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林夕 我爱林夕
关注数: 0 粉丝数: 42 发帖数: 2,463 关注贴吧数: 1
林忆莲《云妮锺情》讲林夕 云妮锺情今天早上903《云妮锺情》的「Vani有约会」是忆莲的录音访问,访问时间是差不多完成大碟录音时,地点在雷颂德的录音室。片段下载 (provided by X):http://rapidshare.de/files/7295470/20051107_Sandy_Vani.zip.html内容撮要 (以前访问说过的不再重复):- 演唱会跳舞歌比较多,整个概念是讲feel,我说不出有何感觉。自己不是懂得计数的人,计算太多,不如不计。- 今次做广东碟,遗憾的是想合作的人已经不在,听这张碟,会有很多感受说不出来。- 做完十首歌,很想再有多些时间再做,想再做多十首。- 有些类型的歌曲,从来没有做过,必定有其原因,例如较少做摇滚,可能自己不适合,但很多元素可以含蓄地放进去,如一句的尾音。- 演唱会的选曲可说有少少大胆,有些唱过多次的大热作品不会出现。- 新碟跟林夕合作过後,很喜欢他,因为他说出了心底话。这次很对不起他,因自己的表达能力不准确,而林夕作为一位殿堂级的作词人,下笔要很准,要他重写了多遍,他说:「我好大压力,你很奄尖。」听到他用这个字来形容我,我心里觉得舒服了。- 《为何他会离开你》像跟姊妹分析爱情的一席话,功劳应归林夕,我是一个好的聆听者,但不是一个懂得替别人理性分析问题的人,做不到深宵爱情信箱节目。节目内播出了《本色》、《天大地大》、《一分钟都市一分钟恋爱》、《为何他会离开你》几首歌。
z:林忆莲要请林夕食饭 <转自温故知新>叱吒903「叱吒乐坛」直播访问内容撮要 : 忆莲认为演唱会开4场刚刚好,自己也想开多些,但场地档期不许可。像做《雪狼湖》那样开40多场,中间会不知自己做什麼。做演唱会需要很多体力,忆莲会做Yoga、游水、练舞来锻练。「腰脚要用力,每次开完骚像跛了,尤其因为要穿高跟鞋。」录音前,忆莲习惯尖叫开声,有时锁著自己在洗手间内,发出各种怪声。唱了几个take,她就坐下来吃东西,录《本色》时,则边跳边录,因为要同时练舞步。《本色》这首歌改了几次名,最初叫《灰色不再》,後来又想改为《夜色》,雷颂德和黄柏高则喜欢《本色》。演唱会初时想叫《秋色无边》,但感觉太诗意,不合用,所以改为《夜色无边》。夜色无边指香港的夜景,代表忆莲对香港的感情,每次坐飞机回来都看见这城的灯火,有home coming的意思。她最喜欢在东区走廊坐车由中环向太古城方向,看到九龙对岸的夜景,另一边是北角城市花园的万家灯火。舞台设计不会有夜景的布景,因夜晚有各种可能性,会用视觉效果表达,如拍摄短片,和利用灯光营造气氛。歌迷喜欢听她唱冷门歌,忆莲也喜欢,像唱《微凉》、《给等最久的人》,很高兴得到那麼大的反应和共鸣。有人提议唱《夜了...没有藉口》,她则说笑要不要唱埋《雷电风雨夜》?接听歌迷电话,阿佩说想听《 痴缠》和《快乐的 坏东西》,又说上次新书签名会送了家庭食谱给忆莲,迟些要出书,忆莲记得食谱里有爸爸炒饭,她还保留著,因里面的食物好味。另一歌迷Alex问会不会和千嬅合唱,忆莲说暂时不会,因适合两个女歌手合唱的歌难求,并说目前录了六首歌,演唱会前应该出到碟,现正努力中。第三位Mimi问音乐总监是谁,忆莲答是伦永亮,香港演唱会後会到内地和美加等地巡回。主持人Mini问她知不知为什麼那麼多同志喜欢她,忆莲说不知为何,可能是音乐里的sensitivity,对爱情追求浪漫和轰烈的lifestyle不谋而合。最後,她透露新碟还有Jim Lee和 Eric Kwok参与作曲,但Eric Kwok那首还未录,仍在等改歌词,忆莲声音很不好意思的说:「我不好,我奀尖(挑剔),歌词改了很多次,要请林夕食饭,因我表达能力不好,不能清楚向他表达要些什麼,感觉捉不到。」
(ZT)《阿牛》词作分析 阿牛热播流行曲,陈奕迅的《阿牛》,由林夕填词。愈听下去,愈感到悲怆,写的是情人?是港人?是民主派?是谁?歌词裏重覆著「不甘心」和「等」——等一生都等。 追求著民主、自由理想的人,往往都被认为是完美主义者,他/她们带著无比的勇气——或说是傻劲,不断为到这些抽象但又关系重大的事情而努力,许多时候还有点「蛮」,甚至会做出如「抢新娘」这般越轨行为。不过,完美主义的完美,其主要指涉是对象,而不一定是那种崇高的概念。因为往往概念都是被後加的意义所充斥、添加的。这就犹如一个人爱著另一个人一样,不论被爱者是怎样,情人眼裏永远都只见西施。斯时,美,是因为被爱者,而不一定由美的普遍来决定的。同样,政治上的完美,制度上的完善,甚至是公义本身,它总是存著一个不可透视的洞和空白,予人投入地发展,建构论述。 《阿牛》讲的是一段近乎蛮/盲的投入,在相处的日子,永远是好,而且想著同偕共老。谁知,婚礼的来临,新郎/新娘不是我。它把一切都扭转了。人生顿变成不幸,身份也失去,甚至需要对方与新欢回眸的怜悯。是可幸,还是悲悯?情人仍然怀著期盼,期望与爱人还有来生。 结局是,一切都是欺骗与惨酷,他/她不要与情人重拾旧好。婚礼,成了永远的句号。 《阿牛》象徵著港人的不幸。暴力如抢新娘在施君龙等人中错误地发生。新的特首,是否就是那场婚礼,显示出一种事实,一切都已画上句号。林夕的阿牛,比起民调所反映的「市民」真实得多,他知道俱往已,面前的是新局面。你或在过去老董年间一直不去接受这现实,但这时,不由你了。 《阿牛》之中有一句写得很到:它说「你话只需肯做,差一刹与我拾回旧好」。民主派人士如陈伟业、郑经翰等人肯做,但这做还是在爱人话事下的做。香港人,要的不是跟著做,而是要做回自己。但若问自己是谁,我想,是否已在婚礼中失去了身份?还是,是时候寻找自己。香港人,要醒了!--------------------------------------------------试听:阿牛 作曲:雷颂德 l 填词:林夕 l 编曲:雷颂德 l 监制:雷颂德 不能回头 多年前 早明言不能回头可幸在 是我这一头蛮牛 几年来无法侍候 才和我分手成婚之前一刻才赶到 难得你来通报才知道往日共你追忆永远是好 怎能预计似这般难共你同偕共老你话只需肯做 差一刹与我拾回旧好不甘心 尤其这新婚 就像玩牺牲 想过抢新娘 我差点讲真历史一刻早已将旧伴侣转送别人 我说 别伤心 仍能恰当大方去做人约定日後你若和他双婚 拿来用你尚有馀的恻隐怜悯我此生的不幸 不紧要 约到明年来生*不甘心 人人不开心 尤其这新婚 失去我身份不甘心 明明不开心 就是不甘心 不过我肯等 等一生都等*这都好 自小想拿到的全得到 如今我求不到才知道我命运里虽则当你是宝 天涯上有更多的好情人仍然未抱 要这麼的惨酷 她不要我再拾回旧好Repeat*一头蛮牛 闯情场竟成为一头蛮牛惨淡在是我知不能回头 欺骗我难约定未来回头我是牛 我是牛
[勉强解读,林夕系列] 作者   Persephone (痴缠) 看版 LinXi 标题   [勉强解读,蝴蝶] 时间   Sun Aug 7 04:51:43 2005 嗯,其实是很久以前看人在王菲的板上讨论林夕写的词。我好想讲讲自己的看法。找了好久终於找到专门讨论林夕的板。我不知道林夕是怀著什麼样的心情写下这些词的,也不知道他究竟想表达什麼。只是自己的一点感觉,算是勉强解读罢。 :)献丑了。*王菲,蝴蝶。词:林夕 曲:Adrian Chan 编曲:Adrian Chan> 嘴唇还没张开来 已经互相伤害话没说出口,其实做的事已经伤害了对方。> 约会不曾定下来 就不想期待还没有固定的约会过,已没有期待。> 电话还没挂起来 感情已经腐坏电话还没挂上,感情已不在。> 恨不得你是一只蝴蝶 来得快也去得快真希望你是只蝴蝶,翩翩飞过,一切就算。> 给我一双手 对你倚赖 给我一双眼 看你离开> 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 没有谁忍心责怪爱情不能久长,本来就是这样。> 给我一刹那 对你宠爱 给我一辈子 送你离开> 等不到天亮 美梦就醒来 我们都自由自在只得一下下,我们都自美梦中醒来。> 回忆还没变黑白 已经置身事外事隔没多久,两人已是陌路人。> 承诺不曾说出来 关系已不再还未给对方承诺,两人已不再是能给承诺的关系。> 眼泪还没掉下来 已经忘了感慨还没哭出来,已经忘了为什麼而掉泪。> 就像一碗热汤的关怀 不可能随身携带热汤喝完了就没有了,不会有人记得。爱情消逝的快,可是谁好责怪?爱情本来就是消逝的这麼快,大家都知道的。我们都能体谅的。
林夕参与制作的一张专辑 我生词/罗大佑 林夕 曲/罗大佑 带着疲倦的前身 和斩不断的根 被化做冻结的泥尘 随着土地的年份 和醒不来的梦 沉默的挣扎与牺牲 终于传到的雷声 轮回般的缘份 隐隐唤回我的灵魂 (悄悄呼唤我的灵魂) 风雨转换的体温 改变了乾坤 启示了久违的青春 如此滋润 我的新生(我生) 再度潇洒我的脸 再次明亮我的眼 抬头重逢艳阳天 再度光彩的上演 再次实现的诺言 宣布着永远的春天 怎会再回望 难以不改变 造化无常的人间 春之祭 词/林夕 曲/罗大佑 舞就舞吧舞春风 歌就在春梦中 爽就爽在年初衷 一元复始的晴空 城市的猎人终于展开了追逐与奔驰的战场 城市的恋人牵着手于是拥抱向闪亮的阳光 别等春天 悄悄的溜走以后才要青春再回头 别等夏天 炎热的烈阳展露才明白春光的温柔 别等秋天 叶色都变黄以后才想到变天会怒吼 别等冬天 来到的冰冷感受才了解光阴的哀愁 舞就舞吧舞春风 笑就在春雨中 闯就闯向年初衷 万神复出的行踪 城市的猎人终于展开了追逐与奔驰的战场 城市的恋人牵着手于是拥抱向闪亮的阳光 别等春天 悄悄的溜走以后才要青春再回头 别等夏天 炎热的烈阳展露才明白春光的温柔 别等秋天 叶色都变黄以后才想到变天会怒吼 别等冬天 来到的冰冷感受才了解光阴的哀愁 舞就舞吧舞春风 笑就在春雷中 闯就闯向年初衷 万神复出的行踪 如今才是唯一 词/林夕 曲/罗大佑 有一些爱情 难得会拥有 美丽的时候 曾经他爱我 如今仍爱我 可是更爱自由 有更多爱情 与更多藉口 难轻易回头 什么叫天长 什么叫地久 此生够不够 千山以外 沧海自由 何处是以后 需不需要承诺 最难测的承诺 换取安全的感受 眼中看见你 睡梦中分离 转身春已去 人生的飘移 如春去秋来 转身又一季 从未曾为你 活在孤单里 只怕承受不起 想忘记过去 却不知将来 还是要相偎依 是过客的我 和过客的你 在纺织回忆 如只愿分离 不愿意忘记 总算不容易 曾经过沧海 不需要山盟 还是相聚一起 不要说过去 不要问将来 此刻终将回忆 多少往事风尘如烟天长地久 终会有个梦醒的时候 盟多少海市蜃楼已成季节不朽 终会走到天明的宇宙 曾经过沧海 不需要山盟 还是相聚一起 不要说过去 不要问将来 如今才是唯一 不忘记过去 不相信将来 此刻终将回忆 不忘记过去 不相信将来 如今才是唯一 摇滚夜族 词/林夕 作曲/花比傲 也许只有武侠小说主角 偷盗抢劫才不用去坐牢 也许只有童话式的电影 才有劫富济贫的侠盗 据说古代每个蒙面大盗 都享有仁义道德的外号 现代世界劫富不必济贫 现代小盗摇摇滚滚逃跑 大街小巷他们屏息静气 配合节奏等待猎物上钓 就像每个人盲目的暗恋 偷偷摸摸是他们的爱好 摇滚夜族 他们只喜欢与自己的背影追逐 摇滚夜族 他们迷恋下手之后闪避的速度 从前以为武侠小说主角 才会懂得飞来飞去夺宝 现实生活也有那么一群绿林好汉穿来插去夺镖 但是仁爱路上没有仁爱 忠孝路上也不讲究忠孝 花花世界这些武林小侠 背着阳光跟那月色赛跑 太阳下山我的青春小鸟 日入而作靠着月色垂钓 就像每个人忙碌的工作 追追赶赶是他们的爱好 摇滚夜族 他们只喜欢与自己的背影追逐 摇滚夜族 他们迷恋那闪避和逃亡的速度 天昏地暗 才有他们的灿烂金光 月黑风高才是他们沉沦的天堂 天昏地暗 才有他们想像的地方 月风高才是他们停靠的海港 淡夏词/武雄 罗大佑 林夕 作曲/伦永亮 柔柔阳光 照进透明的天窗 阵阵微风 掀开夏日的景像 每一片白云飘过的地方 都有我甜蜜的幻想 独自一人 背对昨日的忧伤
(林夕之外)倪震写亦舒(转载)    亦舒      倪震/文      姑姑亦舒,曾在随笔集<<寒武纪>>中提到我的童年 ,说我是「典型香港幸福新生代」。      我童年愉不愉快,且不说它;但记忆中的姑姑,却从来不快乐。      某年,我念小学,爸妈过了台湾探祖父母,长途电话回来,著亦舒来家找个印章盖支票汇款。找不到,「绝顶聪明」的姑姑就自然想起「绝顶顽皮」的震侄;印章,自然唯我是问。      案情简单,不认,用点刑便成,籐条没头没脑打了一顿,臭小子却还口硬。      我其实没充好汉,不知多想招认免打,可惜没动过那印章,供得了人,交不了赃;一场毒打,延续著遥遥无期的夜。      火了的姑姑,像著了魔,愈打愈歇斯底里,渐渐,「绝顶聪明」的震侄在哀号中领悟到,原来失控的姑姑打的己不是自己。姑姑眼中,只燃烧著对世界的不满;自少家贫、少年反叛、早婚产子、离婚反目、怀才未遇,种种不如意,都随著满天籐影狠狠发洩出来,化作侄子的一身血痕。从那刻起,我才知道姑姑是如此的不快乐;「走荆棘路的长辈」,是如此的不平衡,如此的愤世嫉俗。��      那可真是一场轰烈的鞭打,几小时总有吧。哭著的佣人虽老,也看得出这刻的亦舒惹不得。最後,还是赶来的姨母捱了几籐,好歹抱开。两姑侄一个做打、一个做捱,竟然痛得无分轩轾。後来父母回港,找到印章;姑姑没事人般,只字不提,事情也不了了之。      祖父母盲婚哑嫁,性格迥异,却能廝守终老;姑姑亦舒,十多岁便出走结婚,生下小朋友;可惜,几年便离婚收场。「凡事必须付出代价」,姑姑多年来都有「阴影」,人怕出名猪怕肥,怕小表弟有天会上门要钱。      除了怕儿子,姑姑又恨母亲。      祖母笃信基督,脾气好得不得了,就是单眼皮、厚嘴唇,样子没祖父精致。一群子女,祖母最疼姑姑,操心之馀,深以女儿为傲。可惜,姑姑一直恨自己像祖母,不像祖父。後来亦舒突然漂亮起来,就颇有削肉还母,划清界线的意味,也看得出她就是不要像祖母的决心。      人面全非,脾气依旧。有次姑姑在二叔家发疯,把全屋东西扔到地上,廝打著不还手的哥哥时,我又看见了毒打我的亦舒。我的伤早愈了,她的心可还淌著血。样子变了,人,仍是不开心。      姑姑开心,还是这几年的事。四十多岁时,她人工受孕,用命搏了个女儿回来。老蚌生珠,疼惜得不得了,为了女儿,更移民去温哥华。      有次和小表妹打保龄,小朋友晦气,不断把球抛起,任它轰然落地。我见途人侧目,劝她停手,慈母亦舒却笑著骂我bully (欺凌)她女儿。我望著样子和祖母一模一样的小表妹,又看看从心底满足出来的姑姑,刹那间感动起来。      「绝顶聪明的孩子多数绝顶顽皮,多吃几顿板子,理所当然」?俱往矣。要说「幸福新生代」,还看今朝。我和音讯全无的表弟,算是老几?      (注:引号内的文字,都摘自<<寒武纪>>中「童年」一文。)
林夕歌词集——余文乐 - 加州红903热火乐团音乐会 还你门匙作曲: 伍乐城 填词: 林夕 编曲: 伍乐城 做情侣 做朋友 都需要漂亮借口 但和你 沉默太久 应该说的怎开口 谁要 隔著电话讲分手 无法 笑著陪做走 谁愿意 和你斗 难听的 别开口 *谈情说爱是那麼易 然而共聚无话更易  沉默冷战玩意 我与你也没法医 无谓再倚  谈情说爱就算轻易 如何话别谁又会知  好不过 相拥到 半熟时  还掉你那门匙 也出於好意 是谁差 是谁好 都只怪寄望太高 是谁错 重头细数 当天对你好不好 难过 隔著电话听不到 而我 也是为你好 谁愿意 难看到 朋友都 做不到 Repeat * 彼此也同时 了解这爱情玩意 坐上回旋木马 直到抛开你我为止 Repeat * 我地 作曲: 舒文 填词: 林夕 编曲: 舒文 从前 现在 当我幼稚 沉迷 或是自虐 我有我知 当他们不满时 你我竟是最快乐时 最後痛苦 最爱护我们同伴却说是 好事 *谁都猜 我们注定结束  曾同时开心是最好结局  很想 激吻後中毒  有谁能料 没气力继续 #当初怎爱你 你也记得起  天都不能容那种滋味  从未怕输的游戏  人人在妒忌我地  不可不爱你 爱也爱得起  彼此给迷魂那种滋味  宁愿要记起 还是别记起  人人话我地我地 谁能 认定 你我有事 糊涂 或是幸运 你我有知 当他们相恋时 也会知愉快要及时 渴望有天 以往在唾骂同伴会悔恨 多事 Repeat*# 人人话我地 话我地  并未学会恋爱只懂去嬉戏 但我们却一起 人人话我地 话我地 但是是否不准真心去嬉戏 就算难在一起Repeat#相识 相恋 错配 道别  相识 相恋 错配 道别(再见喇)
《美丽岛》赏析 6.啊!停不住的爱人(转自五四三音乐站) 作者   another (另外一个人) 看版 LoTaYu 标题   《美丽岛》赏析 6.啊!停不住的爱人 时间   Sun Jul 17 02:53:59 2005     《美丽岛》赏析   6.啊!停不住的爱人   词曲:罗大佑   啊——停不住的爱人 即使我浑身都是伤痕与泪水   颠颠仆仆熬到这里不易 转头仍看到你在默默地跟随   年轻时的伴侣早已走失 时代在变得更加陌生虚拟难追   啊——停不住的爱人 不是没经过纷飞崩乱的冰雪   青春年少承诺时的勇气 比不上回心转意担当住的珍惜   胜利让给英雄们去轮替 真情要靠我们凡人自己努力   让这双苍凉的双手 捧著你眼睛中散出的馀温   细细数数变色的黑发 告诉我这是一个什麼样的奇迹   啊——停不住的爱人 即使我馀生将被受难给误解   颠覆在那无奈何的长夜 总有个无助後谁不具名的安慰  悠扬、苍凉。苏格兰低地小风笛吹出的前奏,便好似把我们带到了青草与冷风的北国。那是一种什麼样的情调?像是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但又不悲怆,而是尽量旷达地在风霜中保持那点温情,将一切寄予沧桑吧。  这情调,它弥漫在那样的天地之中,而经由人手,化入乐器,凝炼到了那样的乐音里,然後走出国界,流遍世界。即使未曾到过苏格兰,即使不晓得那风笛的由来历史,只要能够感受其中的风韵,也就能体会那片天地所孕育的德性,以及运用它的人所欲表达的情思了。  诗有「兴」法,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在正题之前先讲风景,以定全篇基调;这一段苏格兰风笛的悠扬前奏,应也可说是广义的「兴」——其实,如果要这样说,大多数歌曲的前奏也都可算是「兴」,可是这一曲是第一个让我这样想的。应该说,此曲前奏的画面感特别强烈,再加上我又要写这篇文章,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想法,将之与〈关雎〉〈蒹葭〉相比吧。  〈啊!停不住的爱人〉,据说是罗大佑写给前妻李烈的歌。他们两人的分分合合,我也略有所闻;然而,相较於其故事过程的波折起伏,我更看重的是最後沉淀下来的东西。听〈舞女〉时,我会把大佑与罗曼菲的情谊、艺术家之间的灵犀挂在心上,但不会深究他们之间到底发生过什麼;同样地,听这首〈停不住的爱人〉时,我也不会想去追究细节,而只要听出大概,知道这是一首写给老情人的歌,来品味那一种人过中年、历尽沧桑之後的情感,就可以了。   啊——停不住的爱人 即使我浑身都是伤痕与泪水   颠颠仆仆熬到这里不易 转头仍看到你在默默地跟随   年轻时的伴侣早已走失 时代在变得更加陌生虚拟难追  前奏已将气氛酝酿饱满,现在进入主歌,便以一声「啊」释放先前所蓄,总启下文。  「停不住的爱人」,这短短一句对爱人的咏叹,就涵摄了三个题目:时间、爱情,与殊途的人生。时间一直在行进,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也不一样,然而,爱情——在我们曾经交会的那一点上,曾经发生的爱情,可以定格而永存心底。即使现在世界与你我已变了那麼多,我们还是可以怀著那永恒的曾经,来以「爱人」相认。  但是,时间毕竟是停不住的。我们现在面对的,不是定格的过去,而是仍然不断变化的当下;不是心底属於我一己的旧情,而是眼前仍然有她自己生命、自己道路的对方。或许曾经亲密得可以不分你我,但现在毕竟有了距离,再也不一样了。  「停不住的爱人」一句,便表达了这样的认知:大佑知道,你我不会再是旧日熟悉的你我,光阴、情感、人,都是强求不得的。而最重要的是,大佑承认这个道理,且不打算和它对抗——或许他是负隅顽抗过的,但他明白了逃避的无谓,所以转而接受改变,定下心来,好好地与它应对。  此一态度,至为关键。它关系到大佑是仍然活在当下、努力前进,还是已失
转点《夕阳无限好》的词评 浅谈〈夕阳无限好〉 作者: 小混 (xh5207) 日期: 2005-05-17 陈奕迅平时嬉皮笑脸的,但无可否认他唱歌却很认真。在我听过的他的专辑之中,都必不会缺少一首感人的歌。比如《the line up》的《明年今日》所表现的时光流逝的那种伤感:离开你六十年/但愿能认得出你的子女/临别亦听得到你讲/再见。听到这裏,你会浮现出一幅画面:两个老头六十年来久别重逢,而各自已有子女。这画面虽无新意,却已够感人。在陈奕迅做了人父之後出的新一张专辑裏,主打歌《夕阳无限好》也很感人。“夕阳无限好” 取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 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可见歌曲的题目已颇具一番诗意,而歌词所表现的主题是“世事无常”:“好风景多的是/夕阳平常事/然而每天眼见的/永远不相似”。这种情感也没有什麼新意,许多文人骚客甚至普通人都会说,但是歌词有不同的演绎,加上曲调就会别有一种滋味。另外,《夕阳无限好》的MTV也拍得不错,很切合歌词内容,其中我认为最好的一点是:歌者在MTV中只是一名旁观者,好像只在最後出现了一次,那时陈奕迅扁了扁嘴,表情做得很适合。人类的情感往往是,最原始的最无新意的却最为感人。有些人表现得太过煽情却把这些情感破坏掉了。————————————————————————————言为心声 夕阳无限好 Tuesday, May 10, 2005 2005年5月10日 今天阴晴不定, 早上下雨, 但近午饭时候, 阳光普照, 到入黑在大厦步出大街, 又有雨粉扑面, 感觉很清凉... 工作近一年, 与大厦的管理员阿叔越来越好倾, 早上叫"早晨", 下午问:"细路, 又买饭盒, 不出去吃?", 我总会说:"天气热, 又人多, 不想吃得像"滚水'陆'脚", 用膳是一种享受嘛!" 到了超时工作, 管理员换了班, 曾经工作至凌晨, 离开时, 他们说:"细路, 又系你锁门?好多船走?"我说:"是呀!" 正值隆冬, 我补说:"晚上天气冷, 你们工作时多饮热水或热茶保暖!"他们回说:"会了, 惯了, 快回家睡吧!" 前天更与他们谈街道的号码如何识别?此後再谈, 从他们身上, 又学多样东西...总喜欢与年长的一辈谈天, 从他们身上看了不少, 学到不少, 而且有些事, 可能到我们一辈年青, 不去听, 就可能失却的生活哲学和学问。一向我都不觉得与老人家相处是闷, 只视乎有没有用耐性去听吧! 很喜欢陈奕迅的新歌, 其实都不新了, 差不多个多月的"货仔", 但林夕填词, 实在道出不同年纪的心态和心声,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中学七年都对李商隐结下不解缘, 很喜欢读他的作品, 虽然多是悲凉之作, 但我就是喜欢! 两首《无题》, 亦是我心爱之作, 但还是喜欢他的《登乐游园》:"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把握现在吧, 人生没有多少个黄昏...我近来最讨厌别人对我说:"比利, 你还年青, 看开一点!" 我就觉得总不能以"年青"二字麻醉自己, 人没有多少个一年, 今年可说年青, 那麼下年...後年呢? 别傻...人会随时间而成长, 老去...不要将"年青"作为可以甚麼都能从头开始的借口, 如果真是有能力的, 现在的年纪, 其实可以很有作为...别再把"年青"挂在嘴边, 应该说, 我已经不年青了... —————————————————————————————夕爷无限好3月时,听著杨千嬅的“长信不如短讯”,忽然省起,最近榜上的歌好像少了很多林夕的作品!翻查由2005年1月开始的《新城电台劲爆本地榜》,发现由1月至3月尾的上榜歌,林夕的作品,竟然只得杨千嬅的“长信不如短讯”及薛凯琪的“小黑与我”。而1月8日及3月19日的上榜歌,甚至没有一首是林夕的作品。(注:古巨基的“Monica”、梁洛施的“听话”及关心妍的“惨得过我”是12月的上榜歌)
二十年前写歌是为了留住她林秋离(转帖)  刚推门走进,一个轮廓高大的人物已经从屋内的阳台方向大踏步向我们走来。有人介绍"这就是林秋离老师"。尽管林老师就在眼前——高而瘦、头发及肩、眼睛有神,但想象中小巧精致尖声细气的台湾词人形象还是挥之不去。在一间不大但整洁雅致的办公室里,在斜阳日暮的背景中,我们的谈话开始了。  开始不是巧合  "我老婆熊美玲"是在近一个小时的交谈中林秋离话语里出现频率最高的称谓。"婆"字总是带着重音的拉长,语气也是依依的。"第一个女朋友就是老婆。"林秋离说自己的感情生活没有风雨,没有创伤,其实很平淡。而他自己对于感情的想法在当年写那首《一生情一生还》时已经很透彻了:"如果我爱你我就要用一辈子去还你。感情是神圣的。一旦许诺了就要用一辈子去还这个许诺。"  《一生情一生还》创作于1985年的冬天,后来成为了林秋离第一首广为人知的成功作品。而也是这一年的夏天他认识了作曲人熊美玲——他以后的太太和音乐合作者。  "当时我和熊美玲正在在热恋当中,她当时拿了美国的绿卡而且是非要去不可了,她的爸爸妈妈在那边已经为她找了一个男朋友。我的第一个想法是想把她留在身边,可那时侯我们连男女朋友都还没有确定。我想的就是做我所能做的任何事留住她,所以就自然而然采取了一种直接而有效的方法:想建立起自己的事业。"  于是,在好朋友梁宏志的启发下,林秋离开始了歌词创作。他说写作是自己从小的兴趣,爱读古诗词的他对于诗词韵脚很敏感,写起歌词来也得心应手。《一生情一生还》创作出来后他自己很满意,还曾经骑着自行车去唱片公司信心十足地自荐这首作品。  "结果?你也应该猜到啦——熊美玲很感动,她成了我老婆。那首歌后来也是特别特别红。"  写歌不靠灵感  "我是从来不听歌的,你知道嘛。我写歌也从来都不是因为突然出现了灵感,那样就太不职业了。我平时会注意累积灵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觉得这个感觉可以入歌,我会把它放在心里,到有人要歌的时候我再把这些感觉拿出来。而不会是很被动的,灵感一来就马上写下来。因为经常是别人和你说明天就要把歌拿出来,如果再等灵感来那不是要急死啦?"  二十几年的创作生涯,林秋离为300多名歌手写过歌,仅仅是发表过的作品就有700多首,大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热门歌曲。但是当被问起自己最满意哪一首时,他居然说不出一首。"每次写完之后就觉得这里不对那里不对。"他说每一首歌他基本都是先拿到曲,然后再填词的,所以他自己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大,可能一念之差就会填出两个不同的版本。每次在准备写一首歌的时候,他会设身处地去模拟歌曲中的情境,还要结合演唱者的声音和感觉。而这对于他来说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很享受和颇具展示性的过程。"先写词是很笨也不好玩的事,填词才有挑战性,也更见功力。同样的一个离别的场面,刘德华、周杰伦或是童安格肯定会有不同的反应。你想一想你听到的感觉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林秋离说和作曲者的合作要看机缘,因为做出一首歌就像生一个孩子一样。一定要对对象有所选择。曾合作过的作曲人尽管都是一线高手,但他觉得最能契合自己的歌曲还是他的老婆——熊美玲,"我们日夜都很和谐,"他说,"在我眼里她是最优秀的台湾女作曲家。"  悲歌可以当泣  "我不得不存在,像一颗尘埃。风吹来的砂冥冥在哭泣,难道早就预言了分离","我在孤独的尽头,你千万别放手", 林秋离的作品多是些婉约凄美的情歌,上演爱与不爱,有情无情的挣扎。问及于此,他说自己其实并非刻意的经营自己的词风。当然他也曾经填过《心甘情愿》那种温情的歌。他说以悲歌为主的原因是每个人都有许多苦闷,尤其是陷入情爱世界中的人,快乐是容易忘记的,悲伤的歌容易深入人心,这种普遍存在的苦闷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韩红:我崇拜他!就是林夕老师。 “曾国藩老先生曾经说过,凡物,历经艰苦而得者,食之弥安也。就是说任何的事情如果是在经历了艰苦之后才得到,在吃这份果实的时候就能特别的坦荡了。所以我觉得做音乐,它是一个过程,它是一个经历,它是一个长久以来的积累。”   韩红:因为我喜欢看唐诗、宋词,就借鉴了一些。多好啊,这句“雨送黄昏花易落”,非常好,真的。其实我这人可能就是小时候的情结,因为我小时候就学写诗嘛,所以写歌词就是这样的。我刚才不是说我有点儿像老人嘛。为什么呢?我的歌词不像方文山或者梁芒他们那种,是具象化的,什么我抽烟,烟灰怎么样了。我不是的。我更欣赏像……我可以说——我崇拜他!就是林夕老师。他写的陈晓东的《般若波罗蜜》,还有给Leslie写的《我》。(唱)“……这样的我”   查查:就是你特喜欢,你想要翻唱的那首?   我想起了几个月前在老峦的棚里邂逅韩红,当时她在给“高原红”制作单曲。那天她提到喜欢张国荣的这首《我》,想要翻唱它。那天韩红还听了我的小样,有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听其中一首歌的时候她突然跳起来,跑到一把吉他旁边弯腰在琴箱上跟着鼓点打节奏。之后还拿起琴,唱了起来。我当时就想,只有真正热爱音乐的人才会有这样的反应,因为音符和律动已经写在了她的基因里。   韩红:对!(唱)“……不一样的颜色,天空海阔,要做个坚强的泡沫,我就是我。”这是林夕老师的作品。我觉得他是有古典文化的底蕴在里面的,而不是当代年轻人的那种东西。所以我觉得我的歌词,是要有生活阅历和一定年纪的人才能看懂的。一般年轻人看了就觉得不能接受,云里雾里的。像“雨送黄昏花易落”这样的词,他们就不懂。所以我觉得任何事情都是,当你得到它的时候,你别期盼一步就能怎么样。曾国藩老先生曾经说过,凡物,历经艰苦而得者,食之弥安也。就是说任何的事情如果是在经历了艰苦之后才得到,在吃这份果实的时候就能特别的坦荡了。所以我觉得做音乐,它是一个过程,它是一个经历,它是一个长久以来的积累。其实现在他们已经劝我,不让我写歌词了。   查查:啊?!   韩红:因为我的歌词——就是我说的,是有经历的人有年纪的人,读过书的人热爱文学的人才能懂的——但是它不够fashion 。
林夕的歌坛/汤祯兆 我尝试从自省的经验作起步点:近年听广东歌的经验,是时常在得 到某些惊喜之际,很快又会被同一歌手的新作打垮,所以到今时今 日很难再义无反顾去说自己支持哪一位歌手。例如我是卢巧音《muse 》及《Fantasy》的拥护者,却不能埋没良心说《赏味人间》及《 Candy’s Airline》合乎水准;关心妍的《Jade-3》也维持不了《Jade-2》 的吸引力。我不是容祖儿的歌迷,但也不能否认《落入凡间的天使》 的整体成功布局编排,自也会为她未能在《我的骄傲》中保持水准 而感到惋惜;至於每次均令我十分气愤的杨千嬅更不用多言,她的 「绝技」为一张出色的歌碟後便立即出现反高潮的下场,事实上在 《MvsM上半场》後,她也有好一段时间未能反弹。 有时候不禁与听台湾歌手的经验比较,我们对陈珊妮、陈绮贞、孙 燕姿及伍佰等的拥戴,却又可以无时无刻绝不动摇,哪究竟是因为 甚麼?後来因一位友人之言才刺激起个人的反思:有一阵子我对谢 霆锋的〈游乐场〉十分醉心,友人迳言我是喜欢林夕而与谢霆锋无 关。我回想香港歌手的困局为有水准实力的己不多,所以大部分流 行曲换了他人发声,其实影响也不大。此外有实力的又往往仅在於 唱功上的造诣,在香港流行曲的生产模式上却难以保证有稳定性的 佳作出现。正如叶倩文复出的《你听到》自然引来全城惊喜,但有 谁会有信心下一张可以再创高峰。是的,原来唯一不死的只有林夕 ,他才是我们流行歌坛在接近二十年来的真正幕後旗手。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