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婆塞🌺 顿悟www
心魔不起,外魔不生!
关注数: 26 粉丝数: 220 发帖数: 5,128 关注贴吧数: 18
阿贊耀開示:延續「此時此地」修行(二) 回歸當下就是「此時」,回歸六根的感受就是「此地」。世界真正發生的地方就是這個六根,不在外也不在內,全部都是六根產生的火花。看現在這一刻,頭腦沒有雜念的干擾,心輪也沒有情緒的干擾,我們就可以安靜地進行觀察,讓自己清醒地面對實相,修行就是這樣。 但是一天之中如果沒有打坐,我們真的沒有多少時間是清醒的,一直活在概念、名相之中。看到人,我們想的不是這是眼根接觸到「色」產生的「受」,而是這人叫這名字那人叫那名字,這個是好人那個是壞人,全部都是概念; 進食時,我們也不是在感受舌根接觸的味道,而是在分辨這個是甚麼食物,叫甚麼名字,是日本、韓國或是泰國料理,是好味道還是不好味道,全部都是概念。如果我們真正直接面對感受——感受一定在當下發生,所有當下發生的事全部都是剎那生滅,進食就是一個很好的觀察機會,觀察舌頭上味道感覺的生滅。不論我們觀察的對象是甚麼,都一樣;看到一個法的生滅,就可以看到所有法都是這樣地生滅。所以我們觀呼吸看到呼吸的生滅,同樣地,我們看到眼前的屏幕也是這樣生滅,聽到的聲音也是這樣生滅,頭腦內的念頭也是這樣生滅。當你覺察到它的時候,它就已經成為過去——這是所有感受的共同特性,但我們總是慣性地忽略、無視它,不會深入思惟究竟這代表甚麼。這代表的就是我們沒有甚麼可以得到:無論那東西對你來說多有意義、多好或多壞,我們沒有甚麼可以得到。我們得到、執取的,全都是眼前這一堆生滅的感受,沒有其他東西。當心清醒時,我們才能正面這個事實,智慧從這裡產生,我們對無常的體悟就會慢慢增加,對欲望的執著慢慢減少。 ~阿赞耀
《狮子吼经》 佛陀说:“信众们,就如光明驱使黑影一般,觉悟之道可以拉倒无明之墙。四圣谛、无常、无我、缘起、四念处、七正觉因、三门、八正道、全都像狮吼般被宣说过,因而悉破了无数的妄见邪说。狮子是禽兽之王。离开洞穴时,它伸展身体,眺视四面八方。搜寻猎物之前,它会发出如雷贯耳的吼叫声,其他动物无不震惊而逃。雀鸟高飞、巨鱷向水里潜、狡狐也急忙站进洞里去。就是村中的大象,虽然有彩带装饰和金伞为盖,都被这吼声吓得四处乱跑。” “信众们,觉悟之道的宣讲,就正如狮子吼!邪说为之震惊。当无常、无我、和缘起法被宣说时,一向从无明和昏惑中找寻安稳的人天众生,都立时醒觉起来。一个人见到耀目的真理时,他会惊叹:‘长久以我们都抱着危险的妄见,以无常为常,又以为有个独立的我。我们误当苦恼为享乐,视短暂作永恒。我们又错认假的,以为是真。现在是时候让我们扯下迷惑颠倒的妄见之墙了。’” “信众们,觉悟之道使人类得以消除妄见的厚厚蓬帐。一个觉者出现时,大道便如涨潮的涛涌声般到处回响。潮水高涨时,所有的妄见都全被冲走。” “信众们,一般人很容易堕入四种陷井。第一种是对感官之欲的执取不舍。第二种是对狭见的执着。第三种是对正法的怀疑。第四种是有‘我’之妄见。觉悟之道帮助我们不堕入这些陷井。” “信众们,缘起之法可以帮助解决每一种障碍。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应该时刻观照身体、感受、心、和心生之物象的互依互缘之性。” 翌日,阿难陀在大堂重覆了佛陀的言教。他称这经为《狮子吼经》。
对佛陀最诚挚的供养 佛陀八十歲那年,抱病來到末羅國的拘尸那城。 那時,佛陀患了嚴重的腹瀉,到城中的沙羅林就無法再走了,遂選擇在林中的雙樹間入滅。 佛陀要求尊者阿難在雙樹間為他鋪床,頭朝北,面向西,雙足交疊,保持正知正念側臥。這時,沙羅樹雖然不在開花的季節,卻開起花來,花朵從樹上掉落下來,紛紛落在佛陀身上。除了沙羅樹花外,還有更多的曼陀羅花與栴檀香末,從空中飄下,落在佛陀身上,也飄滿了附近的地面,空中還響起了樂聲與歌聲。 對這些奇異的景象,佛陀為尊者阿難解釋道:阿難!這是一些棲居在沙羅樹林,篤信如來的夜叉天神,以奇異的花來供養我,但這不是真正的供養如來。 尊者阿難問 : 那怎樣才算是真正的供養如來呢? 佛陀說:只有能受持正法,實踐正法,隨戒、隨法而行的,才算是真正的供養如來!。 於是,就有這樣的偈頌,將這個情形記錄流傳下來: 「佛在雙樹間,偃臥心不亂。 樹神心清淨,以花散佛上。 阿難白佛言:云何名供養? 受法而能行,覺華而為供。 紫金華如輪,散佛未為供; 陰界入無我,乃名第一供。」 按語: 修出離心也好,修慈悲行也好,乃至於日常生活的觀照覺察、打坐、參禪、念佛……一定要能將修學的內容,與無我對焦,才算是真正進入了佛法的修學,也才算是對佛陀的禮敬與供養。
【對佛陀最誠敬的供養】 佛陀八十歲那年,抱病來到末羅國的拘尸那城。 那時,佛陀患了嚴重的腹瀉,到城中的沙羅林就無法再走了,遂選擇在林中的雙樹間入滅。 佛陀要求尊者阿難在雙樹間為他鋪床,頭朝北,面向西,雙足交疊,保持正知正念側臥。這時,沙羅樹雖然不在開花的季節,卻開起花來,花朵從樹上掉落下來,紛紛落在佛陀身上。除了沙羅樹花外,還有更多的曼陀羅花與栴檀香末,從空中飄下,落在佛陀身上,也飄滿了附近的地面,空中還響起了樂聲與歌聲。 對這些奇異的景象,佛陀為尊者阿難解釋道:阿難!這是一些棲居在沙羅樹林,篤信如來的夜叉天神,以奇異的花來供養我,但這不是真正的供養如來。 尊者阿難問 : 那怎樣才算是真正的供養如來呢? 佛陀說:只有能受持正法,實踐正法,隨戒、隨法而行的,才算是真正的供養如來!。 於是,就有這樣的偈頌,將這個情形記錄流傳下來: 「佛在雙樹間,偃臥心不亂。 樹神心清淨,以花散佛上。 阿難白佛言:云何名供養? 受法而能行,覺華而為供。 紫金華如輪,散佛未為供; 陰界入無我,乃名第一供。」 按語: 修出離心也好,修慈悲行也好,乃至於日常生活的觀照覺察、打坐、參禪、念佛……一定要能將修學的內容,與無我對焦,才算是真正進入了佛法的修學,也才算是對佛陀的禮敬與供養。
执着于“我”的概念,是认为我就是我,或者我是这个,或者我是那个,或者我有很大的尊严因此不能输给任何人,这些都是执着于“自我”的例子 。对“属于我”概念的执着是认为这是我的,这是我爱的,这是我喜欢的,或者说这是我讨厌的因此是我的敌人,这些是“ 属于我”。在巴利语“自我”的概念被称为atta,而“属于我”的概念被称为attaniya。 在印度其他哲学学派对于这套概念有另外的常用术语,其中“自我”的概念称为ahamkara,“属于我”概念称为mamakara,ahamkara字面意思是创造“自我的感觉”,mamakara则意味着创造了“我的”感觉,因为“mama”的意思是属于我。“自我”和“我的”这两类感觉是最危险的感觉 ,是最毒的疾病,我们称之为精神病, 在佛祖那个时代的印度,每一个哲学或宗教派别都旨在治愈这种疾病,佛教以外的教义和宗教也渴望清除ahamkara和mamakara,唯一的区别是在将自己从疾病中解脱出来后,他们称其为“真我”或“纯洁的自我”,而在佛教中我们不称其为“ 纯洁的自我”,因为我们不想保持任何对自我的执着,但我们称其为“空”或“涅槃”。“涅槃”被称为绝对的空性,空性的意思是无我、无所有权、无任何束缚,即精神疾病的完全治愈。这种对“我”和“属于我”的错觉是非常隐秘的,如果没有真正的兴趣和追求,就不会看到它是痛苦或精神疾病的根本原因。 所谓的“自我”或实际上拉丁语的ego,如果由此而出现自私的感觉,我们称之为egoism,也就是利己主义,因为如果有自我的感知,那么所有权的感觉自然会随之而来。因此“我”和“属于我”的感觉在一起就会是利己主义, “我”或自我的意识是存在于所有生物中的一种自然现象,甚至可以说它构成生物的核心, ego如果翻译成英文将是“ soul灵魂,即巴利语是atta,或希腊词汇 kentricon,这个词对应英语中的“centre”,意思是中间、核心, 所以可以说自我是生物的核心,是生物必不可少的核心,因此普通人不可能消除或避免这些感觉, 因此所有的普通人都会有一种持续的自我意识,即使它不是一直很明显,但是当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出现时,或者思想出现时,它就会变得明显。 因此每次你觉得有自我和属于我的感觉时,这意味着你已经患有精神疾病,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感觉,并且它会导致自私。 Luangpho Phutthatas Translated by Judge from Thai Languages 翻译于4月11日凌晨
训练心灵的好处 很明显,一个心智健康的学生在学习上会学得很好。心智健康的人能够做很多工作并取得好成绩,达到高效率,可以和朋友相处得好,并能帮助社会,因为高度的心智健康会比心智软弱的人更幸福、更成功。 以及那些身体健康的人,他们会比那些虚弱和患病的人更幸福,更能在生活中取得进步。他们的身体强壮,身体健康是因为身体的主人知道如何保持自己的健康,比如运动,知道如何运动,知道如何吃健康的食物,充分休息、呼吸新鲜空气。就像人的心也一样 ,拥有完整的健康是因为主人知道如何管理他的心, 以正确的方式训练心。训练心或使心平静、清洁、远离混乱和烦恼。使心智强大以及健康,以能够很好地利用它来工作。简单地说,就是“发展心智”。一个管理良好的国家是发达的,将是一个繁荣的国家,那个国家的人会很好,国家将是和平安定的。一个管理良好和发展良好的心也是一样,那就是有平静和快乐。 每个生出来的人都喜欢快乐,讨厌痛苦。 而人类想要的幸福有两点: 1. 身体上的快乐 2. 精神上的快乐 这两种幸福是相互依赖的。 也就是说,如果身体快乐,那么心智也会快乐。 或者如果你的心是快乐的 ,它也会使身体快乐。 以及受苦的问题, 因为身与心是相联系的,即色法与名法,佛教虽承认这两种幸福,却赞叹心胜于身。 正如佛陀的圣言所说,因为身体和大脑是听从心智的命令的,所以心智是领导者。 “一切诸法,以心为首。” 练习正念对生活非常有价值。 1.如果你是学生,学生将能够学得更好并获取更好的成绩。 高分是因为心的平静。 因此,它比以前具有更准确和更好的记忆力。 2. 把事情做得更好,因为更专注,所以很少犯错误。 3.能够同时做很多工作,并有效取得好成果。 4. 让一些轻微的小病痛消失。 5.成为一个脾气平和的人。心情很高兴、有明亮的皮肤、保持愉快。 6. 在生活的环境当中把快乐带给其他人。比如在学校,他会让朋友和老师也得到快乐。 7. 能够面对发生的各种事件,以及能够解决困难。 以正确的方式生活中的麻烦和动荡。 8.能够摆脱扰乱心智的五盖, 或者至少它可以变得更轻。 9.如果你能达到高级水平,会得到很大的幸福 ,并且可能能够获得特殊的精神能力,比如知道别人的心等等。 龙婆扎兰 Translated by Judge from Thai Languages
读者四:怎么看待现在基督教、佛教世俗化严重的问题?比如收门票? 明贤法师:我们曾经在前辈长老的精神基础上,于2013到2014年发起一个倡议,寺院一律免收门票。寺院门票最初是为了宗教自养,80年代初期宗教政策刚刚恢复,没有什么人进寺院,也没有什么人懂得供养。那么僧人靠什么产业活下去呢?最终给出的一个办法就是寺院可以卖门票。在那样一个过渡时期,卖门票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到后来,当“宗教搭台、经济唱戏”这个政策出台以后,收门票这事儿就变质了,饱受诟病。还有不少公司对门票杀鸡取卵。寺院在里面,他们在外面建一个更大的景区把寺院包起来。用寺院做标签,周边是旅游设施和假功德箱,只要是到寺院去的人,都得从那些要投钱的地方过,的确是乌烟瘴气。佛教跟这些脱不开干系,寺院无法洗白。即便有一个寺院特别想说明“假功德箱的钱不是我们收的,高香和强制导游的做法我们也不赞成”,但是也没人相信了。任何一个假西天的蹭脚布或垫脚石,都必然是一个真西天,因为有真寺院真僧人在,假西天去收门票才合理化。 这给外界的观感极为不好,似乎所有的问题都是佛教本身造成的。我希望大家客观地看待这些事情,并不因此就否决了佛教本身的价值。佛教不是做这些事的,可是已然难以松绑了。 今年春天六部委下发的文件,要严查假功德箱、假僧人、假景区等等。我们自己的推动影响有限,比如2013年和2014年呼吁免门票,据统计全国已有8000多所大小寺庵进行响应,宣布永远免门票。这已经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了。8000多所寺庙要做到免门票特别不容易,因为很多寺院外面就有一道旅游部门或旅游公司设的关卡。寺院下定决心不收门票了,可是不行,旅游部门的同志找来了,你非卖不可,哪怕象征性地收一块钱,哪怕不要钱直接发门票也可以,(合法性氛围的需要)总之就是一定要有门票。 因为寺院有门票,旅游景区里收起钱来就名正言顺。如果寺庙彻底不卖门票了,别人就会质疑景区是诈骗。不少宗教乱象需要一步一步去改变,呼吁更多热心人来推动健康的宗教文化氛围,才有可能一天天把风气转好。只要身为佛教四众弟子,没有哪一个会愿意拿着佛菩萨去卖钱的。谁愿意拿着自己的祖宗去卖钱呢?
读者四:怎么看待现在基督教、佛教世俗化严重的问题?比如收门票? 明贤法师:我们曾经在前辈长老的精神基础上,于2013到2014年发起一个倡议,寺院一律免收门票。寺院门票最初是为了宗教自养,80年代初期宗教政策刚刚恢复,没有什么人进寺院,也没有什么人懂得供养。那么僧人靠什么产业活下去呢?最终给出的一个办法就是寺院可以卖门票。在那样一个过渡时期,卖门票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到后来,当“宗教搭台、经济唱戏”这个政策出台以后,收门票这事儿就变质了,饱受诟病。还有不少公司对门票杀鸡取卵。寺院在里面,他们在外面建一个更大的景区把寺院包起来。用寺院做标签,周边是旅游设施和假功德箱,只要是到寺院去的人,都得从那些要投钱的地方过,的确是乌烟瘴气。佛教跟这些脱不开干系,寺院无法洗白。即便有一个寺院特别想说明“假功德箱的钱不是我们收的,高香和强制导游的做法我们也不赞成”,但是也没人相信了。任何一个假西天的蹭脚布或垫脚石,都必然是一个真西天,因为有真寺院真僧人在,假西天去收门票才合理化。 这给外界的观感极为不好,似乎所有的问题都是佛教本身造成的。我希望大家客观地看待这些事情,并不因此就否决了佛教本身的价值。佛教不是做这些事的,可是已然难以松绑了。 今年春天六部委下发的文件,要严查假功德箱、假僧人、假景区等等。我们自己的推动影响有限,比如2013年和2014年呼吁免门票,据统计全国已有8000多所大小寺庵进行响应,宣布永远免门票。这已经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了。8000多所寺庙要做到免门票特别不容易,因为很多寺院外面就有一道旅游部门或旅游公司设的关卡。寺院下定决心不收门票了,可是不行,旅游部门的同志找来了,你非卖不可,哪怕象征性地收一块钱,哪怕不要钱直接发门票也可以,(合法性氛围的需要)总之就是一定要有门票。 因为寺院有门票,旅游景区里收起钱来就名正言顺。如果寺庙彻底不卖门票了,别人就会质疑景区是诈骗。不少宗教乱象需要一步一步去改变,呼吁更多热心人来推动健康的宗教文化氛围,才有可能一天天把风气转好。只要身为佛教四众弟子,没有哪一个会愿意拿着佛菩萨去卖钱的。谁愿意拿着自己的祖宗去卖钱呢?
报国寺,始建于宋代咸淳年间,原在文庙西,名“报国禅院”。 元代至元二十二年由湖道肃政廉访使捐赠重建,普照任住持,一时禅风甚盛。 明初禅院录开元寺,景泰天顺年间僧志学请於朝廷改院为寺,遂成丛林。 成化年间住侍成钊大扩规模,殿宇、客寮、斋堂、库房等计有数百间,占地四十七亩,成为巨刹。 嘉靖万历年间东南扰乱,佛法逐衰,报国寺亦渐颓废。万历末僧慧如苦行重兴,茂林继之,以慈悲心接物利人,以智慧力敷教弘化,专持阿弥陀佛名号,受法三千余人,受戒万余人,饭僧数十万人,是为报国寺最盛时期。 清咸丰后,佛教复衰,至光绪末,僧楚泉见寺日趋衰败,发心重兴,特赴京请颁藏经。楚泉离寺后江苏巡抚程德全听信幕僚谎话,言报国寺有寺无僧,遂将全寺没收改建植园。楚泉请经回苏,寺已易主,只得借地安藏以待机缘。 民国二年程德全罢官闲居,始研佛学而生信心,深悔当初毁寺之举,乃於民国十年出资购穿心街原中军衙署,重建报国寺,但规模较小,仅四亩有余,延请楚泉住持。楚泉辞世,其徒明道继任。 民国十九年(1930年)二月,迎请高僧印光来寺掩关。印光法师居报国寺后,弘法利生声名远播,皈依者不下百万,故昔日穿心街上人接不暇,颇具盛况。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印光法师破关而出,至沪说法,恳切开示护国息灾,后因妙真老和尚之请,移居灵岩山寺。明道殁后报国寺改作灵岩山寺下院。 1950年后寺庙被医院和工厂借用。1958年成为民居。 1992年秋市佛协议请收回,创办佛教文化事业,得政府支持,归还房产。市佛协筹资三百余万元进行重修。修葺后的报国寺占地1300平方米,有山门、大殿、藏经楼、东西厢房、印公关房等主要建筑,具有典型的江南寺庙风格,印公关房按原貌复修,藏经楼宽敞明亮。大殿为五开间,建筑面积144平方米,气势宏伟,辟为苏州佛教博物馆。
苏州报国寺,始建于宋代咸淳年间,原在文庙西,名“报国禅院”。 元代至元二十二年由湖道肃政廉访使捐赠重建,普照任住持,一时禅风甚盛。 明初禅院录开元寺,景泰天顺年间僧志学请於朝廷改院为寺,遂成丛林。 成化年间住侍成钊大扩规模,殿宇、客寮、斋堂、库房等计有数百间,占地四十七亩,成为巨刹。 嘉靖万历年间东南扰乱,佛法逐衰,报国寺亦渐颓废。万历末僧慧如苦行重兴,茂林继之,以慈悲心接物利人,以智慧力敷教弘化,专持阿弥陀佛名号,受法三千余人,受戒万余人,饭僧数十万人,是为报国寺最盛时期。 清咸丰后,佛教复衰,至光绪末,僧楚泉见寺日趋衰败,发心重兴,特赴京请颁藏经。楚泉离寺后江苏巡抚程德全听信幕僚谎话,言报国寺有寺无僧,遂将全寺没收改建植园。楚泉请经回苏,寺已易主,只得借地安藏以待机缘。 民国二年程德全罢官闲居,始研佛学而生信心,深悔当初毁寺之举,乃於民国十年出资购穿心街原中军衙署,重建报国寺,但规模较小,仅四亩有余,延请楚泉住持。楚泉辞世,其徒明道继任。 民国十九年(1930年)二月,迎请高僧印光来寺掩关。印光法师居报国寺后,弘法利生声名远播,皈依者不下百万,故昔日穿心街上人接不暇,颇具盛况。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印光法师破关而出,至沪说法,恳切开示护国息灾,后因妙真老和尚之请,移居灵岩山寺。明道殁后报国寺改作灵岩山寺下院。 1950年后寺庙被医院和工厂借用。1958年成为民居。 1992年秋市佛协议请收回,创办佛教文化事业,得政府支持,归还房产。市佛协筹资三百余万元进行重修。修葺后的报国寺占地1300平方米,有山门、大殿、藏经楼、东西厢房、印公关房等主要建筑,具有典型的江南寺庙风格,印公关房按原貌复修,藏经楼宽敞明亮。大殿为五开间,建筑面积144平方米,气势宏伟,辟为苏州佛教博物馆。
苏州灵岩山寺仁雲居士6月1日 18:59没有公示,未与苏州 苏州灵岩山寺仁雲居士 6月1日 18:59 没有公示,未与苏州报国寺法定负责人弘法法师办理有关法定手续,擅自把弘法法师他老人家几十年的丈室清理出去。今日,苏州居士林负责人觉智法师已把他的保安进驻报国寺。 苏州报国寺是民国时期印光大师闭关场所,是苏州灵岩山寺的下院。文革结束,因报国寺已居住几十户居民,明学长老命灵岩山寺第一监院弘法法师去恢复报国寺,经全部自行募捐,终于妥善安置迁让寺内全部居民。 仁义礼智信,今何在?天日昭昭 7月2日 21:25 不知惭愧占寺庙,违法违规破僧团。 今天苏州报国寺,著名的抗战时期的印祖闭关道场,苏州佛教居士林负责人觉智在报国寺僧团、护法居士的强力反对下,在现灵岩山寺法禅带领十余名穿僧服的(也是2019年12月17日天寒地冻之夜残忍迫害弘法老和尚的这些魔),帮觉智强行进入报国寺。 因觉智违法违规任负责人,报国寺僧团已提请市政府法制办依法处理,在没有处理结果的情况下,觉智强行进寺,自我‘念念有词’时,有位护法居士问觉智:‘’杨老居士是怎么死的? 7月4日 14:30 印光大师为什么不显灵???苏州灵岩山寺,印光法师净土道场抢走了,今天印光大师闭关寺院报国寺也抢了!修净土的人,崇拜印光大师的人,寄托净土的人,沒有希望了,再也看不到净土,从此不修净土,被逼被人拉进一一邪道,其他教派,苏州举世闻名,苏州灵岩山,报国寺,被抢占,今天报国寺如果没有当家,公派个当家来,但是报国寺有几十年爱国、爱教的僧众。现在苏州西园寺普仁派觉智,抢负责人位置,被传入国外,第一个开心的人是净空,第二个是密宗索达吉,(净空,净空徒儿,大讲,窜改,印光法师十念法,索达吉也讲,窜改,净土、)被传入国外知造,会被国外势力讲中国人权,今天可以清楚看到:这帮以普仁,秋爽,法禅,觉智和尚,是在搞黑中国佛教,中国宗教,这帮和尚违法!违背宗教政策!这帮和尙是否有政治目的!应当引起国家宗教局,国家安全局注意,敌对势力,是不是渗透苏州这帮以秋爽,普仁,法禅,觉智等和尚,为什么一定要抢全世界都知道的,净土宗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道场灵岩山寺,印光法师闭关寺院报国寺,是不是有政治目的,引起国内外人权问题,我们应当快快重视,注意,阻止!中国瘟情还沒结束,苏州报国寺僧众已经活不下去了!和尙是慈悲为怀,劝人为善!而近几天报国寺发生抢庙的是身披僧衣,其实是强盗流氓! 7月4日 18:08 强盗流氓把报国寺的监控拆了,报国寺的合法僧众被控制在里面,已联系不到了,又要作恶?怕罪恶曝光!这是什么年代?这是文明法制苏州吗?很光彩! 7月4日 14:19 2020年7月4日,觉智、法禅带来一群穿僧衣人把苏州报国寺斋堂关闭,不许居士们为报国寺僧众提供斋饭,在警察的护卫下,这些穿僧衣的,把那些老年居士全部拖出去。 7月6日 17:20 苏州报国寺的护法居士们前天被拖打出去后,今天开始报国寺的合法常住法师们被限制寺内。师父们愿以生命依法保住印祖净土宗最后一丝血脉,致以崇高顶礼。
惟贤长老 | 如何以念佛来对治杂念 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把这个念头抓紧,就能对治杂念。这是念佛的好处。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以正念代替邪念,以清净念代替染污念,分分秒秒都用这个功夫,世俗念就死了,法身就活了。“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名利、得失、地位、输赢、荣辱、爱憎等世俗念死了,真正的法性就恢复了。 禅宗有三观:第一观,打破生死观;第二观,见真如、本性;第三观,反过来把世俗看得清清楚楚,是是非非、森罗万象,都搞得清清楚楚的。这样子就可以随缘不变。 人都有杂念的,你不要怕杂念起来。你只要坚持正念、坚持圣人的念头、坚持念佛,那些染污的杂念就慢慢消灭了。正生邪灭,邪不胜正。如果你害怕,它就会乘势攻击,你就会被它战胜。我们生活在正邪相融、凡圣交叉的世间,当杂念起时,你不要怕,要有勇气去战胜。 遇魔坚百忍以支持,修行历千难而不退,就是要精进。精就是纯粹不杂,保持纯粹的信仰;进就是不退堕。学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只能进不能退。 百忍就是忍辱。有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耐怨害忍,即以德感化敌人,化敌为友;安受苦忍,就是哪怕天灾人祸,环境再苦,我能安受,不怨天尤人,遇事随缘;谛察法忍,就是坚定相信菩提涅槃真理,坚持无漏法,深信佛法。 坚持正念,杂念就慢慢消灭了,这就要学习菩萨行,救苦救难。你看佛菩萨手持莲花,足踏莲花,头顶莲花,这个寓意很深远,莲花行就是大悲大智的菩萨行,也是佛行。由缘起生大悲,由空、无我生大智。大悲大智才有大愿大行,也才有大勇大力,修行就要用这个功夫,这样才能保持正念。
梦参长老 | 看破放下,将日常生活与佛法结合 我们总爱想过去的事,过去都已经没有了,还要回忆把它拉回来,特别是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总把三、四十岁,精强力壮的事拿来回想,“当年我怎么样、怎么样!”、“过去我又如何等等!”过去的,早就过去了,已经死亡了,何必拉到现在来呢?不要再把他拉到现在来,你不能够看破、不能够放下,对这个世界、这个现实生活没有认识,才会贪恋不舍。因为你贪恋不舍的缘故,就看不破、放不下,你没有生起出离心,你的大悲心就不可靠。因为你的大悲心是从贪爱出来的,如此怎么能生出智慧来呢?因为你的心念尽是贪爱,是长不出智慧来的,你得先消除这些贪爱,你才能渐渐的觉悟,才能“明”,怎么能生起“明”呢?这要用你的观照,你先观想你的心,当每个人做事的时候感觉很烦闷,有些事情观前的时候,脑筋要先静一下,让我想一想,想一想就是沉淀一下,让心静下来,才能生出智慧。如果说你想学一点智慧,要跟随佛的教导,就要明白佛所说的那些法。  在日常生活中,不论你做哪一行哪一业,都有方法使你觉悟。只是你认识不认识这一切法都是无常的,都是无我的。你这样观想思维久了,自然渐渐就能“明”,并不是我们非得坐在那里念经、参禅、打坐,非得念佛才能“明”,你做任何事情,如果能找到事物的真实,你就能明了;当你没有找到事物的真实,你就明白不了,不论你做哪一件事,都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一定要找到事物的真实,你去找吧。  因此,我们要从自己的心里开始建设,用我们的心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指导我们的行动,指导我们的工作。把心理建设好了,再从内向外,这样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能与佛法结合起来。   南无阿弥陀佛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