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6
聊下天
楼主
滚吧几乎没有国摇的讨论度,更别提还是国风的国摇。国摇几乎全是用西方的价值观和叙述方式来呈现。没有人能够挖掘中国古典音乐,并同西方摇滚结合起来。
我印象中做的最好的还只能是窦唯吧,《艳阳天》这张专,可以称的上是国风摇滚,以及山和水,幻听,雨吁这些,至于后面的无人声和诗念白暂且不提。
国内更多的还是像苏阳《贤良》这种民歌形式,像民俗靠拢,接地气的国风。而不是像艳阳天写出自己独特视角的新叙事。
以及不得不提一嘴赞诗《神农尝百草》,虽然通篇用文言方法,但是内核还是西方的表达,有点可惜在我看来。
还有景德镇文艺复兴,他们是和类似后摇,舞台剧结合起来的感觉,不过没啥热度。
张楚的《西出阳关》我也提一下,虽然好像没有民族乐器啥的,但是文字表达很中国古典,这也是一种方式,我可以说这就是诗歌的结构和节奏。
苏紫旭有一张《元气集》,听感上有古味了,可惜没有民族乐器。
唐朝乐队《浪漫骑士》这张可以说搞得很好,尤其是酒狂,这个我认为称得上国风摇滚。可以说唐朝乐队建立之初就是国风。
像厨子和戏子《夏日南亭怀辛大》这种,很多,但是都很平,像念白一样,旋律不好听,好像诗歌只能平平地吟出来,不能撕心裂肺,不能跌宕起伏,其实中国古诗的韵律创作就决定了其情感一定是一波三折,丰富饱满的,而不是有气无力地吟唱。
痛仰《西湖》,我知道滚吧都看不起痛仰,但其实这首西湖是艺术表达与商业结合的典范。整首歌分四段,重复再也没有几句,最后用那一天几句收尾,很明显的诗歌结构。以及前奏用吉他音模拟出琵琶一样的湖水荡漾的感觉。
我没提到的还有很多,但是都不是做的很好,各位可以探讨一下。
我认为的要求有两点:
中国本土文学化叙事
听感至少中国风,比如琵琶,古筝,笛子,或者融合古曲。
暮良文王
镇楼

2025年08月20日 02点08分
1
我印象中做的最好的还只能是窦唯吧,《艳阳天》这张专,可以称的上是国风摇滚,以及山和水,幻听,雨吁这些,至于后面的无人声和诗念白暂且不提。
国内更多的还是像苏阳《贤良》这种民歌形式,像民俗靠拢,接地气的国风。而不是像艳阳天写出自己独特视角的新叙事。
以及不得不提一嘴赞诗《神农尝百草》,虽然通篇用文言方法,但是内核还是西方的表达,有点可惜在我看来。
还有景德镇文艺复兴,他们是和类似后摇,舞台剧结合起来的感觉,不过没啥热度。
张楚的《西出阳关》我也提一下,虽然好像没有民族乐器啥的,但是文字表达很中国古典,这也是一种方式,我可以说这就是诗歌的结构和节奏。
苏紫旭有一张《元气集》,听感上有古味了,可惜没有民族乐器。
唐朝乐队《浪漫骑士》这张可以说搞得很好,尤其是酒狂,这个我认为称得上国风摇滚。可以说唐朝乐队建立之初就是国风。
像厨子和戏子《夏日南亭怀辛大》这种,很多,但是都很平,像念白一样,旋律不好听,好像诗歌只能平平地吟出来,不能撕心裂肺,不能跌宕起伏,其实中国古诗的韵律创作就决定了其情感一定是一波三折,丰富饱满的,而不是有气无力地吟唱。
痛仰《西湖》,我知道滚吧都看不起痛仰,但其实这首西湖是艺术表达与商业结合的典范。整首歌分四段,重复再也没有几句,最后用那一天几句收尾,很明显的诗歌结构。以及前奏用吉他音模拟出琵琶一样的湖水荡漾的感觉。
我没提到的还有很多,但是都不是做的很好,各位可以探讨一下。
我认为的要求有两点:
中国本土文学化叙事
听感至少中国风,比如琵琶,古筝,笛子,或者融合古曲。
暮良文王
镇楼

