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2630和2185 扁2630和2185
用我的笔,指引你走出人生的迷宫。
关注数: 94 粉丝数: 113 发帖数: 6,036 关注贴吧数: 10
仅仅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 仅仅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 剩余价值论,想说爱你不容易。仅仅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 1、商品经营投入的资本没有价值,那金融就要退出经济的舞台! 2、企业管理者(含资本家)的脑力劳动不是劳动?不需要计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难道我国现在的公务员的劳动不需要计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哪他们的薪水都来自社会捐献?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换算率是多少? 要不怎样来统一计算这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哪他们的薪水都来自社会捐献? 3、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换算率是多少? 要不怎样来统一计算这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4、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一个卖茶蛋的与一个造原(百度)子弹的人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会相等吗? 就是同一个人,在相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出不同类且不同价值的商品,这种现象又怎么样去理解? ----那只能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是影响商品价值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决定的因素。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这是马哲剩余价值论的基石,这个基石如果是软的,你还相信 剩余价值论吗?剩余价值论错误了,你还相信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吗? 说土一点,资本家如果没有剥削工人,你为什么要打倒他? 按马所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那我国现在的公务员一定剥削了工人农民,公务员是新生的资产阶级。 资本家剥削了工人吗?是怎样剥削的 呢? 存在着阶级吗?存在着无产阶级吗? 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是常识性的经济学及逻辑学的错误。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迷信马的政治经济学的观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这是马说剩余价值论的基石,这个基石如果是软的,你还相信 剩余价值论吗?剩余价值论错误了,你还相信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吗?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如果错误了,那整个的马说又怎么去评价? 很显然商品的价值及价格由以下很多因素共同决定: 1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生产该商品的原材料的价值; 3商品的高新科技含量; 4生产该商品所投入的资本的多少; 5商品流通的环节的多少; 6市场的供求关系的紧缓; 7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 8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 9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10生产企业的管理水平的高低; 11其他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经付出,就不会变的;而商品的价值(会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是会变的,试想,一个不变的东西怎么能决定变的东西? 我的一个朋友是开策划公司的,上个月他们一行三人忙碌了20天,为一个食品公司个产品包装企业形象包装干了一单。很轻松的获得了12万元酬劳。 上上个月,他们忙了30天,只获酬劳6000元。 怎么理解? 所谓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是马克思不能自圆其说二意淫出来的一个词汇。试想,没有使用价值还有价值吗?肯定没有。 如果把商业资本和管理人员的劳动时间返回去折算“准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否需要请天才的会计师去评估啊。
预祝圣诞节快乐 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 从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节日期间,各国基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类 是西方似我国过春节。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 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 “圣诞节”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的缩字。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耶诞节是一个宗教节。我们把它当作耶苏的诞辰来庆祝,因而又名耶诞节。这一天,全世界所有的基督教会都举行特别的礼拜仪式。但是有很多圣诞节的欢庆活动和宗教并无半点关联。交换礼物,寄圣诞卡,这都使圣诞节成为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 耶稣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稣是因着圣灵成孕,由童女马利亚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约瑟,叫他不要因为马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反而要与她成亲,把那孩子起名为“耶稣”,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 当马利亚快要临盘的时候,罗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务必申报户籍。约瑟和马利亚只好遵命。 他们到达伯利恒时,天色已昏,无奈两人未能找到旅馆渡宿,只有一个马棚可以暂住。就在这时,耶稣要出生了!於是马利亚唯有在马槽上,生下耶稣。后人为纪念耶稣的诞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为圣诞节,年年望弥撒,纪念耶稣的出世。 圣诞节便是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纪念耶稣的诞生,但真实的诞生日就没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亦开始流行起来。
一分为三看事物才是正确方法论! 一分为三看事物才是正确方法论! 我常以为,矛盾之外有一个非矛非盾体,它是矛盾对立又统一的平台,又是升耗矛盾的幕后力量,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   比如刀切西瓜: 我一刀就切成三分:左边瓜、右边瓜、非左瓜非右瓜的自然界其它一切部分(还包含刀和切瓜人呢),难道这第三分不是左边瓜右边瓜的决定因素吗?----事物是全息存在的,既然我们的空间是三维的,其中事物也当且正当是三分的。没有第三份存在西瓜怎么能切开呢?三分法是系统法、全息法,它优于辩证法。 矛和盾之所以不会在斗争中斗得立即消亡,是因为它们都融在这个非矛非盾体中 没有第三份(刀、人等除左边瓜右边瓜之外的一切),能出现左边瓜右边瓜吗?同一类事物可细分,不同类的事物是全息存在“同一场”中,把它们放在一起分析是溯源归类,与同类事物细分结合着运用于哲学方法论中,最合符对三维世界探索,为何要局限于同类简单反复细分呢?请大家明白全息是什么意思?就是全息摄影的那个全息。----研究矛盾存在变化发展激化突变的原因,都必定从第三份非矛非盾体中去找,难道不是这样吗? 不可否认矛盾论讲了对立统一,但讲得很苍白无力,也只不过是讲讲而已,它的本质是斗争学说.而且不重点阐述矛盾存在变化发展的决定因素-----第三份,即非矛非盾体. 矛盾只是事物的表象甚至假象,其之所以矛盾之所以斗争又之所以调和都要从第三面去找原因,这是世俗的哲学作为方法论的主要研究的方向之一。谁能举出只有矛盾双方而没有第三面的事物的例 社会运动是个n元n次方程,各个变量相互影响,任何一个元素都不起决定作用,在相对稳定的时空中,假如其它变量都成了恒量,最后一个变量就是起决定作用。但是要使其它变量不变是不可能的。其它变量掌握在上帝手中。 我个人认为,MA哲错误的根本在于:1物质意识本为一体不可分割;2事物在和谐中发展不是在斗争中发展.斗争只是和谐的一种另类表现。 3要一分为三的看问题,除了矛盾对立双方之外,还有非矛非盾的第三面,它是矛盾能对立又统一的基础,又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4量变永远不可达到质变.5否定之否定规律说是强盗逻辑及不可知论 . 翔实的分析-----第三份,即非矛非盾体的性状变化以及其与矛盾互存互动的机制,才是方法论研究的主攻方向。毛在革命实践中的统战工作就深谙此道,毛当时以矛盾论为理论指导,而做的是地道的三分论,只不过他不自知而已。 定义与区分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是画蛇添足,不要过分去注重矛盾的什么什么性,那是没有任何指导价值的。 he-xie 与mao-dun一样,既是状态又是过程,它是一个交错的动态 的运动的持续,有以相对静止的表象呈现出来。 一分为三论,不是简单的外加一个中庸 ,而是外加一个矛盾存在变化发展的平台,这是哲学防法论研究的主体,我们不要舍本求末。所谓的矛盾的特殊性否定之否定规律都是胡诌,是抓不住事物本质之后的遮羞布,是意淫! 我不是简单的一分为二看问题,而是全息的一分为三的看问题,那么我们就会发现: 1仅仅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2商品经营投入的资本没有价值?那金融就要退出经济的舞台。3企业管理者(含资本家)的脑力劳动不是劳动?不需要计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科学社会主义才是口号呀?1既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必然趋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发展规律,那为何鼓动暴力革命?2生产力能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能决定上层建筑?社会运动是个n元n次方程,各个变量相互影响,任何一个元素都不起决定作用,在相对稳定的时空中,假如其它变量都成了恒量,最后一个变量就是起决定作用.但是要使其它变量不变是不可能的. 马只会解一元一次方程 不可否认矛盾论讲了对立统一,但讲得很苍白无力,也只不过是讲讲而已,它的本质是斗争学说.而且不重点阐述矛盾存在变化发展的决定因素-----第三份,即非矛非盾体。我这三分法本质上是he xie学说。 你们知道太极图吗?那阴阳鱼可不只是对立统一,那二个鱼眼即蕴涵对宇宙的认识,第三者躲藏在鱼眼的后面呢!......万物一分为三全息共存. 矛和盾存在于非矛非盾体中,其对立性发展到极点就是斗争.非矛非盾体是升耗矛或盾的的决定因素,决定着矛盾斗争的进程及结果,也为矛盾提供共同存在的平台,不至于一下子斗争得一起消亡.----这类状态就是he xie 1因为万物一分为三全息共存. 我们就要全息的思考这个宇宙世界。 2三分法本质上是he xie学说。 而二分法本质是斗争学说 3三分法把哲学方法论的目标扶正在第三份,而不是在矛盾上,这有划时代的指导意义。
地球的寿数已经有多长?---碳-14年代测定的无奈 地球的寿数已经有多长? 阅读报章或杂志时, 我们有时读到在某处挖出一些人类, 恐龙或其他生物的化石; 根据所谓“科学性的测量法”, 它们有上百万至千万年的历史. 你是否有问过, “科学家到底如何算出它们的年代呢? 这些测量法到底可不可靠呢?” 有几种可被采用的测量法. 其中最常用的, 便是“放射性测量法”. 阅读科学刊物时, 我们经常见到它被用来断定那在地球岩层内, 某个特定地层的年代. 这放射性测量法已成为那些主张地球有数十亿年之久的人, 尤其是进化论者, 所提出的理论之重要基础. 现在让我们来看放射性测量法是如何测量年代, 并评估它的准确与可靠性.[1] A. 放射性测量法(Radiometric Dating Method) A.1 放射性测量法的原理 在测量时间方面, 常用的放射性测量法有: (1)铀-铅法/铀铅测年法(uranium-lead dating method); (2)铷-锶法/铷锶测年法(rubidium-strontium dating method); (3)钾-氩法/钾氩测年法(potassium-argon dating method). 这些母元素(element)或简称元素(铀、铷、钾)在衰变(decay)时, 就会变成其本身系统中的子元素(铅、锶、氩). 根据这个原理, 用一种称为分光计的仪器, 便可测量出母元素与子元素有关的放射线. 按照放射性测量法所测出的元素系统之衰变率, 便可决定已经衰变的年代有多久, 例如铀衰变成铅. 科学家测量一块岩石样本内铅的份量, 并铀变成铅的衰变率, 便可计算出石头的年龄.[2] A.2 放射性测量法的弱点 这种测量年代的技术是基于下列三个“假设”(assumptions): (1) 元素系统最初都是由母元素组成, 绝不含子元素; (2) 从开始衰变以来, 其衰变率是恒久不变的; (3) 元素系统是关闭性的, 没有任何增减. 以上三个假设, 没有一项经得起实验的证明. 例如, 没有人知道这些元素系统最初的成分; 认为这个系统一开始时就是百分之百的母元素, 绝不含一点子元素, 纯粹是一项假设. 其次, 没有证据显示过往和现今的衰变率完全相同不变. 自然界中的一切过程, 其速度都受一定的环境因素影响; 例如, 在辐射质变的过程中, 极端的高热就会大大地改变它的动率.[3] 第三, 在自然界根本没有所谓关闭性系统; 认为在长时间变化过程中, 不会有任何外界的影响, 这想法更是假想. 所以我们根本不可能主张一个母元素或子元素在数十亿年中, 在数量上从没有增加或减少. 因此, 建立在这三个备受质疑之假设的放射性测量法, 是不可靠的, 因为它纯属推测, 并有许多矛盾的地方. . 碳-14年代测定法(Radiocarbon Dating Method): 以上所讨论的放射性测量法, 是用来推算无机体或无生命的物质之年龄. 现在让我们看另一种放射性测量法, 即碳-14年代测定法(radiocarbon or carbon dating method). 它通常用来推算有机体或曾经是生物一部分的物质之年代. B.1 碳-14年代测定法的原理 一切有生命的组织内, 都含有碳-14(carbon-14). 这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元素. 碳-14年代测定法就是计算这种元素的多寡来推算其年代. 当辐射穿过地球上的大气层, 普通的氮原子就变成放射性的碳-14, 部分与二氧化碳分子相结合, 然后被植物吸收进行光合作用. 动物会吃这些植物, 所以每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 无论是植物或是动物, 都会有相当成分的碳-14. 一个有机物死后, 就不再吸取碳-14, 其原有的放射性元素就开始衰变(decay), 再变成氮. 借着测量样品内放射性碳的含量, 就可以知道它死亡的年代. 碳-14含量越高, 其年龄就越轻; 含量越低, 则年龄越大. B.2 碳-14年代测定法的弱点 可是, 这种碳-14年代测定法有如其他几种用放射性来测量年代的方法, 都建立在几种主要的“假设”上. 为了使这种方法得以实施, 首先, 我们必须假定地球大气层中放射性碳的含量, 必须恒久不变. 换言之, 被推算的样本在活着的时候, 其所含放射性碳的形成率与衰变率相等. 其次, 我们要假定过往和现今的形成率和衰变率完全一致. 第三, 样本死后, 必须从未被放射性物质污染.
邵伟华的“易学泰斗”是怎么样打造出来的? 邵伟华的“易学泰斗”是怎么样造出来的? 我们先看看一位网友的文章节选 邵伟华不是邵雍二十九代孙 发表日期:2005年10月13日 出处:《科学与无神论》 华 伟 已经有519位读者读过此文    -- 邵雍(1011-1077)北宋哲学家。传说他的卜术很准。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邵伟华声称自己是邵雍的"二十九代孙",并以此到处招摇撞骗。 邵雍本是北宋著名思想家,但民间盛传邵雍是一位"打卦算命"有准的大师,还有几本属"邵康节撰"的算命书,如《铁板神数》、《梅花易数》等。于是邵伟华便跑到河南辉县,同一位叫邵理文的老农攀扯上了血缘关系,之后便到处宣扬自己是"邵雍的二十九代孙"。经查,邵雍死后,时当"靖康之耻"之前,其子邵伯温举家迁往四川,其直系后代并没有返回河南。早在明代崇祯三年,朝廷授邵雍的二十七代孙邵继祖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见《钦定续文献通考》乾隆十二年奉敕撰)。《四库全书·幸鲁盛典》(清袭封衍圣公孔毓圻撰)中说:"先是康熙二十三年,查明邵雍嫡派二十八代孙邵养醇,于明崇祯六年授为博士,明末丧乱,养醇故后,札付无存。养醇之子邵国璋系邵雍二十九代孙,但年逾七旬,难习礼仪,今国璋之子邵文学系应授之。"书中明文说邵雍的二十九代孙是邵国璋,清初时已年逾七十,而由三十代孙邵文学世袭了五经博士。时至今日,邵伟华突然跑出来冒充邵雍的"二十九代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2004年《科学与无神论》第4、5期,连续有文章揭露了邵伟华如何花一万八千元买"风采"上了所谓"党史"的事,实令人耻笑。他这种拉大旗欺世盗名的伎俩暴露无遗。能掐会算的邵伟华,怎么没算出来他竟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呢? 当前社会上的算命先生可谓多矣,然而如同邵伟华这样不遗余力地拉大旗谋做虎皮以大肆宣扬自己的人还真是不多,特别是身为共CHAN    DANG员,而从事如此行当,并如此肆无忌惮地宣扬封建迷信的人,实为党纲、党章所不容。 作者简介:华伟,北京自由撰稿人 我们再来看一看网友对邵伟华大师的批评: 一、邵伟华断卦 雷天大壮 雷风恒    兄弟戌土、、 兄弟戌土、、    子孙申金、、 子孙申金、、    父母午火 、 世 父母午火 、    兄弟辰土 、 子孙酉金 、    官鬼寅木 、 妻财亥水、、    妻财子水○应 兄弟丑土、、    子孙申金为用神,月建生主之,又用化用,人在未死。世交午火又化午火克用,暂不归。申金化申金,人在坤方。又用神死于日建,为用神休囚,暂不归。官鬼化财,是被人盗走的,小偷必从东方来。根据用神休囚,生旺之时归和寅木官鬼受冲克,因此我断:阴历七月三十日以前必回,并告知到西南方,东南、东南方、东方至北方向去找。    张老师把我的预测结果转告给失主尚聪,全家看到儿子还能活着回来的消息,由绝境转为生地,高兴万分。1988 年9月7日小虎的父亲尚聪又来信告知,孩子在8月30日,在山东嘉县找到,正值阴历七月二十日。此例“用神休囚,必待生旺时归。”    1988年(戊辰年)4月27日(三月十二日)9点30分(巳时)。年支辰为5数,三月3数,十二日12数,时支巳为6数。起出来的卦是    5+3+12=20,20/8=2余4,4对应的卦为震卦,为上卦    20+6=26,26/8=3余2,2对应的卦为兑卦,为下卦    26/6=4余2,2对应的爻为二爻发动    二、评论。 起出来的是《雷泽归妹》之《震为雷》。邵伟华起错了卦,用错误的卦,让小虎子家人到东南、西北去找,果然在他预测的时间——8月30日(七月二十日)找到了小虎子。    本来是用梅花易数起的卦,为什么又要用六爻来断呢?古人“行人占”中有“用克体,行人不归”之说,此卦用克卦,行人不归,故而避开梅花易数体用生克之说,用六爻断出小孩子可以回来。    张志春先生最早发现这一预测骗局,所以在他著的《铁卦神算》中第一章“易坛先师邵康节之孙展神术”,为这一例做了解释,以掩饰邵伟华的错误。    2,预测契尔年科之死:    邵伟华说,提前三十六天测出契尔年柯死亡时间的卦,是他在1995年2月2日,张震寰同志接见时当面预测的。   
美文欣赏                       笑【冰心】               ====================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 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 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 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 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 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 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 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 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 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 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垄和 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 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 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 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童年                                                                       童年                                      ============================= 中学毕业的那一年,我十五周岁。学校离家里7华里。我是住校生,一周只能回家一次。周六下午放学回家。背着鼓鼓囊囊的要洗的脏衣服及菜缸蹦蹦跳跳的回家。走到一条小河边的石桥,我眺望着村口,奶奶总是站在那小庙的树林旁一动不动的搜寻我的影子。等我接近的时候,她又一言不发的回家了。   第二天是周日,下午奶奶烧好了洗澡水,拣好了换的衣服。等我洗好澡之后,奶奶将12斤大米用蛇皮袋也称好了装好了。那是我下周要交到学校食堂的口粮----多了我背不起,少了不够吃。我一路欢喜的与同学返校上课。又走到那老掉牙的石桥边了,我禁不住回过头看村口,因为奶奶又会像一颗枯树般的立在庙下目送我。。。   我考取学校之后不久奶奶走了,永远的走了。。。   几乎每一年的清明节,我回老家都到奶奶坟前,拔掉坟上的野草灌木,填一圈新土,铲鲜活的草皮贴在奶奶的坟上。汗流浃背的忙完二三个小时,我插上一束金黄的菊花,然后默默的为奶奶祈祷:愿她在天国永享安息。   在我的心海里:   童年是周六,   童年是周日,   童年是奶奶。         更早的时候,我大约三四岁吧,我“本生”(即生日)的日子,奶奶会煮好三个鸡蛋,清蒸一条猪尾巴,把在外面玩耍的我呼唤回家,要我爬在一杠一杠的木楼梯上吃。他静静的守在我身边,直到我龇牙咧嘴的吃完。有一年的“本生”日,我在啃猪尾巴的时候,把一颗门牙啃崩了,满嘴是血,我吓的不得了。奶奶端来一碗清水,放上些许食盐让我漱口。之后捏着我的嘴看是上牙还是下牙崩了。然后她捡起那颗崩了的牙齿,走出屋外使劲一扔,扔到对面的屋脊上去了。我忙问奶奶为什么要扔到屋脊上,奶奶说:你落了下牙,下牙是往上长的,高高的扔到屋脊上去,新牙长的快。我傻傻的笑了。   那时候,在乡下睡稻草垫底的木板床,初中的时候,我都跟奶奶睡一床。有时夜深人静的时辰,我常常醒来:外面唰唰的下着雨,依稀还能听出雨滴打在屋顶的青瓦上丁丁当当的响。不一会儿,奶奶就知道我醒了,问我是不是要喝水,我不出声,假装睡熟了。奶奶就抱紧我的脚在她温软的怀里。   我长大一些的时候,问奶奶为什么小时候过生日要吃那些东西,奶奶告诉我:猪尾巴叫“千斤”(现在我们乡下还是这样称呼的),吃了长力气,那是男孩子才能吃,女孩子过生日是没有吃的;算命先生说人的每一年的运气都要换的,剥鸡蛋吃会把人去年的霉运像剥蛋壳一样剥掉,来年就好运了。我又问为什么要爬到楼梯上吃,奶奶说;楼梯一级比一级高,小孩子的个子也会一年比一年高。。。   我奶奶七十多岁还荷锄锄地。后来我长大了,家境也好了许多,她却走了,永远的走了。   想起奶奶,想起童年,我常常会流泪。   在我的心海里:   童年是吃煮鸡蛋   童年是吃猪尾巴,   童年是咸咸的食盐水, 童年是奶奶。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