毛病六,盲目鄙视某些“大厂茶”,不以茶论茶 ⑦毛病七,蜜汁自信自己的“品茶”水准 剩下的大家补充
2016金观音 2020/1/23品饮一泡,2016年自己生产包装的茶。 茶是2016年过年送了一斤给大表哥的,今天从他茶桌底下翻出来,熟悉的包装,一开始也不知道这茶转化如何,水都买了就先泡上吧(大表哥喝茶不讲究,自来水过滤一下就泡茶了,所以我特意买农夫去的)。 第一冲,熟悉的金观音品种特征,浓郁奶香混合淡淡花粉香,茶汤确是淡薄的很了(金观音这个品种原本茶汤略淡的,存放三年就更弱一些。) 随意冲泡了五六冲,口感还是很平稳的。 第六七冲随意闷泡了,不管了。 换今天自带的茶喝 ——总结,合格工艺的岩茶(不管轻火,中火,足火)只要保存得当(避光,阴凉,干燥),最佳口感饮用期,三年绰绰有余。 PS大表哥,拿小铁盒子装,抽屉底下
向天梅
武夷岩茶——品种形态 #武夷岩茶##大红袍##肉桂#
叶子叶子 随便瞅瞅
七牛争霸 ①牛栏坑岩茶厂——“红牛” ②天心景岩——“黄牛” ③银色无名 ④良友茶业——“不可思议” ⑤恋岩牛肉 ⑥红语——牛肉 ⑦天心岩韵——牛肉
佛手—— 武夷岩茶,又名雪梨。灌木型植株,其叶较大,形状轮廓酷似佛手柑树叶,因此得名,又因其冲泡时具有淡淡雪梨香气,武夷山人将它唤作“雪梨”。
姹紫嫣红 综合做青机做青(非手工)
2019正岩杯 复赛茶,从200多泡复赛茶挑出的种子选手和最终评审结果对照。 水仙金奖,888/985 肉桂金奖,158/220
据介绍是十年还是八年陈。 ①不好喝,涩,推断当年做青工艺很一般,没卖掉的原料 ②有陈味,但整体陈味年份不够,感觉也就三四年左右 ③有山场气息,正岩 总结,三四年的工艺一般的正岩料拼配部分年份较久的陈料。一款没有优良体验的茶
炭焙
你见过白天的月亮吗 你见过上午十点月亮吗? 没有的话 来武夷山
永乐天阁(留真肉桂)——工艺解读 朋友从永乐天阁那带了俩泡茶给我, 一泡肉桂,一泡水仙, 都是留真系列。 ①前三冲,肉桂品种特征略显,略带花香和甜香,茶汤清爽。 ②三冲后,出现轻微涩感 总结,这款肉桂产区猜测为高山区域,茶青品质还不错,做青工艺干净清楚,很好的把肉桂的品种特征发挥出来了。 焙火方面,采用的是文火慢炖,基本上没吃火,没有让碳火改变茶性,尽最大的保留原本的滋味,缺陷就是口感略涩,喜好轻火岩茶的茶油可以入。喜中火,中足火的岩茶茶客就不太讨喜了
2019新品——莫春醉(组合体验装) 2019新品 莫春醉——武夷岩茶体验装(三款岩茶)×4泡/合计12泡 三款茶均生长于武夷山高山区域,俩款轻焙火茶香气悠长,茶汤细腻;另一款中焙火茗从,茶汤醇厚,火功香明显。 这三款茶在武夷岩茶里面都是比较有代表性风格趋向品种,想了解武夷岩茶的新玩家可以来一份尝鲜品鉴。 已经有一定岩茶茶龄的茶客也可以来娱乐竞猜一下具体品种 竞猜正确送定制款杯子一个
蛤蟆背——窥一斑而知全豹 蛤蟆背是岩茶烘焙技艺的表现形式之一,蛤蟆背的分布状态直接反应烘焙水准高低,烘焙水平侧面反应成茶的具体品质。 但岩茶的品质不是单单由工艺决定的,还取决于茶青品质。 以下列举几种火功对应品相。 ①文火慢炖火功,气泡细腻均匀,气泡整体偏小,均匀分布叶肉之上,叶底以黄褐色为主(对应图一,图二) ②中火茶,气泡比轻火的略大,也是均匀分布,叶底颜色以黑褐色为主(图暂缺,欢迎补图) ③足火高火茶,气泡较大,均匀分布,叶底深黑褐色(图暂缺,求补) ④病火,急火茶,气泡分布不均,出现焦黑色,叶片不舒展或难舒展,常出现花底(黄褐色和黑褐色的叶底)
求PK(肉桂) 叶底是工艺的体现,求PK
常见品种图,欢迎跟帖~ ①为满足广大茶友求知欲,可跟帖求图。(比如想知道水仙,可占楼求水仙) ②茶园主人也可主动跟帖,展示自己茶园和品种。图片和品种对应,如有条件注明山场。(雷同度太高会被和谐哦)
日春大红袍650,个人评测。 评测观点仅对当泡茶品质有效,不代表系列,品牌。观点仅供参考 茶样:日春大红袍650 年份:出厂已三年 评测:干茶陈香明显,无不良杂味, 第一冲水——水仙特征显, 二冲水——枞味若隐若现,五六冲后变淡(耐泡度略差),枞味仍在 考虑到已出厂三年,茶味变淡是事实,出厂当年应该表现更佳
老哥们,你们龟崽子醒了没 RT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也。。。 肉桂很优秀,个人也很喜欢,但是市场把他抬的太高了,马上要摔下来。(上帝欲让其灭忙必先让其疯狂) ①肉桂的优秀—— 武夷肉桂茶的功效如下:肉桂除了具有岩茶的滋味特色外,更以其香气辛锐持久的高品种香备受人们的喜爱。据行家评定,肉桂的桂皮香明显,佳者带乳味,香气久泡尤存,冲泡四、五次仍有馀香;入口醇厚回甘,咽后齿颊留香;汤色橙黄清澈,叶底黄亮,红点鲜明,呈绿叶红壤边状;条索匀整,紧结卷曲,色泽褐绿,油润有光,部分叶背有青蛙皮状小白点。 ②肉桂的发迹——福州茶叶蛋 肉桂这个品种在我的记忆中,和水仙差不多价,甚至有时候价格还不如刚推广的黄观音,雀舌。。。 在没有“牛肉”之前,“吴三地老从”风头正盛。 然而在福州的一个保姆煮了一次茶叶蛋之后,风向开始变了。 这次的“文案”我给99分,点明具体产区——“武夷山正岩牛栏坑”,点明品种——“肉桂”,点明价格——花关系托人8000起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肉桂随着“牛肉”的翻红也跟着声名鹊起,诞生了一系列肉 ③肉桂市场的现状 随着肉桂的翻红,其他口感接近类似的品种都“摇身一变”也成了“肉桂”各种 “果香肉桂”, “花香肉桂” 然而这里面有多少黄观音。瑞香。金牡丹之流? ④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随着肉桂单价的走高,不知道多少新种茶园种的是肉桂,有多少原其他品种茶园改种肉桂。肉桂种植面积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市场的萎缩,肉桂的价格将迎来一个大跳水。 不要怀疑,在黄观音,雀舌刚推广的时候,单价也甩了肉桂一条街。。。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后续什么品种会走红?我也不知道 ⑤肉桂和其他品种的横向对比 普通山场的肉桂和黄观音对比,肉桂并没有占太多优势。(工艺都ok的情况下,黄观音之类品种更易出香) 相反一些比较差的山场上,黄观音之类的一些品种优势更强。(同工艺水准下,肉桂品质更取决于山场) ⑥茶苗价格是未来品种行情的一个指标
干巴巴,黑黢黢,歪扭扭——泡他
佛手到底是什么味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