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林夕 我爱林夕
关注数: 0 粉丝数: 42 发帖数: 2,463 关注贴吧数: 1
《天演论》全碟歌词(含曲词编) 露西 (3,180,000 B.C. - ) 作曲:卢巧音 填词:周耀辉 编曲:梁翘柏 乱 在城内兜一圈 可踫到谁如愿 而寻觅的依恋 或到哪日做完 是进是退令我们接近乐园 是对是错或我们奢望并存 愿爱便爱但有时太混乱 *前因想到最後阑珊处  後果想到最差都算自愿  若我令繁复猜算变做原始爱恋好  就用直觉做判断  从此跟你吻著桃花雪  从此跟你寄居一世洞穴  是我在繁嚣街里远望原始社会好  但没办法还原* 乱 在人类的开端 可会有谁疲倦 而寻觅的终端 或有气力尚存 是进是退令我们撇下乐园 是对是错或我们执著是缘 愿爱便爱但有时太混乱 REPEAT* 要是我们爱在赤地上 要是我们爱在公元前 要是我们爱在那日末战乱 前因想到最後阑珊处 後果想到最差都算自愿 或我是露西当晚领略原始爱恋好 就在万世後记住 从此跟你吻著桃花雪 从此跟你寄居一世洞穴 是我在城西感觉爱像陈迹会出土 但没办法还原 天外飞仙 作曲:梁翘柏 填词:林夕 编曲:梁翘柏 doo...... 落到地球上 被人争相封偶像 跟踪影我相 这个世间真混帐 无钱买粮食买机枪 宗教也想打胜仗 打破了天窗 不认账 *这里到处布满怪现象  日忙夜蒲没人类正常  要是斗抑郁应该领奖 ha  我也到过某处叫月亮  乾涸一片但宁静雪亮  难道我 不喜欢太阳* doo...... 住过地球上 想过在此找对象 但私心却想 不会飞的不吃香 人家也歧视我出身 鄙弃异乡的怪相 只怕这飞仙 不易养 REPEAT* 我发觉我爱上了地上 起码都有钻石在发亮 浸在染缸中不想也想 ha 我发觉我也厌了月亮 没人又无物无力逞强 其实我 一般不正常 阿修罗树海 作曲:卢巧音 填词:乔靖夫 编曲:梁翘柏 幽黑中彷佛正冥想 呼息间每秒钟较量 不需手握刀剑箭枪 听不到扑杀的叫嚷 这种战场 ah 没血的战场 这壮丽树林 每寸绿叶藤 钻过每道裂痕 向四方布阵 至到宇宙灭亡 世界化做微尘 也要继续没人见的战争 战争 伸出千手抢占暖光 张开鬓发搾取雨汗 开花的将掩盖天空 枯萎的已变乾变黄 刹那或万年 进化在运行 看破恶念善良 与贪痴爱恨 至到最後佛陀 再次降落凡尘 也要继续没完结的战争 战争 隔岸观音 作曲:卢巧音 填词:林夕 编曲:梁翘柏 神殿已建起 可笑我共你 就是为著观光只因它秀美 神像彷佛懂得飞 可惜信众没理 剩下静默观音讲不出哲理 神像五指冲天摆 好给信众跪拜 但是异域的他只一心爱戴 那美感 那款摆 那讯息 却不解 耶稣 多专一他早知道 不准拜偶像也知道 可惜他添香那一套 他 这过客成为叛徒 於庙里变叛徒 应了甚麼果报 那作业怎麼报 我们看不到 沉默坐法的观音 分给信众护荫 但是异域的他放低的脚印 赐了他 有几品 褪变他 有几深 耶稣 多专一他早知道 不准拜偶像也知道 可惜他添香那一套 你知道 我知道 他 这过客成为叛徒 於庙里变叛徒 应了甚麼果报 那作业怎麼报 我们看不到 一念天堂 作曲:卢巧音 填词:林夕 编曲:梁翘柏 La La La La La La 明白我怎麼憎你 是我的小器 曾说过不舍不弃 我没法心死 玻璃碎了遍地 口口声声多麼珍惜你 讲真只不过疼惜自己 *原来为你痴 因我太自私  恋爱这玩意 为了我好天知我知  悬念没法止 我也有得医  一息间即释放 贪嗔痴 这根刺* La La La La La La 和你刻骨的拥吻 是我想兴奋 而我所讲的相爱 也为我开心 这非爱却惹恨 这麼想跟灰心这麼近 这麼医失恋是否太狠 REPEAT* 菩提树正飘 心却正在烧 魔镜正自照 没我那忧心魔困绕
林夕歌词集——卢巧音《天演论》/2005.6.14 天外飞仙 作曲:梁翘柏 填词:林夕 编曲:梁翘柏 doo...... 落到地球上 被人争相封偶像 跟踪影我相 这个世间真混帐 无钱买粮食买机枪 宗教也想打胜仗 打破了天窗 不认账 *这里到处布满怪现象  日忙夜蒲没人类正常  要是斗抑郁应该领奖 ha  我也到过某处叫月亮  乾涸一片但宁静雪亮  难道我 不喜欢太阳* doo...... 住过地球上 想过在此找对象 但私心却想 不会飞的不吃香 人家也歧视我出身 鄙弃异乡的怪相 只怕这飞仙 不易养 REPEAT* 我发觉我爱上了地上 起码都有钻石在发亮 浸在染缸中不想也想 ha 我发觉我也厌了月亮 没人又无物无力逞强 其实我 一般不正常 隔岸观音 作曲:卢巧音 填词:林夕 编曲:梁翘柏 神殿已建起 可笑我共你 就是为著观光只因它秀美 神像彷佛懂得飞 可惜信众没理 剩下静默观音讲不出哲理 神像五指冲天摆 好给信众跪拜 但是异域的他只一心爱戴 那美感 那款摆 那讯息 却不解 耶稣 多专一他早知道 不准拜偶像也知道 可惜他添香那一套 他 这过客成为叛徒 於庙里变叛徒 应了甚麼果报 那作业怎麼报 我们看不到 沉默坐法的观音 分给信众护荫 但是异域的他放低的脚印 赐了他 有几品 褪变他 有几深 耶稣 多专一他早知道 不准拜偶像也知道 可惜他添香那一套 你知道 我知道 他 这过客成为叛徒 於庙里变叛徒 应了甚麼果报 那作业怎麼报 我们看不到 一念天堂 作曲:卢巧音 填词:林夕 编曲:梁翘柏 La La La La La La 明白我怎麼憎你 是我的小器 曾说过不舍不弃 我没法心死 玻璃碎了遍地 口口声声多麼珍惜你 讲真只不过疼惜自己 *原来为你痴 因我太自私  恋爱这玩意 为了我好天知我知  悬念没法止 我也有得医  一息间即释放 贪嗔痴 这根刺* La La La La La La 和你刻骨的拥吻 是我想兴奋 而我所讲的相爱 也为我开心 这非爱却惹恨 这麼想跟灰心这麼近 这麼医失恋是否太狠 REPEAT* 菩提树正飘 心却正在烧 魔镜正自照 没我那忧心魔困绕 菩提树正飘 似了也非了 超生只需一秒 贪嗔痴 都释了
夕语霏霏/里歌唱 流行音乐通常在旋律上是浅而苍白的,也就是说如果放任你的耳朵去单纯地听这些音乐的配乐和它的主旋律,你会嘲笑它的浅薄。然而事实上,也并非只有高雅音乐才有让人沉溺的本事,很多的流行歌曲还是在很多个不经然的瞬间让你心有所动,甚至有些歌在一些年月之后仍然在你心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不是这样呢?是不是有一些词,一些旋律在你记忆中余音袅然? 词人的本事就在于在简单平凡的旋律里将一种情感明朗化,一些思想细节化。于是,你会感动。人是感情动物,所以很多时候,你的心就理所当然地被一些东西击中,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它们让年轻的你感动得一塌糊涂,并且将感动你的部分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生活印记当中。有些人可能不以为然,蛮不屑地说,感动,就凭这些个小词小曲?你现在郎心似铁,不表示就没有过柔软。 好的词者,就在于懂得击穿你的柔软。 我问问你,你认得林夕吗? 否定回答?那你可知道王菲? 答案肯定。在流行音乐的领域,你很难不知道她,以她现在的地位而言。 但你听得懂她吗?你喜欢她的音乐吗?有多喜欢,是不是够纯粹?如果仅仅因为你是小谢的FANS而爱屋及乌那请你暂避一下,我不会和你有共同语言。 如果你是因为阿菲的音乐而非她的其它外在表现去喜欢她的话,我们有的聊了。聊什么?聊林夕。不用说你也会知道,这一个不可多得的词人,多的是信手拈来的妙句,多的是精工细活的巧语。词的风格淡漠理性,宿命忧伤。他跟王菲的关系很简单,王菲绝大部分的歌都是由他填的词,而他的词,在我看来,王菲是用声音演得最好的一个,恰到好处的温柔与聪明,不浓不淡的欢喜与悲伤,不多不少的技巧与修饰,不深不浅的清甜与明亮,不轻不重的慵懒与散淡,还有不易捕捉的冷漠和游离。够了,一个词人的词能碰上这样一个歌者,算是幸运之至。无怪于林夕给王菲留下的词,大多美艳得惊人。谁会忍心自己的作品任人糟蹋?只要能有选择余地,自是要给懂得的人。 太远了的要费力扯起恐怕和寡,所以从97阿菲的《你快乐所以我快乐》说起。这张专辑给了她一个新的起点,在这张专辑里她的改变很大。单说说词。只凭这么一句核心词,林夕就绝对具有做个好的广告文案的潜质——“你快乐所以我快乐”。这句话被引用作过多少文章的标题算都算不过来。彼此相融,很直观地表现出处于真实感情中的人都会有的这么一种感觉,就八个字,若林夕不曾写出,你去概括试试看。这张专辑里林夕的词带有一点颓然和玩世不恭的兴味,可能是因为当时还年轻,词显得有些薄。“谁说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唯一结局就是无止境地等/是不是不管爱上什么人/也要天长地久求一个安稳/难道真没有别的剧本/难怪动不动就说到永恒/……我真想有那么地单纯/不可能难道真没有别的可能/这怎么成/我不要安稳/我不要牺牲……”(《闷》)阿菲在这个时候刚刚结婚,对于爱情和婚姻的乐观使得整张专辑里阿菲的声线听起来清澈明净,将一种颓然唱得无谓而随兴,没有丝毫压抑感。林志炫后来翻唱这张专辑里的《我也不想这样》,音色虽美,但不及王菲的,就是那种不修饰的自然自在。他已是一个成熟且相当不错的歌手,但仍然在这首歌的演绎中露出太深的附加感情意味,反而无味。淡极始知花更艳,正是如此。 98年《唱游》。单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支《红豆》来讲。有些东西经年你都不会忘记,于我而言,这是我能记得的为数不多的东西之一。第一次听后再没忘记过。永远随身带着的一张带子。“还没好好地感受/雪花绽放的气候/我们一起颤抖/会更明白/什么是温柔/还没跟随你牵着手/走过荒芜的沙丘/可能从此以后/学会珍惜天长和地久/有时候/有时候/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可是我/有时候/宁愿选择留恋不放手/等到风景都看透/也许你会陪我看细水长流……”如斯细水长流的景致,青春和白头,温柔和伤口。林夕和王菲都成熟了。生命中所带来的太多不确定和飘浮的感情让这首《红豆》有了生命。不是所有的歌都能有生命的,美丽的声音不一定都有灵魂。王菲在这首歌的演绎中有了与以往不同的哀伤。忧伤清澈而直指人心。大约是缘于对婚姻生活的预感。有些时候,有些无奈,说不出,就放进歌里了,于是多少年后听者再去品味都能听出当时的感伤。
方文山谈林夕:他的歌词距离诗歌差距较小 【方文山是台湾的林夕】方:如果人家说我是台湾的林夕,这种称呼我会很高兴,起码有个被人家认可的人,或是说想要替台湾音乐圈争口气吧!譬如说香港、北京、台北一起比的话,挑几个人的人名出来比较,如果你的名字被人家偶尔提到或干嘛,我觉得那会督促你在这个领域就更认真。蔡:林夕是你认可的?你很喜欢的歌词创作者?他的歌词距离你心目中的诗的标准的距离比较小吗?方:我觉得比较小,因为他的歌词基本上掌握到心思的一种...我觉得是算语法逻辑吧,他会用不一样的隐喻去形容一件事情,那并不是平铺直述,我觉得他某一种程度掌握得很好。蔡:你会认同的作词人,他一定得有诗的特质,你不相信有一个作歌词的人是可以跟诗一点都没关系,然後歌词写很好是不可能对不对?方:我觉得不可能!除非市场不要求我们这麼做,我觉得我们这样子做会影响别人,有一些人这麼做的话,会造成压力,那整个华语歌词某种程度会提升,如果说没有我们这样子去颠覆一些创作的题材,或者是开拓别的领域的东西写进流行歌词,那我觉得它会越来越窄,哪可能一天到晚谈情说爱,你抛弃我我不要你那种,我觉得譬如林夕或者是我这样子写,在歌坛会某种程度给别人压力,那给别人压力的时候,他会要求自己,整体会一起进步,我觉得这样比较好。
三宅一生: 生生如是 生生如是:文字的流域明日报地下逗阵新闻网:http://move.to/poetry去年我看了很多内地作家的作品,今年则是主攻台湾文学。倒也不是故意的,只是碰见甚麼就看甚麼,顺籐摸瓜地阅读那些著名或无名的篇章。身为香港人,如果说我一点不了解出生地文坛的状况,想来不会惹来很多人的意外。翻箱倒柜也只找得到亦舒李碧华还有几年前不小心买回家的张小嫺,连金庸卫斯理都欠奉。诗歌呢研究呢散文呢?好像有小思吧董桥吧迈克吧林奕华吧蔡澜吧…… 他们的作品能算是文学吗?大概我仍是逗留在热血青年的阶段,总认为能冠上「文学」的文字、书籍、篇章应该是严肃的,内里引章据典目不暇给,字字铿锵句句有力,掩卷後还能回味个三五七载。对香港文坛所知的一鳞半爪是从中学教科书上得来的。但印象实在淡薄,倒是甚麼《孔己乙》、《背影》、《渐》,连《出师表》都依旧在脑海中鲜活地畅游,至於货真价实的香港作家——到底有在课程中出现过吗?所以不能怪我迷恋林夕,还暗地里跟Wyman有一腿。他大概想不到有多少中学生是靠他笔下的文字吸取养份成长的。我们对爱情或人生的认识何止是第二手的,你知道加州红每天能卖出多少午饭晚饭套餐吗?一个个疑问都沉入大海。我看见许多人在网上小心翼翼的展览短诗、散文、生活散记、小说,内容五花八门不乏有趣巧妙,却总有一种惘然之感——我们他们在干嘛?求的是甚麼?不会是那两位数字的点击吧。一味写写写,长年累月的自言自语,很容易惹上「患得患失又卑又亢网络综合症」的。大家都需要一个EXIT。我的确有地域性偏见。我等不及香港文坛大鸣大放的那天,哪怕跑出一个「香港宝贝」也好。我渴望在内地和台湾bbs里看见人们热火朝天的讨论某香港作家的书的诗的文,要患得患失的是他们,要苦苦期待的是他们,要欲仙欲死的是他们。在这种情况发生以前,林夕,辛苦你了。在文字流域中孤舟独行,我知道不容易。
预言.寓言   我请老梁帮我在市区买了《寓言+精选》的Karaoke,DVD。用梁老师的电脑读,我一边向他汇报昨天布置的 medical speech,一边摇头晃脑跟着王菲唱。   她唱“哪里找,哪里找”,我戴着耳机,音乐开得很大声,盖过我自己的声音,这样也好,我知道我唱得不会好听,梁老师说要看看车有没有被鸟拉了屎,您请自娱自乐.  也好,不用担心吓坏别人,就像林夕写的“我不害怕,我很爱他”。   林夕呵。这十三支曲十九首词,竟只有半支不是他填的。我看着屏幕上红色同蓝色的歌词,他自己在和自己较着劲。   “从开始哭着嫉妒变成了笑着羡慕时间是怎么样爬过了我皮肤只有我自己最清楚”vs“抛得开手里玩具先懂得好好进睡深谷都攀得过后从泥泞寻到这不甘心相信的金句”。自怜或自爱同时跳出,尽收眼底,我也实在是想不出能有怎样的词句来描绘读到如是种种的心境。仿佛世间的悲观,在他处只需三言两语,早已淋漓尽致。   还有他写的,“示爱不宜抬高姿态,不要太明目张胆崇拜”,再早前的词,听过很多年,并没听懂。直到有一天学着去爱人,而不管对方是否爱我,终于明白,一字记之的,只是个“诫”字……  “别笑我,我犯贱”。却是陈小春唱的。词人换作了黄伟文。听得虽然畅快,但自嘲后低头依旧照见心头的疤,未曾抚平,创口却似更深。不像林夕给王菲的歌,绝不自虐,只是在教导自己,要么就这么罢了,要么,只当是教训,学聪明,下次不敢就是。   多好,打击多了,自己也会厌的,总得要抚慰。而诅咒别人,怎么也是不该的。   所以黄伟文到底是要输给林夕。残酷有什么用,打动人心才能受欢迎。   所以我也更愿意听林夕,听王菲唱的林夕,“哪里找哪里找”之后,是“一切很好,不缺烦恼”。   王菲自己也唱,“一切都好,只缺烦恼”。   不过四年,却已物是人非。同样是早前的《感情生活》,“你很爱我你只爱我”,没有了,都没有了。   又怎么样呢?“事到如今你不肯亲我,那么至少肯定我”,好歹还留下一样。   于是不再听《红豆》,也不再听《情诫》,连《给自己的情书》都不用听,只反反复复听着首《再见萤火虫》。“别忘记我,别忘记我”。很是华丽的曲,配的却是声嘶力竭的呐喊,到最后,只剩得如是请求。   说起来还是犯贱啊。也只有林夕知人心。“给我一段仁爱路的时间,给我一枝花的怀念”,还有人问说有这样求人的么?其实是有的啊。其实到后来,只求你别忘记我。   到后来,心还是会痛的。到后来,说忘记你,只是不愿再想起你。   但这张Karaoke的DVD,到底没有收入这最为刻骨铭心的怨曲。是MV的风格太不统一吧,还是它太难唱。想来是前者,却也没甚么必要。张小燕说过,王菲的MV就看见她一块平板人走来走去。没什么看头。只是MV里出现什么人什么风景都没什么关系,看的是她听得是她,人们总是容易知足的。   的确啊,《流年》也是一块平板在走来走去,照样拿到金曲奖。《将爱》足足拍满十首,还出了DVD专辑,照样输了周同学的《三年二班》。   所以啊,有什么关系呢。好看不好看都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了。   还是林夕睿智,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你爱我你不爱我又有什么要紧。我还不是照样听歌照样跟着唱跟着哭。   终于一个人,看罢那一场,忽灭忽明的传说……
K歌之王(ZT) K歌之王     万物都有终点。    《K歌之王》这首歌不知被我们一干人深情地演绎了几千万遍。操场,水房,澡堂,甚至课堂……却独独没有在OK厅里唱过,因为那个地方的确不适合唱这样的歌,那里只适合唱口水歌。    林夕的确是个前无古人的怪才,一首垃圾歌能被他写成这样。估计当世再难找出二人能写出如此细腻而富有震撼力的歌词:“我愿意试着了解从此以后 拥挤的房间 一个人的心 有多孤独”。记得一个长我一级的师兄曾经屡试不爽的用这句歌词征服过许多MM----他真该好好谢谢林夕。后来,有一天他欣喜非常的告诉我,他找到了自己生命的真实内核,说得我一头雾水。后来才渐渐了解到,不过是身边又多了一个叫 * 的GF,不过又是多了一段可有可无的感情而已,大家一致认为。其实他是经历了一番马拉松才走到这终点的----并不象以前那样易如反掌的得到。又有一天他一反好沉默的本性絮叨的说起带她回家了,家人虽不赞成却也没反对诸如此类。后来又说两人名字好,连在一起更好----晕,这也能想起来!师兄此后也一改风流本性,小两口甜甜蜜蜜,一时间惹得校园MM们嫉妒如潮水般汹涌。后来他们的确被众人奉为楷模一致看好,包括老师,甚至搞得有的师兄迫不及待的要提前上缴红包。再后来,就没了后来。据说是无疾而终----一直不信,倒是那些不少所谓的露水情侣真正有了结果,真令我们这帮学弟们大跌眼镜。临别时在火车站还不忘向我感慨了一番。    其实说来说去这世界就是一开放的特大舞台,谁都可以在上面我行我素,谁都是他自己故事里的主角,你可以说“我就是郭大侠!”也可以拿你自己当乔峰或令狐冲,当然你非哭着喊着说自己是东方不败,也没人不同意。“万物都有终点”这是我们从小都熟知的真理之一。只是终点在哪?我们常常习惯于过早的给一个人或一件事下结论,师兄错了,其实我们大家也都一样  全错了。    天地不仁。
梦不到林夕{ZT} 梦不到林夕 极喜欢香港的一男一女,薄薄的林夕,尖尖的李碧华。 因大部分的人都可以用一头,一棵,甚至一摊来修饰,只他俩得天独厚,一片林夕,一根李碧华,锋锐的让人嫉妒。觉得这种锋锐,正是造物十年磨一剑的成果;而我们,不过是它一年磨十剑大批量生产出来随便对付过去的。 前段时间整理出来好几百首林夕的歌词,几百片削的薄而利的林夕深深地嵌在我的肌肤里,让我痛楚难当,我很想嫁祸给其他人,所以我终于决定要写林夕。 林夕写歌写的凶狠,十年时间创作了不下两千首,几乎占据香港词坛半壁江山。我并不羡他高产,我只是奇怪在这么高产的前提下,如何依然能够把每首歌都写成压花刀片般,精致且,要命。 林夕为达明,王菲,周华健,梅艳芳,张国荣他们写歌,为他们写《风月宝鉴》,《蝴蝶》,《最后今天》,《似是故人来》,《路过蜻蜓》这样的歌,我很不愿意把它们的歌词零打碎敲地往上搬,但是这是权宜之计,我毕竟不好意思把它们全贴出来。 “嘴唇还没张开来,已经互相伤害;约会不曾定下来,就不想期待。电话还没挂起来 ,感情已经腐坏。恨不得你是一只蝴蝶 ,来得快也去得快。”王菲的专辑当中最喜欢的是《只爱陌生人》,整张专辑全部是林夕的词。听这支《蝴蝶》的时候,除了灰心还是灰心,林夕一早将希望扼死在摇篮里,不让我们有半点妄想。《百年孤独》里面又唱“悲哀是真的,泪是假的,本来没因果,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我很害怕他这么平淡地提醒,有的时候太多的废话会缓和一件事情的严重性,所以林夕的精练反而会把每个人心里暗藏的郁闷无限放大。 然后是周华健,华健像一块温润的玉,戴在身上是起保温作用的,但是他只要一接触到林夕,温度就会急剧降低,《谁叫我》,《男人缘》,《女人缘》都是这样,凉飕飕的自怨自艾。以前有听不太懂粤语的朋友对我说,有首歌她听懂了几个字“写最后传奇” ,华健带点哭腔的唱出来,唱的她唏嘘不已。后来找到那首歌,就是《最后今天》,“假使最后今天活着在这天地,不知刹时之间可否一起,可会及时扑向我这两臂,写最后传奇。” 《路过蜻蜓》是江苏音乐台的张艺最爱的歌,她的节目从夜里十一点到十二点,所以我每次听到这首歌,都是在这个时段。“若你没法为我安定 ,宁愿同渡流浪旅程 ,不怕面对这无常生命 。哭我为了感动谁,笑又为了碰着谁,看着你的眼,勾引我的泪,为何流入沟渠 ?”我很希望我的一个朋友能听到这首歌,她的名字就叫无常。知道林夕并没有在这首歌里励志的念头,但它就是林夕的歌里唯一让我起死回生的。其实我们都看的很透,只不过不愿意看开罢了。 以前在杂志上见到林夕的样子,极清秀一个人,和他的词非常合衬,真觉得他就是什么都应该薄薄的,连命也该是,看他的词多了,心里就隐隐地对他生出这样的邪念。不知道他现在的情况,自从滚石出过那张《林夕宝典》以后,就找不到多少和他有关的消息,没有消息也算了,觉得手头积累的他这么多的词做药做毒都足够了,配合着心情拿出来使。 还未来及感觉,已然中了林夕的招,招招狠辣。香港(又何尝只是香港呢)的词都给林夕捂住了眼。林夕的好词,却总只偏心几人,谁说不势利?没有林夕会怎样?至少黄、王、张等不至于这般让人爱。 林夕是把梦拆散了的,梦到内河,梦不到林夕,我听林夕听的这么憔悴,梦也必定不来找我。
华语歌词世纪经典   我就出生在你要我出生的房子里  与活着  似乎是20世纪的我们的写照  不知是否也象19xx,留在20之前          ——史前文明  开场聊:此评说项目是龙派哥哥“五葵手码字工程”的一个项目,拟将本世纪的华语歌词经典一网打尽,以关照汉语诗歌两大支脉的词传统的现代走向,因为,这里面有被当代文学史粗暴忽略的汉语黄金。可以说,歌词从未进入过正统文学史的残缺视野,但其中的精华部分绝不逊色于任一种现代文学的典范作品,它的光辉不在人们的视野之外,而在人们的意识之外,它是我们视而不见的一束强光。龙派哥哥承认,在心绪被那不可言说的歌声击中后,是那些词章继续在无声的时候提升了我。龙派哥哥觉得,如果在聆听无数的动人歌声同时,能将本世纪杰出的歌词作品一一品读,再辑成一部较为结实的现代词集,那不但是一件很美的事,而且是一件很爽的事!  罗大佑的词  鹿港小镇  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爹娘         我家就住在妈祖庙的后面         卖着香火的那家小杂货店         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爱人         想当年我离家时她一十八         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卷长发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街道 鹿港的渔村         妈祖庙里烧香的人们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清晨 鹿港的黄昏         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假如你先生回到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告诉我的爹娘         台北不是我想像的黄金天堂        都市里没有当初我的梦想         在梦里我再度回到鹿港小镇        庙里膜拜的人们依然虔诚         岁月掩不住爹娘纯朴的笑容        梦中的姑娘依然长发迎空         再度我唱起这首歌 我的歌中和有风雨声  归不得的家园 鹿港的小镇        当年离家的年轻人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繁荣的都市 过渡的小镇         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砌上了水泥墙  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        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           门上的一块斑驳的木板刻着这么几句话   子子孙孙永宝用 世世代代传香火     啊——鹿港的小镇            曲:罗大佑 唱:罗大佑  龙派哥哥语:罗大佑!?这管针剂也着实够劲!在某些分子那里,对这个名字的赞美往往如同突发高烧后找不着北一般,令他人费解。然而不幸又有幸的是,龙派哥哥也是其中一员,并且一直提倡在艺术心力上向罗大佑同志学习!二十年前,当罗大佑甩下白大褂被上一袭黑衣从病室跨上歌坛扯起老嗓登高一吼时,整个华语歌史来不及哼哼就迅猛改变了,这不是随随便便的成功,而是一首歌可以死磕三、五年的恒力造就的。在台湾二十年“百张经典唱片”评选中,罗大佑的《之乎者也》高居榜首,实是众望所归。这张专辑在1 982年发表时,曾引起波及台湾全岛的社会良心大论战,后被喻为流行乐史上第一颗原子弹。其中的《鹿港小镇》,从一个青年浪子的个人遭遇中透析大时代的变迁,在交融着批判、抒情、反思的完美叙事中同时呈现出现代与传统、文明与道德、世界与家园等当代生存场景中的多重矛盾影像,开篇借用了保罗- -西蒙的《scarboroug fair》句式,但兼具歌唱性、戏剧性、叙事性的词章似略胜西蒙半筹。本先生视其为本世纪最杰出的汉语诗篇之一。
「思词.歌库」之六:潜龙勿用   第一次接触填词的我,填了半首垃圾便沾沾自喜,於是有一天听到谢霆锋的《潜龙勿用》後,说了一句:「甚麼?这是甚麼狗屁垃圾!?」  一段时间之後,技术有点儿进步……机缘巧合之下又听到《潜龙勿用》,这次开始有点「过瘾」的感觉。  再过了一段时间,填词经验吸引多了,人家的词评也看得多了,开始明白到《潜龙勿用》的奥妙之处,暗骂了自己一声该死。  现在,填词技巧仍旧「低能」,但总有半点眼光剩下。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已经不无话可说。我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资格去批评这首歌的歌词,甚至连赞美的资格也没有。  原来《潜龙勿用》这首歌,并不是堆砌或无意义的垃圾。不仅引经据典,几乎所有的词语都用得异常恰当,堪称字字珠玑!无心研究的人也罢,修为稍有不足者便即弃之如粪土!林夕轻松的表演顷刻间便让所有「低能」的人感觉到自己并不是「低能」,而是「无能」。  填词的时候也是一样。起初学习的时候,想到甚麼就填甚麼,喜欢那些就写那些,根本没有限制。到经验开始累积起来,人家的词看多了,常常告诉自己不要像某某这样这样,要学习某某那样那样;初学的时候有曲就可填下去,现在对著曲子整夜发呆。  少年不识愁滋味,自己填的词里满纸的我空虚我寂寞,都是我悲哀我痛苦;现在生活紧张,命运逼人,愁上心头,因为害怕从前的空洞和肤浅,甚麼也不敢写,甚麼也填不出,竟以连肤浅的能力也没有。  原来时间越久,见得越多经历得越多,越让人感到无地自容,没法回头,再也没有资格去大无畏。
(转)爱情,幼稚 by林夕 [孤泣推介]爱情,幼稚 by林夕爱情,幼稚曲:李伟菘 词:林夕 编:黄丹仪刻骨铭心的 原来留在身旁不会愉快使我愉快的 原来是过去敷衍过的一天一天踌躇 一点一点部署最爱最终留不住 即使多麼在乎不等於可相处 花光心血仍难被记住其实爱情幼稚 难道再没更重要的事 难道眼泪会比苦笑容易谁造爱情故事 谁又领会背後那真义(谁又证实世上有这种事)难道创造我的比我无知彷佛冥冥中 全情投入一般不会共对一世共对的 常常是那身边的小角色必须潇洒自如 必须懂得共处 爱意也许留得住不紧张不在乎 方可一生相处 心惊胆颤常常是偶遇依首歌收录在eason第一张专辑,唱反而唔系太特出,我非常欣赏依首词故事意思~"刻骨铭心的 原来留在身旁不会愉快使我愉快的 原来是过去敷衍过的""彷佛冥冥中 全情投入一般不会共对一世共对的 常常是那身边的小角色"唔知林sir系咪真真正正经历过,不过我自己真系好有依种"谂法",将"通常最爱o既唔一定系你最後果个",表现得非常贴题and中point!而且无押韵听出来都非常"顺",可能系比佢个意思吸引住,要谂一谂~"又系喎""一天一天踌躇 一点一点部署最爱最终留不住 即使多麼在乎不等於可相处 花光心血仍难被记住""彷佛冥冥中 全情投入一般不会共对一世共对的 常常是那身边的小角色必须潇洒自如 必须懂得共处 爱意也许留得住不紧张不在乎 方可一生相处 心惊胆颤常常是偶遇"头个段好吸引,之後林sir就解释and"教"我o地应该点做,其实一首词上文接下理好重要,林sir真系写得好好,"心惊胆颤常常是偶遇"<--依句我谂左好耐,开头唔系好明,之後谂返自己o既故事,我苦笑了~"其实爱情幼稚 难道再没更重要的事 难道眼泪会比苦笑容易谁造爱情故事 谁又领会背後那真义(谁又证实世上有这种事)难道创造我的比我无知"副歌用反问去"强调"歌名and全首歌意思,果时我听完一次,苦笑左一下,再听多次,林sir好似亲身问我一样"难道眼泪会比苦笑容易?"我呆了..."难道创造我的比我无知?"其实创造我地o既,又点会唔知依种感觉,初初好难明林sir意思,不过依家我明白了....."爱,就是这样",可以话自打嘴巴,但真系打得好"应"!孤泣字
张看林夕词[转] 兔叉要偶谈谈对《再见二丁目》的感想,那偶就谈谈……不过偶这个人向来是给点颜色就开染坊,这次搞大了,染坊开到林大爷头上去了……俺对林大爷仰慕已久,今天就借此机会,林林总总扯扯林……夕……的词。本人涉猎不广,所谈所感,大部分系林大爷为张先生所作歌词,《张看林夕词》者,借张先生之法眼感受林夕也,故名。世界太阔,你的哭笑不止为我。林夕是洞察世事的,记得张爱玲说,“一切对人生笼统的观察都指向虚无”。——洞察世事人情的结果,难免要疏离于这个人世间。因为生活在别处,所以可以冷眼返观自身。他说,世界太阔,你的哭笑不止为我。——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自己,虽然可以尝试着混混噩噩为一场气氛,热热闹闹亦胜于一个人——终于还是难抵那“过于喧嚣的孤独”。当年李宗盛写道——人生没有我并不会不同——这似乎是“世界太阔,你的哭笑不止为我” 的进一步推论,然而李的语气中,却有那样多的牵挂与纠结,欲放还收,曾不如林夕这句话来得清坚决绝——洞彻人生,却哀而不伤——因为根本上,说的只是实情而已,虽然也有诸般无奈,终究也只是淡然一笑了之。因为只剩下自己,自怜、自怨、自艾反而更可以避而不谈,剩下的,就是抚心自问,一个古老的话题,什么是理想?或者说,梦想?其实理想和梦想根本上是一回事,最终实现了的,都可以在“理”,未能实现的,便是白日梦。不管这个梦做得有多真,还是梦一场。——对于未能实现的理想,人们往往不肯给予太多体恤。从这一点来说,理想也是很现实的一件东西。人生的两大悲剧在于: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或者,得到自己想要的。——王尔德和萧伯纳都曾说过类似的话,林夕也曾写道: “有这么多个理想,有些根本不到我想,也有些得到会变样,久不久隔靴搔痒。” ——然而在这句话里,林夕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悲哀——有些根本不到我想——不是不能实现,而是根本连想的勇气都没有,别人还没有给出否定或者讥嘲,自己先取消了自己的资格。山水画只可景仰,难住进现场。可是知足,和怯懦,是两码事吧!所以他才会继续写道——能浏览遍好风景才去认命。假如能够这样,真到了路上花也没有,绿草也没有,只余小沙丘的时候,也就不再需要突发事情。几米说,人生是变化无常的,什么事都要计划吗?林夕写,一天流星,与你相比,会发现凡事有着限期。世事的限期,并不长过流星划过夜空的那一瞬。人生到处应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足迹留在这片并不干净的雪泥上,很快的,浅浅的爪印便被飞雪重新掩盖。那只无脚的小鸟,它并不是从未曾落地,只不过,那浅浅的脚印,很快地便被旁观者遗忘了,所以他们断言,它从未曾落地……其实有没有落地又有什么关系呢?谁会真的介意?连那只小鸟自己都未必。重要的是曾经飞翔,不是吗?如果可以磊落,谁情愿闪躲。如果可以快乐,谁情愿忘掉心魔。很沉重的一句话。人生是很容易就这么猥琐下去的,谁不想磊落?谁不想快乐?但是想,就真的能吗?现在尽量镇静,别问为甚么镇静……真的别问为什么。信不过感情,从未谋面才像爱情林夕本来可以表达更多他对人生的看法,可惜这种机会并不多。香港乐坛的商业化操作使得描述个人心境的作品被挤迫到一个狭小至极的规模,很多句子,只能在情歌里插一脚,“主”异地为“宾”,却连喧宾夺主的机会都没有。更大部分的,都在谈情说爱。林夕也在谈情说爱,却仍然是一个异类。相信吗?我相信爱吗?周耀辉在问,林夕在答。好感、约会、恋爱、婚姻、分手、藕断丝连、情难再续、再续前缘……Thanks to香港强大的商业运作机制,林大爷不辞辛苦地把感情由情愫暗生、病危直至死亡的过程都写了个遍。好感我说你好你说打扰。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