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听风雨 夜夜听风雨
关注数: 71 粉丝数: 82 发帖数: 11,378 关注贴吧数: 11
为庄子正名 1 圣人不死 大盗不止的备份    我在这里和你解释一下,谁让庄子是帅哥呢?(希望不要被删)   天下为什么会有盗?    最早的时候财产本是公有的。    为了更好的进行生产劳动,人们推举出了诸侯!    诸侯不劳而获,完全靠天下人供养,他们把国家的人民的据为已有,他们的行为实质上和盗没有什么两样。这个时候有些文人站出来了,说诸侯的这种行为叫做仁!    不仅如此,诸侯还穷奢极欲荒淫无度穷兵黩武,等于把人民放在火堆上烤.这个时候这些文人又出来了,说诸侯的这种行为叫做义!    百姓不堪忍受折磨就起来,拿命去抢回自己劳动出来的一口饭吃。这个时候这些文人又出来了,说百姓的这种行为叫做盗!    百姓被杀了很多,其中有一个长得很帅的,很有智慧的,很威猛的把诸侯的兵给杀了,给百姓报了仇,这就是盗!    诸侯惧怕盗!    于是这些文人又跑出来了,劝盗不要为盗,要为诸侯,要仁要义,百姓可以悄悄的仁义的杀!    (盗跖篇的主要情节)            作者:夜夜听风雨2009-8-26 07:46 回复此发言         --------------------------------------------------------------------------------     12 回复:圣人不死 大盗不止     要想理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还要联系上下文   《胠箧》中提到   为了对付撬箱子、掏口袋、开柜子的小偷而做防范准备,必定要收紧绳结、加固插闩和锁钥,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聪明作法。可是一旦大强盗来了,就背着柜子、扛着箱子、挑着口袋快步跑了,唯恐绳结、插闩与锁钥不够牢固哩。既然是这样,那么先前所谓的聪明作法,不就是给大盗作好了积聚和储备吗?所以我曾试图讨论这种情况,世俗所谓的聪明人,有不替大盗积聚财物的吗?所谓的圣人,有不替不盗守卫财物的吗?”   文中还说   文中提到:“当年的齐国,邻近的村邑遥遥相望,鸡狗之声相互听闻,渔网所撒布的水面,犁锄所耕作的土地,方圆两千多里。整个国境之内,所有用来设立宗庙、社稷的地方,所有用来建置邑、屋、州、闾、乡、里各级行政机构的地方,何尝不是在效法古代圣人的作法!然而田成子一下子杀了齐国的国君也就窃据了整个齐国。他所盗窃夺取的难道又仅仅只是那样一个齐国吗?连同那里各种圣明的法规与制度也一块儿劫夺去了。而田成子虽然有盗贼的名声,却仍处于尧舜那样安稳的地位,小的国家不敢非议他,大的国家不敢讨伐他,世世代代窃据齐国。那么,这不就是盗窃了齐国并连同那里圣明的法规和制度,从而用来守卫他盗贼之身吗?所以我曾试图讨论这种情况,世俗的所谓聪明人,有不替大盗积聚财物的吗?所谓的圣人,有不替大盗防守财物的吗?”            作者:夜夜听风雨2009-8-26 07:50 回复此发言         --------------------------------------------------------------------------------     13 回复:圣人不死 大盗不止     联系上下文所以庄子指的圣人是所谓的圣人。   所谓的圣人就是比大盗还大的大盗,一般的大盗只是盗窃财物,而所谓的圣人把仁义道德都窃走了。   庄子所以仁义只存诸侯之门,就是这个意思,主要是指仁义被盗窃走了。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这一句话的圣人就是指大盗   希望看一下庄子的书再评论。              作者:夜夜听风雨2009-8-26 07:57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圣人不死 大盗不止的备份    孔子吧链接:  http://tieba.baidu.com/f?kz=634268338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